幼兒園科學教案300字
幼兒園科學教案300字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感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志,并知道這些標志所代表的正確含義。
2、知道標志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符號,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
教案準備:
場地布置,畫一迷宮圖,上面貼有多個標志;一張大地圖,畫有建筑物,馬路,鐵路等內容。
教案過程:
一、迷宮探索活動,認識一些常見的`標志。
1、帶幼兒走迷宮。
2、交流:你是如何走出迷宮的?你在迷宮中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3、教師小結:是標志引導我們走出了迷宮,是標志讓我們明白了那些建筑物是什么。
二、分析各標志特征,了解它們的用途。
一一觀察、分析各個標志的畫面內容。引導幼兒正確理解該標志所代表的含義,并提高幼兒對標志的正確判斷能力。
三、為“新城”貼加標志。
1、出示一張大地圖,引導幼兒先細致的觀察。
2、在讓幼兒通過分析,討論,判斷給其在多個恰當的位置貼上恰當的標志,是這個新“城市”變的有序,為城市里的人們提供方便。
3、教師小結。
幼兒園科學教案300字篇2
設計思路:
四季春、夏、秋、冬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而“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代表著希望,充滿了生機。為了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與參與積極性,使孩子們通過初步認識春天,逐漸過渡到了解春天,從而進一步到熱愛春天,特選擇這一活動主題。
本主題從兩個環節入手,具體如下:
活動一:兒歌“春芽芽”
活動目標:
1、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知道植物發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養幼兒觀察和發現事物變化的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活動準備:
1、課前盡早在自然角種上種子至發芽。
2、種子由播種到發芽、長大的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觀察自然角中的種子發生了什么變化,討論:發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顏色?
2、出示種子發芽的圖片,鼓勵幼兒大膽說出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并討論:種子長大會變成什么?
3、看圖片學習兒歌《春芽芽》。
4、帶幼兒到室外尋找植物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幼兒園科學教案300字篇3
(一)活動目標:
1、樂意用語言講述自己看到的蔬菜。
2、能講述蔬菜的外形特征。
(二)活動準備:
了解附近菜場的作息時間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導入
T:你喜歡吃什么菜?
你還知道哪些品種的菜?
2、參觀古松弄菜場。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的菜。(可以從顏色、形狀等角度描述)
(2)教師介紹各種菜的名稱。
3、教師提問幫助幼兒了解蔬菜的知識。
T:這些蔬菜你們家是怎么燒的?
它是什么味道的?
為什么要吃蔬菜?
你最喜歡吃什么蔬菜?為什么?
4、教師
(四)解釋與分析:
幼兒平時跟父母去買菜的機會不多,即使會也不能詳細了解菜場上品種豐富的蔬菜名稱,集體外出參觀為幼兒了講述、交流、表達的機會。他們都樂意講述自己家中常買的菜及自己最喜歡吃的菜,有些幼兒還能講述摘菜、洗菜、燒菜的一些情節。
幼兒園科學教案300字篇4
活動目標:
1.對物體沉浮產生好奇心。
2.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藥瓶1個并將藥瓶裝一大半多的水。
2.一個大的透明飲料瓶,并裝一大半水。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藥瓶激發幼兒的奇心。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幼:藥瓶
師:對,老師要用這個小藥瓶來玩一個游戲,小朋友們想看嗎?
幼:想。
3.教師操作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并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大膽表達。
教師將一大瓶水拿出,將小藥瓶放入大瓶水中,擰緊瓶蓋,再收用力擠壓水瓶,看看會發生什么?
小結:這是因為擠壓水瓶時,壓力會增加,水會進入藥瓶內,使得藥瓶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所以就會往下沉,松開手后壓力釋放,重量變輕,所以藥瓶就浮起來了。
4.教師請幼兒操作,并在邊上巡回指導
5.活動結束。
幼兒園科學教案300字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并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幾何圖形、吸管、數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鏈、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玩“給物品娃娃排隊”的游戲,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想象來自由探索,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向幼兒介紹各種物品娃娃,并請幼兒給物品娃娃玩排隊的游戲。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娃娃進行排隊,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提出問題:你是怎樣跟物品娃娃排隊的?
2、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師小結:
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征來排隊,排序的規律也有很多,如:ABAB、ABBABB、ABCABC……
幼兒園科學教案300字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引導幼兒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的,發展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
2、探索復制指紋的方法,萌發多樣探索的意識。
3、初步激發對科學、創造和探索自身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小紙片、顏料、印泥、橡皮泥、鏡子、抹布等。
趣味練習剪手指甲
活動過程
一、觀看手指,提問交流。
1、請大家提出自己的問題。
2、引導幼兒觀察手指,進行相關的經驗交流,如:上面的線長得怎么樣?
二、操作體驗
1、討論:怎樣將指紋復制下來,讓別人觀看?
2、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復制指紋,如:在橡皮泥上印指紋等。
三、觀察比較
1、介紹自己是怎樣復制指紋的,滲透多元探索的意識。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比較,從而得出每個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結論。
四、拓展內化
1、討論:除了指紋與別人不一樣,還有什么也是與人不同的?
2、討論:指紋有什么用?
五、教師介紹有關警察用指紋破案的事和指紋鎖的好處,激發幼兒對科學和創造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