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保主題的教案設計
幼兒園環保主題的教案設計篇1
幼兒對沙有著濃厚的興趣,每次在沙地里玩起來總是樂此不疲。根據我園的特色及我園沙場場地的提供,于是我便抓住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課題,生成了此次系列探索活動。意在讓幼兒在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過幼兒自己主動探索,發現沙的許多有趣的現象和變化,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溫馨,并且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玩沙工具進行操作,運用對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
2、通過玩沙活動激發探究的興趣,體驗玩沙的快樂。
3、了解沙和人類的關系,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玩沙工具以及輔助材料,篩子、漏斗、鏟子、尼龍帶、紙、小盒子等。
2、各種顏色的沙子標本。
3、各種盒子
4、雙面膠、膠水、水彩顏料等
5、小臉盆10個、小棒子15支
6、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活動一、流動的沙
1、請幼兒隨意玩沙,通過用眼睛看、用手摸、用細管吹、用鼻子聞等來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2、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歸納沙子的特性:細細的、軟軟的、一粒一粒的。
3、幾個幼兒為一組玩裝沙游戲:用篩子、尼龍帶、鏟子、漏斗、紙、小盒子、瓶子等想辦法怎樣能使沙子流動起來,感知沙子流動的特性,發現放在哪些材料里能發出聲音。
4、幼兒將沙子裝在各種瓶子里,搖動瓶子能發出不同的聲音你覺得像什么呢?沙瓶子還可以有什么用,引導幼兒沙瓶子還可以用在音樂課中,為歌曲伴奏。
5、放音樂,幼兒用沙瓶子為歌曲打伴奏。
活動二、變濕的沙、建筑城堡
(一)變濕的沙
1、幼兒討論怎樣能使干沙變成濕沙呢?
2、3人一組,引導幼兒將水倒入裝有沙子的臉盆里,用筷子攪一攪,并觀察濕沙有什么變化。(水變得有些渾濁,沙子沉在杯底,沙子變濕了。)
3、比較干沙和濕沙的不同,動手操作:請幼兒在兩個一模一樣的沙漏里倒入干沙與濕沙觀察有什么現象。(幼兒操作比較后發現:干沙的顏色淺,能流動,不可以塑造;濕沙的顏色深,不能流動,可以塑造。
(二)、建筑城堡
1、討論:我們可以用干沙和濕沙一起來做什么東西呢,聽說一群小螞蟻想要有個家,那我們來給小螞蟻制作城堡吧!那怎樣用這些盒子、干沙、濕沙來做城堡呢?
2、小螞蟻們還喜歡自己家的房子是五顏六色,我們可以請誰來幫忙呢?
3、幼兒自由組合3人一組,幼兒進行建筑城堡:用盒子、干沙、濕沙、膠水、雙面膠來建筑。
4、5組幼兒來展示自己的城堡,說說你們用什么方法來做的,分享樂趣。
5、討論:“沙子越多越好嗎?”通過討論,讓幼兒了解沙塵暴現象,以及沙塵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懂得植樹造林的作用,增強環保意識。
幼兒園環保主題的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的愛心和環保意識。
2、幫助幼兒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使幼兒明白,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
3、引導學生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開展環?;顒?,學習評價故事中的角色行為。
教學方法
1、教師通過觀看圖片來講解環保的重要性,并帶領幼兒互動。
2、通過多媒體讓幼兒更加直觀的了解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準備多張污染水資源和原始生態環境的圖片。
2、準備一杯清水,一杯污染的水。
3、利用多媒體播放故事課件。
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和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環境保護的意識;
難點是如何讓幼兒知道水污染對人、動物和環境的傷害。
活動過程
(一)設計疑問。
教師帶領幼兒利用多媒體課件觀看小魚在長江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著,接著畫面上小魚由于喝了受工廠排除來的污水,劇烈的掙扎,最后泛白肚子。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長江里面的小魚是怎么了?為什么會死去?并帶領幼兒找出殺害小魚的主要因素。
(二)聽故事
教師在帶領幼兒看完多媒體課件后,給幼兒講述黑貓警長查辦笨笨熊工廠污染環境的故事。
教師在講完故事之后,向幼兒提問笨笨熊的做法對不對?并說出答案。
(教師小結:原來是笨笨熊的工廠生產排出有毒的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入長江,害的小魚失去了生命。)
(三)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幼兒播放附近的沒受污染的和受污染河流的錄像。然后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森林嚴重砍伐。
2、農藥和化肥。
3、工廠的廢水。
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拿出一杯清水和一杯污染的水給幼兒做比較,并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區別和危害。
(四)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該怎樣保護水資源?
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讓其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
(1)節約用水
(2)愛護花草樹木,在植樹節的時候多植樹。
(3)建議父母使用環保物品,并教導他們要有環保意識。(例如垃圾分類處理)
(五)活動延伸:開展“環保寶寶”競賽活動。
幼兒園環保主題的教案設計篇3
目標:
1、感受大自然的奇景,了解油畫棒和水粉顏料一起畫畫的新玩法。
2、嘗試用簡單的線條、圖形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象,并用油水分離的方法展現。
3、在想象、創作、展現過程中,體驗美術的樂趣。
準備:
1、已調好的各色的水粉顏料,,排筆、白色油畫棒、素描紙人手一份。
2、PPT《旅行》,音樂《飛舞的芬多精》一段。
過程:
1、回憶假期的旅行,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放假時有沒有去旅行啊!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去哪里旅行了?
2、欣賞ppt感受眼睛旅行看到的美麗,奇特的&39;景色。
師:今天,老師也要帶你們去旅行,不過是帶你們的眼睛去旅行,所以小朋友們的眼睛要準備好了,緊緊跟著我,我們一起去旅行。
老師和幼兒一起欣賞,并以“你看到了什么?”讓孩子邊看邊自由說說,亦可適當的提醒。
3、引導和鼓勵幼兒伴隨音樂,大膽的想象。
師:剛才小朋友們的眼睛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旅行,看到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東西,開心嗎?還想不想去旅行?
師:這次我請小朋友們的眼睛閉上了,我們要去好玩的想象旅行。那里可好玩了,小朋友可以自由的飛到空中旅行,可以像魚兒一樣在河里旅行師:閉上眼睛,跟著音樂,我們一起去想象旅行啦!
師:我們都有了翅膀,飛到了空中,看到了太陽和小鳥在一起游戲,看到了風箏和風兒在游戲;我們又飛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小魚和河水在游戲,還看到了又飛到了看到了(省略部分給幼兒自由想象)師:我們想象旅行回來啦,誰來告訴我你去哪里旅行了,看到了什么?(請幼兒舉手回答,可以鼓勵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4、老師示范操作油水分離,神秘展現想象內容,再次激發幼兒興趣。
師: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去想象旅行,你們想不想看看我看到了些什么好玩的?悄悄的告訴你們,其實好玩的都已經在這張白紙上,你們看的清楚嗎?這支筆會讓他們神奇的出來,看的更清楚。仔細看(提醒,刷子跳圓圈舞和扁扁舞,讓孩子一邊說一邊也做動作。加兒歌:小刷子,手中拿,盤中轉一轉,跳個圓圈舞,扁扁舞,再去紙上走一走,向左走,向右走,到處都走遍。讓孩子一邊說一邊也做動作)
師:我有了一雙翅膀,一下子飛到了看見了,又飛到看見了
(說到哪,涂到哪)
師:神奇嗎?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其實我已經用白色的油畫棒把我的旅
行先在這張紙上畫好了,(為什么看不出呢?)然后用有顏色的顏料涂上去,它們就會出現。
5、幼兒在音樂中,大膽想象、創作并展示,相互欣賞。
師:你們想不想玩?怎么玩,每個小朋友先用筆在白紙上畫好你的想象旅行,再涂上你喜歡的顏料。
操作要求:你們各自的想象應該是不一樣的;涂顏料的時候要把整張紙涂滿,但是不能涂的太多,紙會破的;注意顏料不要弄到衣服上;涂完后把作品放在桌面上晾干,然后把手擦干凈;可以互相欣賞別人的作品,但是保持安靜,不能影響別人。
6、評價結束。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的畫,說說他們去哪旅行了,看到了什么?師:我們今天的旅行順利完成,你們開心嗎?下課后可以拿著自己的作品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去哪里旅行了。
幼兒園環保主題的教案設計篇4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說小鳥、看小鳥、演小鳥、畫小鳥窩,加深對這位人類朋友的認識,激發幼兒的愛鳥情懷,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善待大自然中的美好生命,從而形成寬容品質,具有一顆博愛之心。
2、通過講述、表演,體會激起小朋友對樹木遇毀壞的同情,對破壞小鳥的家,使鳥兒無家可歸的人的憤慨,培養孩子們的正義感是粉念。
3、通過畫小鳥的家,使幼兒初步掌握用藝術表達情感的方法,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引發學生對動物的愛心和對自然環境的關注。
二、活動準備
1、表現樹木被砍伐小鳥無家可歸的圖片、大火燒了樹木邀請小鳥到幼兒園來安家的圖片、人類用彈弓打鳥我們怎么去阻止的圖片、送給小鳥一個溫暖的家的圖片。
2、紙和彩筆。
三、活動建議
1、小朋友們今天天氣真好想不想到樹林里去玩,想、放音樂⊥動最光榮》音樂中小動物們都在忙什么?你認為小鳥在做什么就用動作表現出來。
2、小鳥唱歌、跳舞,說明小鳥的心情怎樣?高興的表情是什么樣的?講故事《小鳥的家》,放圖片伐木工人砍倒了大樹,小鳥的家怎么樣了?小鳥無家可歸了,這時他的心情怎么樣?表情是什么樣的?小鳥還會有什么動作和語言?大樹被砍倒了,它又有什么樣的表情、動作、語言?你想替大樹和小鳥對我們人類說些什么?
3、組織幼兒討論怎么愛護鳥、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愛鳥、護鳥的辦法。
四、想象與探索
1、設計音樂情景表演游戲:幼兒分組為分別扮演“大樹”、“小鳥”、“砍伐者”體會各自的表情、動作、語言。
2、選1~2組上臺表演大火燒了家小鳥的表情邀請小鳥到幼兒園來安家,下面的學生做觀眾,評議臺上同學的表演。
3、選3組小朋友扮演用彈弓打小鳥我們是怎么阻止的、體會小鳥的表情。
4、你認為小鳥的新家應該是什么樣的?老師送給它一個禮物,一個新家的圖片。
5、簡單指導:小鳥、大樹、鳥巢的基本創作方法,對幼兒有一定的針對指導性。①鳥的基本形態②手形大樹③鳥巢的種類
五、創作與表現
1、分小組創作完成小鳥的新家園,運用繪畫,創設情景,進行綜合藝術。
2、教師隨時對學生給予指導,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創作。
六、活動延伸及反思
1、如果你是一只小鳥,你是想飛進哪一個新家園,為什么?引導幼兒觀賞,相互評價。
2、討論小鳥的家園如何才能永遠地保存下去。提問感知表現提問情感體驗情感深入表演觀察評價想象技能指導協作情景創新實踐評價深入思考模仿鳥叫,鳥姿幼兒根據自身感受到的音樂節奏律動表演各種動作高興幼兒體驗高興的表情沒有了,被毀了幼兒體驗傷心難過的表情、動作和語言傷心、氣憤、痛苦幼兒表演愛護環境、愛護大自然幼兒分組(4~5人)通過對“大樹”、“小鳥”、“砍伐者”不同角色的表演讓學生體會大樹被砍倒和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引起同情心,激發愛心。學生思考、想象、發言。有很多大樹、草地、鳥巢、……也可擬人化幼兒聽課學習,可以發揮想象多種形式表現。幼兒團結合作,應用繪畫完成小鳥的新家園。內容豐富、環境舒適、風景優美、干凈整潔愛護森林、愛護動物、愛護環境、制止不好的行為加深對鳥的認識,激發幼兒的愛鳥情懷。體驗小鳥失去家園的傷心、痛苦,引起同情,激發愛心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深刻體會角色的表情、動作、語言。一定的技能訓練培養團結協作的創新精神,進行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幼兒自身審美素質的提高思想教育的深化。
幼兒園環保主題的教案設計篇5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實驗明白塑料袋很難溶解,會造成“白色污染”,感知其危害性。
2、透過制作環保袋,發展幼兒動手潛力。
3、透過活動懂得減少使用塑料袋的好處,萌發保護環境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場地:
2、幼兒自制塑料袋衣、褲,等裝飾品;
3、實驗用品:燒杯、塑料袋、水、醋、打火機;課前把塑料袋埋好在華蓋山上。
4、錄音機、歡快的歌曲
5、廢舊品、剪刀、碎布、膠布等等
三、活動過程:
(一)走秀入場(身著自制塑料袋衣、褲,等裝飾品)
1、幼兒走秀后入座。
2、師提問:你們身上的多了一樣什么東西?
3、討論塑料袋的好、壞。
4、家里人是如何處理塑料袋的?
(二)塑料袋的危害性(查看實驗結果)
1、查看實驗結果,證明塑料袋的危害性:
A、用水浸泡B、用醋浸泡C、用火去燒D、用土去埋
2、和孩子一齊總結實驗結果
3、師提問:這樣很難爛掉、溶解掉的塑料袋,你們在那里還見過呢?(幼兒發散性回答)
4、總結:散落的塑料袋會造成“視覺污染”,危害我們的城市,還有廢舊的塑料袋進入環境后,由于它很難溶解在土壤里,就會影響農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農作物死亡。
(三)制作環保袋
1、我們明白了塑料袋對我們的環境污染很大,那我們一齊來制作環保袋來代替塑料袋吧!
2、幼兒制作環保袋。
3、把環保袋送給路人!
反思:
“小小塑料袋”這活動中,我們透過實驗看了塑料袋在:水、土、醋里是很難有變化的,燃燒會產生毒氣,危害我們的身體。這就讓孩子們直觀的明白了塑料袋的危害性,更讓孩子們明白了“減少白色污染”的好處,萌發保護環境的意識。新《綱要》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边@就說明了,既強調幼兒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奠基階段,又強調幼兒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可視為一生的健康發展打基礎。那這種保護環境意識更就應從小培養!
幼兒園環保主題的教案設計篇6
設計意圖:
在剛剛學習中班《幼兒創意學習課程》第八冊《美麗村》時,孩子們開始關注身邊的垃圾了,在與孩子們的談話中我發現他們有時會被街道上成堆的垃圾震驚,都在討論垃圾從哪來的?怎樣樣減少垃圾,使周圍環境變得更美。我意識到讓幼兒懂得如何處理垃圾,減少垃圾的危害勢在必行??墒呛⒆觽儗诸悰]有清楚的概念,不明白將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所以我設計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節社會活動,帶領幼兒認識垃圾分類標志,引導幼兒把垃圾分類放進垃圾箱,以便回收再利用,期望能幫忙幼兒從小培養正確的環保生活態度,珍惜資源。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資料選自中班《幼兒創意學習課程》第八冊《美麗村》的一節社會領域活動?!毒V要》提出:"4-5歲幼兒社會認知本事明顯提高,有意行為開始發展,并具備了用簡單語句交流的本事。"我班幼兒明白垃圾不能隨便扔,可是沒有分類投放垃圾的意識,不明白有些垃圾還能夠回收再利用。本冊教材的主題目標是認識環保標志,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來保護環境。學習垃圾分類,培養分類投放垃圾的習慣。本次活動旨在經過培養幼兒進行垃圾分類的意識,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如今生活垃圾越來越多,不僅僅影響自然環境,更是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在幼兒周圍的環境中也會產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兒眼里卻太過平常并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對垃圾的危害及如何處理缺乏了解,所以需要加以引導。經過本次活動讓幼兒認識垃圾分類標志,并經過分類操作,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能夠循環再利用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從小培養幼兒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并能帶動家庭、帶動身邊的人為創立良好生活環境做出貢獻。
我將垃圾分類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將懂得保護環境,節儉資源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選擇幼兒教育活動應當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于生活"所以我將本次活動環節設計為: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實踐操作,嘗試進行垃圾分類,從幼兒的生活入手,再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去,帶動身邊的人一齊保護環境,節儉資源。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儉資源。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制作一張家里垃圾記錄表,認真填寫。
2、搜集并了解有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個、幼兒分類用的生活垃圾、幼兒分類用的小垃圾箱。
4、分類垃圾箱大掛圖、垃圾分類圖片。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師:孩子們,韓教師給大家布置了任務,請大家記錄這幾天家里產生的垃圾,你們完成了嗎?(完成了)快把記錄結果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1、小組交流。(拿著記錄表,互相說說)
2、個幼介紹。(誰想把記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每一天我們的家里會產生許多垃圾,主要有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廚余類、有毒有害類垃圾。這么多垃圾你們平時是怎樣處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能夠分類放進垃圾箱"師說:你在哪兒看到分類垃圾箱的?)
二、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
(一)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師:韓教師這兒就有兩個垃圾箱,我們快來看看!
1、提問:仔細觀察,你們發現了什么?(顏色、標志)(找兩三個孩子說)
這是什么標志?
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2、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這是可回收標志,這是不可回收標志?;厥找院蠼涍^特殊處理能再為我們服務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當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應當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二)討論垃圾分類方法。
師:咱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后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1、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花圈的,再說不花圈的)
2、提問:誰愿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3、個幼回答。
小結:哦,原先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把分類圖片貼過來);廚余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貼圖)(配課教師收走記錄表和筆)
三、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讓孩子多說,讓家長重點解釋)
師:咱們剛才分的異常好,韓教師異常佩服你們!為什么要將垃圾分類處理?
1、幼兒自由回答。(師表揚:你真是個搜集信息的小能手!)
小結:(結合圖片)如果垃圾不分類處理,很多的土地會被垃圾占領,水源、空氣都會受到污染,地球就會變成一個垃圾場;如果垃圾能被我們很好的回收再利用,能夠節儉好多資源。廢紙類垃圾回收后,能夠減少大片樹木被砍伐;易拉罐的回收,能夠做成好多鋁制品;玻璃瓶回收后,能夠制成很多新的玻璃制品……
四、實踐操作,試試進行垃圾分類。
師:好處多大呀!咱們班里就有垃圾,快行動起來把垃圾分類吧!(垃圾要擺放到教室周圍)
1、幼兒操作。
小結:區域活動時,讓我們一齊動手做一些這樣的分類垃圾箱,將它們擺在家中、擺在我們的小區里,用來提醒我們的爸爸媽媽,提醒身邊的人,將垃圾分類處理,環保小衛士們,行動起來吧!
幼兒園環保主題的教案設計篇7
一、活動目標:
1、在認識水生動物的基礎上,通過初步的環境教育,使幼兒懂得人、植物、動物與水的關系,知道要保護水源不受污染。
2、學習用適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想。
理解詞語:污染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流水聲、律動音樂)
2、錄像機、錄像帶、電視機
三、活動過程:
(一)小議水的用途
1、聽音樂提問,引起課題(放錄音、流水聲)提問:
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你們喜歡水嗎?水有什么用處呢?如果沒有水會怎么樣?(幼兒討論后發言)
2、教師小結:對了,我們人需要水,植物和動物也需要水,而且需要清潔干凈的水,如果水被污染了,(學習詞:污染),那么,水生動物會怎樣呢?(幼兒自由回答),水生動物到底會怎樣呢?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
(二)通過看錄像,讓幼兒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帶來的危害。
1、第一次放錄像后問:水生動物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它們生活得怎么樣?(討論發言)
2、第二次放錄像后問:現在水生動物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畫面上出現水生動物生活在污染的環境中),聽聽它們喊什么?
3、第三次放錄像定格,放錄音:(呼喚聲:“唉呀,我實在受不了了,快悶死了,救救我們吧!”)
放完錄音后問:哎呀,水生動物在呼喊什么?他們為什么要喊救命?水生動物的家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怎么說的(放錄像)。
動物甲: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原來的家到處是靜靜的清水,綠綠的水草,空氣真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們非??鞓?。
動物乙:可是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實在太差了,水面上經常漂浮著塑料袋、爛菜、瓜皮果殼、廢紙和各種垃圾,這些垃圾慢慢地腐爛,整條河水都被這些污染物弄得臭哄哄的。
動物丙:你們看,每天這個管子還排出許多有毒的污水,使我們的呼吸感到困難,透不過氣來,許多伙伴已經死亡了,看,蝦公公也已經生病了(咳嗽),快救救我們吧!
4、小結:現在,你們知道水生動物的家里,發生什么事了吧,原來水生動物生活得非??鞓?,因為它們的家里都是靜靜的清水,綠綠的水草,空氣真好,現在,生活在污染水里的水生動物們非常難過,很不快樂,我們怎樣幫助水生動物呢?
(三)啟發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水污染問題。
提問:水生動物的家這么臟,怎么辦呢?小朋友,你們想幫助他們嗎?有什么辦法可以救救他們嗎?(幼兒討論后自由發言)
(四)聽音樂做幫助水生動物的律動。
師:小朋友,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這下,水生動物們有救啦!它們一定正在很著急地等著我們去救它們呢!小朋友趕快出發,我們一起去幫助它們吧!(具體動作根據幼兒的實際回答創編,師生共同把想出的辦法用動作表現出來)。
(五)教育幼兒保護水域環境。(放水生動物生活在清潔家園的錄像)
教師:小朋友們真能干,一會兒就把河里的各種垃圾清除了,你們看,現在水生動物們的家怎么樣了?(清清的河水,綠綠的水草,很清潔,很干凈,空氣很新鮮),水生動物多高興呀,它們又能快樂地生活了,今后我們大家都要保護水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