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秋節活動設計教案
大班中秋節活動設計教案篇1
活動一: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活動二: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來表現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
★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大班中秋節活動設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教學,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教學。
教學準備:
教學形式:
全園集體教學
教學流程:
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教學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餅
1、中秋節吃什么?
2、老師示范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大班中秋節活動設計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范例、紙環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
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月餅上有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幼兒、老師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上畫出圖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規律排列的。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數月餅。
大班中秋節活動設計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著用搓、壓的方法,把泥搓園壓扁,并能用工具在泥面上刻印各種花紋。
2、喜歡民間節日,體驗節日的快樂。
教學準備: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
教學過程:
1、談話:八月十五中秋節
2、出示月餅,讓孩子們講講月餅的形狀和花紋——引出孩子們教學興趣
3、老師講解并示范用橡皮泥做月餅的方法。
A、先搓圓再壓扁,然后在泥面上用工具畫花紋。
B、用印模的方法做月餅。
4、孩子們操作老師指導。鼓勵孩子們大膽繪制花紋。
5、月餅展覽會。——孩子們互相參觀自己做的月餅,并說說誰做的好?為什么?
大班中秋節活動設計教案篇5
教學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教學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教學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5.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教學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大班中秋節活動設計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請點擊)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擊)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自制賀卡,并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
大班中秋節活動設計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2、愿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課件準備:中秋夜圓月圖片、《中秋節的來歷》動畫視頻、中秋節相關習俗的圖片
材料準備:月餅
教學過程:
出示中秋節夜景的圖片,引導幼兒發揮想象。
——你們猜猜,月亮上都有什么呢?
播放《嫦娥奔月》的動畫視頻,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有關傳說。
——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后,西王母送給后羿什么東西作為獎勵?
——嫦娥吃下仙丹后,飛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還有誰呀?
出示各過中秋節習俗的照片,引導幼兒了解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人們一般會干什么呀?
——除了吃月餅、賞月,你還知道什么中秋節的習俗嗎?
教師請幼兒吃月餅,感受中秋節的快樂
——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月餅,我們一起來分享品嘗吧。
教學延伸:
區域教學
在閱讀區,投放中秋節相關的繪本,幼兒可以自行閱讀,并與伙伴討論故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