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朋友創新教案
找朋友創新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圖畫書,感知故事內容,了解三原色變色的基本規律。
2、通過觀看表演和參與表演的方式,正確講述故事中重復的語言結構。
3、能參與到講述活動中。
活動準備:
1、《找朋友圖片一套》,單個顏色一套。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單個顏色,引出主題師:小朋友,平時你們都喝誰一起玩游戲啊?
師:你喜歡他,他也喜歡你,那你們兩個是什么關系啊?
師:今天,老師在來的路上碰到了紅紅(出示紅顏色的卡片),它呀在找他的朋友,它說它的朋友在我們書上,請你們幫它找找,它有哪些朋友。
二、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用書,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師:有許多彩色娃娃它們也在找朋友,它們找了哪些朋友?它們在一起玩什么游戲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篇好玩的圖畫故事書《找朋友》。
2、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提醒幼兒一頁一頁地翻閱畫面。
3、師:你看見了哪些色彩娃娃?它們在做什么?你還看見了什么?
三、師生完整地閱讀圖畫故事。
1、教師帶領幼兒閱讀圖畫書,在講到重復的語言處,可放慢速度,等待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
2、師:第二幅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手拉手變出了什么顏色?(重點講第二副)。
3、紅紅和黃黃手拉手,除了可以變出橙色的荷包蛋還能變出橙色的什么東西來?
4、師:黃黃和藍藍又發生了什么事情?(老師指著圖片,讓幼兒在第二幅圖片的基礎上大膽講述)四、通過討論,理解故事內容,并嘗試根據色彩的變化仿編部分故事情節。
1、師:黃黃和紅紅手拉手,轉出的荷包蛋是什么顏色的?
2、師:想一想,黃黃拉起紅紅的手,親親熱熱做朋友,一二三四轉個圈,轉呀轉,轉呀轉……還會轉出橙色的什么呢?
找朋友創新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做相應動作。
2、鼓勵幼兒結伴舞蹈,體驗與同伴相親相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樂曲簡譜
一、談談我的好朋友。
1、教師:“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嗎?誰是你的好朋友?“
2、教師:“怎樣讓別人知道你們是好朋友呢?”(引導幼兒之間用體態語言表達和好朋友的友愛之情)。
二、欣賞歌曲《找朋友》。
1、教師彈奏音樂:“你們聽過這首歌嗎?想知道叫什么名字?”
2、幼兒跟唱歌曲:“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唱給好朋友聽吧!”
3、幼兒邊拍手邊演唱。
三、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1、教師:“我們怎樣和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呢?”
2、教師:“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間可以怎么表示?”
3、引導幼兒邊拍手邊找好朋友,在兩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歌表演《找朋友》
1、教師和一幼兒表演《找朋友》。
2、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歌表演。
3、教師連續彈奏音樂,提醒幼兒交換舞伴表演。
①老師在音樂伴奏下完整地示范一遍,讓幼兒掌握動作。
“今天我門就來學習跳這個舞蹈,看看這個舞蹈是怎么跳的?老師問:“找朋友先做什么動作?”(邊走邊拍手)“找到朋友說了什么?”(說找到了!找到了!我叫__)“介紹好名字做什么?”(敬個禮握握手)“他們說了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兒說出教師做出。
②老師師示范第二遍。老師問:“老師做了哪些動作?”
③幼兒在老師的提示下放慢速度試跳一遍。老師在找到一個好朋友處,提示幼兒用高興的動作邊跳邊告訴別人是否找到了,并介紹自己的名字。
④在音樂的伴奏下全班學跳。老師找一個朋友跳找四個朋友跳找八個朋友跳逐漸擴大到全班。
⑤全班練習跳兩遍,老師用語言提示二遍,幫助喲額掌握舞蹈動作。
找呀找呀找呀找,趕快站到朋友前。
找到嘍!找到嘍!我叫__
敬個禮,握握手,抱抱我的好朋友,再見!
⑥全班幼兒再跳一遍,老師在找到一個好朋友處,提示檢查幼兒是否找到好朋友,介紹自己的名字。
找朋友創新教案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找朋友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嘗試1-5的各種對應關系,從而感知數的實際意義。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邊說邊玩。
二、活動準備
數字卡1-5,物體卡1-5,每組夾子1-5;點子卡1-5;餐巾紙盒;
三、活動過程
1、主題導入
(1)、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家,家里有什么?
(2)、有玩的,吃的,有沒有穿的?喜歡自己的家嗎?
2、老師介紹材料
(1)、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玩具,這些玩具都放在紫色的家里,看看紫色的家里有什么?
(2)、出示鞋子、襪子、杯子等,這么多的東西,你們家有嗎?
(3)、出示玩具、飛機
(4)、提出要求:紫色說要和小朋友玩個找朋友的游戲,每個家都有卡片和夾子。
3、介紹粉紅色家
4、介紹摸箱:另外一份有三個家,看看他們是誰的家?
5、幼兒操作
6、交流
剛才玩過家里的東西,這些東西你們家里都有嗎?
找朋友創新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學習兒歌。
2、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講衛生的益處。
難點:正確地給兒歌編排順序。
活動準備:
小豬、小羊、小兔、小雞等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歌曲《找朋友》
二、進行部分
1、今天呢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只小動物,他也想找他的好朋友,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出示小豬)
2、出示小豬后,那我們來看看這只小豬的臉上怎么了,手上衣服上都怎么了,幼(小豬臉上衣服上臟臟的)教:對這是一只不講衛生的小豬。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只小豬能不能找到他的好朋友啊!
3、于是小豬看到干干凈凈的小羊,他就大聲喊"小羊,小羊過來一起玩好嗎?小羊看到滿頭滿臉都是泥,就說:你不講衛生,我不和你玩。"小羊對小豬搖搖頭就走了。
小豬找小兔,小兔看到小豬滿頭滿臉都是泥,就說"你不講衛生,我不和你玩,小兔對小豬擺擺手走了。
小豬找小雞,小雞看到小豬滿頭滿臉都是泥,小雞理都沒理小豬就走了。
教師提問:小豬找到好朋友了嗎?為什么?
小結:小豬不講衛生,小羊、小兔、小雞沒有和他做朋友。
4、現在老師給你們教一首兒歌,小朋友們要注意聽跟老師一起讀。
小小豬,找朋友,找小羊,小羊搖搖頭,找小兔,小兔擺擺手,找小雞,小雞不開口,滿頭滿臉都是泥,誰愿和他做朋友。
小朋友們你們來想想辦法,怎樣幫助小豬才能讓他找到好朋友呢?
幼(洗干凈)
5、接下來聽老師講講小豬自己是怎么做的
6、小豬想想,小羊、小兔、小雞都是干干凈凈的于是他回家后自己洗頭、洗臉、洗澡把自己洗的干干凈凈的。那小朋友你們自己會做些什么呢?哦原來你們都會做很多事情啊!接下來小豬去找他的好朋友小羊,小羊跟他拉拉手說你今天真干凈啊,我愿和你做朋友。
小豬找小兔,小兔跟他拉拉手說你今天真干凈,我愿和你做朋友。
小豬又去找小雞,小雞也跟他拉拉手說你今天真干凈,我愿和你做朋友,小豬、小羊、小兔、小雞他們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作起了游戲,唱起了歌,真快樂。
教:小豬這次找到好朋友了嗎?為什么?
幼:找到了,因為小豬洗頭、洗臉、洗澡了。
7、好,現在老師在給小朋友教一首兒歌,小朋友要注意聽跟老師一起讀。
小小豬,走走走,洗洗臉,洗洗手,干干凈凈講衛生,我愿和他做朋友。
總結:前面小豬不講衛生,所以他沒有找到好朋友,后面他把自己洗的干干凈凈的,所以他找到了好朋友。
8、現在我們在來學習小豬找朋友這首兒歌(2-3遍),今天小豬找到他的好朋友了,那我們小朋友也應該學習小豬把自己洗的干干凈凈的,做個講衛生,講禮貌的好孩子。
三、結束部分
你們愿不愿意做個講衛生,講禮貌的好孩子(愿意),那我就帶你們去找好朋友去。
找朋友創新教案篇5
一、教學目的:
1、幼兒通過做實驗,知道兩種顏色混在一起可以變成別的顏色,激發幼兒好奇心,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2、體會探索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1、黃顏色的水,紅黃藍三種顏料。
2、操作圖、記錄卡
3、毛筆、抹布等
三、教學過程:
1、變魔術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黃色水,問幼兒:小朋友們,看,這是一瓶什么顏色的水?幼兒回答黃色。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變一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幼兒認真觀看老師變魔術,教師一邊搖晃瓶子一邊喊一、二、三,黃色的水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2、自由討論
教師:有誰知道老師是如何把黃色水變成綠色水的呢?幼兒自由討論。
3、①老師加入了什么呢?請幼兒當魔術師,老師帶來了紅色顏料、黃色顏料、藍色顏料,請大家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把黃色水變成綠色。
②誰變出了綠色水?哪位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小結:現在我們一起來試試,然后用記錄卡記錄下來。
教師一邊向幼兒講解一邊調色。
4、教師:剛剛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其它顏色。帶領幼兒認識橘色。
教師:橘色是如何編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顏料,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嘗試一邊調色一邊做記錄。
小結:老師一邊講解示范,一邊出示大記錄卡。
5、讓幼兒動手實驗操作并記錄
(1)藍色和紅色寶寶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幼兒在盤子里用顏料試試,調一調。
(2)讓幼兒把發現用記錄卡記下來。請幼兒說一說變出了什么,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6、幼兒嘗試用不同顏色搭配還能調出什么顏色。
7、小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范。
找朋友創新教案篇6
活動設計:
我班孩子非常喜歡猜謎語的活動,往往一猜就不可收拾,猜中的人興高采烈,沒猜中的人非常羨慕,躍躍欲試。在猜謎的過程中,孩子們經常會發現了很多問題。在一次猜謎過程中,一位孩子問道:“為什么別的小朋友總是能猜對,我就不大猜得出”?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幼兒,便設計了此次的活動。孩子們對實驗活動漸漸很感興趣,在活動中也有很大的成功感。通過實驗活動能讓孩子們自己發現秘密,感受獲得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主要采用的是實驗的方法。又結合了現代多媒體技術,觀看課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讓幼兒感受獲得知識。小豬找朋友
活動目標:
1、能根據事物的特征進行合理的推理判斷。
2、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及表述能力。
活動準備:
1、喜歡猜謎;
2、三張不同顏色的紙、筆、畫寫板等。
活動過程:
1、自編故事:《小豬找朋友》引出課題
2、請幼兒猜測:你認為三只小豬分別找到了誰做自己的朋友?為什么?
3、師出示不同顏色的紙,用簡單的畫幫助幼兒進行合理的推斷。
重點:要求幼兒能根據故事所提供的四條線索進行合理的推斷猜測。
4、師說出動物朋友的三個特征,請幼兒猜是什么動物?
5、兒用畫寫板畫出自己的動物好朋友,再編出三個特征。請其他幼兒猜猜它是誰?
要求:幼兒不能說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能說出好朋友三個最明顯的特征。(幼兒教育)
找朋友創新教案篇7
活動目標:
在看看嘗嘗中找出水果與果汁的對應關系,發展幼兒多種感官能力。
活動準備:
1、新鮮水果:橙子、西瓜、獼猴桃,菠蘿,梨等及相應果汁。榨汁機。
2、幼兒已積累關于水果的一些相關經驗。
活動重點:
找出水果與果汁的對應關系。
活動難點:
能找出西瓜與獼猴桃的果汁。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果汁的名稱,并說說它們的不同口味。
1、你們喝過果汁嗎?喝過什么果汁?
2、果汁的味道一樣嗎?
小結:不同的果汁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甜的,有酸酸的,也有又甜又酸的。
二、幼兒根據水果汁找朋友,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水果)教師出示水果,說說水果的名稱及果汁的名稱。(蘋果蘋果汁,梨梨汁)
小結:水果是果汁的好朋友,蘋果能做成蘋果汁……
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說說水果的名稱及果汁的名稱。
1、實物配對
教師取出一杯橙汁問:這杯果汁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用眼睛看看水果寶寶衣服的顏色就能知道橙汁是橙的好朋友。
2、教師出示一杯綠果汁問:這杯果汁什么顏色?你們知道它的好朋友是誰?(分別出示西瓜、獼猴桃)誰是這杯綠果汁的好朋友呢?為什么?說說自己的理由。
1)西瓜說:我有一件綠衣裳,我是你的好朋友。
2)獼猴桃說:我的果肉是綠色的,我是你的好朋友。
3、到底誰是它的朋友呢?讓我們來試一試。
4、教師現場切開西瓜和獼猴桃放進榨汁機驗證。
小結:原來有些果汁的好朋友不單單要看外衣的顏色,還要想想果肉的顏色。
三、請幼兒根據水果粉的顏色來找朋友。
1、出示菠蘿粉問:你們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誰嗎?為什么?
2、它的顏色看上去像厘的顏色,所以你們都猜是梨的好朋友。用什么辦法才能知道它是誰的好朋友呢?
3、教師現場操作,沖飲料,請幼兒嘗一嘗。
小結:用嘗一嘗的方法也能找到水果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