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的反思
中班音樂教案的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聽著指令學習用腳尖走規定的路線。
2.能以小司機的身份積極參與到游戲中去。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汽車小司機》、鈴鼓、方向盤
2.經驗準備:玩過小司機的游戲
活動建議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都做過公交車對不對啊?那公交車上除了乘客,還有什么呢?
公交車上的司機最重要了,要有很厲害的本領的,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回小司機好不好啊?
2.開展游戲,練習腳尖走路。
在做小司機前啊,我邀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試試看,小司機應該怎么開車呢?
介紹游戲方法:(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的兩側,排頭拿一個方向盤,教師用鈴鼓指揮。)
小朋友要按著老師規定的路線一個接著一個地開小汽車。不可以走錯路線哦。
聽到老師用鈴鼓提示“小司機上班啦”才能開車,聽到“小司機下班啦”應該回到車站休息。
老師可以先進行示范強調開車的動作,要踮著腳尖走路。可以請幼兒個別嘗試演練。
提示幼兒“下班了”之后,可以直接開車回車站,車速要漸漸變慢。
隨著幼兒逐漸熟悉游戲,可以由幼兒來指揮交通。
3.延伸活動
區角活動中制作紅綠燈的標志,引導幼兒游戲中要觀察紅綠燈來
開車,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規則。
中班音樂教案的反思篇2
活動內容:拉拉勾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情緒變化,體會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2.學唱歌曲,唱準節奏
3.懂得朋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團結
活動準備:
1.圖片A:相互生氣;圖片B:高興拉勾和好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字卡“拉拉勾”、節奏卡
活動過程:
一、律動《拉拉勾》伴奏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音樂跳起來吧!
二、練聲發聲練習:
12345-︳66665-︳22234-︳
我們來唱歌啦啦啦啦啦挺起小胸膛
56543-︱12345432︳1---︱
張開小嘴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出示圖A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看,他們怎么啦?你從哪里看出他們生氣了?
師:今天老師把這兩個小朋友生氣的事情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四、學習歌曲《拉拉勾》
1.教師清唱歌曲前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誰來說說,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2.學習節奏,唱準休止符和切分音符
師:老師發現了一個節奏比較難唱的地方(出示節奏卡)我們一起來學學好嗎?
師:我們先來看下這張節奏卡,下面畫橫線說明這個音要唱得?(快一點)這個小黑點說明前面這個音要唱得(慢一點)這個數字0說明什么呀?(這個地方不能唱,表示停止的意思)對了,我們可以用握拳來表示。就像老師這樣,你們也來試試吧
3學習歌詞后半段,進行思品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他們倆這樣不理不睬的做法對嗎?好朋友應該怎么樣?對了,我們中四班的小朋友們都是好朋友,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互相團結友愛,友好相處,不能因為小事就吵架就生氣,那你們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這兩個小朋友重新做回好朋友呢?(握手、擁抱、親親、拉勾勾)小朋友們真聰明,想了這么多方法幫助他們,他們呀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是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出示圖B)。
5.師結合圖片清唱歌曲后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和好的呀?對了,拉拉勾(出示詞卡)這也是我們這首歌的名字,小朋友再跟老師說一遍。原來,拉拉勾是消除朋友之間的誤會,重新做回好朋友的方法呀。這么好的辦法我們也來學學吧!
6.引導幼兒看著圖片學唱歌曲
師:老師又發現了一個難唱的地方,我們一起來學學
過渡:小朋友又把難的地方學會了,真厲害!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看著圖再試著把歌曲唱一唱
7.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情緒變化
師:《拉拉勾》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點不一樣,前半段講的是兩個小朋友吵架了,后半段講這兩個小朋友和好了,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這兩段歌曲在唱的時候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觀察表情)
師:前半段生氣,我們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慢)后半段他們和好了,心情很高興,我們又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快)好,那等會兒我們唱這首歌曲時就要用上不同的速度來唱,那樣就更好聽了!
五、活動延伸
師:這首歌小朋友都學會了,而且還能用不同速度的聲音來表現生氣與高興的心情,真棒!如果小朋友們能邊唱邊用動作表演歌曲那就更棒了!這樣吧,小朋友回去想想動作,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好嗎?
中班音樂教案的反思篇3
設計背景
學前班正是幼兒換牙的時期,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談論牙齒的話題,同時,齲齒問題在幼兒中也嚴重存在,針對這一現狀,我在本班開展《刷牙歌》的主題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刷牙的作用和正確刷牙的方法。
2.學念兒歌。
3.認讀詞語:刷牙。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1.了解刷牙的作用和正確刷牙的方法。
2.認讀詞語:刷牙。
活動準備
1.主題活動錄音帶學前班①(春季)1盒,錄音機1臺。
2.每個幼兒主題活動圖畫書《工具百寶箱》1冊、牙齒模型1個、牙刷1把。
活動過程
1.互動交流。
組織幼兒說一說應該怎樣保護牙齒。
2.欣賞兒歌。
教師朗誦兒歌,讓幼兒聽完后回答:“為什么要刷牙?什么時候要刷牙?”讓幼兒邊看《工具百寶箱》第48頁邊聽教師朗誦兒歌。結合活動,認讀詞語:刷牙。
3.學念兒歌。
(1)請幼兒找出兒歌中相同、相似的.句子。
(2)采用分句問答的形式教幼兒念兒歌,指導幼兒發準翹舌音:齒和刷。
(3)指導幼兒跟著錄音帶完整地朗誦兒歌。
4.學刷牙。
(1)教師問:“怎樣刷牙才是正確的?”鼓勵幼兒說出或做出動作。教師用牙齒模型示范正確刷牙的方法,幼兒模仿練習。
(2)播放《刷牙歌》,幼兒跟隨音樂齊刷牙。指導幼兒完成《工具百寶箱》第49頁練習。
教學反思
幼兒都知道刷牙可以保護牙齒,但事實上幼兒不喜歡刷牙,不知道怎樣正確刷牙。活動中不僅讓幼兒懂得如何刷牙,而且讓刷牙有了音樂,有了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幼兒在意識上接受了,所以他們變得愿意刷牙,喜歡刷牙了。
小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們自我清除菌斑,預防牙周病發生、發展和復發的最主要手段。
中班音樂教案的反思篇4
一、目標
1.在“刷牙”音樂活動中,感知認識“前后、仔細、輕柔”等漢字。
2.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二、準備
牙刷模型、音樂
三、過程
(一)欣賞感知
(出示牙刷)欣賞音樂《刷牙歌》。
問:你們聽到了什么?牙刷的本領大不大?
(二)理解認識
1.提問:歌中唱到是怎樣刷牙的?(出示相應的漢字:前后、仔細、輕柔)請幼兒聽著音樂,看著漢字做相應的動作。
2.再次欣賞
提問:刷牙有什么好處?應該怎么刷?(請幼兒指點相應的漢字卡)
3.聽音樂跟唱
(1)舉相應的漢字卡表演。
(2)出示整段歌詞,讓幼兒感受。
4.跟著音樂邊唱歌邊表演
四、提示與建議
在歌詞中,當其他字幼兒都已掌握的前提下,出示整段歌詞。
附兒歌:
刷牙歌
我刷,我刷,我刷刷刷,
我上上下下,我前前后后,
我仔仔細細,我輕輕柔柔,
我快快樂樂,餐前飯后,刷牙漱口,
因為牙齒是我的好朋友。
中班音樂教案的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嘗試用語言節奏表現大雨、小雨。
3、能從音樂高低變化中區別下大雨、下小雨,學習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體驗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雨絲”人手一份,節奏圖,鋼琴。
2、已學過歌曲《大雨小雨》
活動過程:
1、出示雨絲,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詩歌小雨點,發現小雨點會發出什么聲音?那你們覺得大雨會發出什么聲音?我們今天一起來下雨。(在座位下有雨的道具請你拿出來)
2、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聽,在下什么樣的雨?(另一教師彈高音區音樂:輕快、跳躍)請你們覺得小雨是怎么下的?(輕輕的、有點跳的感覺)請你跟著琴聲來下小雨。(師再次彈輕風,師生共同輕輕抖動雨絲。)你們覺得怎么樣可以把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表示小雨(幼兒討論)教師采用一種合理的動作一起練習(比如轉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
師:聽,又下起了什么雨?(師彈低音區音樂:沉重、連貫。)你們聽了有什么感覺?用你們的雨和動作來表示下大雨。(再次彈,師生動作)
師:噓!雨停啦,(師生停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雨是會變大變小的,讓我們來跟著琴聲來變化著下雨吧!(彈兩種不同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雨絲。)
3、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區別大雨、小雨的變化
(1)師:雨停了,讓我們休息一會,聽一段音樂吧(彈奏《大雨小雨》)
(2)引導幼兒嘗試用高低不同的聲音和語言節奏表現雨的變化。
A)用語言節奏練習下小雨。
⑴師:我們都知道小雨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小雨時候聲音應該怎么樣?(輕)誰會用輕輕的聲音來下小雨?
⑵出示節奏圖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奏圖,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它的節奏。
誰會用小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奏來下雨,注意了小雨的聲音應該怎么樣?(幼兒練習,個別:還有誰有不一樣的下小雨聲音、集體)
B)用語言節奏練習下大雨。
⑴師:那大雨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大雨時候聲音應該怎么樣?(響)誰會用響亮的聲音來下大雨?
⑵出示節奏圖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奏圖,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它的節奏。
誰會用大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奏來下雨,注意了大雨的聲音應該怎么樣?(幼兒練習,個別:還有誰有不一樣的下大雨聲音、集體)
(3)傾聽音樂,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區分大雨、小雨。
⑴師:你們聽,大雨、小雨是誰在唱?(配班老師彈《大雨小雨》的音樂老師用不同的聲音演唱)
大雨唱了什么部分?小雨唱了什么部分?
⑵我們再來聽一聽,比比誰的耳朵最靈,(再次傾聽)小雨唱的歌是怎樣的?是跳跳的,還是連連的,細細的還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細細的)大雨呢?(連連的、低低的、粗粗的)(出示圖譜:表示兩種不同的聲音)
⑶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小雨的聲音應該是怎么樣的?(是細細的),大雨的聲音應該是怎么樣?(粗粗的),(師生一起清唱)
⑷分組唱:誰愿意唱大雨的聲音呢?誰愿意唱小雨的聲音?(教師幫助幼兒分組)!(幼兒分組交換唱2遍)
4、游戲:大雨小雨
師:我們玩個大雨小雨的游戲吧。我們小朋友做雨點。當聽到下大雨的聲音就表示雨點很多,我們就很多的小朋友抱在一起。當下小雨的時候雨點是很少的,那你就自己隨意的走小碎步。
5、結束部分。
師:雨停了外面的陽光出來了,我們到外面去曬一會太陽、吹一會風。(教師帶領孩子去室外活動一會兒)
中班音樂教案的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和語言節奏感受樂曲的性質。
2、樂意用身體動作跟著音樂表現自己,體驗摘果子的快樂。
【活動準備】
《采果子》伴奏音樂、ppt、
【活動過程】
(一)律動激趣:去果園(感受樂曲的性質)
1、看這片美麗的.景色,你們猜猜這是什么地方?這是一片果園,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果園看看吧?(老師用語言節奏引導幼兒)
2、小朋友們你們是怎么到果園的啊?讓我們再跑進果園的深處去找找果園里有些什么果子成熟了,要進果園了家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3、小結:家跑跑跳跳找到了果園。
(二)節奏游戲:我愛吃水果(語言節奏練習)
1、果園里的果子可真多啊,看看哪些是在秋天成熟的?有蘋果、橘子、石榴和柚子。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
2、你最喜歡哪一個水果呢?你愛吃什么我愛吃蘋果
(三)感受、創編
感受摘果子
1、這些果子這么誘人,你們都想吃吧,誰會把它們采下來,怎么采?(引發幼兒的已有經驗)
2、看看家是怎么采果子的呢?(為幼兒的后期表演鋪墊經驗、提升經驗)
3、小結:原來可以一只手采,也可以兩只手采,還可以用工具采。
感受音樂,創編動作
1、你們想不想也來采一采?你想怎么采呢?……請若干名幼兒表現,家互相模仿(生生互動,模仿同伴經驗)
2、讓我們跟著音樂用你喜歡的動作一起來采果子吧,老師最喜歡和別人動作不一樣的小朋友。
(四)結束部分
采了這么多好吃的水果,讓我們一起拿給老師們去看看吧。幼兒隨音樂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