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
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
2、學習基本的指揮手勢,懂得手勢的意思。
3、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制作介紹常見交通安全標志的課件。
2、組織幼兒自帶小自行車、書包,自制方向盤。
3、將場地布置成馬路十字路口的樣子,停車場標志、自行車標志。
4、音樂磁帶。
心理準備:觀察馬路上的交通標志。
活動過程:
1、導入:創設情景,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里有斑馬線、欄桿,這里象什么地方?(馬路)我們就來看馬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看誰看得最仔細。
2、觀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兒思考
(1)(注意提醒: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內容:a、一名汽車司機車速較快,撞傷了橫穿馬路的小學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欄桿橫過馬路。)
(2)“剛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險事情的發生?”“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3)小結:多么危險可怕的事情,為了我們的生命安全,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3、認識信號燈標識及幾種常見交通標志
(1)認識信號燈,說說信號燈的作用。
師:在生活中,很多馬路上都有信號燈,信號燈有幾種顏色?它告訴我們什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2)模擬游戲,體驗信號燈在交通中的作用。
師:我們來個做游戲,《遵守規則的小司機》。男孩扮演小司機,女孩扮演小學生,看信號過馬路。交換角色再次游戲。
(3)小結:小司機們真遵守交通規則,相信平安一定會伴隨你們。
4、播放課件,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交通標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除了信號燈這個交通標志外,還有很多交通標志。今天劉老師就帶來了幾種,你們想看嗎?根據不同標志,提問不同問題。
(2)這是什么標志?看到這個標志,我們要怎么做?
5、歸納:
(1)指示標志:在藍底色上畫著不同的白色圖案,是指示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標志,就告訴人們可以做的事情。
(2)禁止標志:在紅色圓圈里畫著不同畫面或符號,有一條明顯的.紅斜線,是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它們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標志。禁止標志就告訴人們不能做的事情。
(3)警示標志:在黃色三角形里畫著不同的畫面,用來提示人們對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這叫警示標志,警示標志就告訴人們此處危險要注意,要遠離。
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校園里的惡作劇~知道惡作劇給同學們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危害。
2、自覺做到不搞惡作劇~與同學友好相處~并敢于制止別人搞惡作劇。
教學重難點:
知道什么是惡作劇~以及惡作劇造成的危害。
教學過程:
一、知識引入
師:學校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同學們在一起學習和玩耍是那么快樂的。可是在這個校園里還是會發生--些讓人很不愉快的事情。誰能告訴老師~有什么事情讓你很不愉快啊
生1:有:坐在位置上的時候~站起來別人把我的凳子給拿走~害我摔倒~很不愉快。
生2:有人用腳絆了我.生3:別人在我要用筆的時候拿走了。
師:那么現在我們來看看書上的四個故事~誰能來講第--個故事,生講第一一個故事
師:那么誰能用第一人稱我來講第二、第三、第四個故事,學生講故事。師介紹惡作劇和開玩笑的區別
二、知識深入師:你們覺得惡作劇會帶來哪些后果
師:~如果在別人的耳邊大聲叫~會發生什么事情
生:別人有可能以后會耳聾~因為叫的太大聲
師:第二個是什么故事,造成什么后果
學生回答。師引導孩子講剩下的幾個故事。
師: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們會怎么來做啊
生回答。
三、故事結束。
師:現在老師給你們講--下惡作劇的后果有多嚴重~-起來聽--下這些真實的故事吧。引導學生知道惡作劇的嚴重后果
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獨自在家的一些安全常識
2、通過活動力求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3、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圖書
活動過程:
一、故事講述《小貓獨自在家》(課件出示)
1、提出問題:你認為小貓的做法怎樣?哪些地方不好?
2、幼兒討論:為什么這些地方做得不好?會發生什么事情?
3、交流、講述。
二、結合故事中的典型事例,引導幼兒想各種辦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1、發生這樣的事,應該怎樣做?
2、交流、分享好方法。
3、語言講述:假如我獨自在家……
三、拓展與提升
1、圖片、圖書展(內容為生活中常見的典型危險事件)
2、游戲:危險紅底版
3、小結、結束。
附:獨自在家可能會發生的危險
1、亂玩小刀,棍棒,打火機
2、獨自餓了,自己煮東西吃
3、翻抽屜找藥吃
4、在床上翻跟斗
5、自己拔電源插頭
6、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課后反思: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現在只有一個孩子,成為家庭所有成員愛的重心,關注的重心。為六七(甚至更多)個大人僅存的一顆碩果,自然人人疼愛,“放出門去怕丟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溺愛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社會問題。要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改掉不良習慣,必須得到家庭這個強大的后援,如何讓家長走出溺愛的誤區,多給孩子一些理性的愛,還孩子自然成長的空間。首先,找家長談心,說明利害關系,介紹家長看些幼兒教育方面的書刊。其次,多給孩子機會,通過游戲讓他不知不覺的鍛煉動手能力,如:手工區讓他用剪刀剪面條、剪圖形等,娃娃家里讓他用勺子喂寶寶吃飯等。最后,把孩子在園吃飯的情況用視頻拍下來,讓家長回家看,讓孩子感受當長輩看見自己會自己吃飯的情景,是件很開心的事情,讓寶寶感受到自己成長的快樂。
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學習使用剪刀、筷子、筆、刀、吸管、游戲棒等物品的正確方法。
3、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若干尖利物品,筷子、剪刀、筆、刀、吸管、游戲棒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了解尖利物品,知道名稱,了解它的用途。
1、在小朋友的桌上擺放著些什么東西?
2、它叫什么名字,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3、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它們為什么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5、你還知道哪些尖利的物品?
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東西有著尖尖的頭,有的東西有著鋒利的邊緣,這些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幫了我們許多的忙。但尖利的東西卻容易傷人。
二、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當造成傷害的體會。
1、你在生活中用過哪些尖利的.東西?
2、它有沒有對你造成傷害?
3、為什么會弄傷?
使幼兒知道不正確地使用尖利的物品會給我們帶來傷害。
三、討論正確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
1、這些尖利的物品使用不當會傷害我們,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使用它呢?
2、請個別幼兒示范正確的使用方法。
四、教師進行小結。
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基本常識。
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圖片、乘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1、了解乘車的基本規則,出示車票:這是什么?它是用來干什么的?
2、觀看圖片,明白乘車中的安全常識。
①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為什么?
②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安全常識。
3、討論如何保持車廂內的整潔衛生。
4、組織幼兒乘做校車,鞏固乘車的基本規則與常識。
5、結束活動。
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進餐時菜湯潑在桌子上或身上時的簡單處理方法。
2、能根據圖片大膽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故事《碗里的湯潑了》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討論:湯潑了怎么辦?
師:午餐時,大家都在吃飯,吃著吃著,玲玲突然叫了起來:"哎呀,不好了!我的湯潑了……"玲玲的湯潑到哪里了?(桌上)如果你的湯也潑在了桌上,你會怎么辦?
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吃飯時,湯潑在了桌子上,要趕緊把胳膊移開,以免湯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臟了,甚至燙傷了自己。
二、繼續聽故事,繼續討論:湯潑了怎么辦?
師:我們再來聽聽,這個小朋友的湯潑在哪里了?(湯順著桌子往下流。)他該怎么辦?"來聽聽這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讓開流下來的湯,再請成人幫忙。)
教師小結:湯潑在桌子上,又順著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讓開留下來的湯,以免湯把自己的衣服、褲子弄濕。然后,可以請成人幫忙處理潑下來的湯。
三、教師總結。
師:有時,因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湯弄潑了,當大家遇到這種事時,首先要讓開潑下來的湯,然后再請成人幫忙。如果不讓開,湯就會弄濕自己的衣服,甚至會燙傷自己。
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產生的危險。
2、會安全使用文具,能夠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規則。
3、經過討論,初步建立班級的文具安全規則。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常見的文具如:剪刀、小刀、鉛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
教師:文具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經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們明白文具使用不當會很危險嗎?下頭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動展開:觀看幼兒用書和教學掛圖。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書的第2頁和第3頁,仔細看看每一幅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在使用哪些文具?他們使用文具的方法對嗎?
(2)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自由閱讀和講述畫面的資料,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和討論畫面資料。
①教師:教師這兒的大圖和你們書上的小圖是一樣的,我們一齊來看看這幅圖都講了些什么。
②逐一討論掛圖中相關的資料。這個男孩在做什么?咬鉛筆會有什么危害呢?(鉛筆不能咬,會造成鉛中毒,會把細菌等有害的東西吃到肚子里,還會使小朋友的牙齒歪斜)
③討論其他資料。
④教師小結:這幾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確,這樣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3、活動展開: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最終一幅小圖:此刻我們一齊來看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確。為了我們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畫完畫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時還應當注意什么?
(2)教師發給每組幼兒一張大白紙和一盒水彩筆。每組推選一位本事較強的幼兒,請他用圖或圖夾文的方式表現大家討論的資料。
(3)幼兒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用自我的方式把自我組的想法表現出來。
(5)分享各組討論資料。
4、活動延伸:張貼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安全使用文具規則的參考范例:
(1)、使用文具時,堅持坐姿端正,正確用筆。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筆尖對著自我和他人。
(4)、不用油畫棒、水彩筆在皮膚或衣物上亂畫。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齊。
(6)、寫完字或畫完畫要把手洗干凈。
(7)、使用剪刀要細心,不要使用箭頭鋒利的剪刀,使用見導師咬集中將身,不能一邊說笑一邊使用剪刀。不要拿著剪刀對著別人亂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幼兒園簡單安全教育教案篇8
一、設計背景
現實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年幼的小朋友,由于家長看管不周和自身對開水不了解而導致燙傷。設計這個教學活動是想讓幼兒對防燙有所認識,減少傷害。
重點:讓每個幼兒都了解防燙的基礎知識。
難點:燙傷后該怎么辦?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了解簡單的預防燙傷和自救的方法。
3、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張,并設法解決。
【活動準備】
1、收集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照片(幼兒用書)。
2、收集易造成燙傷的物品圖片,如煤氣灶、熱水器、熱水瓶等。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通過對小朋友們提問有見過怪獸嗎?引出燙燙小怪獸一、教師出示圖片、照片,讓幼兒了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老師:這些圖片上的人怎么啦?他們怎么會這樣的?你被燙傷過嗎?(引發幼兒回憶自己被燙傷的經驗)
二、討論燙燙小怪獸藏在家里那些地方?
常見燙傷:沸水、熱粥、熱油、熱蒸氣、煤氣灶、熱水器、打火機、電熨斗、電暖器)師:幼兒園里有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老師出示保溫桶,熱水器的圖片為了保護自己,我們一定要遠離燙燙小怪獸!
三、科學小實驗(燙傷處理辦法)萬一不小心被燙傷了應該怎么辦?
老師給小朋友介紹并示范五步燙傷處理辦法"沖脫泡蓋送"小朋友親自動手操作正確的處理方法。
"沖":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創面,降低創面溫度。
"脫":如有衣物覆蓋在創面上,可邊沖水邊脫去衣服,或剪去衣服,離開熱源。
"泡":繼續把傷口泡在冷水中,如果出現小水泡,注意不要弄破。
"蓋":將創面裹上一塊干凈的毛巾,切忌亂涂"上藥膏"。
"送":立即送醫院就診,尋求幫助四、唱"要安全,防燙傷"兒歌小朋友們愛游戲,選好地點方可以。
爐前灶邊莫玩耍,粥湯油鍋危險大。
保溫水瓶易踢翻,玻璃茶杯防燙炸。
高溫傷人需防范,燙傷身體后悔晚。
我們都是乖寶寶,安全一定記心間~
四、活動延伸給家長當小老師,實驗五種燙傷處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