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戲活動教案400字
小班游戲活動教案400字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手腳著地爬的動作。
2、聽信號做動作,做到動作靈敏協調,初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布袋、烏龜頭飾;大鼓一只。
2、設置情景:樹林、山洞。
3、房子一座。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做個游戲。我做烏龜媽媽,你們做小烏龜好嗎?寶貝們,快叫媽媽一聲!(媽媽)哎!我的小寶貝們真乖。
2、現在跟著媽媽一起來活動一下身體吧!
二、學習本領。
1、教師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雙手膝蓋著地、一二一二向前爬。
2、幼兒練習。
三、參觀新家。
1、烏龜媽媽:寶貝們,媽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的新家造好了。媽媽帶你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
2、幼兒跟著烏龜媽媽向前行進爬。
3、在家聽音樂休息。
四、烏龜運糧食。
1、烏龜媽媽:冬天快到了,我們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寶貝們,媽媽帶你們一起去運糧食吧!
2、途中設置情境:遇蛇。引導幼兒聽信號做躲好的動作。
3、到達目的地,運糧食。
4、引導幼兒觀察糧食的顏色,挑自己喜歡的糧食運回家。鼓勵小烏龜互相幫助、協調的往背上裝糧食。
五、運糧食回家。
1、烏龜媽媽:我們終于到了,我們把糧食放到家里去吧。引導幼兒把糧食送到房子里去。
2、吃餅干慶祝。
小班游戲活動教案400字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活動,萌發關心長輩的情感,增進與長輩之間的感情。
2、鍛煉幼兒向前爬行的能力。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環境材料準備:烏龜胸卡若干、山洞2個、皮球若干、球筐4個、鼓兩個、小紅點、錄音機、音樂盤、戶外分組游戲材料等
2、教師站位、配合準備:
(1)、助教事先安排好場地,將場地布置好。
(2)、主班老師帶領幼兒到場地。
(3)、主班老師在前面引導幼兒及家長,助教老師在后面組織幼兒常規。
(4)、游戲開始后,助教在鼓前等待家長和幼兒來敲鼓,并監督是否由寶寶敲鼓及那對的家庭以最快的速度來到終點。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進行小動物模仿操(熱身活動)。
2、引導幼兒練習向前爬行的動作。
(1)引題:看,今天老師請了爸爸媽媽來幼兒園跟小朋友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小烏龜來運球》。小朋友們想不想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呢?玩游戲前我們小烏龜們要先學本領了。
(2)指導幼兒掌握向前爬行的動作,重點指導幼兒手腳協調向前爬行。
3、講解游戲規則和要求
(1)游戲規則:
A、幼兒分成兩組,家長和幼兒同時開始,幼兒爬行通過山洞,家長在山洞另一頭等幼兒鉆出來,一起走到對面的球筐,每個人去取回一個球,然后往回走。回來把球放到球筐后,由幼兒來敲鼓。哪個先到把鼓敲響的的那一隊為勝。
B、勝的一對可以得到小紅點為獎勵。
(2)游戲要求:
A、小朋友一定要向前爬行通過山洞,家長只要從山洞旁邊走到另外一頭等待幼兒鉆出來。然后每人抱一個球走回來,家長不能幫助幼兒把球一起抱回來。
B、走到終點時,先把球放到球筐里再敲鼓,應該由寶寶敲鼓,家長敲鼓的不算。
4、開始游戲,可以重復玩本次游戲。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向前爬行的動作。
5、結束本次活動,并評價本次活動。
6、分組自選游戲活動,鼓勵幼兒選擇喜歡的游戲材料進行游戲。
7、播放收玩具的音樂和輕柔的音樂,組織幼兒收放好玩具,并做放松的動作。
活動反思:
親子活動對家園聯系起到了推進作用,讓家長了解到了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情況和活動安排,也使家長了解到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程度。孩子、家長、教師之間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進一步的溝通。
小班游戲活動教案400字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不同的跳法跳過格子路。
2.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一個格子一個格子跳,并跳入格子內。
3.通過游戲,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布干膠、蘿卜、沙、臉盆、拱形塑料玩具、輪胎、錄音機、磁帶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跟著音樂做動作。
師:寶寶們,跟著媽媽一起跳到草地上活動活動吧。
(二)看格子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跳過五彩格子路。提醒幼兒要一個格子一個格子跳,并且跳入格子內。
師:這里有這么多彩色格子路,真漂亮,可以怎么跳過去呢?我們來跳跳看。
(三)幼兒講述自己的跳法,個別幼兒進行示范。
師:你們剛才是怎么跳的?
(四)幼兒自由練習,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并且嘗試不同的方法。
師:寶寶們真聰明,想出了那么多的花樣,那我們再去試一試吧。
(五)休息、總結,并交代游戲規則。
師:寶寶們玩的肚子餓了吧,媽媽帶你們去拔蘿卜。去蘿卜地的路上我要鉆過山洞、爬過山坡、還要跳過五彩格子路。這次的五彩格子路可有變化咯,方格子有大有小,還有向旁邊的。跳的時候可要小心了,要用力的跳到格子里面去,記住了嗎?
(六)游戲:小兔拔蘿卜
小班游戲活動教案400字篇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習將物體按顏色進行匹配。
2、嘗試用多種方法讓圓筒發出聲音。
3、充分體驗游戲與成功的快樂。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旺仔牛奶筒
2、制作好的“會唱歌的旺仔寶寶”范例一個(在牛奶筒內放入一些物品,使之發出聲音)
3、布置“旺仔寶寶的家”:鋪地墊,上面放人手一個旺仔牛奶筒(紅、黃、綠三色);大型積木(紅、黃、綠)三塊放地墊后
4、材料人手一盒:豆類(紅豆、黃豆、綠豆)或雪花片積塑(紅色、黃色、綠色)分類放于紅、黃、綠三塊大型積木上;剪好的即時貼圓片(紅、黃、綠色)
活動過程:
一、制作“會唱歌的旺仔寶寶”
1、以“旺仔寶寶”的口吻激趣
①師出示范例,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向旺仔寶寶打招呼。
②以旺仔寶寶的口吻說“今天我又來跟你們做游戲了,我的本領可大啦!聽,我還會唱歌呢:小旺仔,真好玩,搖一搖,唱一唱,搖一下,唱一下,搖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領大不大?”“你們喜歡我嗎?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歡跟我玩,今天我還請來了許多好伙伴。”(教師和幼兒一起走到“圓筒寶寶的家”里)
2、感知1和許多、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
①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
“這兒有許多旺仔寶寶,看,都有些什么顏色呀?”幼兒介紹(紅、黃、綠)
②鞏固1和許多。
讓每個幼兒拿1個旺仔寶寶,輕輕地和旺仔寶寶說說話。
提問:“你拿了幾個旺仔寶寶?”“你拿了1個什么樣的旺仔寶寶?”
3、制作會唱歌的旺仔寶寶――練習顏色匹配
①設疑:“你們的旺仔寶寶會唱歌嗎?”
“為什么我的旺仔寶寶會唱歌,而你們的不會唱歌呢?”
“怎樣讓你們的旺仔寶寶也唱起歌來呢?”
②提出要求:紅寶寶說“我要找紅朋友”,綠寶寶說“我要找綠朋友”,黃寶寶說“我要找黃朋友”。
③介紹材料:“這些紅朋友、黃朋友、綠朋友都在哪兒呀?”分別介紹豆類、雪花積塑。
④放“找朋友”音樂,幼兒邊邊看邊找相同顏色的物體匹配、撿放豆豆或花片,要求邊放邊數。
5、幫旺仔寶寶戴帽子――找相同顏色的圓片匹配、粘貼(封口)
①設疑“調皮的豆豆逃了出來,怎么辦呢?”
②用好方法把圓筒封口
二、嘗試用多種方式讓“旺仔寶寶”唱歌
1、幼兒跟教師一起邊讀兒歌邊搖旺仔寶寶
2、設疑“旺仔寶寶除了搖一搖會唱歌,還會怎樣唱歌呢?”
3、幼兒自由嘗試、探索,教師觀察
4、邊評價邊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方式讓旺仔寶寶唱歌(拍、搓、轉、滾、敲身體各部位等)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由于我采用了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的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游戲。
小班游戲活動教案400字篇5
游戲目標:
1、教幼兒練習在斜高15—20厘米的斜坡上走上走下,發展幼兒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活潑開朗的性格。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游戲準備:
1、斜高15—20厘米的長斜坡二塊至四塊。(用平衡木代替時,寬度不少于25厘米。)
2、在斜坡一端畫上小草。
游戲玩法:
幼兒四散跟著老師邊念兒歌“我們都是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邊做模仿動作:小鵝走,小鵝叫,小鵝游水,小鵝理毛,小鵝轉圈,小鵝捉魚等。
分配角色,幼兒站成兩路縱隊扮演小鵝,教師扮演鵝媽媽,提醒“小鵝”看清“鵝媽媽”是怎樣走過斜坡的?!谤Z媽媽”:“小鵝,小鵝叫哦哦,搖搖擺擺走上坡,腳步走穩下了坡。”邊念兒歌邊示范動作。
“鵝媽媽”:“孩子們,你們走到斜坡上去吃草吧!”“小鵝”依次走上斜坡并模仿小鵝吃草的動作?!谤Z媽媽”:“天黑了。小鵝快回來吧!”“小鵝”回到原處。游戲反復進行兩三次。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上坡下坡時身體不要搖晃。
活動建議:
1、架起的木板要牢固,下坡時防止幼兒碰撞。
2、最好利用幼兒園內或附近的土坡代替架起的木板。
活動延伸:
此游戲可在戶外體育活動時繼續進行,或在散步時間利用自然地形練習。
小班游戲活動教案400字篇6
一、活動目標
1.熟悉同伴的名字
2.能正確地接球和拋球
3.享受運動肢體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一個皮球
2.鈴鼓伴奏
三、活動過程
1.讓幼兒熟悉同伴的名字
幼兒坐圍成一個大圈圈,做傳球游戲
師:①小朋友,現在我們坐成一個(大圓形),上次我們玩過了一個游戲,叫傳東西,這次我們玩傳小球,好嗎?你們想和小球一起玩游戲嗎?(想)
師:說明規則:a當老師的鈴鼓聲響起時,第一個小朋友就把小球傳給旁邊的小朋友,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
b當老師的鈴鼓聲停止時,小球就停止傳送,這時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就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__。
(第一遍游戲:主要看幼兒對游戲的熟悉度)
四、活動延伸
等幼兒玩法熟練后,可以改變游戲的方式,把拋球改為給球、滾球,增加游戲傳球的速度或者增加球的個數。
教學反思: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還是得老師的不斷提醒,幼兒現在都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就是回答的時候聲音比較輕)第一個游戲還算順利。到了第二個游戲,很多幼兒還不能說出旁邊小朋友的名字,需要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師的提醒。在玩拋球時,大部分幼兒還不會拋,也接不住,在玩的時候顯得很亂。我應該把游戲規則多強調幾遍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多讓幼兒接觸皮球,多運動運動,以便更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