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的反思教案
珍惜糧食的反思教案篇1
一、活動背景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節約糧食的傳統意識正逐漸在學生腦海中淡化,通過檢查發現很多學生中午在學校就餐時出現浪費糧食、剩飯剩菜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特開展本次活動。為了保證本次活動的教育效果,特制訂教案如下:
二、活動目的:
1、教育學生從吃飯這樣身邊的小事做起,懂得節儉的意義,繼承節儉傳統美德。
2、教育學生以實際行動繼承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不講吃穿,不亂花錢,不擺闊氣,愛惜勞動成果,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支筆、一粒糧,養成良好的節儉習慣。
三、活動口號
行動起來,做節儉的小使者!
四、活動時間
__年3月25日——4月22日
五、活動安排
閱讀篇:
1、活動內容:
(1)、各中隊輔導員可以組織學生自主選擇以“吃飯·節儉”為主題的閱讀材料,并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分層閱讀和個性化閱讀為形式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通過閱讀活動使學生了解運動精神。
(2)、組織三至六學年學生制作節約糧食主題手抄報。
2、參加對象:全體學生
3、活動負責:
4、時間安排:各中隊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校將安排大隊委成員進行監督檢查。
實踐篇
(一)、倡議書
1、活動內容:各班級根據學生的實際寫一封倡議書,號召本班學生參與到節約糧食的行動中來。
2、參加對象:全體學生
3、活動建議:各中隊輔導員要根據本班學生在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糧食的現象,有針對性的提出本班的倡議書,鼓勵學生行動起來。
(二)、感知糧食得來的不易
1、活動內容:觀看校園自制的節約糧食影片。
2、參加對象:全體學生、班主任等。
3、活動建議:各班主任老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接受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農民的辛苦。
(三)、深入體驗
1、活動內容:組織節約糧食演講比賽
2、參加對象:三至六年級學生
3、活動要求:各班級要從本班推薦具有特長的學生參加本次演講比賽,班主任要對學生演講內容進行把我,演講詞要自己撰寫,嚴謹抄襲。谷糠、雜草來喂養。
六、鞏固效果
1、學校大隊部將對各班用餐情況進行抽查,抽查結果直接納入班主任量化當中,在抽查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各中隊輔導員。
2、學校與班主任老師在學生用餐過程中加強監督指導,對學生出現的浪費現象要耐心說服教育。
3、學校還將開展此類轉向教育活動,班主任老師要認真組織本班學生參加。
4、在活動當中表現優異的班集體學校將給予通報表彰,頒發榮譽證書。
珍惜糧食的反思教案篇2
按照《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關于做好20__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x糧發〔20__〕x號)要求,我省結合實際,制定此教案。
一、活動主題
20__年10月16日是第38個世界糧食日,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饑餓”。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主題是“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
二、活動安排
20__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包括主會場宣傳、“糧安之星”評選發布和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等內容。
三、活動內容
(一)主會場活動
1.活動時間、地點。20__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主會場宣傳于20__年10月16日上午在中央大街__5號(金谷大廈門前)舉辦。
2.活動形式、內容。通過展板宣傳10個省級“糧安之星”事跡材料,發布“糧安之星”及“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有關內容;會場上展示、宣傳__省放心糧油企業和__好糧油產品生產企業、中鹽__分公司及產品;門前懸掛印有主題宣傳語橫幅;擺放承辦及協辦單位制作的A字板、易拉寶等關于糧食安全活動主題的宣傳材料;有關人員發放宣傳品,宣傳糧食安全方面知識。
3.活動工作分工
主辦單位:省糧食局
承辦單位:省糧食行業協會
協辦單位:省糧油衛生檢驗監測中心、省鹽務局、__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糧食工程學院、中鹽__分公司、金谷大廈、__省放心糧油企業、中國好糧油和__好糧油企業。
(二)“糧安之星”評選發布
我局商省農委、教育廳、科技廳和省婦聯評選10個糧安之星集體或人物,并在10月16日主會場活動時發布。其中:糧食生產方面2個、人才培養方面1個、糧食科研方面2個、糧食流通方面4個、婦女代表1個,并擇優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推薦1個糧安之星先進集體或人物。
(三)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
省農委、教育廳、科技廳、婦聯各自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調研活動。糧食部門將于10月份在全省各地市范圍內開展調研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1.主要內容。圍繞科學儲糧、秋糧測產、代烘代儲代銷及政策宣傳等內容,深入村屯、農戶,對糧食問題進行調研摸底,聽取農民對國家糧食政策的意見建議,深入了解糧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隱患,宣傳糧食政策,講解糧食收儲、運輸、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識。
2.活動形式及分工。以工作小組形式開展活動。省糧食局成立3個走訪調研組:
第一組:調控處牽頭,工業處、信息中心參加;負責__。
第二組:倉儲處牽頭,財審處、監測中心參加;負責__。
第三組:監督檢查處牽頭,法規處、交易市場參加;負責__。
各組可在本組負責的地市中選擇2~3個縣,每縣選擇2~3個村,進行走訪調研活動。每組3~5人(可包含地市縣人員),深入到2~3個村,進行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要與秋糧購銷工作緊密銜接。
四、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配合好省局各項活動,同時參照省局活動教案,結合本地實際,組織好本轄區各項活動。
(二)拓寬渠道,加強宣傳。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優勢,積極運用網絡、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全媒體覆蓋格局。
(三)改進作風,嚴肅紀律。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進工作作風、突出活動主題、厲行勤儉節約,嚴禁鋪張浪費、大講排場和形式主義。
珍惜糧食的反思教案篇3
20__年10月16日,是第__個“世界糧食日”。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糧食工作的認知,激發公眾對糧食的關心與關注,開展全社會節糧愛糧宣傳活動,根據國家、省糧食局文件精神,市局與湘南學院共同商定,舉行“愛糧節糧傳承美德”宣傳(簽名)活動,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現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
(一)20__“世界糧食日”主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確定):__
(二)20__年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主題:__
二、活動內容
(一)郴州市糧食局局長謝建國同志講話;
(二)湘南學院學生代表宣讀愛糧節糧活動倡議書;
(三)湘南學院領導講話;
(四)湘南學院部分師生和市糧食局及北湖蘇仙兩區糧食局系統干部職工在書有“愛糧節糧傳承美德”的橫幅上簽名;
(五)新聞媒體采訪。
三、活動時間地點和參會人員
(一)20__年10月16日下午3時;
(二)地點:湘南學院室內體育館;
(三)參會人員:湘南學院部分師生和市糧食局及北湖蘇仙兩區糧食局系統干部職工。
四、活動組織
郴州市糧食局、湘南學院
珍惜糧食的反思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讓同學們在活動當中樹立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并貫徹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活動目的
讓大家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和勞動人民的艱辛,形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三、活動主題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四、活動時間
202_年10月17日(本周五)
五、活動主持
韓威李珂涵
六、活動議程
1、認一認,請4位同學認一認圖片中的糧食作物(玉米、水稻、麥子、土豆),并作簡單介紹。
2、講一講,請3位同學分別講講“糧食日的由來”、“糧食的作用”以及“名人愛惜糧食的故事”。
3、答一答,請10位同學答一答有關世界糧食日的相關知識,答對的同學可獲得小獎品。
4、想一想,為世界糧食日擬定幾個宣傳標語,突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并請6位同學讀一讀自己擬好的標語,同學之間可以相互點評交流。
5、誦一誦,由主持人帶頭,全班集體朗誦《珍惜糧食》的詩歌。
6、最后由陳老師總結。
珍惜糧食的反思教案篇5
設計思路:
稻谷是很普通的一種農作物,但對于幼兒來說,卻是很生疏的,況且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在進餐時,時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因此,我設計了大班社會性活動《愛惜糧食》,旨在于引導幼兒了解稻谷的由來,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目的:
1、了解稻谷的生長過程。
2、懂得要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進餐場面的圖片,《糧食哪里來》課件;古詩《憫農》課件,快板。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導入主題
(出示實物圖片)這是什么?有沒有吃過?
2、形象感知,豐富經驗
(1)逐圖播放圖片稻谷的生長過程的課件,引導幼兒邊欣賞邊了解稻谷的生長過程。
(2)結合課件豐富:稻谷、禾苗、插秧、稻穗、沉甸甸等詞
(3)幼兒借助課件完整表述稻谷的生長過程,并讓幼兒知道大米是來之不易的。
3、循路析文,經驗提升
(1)請小朋友說說大米是怎么來的?這些糧食來的容易嗎?
(2)小結:春天的時候,農民伯伯就開始播種,種子發芽長出禾苗,把禾苗插到田里,到了夏天,農民伯伯要經過施肥、治蟲、除草,禾苗慢慢長大,長出稻谷,到了秋天,稻谷逐漸成熟了,農民伯伯就要進行收割,曬稻谷,再把稻谷加工成大米。你們看,農民伯伯種的稻谷要經過春天、夏天、秋天三個季節才能收成,是多么不容易呀。
6、拓展思維,結合教育
(1)讓幼兒說說:“除了大米,你還知道哪些糧食?”
(2)討論:如何愛惜糧食?并結合教育。
7、分辨是非,反思行為
(1)觀察幼兒進餐圖片,反思自己的進餐行為。
你喜歡哪一幅圖,為什么?
8、梳理總結,重點突破
小結: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平時進餐時要愛惜糧食,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9、借助古詩,加強認識
通過學習古詩《憫農》,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1)播放古詩《憫農》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2)幼兒復習古詩。
(3)幼兒邊打快板邊朗誦古詩。
(4)提升古詩所蘊含的教育意義。
這首古詩名稱是什么?它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進餐現象進行調查記錄。
珍惜糧食的反思教案篇6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彎腰”來營造干凈衛生溫馨的學生生活環境;以“無聲”推廣餐桌文明禮儀;以“光盤”培養學生節約的習慣,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現制定如下活動方案:
一、活動口號
養成教育,從我做起
二、活動目標
以提升學校文明程度指數為目標,積極宣傳餐桌文明知識,倡導餐桌文明行為,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培養廣大學生良好地行為習慣。
三、活動內容
普及日常文明知識,推廣餐桌文明禮儀
倡導光盤用餐行為,養成節儉生活習慣
四、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3月13日——3月19日)
重點是工作部署,宣傳發動。各班在3月20日的班會課上作動員工作,宣傳教育并組織學生開展文明就餐、愛護環境承諾活動。
(二)組織實施階段:(3月13日——6月20日)
1、營造氛圍。開展相關的宣傳活動,做到學生人人知曉,共同爭做文明餐桌的參與者,愛護環境的守衛者。
通過學生作品的展示,進一步宣傳光盤行動。
2、加強管理。
各班開展“盤盤凈餐,人人節儉”的“光盤行動”。每班設定一位“光盤行動”檢查人員,監督學生餐盒,對學生用餐插隊、喧嘩、亂跑亂扔者進行教育,檢查是否將飯菜吃凈吃光。
3、舉行“愛護環境,節約糧食”的主題班會
活動時間:3月20日
活動對象:一年級、二年級
4、開展一次“三大行動”的學生簽名活動。
活動對象:一、二年級在校就餐學生代表及教師。
活動時間:3月底
活動地點:學校操場
5、養成教育手抄報
活動對象:一年級、二年級
活動主題:“愛護環境,勤儉節約”
活動時間:4月10日至4月18日
6、“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教師演講比賽
活動對象:低年級組全體教師
活動主題:“勤儉節約,反對浪費”
活動時間:4月底
7、學生節糧宣傳創意設計。
活動時間:5月12至5月21日
利用美術課和班會課組織學生參與自主設計“光盤行動”節糧宣傳標語或宣傳畫,評選出優秀作品并評獎。優秀作品放在食堂顯目位置,大力倡導厲行節約,形成反對浪費,文明用餐的社會新風尚。
8、學生環保、節糧征文。
活動對象:二年級全體學生
活動主題:“勤儉節約,愛護環境”
活動時間:6月
(三)總結與評比階段(6月20—28日)
各班評出“文明之星”3-5名。
希望各班級以“三大行動”主題活動為契機,引導全體學生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提高擔當自覺的責任感,爭做節約和愛護環境的表率,營造學校的節約氛圍,使學校的校園環境、同學們的學習風氣和精神面貌都有一個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