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升降號的基本知識是什么
無論在五線譜還是簡譜中,我們都有機會見過升號和降號。你知道什么是升降號嗎?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升降號是什么,僅供參考。
樂理升降號的概念
升號(記號,英文sharp)記號表示標有這個記號的音(基本音級)升高“半音”。
降號(記號b,英文flat) 記號表示標有這個記號的音(基本音級)降低“半音”。
(復習一下“半音”的概念:半音,相對全音,指的是兩個相鄰的音符之間的關系。在鍵盤樂器的鍵盤上,相鄰兩個琴鍵(包括黑鍵)都構成半音;隔開一個琴鍵的兩邊各個鍵,都構成全音。半音與半音相加,等于一個全音。)
升號和降號都是變音記號。與之相應的還有還原號(該記號將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成基本音級),重升號和重降號(后兩者在簡譜中沒有)。
樂理調號中的升降號
調號中的升降號,可以簡(cu)單(bao)理解為,是由于全音和半音在鍵盤上的排列關系而出現的。
調號用升號()來表示的就叫升號調。它是以C調為基本調,按純五度關系向上方移位而產生的。C大調音階,是從主音C音開始的,這個音階沒有任何升降號,所以,沒有升降號就是C大調的調號。同理,調號用降號(b)來表示的就叫降號調。它是以C調為基本調,按純五度關系向下方移位而產生的
升降號的分類
1、五線譜
五線譜中的升降記號大概有幾種情況,
一種是在譜子開始處,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后面有升降記號,這表示曲子的調性。
還有譜子中間出現升降記號的情況,又分兩種:
一種就是臨時升降記號,在小節中音符前面有臨時升降記號,表示在這個音只在這一小節升或降半個音,在后面的小節還原。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譜子中某個小節的開始處有升降記號,表示后面的曲子調性改變了。
2、臨時升降號
在樂譜中寫在某一個音前面的變音記號叫做“臨時變音記號”也叫臨時升降號。
這是表明這個音要臨時改變音高。這種臨時升降號可以管一小節,在一小節之內同音名且同樣音高的音都要服從第一個變化音,也要跟著變化同樣的音高。它的前面在就不需要有再畫相同的符號。但是這種臨時升降號只有在同一小節之內有效,這一小節之后就不再起作用了,可以說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下一頁更多精彩“樂理基礎知識”
p副標題e
樂理基礎知識:音及音高
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等四種性質。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體在一定時間內的振動次數(頻率)而決定的。振動次數多,音則高;振動次數少,音則低。
音的長短是由于音的延續時間的不同而決定的。音的延續時間長,音則長;音的延續時間短,音則短。
音的強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動范圍的幅度)的大小而決定的。振幅大,音則強;振幅小,音則弱。
音色則由于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動狀態的規則與不規則,音被分為樂音與噪音兩類。音樂中所使用的主要是樂音,但噪音也是音樂表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樂理基礎知識:樂音體系音列音級
在音樂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樂音體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來,叫做音列。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級。音級有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
樂音體系中,七個具有獨立名稱的音級叫做基本音級。
基本音級的名稱是用字母和唱名兩種方式來標記的。
字母體系:C D E F G A B
唱名體系:1 2 3 4 5 6 7
鋼琴上白鍵所發出的音是與基本音級相符合的。鋼琴上五十二個白鍵循環重復地使用七個基本音級名稱。
兩個相鄰的具有同樣名稱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而得來的音,叫做變化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用“升”或“”來標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來標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來標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來標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
樂理基礎知識:音的分組
為了區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們將音列分成許多個“組”。
在音列中央的一組叫做小字一組。它的音級標記用小寫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數字1來表示。
比小字一組高的組順次定名為: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
小字二組的標記用小寫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數字2來表示。
比小字一組低的組,依次定名為小字組、大字組、大字一組及大字二組。
小字組各音的標記用不帶數字的小寫字母來表示。
大字組用不帶數字的大寫字母來標記。
大字一組用大寫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數字1來標明。
大字二組用大寫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數字2來標明。
樂理基礎知識:音域及音區
總的音域是指音列的總范圍,即從它的最低音(C2——c5)間的距離而言。
個別的人聲或樂器的音域是指在整個音域中所能夠達到的那一部分,如鋼琴的音域是A2——c5。
音區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區、低音區、中音區三種。
在整個音域中,小字組、小字一組和小字二組屬于中音區。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和小字五組屬高音區。大字組、大字一組和大字二組屬低音區。
各音區的特性音色在音樂表現中,有著重大的意義。高音區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銳的特性;而低音區則往往給人以渾厚、笨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