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弦的基本樂理入門知識
學習鋼琴的人都知道三和弦這個名詞,那么你知道三和弦的一些基本樂理知識嗎?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和弦的基本樂理知識吧!
三和弦的基本樂理知識
三和弦有三種不同的低音位置:
根音在低音位置,叫做原位。因低音與上方兩音分別構成三度和五度音程,得名三五和弦,常用數字“5”標記。
三音在低音位置,叫做第一轉位。因低音與上方兩音分別構成三度和六度音程,得名三六和弦,簡稱六和弦,以數字“6”標記。
五音在低音位置,叫做第二轉位。因低音與上方兩音分別構成四度和六度音程,得名四六和弦,以數字上“6”下“4”標記。
由于等音關系,增三和弦的原位和轉位,與在同一低音上構建的其他位置的增三和弦并無音響上的差別。所以,增三和弦的不同低音位置,一般需要依靠記譜或音樂的調性感覺來加以區分。
關于轉位和弦,可參閱轉位和弦詞條。
和弦的轉位一般不會使和弦的性質發生改變。三和弦的三種低音位置,會對和聲的穩定性產生不同的影響。同一穩定和弦,原位最穩定,第一轉位次之,第二轉位最不穩定。大小調和聲對四六和弦使用的限制,從來都是十分嚴格的。
以根音為最低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如果以三音、五音或者七音為最低音的時候叫做和弦轉位,這種和弦稱做“轉位和弦”。和弦轉位以后根音、三音、五音、七音的名稱不變,仍用阿拉伯數字標記。
三和弦除了根音以外,還有兩個音(三音和五音)因此它可以有兩個轉位,以三音做最低音,叫做“第一轉位”,以五音做最低音,叫做第二轉位。三和弦的第一轉位后有了新的名稱,叫做“六和弦”。這是因為做為最低音的三音此時與根音(最高音)的關系是六度,因此得名“六和弦”,在記譜時仍用阿拉伯數字6做標記。三和弦的第二轉位叫四六和弦。
三和弦的樂理知識
三和弦(Triad)的構成是由三個音按三度疊置而成的一種和弦,或稱“三和音”。構成和弦的每一個音,都有名字:
根音:和弦最下面的音。這個音是和弦的基礎,在和弦的原始排列中處于最低位置。
三音:根音上的三度音。在三和弦的原始排列中處于中間位置。
五音:根音上的五度音稱為五音。在三和弦的原始排列中處于最高位置。
音階各度均可作為根音,于其上方加入三音與五音而構成三和弦,每個和弦視其根音在音階上的名稱而命名。
三個音的名稱,不會由于和弦的排列方式或位置的變化而更改。
三和弦的基礎樂理知識
大三和弦
根音與三音是大三度,三音與五音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寫英文字母音名來表示,如Do,Mi,Sol和弦用C表示,Fa,La,Do和弦用F表示,降Mi,Sol,降Si就用bE表示,升Fa,升La,升Dol用F表示。
2.小三和弦
根音與三音是小三度,三音與五音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寫英文字母音名加上小寫m或“-”表示,如RE,FA,LA和弦用Dm或用D-表示,MI,SOL,SI和弦用Em或用E-表示,降MI,降SOL,降SI用bEm或用bE-表示。
3.增三和弦
根音與三音,三音與五音都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寫英文字母音名加上aug或加一個“+”。如Do,Mi,升Sol和弦表示為Caug或C+,Fa,La,升Do和弦表示為Faug或F+。
4.減三和弦
根音與三音,三音與五音都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寫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或一個“°”。如Re,Fa,降La,表示為Ddim或D°,升Do,Mi,Sol表示為Cdim或C。
>>>下一頁更多精彩“轉調的基本樂理知識”
p副標題e轉調的基本樂理知識
從調關系來說,分近關系轉調及遠關系轉調。前者是指近關系調兩調性之間的轉換;后者是指遠關系調兩調性之間的轉換,又稱疏遠轉調。從新調的肯定程度來說,新調得到明確的肯定,即新調具有完滿的收束并在轉調后新的主題得到明確呈示者稱轉調。如新調甚為短暫而不肯定,則稱離調或暫轉調。從轉調手法來說,凡直接轉向新調者稱直接轉調;通過若干中間調而最后達到目的調者,稱間接轉調;不通過共同媒介而直接進入新調者稱換調。
由于中國民間音樂主要為單聲音樂,所以轉調也總是通過旋律的進行顯示出來??筛爬閮纱箢悾?/p>
①同宮系統的調式交替,即在保留原五聲音列的基礎上,作調式和主音的改變。
②異宮系統的轉調,又以轉向上、下五度宮調系統為最常見。
原調(或稱本調)的屬調、下屬調及它們的平行調稱為近關系調。原調為大調時還包括它的小下屬調,原調為小調時還包括它的大屬調。以C大調為例,其近關系調為F大調、D小調、G大調、E小調、A小調。每個調都有五個近關系調。
轉調方式:和聲轉調有多種方式。只采用通過共同和弦與轉調和弦作為轉調環節的轉調方式:轉調和弦共同和弦:C:前調 G:后調,從上面的圖式可以看出,從前調C大調轉到后調G大調,必須有一個溝通前調與后調的橋梁,這個和弦就是共同和弦。一旦共同和弦將前后調連接起來之后,就要使人感覺到音樂開始轉調了。因此在共同和弦之后必須緊接轉調和弦,繼而完成確立后的終止進行。
和弦的簡單樂理知識
和弦的種類
按照三度音程關系或非三度音程關系,二個或以上的音的結合 ,叫做“和弦”。
按三度音程關系構成的和弦,由于各音間保持一定的緊張度,音響協調豐滿,并合乎泛音的自然規律,因而被廣泛采用。按非三度音程構成的和弦,雖不像按三度音程構成的和弦那樣被廣泛采用,但對豐富和聲的色彩、建立民族和聲語言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故也不應忽視。
構成和弦的諸音,叫做該和弦的和弦音。在和弦的基本形態中,最下端的一音,叫做“根音”。其余各音均按它們與根音構成的音程關系來命名。
和弦的構成要素
音程:兩個“半音”構成一個“全音”即“大二度”,一個“全音”加上一個“半音”叫做“小三度”,兩個“全音”即構成“大三度”。這些‘度’‘全音’‘半音’都表示音調間不同的距離,就是“音程”。3.頻率:①八度音程時兩個音的頻率比是1:2,五度音程時是2:3,大三度音程時是4:5,小三度音程時是5:6…..表示頻率比的兩個整數越大,協合程度就越差。②三個音的頻率比,如“大三和弦”是一個“大三度”再疊置一個“小三度”共三個音的頻率比是4:5:6, “小三和弦”是一個“小三度”再疊置一個“大三度”,其三個音的頻率比是10:12:15,在聽感上“大三和弦”比“小三和弦”更和諧的原因,基頻的頻率比越小就越諧和,也就是諧波有更多重合的地方。
和弦的演奏方法
鋼琴本身是和聲性樂器,鋼琴作品屬于多聲部音樂作品,所以,彈奏好和弦及和弦伴奏織體,是演奏鋼琴作品的材料性建設工程。
在基礎鋼琴學習中,使用率較高的是三和弦和屬七和弦等。三和弦彈奏的手指基礎是良好的雙音奏法。
彈奏三和弦,要掌握好四個連貫性的觸鍵動作過程,一是良好的手型支架和松通的手腕統治三個手指貼鍵彈下;二是三個手指平衡同步均勻觸鍵著力,三是彈奏手指的彈奏重量要通暢地下沉至鍵盤底部;四是和弦彈完后的抬手動作要由大臂帶動小臂及手腕完成。這四個連續性彈奏環節,是柱式和弦彈奏的一個完美過程。
手臂和手腕放松、手腕富有彈性、手掌支撐、手指貼鍵和指尖站立的彈奏狀態,是彈好和弦的重要保證。彈奏和弦要注意肩部放松和大臂舒展,切忌拍打敲擊琴鍵和小指倒邪虛飄等弊端。
和弦彈奏練習,可以結合常用和聲序進語言的連接模式進行,如三個正三和弦連接中的主和弦起始分別為五音旋律位置、根音旋律位置和三音旋律位置的三種連接模式。此時要體悟記憶和弦連接模式中的指序規律。此類練習,還可以做大量地移調練習,以便盡早地熟練與掌握鍵盤和聲位置與“手感”。
在和弦彈奏練習中,要用“音樂耳朵”細心聽辯和弦的音響效果,體悟其和弦的和聲色彩,用強烈感性和深刻理性加以記憶和弦的音響與手感,使和聲音響扎根于心靈深處。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