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基本樂理知識是什么
很多人都想學鋼琴,但又不是很了解鋼琴的樂理知識,那么,鋼琴的樂理知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鋼琴樂理知識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鋼琴的樂理知識:樂音體系
1. 四種性質: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
2. 振動不規則,音的高低聽起來不明顯,叫做“噪音”。
3. 樂音體系:音樂中所使用的基本的樂音的總和。
4. 音級: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專指樂音)
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關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樂音體系中,音高關系的最小計量單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間之和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級,(在中世紀已經形成,當時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級?,F在發展到八十多個。鋼琴五十二個白鍵,一個音級到下一個的距離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9. 變化音級:將基本音級加以升高或降低得來的音
10. 升級音: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級音
11. 重升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為重降。
12. 音組:樂音體系中八十多個音用來區分音分為若干組,它的標記是用小寫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數字“1”來表示。如:c¬¬¬¬1,d1,e1,f1,比小字一組高的各組,由低到高名為“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依次寫上數字“2”、“3”、“4”、“5”。比小字一組低的各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為“小字組”、“大字組”、“大字一組”、“大字二組”。小字組用小寫字母,大字組用大寫字母。
13. 標準音:目前國際通用的標準高度是每秒鐘振動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組的a 為“標準音”。樂音體系中的各音級,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標準。
14. 中央C:位于樂音體系總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組的c1。每秒振動約261次。
15. 定律法:確定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準確高度,人們在實踐中創造了各種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純律等。
16. 十二平均律:將一個純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
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記法和意義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這三個音在鋼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記法和意義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個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兩個等音。
18. 復合音:平時聽到某一音,一般由許多個音組合而成的。它的產生是由于發音體(以弦為例)振動時,不僅全段振動,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時在振動。
19. 基音:由全弦振動產生的音,聽的最清楚的
20. 泛音:由發音體各部分振動而產生,不易被聽出的
21. 分音:構成復合音的各音
22. 音域:從低音到高音,音列的總范圍。
23. 音區:音域中的一部分。根據音色的不同分為高音區、中音區和低音區。小字組、小字一組、小字二組被認為是中音區,小字三,小字四,五為高音區,大字組,大字一組和二組為低音區。
鋼琴的樂理知識:五線譜
1. 記譜法:用書面的形式將音樂記錄下來。
2. 音符:表示音的進行的符號。
3. 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號。
4. 缺。
5. 音符和休止符的時值關系:較大的音符或休止符,和它最近的較小的音符或休止符之間的時值比例是2:1,也就是一個全音符等于兩個二分音符,一個四分休止符等于兩個八分休止符
6. 增長基本音符
7. 附點:記在音符和休止符右邊的小圓點。一個附點表示增長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二分之一;帶有兩個附點叫雙附點,表示增長原音符和休止符時值的四分之三。
8. 延長記號:半圓形弧線中央加一小圓點。表示按作品的風格或演奏者的意圖自由增長該音符或休止符的時值。在多符干記譜法中,延長號也可以記在音符或休止符下面。弧背下彎。
9. 延音線:記在音高相同的兩個音符上的弧線。表示將兩個音唱成一個音。延音線可以連續使用。
10. 五線譜:在五線譜上音的高低是根據音符符頭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而定,位置越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音符符頭可以記在線上和間內。
11. 加線:為了記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線譜的上面和下面還要加上許多短線。分為:上加線和下加線。
12. 連譜號:如果音樂作品需要寫在數行五線譜上,那么數行五線譜還要用“連譜號”連結起來。包括起線和括線兩個部分。
13. 譜號:G譜號,表示五線譜上的二線等于g1.其它各線,音名如圖P21。F譜號,它表示五線譜的第四線等于F。其它各線,間音名如圖P20.C譜號,五線譜的第三線等于代表C1,記在五線譜的第四線上叫做“次中音譜號。”
14. 變音記號:表示音的升高或降低的記號。長半音,降半音,升全音,降全音。還原音。(都是針對基本音來升降的)可以記在線上和間內。
15. 調號:記在譜號后面的變音記號。在一個調號后對所有的音組都有效。例:P23所有的F都升高半音,所有的B和E都要降半音。
16. 臨時變音記號:記在音符前的變音記號,它的作用僅表示變音記號后面,一小節之內同高度的音有效。但用延音線連接起來的下一小節例外。在多個聲部中只對一個聲部有效。
17. 音符的正確寫法:單符干記譜時,在三線以上,符干下。反之上。在第三線上,上下都可以。多符頭的情況下,以離第三線最遠的為準。(單聲部永遠用單符干記譜,在多聲部音樂中,只有在節奏相同情況才用單符干記。雙符干記時,高聲部干朝上。低聲部朝下。
18. 休止符的寫法,在單符干的記法中,休止符永遠寫在靠近三線的地方。
19. 符點音符和符點休止符的符點:永遠記在五線譜的間內。符點音符的附點要靠近符頭。
20. 省略記號:移高八度和移低八度用記號8——,記在五線譜的上面,表示虛線以內的音,移高八度。記在下面則表示降低八度。讀譜方便,避免多加線。
21. 重復八度記號
22. 長休止記號:記在五線譜的第三線上,上面的數目字表示休止的小節數。多在管弦樂分譜中使用。
23. 震音記號:用斜線標記,有兩種情況,表示一個音或和弦迅速均勻重復時,斜線記在符干上。斜線的數目與演奏時音符符尾的數目相一致。
24. 反復記號:表示樂曲的某一部分或全部重復演奏。某一旋律型重復時,用斜線表示。斜線數目與符尾數目相同。一次或多次重復某一小節時,用記號除法的詞來表示。從一小節到整首樂曲的重復,可用︱::︱來表示。表示記號以內的部分要重復演奏。不同的部分,可以用括弧括出,并記心阿拉伯數字。表示第幾次反復時使用。
鋼琴簡單基本樂理知識
一.基本音級:
在樂音體系中,具有獨立名稱的7個音級叫做基本音級。這7個音級表就是現在鋼琴上白色琴鍵所發出的聲音。
基本音級的名稱有音名和唱明兩種標記方法,每個音級的音名是用字母來標記的。唱名則利用讀音來表示。(關于音名和唱名的關系,我們將在后面的調式與調性的部分具體講解。)以C大調為例:C大調基本音級的音名從低到高分別標記為:C、D、E、F、G、A、B與其對應的唱名則是do、re、mi、fa、sol、la、si 七個讀音。
在樂音體系中7個基本音級的標記(音名和唱名)是循環使用的。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后還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環往復。
但是,每一個循環中的音級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說,雖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不一樣的。在標記音名時時采用大寫、小寫,或者是在大寫字母后加入下標、小寫字母后加入上標的方法加以區別。如:C、a、a1(后面的數字“1”應為上標形式)、B3(數字“3”應為下標形式)。其中兩個相鄰的、具有同樣名稱的音的關系叫做“八度”。
二.變化音級:
在七個基本音級中,除了E和F(C調唱名為mi和fa)、B和C(C調唱名為si和do)之外,其他的兩個相鄰的音級之間還可以得到一個音,也是人耳可以明顯分辨出來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在C音和D音之間還可以得到一個音高既不同于C又不同于D的音,也就是說這 個音要比C音高但是又比D音低。我們可以認為這個音是升高C音或者說是降低D音得來的。這種升高或降低基本音而得來的音,叫做變化音級。變化音級表現在鋼琴上就是黑色琴鍵所發出的聲音。變化音級的標記方法是在基本音級的前面加入(升號)或b(降號)。如C音和D音之間的音,我們可以說它是升高C音而得來的,這樣就把它標記為C(讀做“升C”),同時,我們也可以認為它是降低了D音而得來的,因此也可以把它標記為bD(讀作“降D”)。
由此可見,C和bD實際上是一個相同的音,只不過標記方法不同罷了。這種標記方法不同、實際音高相同的音叫做“等音”。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
>>>下一頁更多精彩“鋼琴演奏方法”
p副標題e鋼琴演奏方法
1、 抬指
我們知道,人的手掌做得最多的最熟練最有力的動作是握拳,所以抬指時手指的運動軌跡應該像握拳那樣。首先全身放松,尤其是肩膀、手臂和手腕,放松的手臂是自然下垂的;手型是握拳后慢慢放松,稍微打開,掌關節突起,指尖關節突出,手腕放低。抬指時,手腕不動,手指迅速高高抬起,掌關節拉開到極限;下鍵時,掌關節帶動手指迅速下鍵,落到鍵面時指間關節同時向掌心勾回,把鍵勾住,這時我們的手型應該是掌關節和指尖關節頂起來,手腕保持在原位不動。這時我們就要檢查一下我們的手指是否支撐好,手腕是否放松,我們按一下掌關節看能不能把它壓下去,不能就表示支撐好了,再搖一搖手腕,看放松了沒有。彈奏抬指時,完全是手指在運動,手腕要始終保持放松,有的同學一味地追求音量,手腕幫忙用力,造成手腕上下抖動,這是錯誤的。初學者應把放松放在第一位,聲音可以小一點,但一定要保證解放手腕以上部位。當我們手指支撐好了,就像人的一條腿站好了,另一條腿可以邁出去了,抬起第二根手指,像剛才說的那樣做。再強調一下,抬指是一只手指的動作,其它手指應該放松放在琴鍵上,而不要舉在天上,這樣好累的,練琴本來是輕松的事情,如果感到累就是方法不對,手沒有放松。還有,一只手指下鍵時,其它手指不要跟著跳,盡量減少無謂的動作,這對以后快速彈奏會帶來阻力的。
2、 貼鍵
貼鍵是與抬指完全相反的彈法,顧名思義它要貼著琴鍵彈,絕對不要抬起來。首先,手型做好,肩、臂、腕放松是最重要的,手指放松放在鍵上。彈奏時,手指先彎曲作好準備,蓄勁后迅速向下推,要推到底,推完支撐,手腕放松并平移到最適合下一個手指彈奏的地方,手指準備,彈法如上,推完前一個手指松開并貼著琴鍵。注意,下鍵方式與抬指不同,采用推鍵,推完要松開,全過程手指都要“摸著鍵”彈,聲音既要有顆粒性,又要保持連貫,是談奏音階、琶音的基本方法,多用于談奏抒情的連貫的曲目,能夠很好地控制音色,是快速跑動的基礎。再強調一下,手腕是傳送力量的,而不是發力的。
3、 跳音
跳音常用的有兩種:手臂跳音和手指跳音。
(1)、手臂跳音
手臂跳音的彈法與貼鍵基本一致,只是推鍵時爆發力更強更快,以致把手臂彈起。注意,手腕絕對放松,力量全部集中在指尖爆發,不能用手腕發力,手指要先貼好鍵而不要抬指敲擊,彈起時手腕不要主動抬起,是被手指推起的,切記,切記!聲音要迅速,有力,不能拖泥帶水,適用于時值較長,空隙較大,強音的跳音。
(2)、手指跳音
手指跳音是快速跳音的彈法,可以彈一連串快速的跳音。手型防好,放松我就不說了,手指第一關節迅速用力“抓”鍵,聲音短促靈活。注意,手放得越低越好。
4、 抬指慢下鍵
與抬指的準備動作一樣,手指抬器慢慢把鍵按下去,觸鍵要深,力量源源不斷的向底部灌下去,聲音連貫富有深情,是彈奏慢板樂章常用彈法。
5、 低指快擊鍵
終于可以介紹這種我最喜歡的彈法了,我們長期的訓練抬指和貼鍵為了什么?就為了這個——低指快擊鍵啦!它結合了抬指和貼鍵的長處,又去掉了它們的不足,首先它要像貼鍵那樣貼著鍵(廢話),還要抬指中指尖關節的“抓”,簡單來說就是貼著鍵“抓”,手腕還要配合移動,聲音連貫、顆粒、奔放,是快速彈奏最好的方法。不過在這之前一定要把抬指和貼鍵練好哦,還有我一直強調的手腕放松,如果手腕還是緊張的話,你一定會感到吃力的。
6、 和弦的彈法
以上的5種彈法都要求手腕不參與用力的,而彈和弦時,手腕就要用上了。首先還是那句老話,手腕放松,手型做好,手指貼鍵,手腕抬起迅速下壓,手指同時“抓”,下得要整齊清晰,彈完手腕馬上放松,千萬不要壓著死用力,要知道偷懶!注意手指動作要與手腕同步。
鋼琴的基本練法
(1) 鋼琴的基本練法就是慢練。
慢練尤如"大鏡",把樂曲中的一切細節都擴大了。慢練的最大優點是來得及根據視覺,聽覺得到的反饋信息調整和修正缺點和毛病。慢練的方法之一是用節拍器。即使在作品練習成熟之后,也不應忽視適當得慢速練習。
(2)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鋼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態度。鋼琴曲目繁多、演奏技法多樣。初學者應制定一個遠期學習目標和近期學習計劃,從基礎著手,循序漸進地學習,才能目的。
(3)以良好的心態學習鋼琴:
學琴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情緒起伏不的情況。應調節情緒,適當減輕學習難度,充分激發學琴興趣、緩解學琴緊張感。
彈奏鋼琴時的姿勢
身體的的協調牽涉到鋼琴彈奏的基本坐姿和體位等方面,開始就要明確,隨著程序的深化,又要不斷發展和更好地運用。
(1)保證身體協調的根本:
保證身體協調的根本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進行調節正確合理的坐姿。隨著程度的提高,對力度、速度、音樂情緒和色彩的變化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所以身體的參與和調節也越來越重要。
(2)坐姿的基本要求:
臀部要穩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部,為了便于靈活用力,不要坐滿,坐一半即可。而且為了照顧到高低音,要坐在鋼琴中部,不要隨意挪動,而兩條腿放在踏板兩旁,在強奏時左腿可后撤作為全身力量支點。這是坐姿的基本要求。
(3)身體的左右調節:
身體的左右調節主要依據音的高低。以音階為例,弱低音區時,身體重心放到左腿方面去;彈中音區時,身體重心兩面擺平;彈到高音時,身體重心側往右腿方面。[
(4)身體的前后調節:
身體的前后調節可以根據音量的大小、力量的強弱來確定。一般規律是,較弱的力度時,身體可處在較正的位置,力度越強,身體可越向前傾一些。整個身體臆后活動的范圍以坐直為基準,隨音量加大而逐漸前傾。反之,隨著音量減小從前傾的位置逐漸回到身體的坐直位置。前后調節,應是靈活、協調,并隨時變化的。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