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
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都有哪些?和弦的橫向組織就是和聲進行。和聲有明顯的濃、淡、厚、薄的色彩作用;還有構成分句、分樂段和終止樂曲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2、在教師的語調、體態動作暗示下,嘗試邊唱邊按歌詞內容做動作,學習按樂句變換做動作。
3、理解并遵守游戲規則,知道小花狗叫過“汪汪”后,“肉骨頭”才能逃回自己的座位。
活動準備:
1、“小花狗”頭飾3個,“肉骨頭”胸飾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客人導入活動,集中幼兒注意力。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聽聽它是誰?汪汪!(教師清唱歌曲。)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內容。
(1)歌里唱的是誰?小花狗在做什么?
(2)歌里還唱到了什么是我們沒有說到的?我們再仔細聽一聽。
(教師再次范唱。)
(3)師幼一起完整朗誦歌詞,熟悉歌詞的內容、順序。
二、幼兒按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教師逐句唱歌,引導幼兒分句創編動作。
小花狗是什么樣子的?誰會用動作表示?“蹲在大門口”怎樣做動作?“兩眼黑黝黝”怎樣做動作?“想吃肉骨頭”怎樣做動作?
2、師幼共同整理動作,并分句練習邊唱歌邊做表演動作。
我們邊唱歌邊把剛才學的動作做出來。
3、教師帶領幼兒共同邊演唱歌曲邊做動作。教師用表情、體態強調每句句首歌詞重音,并運用動作提示幼兒一拍一下地按樂句做動作。
三、幼兒學玩音樂游戲“小花狗”。
1、介紹游戲玩法與規則。
教師:“小花狗”站在場地的前邊,“肉骨頭”蹲在場地中間的空地上。大家一起邊唱歌邊做動作。唱完歌以后,“小花狗”“汪汪”叫兩聲,“肉骨頭”迅速逃回“家”。(空座位)
2、教師扮演“小花狗”。幼兒扮演“肉骨頭”,練習2--3次。
3、幼兒戴頭飾,完整地玩音樂游戲。
(1)師幼共同回憶游戲的玩法與規則:教師扮演“小花狗”,幼兒扮演“肉骨頭”,佩戴頭飾玩游戲1--2次。
(2)在教師的提示下,2--3名幼兒扮演“小花狗”,教師與其它幼兒共同扮演“肉骨頭”,佩戴頭飾玩游戲1--2次。
(3)請幼兒送肉骨頭給小花狗吃,和小花狗說再見!
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篇2
設計意圖:
《我是一只》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以幼兒喜歡的小動物形象為角色,適合在小班進行教學。歌曲的內容形象生動,相應的動作可愛有趣,更加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教師引導孩子在邊唱邊跳中初步習得的歌唱技能并感受歌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內容,能根據不同動物形象變換動作。
2、體驗歌曲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
3、學唱歌曲,樂意與小朋友一起表演。
活動準備:
1、動物形象(小貓、狗、小雞、鴨子、老牛、小羊)肉骨頭、青草圖片。
2、《我是一只》歌曲磁帶或錄音。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話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呀?它們怎么叫的呀?愛吃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并請幼兒表演出來)
師:今天小動物們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是一只》,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請小朋友們仔細聽,聽完之后告訴老師聽到歌曲里有哪些小動物。(帶著問題聽兒歌)
二、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愉快情緒
1、完整欣賞歌曲:
師:歌曲里面有哪些小動物,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吧!(依次出示動物形象和圖片)孩子們歡迎小動物!
2、分段欣賞歌曲:
師:歌曲里面的小動物怎么叫?愛吃什么?他們快樂嗎?(可以根據歌詞里動物的順序依次問)
每請一個幼兒回答完之后,師:讓我們一起聽聽她回答對了沒有,依次一段一段的播放歌曲。
三、學唱歌曲,感受歌曲與形象的匹配
1、教師示范:邊唱邊做相應動作(教師在做動作或是唱的時候可以指著圖片提示幼兒該唱哪個動物)
2、教師引導幼兒念兒歌,并做動作。
3、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跟唱。
4、教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邊唱邊做相應動作。
四、體驗歌曲,分組表演,大膽展示
活動延伸:
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請幼兒分角色進行演唱表演,把動物圖片做成頭飾放入區域中,幼兒可以帶上頭飾表演進行區域活動,并鼓勵幼兒回家演唱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篇3
活動預設目標:
1、初步了解音樂AB的結構,能做“撓癢癢”、“跑來跑去”的動作。
2、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和自己的經驗創編不同樹干的造型和樹葉抖動的樣子。
3、感受與同伴身體接觸、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教師教學策略:
1、觀察“癢癢樹”,引發幼兒興趣。
“瞧,這棵樹,猜猜它和別的樹有什么不一樣?”
2、教師用逗樂的神態呵癢癢樹,并向幼兒介紹樹的名字。
3、講述音樂故事:“癢癢樹”。
4、區分AB段音樂,隨A段音樂做“撓癢癢”動作,隨B段音樂做跑的動作。
“聽,這是小猴在干嘛?”
5、創編樹干不同的造型。
“我也要來找癢癢樹,在那里?”
“看,誰的樹干和別人不一樣?”
6、隨音樂完整游戲,通過角色扮演感受與同伴、教師互動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癢癢樹好玩嗎?你們想不想到癢癢樹林去玩一玩?”
媒體呈現:
1、場景一:出現一棵樹。
2、場景二:癢癢樹抖動葉子。
3、場景三:“癢癢樹”的故事。
4、分段音樂。
5、完整音樂。
兒童學習策略:
1、觀察樹木,在老師的提問引導下,發揮想象,并能大膽講述。
2、看老師呵癢癢樹,感受癢癢樹的有趣。
3、聽故事幼兒掌握音樂結構。
4、聽音樂感受音樂不同風格,區分出“撓癢癢”“跑來跑去”的音樂。
5、模仿并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創編,并掌握游戲規則。
6、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與同伴、老師合作游戲進一步了解音樂性質。
過程反思:
1、通過癢癢樹的呈現和語言刺激,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喚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通過擬聲詞和老師的神態引發幼兒對癢癢樹的興趣,知道癢癢樹名稱,了解其特點。
3、通過故事的情境,幫助幼兒掌握樂曲結構,在第二段故事中加入音樂,讓幼兒感受AB段音樂不同的旋律。
4、通過之前的動畫和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區分,并做動作。(開始在座位上練習,讓幼兒先在較穩定的氛圍下進行練習)
5、通過幼兒之間的相互模仿、教師的語言啟發,激發幼兒創編出不同的樹干造型。
6、通過不同的游戲形式,帶領幼兒多次進行游戲,并掌握游戲規則。(開始讓個別幼兒玩游戲,教師注意糾正、檢查反饋,針對幼兒的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控,然后與同伴老師游戲,感受愉悅的心情。)
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小金魚”的特征,記憶歌詞,并體驗和感受切分音和附點音符的節奏。
2、大膽參與歌表演活動,積極創編“啊嗚一口吃掉它”的舞蹈動作。
3、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和同伴一起邊唱邊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已經感受過切分音的節奏。
2、動畫VCD及鋼琴伴奏《小金魚》。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場:
1、幼兒隨歌曲《找朋友》音樂邊唱邊跳進入課室。
指導語: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找個好朋友做游戲吧。
2、引導幼兒體驗歌曲中切分音和附點音符的節奏。
指導語:我剛剛和好朋友做了一個跳舞的游戲,可好玩了。我們是這樣
跳舞的:︱跳一跳︱跳呀︱。一起來試一試!(帶領幼兒練習并啟發幼兒想出多種方式進行練習)。
二、學唱歌曲。
1、引導幼兒觀看VCD并欣賞歌曲。
指導語:你們看,老師還找了一個什么朋友?
2、記憶并學唱歌詞。
指導語:你們看到了什么?(從幼兒的語言中提煉出歌詞)
(1)學習歌詞的第一句“小金魚呀眼睛大呀”,引導小朋友用小碎步表現小金魚游泳的姿態,鼓勵幼兒模仿小金魚的形態大膽創編。
(2)師生在一問一答中學習歌詞的第二句“游來游去不說話呀”,提醒小朋友唱準切分音和附點音符。
(3)在游戲情景中學習歌詞第三、四句,鼓勵幼兒積極創編“啊嗚一口吃掉它”的舞蹈動作。
邀請三到四名幼兒個別表演,鼓勵所有小朋友大膽創編。
3、帶領小朋友進行歌表演,教師用體態提示幼兒,并逐步退出,讓幼兒快樂的自由表演。
4游戲:鱷魚來了。幼兒隨樂快樂的表演歌曲《小金魚》,并積極動腦筋大膽創編舞蹈動作。歌曲結束時,鱷魚來了,小金魚趕緊游回家藏起來。
三、結束:這里真是太危險了!小金魚,讓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游玩吧!
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對唱歌曲,并愉快地參與游戲。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學習有禮貌地交往。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活動準備:
小猴及小熊的貼絨、布偶、頭飾若干,節奏卡等。
活動過程:
一、練習節奏
1.請小朋友聽老師拍節奏,猜猜是什么小動物來了。
2.出示貼絨小猴及節奏卡。小猴是按這個節奏跳出來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巾絨小熊,引導幼兒按節奏說:"小熊,走走走"。(這個環節重點練習節奏,貼絨小猴、小熊隨著節奏在節奏卡上跳躍,能使幼兒獲得直觀印象,自覺把歌詞與節奏聯系起來,為后面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欣賞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么豎起了耳朵?它們聽到了什么聲音了嗎?
2.兩位教師分別扮演小猴、小熊對唱,幼兒完整欣賞。
3.這首歌幾個人唱?和其他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教師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兩位教師的表演使幼兒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對唱。)
三、學唱歌曲
1.幼兒分句學唱一遍,重點練習"你是______"這一句。(為使幼兒準確地掌握旋律,教師教唱時采用單手旋律伴奏。)
2.幼兒整首跟唱兩遍。教師提示幼兒最后一句要唱得輕巧、跳躍,表達高興的心情。(整首跟唱時每次都替換填入幼兒的名字,能保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四、師幼游戲
1.教師扮客人敲門,幼兒扮主人,師幼對唱。
2.師幼相互換角色對唱。
3.請幾名聲音響亮的幼兒扮客人,與全班幼兒對唱,教師伴奏,并用眼神、手勢提示。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聽了這么久,也學會了,我們來看它們的表演好嗎?(當幼兒感到疲勞時,而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并使他們在欣賞中得到休息。)
2.小熊請小猴進屋后還可以怎么樣招待客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用布偶表演。)
六、集體表演
1.一半幼兒扮小猴,一半幼兒扮小熊邊對唱邊表演,兩個教師也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游戲。
2.視幼兒興趣,鼓勵幼兒相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篇6
活動目的:
(1)初步啟發幼兒,會主動地情緒高漲地創編《快樂糖舞》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一起跳舞的樂趣。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糖的道具、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入室:律動《小汽車》
小司機開車時要看清指揮開車或停車
二、練聲:歌曲《好吃的食物》
能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三、創編舞蹈《快樂糖舞》
(1)復習:《快樂糖舞》
(2)幼兒創編糖舞的新動作
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在老師的啟發下并接圖片創編“自轉”、“四處游動”等……動作。
(3)教師和幼兒們一起聽著音樂學習新的舞蹈。
(4)小朋友門聽著音樂自由的表現
(5)請個別跳的好的小朋友出來表演。
(6)將新的動作連起來,完整地練習一遍。
(7)讓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新的《快樂糖舞》。
四、音樂游戲:《炒豆豆》
能按著音樂的快慢做出炒豆豆的動作。出室
小學生音樂教師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輕松、活潑、師幼互動的氛圍中學習有關昆蟲的五個詞語:蜜蜂、螞蟻、蝴蝶、螳螂及蜻蜓,并了解五個詞語的共同特征——都有蟲字旁。
2、擴散幼兒思維,幼兒了解各種昆蟲的習性和特征。
活動重點及難點:
幼兒能夠掌握五個詞組,認識昆蟲名稱,對昆蟲知識有充分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律動——《去郊游》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大森林里有一件高興的事情發生,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我們出發吧。
二、幼兒了解參加音樂會的昆蟲,學習詞語。
1、幼兒聽聲音樂,猜昆蟲。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蜜蜂)蜜蜂為什么這么熱鬧?原來大森林里要開昆蟲音樂會,昆蟲們都想參加,我們看看這么熱鬧的音樂會都有誰來報名了?
2、在觀看課件基礎上,教師與幼兒互動,進行識字活動。
(看課件認識蜜蜂兩個字)教師提問:第一個來報名的是誰呀?(幼兒看后回答蜜蜂)教師配著旋律提問:誰來了?(教師引導幼兒說:蜜蜂)哦,勤勞的小蜜蜂來報名參加音樂會,我們在看看還有誰來了?
(看課件認識螞蟻)教師提問:第二個來報名的是誰呀?(幼兒看后回答:螞蟻)教師配著旋律提問:是誰呀?(幼兒說:螞蟻)教師:小螞蟻也來報名參加音樂會了,大森林里太熱鬧了,有一只昆蟲都等不及了,急忙忙的趕來報名,它是誰呢?
(看課件認識蜻蜓兩個字)教師提問:第三個來報名的誰呀?(蜻蜓)教師配合著旋律重復提問,讓幼兒認識詞組。
(看課件認識螳螂兩個字)教師:這么熱鬧呀,有一只昆蟲從這里經過,也來湊熱鬧,這回誰來報名了?(螳螂)。螳螂是第四個來報名的,這時,有一只昆蟲正在遠處傳花粉,它聽到大家的議論,也跑過來報名,誰來報名了?(幼兒回答:昆蟲)(看課件認識蝴蝶兩個字)教師:第五個來報名的是誰呀?﹙蝴蝶﹚,教師配合著音律問:是誰呀?﹙蝴蝶﹚教師:有這么多的昆蟲報名參加音樂會,我們一起數一數共有幾只昆蟲來報名?點數1、2、3、4、5,有五只昆蟲來報名了。
教師:大森林里要求昆蟲們用2天的時間練習節目,2天之后在音樂會上表演。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了,小昆蟲們都排練了節目。兩天過后,音樂會要開始了,你們還記得誰來報過名?
三、師幼互動,鞏固認識的昆蟲名稱。
教師:誰是第一個來報名的?﹙蜜蜂﹚哪只昆蟲是最后一個來報名的?﹙蝴蝶﹚誰是第3、4個來報名的?﹙蜻蜓和螳螂﹚第二個來報名的誰?﹙螞蟻﹚
教師小結:小朋友的記憶力真好!小昆蟲們都精心準備了節目來參加音樂會,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四、在游戲中,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進行領域間的整合。
1、蜻蜓將登上紫色的舞臺為大家表演節目,誰愿意送蜻蜓登上舞臺?誰知道蜻蜓有什么本領?
2、下面小蜜蜂將登上藍色的舞臺,誰愿意送蜜蜂登上舞臺?蜜蜂每天為什么在花叢中忙碌?蜜蜂怎樣采花蜜,誰能學一學?
教師:蜜蜂真勤勞,每天采蜜忙,我們一起學一學蜜蜂采蜜的動作。蜻蜓和蜜蜂是益蟲還是害蟲?對了,它們都是人類的好朋友。
3、螳螂將登上粉色的舞臺,誰愿意送螳螂登上舞臺?誰知道螳螂的故事?
4、這么多昆蟲都登上了漂亮的舞臺,美麗的蝴蝶著急了,誰愿意送蝴蝶登上舞臺?如果你是蝴蝶你會表演什么節目?﹙請幼兒表演﹚
5、還有誰沒有登上舞臺?誰愿意送螞蟻登上舞臺?
教師:小螞蟻是怎樣來參加音樂會的?﹙全體幼兒學一學﹚
教師小結:昆蟲們都登上了星光閃閃的舞臺,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字寶寶都有一樣的地方,哪些地方一樣?
尋找規律:這些詞語都帶有"蟲"字旁。對了,所有的名字都帶"蟲"字旁,這么多昆蟲都來參加音樂會,你還知道哪些昆蟲嗎?今天,也有一些昆蟲來參加音樂會,它們是來做觀眾的,我們一起看看它們是誰?
五、了解帶"蟲"字旁的其他昆蟲。
1、我們先看看蚊子的名字,蚊子的名字中有沒有"蟲"字旁?
2、我們再看看蟬的名字?"蟬"的名字中有沒有"蟲"字旁?
3、前兩只昆蟲我們看到了,下面再看看蚱蜢的名字長得什么樣?"蚱蜢"的名字中有"蟲"字旁嗎?有幾個蟲字旁?
4、再看看蟋蟀的名字?蟑螂的名字呢?
教師:這些觀眾都是昆蟲,它們的名字中都有"蟲"字旁,有的是一個蟲字旁,有的是兩個蟲字旁。下次活動時,我們來學習它們的知識。
六、幼兒猜謎語戴詞卡,音樂會開始,一同跳舞。
教師:昆蟲音樂要開始了,昆蟲們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參加,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可是小朋友們必須回答問題,回答正確了才能帶上詞卡,我們看誰會得到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