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
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都有哪些?寫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發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因材施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篇1
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單位的會議精神及文件通知要求,根據南平市質監局下發的《福建省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的建設》的內容,結合我標段內施工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目標,樹立生產與安全并行的安全生產管理理念,強化全員的安全生產意識,規范現場安全施工,構建“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全員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使我標段內安全生產有序可控。
二、工作目標
通過“平安工地”創建活動的開展,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轉變工作作風,保證工程施工安全,確保實現“零事故”的安全目標,為本標段工程施工能更好、更快的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活動內容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活動氛圍
對上級單位下發的文件內容及精神在項目部會議室組織學習,制定本標段“平安工地”創建活動的指導思想及目標,宣布活動方案。
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并結合企業文化開設“安全”專欄,主要宣傳安全規章制度、防護技術及應急救援常識等內容;同時結合六月份“安全生產月”的到來,根據施工任務對全員開展安全知識培訓工作,把宣傳工作推向高潮。
(二)、堅持安全技術方案審查制度
對危險性較大工程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安全檢算,經技術負責人簽字,總監理工程師審核后實施。專項施工方案中必須包括安全技術措施。
對危險性一般工程由項目部安質部根據施工工藝內容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由總工程師牽頭,項目部領導及各部室、各工區負責人參加,召開項目部方案會審會議,積極聽取相關意見,歸納整理后,對方案內容進行修改,編制成更符合現場施工的安全專項方案。
項目部安質部根據專項施工方案內容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并由安全員實施現場專項監督。
(三)、加強對全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項目部安質部根據施工任務編制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及培訓教材,利用項目部會議室對全員分批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法律法規、崗位職責、安全操作規程、工序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技術要點、應急救援預案及應急救援常識等。
(四)、堅持安全檢查制度
每半月由項目部安質部牽頭,項目部領導、各部室、各工區負責人參加,對施工現場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對檢查出現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單,限定整改期限,各工區監督整改,安質部安排專人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對復查時整改不到位的問題列入安全隱患治理臺帳,同時對作業班組進行處罰,罰款計入安全風險抵押金的考核中。
專職安全員、電工堅持日常巡視檢查,對出現的.問題負責監督整改。堅持填寫巡視記錄,下月初上交項目部安質部,由安質部長對巡視記錄的填寫情況進行檢查,對巡視記錄填寫較差的人員進行處罰,罰款計入安全風險抵押金的考核中。
堅持班前安全檢查制度,司機在上班前按“安全檢查提示卡”內容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告知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必須安排專人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及時進行處理;其它操作司機在交接班時應對機械安全使用性能進行檢查,填寫運轉手冊;如有維修或保養項目,應如實填寫保養維修記錄。
(五)、實行全員安全生產活動
為加強全員安全生產意識,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促進項目部施工安全精細化管理標準的推廣,激勵全員加強安全標準作業,確?,F場施工安全有序進行,實現項目部“零事故”的安全目標,項目部決定實施全員(包括作業班組長及作業班組現場負責人)安全生產活動,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并根據項目部制定的施工安全精細化標準考核表對在安全大檢查及日常檢查等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進行扣款。
(六)安全生產例會制度
每天19:00由項目部總工在會議室組織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參加人員有項目部領導、各部室、各工區負責人、作業班組長,由各工區負責人布置明天的生產任務,各部室、作業班組長根據生產任務的安排進行人員分工及制定機械物資采購計劃;安質部對當天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總結,提出整改措施。
每月底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對本月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總結,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及時改進。評選出安全生產“優秀班組”,頒發流動紅旗;對安全生產工作較差的班組進行批評,并由作業班組負責人制定下月整改措施。
(七)嚴格落實安全專項資金保障制度
嚴格按照合同要求落實安全專項資金的投入情況,做到??顚S?,根據施工進度的安排編制年度投入計劃,報項目經理審批。確保作業過程中各項施工安全防護措施齊全,生產條件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八)全面推行“晨訓十分鐘”活動
“晨訓十分鐘”活動是根據福建省南平路橋養護工程有限公司推廣的“班前十分鐘”活動要求,結合項目部施工實際情況開展的每天在班前對作業人員的安全繼續教育活動,目的是引導、提醒作業人員規范作業行為以保障生命安全,不斷改進。我項目部將全面推行此項活動,切實提高全體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及水平,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創建安全文明施工現場。
(九)充分發揮各級組織作用
開展黨員安全屏障、黨員身邊無事故活動及群眾安全監督員、青年安全監督崗活動,充分發揮各級組織優勢,調動全員積極性,為活動開展獻言獻策,全身心融入到活動中來,保證活動全面推進。各級組織成員應加大檢查監督力度,發揮主人翁的作用,把“平安工地”的創建活動推向高潮。
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篇2
1火災隱患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1.1危險分析
1.1.1現場的消防供電負荷等級和消防配電達不到規定要求,亂拉電氣線路,亂接電氣設備,或電氣線路嚴重老化等會造成火災危害。
1.1.2存在易燃易爆危險,未按規定設置防爆泄壓、防靜電設施和防爆電氣設備等。
1.1.3人員密集,極易造成因吸煙、玩火等造成的火災事故。
1.1.4生活附屬設施如食堂可能內含火爐、油炸鍋及蒸汽鍋等,這些熱源構成火災隱患。
1.1.5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位置、數量和寬度及應急照明裝置的設置現場、位置、數量不符合消防技術規范要求;疏散指示標志缺少、損壞或標識錯誤;應急照明燈損壞或失效;常閉式防火門閉門裝置損壞,不能保持常閉狀態,以及疏散開啟方向錯誤。
1.1.6部分現場將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封堵、鎖閉或占用。
1.1.7部分生產現場或辦公場所的安全出口未分開設置。
1.1.8在安全出口附近亂堆雜物,影響人員逃生和滅火救援。
1.2火災危害后果分析
1.2.1發生事故以后極易造成人身傷害后果。
1.2.2發生重大財產損失和建筑物毀壞。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本預案指公司因電氣故障、吸煙、放火、自燃、雷擊等各種原因導致火災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應急救援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實行以人為本、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3.1火災事故應急領導組
組長:公司經理
副組長:主管安全生產副經理(常務副組長)、副經理
成員:由公司辦公室、安全監察處、生產計劃處、工會和其他各部門的負責人組成。
3.2應急現場處置機構
應急領導組根據現場火災事故的具體情況下設現場處置機構:通訊聯絡組、消防治安組、搶險救災組、技術專家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等。
3.3應急領導組職責
3.3.1制定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預案的培訓和演練。
3.3.2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和應急救援預案的相關機制,建立健全人員安全疏散網絡。
3.3.3組建應急救援隊伍,進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3.3.4負責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的配備以及應急救援經費的預算、使用、管理工作。
3.3.5根據事故發生情況,及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3.3.6緊急調動指揮小組和成員部門到現場負責組織事故現場的處理,傷員的搶救和救援物資的調配,以及傷員的運送等,及時掌握事故現場的態勢,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3.3.7當事故有可能發展到公司無力自救或已危害到周邊居民和部門的安全時,請求當地政府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公安消防部門進行應急救援行動。
3.3.8進行事故調查處理,落實整改措施。
3.4消防治安組組成及職責
由安全監察處負責,安全監察部處主任為消防治安組組長
3.4.1負責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應急救援組的工作,保護好現場。
3.4.2火災事故發生后,執行應急預案中治安防范等程序。
3.4.3設置事故現場的警戒線,維持現場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
3.4.4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
3.4.5保護受傷害人員和財產。
3.4.6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應急救援行動的結束令。
3.5搶險救災組組成及職責
由工會和發生事故的部門或相近的部門組成,工會主席為組長。
3.5.1實施搶險救災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
3.5.2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5.3尋找受傷者并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3.5.4在事故有可能擴大的情況下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要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
3.5.5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
3.6醫療救護組組成及職責
3.6.1對搶救出的傷員,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傷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感染等)。
3.6.2使重度受傷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3.6.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傷者到其他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傷者。
3.7通訊聯絡組組成及職責
由經理辦負責,辦公室主任為該組組長。
3.4.1確保與指揮小組組長與各救援小組之間及與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
3.4.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的狀態。
3.4.3負責應急救援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
3.8技術專家組組成及職責
由安全監察和生產計劃處組成,安全監察處主任為該組組長。
3.8.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
3.8.2指導搶險救災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
3.8.3補充和完善實施過程中的應急方案及措施存在的缺陷。
3.8.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
3.9后勤保障組組成及職責
由經理辦、財務處、生產計劃處組成,經理辦主任為該組組長。
3.9.1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征用。
3.9.2保障各組救援人員所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資的供應。
3.9.3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物資及設備。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4.1.1緊急疏散設施預防
4.1.1.160m2以上的工作現場安全出口不得少于兩個。安全出口的標志明顯,疏散通道至安全出口裝有疏散說明和圖案燈光疏散標志。疏散說明和疏散標志設在走道的轉彎處,間距不超過20m;
4.1.1.2嚴禁將安全出口上鎖、堵塞和占用,始終保持暢通。有足夠的緊急逃生和滅火救援出口、窗口。
4.1.1.3疏散門(太平門)向外開啟,寬度不小于1.4m.。不得采用轉門、卷簾門、側拉門。疏散通道內設有應急照明燈,并保證照明20分鐘以上。疏散門處于良好狀態。
4.1.2電氣設備安全要求
4.1.2.1電氣火災是工作現場火災的主要類型。工作現場的電氣設備由持證電工按照國家有關電氣設計和施工安裝驗收標準的規定進行安裝,并定期檢查和維修。
4.1.2.2工作現場內的電線,采用銅芯導線,所有電氣線路穿管保護,橫穿通道的導線采取固定保護措施,不得外露。配光和照明用的燈具表面溫度較高,不能靠近可燃物,移動式的燈具采取橡膠套電纜,插頭和插座當保持接觸良好。
4.1.2.3工作現場內使用燈具或其他電氣工具時,插座安裝在非燃結構上,不得靠近可燃物。與導體保持10cm的距離,并安裝在絕緣材料上。
4.1.3消防設施預防
4.1.3.1工作現場安裝室內外消防栓,并配備相應數量的滅火、救生器材、設施、裝備。面積較大的工作現場,設置火災排煙設施。
4.1.3.2消防器材放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位置,并設專人管理,定期堅持維修、更換,保證完整好用。
4.1.3.3嚴禁在工作現場使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堆放可燃物。
4.1.3.4工作現場在生產時確定專人負責安全檢查、巡視,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火災隱患。使用明火和電氣器具的,采取防火措施,并由專人負責看護。
4.1.3.5生產結束后,對現場要進行全面檢查,切斷電源和火源;確認安全后,填寫“清場檢查記錄”,并由負責人簽字后方可下班。
4.1.4重點安全控制點的監控網絡與防范措施
生產現場正在工作時,應當確定專人負責安全檢查、控制,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火災隱患。對重點安全控制點、設備的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實行監控責任制。
4.1.4.1作業現場部門負責人:重點負責重點安全控制點的巡回檢查內容。
4.1.4.2作業現場安全員:負責對重點安全控制點和易發事故的部分進行日常檢查,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
4.1.4.3作業現場作業人員:加強對本崗位安全控制點的檢查,并做好記錄,詳細記錄重點安全控制點的情況。
重點安全控制點的隱患處理:在工作現場運行過程中,發現隱患情況時,要按防范措施程序及時消防隱患;如不能消除,則通知工作現場管理人員及時采取措施消防隱患;如暫時有不能消除的隱患,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4.1.5初起火災應急的注意點
4.1.5.1在報警的同時應首先斷絕可燃物,報警的方法有:電話、手機、大聲呼喊等;斷絕可燃物是要將附近可能成為造成火勢蔓延的物體移走。此外對于那些可能使火勢擴大,有爆炸危險的物資也應當首先運走。
4.1.5.2應盡量采用消防設施滅火,如缺乏相應設備,則可以采用簡易工具如水桶、面盆等。注意,對忌水物質不可用水撲救,可采用干燥的砂、土撲救。
4.1.5.3人身上著火千萬不可以奔跑,應先設法脫掉燃燒衣物,如果來不及,也可臥倒在地上打滾。若有其他人在場,可用濕麻袋、毯子將人包起來,或者向人身上澆水,切不可用滅火器直接向人身上噴射。如果火勢較大,也可跳入水池、小河中,但這樣做對后來的燒傷治療不利。
4.2預警行動
4.2.1在生產過程中,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安全監督檢查、安全性評價和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防患于未然。
4.2.2在生產過程中,當發現火災安全隱患足以危及人身安全與健康時,必須嚴格執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關內容,立即以口頭或書面材料通知有關部門立即整改,并監督整改落實情況。
5信息報告程序
5.1報警與接警
5.1.1現場事故知情人→當地119、車間級應急領導組和應急辦→公司應急領導組和應急辦→當地安監局。
5.1.2發生火災事故的現場所屬部門要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傷員,進行滅火自救,保護好事故現場。
5.1.3現場負責人要立即通知配電室人員切斷事故現場的工作電源,啟動應急照明設備
5.1.4要打通所有安全通道,立即疏散工作現場的人員。
5.1.5事故部門負責人接到報警后,要按照本部門制定的現場處置方案,立即啟動應急處理措施,通知各救援隊伍到位,組織救援,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5.1.6生產計劃處和安全監察處辦公室為接警常設機構,建立晝夜值班制度,如果一旦發生著火等情況時,值班人員要按照預案要求,采取得力措施進行處理。
5.2信息報告方式:
5.2.1口頭匯報方式:發生事故后,在初步了解事故情況后,車間級應急領導組和應急辦人員應當立即向公司應急領導組和應急辦進行口頭匯報。
5.2.2書面匯報方式:在初步了解事故情況后,應當在4個小時內,逐級以書面材料上報事故有關情況。
5.3信息報告內容:發生火災事故后,現場人員要立即使用所有手段向公司安全部說明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初步確定的原因、事態發展情況、事故現場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情況,現場急救情況等。
5.4現場應急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
醫療救治:當地120。
消防火警:當地119。
突發事件:當地110。
公司行政值班: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根據火災事故的嚴重程度,公司將火災事故應急救援定義為三個事故應急響應等級,
6.1.1 I級響應:發生重大及以上人身事故,即從業人員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或重傷和死亡共10人及以上或損失10萬元以上,進入I級應急狀態。
6.1.2 II級響應:發生一般人身事故,死亡1-3人或重傷和死亡共3-10人,或損失5萬-10萬元,未構成重大人身事故者,進入II級應急狀態。
6.1.3III級響應:發生一般人身重傷及以下事故者,進入III級應急狀態。
6.2響應程序
6.2.1I級響應程序:
6.2.1.1車間發生或可能擴大為重特大火災事故時,車間在搶救的同時,立即上報公司應急領導組和應急辦事故簡要情況。
6.2.1.2公司應急辦接到有關事故簡要情況后,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現場情況、可能的后果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等,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并就有關重大應急問題做出決定和部署。立即通知有關部門準備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應急辦和五個應急處置小組應當立即按照職責分工和應急小組的要求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6.2.1.3公司決定進入I級應急狀態之后,接受上級部門領導,并視情況請求必要的支持和幫助,配合上級、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工作。
6.2.2II級響應程序:
6.2.2.1事故部門在搶救的同時,應當立即上報公司事故應急領導組和應急辦事故簡要情況。
6.2.2.2應急辦接到有關事故簡要情況后,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現場情況、可能的后果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等,通知有關部門配合事故部門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6.2.2.3進入II級應急狀態之后,公司應急辦根據有關情況接受上級部門領導,開展應急救援與處置工作。同時,進入企業內部事故調查程序。
6.2.3 III級響應程序:
6.2.3.1發生一般及以下事故時,事故部門在應急處置的同時,應當立即上報公司應急辦事故簡要情況。
6.2.3.2公司應急辦接到有關事故簡要情況后,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現場情況、可能的后果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等,通知有關部門配合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同時,進入企業內部事故調查程序。
6.3處置措施
6.3.1緊急安全疏散措施
6.3.1.1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可能對工作現場的人員構成威脅,必須在應急領導組的統一指揮下,緊急疏散與事故應急援無關的人員。
6.3.1.2可能威脅到工作現場周邊居民和相鄰部門人員的安全時,領導小組應立即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聯系,引導居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6.3.1.3工作現場發生火災等任何緊急情況時,工作現場內的所有人員必須執行上述應急疏散行動。
6.3.1.4警報發生后,應急領導組成員應即到達指定負責區域,指導現場員工和外來顧客有序離開工作現場。在所有人員離開以后,檢查每個人負責的區域,在保證沒有任何無關人員滯留后再行離開。
6.3.1.5事故警報發出后,所有員工應無條件立即關閉現場所有正在開啟的電氣設備,同時按照“事故部門現場緊急疏散示意圖”離開工作現場到指定地點集合。在發現有同事、外來人員受傷時,應首先判斷環境的安全性再進行救助。同時由各部門負責人或授權人統計應到人數及外來人員的數量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以便及時了解是否有人員滯留在現場內。
6.3.1.6事故警報發生后,工作現場的司機、外來車輛的司機必須立即將各自的車輛駛離現場周圍的車場,以免阻礙外部組織救援車輛的通行。及時將生產現場的通道開至最大,同時指揮現場的人及車輛單向離開,并禁止再次進入,指揮外部救援車輛有序進入現場周圍。
6.3.2火災現場應急措施
6.3.2.1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移動式滅火器或現場其他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控制火源。
6.3.2.2為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可采取以下保護措施。
a、對周圍設施及時采取冷卻保護措施;
b、迅速疏散受火威脅的物資;
c、救火時不要貿然開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6.3.2.3撲滅因裝飾材料引起的火災時,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a、應針對現場的裝飾材料,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來控制火災;
b、化學裝飾材料著火燃燒時,可能散發出二氧化碳、硫化氫、氯化氫、苯、甲苯、氰化氫等毒氣,會使人窒息或中毒死亡,要及時用噴霧狀水稀釋、溶解,將無關人員立即撤離至上風處的安全地點;
c、現場搶救人員必須穿好防護用品,戴好氧氣呼吸器,搶險后應立即淋浴更衣。
6.3.2.4撲滅電氣火災時要采取以下對策措施:
a、電器或線路著火,要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
b、不可直接用水和泡沫滅火劑撲滅電器火災,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
c、如果是導線絕緣體和電器外殼等可燃材料著火時,可用濕棉被等覆蓋物封閉窒息滅火;
d、如只發現電器打火冒煙,要立即關機,拔下電源插頭或拉下總閘,斷電后,火即自行熄滅。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外部可利用資源
工作現場發生火災事故,本部門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周邊地區安全時,工作現場所屬應急救援小組必須立即向上級和相鄰車間或部門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的援助。當社會救援隊伍進入現場時,指揮小組應責成專人聯絡,進行引導,介紹事故情況并提供所需的資源。
7.2互助協議
為有效地進行應急救活動,當應急力量與資源相對薄弱時,要與當地的醫院、急救中心、消防隊以及有關企業等臨近區域的外部救援力量簽訂互助協議,并做出相應安排,以便在應急救援行動中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
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篇3
近年來,全市高層建筑發展迅速。這些建筑高度高、體量大、功能和結構復雜、人員密集,發生火災風險等級高,尤其是一些高層建筑違規采用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消防設施不足、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按照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要求,決定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深入貫徹國務院安委辦、省委、省政府關于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工作部署,按照部消防局關于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相關要求,通過三年時間,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精準治理,深入推進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風險,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公民消防安全素質,建立完善從根本上消除高層建筑火災風險隱患的消防管理責任鏈條、火災防控體系、監測預警機制,推動消防安全形勢持續向好發展。20__年底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風險明顯減少,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明顯提升,火災事故得到明顯遏制,消防安全形勢實現根本好轉并保持總體穩定。
二、工作時間
即日起至20__年__月。
三、工作范圍及內容
本次工作范圍是__市各縣(區)高層建筑。其中高層住宅建筑指的是建筑高度大于__米的住宅建筑(包括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高層住宅建筑);高層公共建筑指的是建筑高度大于__米的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商場、賓館、公寓、醫院、辦公或者集購物、娛樂、餐飲、文化等消費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等)。
工作內容如下:
(一)建筑外墻外保溫材料
高層建筑外墻外保溫防護層是否破損開裂、脫落,是否將保溫材料完全包覆。
(二)建筑消防設施。
1.室內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否存在供水不足、水壓不足等問題。
2.其他建筑消防設施是否存在故障、損壞或癱瘓,是否建立了維護保養制度。
(三)安全疏散設施。
1.是否存在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問題;
2.防火門是否存在損壞或構件缺失等問題;
3.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和樓層指示標識的設置位置、數量、照度等是否符合標準。
(四)管道井。
1.電纜井、管道井檢查門是否采用丙級防火門并在每層樓板處進行嚴密封堵,電纜橋架等是否在防火分隔處采用有效措施進行防火封堵。
2.管道井內是否存在堆放雜物、日常維護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五)電氣燃氣管理。
是否存在電氣線路亂拉亂接或敷設不符合規范等問題。
(六)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1.單位或小區是否明確了消防安全管理機構,是否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2.是否在高層建筑醒目位置懸掛消防安全責任人、樓長姓名及其職責公示牌。
3.單位或小區是否落實消防安全檢查巡查并及時整改火災隱患。
4.每棟高層公共建筑和每個高層住宅小區是否依托社區網格員、保安人員、管理使用單位人員、志愿者等力量建立微型消防站隊伍。
5.單位或小區是否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
(七)消防車道和救援場地。
1.消防車道和救援場地是否被機動車輛或其他障礙物占用。消防車道上已有門的,是否符合相關要求且能隨時正常開啟。
2.消防車道和救援場地與建筑之間是否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
四、工作步驟
(一)自查自糾階段(即日起至20__年x月__日):
各級消防救援部門依據管轄權限,協調相關部門督促各住宅小區產權人、物業服務企業、高層建筑管理使用單位按照“工作范圍及內容”的要求,對每棟高層建筑開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糾工作并填寫《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整治情況統計表》(附件表x)。
(二)建立清單階段(20__年__月x日—20__年__月__日)
各住宅小區產權人、物業服務企業、高層建筑管理使用單位對排查發現的火災隱患進行分析研判,逐個制定整改計劃和措施,逐個落實整改方案、責任和資金,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單位和整改時限,進一步細化填寫《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整治情況統計表》(附件表x)。
(三)監督抽查階段(即日起至20__年__月__日)
消防救援部門要聯合相關行業部門開展“雙隨機”高層建筑專項監督抽查工作,在20__年__月底前抽查率達到x%,在抽查過程中,要聯合物業管理單位和高層建筑使用單位,對自查自糾中未發現的火災隱患進行補充完善。同時消防救援部門要對發現的火災隱患及時下達法律文書督促整改,并依法實施處罰。
(四)整改隱患階段(即日起至20__年__月__日)
各住宅小區產權人、物業服務企業、高層建筑管理使用單位要對前期發現的火災隱患自行整改。對整改難度不大的火災隱患盡快整改;對一時難以整改的重大火災隱患,消防救援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督促整改責任單位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分步實施的方式,逐項消除隱患。20__年底前,全市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風險明顯減少,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明顯提升,火災事故得到明顯遏制,消防安全形勢實現根本好轉并保持總體穩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采取措施,扎實推進綜合治理。要加強調度指揮,層層傳導壓力,切實壓實責任。
(二)合力整體推進。各縣區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聯合查處機制,切實形成執法合力,有效推進高層建筑綜合治理工作開展。
(三)強化督導檢查。市安委辦將不定期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明查暗訪基層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對未按要求開展綜合治理、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實、效果不明顯的單位,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督促限期整改。
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篇4
為應對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突發性火災事故,確保萬一發生火災事故時,在施工現場工作的全體員工能夠做到迅速、有序、安全地撤離和應急小組按照指令撲滅初起的火警。公司決定于20__年月日上午9:30在廣州__工地進行一次疏散逃生和滅火演練,時間30分鐘。
一、模擬火災事故地點及火災類型。
本次演練活動模擬火災事故地點定于施工現場遠離在建建筑物和可燃物的空地上,具體模擬工人亂丟煙頭引燃材料堆放點碎木著火燃燒,演練總指揮指令滅火小組進行滅火。同時指令疏散小組引導在施工現場工作的全體員工迅速、有序、安全地撤離到安全地方。
二、指揮組織機構和職責
總指揮:負責本次消防應急逃生和滅火演練的策劃、指揮。(1人)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做好本次消防應急逃生和滅火演練指揮工作。(2人)
疏散小組:負責指引員工安全有序疏散。(5人)
滅火小組:負責撲滅火災。(5人)
三、器材準備。
1、油桶1個,濕麻袋2個;
2、柴油3公斤;
3、擔架1個、急救藥箱1個;
4、ABC干粉滅火器4個,規格2公斤;
5、演練過程中的通信,使用自備的手機。
6、哨子6個。
四、演練程序
1、火災發現人(工地防火檢查員)在規定的時間向總指揮報告火情,并引燃油桶內的柴油。
2、接到報告后,總指揮、副總指揮分別打電話給疏散小組長和滅火小組長通報火情,并要求他們完成各小組職責。
3、疏散小組接到火情通報后,馬上在施工現場的三個不同部位吹響哨子,引導在施工現場工作的員工,按照指定的路線撤離至安全的地方。待全體在施工現場工作的員工撤離至安全的地方后,要馬上向總指揮匯報,總指揮要統計撤離時間。
4、與此同時滅火組長要帶領組員帶著干粉滅火器和濕麻袋迅速趕到摸擬火災事故現場,將火撲滅。火撲滅后要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要統計時間。
5、醫護小組在臨時揮指部,聽從指揮長的指令,隨時救援受傷員工。
五、集中小結
1、領導講話;
2、清理現場。
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篇5
一、活動目的
為了使學生了解安全防震的有關知識,學習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逃生知識,掌握到震災發生時,最大限度地減輕損害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二、演練步驟
1、組織學生觀看防震安全教育有關內容,提高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認識。
2、讓學生熟悉應急逃生的方法。
3、讓學生熟悉應急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
4、演練前組織學生進行防震安全撤離的訓練。
5、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演練。
三、演練安排
1、當震災發生時,應組織學生緊急避震,第一次強震過后迅速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危險發生。
2、震警信號
(1)應急疏散以防空警報作為啟動信號。
(2)聽到警報聲及廣播后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3分鐘內完成。
3、演練時間:
初步定于本周四上午進行,時間下午9:30,這時候同學們大多數都在教室。如有特殊情況順延到下周擇時舉行。
四、組織領導及職責分工
應急疏散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老師及管理人員在演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和老師要預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學生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生意外的事故。
(一)組織領導
組長:朱世清
副組長:馬海山
成員:金志明吳春玲高強全體教師
(二)責任分工:
朱世清:總指揮
馬海山:副總指揮
高強:影像資料及通訊報道工作
金志明、吳春玲:負責震警信號及疏導宣傳
胡亞娟:負責一樓疏導工作
李春輝:負責二樓疏導工作
王艷蘋:負責三樓疏導工作
張秀麗:負責操場集合學生
李勝男、裴雪松:負責輕傷處理
姜海燕:負責左樓口學生的疏導
葉衛華:負責前樓口學生的疏導
于佳:負責后樓口學生的疏導
各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的全程跟蹤參與并在本班隊伍最后撤離
五、安全疏散流程
當聽到震警信號后,師生們立即開始演練,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應該做到:
1、聽到第一次警報響,上課教師要迅速打開教室門,并組織學生躲在墻角、課桌角下抱頭或頂書包躲避。
2、聽到第二次警報后,各班要迅速集合成單路縱隊向安全地點疏散。下樓梯按指令的順序,不可強行沖、擠別班隊伍。高年級學生通過時,若發現還有低年級小同學尚未撤到安全地帶要協助撤離。
3、要使學生明確:
(1)生命是最最寶貴的,無論落下什么東西都不要回頭去找。掉落什么東西都不要彎腰去撿,防止踩踏。
(2)有序是整個演練成功的關鍵,前面的同學要迅速,后面的同學要緊跟但一定不要慌亂奔跑擁擠或推搡,以免造成門口的堵塞或樓梯上的摔倒。
(3)班容量大、桌子擺放必須靠墻的班級,靠過道一側的同學撤離時,一定要起身后將椅子順手推到課桌底下好給里面的同學騰出通道。
(4)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不落下任何一個同學。
六、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
1、集中地點:后院操場,到操場后以班為單位按平時集會順序集合。
2、疏散路線:
(1)從南側樓梯口撤離的班級:5.3、1.1
(2)從前樓門撤離的班級:二樓所有班級(2.1、2.2、3.1、3.2、4.1、4.2)
(3)從后樓口撤離的班級:一樓、1.2、5.1、5.2
三樓所有班級(6.1、6.2、6.3)
3、注意:
(1)疏散途中:在樓內要提醒學生抱頭速行,到室外要盡量避開電線。
(2)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各班應立即整隊,由班主任(或指定專人)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3)學生在疏散時,不要求穿著整齊,但要穿鞋。
(4)整個演練過程要嚴肅、緊張、有序,達到預期的目的,起到很好的宣傳和教育效果,為今后區域內一旦發生地震,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疏散學生積累寶貴的經驗。
七、演練結束
當各班到集中地點經查實人數無誤后,可以宣布演練結束。老師要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學生應急避險演練的效果。
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篇6
教育部在3月3日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中小學校每月至少要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我校根據上級通知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在3月份安排一次全校性的防震應急疏散演練。為確保學校發生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次演練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組織開展防震減災演練活動,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學校安全工作方針,筑校園安全長城,護學校師生安全,使師生了解防震避險逃生知識,掌握從容應對應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強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提高學??焖儆行獙屯咨铺幹米匀粸暮Φ膽鸲妨?,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二.組織領導
(一)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李國慶
副組長:盧悅生吳華堂吳有靈
成員:全體行政及年級級長。
(二)防震減災工作小組
1.指揮組
總指揮:李國慶
副總指揮:盧悅生吳華堂吳有靈(現場指揮、現場人員調度、樓道疏散安全調度、師生意外傷害救護調度)
2.宣傳組:盧其爽(組長)、各班主任(負責抗震減災、應急避震、緊急疏散、自救、互救、自護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災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地震演練警報信號發布)。
3.避震疏散護導組:盧悅生吳華堂吳有靈(組長)及各年級級長、班主任(負責學生應急避震、疏散撤離的安全護導,確保學生安全、有序、快速撤離到操場規劃定“安全”地帶)。各年級班疏散路線按學校各樓道疏散圖進行,各年級樓道樓層護導教師安排由年級組安排。
4.意外傷害救護組:黃梳根(組長)林仕洪(副組長)及全體總務人員(負責師生演練意外害傷應急處置與救治護送)。應急救護處置處所為校警門衛辦公室前球場空曠地帶。
5.安全集中(合)管理組:吳有靈(組長)及各年級級長(負責演練中應急避震、安全疏散撤離環節的時間測定與“安全地帶”學生集合調度指揮管理)。
6.安全保衛組:盧其爽(組長)及全體督查人員和校警(負責活動期間校園環境治安安全保衛)。
7.攝影:黃梳根關永棠盧振鵬褚祖文(班級學生在教室內應急避震、疏散撤離與“安全地帶”集中(樓道、“安全地帶”集合等演練過程環節、情景的攝影照相)。
三.活動安排
1.演練時間:20_年3月19日下午(第五周星期三第七節)。
2.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3.演練內容:(1)應急避震演練;(2)應急疏散演練。
四.演練要求
1.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應急避震,行動敏捷、規范,快速有序,防碰撞傷害事故發生。
3.按規定通道、線路有序疏散撤離,不得串線。禁止推拉、沖撞和擁擠,防止碰撞傷、踩踏傷及摔傷事故發生。
五.演練準備
1.演練前學校組織召開教師動員大會,明確抗震應急演練的目的任務、時間內容、程序要求、工作崗位及注意事項等。
2演練前要對師生身體情況做一次問詢檢查,凡有特異體質(先天性心臟病、癲癇等)的師生,演練前發燒、腿受傷等不宜進行緊張和奔跑活動的師生,要給予特殊考慮和安排。
3.演練前各班統一利用班隊課時間組織開展抗震減災、應急避震、應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震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應急疏散逃生的正確方法,明確班級緊急疏散逃生線路、到達安全集中地帶、區域位置和相關紀律要求。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4.演練前對緊急疏散樓道、路線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5.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措施,明確職責,確保演練安全順利開展。
六.演練程序
1.啟動程序
演練開始前3分鐘,總指揮通過校園廣播系統宣布:各位領導,老師們,全體同學們:大鰲中學20_年3月19日抗震減災演練即將開始,請大家作好準備,各工作組人員立即各就各位(現在地震來襲,實施緊急避險)。
2.緊急避險
(1)信號員盧其爽發出“地震警報”信號(長嗚60秒)
(2)聽到信號后,在教室、實驗室、宿舍的教職工應第一時間通知學生地震來襲,進行避震。在實驗室等地點的教職工應迅速關閉火源、電源、氣源等,處理好易燃、易爆、易起化學反應的物品等。
(3)師生避險要求:保持鎮靜,頭腦清醒;就近蹲或躺在課桌、實驗臺、床鋪的旁邊或承重墻的墻根、墻角;用手或其它柔軟物品等保護好頭部,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縮小面積,不要靠近窗口,避開燈扇,避免被砸;視情況就近關閉火源、電源等。避險動作原則上在12秒內完成。
※地震報警信號要求:
(1)應急避震和應急疏散演練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2)防震警報訊號:防震減災警報音樂,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3)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連續長警報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撤離。
※應急避震注意事項:
(1)班主任組織指揮指導學生應急避震時,應即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動作;
(2)應急避震演練中如發生碰撞傷等意外事故時,及時做好應急處置與救治護送。
3.應急疏散
(1)60秒后,信號員發出:現在緊急避險結束,全體師生立即疏散,同時,疏散警報信號長鳴,長鳴60秒,停30秒,反復兩遍為一個周期,時間共2分鐘。
(2)在教室、實驗室、宿舍等地點的教職工立即告知學生“按照疏散路線,快速疏散”,組織學生從前后門有序進行疏散,并且根據教室、實驗室、宿舍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樓層,就近從疏散樓梯向下疏散。
(3)學生立即向避險場所疏散,要求:沉著冷靜,服從指揮;所有學生應做到快速、貓腰、護頭、掩鼻(遇到濃煙時,可利用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東西捂住口鼻,并盡量降低行走姿勢,以免煙氣進入呼吸道。如果煙氣特別濃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難,可貼近墻邊爬行,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清新空氣);不擁擠,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聲喧嘩,不爭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戲打鬧,不彎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擁擠的人群中,注意雙肘撐開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當自己摔倒時,應盡快爬起;當被踩踏時,要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
(4)各樓道樓層疏散護導人員與班主任(教師)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疏散撤離中樓道樓梯處的安全引導和巡護。
疏散演練安全主題教案篇7
為切實加強我校防震減災工作,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努力提高全校師生防災減災能力,確保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演練方案。
一、成立新華小學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領導組
組長:陳運明(新華小學校長)副組長:杜敏(新華小學副校長)趙沛國(新華小學副校長)李明芳(新華小學副校長)成員:鄭永祿(新華小學總務主任)萬龍鳳(新華小學政教主任)姚興會(新華小學辦公室主任)羅萬書(新華小學教務主任)羅麗瓊(新華小學教科主任)張正春(新華小學教務副主任)陳選珍(新華小學教科副主任)
二、演練時間:
20__年11月23日(星期三)上午第二節課間10:10。
三、演練步驟
(一)于20__年11月21日(星期一)再一次召開教師會議,進一步強化疏散演練注意事項,安排布置應急演練工作。
第1頁
1、各班班主任務必在演練前利用1節課加強學生防震減災知識教育,杜杜絕因演練發生傷亡事故,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明確演練疏散目的地:學校大操場中央。
(2)簡述地震的產生和危害。
(3)加強學生對避震要點和安全疏散要領的掌握。
A、凡在一樓的師生,不論演練還是真正遇上地震,都應迅速有序離開教室,疏散到指定地點(大操場中央),二樓及以上的班級因來不及離開,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更不得跳窗戶),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后(15秒左右),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迅速有序、安全撤離至大操場(演練時,只要離開教學樓,速度可減慢,特別是在下梯子時,千萬要小心)。
B、教育學生演練疏散時嚴禁擁擠,特別注意幾個重點部位(教學樓樓梯間,下操場的石梯子)。
C、不論演練還是真的遇上地震,各班由當節科任教師負責組織撤離,撤離順序為各班前4排走前門,后4排(或5排)走后門,演練前務必告知學生。
D、全校撤離順序為:明志樓1至3班走下樓梯間,4至6班走上樓梯間,綜合樓7個班順樓梯間有序而下。
E、演練時,屬室外課的班級,原地蹲下。
F、考慮到若真遇上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學校不可能統一發出信號的實際,本次防震疏散演練,不統一發信號,信號由當節課的老師發生“防震疏散演練開始”。為此,請當節課的老師和
參加本次演練的老師務必牢記具體時間(11月23日星期三上午第二節課間10:10)。
四、人員安排
(一)、明志樓
一樓:下樓梯口:吳曉濱,平臺:王元瓊
上樓梯口:陳家泉,平臺:劉梅
二樓:下樓梯口:曾學淵、彭升敏,平臺:呂瑩、陳葉
上樓梯口:王定連、陳元梅,平臺:羅國菊、夏云會三樓:下樓梯口:殷永芬,平臺:陳貢鳳
上樓梯口:李正江,平臺:李世珍四樓:下樓梯口:胡忠梅,平臺:何德英
上樓梯口:戴榮珍,平臺:袁瓊五樓:下樓梯口:胡忠昕
上樓梯口:平紹艷
(二)綜合樓:
一樓:樓梯間:陳潔霖,平臺:陳正艷二樓:樓梯間:鄧成珍,平臺:胡蘭三樓:樓梯間:高磊
(三)操場旁石梯子:周興敏,龍紹坤,呂毅,陳茂昌。小梯子:廖紅玉,沈登玉(四)綜合樓前梯子:張瓊,趙承鳳
五、行政人員負責:
校長:陳運明,總體負責,副校長:趙沛國,具體負責。
明志樓:下樓梯間:鄭永祿,羅萬書(姚興會)上樓梯間:杜敏,萬龍鳳(張正春)綜合樓:(李明芳)羅麗瓊(陳選珍)
六、攝像:
周萬勇,李德屏(負責室內室外)。
七、參加演練人員職責
1、提前5分鐘就位
2、正確對持每次的演練,切忌將演練當兒戲,演練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一旦真正的地震來臨,幾千名學生和百余位老師的生命,若遇上地震,所有的疏散程序,行政人員負責區域,每個老師的具體位置,疏散撤離地點都與演練的一致(若時間有沖突的,由相應人員補上)。
3、不論是當節課的老師,還是各位置人員,務必高度負責,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在演練過程中,若出現有摔倒的學生,應立即上下前后呼應,制止后面的學生一桶而上,釀成悲劇,尤其樓梯間梯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