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
清明節學生教案都有哪些?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文化傳承與身心調適是清明禮俗文化的重要功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篇1
一、指導思想:
為緬懷革命先烈,對幼兒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特組織本次活動。
二、組織領導:
總指揮:___園長
副總指揮:__副園長
成員:隨同活動的各位老師、幼兒家長。
三、具體辦法:
1、時間:20__年4月5日(星期日)上午9∶00——10∶30
2、地點:徐圩烈士陵園。
3、參加對象:中、大班幼兒及家長、幼兒園全體教師(小班教師不參加)
4、紀律:
(1)、9點集隊,幼兒由班級三位教師組織,準時出發,準時返園。
(2)、班級教師對幼兒進行往返路上的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
(3)、保健醫生攜帶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兒突發事情。
(4)、全體幼兒必須穿好適合步行的鞋子,每人戴上一朵小白花。
(5)、進行紀念活動時要做到井然有序,幼兒不要喧嘩。
(6)、注意言行文明,不隨地亂扔垃圾。
(7)、班主任在往返前集隊時一定要清點好幼兒人數,確保幼兒安全。
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隊會,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更具體、詳實的了解。
2.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
活動準備:
清明節來歷和風俗等資料的介紹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師朗誦: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師問:同學們還記得這首詩嗎?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對,是《清明》。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 “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的清明節主題班會。希望同學們能夠在班會中有所收獲。
二、介紹清明節
生講:傳說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晉文公),大肆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死了。晉文公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的柳樹樹洞里的衣襟上,題了這樣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了。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
三、清明節習俗的介紹
主持人: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我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一種形式了。
四、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五、詩歌朗誦《英雄贊歌》
主持人:先烈們的故事,我們記在心里,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主持人:先烈的愛國精神讓我們動容,更應在我們身上延續。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學會感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
主持人:我宣布“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清明節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師總結:今天,在“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清明節主題班會中,我們同學既了解了清明節的一些知識,又知道了一些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跡。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你們能發揚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學會感恩,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六、布置任務:清明節放假三天,每生完成一篇《大手拉小手快樂過清明》的作文。
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4月5日是清明節,愿意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
3.與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彩蛋,并互相欣賞制作成果。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
2.課件;每個幼兒以個熟雞蛋,各種圖案的彩蛋,秀才比、貼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朗誦古詩,導入活動。
--教師朗誦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幾月幾是清明節?(4月5日)--教師邊放課件邊講述清明節的由來,幫助幼兒了解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過草地,爬雪山等)--播放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課件,教師講述:為了讓后人永遠記住,永遠還念這些革命英雄,1949年3月30日_場建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請幼兒詢問爸爸媽媽,家里清明節要紀念誰?
--教師小結:清明節里,我們都要紀念革命先烈,紀念家里的祖輩,是他們讓我們有了現在,美好的生活。
2.引導幼兒討論:清明節,我們除了掃墓,還要做些什么?
--根據幼兒討論,歸納有人提到的風俗習慣;運動習俗,如踏青、蕩秋千、放風箏等;飲食習慣,如吃冷食,吃雞蛋等等。
--出示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機制做興趣,豐富幼兒感性經驗。
3.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彩蛋--幼兒到臺前展示作品,并用完整地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請幼兒將彩蛋給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賞,并與小朋友呢們一起玩。
活動建議與提示:
1.中國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活動對哦傳承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因事先查傳統節日的相關背景資料,并與家長做好溝通。
2.在吃雞蛋之前,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用熟雞蛋想出多種玩法(滾、轉、拋雞蛋等)比比誰的想法最多。
3.作為活動的延伸,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熟悉,了解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了解驚蟄、春分等節氣的含義,讓幼兒從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建立傳承與發揚的精神紐帶。
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篇4
教案前言:春暖花開的日子,我們幼兒園組織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我們奇怪的問老師媽媽,為什么還不到清明節,就要去掃墓呢?老師媽媽認真的給我們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后來我們就明白了,原來清明節的前一天也是一個節日呢!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對清明節的由來有一定的了解,讓孩子們認識清明節的意義。
教案目標:
1、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2、使幼兒了解寒食節的來歷;感受寒食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教案準備: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月餅、新年樹、花燈、白花、紙盒。
教案過程:
1、介之推與寒食節的故事。
①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過寒食節的?讓幼兒了解寒食節家家戶戶都吃涼雞蛋等冷食。
②講介之推的故事:
遠在兩、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被驪姬陷害,長期逃亡在外,一共過了19年,才回國當上國君,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在外逃亡的這些年中,多虧了一些大臣輔保,所以他即位后,馬上對隨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個論功行賞。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誠的有功之臣,他跟隨晉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晉文公被困在魏國,吃不上飯,他就偷偷地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給晉文公吃。可是,晉文公獎賞大臣的時候卻把他忘了,他呢,也不爭功,背起母親到山西介休縣的綿山上去了。
晉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沒找到。后又找到綿山腳下,晉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順,想放火把山燒了,以為那樣介之推就會背著母親出來,可是呢,介之推和母親都寧可燒死也不下山,這樣,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晉文公很難過,也很后悔,就規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嚴禁煙火,吃寒食,即延續為寒食節。
2、討論。
①寒食節是怎樣來的?
②現在人們為什么過寒食節?為了紀念誰?
3、詞語練習。
①用“偷偷地”說一句話。
②用“后悔”說一句話。
③請解釋“寒食”的意思。
4、游戲。
①摸箱:將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蓋的紙盒里,請幼兒從中摸出一件,說出名稱及屬于哪個節日。
②連線:將節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讓幼兒連線。
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了解當地過清明節的風俗。
2、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學習策劃與清明節有關的活動。
活動準備《小朋友的書、春天里》; 畫筆、畫紙;幼兒向家長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以及清明節這一天的安排。
活動過程
一、交流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
結合《小朋友的書、春天里》第21--24頁"清明節的傳說",講述故事。
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清明節是一個什么樣的節日?
人們怎樣過清明節?
故事中古代人怎么過清明節的?有些什么風俗習慣?
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春天里》第25頁"清明節的風俗",看圖說說現代人們在清明節期間的活動。
二、幼兒交流清明節的安排
提問:你們準備怎樣過清明節?
三、討論清明節的相關活動
1、小組討論:我們的清明節:引導幼兒討論清明節相關活動,并將活動用圖畫的方式畫在紙上。注意引導幼兒考慮活動策劃的可行性。
2、交流討論結果:師結合幼兒的設想確定相關活動安排,主要包括:采艾青、做青團、參觀茶園、到烈士陵園掃墓等。
四、教師組織幼兒折已學過的菊花和百合花,幼兒可將折好的花帶回家,清明節掃墓時用。
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篇6
設計思路: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
活動目標
1、了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2、通過活動,對清明節有印象。
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二、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么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見過嗎,他們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后,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三、清明節掃墓
師: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四、清明節的習俗
教師講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五、小結,結束活動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蕩秋千、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掃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過清明節的,好不好?
2023清明節學生教案大全篇7
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動主題:折柳共度清明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4月4日。
2. 讓幼兒知道并了解有關清明的知識。
3.樂意參加清明節的活動例如:蹴鞠、蕩秋千等。
活動準備:泡沫紙、卡紙、雙面膠、圖釘,《清明》音頻及MV
活動過程:
一、小班師幼集體活動:
1、.給幼兒講解有關清明節的來歷以及習俗。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糯米嵌藕、青團、白面饅頭、雞蛋、螺螄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題墻上
(1)展示成品激發幼兒興趣
(2)講述制作步驟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共同將做好的柳枝裝飾主題墻
3、欣賞有關“清明”的古詩《清明》
4、蹴鞠(踢紙球)
5、總結:
清明節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間,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在清明節我們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雞、插柳、拔河、蕩秋千、放風箏等。還有許許多多好吃的東西,糯米嵌藕、青團、白面饅頭、雞蛋等等。清明節還是我們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們要為故人上墳掃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