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
根據調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依次為脛骨、腳、背、膝、踝、頭,產生有氧舞蹈的受傷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過度,腳扭傷。韌帶拉傷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篇1)
目標:
1、初步學會舞蹈,激發幼兒對跳舞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學習基本動作"踵趾步"。
準備:1、布置環境:小樹林2、老虎頭飾兩個,音樂《兩只老虎》。
活動指導:
一、幼兒學小鳥飛律動入室。
二、練聲曲:師生問好,要求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
三、復習歌曲:小兔與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膽表演。
四、幼兒學習舞蹈:兩只老虎1、欣賞音樂,學唱歌曲。
師:我們大家來聽一首歌,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播放歌曲)第一遍:幼兒聽后,提問:這首歌里面唱到了誰?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第二遍:幼兒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兩只老虎在樹林里跳舞"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小樹林) 聽說,這個樹林里住著兩只可愛的小老虎,我們來看看它們正在做什么?
(1)播放音樂,"兩只老虎"在跳舞、(由兩名教師表演)(2)幼兒欣賞后,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兩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們在跳舞)它們是怎樣跳的?(幼兒自由模仿動作)3、教師有表情地示范舞蹈、師:老師也來學一學小老虎跳舞,小朋友們先坐著看看伍老師學得像不像,好嗎?
4、引導幼兒學習舞蹈、師:小朋友,老師跳得像不像啊?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那 你們要先學會一腳的本領,先看老師做一遍。
(1)教師示范基本動作--踵趾步。
(2)幼兒練習,重點指導幼兒左腳腳跟點地,右腳膝蓋彎曲,上身挺直。
(3)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完整跟跳舞蹈動作。
(4)幼兒聽音樂,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請幼兒表演舞蹈。
(6)讓幼兒邀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隨音樂舞蹈。
五、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律動出室。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開火車把老虎送回家吧!
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篇2)
1、能合著歌詞的內容,交換與朋友跳舞的動作和方位,發展合拍動作與靈敏的反應。
2、通過道具手腕學習并掌握舞蹈中方位變化。
3、體驗不斷變換新舞伴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會念歌曲中的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過程:
一、在《朋友舞》樂曲伴奏下進教室。
集體念《朋友舞》中的兒歌,邊念兒歌邊拍手。
二、學唱歌曲。
1、傾聽歌曲旋律。
2、主動將兒歌與旋律匹配,學唱歌曲。
3、變化速度唱歌,用較慢和較快的速度唱整首歌曲。
三、難點練習
1、學習在雙圈隊形中,用右手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咳嗽謨沂質滯笊獻霰曇牽嘍遠ⅰ=骰ǖ氖種趕蜃約好娑緣吶笥?,接着把手移向艈T叩吶笥?,同时把沙堝转向歇N轎弧?)
2、連續練習,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3、教師唱歌曲第三句,幼兒做動作。
四、學跳舞蹈
1、在雙圈隊形中,邊念兒歌編練習向前走,退著走,斜著走及繞圈走,熟悉方位變化。
2、編唱歌編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師注意檢查方位的正確交換情況,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掌握程度。
3、有重點的練習。
4、完整舞蹈。
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篇3)
設計意圖:
藝術領域目標中指出,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體驗創造的快樂。孩子們對跳跳糖手舞足蹈的描述是產生此次活動的`契機。音樂源于生活,通過引導幼兒將已有的生活經驗遷移到音樂中,在音樂中再現生活的情景。我選擇這個幼兒熟悉的吃跳跳糖的經驗,進行舞蹈創編活動,讓幼兒在自由、寬松、愉快的環境中體驗舞蹈創編的樂趣,激發孩子大膽的表現和創造的欲望。
活動目標:
1、能認真傾聽音樂,理解音樂表達的內容。
2、能用夸張的肢體動作創編吃跳跳糖的過程。
3、能大膽想象、表現,體驗參與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吃過跳跳糖
物質準備:音樂磁帶、圖譜、地上畫一個圓圈。
活動過程:
一、討論吃跳跳糖的感覺,說說跳跳糖在嘴里融化的過程。
引導語:小朋友都吃過跳跳糖,跳跳糖在嘴巴里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慢慢的跳跳糖怎么啦?最后跳跳糖怎么樣?
小結:跳跳糖剛放進嘴里很快地跳跳跳,接著跳得越來越少慢慢的融化,最后變成糖水沒了。
二、傾聽音樂,理解音樂表達的內容。
1、第一遍傾聽,說說對音樂的感受理解。
師:老師帶來了一首跳跳糖的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音樂中哪段說跳跳糖很快跳跳跳,哪段說跳跳糖慢慢的融化,哪段說跳跳糖最后變成糖水沒了。
2、第二遍傾聽,看圖譜理解音樂內容。
師:現在老師是魔法師,當音樂變化時我畫的線條就不一樣啦。(幼兒邊聽音樂,老師邊畫圖譜)
3、第三遍傾聽,和老師一起邊聽邊畫圖譜。
三、分段創編,能用夸張形象的動作表現內容。
1、幼兒邊聽音樂邊集體自由創編。
2、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老師小結提升創編的動作。
①編跳跳糖跳跳:老師引導幼兒可以單、雙腳跳,左右、前后跳,還可以加上手的動作跳。
②編跳跳糖融化:老師引導幼兒除了手變軟表現融化,還可以把腰、肩膀、脖子、頭變軟來表現融化。
③編跳跳糖變成水:引導幼兒按節奏,最后靜止不動。
四、完整表演兩遍(引導幼兒傾聽音樂進行表演)
師:小朋友你們現在是一粒一粒的跳跳糖,地上的圓圈表示嘴巴,當前奏開始時小朋友都站在圓圈上,前奏完,跳跳糖就跳到圓圈里開始表演。
理解感受:我以幫助幼兒理解感受音樂為主,沒有急著讓幼兒就開始創編舞蹈,而用簡單、易懂的魔法線條表現音樂,并在再次欣賞時讓幼兒嘗試模仿描畫,這個環節讓幼兒對這首樂曲的段落輪廓有了初步印象,效果很好。
自主創編:是本活動重要的一個環節,我給幼兒提供自由創編、互相學習的機會,充分發揮每個幼兒的潛能,整個活動過程教師始終是以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幫助幼兒,能較好地使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全面的發展,,鼓勵幼兒大膽的想象和表現,體驗創編的樂趣。
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跳《火車舞》,能較合拍地隨樂做小跑步和找“車廂”等動作。
2、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規定時間內做“邀請”和“感謝”的動作。
3、體驗“火車頭”和“車廂”協調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來越多的快樂。
【活動準備】
火車圖片,知道火車頭和車廂的形狀及關系。
【活動過程】
一、熟悉《火車舞》樂曲旋律。
教師帶著全體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小跑步進教室。進教室后合著音樂,一拍一下地拍手。
隨樂做其他身體動作,如:拍腿、拍肩等。
二、練習舞蹈中的基本動作。
師:小朋友們知道小火車是怎樣開的嗎?討論怎樣表示火車行進;你知道小火車有什么特點特點呢?(長)那么怎么樣可以讓我們的小火車變長呢?
下面老師來當小火車的火車頭,我要邀請小朋友當我的車廂。
教師示范怎樣邀請“車廂”;怎樣表示感謝等動作。
完整隨樂練習舞蹈中的基本動作。
三、學跳集體舞。
全體幼兒坐成一圓圈,1——-8小節教師做火車頭,用小跑步去找“車廂”。9——10小節火車頭對找到的“車廂”做兩次邀請動作。11——12小節被邀請的“車廂”向火車頭行禮表示感謝。
音樂重新開始,被請的“車廂”掛在火車頭后面繼續去找新的“車廂”。
幼兒學做火車頭,去找“車廂”。
請2—3名幼兒做火車頭,去找“車廂”,火車越來越長,直至圈上的人都被請完。
四、復習歌曲《表情歌》
“火車站到了,大家快樂地唱起了歌?!饼R唱一遍。
邊唱邊離開教室。
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篇5)
舞蹈是人體藝術,如何使自己的身體能夠運用自由地傳情達意,首先要解決舞者身體的基礎訓練——形體訓練。幼兒形體訓練,它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引導孩子們參加體型的鍛煉,使體態更加靈活優美,使孩子們得到美的體驗。
小班幼兒在生理角度上看,他們的骨骼較軟,容易變形,肌肉纖維細、彈力小,收縮力差,非常容易疲勞。他們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節奏能力都比較差。在心理角度看,好奇、好動、好模仿、易幻想內心感情容易外露,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形象具體是他們的主要特點。從孩子們的這些特點看,讓他們跟著老師按步就搬學習動作,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東西(技能知識等),在孩子們看來是新鮮有趣的,讓孩子們感到親切,易學、易記、易接受?讓我們的形體活動中充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讓我們的活動走進孩子的心靈?這,當然要從抓住孩子們的興趣出發。因為做任何事,只有感興趣了,才能做得更好。激發小班幼兒對形體活動的興趣,我得從形體舞教案編寫出發。
教案就是課時教學計劃,對于一般活動我們每個老師都是習以為常的。但目前,在幼兒園中尚未有單獨的舞蹈課。幼兒舞蹈活動是通過音樂課、課外活動或節日活動中的音樂活動來組織進行的。所以我們通常是利用一些活動時間和孩子們做個音樂游戲,排個成品舞蹈,而往往會忽略舞蹈教案的編寫。因此我們可以把舞蹈的教案看作音樂課教案的一種類型。它是以舞蹈為主,配合其他的音樂內容來進行。在編寫舞蹈教案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材名稱(活動名稱)要簡潔明了:例如地面基礎練習《勾繃腳》、教基本動作“碎步”、音樂游戲《小魚找媽媽》等。
(二)教學要求(活動目標)要明確,突出本課時的學習重點。寫上有關教育和技能技巧的培養。教學要求要寫得明確、具體,指出了本課時教什么內容,復習什么內容,在課上要達到什么目的,具體完成哪些任務,這樣課后容易檢查教學效果,有利于改進教學。
(三)教學準備(活動準備)主要寫教學中幼兒的前提經驗基礎和一些教具的物質準備。
(四)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在舞蹈課開始,我們要充分調動幼兒參與動作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的身體各部位處于興奮狀態。所以在開始部分要寫出活動身體的活動該怎樣來組織。接下來,在基本部分我們要寫出教什么,復習什么,用什么方式方法。在寫教學方法時,不必寫得十分詳細、集體,但要讓人看懂完成教學要求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以便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技巧,并在一旁詳細注明動作的注意要點。最后,在結束部分要考慮到怎樣讓孩子們愉快又安靜地結束活動,并能較好地總結評定。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我們還要寫個別教學工作的內容。例如請怕羞、較膽怯的幼兒出來示范動作,請積極性不高的幼兒來表演舞蹈,該用怎樣的方式。
良好的評價體系,可以幫助教師全面客觀地了解、評估幼兒的學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教育策略。我們在小班幼兒形體活動基礎訓練中采用了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相結合的方法,注重以下幾方面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
1、觀察為前提基礎
通過大量正式和非正式的觀察,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投入,選取材料和方法的運用是否符合孩子的特點。
2、集體教學主要途徑
3、小組、個別教學為輔助教學
通過與孩子的個別交流和小組交流,教師對能力強或能力弱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因材施教。
對于一個活動開展是否成功,我們經常需要寫個情況分析、活動反思。在舞蹈課中,教學的效果檢查也是尤為重要的。教師在每次活動結束后,都應作個效果記錄,檢查本次活動的教學效果,分析教學的優處和缺點,反復總結經驗。我想,這樣對教師自身教學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對于舞蹈活動中的效果檢查,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未完成的原因。
2、教學方法的成功或失敗,并找出其原因。
3、幼兒的表現,如表現一般,或特別好或特別差的典型事例,課后應做的個別工作。
4、教學中的體會和收獲。
5、以后工作的建議,設想及其他。
教師在寫教案前,教師必須熟悉教學內容,一個新的教學內容,不能僅用一節課完成。因為教新內容時,先要讓幼兒欣賞樂曲,欣賞動作,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再教基本動作,最后配上音樂完成整套動作。尤其是比較復雜的、難度叫高的教學內容,需要多節課或利用課后活動時間才能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我們教師在寫教案時必須明確本節課的教學要求。
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跳《火車舞》能較合拍的隨著音樂做小跑步和找“車廂”的動作,
2、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規定時間內做“邀請”和“感謝”動作
3、體驗“火車頭”與“車廂”協調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來越多的快樂。
活動準備:火車圖片
活動過程:
一、熟悉《火車舞》樂曲旋律
1、全體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小跑步進教室
2、合著音樂一拍一下的拍手。
3、幼兒創編其他身體動作,合著音樂可以做做拍腿,拍肩等。
二、出示火車圖,認識火車頭和車廂,用動作表示火車行進
小朋友,火車是怎樣開的?請一些幼兒模仿。
三、學習舞蹈中的基本動作。
1、學習火車行進的動作
小朋友,老師也想到了一個火車行進的動作,你們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2、幼兒隨音樂做行進動作
3、今天火車頭想邀請車廂跳舞,想想看火車頭會怎樣邀請車廂呢?(幼兒討論)
4、練習幼兒想出的邀請動作,老師哼邀請的音樂旋律。
5、車廂怎樣表示對火車頭的感謝呢?請幼兒用動作表示。老師哼感謝處的樂曲旋律。
6、完整的隨樂練習舞蹈中的基本動作,提醒幼兒在規定時間內做邀請和感謝的動作
四、學跳集體舞
1、全體幼兒坐成圓圈,老師先做火車頭,用小跑步去找車廂,示范做動作。
2、幼兒學做火車頭,去找車廂,火車越來越長,讓幼兒體驗朋友越來越多的快樂,活動中表揚能聽音樂準確做動作的幼兒,使其他幼兒也學會合拍做動作,在連接的時候提醒后面幼兒拉好前面幼兒衣服的下面。
五、復習《表情歌》
火車到站了,大家快樂的唱起了歌,幼兒傾聽歌曲前奏,齊唱一遍。
兒童舞蹈基礎培訓教案(篇7)
《快樂的腳步》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復習跑跳步、前踢步、后踢步等基本舞步。
2、引導幼兒創編具有一定意義的短小快樂的舞蹈。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舞蹈活動的愿望,體驗舞蹈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鼓一面、鼓棒兩根、錄音機、音樂磁帶。
2、學習各種舞步。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教師鼓點的變化而做動作,訓練幼兒節奏感。
師:“小朋友,跟我一起敲敲鼓好嗎?”(幼兒走入活動室自由找空位站好,教師敲鼓,幼兒隨鼓聲的快慢,調整自己腳步的速度進行表演)
二、游戲“快樂的腳步”。
師:“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們的腳步真快樂,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快樂的腳步的游戲,好嗎?”
師:“老師的兩根鼓棒表示小朋友的兩只小腳,老師的鼓棒往哪邊敲,你的小腳就往哪邊跳?!?教師變換鼓棒位置敲鼓,幼兒隨鼓棒位置的變化及鼓聲速度的快慢變換舞步進行動作。)
過渡:小朋友累了吧!讓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兒!快樂的腳步花樣真多,我們可以用各種各樣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出優美的舞蹈來。今天,老師就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出了一則非常好看的舞蹈,下面請小朋友欣賞。
三、教師示范舞蹈,幼兒模仿動作。
1、教師聽音樂舞蹈,幼兒欣賞舞蹈。提問:
①你剛才看到老師跳了些什么?
②老師是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出了表現快樂小動物的舞蹈,那舞蹈用了哪些快樂的腳步呢?(幼兒說出一種動作后,教師針對較難的動作,讓幼兒集體練習。)
2、幼兒隨教師學舞蹈。
①師:我知道你們也想跟隨我們一起跳舞了,對不對?讓我們一起來吧!(教師將口令與語言提示相結合帶領幼兒一起舞蹈。)
②讓我們再來一次。(師生再次舞蹈一遍,教師對有困難的幼兒變鏡面示范為同方向示范。)
小結: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一則表現快樂動物的舞蹈,這個舞蹈是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出來的,下面老師還想跳一段舞,也是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了出來的,這則舞蹈與剛才的一樣不一樣呢?請你們看。
四、教師變換舞步舞蹈,啟發幼兒創編。
1、教師變換舞步舞蹈。提問:
①剛才老師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了一個什么樣的舞蹈?
②老師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了一個表現身體鍛煉的舞蹈,老師用了哪些快樂的腳步呢?
③你們能不能開動腦筋變化一下快樂的腳步呢?行不行?讓我們聽音樂想一想。
2、幼兒創編腳步動作。
提問:“想出來了嗎?讓我們來聽著音樂試試看?!?兩遍)
3、請個別幼兒將創編的腳步表演給大家,并集體學一學。
小結:你們想的真棒,老師有個建議,你們可以把剛才編的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成一個快樂的舞蹈,如果你想出來的辦法一個人不夠表現的話,可以請你的好朋友幫忙,幾個好朋友編一個快樂的舞蹈,好不好?下面我們去商量商量吧!
五、幼兒創編舞蹈。
1、幼兒聽音樂全體編舞。(兩遍)
2、請個別幼兒表演。
3、集體表演
六、結束。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快樂的腳步編出了這么多快樂的舞蹈,讓我們一起去表演給其他的小朋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