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活動優秀教案
教案,以活動為主要的課堂教學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供學生在學習和學習中使用,以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學活動優秀教案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活動優秀教案篇1
Purpose: It is important to form a better English learning surrounding for the Ss by gueing game.and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situations to review learned knowledge for the next step.
step2 prestentation
Now Ill mainly talk about this step.
1、first there is a Free talk between T and Ss.For example: I show many pictures of beautiful cities and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such as do you like this city?where do you want to go ?and help Ss to answer them with by train ,by plane,by ship.
By the way, I show the picture of a school, and say“ I go to schiool by bus” ,Ss read this sentence.do the actions and ask how do you go to school?,show many pictures of tools such as ,on foot by bike ,by bus to help students answer my question one by one.
To present the key structures one by one is much easier for the Ss to learn and grasp the meanings.
2 With the help of the CAI I set a situation to help Ss understand the way of using these key phrases:
A boy is coming, who is going to school.He says: I go to school by…Then play the sounds of bus, bike ask students to listen carefully and tell “I go to school b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ounds, by the way , I present another new phrases:by subway
Purpose:Make Ss use these new phrases with sentence structures, to help Ss use the language in a real situation.
step3 practise
3 I order to make every student read these new phrases correctly, I design a drill in this step, I show cards as soon as poible ,students should read the words quickly and spell them.Then I ask 'How do you go to school?'students answer I go to ......also I will quicken the speed to ask .
The purpose is to draw the whole students'attention to the spelling of the words
4 After this, I ask Ss to do Let's play
in fours.They use places cards and vehicle cards, ask and answer:How do you go to …? I go to … by…”
5, If Ss can ask and answer expertly, I will ask them to make a short dialogue.
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ose sentenses through a ture situation and make the dialogues in order to check if Ss can ue these key prases、sentences structures skillfully
step 4 consolidation
let students do a survey abou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and the table like this :write down names and tools another Ss choos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used here to develop S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heir ability of co-operation will be well trained.
step 5 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collect other kinds of transport tools through the library ,computer.
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to wide the students'knowledge
step6 blackboard design
my blackboard design like this :on the left Ishow the phrases:on foot,by bus.......on the right there are many sentences: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
step 7 aement
due to the students'age ,I make every students work in cla through many activiti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interest and provide they a wide thinking room.I make students learn this leon very well through desiring scene statues
that's all,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Period One
Teaching contents: Part A lets learn
lets play
Teaching aims:
1.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four skills phrases: on foot,by bike,by
bus,by train, 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2.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ask about the ways of traffic with the following
sentence pattern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Or How do you go to
Canada…?‖And answer with―I go by…‖
Teachingaster the four skills phrases: by train, by plane, by subway, by ship, by bike,
on foot
Teaching difficulty:
To differ ―subway‖ from―train‖
Teaching municative Approach
Teaching aids:
1.Word cards
2.Tape recorder and tape
3.Multi-media player
Teaching procedure:
1.(Warm-up)
Greeting: Good morning , cla !
Glad to meet you again.How are you?
What day is it? What ?s the dat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Presentation
Show a picture of bus
T: Whats this? S: Its a bus.T: I go to school by bus.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how a picture of bike and help a student to answer with ―I go to school by bike.‖)
(In the same ways)Teach ―by subway‖ and ―by train‖ ―by ship‖ ―by plane‖ ―on foot‖.
Subway: It's an underground railway in a city.It travels very fast.We can see subway in Hong Kong, Beijing, Shanghai, Gongzhou…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bway and train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 by‖ ―on‖
3.Play games
Ask one S to the front and stick the word cards next to the phrases written on the Bb when T read the new phrases quickly and the other Ss put up their cards.The one who reflect fastest and correctly is the winner.
4.Listen to the tape of Part A Lets learn and follow it.
Pay attention to the tone and pronunciation
5.Practice: Lets play
T Offer many places (the USA.England Australia Hong Kong Shanghai Guangzhou the moon…) and traffic ways (by car/ taxi/ bus… on foot) Ss practice with above places and ways in pairs:
A: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 I go to school on foot .
Encourage the Ss to make up as many sentences as they can.
6.Spelling competition
Divide the cla into tow groups.Show the pictures of traffic tools and ask Ss to spell the phrases.The first one who puts up hand gets the chance to spell.The group spell out more phrases are the winners.
Homework
Copy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Finish Page1 of the AB
小學活動優秀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6個單元、2個復習單元。每個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2頁。復習單元為6頁。A、B兩部分主要教學單詞和對話。通過各種形式教學生字和單詞,并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C部分作為擴展內容主要通過填色、畫圖、填充問卷以及手工制作等形式復習并適當擴展所學語言,通過聽力活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兩年多的英語,學生以有一定的基礎,良好的聽、說、讀、寫英語的習慣已基本養成。但由于教材難度偏大,教學內容與課時不成比例,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保持,兩極分化較嚴重,口語能力較差。因此,本學期應注重轉化后進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加強口語、閱讀能力的訓練。
二、教學目標
1、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2、初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能按三會與四會的要求掌握所學詞語。
4、能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5、能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6、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和錄音材料。
7、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8、能演唱已學的英語歌曲,能誦讀已學過的英語歌謠。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①四會句型、單詞。
②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③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2、難點: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四、主要措施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據學生會的實際情況,將每單元各個板塊重現組排降低難度。
小學活動優秀教案篇3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新標準英語第四冊第五模塊Unit1的內容,屬于新授課,本課的任務和功能是比較和描述兩人或物的差異。首先我通過Chant開課,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復習學過的形容詞反義詞,讓學生反著說,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快速直接進入學習狀態。
接著在肢體語言的幫助下,利用圖片和學生真實情況用學習過的形容詞造句。并隨即展開口語操練,讓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描述,牢固掌握好形容詞成對反義詞的使用,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新授課做好鋪墊。
句型教學環節,我用直觀的課件圖片和豐富的肢體語言讓學生感知形容詞比較級在句子中的運用,同時讓學生在句子中學習單詞,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詞”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投入語言學習中。學生學得快,記得牢,而且立即進行口語鞏固操練,通過同桌學生親身比較,加深印象。
有了前面的單詞、句型學習鋪墊,學生學習理解課文就顯得容易多了。課文教學用多種方式:聽、指→跟讀→自讀→分角色朗讀→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鞏固操練環節我先讓學生看課件說單詞,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后出示句子,給了學生示范,再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描述生活中觀察到的差異,通過交流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的表達欲極大提高,暢所欲言,造出許多讓我“意想不到”的句子:
The crocodile is longer than the fish. The basketball is bigger than the tennis. Yaoming is taller than my mother. My desk is smaller than my bed. My PE teacher is stronger than my English teacher. My neck is shorter than the giraffe’s neck. … 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如此的豐富,讓我感覺到作為學生他們愛學習、會學習,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每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
在學生掌握了語言的使用方法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他們喜好的尋寶環節-----在島嶼上尋找他們的禮物。學生的探知欲被激發,就能主動地運用語言。達到玩中學、學中用的目的。有了其他同學大聲提供的線索,參加島上探索的同學就能準確找到位置。本環節不僅提高全班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而且培養他們逐步形成合作的學習方式。
以上活動的設計遵循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逐層遞進的原則,實施起來水到渠成,也使師生間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關系,提高教學的情感層次。
最后的作業布置將口頭操練提升至筆頭練習,擴展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作業靈活,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所比較的人和比較項目,關注了個體的學習能力差異。
本課的不足之處是對學生的評價比較單一,另外含有比較級的句子中,than之后的人稱代詞學生使用也比較含糊,容易出錯。
小學活動優秀教案篇4
一、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著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但也有少數學生由于遇到困難, 學習興
趣會隨之減弱。 尤其從這學期開始, 對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養聽、說、讀、寫的技能。所以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 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4、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
5、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志,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 6 個單元,每個單元所談論的內容、主題都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相貼切, 的主題之間的聯系很大, 是三年級教材內容的加深和延續。
每個單元分成三個部分:
6 個單元
Section
A、B、C。Section A、B 中的 Let ’slearn .部分主要是新知的呈現; Let ’ s talk部.分是對新單詞 和句型的鞏固和擴展; Read and write 部分主要是對字母和單詞的書寫和讀的教學。 Section C 部分,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對應的部分進行必要的教學。
這本教材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自覺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式交流。
四、教學內容與目標:
1.能聽懂、會說 12 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 66 個單詞和聽、說、讀、寫
26 個字母并且能聽、說、讀、寫
(包括教室、書包、同學、家具、住宅結構、家庭成員、職業、數字、愛好、食品和飲料、
36 個單詞
餐具等幾個話題),和進行簡單的運用。
3.能聽、做 7 個 “ TPR”活動;能學會 2 個小制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合作能力。 4.能唱 8 首歌曲;能聽、說吟唱
8 首歌謠。
6 個幽默小故事。 5.能完成 6 個自我評價活動;能聽懂 6.能了解 6 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五、教學重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范。
為了開展良好的教學工作, 進行有步驟的教學, 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特制行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六、教學方法:
(一)會話教學
1.融會話教學于情景表演之中,師生一起在表演中教,在表演中練,在交際活動中練,而不 是將會話教學變成跟老師念,跟錄音讀,集體、小組、個人讀的枯燥無味的形式。在會話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表演可分為以下幾種:
1)語言示范性表演
2)語言的鞏固性表演
3)發展語言技能的創造性表演 (二)詞匯教學
1.巧用實物、頭飾、卡片。實踐證明,在興奮刺激的游戲中學會單詞記憶率高。生詞卡片更 是可以用來做各種各樣的復習鞏固生詞的游戲, 2.融詞匯于會話教學中。
如:快看快說、快聽快指、藏藏找找說說 ??
1)力求做到在舊語言中學生詞,用舊詞練習新語言。語言詞匯的教學,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2)利用并豐富教師教學用書中可供選擇的游戲,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選擇一至兩種游戲形式豐富課堂教學。
3)設計生動活潑的交際性語言活動。教師除了用好學生用書和教師教學用書,還應根據教學的需要,大膽設計深受學生歡迎的課堂交際性語言活動。
3.充分發揮 TPR 活動的優勢。
TPR 活動的操作方式:
1) listen,look and gue
2)listen and point
3)liaten and do
4)put them in random order
(三 )字母教學
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盡可能采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教法,使字母教學真正擺脫聽、說、讀、寫的枯燥訓練。可以靈活穿插三年級下冊中有關字母的歌謠和 (四)歌曲與歌謠教學
TPR 活動。
1.在每節課中滲透
2.靈活運用于各個教學環節
3.唱演結合,培養藝術素質 (五)階段復習教學
1.會話表演活動教學中可以用頭飾進行個人、小組、集體等形式的角色表演。
2.詞匯復習的趣味活動
3.評價活動
七、改進教學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
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 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范、正確地書 寫。
七、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
Unit 1 My Claroom
2 周
2 周
Unit 2 My schoolbag
Unit 3 My friends Recycle One Unit 4 My home
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Unit 6 Meet my family! Recycle Two General Revision
2 周 1 周 2
周 2 周 2 1 周 2 周
周
小學活動優秀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熱愛春天,愿意去觀察、發現。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古詩引入
出示古詩《早春》,老師范讀或由會讀的同學朗讀,再說說早春的特點。
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現春天的蹤跡。當我們發現春天的時候,心里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現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發現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在小組里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注意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三)再讀課文,感知發現
自讀或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讀后說說課文中的小朋友發現了什么。
(四)配樂朗讀,讀出感情
播放輕音樂,創造想象的氛圍。教師與學生一起的輕音樂聲中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課文。
1、交流自已課后找春天的情況。
2、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帶著這個問題讀“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體會作者急切、向往、激動的心情,感悟“沖出、奔向”等詞語。
3、你從“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句子中能體會到什么?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說說初春的特點,從而體會課題中的“找”字,體會課文表達的發現的樂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著這個問題反復讀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的樂趣,體驗發現的快樂。體會課文語言的美感和蘊含其中的感情。
5、帶著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
二、指導寫字,完成課后練習“找找說說”
1、重點指導“溪、搖、躲、解”四個字。注意提示和范寫容易寫錯的筆畫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找找說說”的練習。
三、選讀課文,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1、展示讀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后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可以讀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著默寫。然后讓部分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積累的詞句或段落。
3、練習背誦課文。
四、遷移運用,拓展想象
1、畫出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然后寫一句話。
2、齊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結束教學。
小學活動優秀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課以詩歌的形式贊頌了雷鋒同志的事跡,雖然雷鋒同志離開了我們,但在我們的身邊還有無數個雷鋒出現。通過學習課文教育學生成為一名像雷鋒一樣樂于助人,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設計意圖】
在設計本課時,我注重學生感情的變化,通過三次討論讓學生體會自己對雷鋒叔叔的崇敬之情。整堂課注重朗讀,突出讀的指導。另外,有關雷鋒的事跡還有很多,這首詩歌對他的介紹也很少,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有意識地設計資料收集和交流環節,為學生更好地了解雷鋒做準備。
【學生分析】
樂于助人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重要的一條,在生活中,我們不斷地教育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但如何關心幫助人卻沒有固定的模式,這個時候我們把雷鋒叔叔介紹給他們,無形中給了學生一把尺,為他們指明了方向。
【學習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表達對雷鋒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讀出詩歌的節奏感。
3、通過了解雷鋒的事跡培養學生成為樂于助人、關心他人的優秀少先隊員。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運用。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表達對雷鋒叔叔的敬愛之情。
【教學用具】
錄音、幻燈。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雷鋒照片書寫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介紹雷鋒事跡。
2、交流資料(小組之間或同學之間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雷鋒叔叔的故事?[讓學生自己去了解雷鋒、介紹雷鋒]
3、談談你對雷鋒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這堂課,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學習第6課《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板書課題,學生根據題目質疑。)[培養質疑、解疑的能力]
二、根據識字規律,在課文中識字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畫出本課所要認識的生字,并借助注釋或工具書學習生字。[從小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3、同桌交流學習經驗。并互相出句子詞語考查對方的學習情況。[養成合作交流的好習慣、培養合作意識]
4、用所認生字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5、認為給夠把課文讀流利的同學可以讀給其他同學或老師聽。
6、指名讀課文。
三、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出示詞語,選擇詞語后讀句子。
鋒利這把刀很鋒利,所以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叔叔這個叔叔很陌生,我沒有見過。
曾經我曾經在這所學校上過學。
泥濘因為剛下過雨,所以這條小路變得很泥濘。
荊棘邁進雖然生活的路上布滿荊棘,但是我不害怕,我要勇敢地向前邁進。
花瓣秋天到了,花朵也慢慢地凋謝,只見一片片花瓣隨風飄落下來。
晶瑩他的臉上滿是晶瑩的淚水。
尋覓我們四處尋覓可幫助小麗的好心人。
需要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四、拓展識字
1、想一想你還有哪里看到過他們?關于生字你還想告訴同學什么?
2、把你想到的和這個字有關的詞語或句子告訴你身邊的同學吧。
五、初讀課文
在識字的基礎上,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談一談通過熟讀課文之后,你對雷鋒叔叔的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二、朗讀
1、把你對雷鋒叔叔的感情滲入到課文朗讀中,用讀體現出來。
2、指名讀課文,學生評價,補充朗讀。
3、師:請你在課文中找一找,雷鋒叔叔到底在哪?
4、你能尋找一個合作伙伴,用問答的方式來完成這道題的回答嗎?
5班級討論:問的話如何問?答的話如何答?注:學生回答時可以發言評價,也可以現場指導或語言示范。[通過學生討論,學會朗讀詩歌。]
6、學生自由練讀后指名讀。
7、分組讀,比一比哪一組問得好,哪一組答得好。
8、通過朗讀和學習,你對雷鋒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受?[多角度、多層次、多方法地朗讀,通過讀體會詩人感情。]
三、觀察詩歌規律,引導背誦
能夠背誦的同學試著合上書背誦課文。
四、組織討論,引發思考
1、今天,陶陶和丫丫也來到了我們班,她們看到大家學得熱火朝天,也要加入,這不,她們給你們提了兩個問題,我們來看一看吧。
(1)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1)我們也去找一找身邊的雷鋒吧。
2、說一說身邊的好人好事。
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
3、組織學生形成互助小組、幫助班級中有困難的孩子和學校中有困難的同學。
由互助小組發出倡議。
倡議書:倡議全校學生向雷鋒叔叔學習,幫助有困難的人。倡議父母一齊加入到學校的互助小組中,為了世界變得更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作業
調查一下在你的同學中、學校里以及你的親戚中都有哪些像雷鋒一樣樂于助人的人。
第三課時
一、社會實踐
1、互助小組來到校外幫助清掃清掃街道,到敬老院、孤兒院幫助那些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人。
2、向過路行人宣傳幫助別人的好處,讓更多的人加人到互助小組中。
3、制訂互助小組的長期活動計劃,規定各項活動時間。
二、課后反思
1、抓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體現語文的人文性,并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通過實際行動教育學生如何成為一名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好少年。
3、用孩子的行動來感染身邊每一個人,組織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有利社會的活動中,為凈化社會貢獻力量。
小學活動優秀教案篇7
《農業的變化真大》:
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農業的變化真大》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3、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業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圖片、你們知道這令人驚嘆的成就是怎樣得來的嗎?我們一起到《農業的變化真大》中找尋答案。(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感知課文。
2、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順。
三、識記生字。
1、語境認讀,在文中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發揮想像,自主或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戲,摘到水果的同學帶領大家識記。
4、叫音出示字卡。(老師讀生字,學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四、對照插圖,再讀課文。
(a)學生再讀課文。標出共有幾個小節。
(b)分段指名讀。
(c)出示掛圖。學生觀察。說說圖上所畫的內容是什么?分別對應了課文的哪些小節?再讀一讀課文,比較一下課文中哪些詞比自己用得好。
(圖文對照,便于理解課文內容。)
“興致勃勃”是個成語,可以這樣指導理解
(1)情境理解。讓全體學生興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們做的時候告訴他們,這就叫“興致勃勃”。
(2)仿照文中例句說句子。如,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體育場,觀看足球比賽。
其它詞語,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進行教學。
五、自由朗讀,理解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邊讀邊思考:從哪看出農業的變化真大!
(a)討論、互助,解決難讀的句子。
(小組合作,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學重點。)
(b)指名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并說一說通過讀課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不僅理解內容,而且感受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六、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老師依次出示后掛圖,清學生給它們配上相應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選為“講解員”。
(循序漸進,設計有坡度,便于學生感悟。)
七、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你覺得農業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我們該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