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小編帶來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7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篇1
大班健康活動《我能夠》是幼兒園建構式教材上的一堂關于幼兒形體游戲的活動。活動重點目標之一是定在讓幼兒嘗試身體的各個部位的充分伸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極力引導幼兒充分的伸展身體,讓幼兒體驗到身體某部位被拉伸的感覺,體驗身體柔韌彎曲的感覺.但在活動中,教師忽略了以下兩個關鍵點:
1、關注目標的解讀:教師對目標的解讀能力決定了教師集體教學的方向和質量。在建構式教材上,許多活動的目標十分寬泛、靈活性較大,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進行解讀和分解、細化。在解讀細化目標的過程中,明確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并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解決。如本次活動中的主要目標是嘗試伸展身體部位,執教教師把伸展身體部位的具體目標落實在幼兒柔韌性的表現上,整個活動雖然能夠很好地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但是因為目標定位的片面性,可能也就間接導致了幼兒活動的片面性。“伸展身體部位”除了在身體的柔韌性上有一定要求外,還有對身體的延展性、動作的創造性等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片面界定為感知“柔韌性”就頗為片面了。
2、關注領域的特點:幼兒教學各個領域都有其教學特點,尤其是戶外健康活動,其涉及到外部環境場地、活動器材、教師策略、活動密度等等,都與常規的室內活動有很大的區別,因此教師在組織這類活動時因更加細致地考慮到這些細節問題:如站隊應該以橫列為主,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幼兒聽講應該背對太陽,以減少陽光刺激烈帶來的影響;活動器材提供應該充分,以保證活動量與活動密度;活動規則應提前制定,以保證幼兒注意力的集中等等。細致地考慮才能保證體育教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
大班體育活動:車輪滾滾
設計思路:廢舊輪胎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如何利用這種物品的特征及用途設計多用途的玩法呢?我們先讓幼兒自己動腦筋想出辦法,然后綜合幼兒的思路,教幼兒創造性地玩輪胎,以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和體能。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跑、跳、平衡等基本動作和基本體能。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廢舊汽車輪胎若干。
2.錄音機一架、磁帶。
3.事先與幼兒交談汽車輪胎的玩法。
活動過程:
1.教師分配角色,請幼兒模仿汽車司機,做模仿動作:
a、司機開車 b、司機停車 c、司機洗臉 d、司機擦背
e、司機睡覺、司機起床。
2.幼兒排成二路縱隊聽音樂模仿開汽車沿場四周慢跑汽車
聽信號“開車”、“停車”。
3.請個別幼兒講述并示范他玩輪胎的方法,教師小結幾種玩法:
a、滾輪胎,幾個幼兒面對面滾輪胎。
B、將輪胎排成直線,練習在輪胎上走,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先教師示范,幼兒練習。
C、小組進行輪胎夸跳的動作,也可以雙腳向前跳。
D、腳跳上輪胎腳跳下輪胎。
E、鉆輪胎。
4.再次啟發幼兒自己選擇玩輪胎的方法,幼兒選擇玩法再練習一遍。
5.游戲:勇敢的偵察兵;小偵察兵先鉆過小山洞(輪胎),走過小拱橋,俯式爬上山頂,繞過紅旗后身躺下翻身滾下山,往回跑,跳過路上障礙物(平放輪胎)回到起點。
指導a:一幼兒在橋上即不能碰別人,又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掉下橋,又穩又快地排除“地雷”。
B、提示個別幼兒分腿跳躍,注意選用按輪胎蹬地躍過輪胎再松手。
6、小結表揚能按要求完成任務的幼兒,特別是能互相關互相幫助。以及表現勇敢、聰明、不怕困難的小偵察員。
7、結束。
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向罪犯初步介紹心理學的一般知識2、了解心理健康的意義
3、自覺調試自己的不良心理,積極配合監獄組織的各項活動,盡快適應監獄生活。 4、了解自己,自我分析,接納不足
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
教學內容:
第一部分: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認為:心理健康的標志是:
1.身體,情緒十分協調
2.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3.有幸福感
4.在職業生活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二)我國知名心理學家郭念鋒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條標準:
1、周期節律性。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節律性,比如白天思維清晰,注意力高,適于工作;晚上能進入睡眠,以便養精蓄銳,第二天工作。如果一個人每到了晚上就睡不著覺,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律處在紊亂狀態。
2、意識水平。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為客觀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于某種工作,不能專注于思考問題,思想經常開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現工作上的差錯,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了。
3、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動搖,有時表現為意志力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維很容易隨環境變化,給精神活動帶來不太穩定的特點。
4、心理活動強度。這是指對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種強烈的精神打擊出現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遺留下后患,可能因為一次精神刺激而導致反應性精神病或癔癥,而抵抗力強的人雖有反應但不致病。
5、心理活動耐受力。這是指人的心理對于現實生活中長期反復地出現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這種慢性刺激雖不是一次性的強大劇烈,但卻久久不消失,幾乎每日每時都要纏繞著人的心靈。
6、心理康復能力。由于人們各自的認識能力不同,人們各自的經驗不同,從一次打擊中恢復過來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恢復的程度也有差別。這種從創傷刺激中恢復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稱為心理康復能力。
7、心理自控力。情緒的強度、情感的表達、思維的方向和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當一個人身心十分健康時,他的心理活動會十分自如,情感的表達恰如其分,詞令通暢、儀態大方,既不拘謹也不放肆。
8、自信心。一個人是否有恰當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種標準。自信心實質上是一種自我認知和思維的分析綜合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
9、社會交往。一個人與社會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標志著一個人的精神健康水平。當一個人嚴重地、毫無理由地與親友斷絕來往,或者變得十分冷漠時,這就構成了精神病癥狀,叫做接觸不良。如果過分地進行社會交往,也可能處于一種躁狂狀態。
10、環境適應能力。環境就是人的生存環境,包括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工作性質、人際關系等等。人不僅能適應環境,而且可以通過實踐和認識去改造環境。
(三)知名心理學家許又新先生提出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三個標準體驗標準:是指以個人的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為準,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當的自我評價。操作標準:是指通過觀察、實驗和測驗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效應,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個人心理活動的效率和個人的社會效率或社會功能(如工作及學習效率高,人際關系和諧等)
發展標準:著重對人的心理狀況進行時間縱向(過去、現在與未來)考察分析(而前兩種標準主要著眼于橫向,考慮一個人的精神現狀)。發展標準指有向較高水平發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變成現實的行動措施。
第二部分: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是指罪犯心理在自身與監獄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為改造所能接受的較好功能狀態,是不健康心理或人格缺陷的復健及預防。
借助于四級心理衛生模式,我們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分為四個層次:(1)促進潛能的發揮。
(2)增強心理調節能力,促進心理健康。
(3)消除心理問題,恢復正常心理。包括通過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罪犯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動態監測,
(4)進行危機干預,恰當處理心理急癥。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1、認知教育
監獄環境下對罪法的認知教育以罪法的矯正為前提,以解決罪犯面臨的首要問題為原則。
2、意志力教育
意志力是個體克服困難忍受挫折的能力。
3、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關鍵。
4、人格教育
對罪犯的人格的大量研究中,艾克森的研究非常突出,他認為人格與犯罪行為有一定的關系。
5、社會性教育
社會性教育是心理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它是以實現人的社會適應為目的的心理教育。
6、心理健康教育
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有兩種模式,其一,社會、心理、生理綜合理論模式,這一模式幾乎囊括了心理教育所有內容;其二,身心醫學模式,這一模式將視線集中于生理與心理的交互作用對于心理健康的影響
實踐與應用
自我認知訓練:不同的自我
父親眼中的自我兄弟姐妹眼中的自我朋友眼中的自我自己眼中的自我母親眼中的自我同事同學眼中的自我愛人眼中的自我自己理想中的自我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按照其性質的不同,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可以分為如下幾種:(1)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
(2)心理輔導。(3)心理咨詢。
(4)危機干預與心理治療。
2、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分為以下幾種途徑:
(1)團體發展性教育(2)團體補救性教育(3)個別發展性教育(4)個別補救性教育
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篇3
同學們喜歡今天的學習嗎大家的回答和笑臉告訴了老師。你們很喜歡這樣的學習。其實我們的學習都能像今天的學習這樣使你有興趣。請同學們回家后問問自己的家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請你的家長和你一起動腦筋,找一找培養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鏡子里的我
一、教學目的:
幫助學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對自我的正確認識,懂得什么是悅納自己。通過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知道正確評價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夠接納自己的優缺點,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使自己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準備
寫有關人物的形容詞題板、格言條幅、個人小時候的生活照片、森林動物演出大會故事配樂錄音及錄音機。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都是樂于助人的好學生,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小朋友,它最近的心情不好,請大家幫助它。
2.學文明理
(播放課文錄音故事)
請每個同學對小黃鶯說句話,老師把大家說的話錄下來帶給小黃鶯。
(學生輪流發言的同時老師為學生錄音)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許多人,他們也有過小黃鶯這樣的'煩惱,但是他們能正確的對待自己的問題。書中的課文就給同學們介紹了一名美國殘疾人的故事,請一名同學給大家讀一讀。
3.活動明理
(1)分角色表演“小馬過河”。表演結束后
A.請小馬說說開始時為什么不敢過河
B.請觀眾說說后來小馬為什么又敢過河了,完成了媽媽交給的任務
C.請演員與觀眾共同分析:如果小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與能力,結果會怎么樣
(2)模仿人物:請參加表演的同學盡量表現出被表演同學的特點與優點,然后請問同學們猜一猜被表演的同學是誰這個同學還有什么優點再請這位同學說說自己的優缺點以及自己的特點。
(3)發給每個學生一張圖畫紙,并將寫有形容詞的條幅貼在黑板上,請同學們參照詞語為自己畫像。
要求:畫得不好沒關系,但要在圖畫上表現出自己的優點。
沖動順從好奇助人獨立愛爭論細心沉著節約的周到合作文靜樂觀固執有效率的
4、總結全課
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篇4
設計背景:升入高中以來,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增大,以前的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目標好多已經不再適用。如何讓學生培養新的學習習慣,發現新的學習動機,樹立新的學習目標,基于此設計了本課題。
課程目標:讓學生能夠認識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以及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提高用好的方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的能力。
課程重難點:讓學生在實踐中知道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意義。
課程形式:教師講授? 視頻觀看? 小組討論?
課程安排:2課時
課程準備:PPT? 視頻
過程:
1、導入
引用一位爸爸和兒子的對話,小組討論:我們為什么要學習?
得出結論:高中階段為了自己而學習。
2、主題活動
1、講授學習的定義
2、講授高中生學習的特點
3、講授高中生常用的學習策略
4、活動:一個有關記憶的實驗
5、實驗任務
在紙上寫出你記得的單詞
要求:不按順序,不要相互交叉
請五個同學把他們記憶出的單詞念出來,一個同學統計
6、自由回憶的系列位置曲線
7、記憶的兩大效應:首因效應? 近因效應
8、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9、高中生常見的學習困惑與調適
10、學習動機不當及其調適
11、人一天的生物鐘規律
12、考試焦慮及其調適
13、考試焦慮及其調適
14、心理影吧。風雨哈佛路(電影)
從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啟示?
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篇5
一、概述
科目: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對象:初中二年級
課時:兩個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理解是一種美麗,在理解的照耀下,往往能夠催得生命花開。理解是一種能力,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它需要培養和挖掘。作為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正是容易與周圍的人發生沖突的年紀,學會理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發展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教學目標分析
1、幫助學生了解理解對于個人的人際交往和個性發展的重要性。
2、學習如何真正的理解他人的技巧。
3、學會理解他人的真實意思,學會換位思考,用真誠的態度和真摯的情感對待他人。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換位思考,懂得如何理解他人
2、教學難點:結合學生自身情況,運用學到的技巧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主要采用合作學習但輔以接受學習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與老師的相互作用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在教學活動期間,需要注意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掌握了相關知識技巧之后,能夠主動將其內化,并努力打動學生讓其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幫助自己改變和發展。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輕柔音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玩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前仆后繼天馬行空歡天喜地哭笑不得
請上兩位自愿參加的同學,在告知其游戲規則后,開始游戲。
游戲規則:
A、選定誰來比劃,誰來猜。
B、比劃者面對屏幕,根據ppt呈現的成語,用身體語言去表現。猜者背對ppt,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也可選擇放棄,猜下一題。
C、時間限制為2分鐘。
2、看圖片—人與人之間爭吵的場面
設計理念:首先用一個有趣的游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再緊接著引入主題,銜接自然。
(二)明鏡臺(10分鐘)
講故事——理解的美麗
20_年9月的下午,班級里的一名同學的彩屏游戲機不見了,這位同學向我報告了游戲機丟失的情況。有同學說在校門口小賣部發現了丟失的彩屏游戲機,正在等待出售。我去詢問時,小賣部阿姨說,這個游戲機十一位同學以300元的價格賣給小賣部的。我用300元又買回了這個游戲機,我們姑且把這位拿別人東西的同學叫“普生”吧——他的的確確是普普通通的一位學生。經調查發現,“普生”的家庭條件很好。我還沒來得及好好地與他溝通,班里又發生了兩起丟失東西的事件,調查下來都與“普生”有關。
學校政教處給了他校級警告處分。處分后,“普生”變得非常消極。可是我認為,他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應該幫助他改過自新。我效仿了蘇霍姆林斯基,我想讓我的學生成為正直的人。我在班上經常講述“正直人”的故事,還利用班會課上讓學生們談身邊的好人好事。這期間,我并沒有找“普生”單獨談話,因為我不想讓她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我只是在不經意間常?!巴绷耸裁丛谵k公室的時候讓他帶著我的鑰匙去取;他取來東西后,我總不忘記說聲謝謝。后來在請他代我去來錢包后,我從他的眼睛里看出了感激之情,一聲謝謝竟從孩子嘴里脫口而出
我很欣慰,正是因為理解,讓一個險些墮落的孩子又回歸了正途,從此班上再也沒有發生丟失東西的事件,而那孩子后來因為表現好也被撤銷了處分,長大后成了一名反扒民警。我想,催開這多生命之花的是一種美麗——理解。
請各小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在你聽完這個故事后,你有什么啟發(和你之前的看法對比談談)
2、你認為是什么讓這個“普生”發生了改變
3、如果你是這個老師你會怎么做去幫助自己的學生如果你是這個“普生”,老師這樣對待
你,你的心理活動又會是怎樣(角色扮演法)
注意:
在故事第一段結束后停下來,詢問學生,“你們認為文中的老師會如何處置這位愛拿別
人東西的學生”待學生們思考后,請幾位同學起來說說他們的看法,全班進行交流。設計理念:
開場就以一連串與學生們息息相關并且為之困惑苦惱的問題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學習興趣。然后以一個感人的故事讓學生參與進來,引發他們的思考和反省,并且了解學生們對于本主題的的認知情況。在小組討論回答第三個問題時讓學生們角色扮演,談談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是如何來理解這對師生的心理感受,幫助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學習理解的技巧。
(白)
(三)智慧泉(20分鐘)
表演情景劇——原來是這樣
叮叮和玲玲是從小玩到大的好姐妹,幾乎無話不談,可自從他們升了初中之后,竟鬧起了“友情危機”。叮叮不再愿意把自己的知心話告訴玲玲,而玲玲也不再搭理叮叮。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是緣于一個美麗的誤會。有一次,叮叮和玲玲一起放學回家,兩個小女生總會聊些心理的秘密,而這次叮叮把自己的一個天大秘密告訴了好朋友玲玲。
叮叮:玲玲,我有件事不知道該不該說。
玲玲:你說嘛,我們是好朋友,你還怕我出賣你呀
叮叮:好,那你可得替我保密。
玲玲:放心吧,快說。
叮叮:我,我,我喜歡我們班上的一個男生,就是坐在最后那個高高的他,你知道是誰吧。玲玲:你是說小風
叮叮:你可得保密啊,千萬別讓我爸媽知道,要不我就完了。
玲玲:呵呵,放心吧,打死也不會說的。不過,你眼光還不錯呢,他挺酷的,人長得也不搓,聽說我們班很多女生都很喜歡他。
叮叮:我只想每天靜靜得看著他就行那太幸福了!呵呵
接著傳來了一陣兩人打鬧聲,兩人快樂的回家了。
原本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可沒想到,第三天叮叮被叫到了老師的辦公室,她暗戀小風的事也被老師發現了,并且被狠狠的批評了一頓。叮叮雖然覺得很不服氣,可是她什么也沒說,只是默默得留下了眼淚,她知道回家后結局會更慘,而她也不會去辯解。玲玲也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便來到叮叮的座位想問個究竟。
玲玲:叮叮,你還好嗎老師有沒有告訴你爸媽呀
叮叮(憤怒):那還用說嗎我這次死定了!
玲玲:那怎么辦呀
叮叮:你別在這兒裝好人了,這事除了你知道,還有誰會知道,準是你告訴老師的,叛徒!走狗!漢奸!
玲玲(震驚,委屈):你以為是我!我才沒那么無聊,扯別人閑話!我是走狗漢奸!那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哼,狗咬呂洞并不是好人心!我再也不理你了!
玲玲和叮叮就因為這件事成了水火不容的敵人,他們都怨恨對方??墒鞘虑閰s在那一天出現了轉機
要求:
1、請上三位志愿者用表演的形式,直觀的為大家呈現故事的上半部分內容。
2、同學們花5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根據提供的前半部分情節去確定你們認同的故事的下半部分將如何發展
(可從提供的備選方案中選出你們的贊同的方案,也可以發揮你們的智慧自己創作)。
3、每小組安排幾位同學上臺來把你們小組確定的故事方案表演出來。(時間約為5至8分鐘)設計理念:
讓學生們參與到故事的編寫中來并以自己親身表演的方式去感受和體會能夠真正地去理解別人是多么得必要和重要。這樣做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以參與的方式來學習如何運用理解來解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人際關系危機。
(白)
(四)啟思錄
一、互惠關系原理:
你對我友善,我對你也友善,如果你對我不友好,我也不可能友好的對待你!
但是對于別人,我們在短時之內是很難改變他的;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的心態和對待問題的角度,這樣對于解決問題才是最高效的。
(改為)我對你友善,你對我也友善,如果我對你不友好,你也不可能友好的對待我!
二、如何做:
1、寬容。一個懂得寬容別人的人,必定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往往斤斤計較、小肚雞腸會讓我們的心胸越來越狹窄。
2、信任。人與人之間,信任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關系親密的人們,信任更是必不可少的。你能忍受整天生活在一個充滿猜忌和懷疑的世界里嗎如果不能,那就請你先信任吧,因為沒有付出哪有收獲。
3、換位思考。當你聽不進任何解釋,內心充滿怨恨時,你可以試試換到對方的立場和角度去想想他為何要這樣做,這樣做他讓獲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或許你會就有不一樣的感受了;或許你你的怨恨就會漸漸的平息;或許你的寬容之心會被喚醒。其實,再放下別人的同時,又何嘗不是放下了自己呢。
三、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堂課里大家聽了故事,演了劇,大家聽了,看了,體會了,又學到了什么呢寬容、信任、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還有太多太多關乎人性美好的東西,在我們有限的課堂里,很難一一道盡,希望大家在學完了我們今天這一課之后,不會就此作罷,而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觀察去感悟和提煉,形成自己的人生領悟和哲學。這將讓你受益終生!最后老師再送給大家一個故事,你們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自己慢慢的體會!
四、感悟故事:
父親講,一次他去商店購物,走在前面的年輕女士推開沉重的大門,并一直等到他走進去后才松手。父親向她道謝,女士說:“我爸爸和您的年紀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這種時候,也有人能夠為他開門?!?/p>
設計理念:
從認知角度,告訴學生們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真正學會理解別人,學會調節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七、教學評價設計
教學評價主要由教師課堂點評和小組成員自主評價組成。(可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
八、幫助和總結
根據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課堂表現,再針對學生面對的具體情況進行單獨幫助和指導,可對課中未涉及的其他人際關系(如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進行指導。
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篇6
一、教學目的:
教育學生正確評價自己,樹立自信心,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克服自卑心理,學會欣賞自我和悅納自我,樹立“別人行,我也能行”的思想。
二、教學準備:
事先挑選一名高一點的男同學扮演烏龜爺爺,另外選好扮演烏龜丁丁、小伙伴兒的同學各一名,旁白一名。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同學對勝利充滿信心,面對困難,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最后使自己獲得成功;也有的同學面對困難,喪失信心,失去了進取心,結果以失敗告終。我們今天學習新的一課,很重要,題目叫《樹立自信心》。
(二)學文明理
1、教師以講故事的方式,敘述戴洪祥是怎樣克服困難,做成“戴氏小提琴”的,明確告訴學生是“自信心的力量”!
2、然后教師要簡介自信心的概念以及如何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三)活動明理
1、角色扮演(15分鐘):
讓同學表演童話劇《我不行與我能行》,從演出中讓學生領悟到:只有不怕困難,樹立自信,才能獲得成功。
2、議一議
師:小龜丁丁為什么開始不敢爬坡?
生:過低估計自己、自卑心理作祟、怕自己笨手笨腳,被人笑話……
師:后來,丁丁怎么做的?成功了沒有?
生:在龜爺爺的幫助下,獲得了成功;在龜爺爺的幫助下,大膽地嘗試;他不怕困難,大膽去做。
師:你知道丁丁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生:有同情心,愿意幫助別人;勇敢的孩子;知錯就改的孩子。
師: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生:在做事之前,就認為自己不行,是自卑的表現;后來他做了勇敢的嘗試,獲得了成功,是自信的表現。
指點迷津:我們應該克服自卑,樹立自信,才能獲得成功。
(四)總結全課:
可請同學歸納總結,使同學們看到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樹立自信。
有關心里健康教育教案篇7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際交往態度,幫助學生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實際能力,培養學生做一個快樂的健康的人。
課前準備:
1、課件設計
2、小品編排教學過程:
一、導入:你有朋友嗎?你喜歡交朋友嗎?在生活中,有的人擁有很多朋友,與朋友一起學習,一起生活,遇到問題一起商量,一起解決,說說笑笑,真開心呀!這節課將伴隨你一起探索怎樣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動:
1、找朋友游戲要求:以組為單位,每組出一名學生,數到“一”。第一次:3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第二次:4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第三次:5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學生分組做“找朋友游戲”。游戲之后數一數:我贏了次,我輸了次。)
2、談一談:
(1)我找到朋友時心里感到。
(2)我沒找到朋友時心里感到。(學生談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訣:
(1)仔細觀察你身邊的好伙伴是怎樣交上好朋友的?(學生歸納交朋友的秘訣)
看課件:
課件1:萍萍熱情、開朗、樂于助人,同學們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課件2:周夢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組成員,他倆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鋸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合群)
課件3:遇到開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難等愿意把心里話告訴朋友,增進溝通和理解。(善于開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訣呢?快記下大家的絕招,讓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學生歸納:交朋友的秘訣。)
(3)請看小品:
問題1:請你幫幫小陳,讓他也能交到朋友。
問題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呢?
問題3:請大家幫他出出主意,讓他交到更多的朋友。(學生進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濤是好朋友,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說說笑笑玩得多開心啊!可是,小陳不敢和同學接近,他沒有朋友,一個人非常孤獨。)
三、總結:有朋友真好!高興時,友朋友來分享;傷心時,有朋友來分憂;困難時,有朋友來幫助。朋友能給人帶來歡樂、帶來勇氣、帶來信心。老師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