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編寫教案的繁簡,一般是有經驗的教師寫得簡略些,而新教師寫得詳細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課題的教案設計,根據上課班級學生的實際差異宜有所區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的旋律做落葉旋轉、飄落的動作
2、嘗試學習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大掃帚一把
2、幼兒自制的樹葉頭飾;音樂磁帶《掃落葉》
3、學會唱歌曲《小樹葉》、《秋天》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樹葉》《秋天》能較準確地唱出附點音符并鼓勵幼兒用連貫、優美、適中的聲音大膽練習對唱。
(二)音樂游戲《掃落葉》
(1)幼兒戴上樹葉頭飾隨音樂做樹葉飄轉的動作在做動作的時候感受音樂的快和慢、強和弱
(2)出示大掃帚問:是干什么用的呢
(3)介紹游戲的名稱和玩法
(4)幼兒隨音樂做游戲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各種樹葉頭飾及《小樹葉》《秋天》的音樂讓幼兒自由表演。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
【活動目的】
1、組織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創編不同動作并合拍地表現樹葉飛舞的景象。
3、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落葉頭飾人手一個,落葉等。
【重難點】幼兒能自己創編動作。
【活動設計】
1、引入
師:老師今天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這個小園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樹葉)
樹葉怎么都地上啊?(因為現在是秋天,葉子都落下來了)
是啊,秋天的時候樹上的葉子就都要掉下來了,聽——
2、錄音機范唱《秋天》
師:秋天真美,那你們知道這小樹葉是怎么掉下來的嗎?
(幼兒討論)
我們在來聽聽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師一邊灑落葉,一邊先念歌詞,再唱歌曲。
師:葉子是怎么掉下來的?(幼兒講講:飄下來的,飛下來的,滾下來的等。)
那我們也來做小樹葉,來學學樹葉從樹上落下來的樣子好嗎?樹葉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樣的?(睡地上)
4、幼兒帶頭飾扮演落葉,模仿落葉的樣子。(放錄音2遍)
師:小樹葉,你是怎么落下來的?(幼兒講講)
5、挑選動作好的幼兒做示范。
師:你們的動作都好漂亮!我們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模仿動作。(放錄音1遍)
師:秋天了秋風一吹,樹葉寶寶都離開的樹媽媽,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葉,我們把落葉都送回家吧,你們先每人撿一片樹葉,看看你撿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
7、延伸活動:把不同的落葉歸類。
落葉有3種,梧桐樹葉,廣玉蘭樹葉,小樹葉。請幼兒講出區別后,把落葉送到指定地點。
8、小結:
師:現在這個園子里,又干凈,又整潔,小落葉都找到了新家,我們寶寶也回家吧!
9、回教室,結束。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運用不同的聲勢和肢體律動表現不同的音樂段落。
2.通過音樂欣賞啟發幼兒分析、想象、思考、判斷的能力,培養對音樂的感知以及合作能力。
3.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到積極愉快,恬靜柔美的情緒情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音樂:《小樹葉》、《秋天的落葉》
2.塑料袋若干
3.樹葉胸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小樹葉》的音樂聲中進入活動室。
通過感受樂曲的意境美,體會小樹葉由害怕變勇敢的精神,激發幼兒不害怕事物的情感。
二.欣賞音樂《秋天的落葉》,啟發幼兒運用不同的聲勢和肢體律動表現不同的音樂。
(一)分段欣賞和表現樹葉飄落、被雨淋、跳舞的情景。
1.欣賞A段,啟發幼兒想象并表現樹葉飄落
2.欣賞B段,啟發幼兒想象并表現樹葉和雨嬉戲的場景。
3.欣賞C段,啟發幼兒想象并表現樹葉轉圈跳舞歡樂的樣子。
4.欣賞A段啟發幼兒想象并表現樹葉寧靜美。
(二)完整表演落葉快樂的一天。
1.完整欣賞音樂,感受秋風細雨中樹葉跳舞的情景。
2.激發幼兒用身體,大膽表現音樂。
三.在《秋天的落葉》的音樂聲中退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區角活動
1.美工區投放樹葉、顏料等材料感受秋天的色彩美。
2.在表演區投放能發出聲音的日常用品和有關秋天的音樂,讓幼兒創造發現生活中的音樂,感受音樂的神奇美。
3.在自然角投放秋天的果實,感受秋天的碩果累累,是個豐收季節。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4
教案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教幼兒學會較準確地唱歌。
2、通過學習歌曲,激發幼兒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3、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表現力。
活動準備:
提前聽錄音、錄音機、磁帶、有關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教案流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給你介紹一位懂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啟發幼兒結合平時對待老人的態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現。)
二、在音樂聲中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并初步感受歌曲。提問:
1、爺爺是怎樣的?好娃娃是怎樣對待爺爺的?爺爺高興嗎?用同樣的方法啟發孩子說奶奶。
2、好娃娃帶來了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3、爸爸媽媽看了是怎樣的態度?是怎樣說的?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歌詞進行總結。
三、幼兒學唱歌曲。歌曲的題目叫做《好娃娃》在此環節中解決重難點。
1、教師示范唱一遍。
2、請幼兒跟唱。
3、請幼兒集體唱。
四、按節奏念兒歌《做個好娃娃》
1、導言:歡迎來到“好娃娃”的聚會,來到這里的每一位小伙伴都要“做個好娃娃”!怎么樣才能做個“好娃娃”呢?我先來聽聽“小黑雞”是怎么說的吧!
2、老師讀第一段兒歌。
3、請學生回答。
4、請學生按節奏讀第一段的兒歌。
師:讓我們也來做個不亂倒垃圾的好娃娃吧!
5、指導讀得不準的地方。
6、全班再讀。
7、師生對讀,按書上“領”和“齊”的要求進行。
8、師生評價。
9、師生共同按第一段的方法讀第二段的兒歌。
10、以個別學生領,其他學生齊讀的方式再讀第二段兒歌。
11、同桌間相互合作一起把第三、第四段的兒歌自己讀一讀,可以按“領”和“齊”的方式交替進行。
12、檢查學習效果,請學生展示念三、四段的兒歌。
13、學生互評,老師獎勵。
五、用打擊樂器演奏(《做個好娃娃》樂器伴奏)
1、分四人小組討論:你會用什么樣的打擊樂器來伴奏,念兒歌呢?
2、請學生嘗試用打擊樂器演奏。
3、小組練習。
4、小組展示。
六、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在學會兒歌的同時認識了四分休止符,并能夠在兒歌中準確的讀奏。讓我們再次用打擊樂器伴奏兒歌,結束今天的音樂課吧!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5
教學內容
認識四分休止符,有節奏的念兒歌《做個好娃娃》,用打擊樂器領奏、合奏。
教學目標
1.感受和認識四分休止符。
2.按節奏念兒歌。
3.演奏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的'游戲。
二、學念兒歌。
1.教師一拍一拍的有節奏的出示綠牌、紅牌,指導學生看見綠牌念“ga”,看見紅牌念“m”,模仿鴨子叫出聲或不叫出聲。
2.請學生將鴨子的聲音換成其它動物的叫聲,如青蛙、小雞、豬、貓等繼續按教師的節奏發聲或不發聲。
3.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有節奏的出示紅牌或綠牌。
4.學生跟教師學念兒歌。
三、認識四分休止符
1.音樂中的聲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兩拍__。音樂中的靜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綠牌,用“0”替代紅牌,看著節奏譜,念兒歌。
四、打擊樂器演奏
1.請學生用一件打擊樂器替代一種動物的叫聲,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判斷。
如:碰鈴與小黑雞,雙向筒與小青蛙,鈴鼓與小白豬,三角鐵與小花雞,響板與小黃鴨等,可以有多種方案。
2.邊念兒歌《做個好娃娃》邊用打擊樂器伴奏。
3.將學生分組,一部分學生念兒歌,一部分學生擔任齊奏與領奏。
4.換一種節奏演奏打擊樂器。
5.請同學自己設計節奏并表演。
五、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1.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在四分休止符處準確休止。
課堂小結:
認識了多種打擊樂器,還知道了四分休止符,今天我們的收獲還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