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應該突出教學重難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端午節的教案設計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端午節的教案設計,方便大家學習。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火災發生時如何撤離、躲避、求救等多種自救方法。

2、能正確撥打火警電話119,面對火災不慌張,積極動腦想辦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3、感恩消防員的辛苦,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制作"發生火災怎么辦"安全宣傳畫。

2、物質準備:視頻(亮亮家失火報道、消防員救火、火災求生法)、課件"遇到火災怎么辦"、快樂成長宣傳片、濕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安全出口標志若干。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講述"亮亮家火災"事件,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給生活帶來的危害。

(1)播放亮亮家失火的視頻。提問:亮亮家發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覺?

(2)播放消防員叔叔救火視頻。提問:消防員叔叔表現得怎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3)結合火災后家園的變化圖片,讓幼兒感知火災的嚴重后果。

2、討論交流引發火災的多種原因,引導幼兒了解如何避免發生火災。

(1)提問: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多的火災?怎樣做能夠避免發生火災?

(2)演示課件,引導幼兒看標志,說出生活中不能做的事。

3、通過多種形式,學習運用撤離、躲避、求救的方法自救和自護,懂得面對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想辦法。

(1)通過交流,引導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如何撤離。

① 幼兒相互交流宣傳畫,說出自己知道的自救方法。

② 教師帶領幼兒模擬練習撥打火警電話的方法,要求幼兒說清地點和人員。

③ 通過圖片(電梯、樓梯、窗戶、安全通道)判斷,讓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從安全出口撤離最安全,并引導幼兒現場尋找安全出口標志。

④ 幼兒觀看視頻"火災自救法",進一步了解捂住口鼻、彎腰走的重要性。

(2)通過實地演練,鞏固幼兒逃生撤離的.已有經驗。

①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引導幼兒從安全通道撤離。

② 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迅速撤離。

(3)創設情境,引導幼兒了解無法撤離時,如何正確躲避。

① 提問:當火勢很大無法撤離時,應該怎么辦?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②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判斷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確的。

(4)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懂得發生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動腦想辦法。

① 教師講述"婷婷火場自救"小故事。

② 提問:面對險情時婷婷是怎樣自救的?還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③ 運用兒歌,全面總結火災中的自救方法。

4、觀看公益片"我們快樂成長",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請幼兒觀看公益片,談一談:如果你是受災的小朋友,你現在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無情、人有情的美好情感。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等,體驗端午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活動時間】

年月日

【活動地點】

本班教室

【活動準備】

收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料、準備材料。

【活動流程】

(一)走進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飄香,你們是否對華夏傳統節日——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呢?(生答)

主持人B:是啊,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等。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合:“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班隊會現在開始!

(二)話說端午。

1、端午說由來。

主A: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那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別名嗎?關于端午節,你們又知道哪些傳說故事呢?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擔憂國家興衰,憤而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而感動天下百姓,百姓為怕魚兒吃掉屈原尸體。于是用竹葉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生講《曹娥救父的故事》、黃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話習俗。

主B: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

(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線、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等。)

主B:那你們知道在我們安慶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

(吃粽子、吃咸鴨蛋、劃龍舟、懸艾葉菖蒲、吃綠豆糕、撮五彩線等。)

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賽龍舟)

主B:誰能說說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

(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主A: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那你們知道粽子的由來嗎?

(屈原跳江后,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主B: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端午節哪些習俗的由來呢?(生結合屈原和黃巢的故事談喝雄黃酒、懸艾草的由來)

主B:端午的時候,人們還要佩香囊、撮五彩線呢,你們知道五彩線由哪五種顏色組成呢?人們為什么撮五彩線呢?

(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制成。這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

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五彩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間喜歡用五彩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

3、端午賽詩會。

主A:我們知道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稱作“詩人節”。現在誰來朗誦一首與端午節有關的詩篇。(生可以選擇其他與端午節有關的詩篇)

(1)七律《端午》(老舍)

(2)《浣溪沙》(宋·蘇軾)

(3)《端午》(文秀)

(4)《漁家傲》(宋·歐陽修)

主B: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4、端午習俗小游戲。

主A:今天,我們的許多活動也與端午節密切相連,我們先來猜個謎語:三角四棱長,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帶扒衣裳。請問是什么呢?(謎底:粽子)

(1)包粽子比賽。

主A:下面我們就來個包粽子比賽,怎么樣?

(主持人講規則:每個小組選兩名同學,準備好材料,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個小組包得又快又好。)

(2)撮五彩線比賽。

主B:接下來我們進行撮五彩線比賽。

(規則:每組兩人合作,把各自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待主持人喊“開始”,自己動手開始撮,看哪個小組合作的最好。

(三)描畫端午。

主A:為了紀念我們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我班的同學們都辦了手抄報,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手抄報,并評選出優秀的手抄報。

(分小組展示手抄報)

合: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主B:“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班隊會到此結束。現在請輔導員老師講話。

輔導員講話:看了剛才的主題班隊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們記住了屈原,記住了我國的傳統文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天,我把屈原的這句話送給同學們,希望你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勉勵自己,不斷進步!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3

一、主題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小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

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

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粽子香袋

目標: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么漂亮。”

家長反映:

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說很漂亮,很多家長饒有興趣地湊近摸摸。孩子們也非常積極地拉著大人參觀自己的作品,一臉的自豪感。家長們都說班級的環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4

一、活動主題

粽葉飄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贈

二、活動目的

通過親自動手包粽子,讓全體員工能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餡料的搭配等等,以輕松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全體員工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全體員工一起過節,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異地的傳統節日。

三、活動時間:

6月23日星期六下午

四、活動地點:公司食堂

五、活動流程

1、購買材料花生米、葡萄干、紅豆、紅棗、蜜棗、咸菜、白糖、醬油、糯米;肉;(具體購買內容由陶總負責);粽葉(由食堂購買)、器具準備:

盛裝食材容器、湯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線:剪成若干條,每條長約20cm;剪刀等(由食堂購買)。

2、處理材料:

糯米:溫水浸泡一定時間,濾干水分。

粽葉:把粽子葉放水里煮,水開10分鐘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兩端多余后濾干。

粽餡:由各種已購材料搭配,其中半肥瘦肉用配料先腌制待用。

3、包粽子

(1)集合:全體員工集合到食堂(6月23日14:00)。

(2)開始制作:鑒于員工對包粽子或知道或不熟練,請教了相關的人員,總結包粽子方法如下:

取兩張(均為反面)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不完全),放入一小碗(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1、2匙自己喜歡的粽餡材料,再填一些米蓋住。

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往里折疊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粽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后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繩子緊度不能過緊(煮爆)或過松(進水),以輕扯不移動即可。

在了解有關粽子的包法后,大家便可自己動手包粽子,期間可以相互學習相關細節,以便大家都能更好地完成。

(3)制作結束:

由負責人員將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將剩余材料整理,對于盛裝不用的盛裝容器洗凈返還給食堂工作人員。

4、煮粽子、分發在食堂烹煮粽子完就分發給各位同事,并送去節日問候。

六、注意事項

全體員工按時到既定地點,應預先了解包粽子的有關方法。

1、不要隨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現場凌亂。

2、注意個人和食材衛生,不應弄混弄亂。

福利委員會端午節的來歷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大約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并稱中華三大節日。關于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里。由于他學識淵博,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

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最后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隊攻破的消息,他難忍亡國之痛,于是在農歷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救他,競相劃船尋覓并向水中拋粽子。現一說法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還有的認為過端午是為了驅邪避毒。

《楚荊歲時記》說:"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東北農村還保留著端午節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現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還有的認為端午節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范曄的《后漢書》就持此說。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5

《端五節的由來》主要講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他愛國、有才華,并且深受百姓的愛戴,可是楚王卻聽信了其他人的讒言,把屈原放逐到了很遠的地方往,不再重用他。后來楚國被秦國占據,他感到報國無門,在萬分悲忿之下,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當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涌到江邊往呼喚、打撈,向江里投食品,倒雄黃酒,希看屈原的尸體不被魚蝦所傷害。由于那天恰好是五月初五,從此以后,每一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為了記念屈原,人們都會向江中投粽子。

我在這個教學活動時,覺得故事情節對中班幼兒來講有點深奧,怕引發不了孩子的留意力。因此就采用了發問教學法,讓幼兒一邊看圖片我一邊提出相應題目。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活動,我覺得有幾點值得反思:

一、自己設計的題目太多,顯得雜亂無章。

既然決定向幼兒發問,我就設計好了很多題目:比如“端五節有那些風俗?屈原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何要投江自殺呢?他投江后人們是怎樣做的?后來為何向江中投粽子?”設計這些題目時,我也斟酌到了題目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設計。教學中我只重視了故事內容,想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含義,卻疏忽了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現在想一想,不如把題目簡單化,讓孩子們看著圖片自己討論她們的看法則更能引發孩子的興趣。

二、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故事的內容有點深奧,幼兒在第一次聽的時候就有點耐不住性子,更何況老師還設計了那末多的題目。請幼兒回答的時候,我發現幼兒舉手發言的比平時上童話故事時要遠遠的少很多。明顯,我的題目沒有激起幼兒的愛好。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假如幼兒對教學教學內容沒有了愛好,那末這就是老師的預備不足,也能夠說是一堂失敗的課程。在以后的&39;類似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加留意。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6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

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

粽子是什么樣子的呢?

2.出示粽子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二、ppt課件演示:端午節

1.了解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粽子的形狀真有趣,好香呢?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

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了解粽子的種類、口味。

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2.了解粽子的制作

(1)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么樣的&39;粽子?

(2)觀看課件,教師講解粽子的包制過程。

3.端午節的其他習俗

(1)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2)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三、品嘗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1.你們想嘗一嘗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嗎?

大家一起品嘗粽子

2.幼兒在品嘗粽子的同時,教師結合課件給幼兒簡單介紹屈原,

初步了解屈原的生平,以及人們懷念他、崇敬他,并以粽子祭奠他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7

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端午節傳說和習俗;

2、了解粽子的外形特征,知道粽子有不同風味;

3、愿意動手嘗試,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認識粽子

難道:讓學生嘗試自己包粽子

活動準備

糯米、粽葉、粽子繩、配料、豆沙、大棗、咸肉、果脯、五彩線等

活動過程

1、老師講端午節的傳說,然后給小朋友帶上五彩線;

2、老師帶著小朋友進入廚房,認識包粽子的各種材料;

3、請炊事員為學生做示范怎樣包粽子,用粽繩扎好,重點示范卷粽葉和取、包、捆、扎的方法;

4、學生親自動手嘗試著包粽子,教師及廚房工作人員協助學生卷葉、捆扎,也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共同包成,在學生需要時,教師或炊事員可手把手的教學生包粽子;

結束:粽子煮好后讓學生把自己包的粽子,解開系粽子的&39;繩子,打開粽葉,觀察粽子里面有什么顏色的。

延伸:老師讓學生吃粽子,說一說自己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有關端午的圖片。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是什么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

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里見到的?

幼:見過。家里,商店里......

師:現在,我們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里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么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么時候?

幼:6月6日(公歷)五月初五(農歷)(給幼兒分析公歷,農歷)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么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里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么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么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里。

師:人們劃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里,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里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后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么時候?

幼:農歷五月初五

師:我們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9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相關安全防護圖片的展示,使幼兒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

1、安全有關的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準備:

1、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志。

2、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里明白這么做是危險的。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安全圖片上的意識,如小心觸電等。

(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出現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生小朋友摔下樓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兒園的插頭。

3、拿石頭和沙子扔過來,扔過去。

4、將珠子或者筆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處亂跑、追追打打。

(三)教師總結

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夠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粽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學生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

自己動手做粽子。

難點:

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樣品。

經驗準備:

學生有過端午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用兒歌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說的是哪個節日嗎?

學生:端午節

二、基本部分

(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學生: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學生: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繩,賽龍舟,采艾草。

(二)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師提問學生都吃過什么樣的粽子,讓學生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粽子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粽子的形狀的種類。

(三)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粽子。

1、教師: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粽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粽子吧,做完之后還要給自己的粽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學生做完粽子后,教師讓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粽子和給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

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做五彩繩。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1

一、設計理念:

1、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是與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聯系在一起的,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歌深入人心,也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

2、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隨著西方文化對中國本土文化的沖擊,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國人面前出現了逐步淡化的趨勢,學生對于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已表現出嚴重的“營養不良”,為此,非常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

二、主持策劃:

三、班會過程:

1、主持人介紹有關端午節由來等知識:

端午節簡介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

端午節由來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主要介紹以下一種。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請同學們展示搜集的人們紀念端午節的詩篇:七律。

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五月五日(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端午日賜衣(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漁家傲(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閑驚破紗窗夢。

五日·選一(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午日處州禁競渡(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3、請社區的杜阿姨教同學們包粽子:

杜阿姨教的用心,同學們學得積極,剛剛開始時,同學們還有點不敢動手,在杜阿姨的鼓勵和講解下,大家紛紛嘗試,包出一個又一個長相有點怪的粽子,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大家開心哦!老師把同學們包好的赤豆粽帶回家煮熟,端午節的第二天中午,同學們第一次吃上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這次班會與以往的不同之處是:學校請社區的杜阿姨來教同學們包粽子,有外來的交流活動,孩子們從杜阿姨身上學到了勤儉節約,樂于助人等很多優秀品質。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2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活動準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活動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端午節的名稱及時間。

1、出示粽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節日的時候我們會吃粽子呢?

教師小結: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1、觀看端午節的故事。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2、提問幫助理解。

師:剛才故事里說了什么?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吃粽子呢。吃粽子,憶屈原。

(三)集體感知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舟這兩種主要習俗。

1、從幼兒自身經驗來感知吃粽子的風俗。

從粽子的味道、形狀、粽葉等方面讓幼兒體驗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教師小結:看來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狀和顏色也有很多種呢。

2、玩賽龍舟游戲,體驗端午賽龍舟的快樂。

師: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人們還要進行一項很熱鬧的活動。

幼兒玩賽龍舟游戲,并分享游戲的感受。

教師小結:看來呀賽龍舟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呢!

(四)自主探索,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

1、提供實物、錄像等,幼兒分組探索端午節的常見習俗。

2、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這些活動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著人們希望一家團聚,生活美滿的心愿呢!

(五)結束活動,兒歌總結。

1、教師念兒歌總結。

2、去教室里繼續尋找端午節的其他活動。

活動延伸:

美工區:用彩色紙折粽子,嘗試編蛋網兜。

生活區:繼續學習包粽子,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

語言區:講講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與傳統故事。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包

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

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4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舉行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們能夠更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體驗我國傳統的佳節,讓同學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教室

四、活動時間:20_年6月

五、活動前準備: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關于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由三名來自浙江、江西、黑龍江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堯臣

(3)《端午節的懷念》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5

活動目的:

緬懷先人,認識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意義,強身健體,團結合作,弘揚民族文化。

活動過程:

一、知識小競賽。

1.端午節是哪一天?(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

2.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五月節……)

3.端午節的活動項目有哪些?

(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二、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三、撮五彩線

1.準備好各自的五彩線。

2.同桌兩人合作,把各自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待班主任喊“開始”,自己動手開始撮,同桌合作把各自的成果戴到手上,舉手示意成功。限時2分鐘。

四、縫香包

先由班主任講解縫香包的要領和針法,然后同桌兩人一組,班主任宣布“開始”后,再動手,同桌可以互相幫助。時間為15分鐘。比賽結束后,由班干部推選出5個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塊合影留念。

五、教師寄語。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習俗。可是,韓國已經提前申請了端午節為東南亞文化遺產保護,這可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讓它們代代相傳!

安全教育要點

——防震教育

所謂地震,簡單說就是地動,即地球表面的振動。如果地震來臨,應勇敢地采取積極的自救自護措施:

1.疏散準備:如果在地震前根據預報得到疏散的命令,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應該服從當地領導,教師或家長的指揮,井然有序地向開闊地帶撤離。

2.室內避藏。地震發生時如果人在家中,應沉著鎮靜、就地隱蔽。明智的做法是躲藏在牢固的家具底下。或躲到空曠房間,特別是衛生間的墻角。

3.室外避藏。地震發生時人若在戶外,應迅速遠離高大建筑物、樹木、橋梁、電線桿等,跑向空曠處。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6

教學目標

1、學習用彩泥表現不同形狀的粽子。

2、體驗中國民族節日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重點:用彩泥表現不同形狀的粽子。

難點:用彩帶捆綁粽子。

說教法

《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讓師幼形成一種平行的、雙向、相互支持的合作關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直觀法:幼兒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食物,充分調動多種感觀參與,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2、談話法:提供充足時間,讓每一位幼兒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3、操作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在與實物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

4、游戲法:根據《綱要》精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注重活動過程,也不是結果,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說學法:

多渠道參與法:貫徹《綱要》精神,實施家園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并讓家長向幼兒介紹一些有關端午節的初步知識,家長成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支持者。利用游戲組織幼兒玩塞龍舟的游戲,從而進一步讓幼兒了解有關端午節的知識。

說教學程序

1、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話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機,活動一開始就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話題:

什么節日要吃粽子?

你們吃過什么粽子?

粽子是哪里來的?

2、幼兒學包粽子:

今天,我們用彩泥來做粽子好嗎?怎么做呢?

●幼兒觀察討論做粽子的步驟。

●幼兒用彩泥自由的搓、捏、壓、團,做出不同形狀的粽子。

●嘗試用彩帶捆綁粽子。

你們可以請老師幫忙。

3、分享,欣賞作品

你做的粽子是什么餡?

什么味道的?

教學反思

活動在幼兒的談話中拉開序幕,幼兒興致勃勃地討論自己見過的粽子,到請幼兒動手做粽子時,幼兒都欲欲而試,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歡的粽子(雖然有的寶寶做出的粽子不像什么粽子),活動室里洋溢著一片歡笑!幼兒不在乎最后的結果,而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這就是與成人評價標準的區別!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鐘馗像,掛艾葉菖蒲、塞龍舟、吃粽子等,其中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又一傳統習俗。

小百科:“端午”一詞最早出現于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燕京歲時記》:“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7

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如:賽龍舟、掛五端、吃五黃、佩香包等。

(2)積極參與調查、交流、制作、討論等活動,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經驗與感受,不斷豐富主題教育環境。

(3)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體驗與同伴及弟弟、妹妹們齊心協力迎接挑戰的快樂。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5)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1、我知道的端午節

語言、社會

集體

2、包粽子

藝術

集體

3、自制香包

藝術

分組

4、折紙粽

藝術

分組區域

5、熱鬧的賽龍舟

語言、社會

集體

6、龍舟競賽

健康、社會

集體

7、一起過端午

綜合

大帶小活動

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學生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學生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學生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學生的活動情況;

(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學生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學生游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學生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學生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資源利用。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8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是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2、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文化,對特有的民間節日感興趣。

3、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4、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5、了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實物:扎好的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香囊,咸蛋,粽子

照片:賽龍舟,粽子,懸掛艾葉和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咸蛋,涂雄黃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小朋友,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有那些習俗嗎?”

二、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老師這里有兩張拼圖,里面就藏著端午節的習俗。你們想來拼拼看嗎?”

請兩名幼兒同時到黑板前拼圖

“你們看出來了嗎?這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

“那你們知道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是怎么來的呢?”

播放幻燈片并小結:賽龍舟和吃粽子習俗傳說和屈原有關,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除了這兩個習俗,你們還知道別的端午節習俗嗎?

“還有許多習俗就躲在旁邊的小籃子里,你們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你們認識這些習俗嗎?”

幼兒自由分組進行討論

“哪一組來說說,你們看到的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

幼兒邊說邊觀看幻燈片,說出來給幼兒掛上相應的實物。

“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許許多多,每個地區都有他們不同的慶祝儀式。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這些習俗中你最喜歡哪個呢?”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也來慶祝一下吧。你們想按那種習俗過端午節?”

“那就讓我們用最熱鬧的方式來慶祝吧!”

三、幼兒游戲,增進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

幼兒分成兩組進行“龍舟競賽”

幼兒就地坐下,兩腳分開,手搭住前一幼兒的肩膀。再請兩名幼兒做鼓手。

“玩的開心嗎?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粽子,一起來嘗嘗吧。”

活動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然后活動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為主展開從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19

“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主題班會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圍繞“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動目標:

_.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端午節文化,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向屈原學習,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活動地點:

高二(_)教室

四、活動時間:

20_7年_月

五、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_.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_.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_.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關于

2.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_.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

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_.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39;粽子。(由三名來自浙江、江西、山東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_.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_)《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堯臣

(_)《端午節的懷念》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_.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快板:《民族精神代代傳》

3.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在高二階段最后一段時間里努力學習,以良好的狀態進入高三。

端午節的教案設計篇20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一)知識分享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二)學習端午節的兒歌

(三)動手操作

各班開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編制五彩線等活動。

(四)區角創設:

1.科學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線、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張貼賽龍舟的圖片,屈原的圖片等。

3.閱讀角: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五)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等活動。

1034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RFID电子标签厂家-上海尼太普电子有限公司 | 筛分机|振动筛分机|气流筛分机|筛分机厂家-新乡市大汉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 地脚螺栓_材质_标准-永年县德联地脚螺栓厂家 | 镀锌钢格栅_热镀锌格栅板_钢格栅板_热镀锌钢格板-安平县昊泽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环讯传媒,永康网络公司,永康网站建设,永康小程序开发制作,永康网站制作,武义网页设计,金华地区网站SEO优化推广 - 永康市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机构创新组合设计实验台_液压实验台_气动实训台-戴育教仪厂 | 工业车间焊接-整体|集中除尘设备-激光|等离子切割机配套除尘-粉尘烟尘净化治理厂家-山东美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柳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牛皮纸|牛卡纸|进口牛皮纸|食品级牛皮纸|牛皮纸厂家-伽立实业 | 冷却塔降噪隔音_冷却塔噪声治理_冷却塔噪音处理厂家-广东康明冷却塔降噪厂家 | 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免费查重_中国知网论文查询_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 合肥废气治理设备_安徽除尘设备_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厂家-盈凯环保 合肥防火门窗/隔断_合肥防火卷帘门厂家_安徽耐火窗_良万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美安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喷码机,定制喷码机,二维码喷码机,深圳喷码机,纸箱喷码机,东莞喷码机 UV喷码机,日期喷码机,鸡蛋喷码机,管芯喷码机,管内壁喷码机,喷码机厂家 | 冷却塔厂家_冷却塔维修_冷却塔改造_凉水塔配件填料公司- 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皮带式输送机械|链板式输送机|不锈钢输送机|网带输送机械设备——青岛鸿儒机械有限公司 | 上海璟文空运首页_一级航空货运代理公司_机场快递当日达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郑州墨香品牌设计公司|品牌全案VI设计公司 | 德国进口电锅炉_商用电热水器_壁挂炉_电采暖器_电热锅炉[德国宝] | 塑胶跑道施工-硅pu篮球场施工-塑胶网球场建造-丙烯酸球场材料厂家-奥茵 | 盘煤仪,盘料仪,盘点仪,堆料测量仪,便携式激光盘煤仪-中科航宇(北京)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生物制药洁净车间-GMP车间净化工程-食品净化厂房-杭州波涛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郑州巴特熔体泵有限公司专业的熔体泵,熔体齿轮泵与换网器生产厂家 | 广东恩亿梯电源有限公司【官网】_UPS不间断电源|EPS应急电源|模块化机房|电动汽车充电桩_UPS电源厂家(恩亿梯UPS电源,UPS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UPS) | 礼至家居-全屋定制家具_一站式全屋整装_免费量房设计报价 | 飞扬动力官网-广告公司管理软件,广告公司管理系统,喷绘写真条幅制作管理软件,广告公司ERP系统 | 山东彩钢板房,山东彩钢活动房,临沂彩钢房-临沂市贵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深圳市华科星电气有限公司 | 制氮设备-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制氧设备-杭州聚贤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蜂蜜瓶-玻璃瓶-玻璃瓶厂-玻璃瓶生产厂家-徐州贵邦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淋巴细胞分离液_口腔医疗器材-精欣华医疗器械(无锡)有限公司 | 橡胶接头_橡胶软接头_套管伸缩器_管道伸缩器厂家-巩义市远大供水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LED显示屏_显示屏安装公司_重庆LED显示屏批发-彩光科技公司 重庆钣金加工厂家首页-专业定做监控电视墙_操作台 | 定时排水阀/排气阀-仪表三通旋塞阀-直角式脉冲电磁阀-永嘉良科阀门有限公司 | MES系统工业智能终端_生产管理看板/安灯/ESOP/静电监控_讯鹏科技 | 冷却塔降噪隔音_冷却塔噪声治理_冷却塔噪音处理厂家-广东康明冷却塔降噪厂家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免检低氮锅炉_合肥燃油锅炉_安徽蒸汽发生器_合肥燃气锅炉-合肥扬诺锅炉有限公司 | 拉伸膜,PE缠绕膜,打包带,封箱胶带,包装膜厂家-东莞宏展包装 | 污水处理设备维修_污水处理工程改造_机械格栅_过滤设备_气浮设备_刮吸泥机_污泥浓缩罐_污水处理设备_污水处理工程-北京龙泉新禹科技有限公司 | 芝麻黑-芝麻黑石材厂家-永峰石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