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化學課教案模板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瘜W上的許多理論和定律是從實驗中發現、歸納而來的。同時,化學理論的應用、評價也有賴于實驗的探索和檢驗。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2021年高一化學課教案模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高一化學課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酸、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有關反應能否發生進行簡單的判斷。
2、能力目標:對學生進行實驗技能的培養和結果分析的訓練,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作能力。能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情感目標:
①通過學生親自做探究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
②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③使學生在實驗探究、討論中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增強協作精神。
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應用。
難點1、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
2、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學情分析
本課題知識貼近生活,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一個課題。作為九年級的學生,在本課題之前,已經多次進行過實驗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在學習了氧氣、碳等非金屬單質的性質后已具備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為學習金屬的性質奠定了知識和方法基礎。而且整個課題的引入、探究、得出結論、練習鞏固都完全由學生參與,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可輕松學習并應用知識。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討論。
課前準備儀器藥品
試管、鑷子、鎂條、鋁絲、鋅粒、銅片、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硫酸鋁溶液等。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課題引入】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和見到各種金屬,這些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是有差別的,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以前學習過的有金屬參加的化學反應有哪些呢?它們反應的現象是什么?化學方程式怎樣寫?
【過渡】觀察上述化學反應可知:通常金屬能與氧氣反應,能和酸反應,還能與金屬的化合物如硫酸銅溶液反應?,F在我們先來探究金屬與氧氣反應的規律?;貞浵嚓P反應的現象、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 MgO
4Al+3O2 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聯系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物質、事實出發引入新課,同時復習相關知識。
【引導復習、回憶】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1、常溫能反應:以鎂、鋁為代表。
2、高溫下能反應:以鐵、銅為代表。
3、高溫下也不能反應:以金、銀為代表。回憶、記錄、鞏固相關知識。比較鎂、鋁、鐵、銅、銀、金的活潑程度差異。
4、復習、鞏固相關知識,加深印象。
5、為金屬與酸、鹽反應的學習打下基礎。
【過渡】有些金屬的化學性質活潑,有些金屬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我們可以從①能否反應②反應的激烈程度來探究金屬的活潑程度即金屬活動性差異。聽講了解判斷金屬活動性差異的初步方法。
【設問】金屬與酸反應現象是否也像金屬與氧氣反應一樣存在差別呢?同學們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思維推理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探究活動1】
鎂、鋅、鐵、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
【提示】
按操作規范進行實驗,認真觀察現象。
【巡視、指導實驗】實驗探究:
A組:鎂、鋅、鐵、銅分別與稀鹽酸反應。
B組:鎂、鋅、鐵、銅分別與稀硫酸反應培養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推理能力和同學間的合作精神。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展示探究結果: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為鎂>鋅>鐵>銅。在討論、交流中,吸取別人有益的意見,讓不同的意識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設問】在鎂、鋅、鐵、銅幾種金屬中,哪些金屬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哪些金屬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由此你能把金屬分為哪兩類?思考、討論并得出結論。
結論:可分為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和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這兩類。為后面學習金屬活動順序時,為什么會出現氫元素打下基礎。
【過渡】在第五單元我們曾做過鐵釘與硫酸銅反應的實驗,反應后在鐵釘表面有紫紅色的銅產生,這說明了什么?說明鐵可以把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鐵應該比銅活潑。培養學生相關知識的遷移能力,拓展學生思路。
【講述】可以用金屬和某些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來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差異。實驗桌上除剛才的實驗藥品外還有幾種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同學們可以參考剛才的金屬與酸反應的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然后進行實驗來探究。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態度,增強學生實驗設計能力。
【探究活動2】
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巡視、指導實驗】實驗探究:鎂、鋅、鐵、銅分別與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硝酸銀溶液反應。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同學間的協作精神。
【設問】通過實驗,結合上一個探究的結果,你能得出鎂、鋅、鐵、銅、銀這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嗎?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討論、交流并達成共識。得出結論:鎂、鋅、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為鎂>鋅>鐵>銅>銀。通過學生間對話、師生間對話,使知識在對話中形成,在交流中拓展。
【展示】金屬活動順序
【設問】
為什么會出現氫元素?金屬元素的位置與它的活動性有什么關系?位于前面的金屬能否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觀察、記憶。
思考、交流、討論,總結出金屬活動順序的應用規律。加強學生記憶。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設問】剛才做了有關金屬化學性質的實驗探究,有的反應已經學過,如鋅與鹽酸、稀硫酸反應,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這些化學反應的類型和以前學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的類型相同嗎?如果從物質類別的角度去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思考、交流、討論,總結出置換反的應特點和規律。理解、掌握置換反應的應特點和規律。
【課堂練習】
1.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它是由硫酸銅、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為什么不能用鐵制容器來配制波爾多液?
2.家用鋁鍋、鐵鍋為什么不能用來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
3.不法商販常常用鋁制的假銀元坑害消費者,小明在市場上買了一枚銀元,請你用化學方法幫他鑒別這枚銀元的真假。練習、鞏固。聯系生活,使學生學以致用,能運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體會“生活處處有化學”。
指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本課題。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評價自己在本節課的啟示和收獲。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
【布置作業】
1、庭小實驗:收集幾種金屬,取少量分別放入幾個小玻璃杯中,然后向各個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細觀察發生的現象。試根據現象判斷這幾種金屬活動性的差異。
2、課本14頁第3題、5題。記錄。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
2021年高一化學課教案模板2
一、概述
本節課是高一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的第一課時《金屬鈉的性質》的學習。是通過原子結構特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保存方式及制法和用途的學習,旨在向學生介紹金屬鈉的性質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在高中化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本節課的重點是鈉的化學性質——鈉與水反應,難點是實驗的觀察、分析、尤其是鈉與水反應的探究學習。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描述鈉與水、氧氣反應現象
(2)理解鈉與水、氧氣反應實質
(3)學生體會化學反應是可以通過改變反應條件而發生變化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以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實驗方案設計的交流提高表達能力和篩選、優化實驗方案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明白事物的普遍聯系與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激發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激發學好文化知識,報效祖國的神圣的責任感。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長安二中高一年級平行班的學生
2.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有較濃厚的興趣
3.學生思維較活躍,有過小組合作探究的經驗,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的能力比較強
4.學生對實驗探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5.學生已經對鈉的原子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學習非金屬元素氯的有關知識。
6.學生學習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自主實驗探究、小組討論交流策略:給學生創設大量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發揮的空間
2.問題引導探究策略:通過問題的設計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逐步啟發引導,使學習內容深入
3.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的策略:問題和實驗設計盡量結合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知識和經驗,增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4.情景創設策略:運用生活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設計問題,設計物理實驗,組織教學內容,提出有啟發性的引申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實驗驗證、實驗猜想、探究規律的學習當中.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分析
1、通過圖片和多媒體電腦演示
2、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媒體圖片展示
3、演示實驗,改進實驗
4、通過提前錄制視頻展示。
2021年高一化學課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同時掌握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2)通過學生設計完成原電池構成條件的實驗,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
(3)能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系及其運用。
2、過程與方法
(1)分析火力發電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新思路,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的分析,提出實現新思路的各種推測和猜想等,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2)通過實驗和科學探究,對比、歸納,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化學能與電能轉化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對現代化的重大意義,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2)通過原電池形成條件的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科學態度和方法,體會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原電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條件
教學難點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研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解化學能向電能轉化的
本質,以及這種轉化的綜合利用價值。
【教學方法】
利用實驗探究、問題討論、啟發、對比、歸納等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一起參與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021年高一化學課教案模板4
從鋁土礦中提取鋁
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了解地殼中鋁元素的含量,知道鋁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
(2)了解鋁土礦制備鋁的工藝流程,掌握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通過對工藝流程的問題探究,培養了學生從信息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3)從煉鋁方法的變化中體驗化學科學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鋁的冶煉過程
(2)難點:Al2O3的兩性
三、設計思路
鑒于鋁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可以從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入手,激發他們對鋁及其化合物的濃厚興趣,并引發對鋁的來源的深入思考;進而在對制備流程中的分析過程中發現問題,充分激發起學生學習尋求解釋的愿望,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取知識。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鋁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工業提取鋁的生產流程 鋁的冶煉史介紹 環保教育。
四、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展示可樂罐,很多同學愛喝可樂,可樂罐是由什么材料制成?
【學生回答】主要成分為鋁。
【講述】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是怎么樣的情況呢,我們看下投影資料。(ppt2)
【提問】鋁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具有廣泛的應用,請大家舉例鋁的應用。
【播放圖片】 生活和生產中的鋁制品(ppt3)
【過渡】鋁與我們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但是追溯到19世紀中期,鋁像現在這樣普遍存在嗎?
【播放資料】(ppt4)
(一)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為顯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貴,命令官員給自己打造了一頂鋁皇冠。他戴上鋁皇冠,神氣十足地接受百官的朝拜。在宴請賓客時,拿破侖三世使用一套珍藏的鋁制餐具,而大臣們使用的是金或銀制餐具。
(二)門捷列夫創建了元素周期表,受到英國皇家學會的表彰,獎品是一只鋁制獎杯。
【設問】這兩個事例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說明當時鋁很貴。
【過渡】鋁在地殼中都以化合態存在,如氧化鋁等。在19世紀中期鋁的冶煉的困難導致了鋁的價格的昂貴,甚至都超過了黃金,但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較好的冶煉鋁的方法,鋁的價格大大降低,走進了我們普通百姓家。那么我們現在是如何提取鋁的呢?
【板書】一、從鋁土礦中冶煉鋁
【介紹】鋁的工藝流程。(ppt5)
【設問】煉鋁的原料是地殼中含量較多的鋁土礦,其主要成分是Al2O3,從鋁的工藝流程來看,我們可以把冶煉過程分成哪兩個階段?(ppt6)
【板書】(1)鋁土礦氧化鋁 (2)氧化鋁鋁
【過渡】先來討論第一階段:氧化鋁的提純。看下面問題。
(問題1) NaOH溶解鋁土礦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我們需要的是反應以后的濾液。)NaOH溶解鋁土礦后,濾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過渡】氧化鋁能否和氫氧化鈉反應呢?我們來做下列實驗。
【學生實驗1】Al2O3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
【介紹反應】 Al2O3+2 NaOH==2NaAlO2(偏鋁酸鈉) +H2O
(問題2)把濾液酸化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我們需要的是沉淀物。)
【過渡】我們來做下列實驗,看看是否和我們預計的一樣。
【學生實驗2】NaAlO2 溶液中慢慢滴加鹽酸,看到現象就停止。
【介紹反應】 NaAlO2 +HCl+H2O == NaCl + Al(OH)3
(問題3)過濾2和4的作用是什么?
(問題4)酸化是通過量的CO2,反應后生成了什么?濾液的主要成分?
【講述】因為通足量的CO2,,Na2CO3還能繼續與CO2反應,所以產物應為NaHCO3。
【介紹反應】 NaAlO2 +H2O + CO2 === Al(OH)3+NaHCO3
(問題5)將過濾后的白色固體灼燒,發生什么反應?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 2Al(OH)3 Al2O3 + 3H2O
【總結】 鋁土礦 NaAlO2 Al(OH)3 Al2O3(ppt7)
【過渡】我們順利完成了第一階段,從鋁土礦中提取了Al2O3。接下來怎么由氧化鋁鋁?我們現在用的是電解法。
【板書】 2Al2O3 4Al+3O2
【設問】1.該反應化合價是否發生變化?發生了什么反應?
2.對比一下鈉、鎂和鋁的提取,看有沒有相似之處?
【歸納】熱分解法不適于制活潑金屬,因為活潑金屬氧化物很穩定,高溫下也難分解。所以鋁和鈉、鎂一樣均采用通電使其分解的電解法。
【回顧】從鋁土礦制備鋁的過程中每一步的作用。(ppt8)
【要求】從鋁土礦制備鋁的過程中哪些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請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5頁的化學史話。
【講述】霍爾找到了冰晶石才使鋁這種19世紀最昂貴的金屬,有如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下面我們回顧下鋁的發現及提取的歷史。(ppt9)
【閱讀】材料:鋁的再生-新世紀材料的亮點(ppt10)
再生鋁又稱二次鋁,是目前廢物界最有價值的材料?,F在世界每年從廢鋁回收的鋁量約為400萬噸,相當于每年鋁產量的25%左右。與以鋁土礦為起點相比,生產1噸再生鋁合金能耗僅為新鋁的2.6%,并節省10.5噸水,少用固體材料11噸,比電解鋁時少排放CO291%,少處理廢液、廢渣1.9噸。
【提問】看了以上資料,你想到什么?
【結束語】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鋁的冶煉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鋁的需求是巨大的,而鋁資源確是有限的,所以大家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不要亂丟易拉罐,注意廢物回收再利用。
【鞏固與練習】(ppt11、12)
1.下列有關鋁土礦中提煉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鋁土礦中的鋁元素是以化合態存在的,需用化學方法把鋁元素變成游離態。
B.提煉過程中,先將鋁土礦凈化提取氧化鋁,再進行冶煉。
C.可用常見的還原劑把氧化鋁中的鋁還原出來。
D.冶煉鋁的方法同工業冶煉鈉、鎂相似, 可用電解法。
2.下列屬于堿性氧化物的是( B );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 );屬于兩性氧化物的是( C )
A.CO2 B.Na2O C. Al2O3 D.CO
【作業】
1.完成聯系與實踐:第 10題
2.調查: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質的成分是氧化鋁?它們在現實生活中有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