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化學教案 >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

時間: 沐欽 化學教案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都有哪些?化學的歷史淵源非常古老。可以說化學最早的實際活動是從人類學會用火開始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精選篇1

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

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實質。

1.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由1個增加到8個的周期性變化)決定了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原子半徑由大到小、正價由+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最低負價由-4到-1、元素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二.掌握證明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實驗依據。

1.元素的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越容易,價氫氧化物的堿性越強;金屬性較強的金屬能把金屬性較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K、Ca、Na、Ba等除外)。

2.元素的非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奪取電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與氫氣化合越容易,形成的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非金屬性較強的非金屬能把金屬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鹽或酸溶液中置換出來(F2除外)

三.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熟記主族元素的名稱及符號。

1.記住7個橫行,即7個周期(三短、三長、一不完全)。

2.記住18個縱行,包括7個主族(ⅠA~ⅦA)、7個副族(ⅠB~ⅦB)、1個第Ⅷ族(第8、9、10縱行)和1個0族(即稀有氣體元素)。

3.記住金屬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氫、硼、硅、砷、碲、砹與鋰、鋁、鍺、銻、釙之間)。

4.能推斷主族元素所在位置(周期、族)和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排布。

四.能綜合應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元素性質的關系。

1.原子序數=原子核內質子數;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主族數=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價電子數=元素正價數=8-?最低負價?。

2.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遞減,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遞增,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位于金屬與非金屬元素分界線附近的元素,既表現某些金屬的性質,又表現某些非金屬的性質。

五.能綜合應用同短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性及其特性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原子半徑、化合價、單質及化合物性質。

主族序數、原子序數與元素的正價及最低負價數同為奇數或偶數。

六.能綜合應用元素周期表。

預測元素的性質;啟發人們在周期表中一定區域內尋找新物質等。

七.典型試題。

1.同周期的X、Y、Z三種元素,已知它們的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含氧酸的酸性:H3ZO4 > H2YO4 > HXO4

B.非金屬性:X > Y > Z

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按X、Y、Z順序由弱到強

D.元素的負化合價的絕對值按X、Y、Z順序由小到大

2.若短周期中的兩種元素可以可以形成原子個數比為2:3的化合物,則這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差不可能是

A.1 B.3 C.5 D.6

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離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A > B > C > D B.原子序數:d > c > b > a

C.離子半徑:C > D > B > A D.單質的還原性:A > B > C > D

4.1999年1月,俄美科學家聯合小組宣布合成出114號元素的一種同位素,該同位素原子的質量數為298。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元素屬于第七周期 B.該元素為金屬元素,性質與82Pb相似

C.該元素位于ⅢA族 D.該同位素原子含有114個電子,184個中子

5.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X > W > Z > Y。W原子的最外層沒有p電子,X原子核外s電子與p電子數之比為1:1,Y原子最外層s電子與p電子數之比為1:1,Z原子核外電子中p電子數比Y原子多2個。Na、Mg、C、O。

(1)X元素的單質與Z、Y所形成的化合物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2Mg+CO2?點燃 ?2MgO+C。 Mg(OH)2 < NaOH

(2)W、X元素的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為__________ < __________(填化學式)。這四種元素原子半徑的大小為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填元素符號)。Na > Mg > C > O。

6.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鈹元素的氫氧化物(難溶于水)是兩性氫氧化物,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Be(OH)2+H2SO4?BeSO4+2H2O;Be(OH)2+2NaOH?Na2BeO2+2H2O。

7.制冷劑是一種易被壓縮、液化的氣體,液化后在管內循環,蒸發時吸收熱量,使環境溫度降低,達到制冷目的。人們曾采用過乙醚、NH3、CH3Cl等作制冷劑,但它們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學家根據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來開發新的制冷劑。

據現有知識,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變化趨勢如下:

(1)氫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_____ > _____ > H2O、HF;

第三周期SiH4 > PH3 > _____ > _____。

(2)化合物的毒性:PH3 > NH3;H2S_____H2O;CS2_____CO2;CCl4 > CF4(填>、<、=)。

于是科學家們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點為76.8℃,CF4的沸點為-128℃,新制冷劑的沸點范圍應介于其間。經過較長時間反復試驗,一種新的制冷劑氟利昂CF2Cl2終于誕生了,其它類似的還可以是__________

(4)然而,這種制冷劑造成了當今的某一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變化趨勢來開發制冷劑的科學思維方法是值得借鑒的。

① 毒性 ② 沸點 ③ 易燃性 ④ 水溶性 ⑤ 顏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八.拓展練習。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徑

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徑越大,越容易得到電子

C.室溫時,零族元素的單質都是氣體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單原子離子時的化合價和它的族序數相等

2.有人認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氫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質能支持這種觀點的是

A.HF B.H3O+ C.NaH D.H2O2

3.某元素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下列事實能證明其金屬性比鉀強的是

A.其單質跟冷水反應,發生劇烈爆炸 B.其原子半徑比鉀原子半徑大

C.其單質的熔點比鉀的熔點低 D.其氫氧化物能使氫氧化鋁溶解

4.短周期元素X和Y可形成原子個數比為2:3,且X呈價態,Y的原子序數為n,則X的原子序數不可能是

A.n+5 B.n+3 C.n-3 D.n-11

5.原子序數為x的元素E與周期表中A、B、C、D四種元素上下左右緊密相鄰,則A、B、C、D四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不可能的是(鑭系、錒系元素除外)

A.4x B.4x+6 C.4x+10 D.4x+14

6.X和Y屬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則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

A.XY B.XY2 C.XY3 D.X2Y3

7.國際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在1988年作出決定:把長式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及族號取消,由左至右按原順序改為18列。按這個規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3列元素種類最多,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最多

B.第8、9、10三列元素中沒有非金屬元素

C.從上到下第17列元素的單質熔點逐漸降低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

8.下列各組順序的排列不正確的是

A.半徑:Na+ > Mg2+ > Al3+ > F? B.堿性:KOH > NaOH Mg(OH)2 > Al(OH)3

C.穩定性:HCl > H2S > PH3 > AsH3 D.酸性:H3AlO3 < H2SiO3 < H2CO3 < H3PO4

9.已知X、Y、Z、T四種非金屬元素,X、Y在反應時各結合一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所放出的能量是Y > X;氫化物穩定性是HX > HT;原子序數T > Z,其穩定結構的離子核外電子數相等,而其離子半徑是Z > T。四種元素的非金屬型從強到弱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X、Y、Z、T B.Y、X、Z、T C.X、Y、T、Z D.Y、X、T、Z

10.我國最早報道的超高溫導體中,鉈(Tl)是重要組成之一。已知鉈是ⅢA族元素,關于鉈的性質判斷值得懷疑的是

A.能生成+3價的化合物 B.鉈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

C.Tl(OH)3的堿性比Al(OH)3強 D.Tl(OH)3與Al(OH)3一樣是兩性氫氧化物

11.根據已知的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中的元素種類數,請預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種類數為

A.18 B.32 C.50 D.64

12.有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質子數總和為32,價電子數總和為18,其中X與Z可按原子個數比為1:1或2:1形成通常為液態的化合物,Y、Z、W在周期表中三角相鄰,Y、Z同周期,Z、W同主族。

(1)寫出元素符號:X_____、Y_____、Z_____、W_____。H、N、O、S。

(2)這四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13.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與它的氣態氫化物反應得到離子化合物,1 mol該化合物含有42 mol電子,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n。C、D兩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是內層電子數的一半。C元素是植物生長的營養元素之一。式寫出:N、O、P、Li。

(1)A、B元素形成酸酐的化學式__________N2O3、N2O5。

(2)D元素的單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Li+2H2O

(3)A、C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大小__________ < __________。PH314.在周期表中,有些主族元素的化學性質和它左上訪或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相似,如鋰與鎂都能與氮氣反應、鈹與鋁的氫氧化物均有兩性等,這稱為對角線規則。請回答:

(1)下列關于鋰及其化合物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Li跟過量O2反應生成Li2O2 B.LiOH加熱時,不會分解

C.Li遇濃H2SO4不發生鈍化 D.Li2CO3加熱時,分解成Li2O和CO2

(2)鋰在空氣中燃燒,除生成__________外,也生成微量的__________。

(3)鈹的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具有_____性,證明這一結論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Be2C+4H2O??2Be(OH)2?+CH4?,則Al4C3與過量強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① ② ⑨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1)表中元素 ⑧ 的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它的_______(填酸、堿)性比元素 ⑦ 的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_______(填強、弱)。

(2)位于第二周期的某元素的原子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多1個,該元素是表中的_____(填編號),該元素與元素 ⑤ 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化學鍵是__________鍵;該元素與元素 ⑨ 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 ⑨ 顯_____價。

(3)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明元素 ⑦ 與 ⑧ 的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并寫出有關的離子方程式。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精選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鈉的化合物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Na2O2與CO2反應的實驗,把蘸有Na2O2的棉團放入盛有CO2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Na2O2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Na2O2的強氧化性。

Na2O2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鈉的化合物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Cl2、S、O2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①Na2O、Na2O2與水反應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氣)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氣)

②Na2O2、Na2O與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氣)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Na2O2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Na2O2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Na2O2與水作用除生成NaOH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Na2CO3外也還有氧氣,所以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Na2O2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織物的漂白實驗,有色織物褪色。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①展示Na2CO3 、NaHCO3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Na2CO3 、NaHCO3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Na2CO3 、NaHCO3、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②讓學生回憶將過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CO2+CaCO3+H2O= Ca(HCO3)2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質:

Na2CO3+CO2+H2O= 2NaHCO3

碳酸氫鈉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質:

③“侯氏制堿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Na2O2的性質可知Na2O2與CO2 、H2O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CH4、 H2、 CO……)與Na2O2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Na2O2共熱時的反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根據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態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決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業:

1.補充作業

(1)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過量的CO2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與NaHCO3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NaHCO3質量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CO2?

(5)200℃時,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氣體與足量Na2O2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關習題

參考答案:

(1)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Na2CO3 > NaHCO3

②溶質的質量:2NaHCO3>Na2CO3 (168>106)

Na2CO3+CO2+H2O=2NaHCO3

③溶劑:反應消耗水,使溶劑減少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精選篇3

第二節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藥品:氯酸鉀(另加二氧化錳)或高錳 酸鉀。

(2)反應原理:

[

(3)發生裝置:給固體加熱裝置。

[來

(4) 收集方法:

排水法: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 。

瓶口向上排氣法: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收集氧氣時 應注意: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完畢時,應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撤去酒精燈,目的是防止試管內溫度驟然降低,壓強減小,水槽中的水回流到熱的 試管內使試管炸裂。

<2>用瓶口向上排氣取氣法收集氧氣:導管在集氣瓶內應接近瓶底。

(5)驗滿:

用排氣取氣法收集氧氣,要檢驗氧氣 是否收集滿,其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若復 燃,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6)實驗室制氧氣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1>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末端先入水,手握容器看氣泡)。

<2>裝:把藥品裝入試管內(如以KMnO4制氧氣時,試管口應塞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KMnO4粉末進入導管)

<3>固: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鐵夾要夾在試管中上部)

<4>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給試管均勻預熱,然后集中在試管有藥品的部分加熱)

<5>收:收集氣體 (滿水無泡倒立水中,排水充氣,取 出 水中)

<6>移:把導氣管 移出水面(防止 先熄滅酒精 燈,引起試管內 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槽中的水倒 吸入熱 的試 管,使試管炸裂)

<7>熄:熄滅酒精燈。

(7)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 反應。特點:“一”變“多”。可表示為A=B+ C,與化合反應一樣都是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之一。

(8)催化劑、催化作用

<1>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 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 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又叫 觸媒,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2>要理解“改變”的含義,它包括加快 和減慢兩層含義。

<3>催化劑具有選擇性,既不是“萬能”的,又不是“惟一”的。如二氧化錳在氯酸鉀的分解中是催化劑,但不是任何反應的催化劑。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精選篇4

知識目標

在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質量的計算;

通過有關化學反應的計算,使學生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并掌握解題格式。

能力目標

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學風,同時培養學生認識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質和量是辨證統一的觀點。

教材分析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對初學者來說應嚴格按照課本中的五個步驟方法和書寫格式來進行計算。即①設未知量;②根據題意寫出配平的化學方程式;③寫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題。這樣做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解這種題要求對化學計算題里有關化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題意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如果化學方程式中某個物質的化學式寫錯了,或者沒有配平,盡管數學計算得很準確,也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可見正確書寫并配平化學方程式是順利解答化學方程式計算題的關鍵要素。

化學計算題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數學為工具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它不僅要有化學學科的思維方法,還應有扎實的數學功底。

解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要求什么,設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第二是將題目中給出的化學變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依題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題步驟進行。同時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懼怕化學計算,要相信自己。基礎不好的同學要先做些簡單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逐漸體會將數學的計算方法與化學知識有機結合的過程。然后再做較難的題目。基礎好的同學應具有解一定難度題目的能力。在初中階段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題,較易的題目是運用數學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即設一個未知量,一個等式關系。中等偏難的題,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識。計算過程難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驟多,稍微麻煩些。難度主要體現在如何設好多個未知數以及找出這些未知數之間"量"的關系式。總之,要根據自己的化學知識和數學知識水平,加強化學計算的訓練,以求達到熟練掌握解化學計算題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議

本節只要求學生學習有關純物質的計算,且不涉及到單位的換算。計算是建立在學生理解化學方程式含義的基礎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應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義的基礎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應物。所以在教學中要將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與計算結合起來。

化學計算包括化學和數學兩個因素,其中化學知識是化學計算的基礎,數學是化學計算的工具。要求學生對涉及的有關化學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及配平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作解題格式的示范,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加深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統一的辨證觀點。本節課可采用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重、難點: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教學過程:

引入: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變化和質量關系。那么,化工,農業生產和實際生活中,如何通過質量關系來計算產品和原料的質量,充分利用,節約能源呢?本節課將要學習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物質變化的一種方法。

投影:例一 寫出硫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敘述出各物質之間質量比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1.6克硫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同時消耗氧氣的質量是__________克。

討論完成:

S + O2 點燃 SO2

32 32 64

每32份硫與32 份氧氣完全反應,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克 64克

1.6克 3.2克

學生練習1:寫出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計算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_____________。現有31克白磷完全燃燒,需要氧氣__________ 克,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 克。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質間的質量比;根據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質的質量,計算求出未知物質的質量,此過程就為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板書:第三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投影:例2 加熱分解11.6克氯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板書:解:(1)根據題意設未知量;設可得到氧氣質量為x

(2)寫出化學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克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克=96/x

x=96 ×11.6克/245=4.6克

(5)答: 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氣.

學生練習,一名同學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學生練習2:實驗室要得到3.2克氧氣需高錳酸鉀多少克?同時生成二氧化錳多少克?

練習3 用氫氣還原氧化銅,要得到銅1.6克,需氧化銅多少克?

分析討論、歸納總結:

討論:1.化學方程式不配平,對計算結果是否會產生影響?

2.化學方程式計算中,不純的已知量能帶進化學方程式中計算嗎?

投影:例三 12.25克氯酸鉀和3克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完全反應后生成多少克氧氣?反應后剩余固體是多少克?

學生練習:同桌互相出題,交換解答,討論,教師檢查。

出題類型(1)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2)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求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需將純量代方程

關系式對關系量

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系量間成比例

解設比答要牢記

板書設計:

第三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2.加熱分解11.6克氯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解:(1)根據題意設未知量;設可得到氧氣質量為x

(2)寫出化學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克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克=96/x

x=96 ×11.6克/245=4.6克

(5)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氣.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求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需將純量代方程

關系式對關系量

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系量間成比例

解設比答要牢記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精選篇5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了解鈉的物理性質,掌握鈉的化學性質。

2.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鈉的性質

教學難點

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教學過程

【復習】初中所學有關鐵的性質。

【學生】探究、回顧。

【學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與交流

金屬有哪些共同的化學性質?

1.舉例說明金屬能發生哪些化學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圖是一些化學反應的照片,請分析這些反應,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類已發現的一百多種元素中,大約有4/5是金屬元素(引導學生看元素周表),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都比較活潑。因此,絕大多數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總是以化合態存在。但亦有游離態存在的金屬(如,Ag、Cu、Au、Pt)。今天我們學習一種常見的活潑金屬——鈉

【板書】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

【板書】一、金屬鈉(Na)

【學生探究】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討論其化學性質。

(復習: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

【板書】1.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學生】探究鈉的物理性質,探究實驗(教材P39實驗3-1)

【板書】2.鈉的物理性質:

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熱、電的良導體,質軟,密度小,熔點低。

【問題】剛才切開鈉時看到銀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澤,為什么?(引導學生從原子結構示意圖進行分析、探究,推導出鈉的化學性質)

【板書】3.鈉的化學性質

【板書】(1)與氧氣反應

4Na+O2=2Na2O(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分別是哪一種物質)

【學生實驗探究】教材P39實驗3-2(讓學生描述出反應的實驗現象)

現象:鈉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燒,發出黃光,生成一種淡_固體——過氧化鈉(Na2O2)

【板書】

2Na+O2==Na2O2(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分別是哪一種物質)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40科學視野過氧化鈉的特殊用途

【探究】人們常用金屬器皿來盛水,也常用鐵、鋁或銅制的水壺來燒水,說明這幾種金屬與熱水是不反應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不與水反應呢?

【學生實驗探究】教材P41實驗3-3

【問題思考】

1.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2.鈉為什么會熔化成一個小球?

3.小球為什么會在水面上游動?

4.滴入酚酞后溶液為什么會變色?

5.保存鈉的無色液體是否為水?

【板書】(2)鈉與水的反應:2Na+2H2O=2NaOH+H2↑

(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分別是哪一種物質)

【探究】鈉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屬單質O2反應外,還能和哪些非金屬單質反應?

(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Na與Cl2的反應)

【板書】(3)鈉與氯氣反應:2Na+Cl2==2NaCl

另外,鈉還可以和硫單質反應,甚至發生爆炸,生成Na2S。

(4)鈉與硫反應:2Na+S====Na2S

【學生探究總結】1.鈉的化學性質怎樣?與初中所學金屬活動順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應中,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能否從原子結構方面來說明?

【歸納、總結】1.鈉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與金屬活動順序表一致。

2.鈉在上述反應中,化合價均由0價變為+1價,這是由于鈉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之故,因此,鈉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具有還原性,是一種強還原劑。

課后小結

【小結】鈉是一種化學性質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存在,有著廣泛的用途。

課后習題

【課后作業】【拓展、探究】

1.鈉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態存在?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質中?

2.怎樣保存金屬鈉?為什么要這樣保存?

3.鈉能否與硫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進行實驗探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鈉著火以后能否用水來滅?

5.試分析鈉在空氣中久置所發生的變化現象?

板書

一、鈉的性質

1.鈉的物理性質

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熱、電的良導體,質軟、密度小、熔點低。

2.鈉的化學性質

①鈉和非金屬單質的反應

a.4Na+O2====2Na2Ob.2Na+O2Na2O2

c.2Na+Cl22NaCld.2Na+S====Na2S

②鈉與水的反應

2Na+2H2O==2NaOH+H2↑

4、鈉的存在及保存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精選篇6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1.了解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掌握鈉、鋁、鐵與氧氣的反應。

3.了解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會解釋鈉與水反應的各種現象產生的原因。

4.設計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裝置,了解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1.2過程與方法

通過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和鈉加熱時氧化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比能力和分析能力。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

1.鈉的氧化反應

2.鈉與水的反應

3.鋁與NaOH溶液的反應

2.2課題難點

1.金屬與氧氣反應規律

2.鈉與水的反應,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4.鋁與NaOH溶液的反應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的金屬有鐵、鋁、銅、銀等,你知道這些金屬元素是以化合態存在還是以游離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嗎?

閱讀教材第46頁第一自然段,回答并解釋原因。

PPT投影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百分含量示意圖。

學生讀圖,并說出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歸納整理: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Ca。

過渡:在初中我們已經學習過一些金屬單質的性質,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將了解金屬更多的性質。首先請同學們根據你對金屬的觀察和使用,說出金屬都有哪些物理性質?

學生思考回答。

二、新課教學

歸納整理:金屬的物理性質:有金屬光澤、易導電、易導熱、有延展性。

閱讀教材,觀察并分析第46頁圖3-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寫出離子方程式。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思考、交流,回答。

歸納整理:金屬的化學性質:

(1)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與酸反應放出氫氣。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思考與交流:利用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比較Na、Mg、Al、Fe的還原性強弱,預測鈉與氧氣反應的條件。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評析。

實驗探究:

1.用鑷子夾取存放在煤油中較大塊的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觀察鈉的表面。

2.用小刀從中間切開,觀察鈉的“真面目”:顏色、光澤,感受鈉的硬度,并注意觀察切面的顏色變化。

(一)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1.鈉與氧氣的反應

常溫下:4Na+O2=2Na2O

過渡:如果加熱,鈉又有什么變化呢?

實驗探究:

1.用坩堝鉗夾持坩堝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用小刀切下綠豆粒大小的鈉塊,用濾紙吸干煤油后放入坩堝中,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2.觀察現象和生成的固體顏色、形態。

歸納整理并板書:

加熱條件下:鈉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產生_火焰,生成淡_粉末狀固體——過氧化鈉。2Na+O2Na2O2

思考與交流:你認為鋁能否與氧氣反應?若能,反應的理由是什么?若不能,依據是什么?

討論推測:鐵能與氧氣反應,根據金屬活動性,鋁比鐵活潑,應該能與氧氣反應,但在生產生活中鋁卻不會生銹,也可能不與氧氣反應。

實驗探究:

1.用坩堝鉗夾住一小塊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并輕輕晃動,觀察現象。

2.重新取一塊鋁箔,用砂紙打磨,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加熱。

學生觀察、對比、思考,描述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氧化膜熔點高,加熱時氧化膜包裹著的內層鋁熔化而不會滴落。

思考與交流:請解釋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鐵制品需要刷漆或采用其他措施防腐,而鋁制品則不用。

解釋:這是因為鐵銹比較疏松,不能保護內層金屬,而鋁表面的氧化膜比較致密,可以保護內層金屬不被氧化。1.金屬鈉是_______色固體,質地_______,將鈉放在空氣中一會兒,會發現金屬鈉的表面變暗,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鈉放在空氣中燃燒,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顏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屬鈉時,應放在()

A.水中B.煤油中C.棕色瓶中D.酒精中

過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金屬如鐵、鋁、銅等是不和水反應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不和水反應呢?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鈉的幾點性質,并且知道了鈉比較活潑,下面我們通過實驗探究鈉是否和水反應?

實驗探究:在燒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放入一小塊鈉。

學生觀察并描述現象。

歸納整理:現象:浮、熔、游、響、紅。

思考與交流: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

歸納整理:

浮:鈉的密度比水小。

熔:反應放熱且鈉的熔點比較低。

游:有氣體生成。

響:生成的氣體能燃燒。

紅:有堿生成。

思考與交流:結合實驗現象,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生成氣體的成分。并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釋:鈉的化合價升高,必然有一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在水中氧的化合價為不能降低,只能是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產物為氫氣。

(二)金屬與水和酸的反應

1.鈉和水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

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思考與交流: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鈉與水反應產生的氣體是H2。

實驗設計:

通過點燃生成的氣體來證明。

思考與交流:金屬鈉著火,能否用水滅?為什么?應該如何處理?

學生交流回答。

解釋:不能。因為鈉能與水發生反應,且生成的氫氣能燃燒,火會更旺,應用沙子蓋滅。

思考與交流:根據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規律,請你預測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現象。

學生交流回答。

過渡:下面我們來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你的預測是否正確。

實驗探究:取一試管,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再加入一小塊鈉,觀察現象。

歸納整理:現象:有藍色沉淀生成。

思考與交流:根據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規律,我們預測應該有紅色固體銅生成,而實驗結果是有藍色沉淀生成,那么沉淀的成分是什么?試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師補充。

歸納整理:當把鈉放入硫酸銅溶液時,由于鈉非常活潑,先與水反應,生成的NaOH再與CuSO4反應,生成Cu(OH)2沉淀。

過渡:通過生活常識我們知道鐵不與冷水反應,也不與熱水反應,那么鐵能否與水蒸氣反應呢?

思考與交流:設計一套實驗裝置,使鐵粉與水蒸氣反應。(提示:從水蒸氣的產生、鐵粉與水蒸氣的反應,反應產物的檢驗等環節,討論反應裝置的設計。)

PPT展示幾名學生畫的裝置圖,師生共同分析各裝置的優缺點,歸納整理出方案。

實驗探究:按照教材第51頁圖3-9進行演示,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強調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2.鐵和水蒸氣的反應3Fe+4H2O(g)Fe3O4+4H2

思考與交流:對比鈉、鐵與水的反應條件,以及鈉與鐵的活潑性,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歸納整理:當不同的還原劑和同一種氧化劑反應時,所需要的條件越低,該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

過渡: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較活潑的金屬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水反應,那么金屬與酸反應會是怎樣一種規律呢?下面請同學們回顧初中學習過的金屬與酸的反應,總結金屬與酸反應的規律。

(三)金屬與酸的反應

[學生實驗探究金屬與酸的反應情況]

實驗目的:能否通過實驗的方法比較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

實驗用品:鐵絲、銅絲、鋁條、稀鹽酸、稀硫酸、試管

實驗要求:

每4名學生為一組,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探究,并將全體學生分成A、B兩大組

A組:取3支試管,分別加入一小段鐵絲、銅絲、鋁條,然后分別加入少量的稀鹽酸(控制相似的實驗條件,即保證同種酸的體積相同),仔細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

B組: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進行類似的實驗。

鹽酸稀硫酸

2.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1)哪些金屬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反應后生成了什么氣體?哪些金屬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

(2)比較三種金屬分別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將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按由強到弱的順序進行排列。

3.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從以上實驗可以看出,鐵、鋁能置換出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元素,而銅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元素。由此得出,這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鐵、鋁比銅活潑。而鋁跟酸反應比鐵劇烈,則鋁的活動性比鐵強。

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學生討論:金屬活動順序中為什么有氫的位置?有何作用?

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放出氫氣,而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與酸反應放出氫氣。

【說明:學生親眼看到了上述三種金屬與酸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通過比較、討論,容易認知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從而為后面給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打下基礎。】

[活動天地]

1).在上面的實驗中,鐵分別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硫酸亞鐵,并放出氫氣;鋁分別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氯化鋁、硫酸鋁,并放出氫氣。試寫出這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HCl—Fe+H2SO4—

Al+HCl—Al+H2SO4—

2).觀察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共同特點?

3).得出置換反應定義: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這類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4).強調:鐵跟稀鹽酸、稀硫酸反應后顯+2價,用鐵鍋炒菜,鐵和胃酸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給人體補充鐵元素,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說明:在實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驗事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特點得出置換反應的定義。】

(四)、實驗探究金屬與鹽的反應

【實驗探究金屬與鹽的反應】

實驗目的:金屬能否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實驗用品:鋅片、鐵絲、銅絲、硫酸銅溶液、_銀溶液、氯化鈉溶液、試管

實驗要求:取3支試管,分別加入一小段鋅片、鐵絲、銅絲,然后分別加入適量的硫酸銅溶液、_銀溶液、氯化鈉溶液,仔細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

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

Zn

Fe

Cu

1).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1)哪些物質之間會發生反應?反應產物是什么?

(2)對照金屬活動性順序,找出金屬和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有什么規律?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小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屬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

【說明:在探究金屬與酸的反應規律后,學生對不同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利用給出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結合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現象,通過學生討論,得出金屬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規律。這樣安排,既找出了規律,又應用了金屬活動性順序,起到對當堂所學知識加深鞏固的作用。】

(五)、金屬鋁與氫氧化鈉的反應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金屬鋁既能和酸反應也能和堿反應

(六)、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換出來。

問題與思考:

1.銀、鉑、金等經常被用作貴重首飾這與它們的化學性質穩定有很大關系,試想,用鐵做首飾行嗎?

2.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會利用金屬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原理來冶煉金屬,你能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說明:利用問題導思,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是現代濕法冶金的先驅,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激勵學生加倍努力把我們祖先的業績發揚光大。】

在線測試

1.家用鋁鍋、鐵鍋為什么不能用來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下列物質能否發生反應?寫出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銀與稀鹽酸

(2)鋅與硫酸銅溶液

(3)銅與硫酸鋅溶液

(4)鐵與稀鹽酸反應

2.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它是由硫酸銅、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為什么不能用鐵質容器來配制波爾多液?

3.新買的鋁壺用來燒開水時,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會變黑,這與水含下列哪種鹽有關()

A.鈉鹽B.鉀鹽C.鈣鹽D.鐵鹽

4.填寫下列表格。(“混合物”欄中括號內為雜質。)

混合物除去雜質使用的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銅粉(鐵粉)

FeCl2溶液(CuCl2)

5.有X、Y、Z三種金屬,如果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產生氫氣,Y不反應;如果把Y和Z分別放入_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Y表面有銀析出,而Z沒有變化。根據以上實驗事實,判斷X、Y和Z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感悟與收獲

1.金屬能與氧氣、酸以及某些鹽溶液發生化學反應。

2.金屬活動性順序能表示常見金屬的化學活動性,還能用來判斷金屬和酸、金屬和鹽溶液之間能否發生置換反應。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再來談一談鑒別真假黃金的幾種辦法。

【說明:請學生總結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判斷和應用,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并引導學生利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設計實驗鑒別真假黃金,跟開始創設的情境照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課后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1、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設想解決問題的途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2、科學引導,啟發學生運用已學過的化學知識設計實驗方案,驗證提出的設想;

3、集體討論,組織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比較觀察到的不同現象,分析產生的原因,得出正確的結論。

通過問題、假設、驗證、結論,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逐步懂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知道觀察和實驗是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勇氣。

實際教學中,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操作、紀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現象這一系列步驟,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比較分析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鞏固練習

1.在進行鈉和水反應的實驗中,有如下操作和實驗現象,請根據鈉的性質解釋說明。

(1)剛用小刀切開的金屬鈉斷面呈_____色,在空氣中放置幾分鐘后發生的變化為

________________。

(2)切下來的金屬鈉塊要用吸干煤油后方可放入水中實驗。

(3)金屬鈉塊必須用_______夾取,而不能用手拿取。

(4)金屬鈉塊投入水中后,鈉很快熔成一個閃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這是因為

(5)鈉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動,這是因為。

(6)如果水中在未加鈉之前已滴入酚酞試液,反應后溶液由無色變為____________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室里做鈉跟水反應的實驗時,用到的儀器有()

a.試管夾b.鑷子c.小刀d.冷凝管e.濾紙f.研缽g.燒杯h.坩堝i.石棉網j.玻璃片k.藥匙l.燃燒匙

A.abdiB.ecfkC.fghlD.bcegj

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在自然界多數以化合態形式存在。

分析對比:完成下表

本課小結

1.鈉與氧氣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現象和產物。

2.不同金屬相同條件下與氧氣反應,反應現象和產物不同。說明與金屬的活潑性有關系。

3.通過鈉與水和鹽的反應,我們知道了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性質和其他金屬有所不同。

4.學習了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5.總結歸納了金屬與酸反應規律。

板書設計

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

1.鈉與氧氣的反應

常溫下:4Na+O2====2Na2O

加熱條件下:2Na+O2Na2O2

2.鋁與氧氣的反應:4Al+3O2=2Al2O3

二、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

1.鈉與水的反應

現象:浮、熔、游、響、紅

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

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鐵與水的反應:3Fe+4H2O(g)Fe3O4+4H2

3.金屬與酸的反應

三、鋁與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離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作業】課本P48、P50科學探究;P53習題1-9。

化學總復習教案高三精選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運用實驗觀察獲取信息,通過歸納對信息進行加工。體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化學現象與化學本質的辯證認識,熱愛科學,樹立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

【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歸納SO2的化學性質。

三、教學用具

投影儀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好,我們知道在干燥的季節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臨,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還有一種雨水被稱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有關酸雨的視頻,請看大屏幕。

教師:播放酸雨視頻,酸雨視頻展示酸雨對我們環境,動物生存,建筑物及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以及酸雨知識。組織學生認真觀看并思考問題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學生活動:回答危害方面并說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師展示:大家請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圖片,酸雨對空氣污染的報告,SO2中毒現象,被SO2漂白過的食物,大家說這些現象中都免不了一個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學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教師語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SO2。

【板書】課題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1.SO2的物理性質研究

教師多媒體呈現并講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質如下:淡_晶體,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氣中燃燒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S+O2====SO2,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在純氧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教師提問:經過前面的學習,大家思考下我們從哪些方面可以確定SO2的物理性質呢?

教師引導:回憶上節課研究氯氣的性質的方法,思考從哪些方面去研究SO2的性質。

教師學生共同活動:說出從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

教師設問:你對哪條性質還不了解?你能利用一個裝滿SO2的試管來設計實驗說明嗎?

教師演示實驗:實驗SO2的溶解性。經過實驗大家觀察到,SO2是溶于水的。

學生歸納SO2物理性質: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板書】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密度>空氣,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的化學性質研究

【板書】二、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探究一:從分類的角度SO2屬于哪類物質?具有該類物質的哪些通性?

教師引導提問:下面我們從分類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顯酸性,那么SO2屬于哪類物質?想想具有該類物質的哪些通性?

學生討論回答:是酸性氧化物,(總結歸納出SO2作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堿反應,和堿性氧化物反應,和水反應等等。

教師活動:請兩位同學來黑板上給大家展示一下SO2與CaO、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板演師生共同判斷正誤。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師活動:農民伯伯夏天勞作的時候也是帶“太陽帽”的,他們這個太陽帽是用草編的,相信很多同學都沒有見過,沒關系,請看大屏幕,(展示新草帽、舊草帽圖片),同學們看看兩個草帽顏色有區別嗎?說明SO2有什么化學性質?

學生活動:顏色不同,說明SO2有漂白性。

【板書】2.SO2的漂白性

教師指導閱讀: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上第90頁關于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穩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質還有哪些?其漂白原理與SO2的漂白是不是相同?

學生閱讀思考:上節課學過的氯氣也有漂白性。氯氣的漂白是因為它的氧化性。

教師提出問題:從氧化還原的角度思考SO2具有哪些性質?

學生實驗探究:上講臺將SO2通入到老師準備好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現象,并對反應后溶液進行加熱。

教師引導:大家觀察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價是幾價?說明什么呢?

學生回答:正四價,處在硫的中間價態,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板書】3.SO2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學生討論探究:由學生代表上講臺用教師提供的試劑(石蕊試液、SO2水溶液、品紅溶液、雙氧水、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儀器或用品,選擇合適的用實驗的方法來證明SO2具有還原性。

教師評價指導。

教師講授:SO2的氧化性,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來理解,大家請看黑板(寫出SO2與H2S反應化學方程式,帶領大家復習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

教師設問:我們剛才學習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說出了兩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會不會應用呢,我們通過一道習題來鞏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氣都具有漂白性,若將等體積的二氧化硫和氯氣充分混合后,通入濕潤的有色物質,可觀察到有色物質發生什么現象?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教師陳述:我們請同學來說一說這節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其他同學認真聽作補充。

學生回答: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教師肯定鼓勵。

作業

收集當地的雨水樣品,測定其pH。如果是酸雨,分頭了解產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對策的建議。

五、板書設計

332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 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带电机减速器一套_德国BOSERL电动机与减速箱生产厂家 | 深圳市人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电能表-充电桩电能表-导轨式电能表-智能电能表-浙江科为电气有限公司 | China plate rolling machine manufacturer,cone rolling machine-Saint Fighter | 引领中高档酒店加盟_含舍·美素酒店品牌官网 | 中国品牌排名投票_十大品牌榜单_中国著名品牌【中国品牌榜】 | 行吊_电动单梁起重机_双梁起重机_合肥起重机_厂家_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无线对讲-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重庆畅博通信 | 破碎机锤头_耐磨锤头_合金锤头-鼎成机械一站式耐磨铸件定制服务 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低噪声电流前置放大器-SR570电流前置放大器-深圳市嘉士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胃口福饺子加盟官网_新鲜现包饺子云吞加盟 - 【胃口福唯一官网】 | 找果网 | 苹果手机找回方法,苹果iPhone手机丢了找回,认准找果网! | 电液推杆生产厂家|电动推杆|液压推杆-扬州唯升机械有限公司 | 宝鸡市人民医院| 档案密集架,移动密集架,手摇式密集架,吉林档案密集架-厂家直销★价格公道★质量保证 | 无锡装修装潢公司,口碑好的装饰装修公司-无锡索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星耀裂变】_企微SCRM_任务宝_视频号分销裂变_企业微信裂变增长_私域流量_裂变营销 | 动力配电箱-不锈钢配电箱-高压开关柜-重庆宇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聚天冬氨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PASP,IDS - 远联化工 | 根系分析仪,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考种仪,藻类鉴定计数仪,叶面积仪,菌落计数仪,抑菌圈测量仪,抗生素效价测定仪,植物表型仪,冠层分析仪-杭州万深检测仪器网 | WTB5光栅尺-JIE WILL磁栅尺-B60数显表-常州中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可当科技有限公司—流量卡_随身WiFi_AI摄像头一站式解决方案 | 垃圾处理设备_餐厨垃圾处理设备_厨余垃圾处理设备_果蔬垃圾处理设备-深圳市三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安规_综合测试仪,电器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低压母线槽安规综合测试仪-青岛合众电子有限公司 | TPE_TPE热塑性弹性体_TPE原料价格_TPE材料厂家-惠州市中塑王塑胶制品公司- 中塑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天津力值检测-天津管道检测-天津天诚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滚筒烘干机_转筒烘干机_滚筒干燥机_转筒干燥机_回转烘干机_回转干燥机-设备生产厂家 | 包塑丝_高铁绑丝_地暖绑丝_涂塑丝_塑料皮铁丝_河北创筹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CTP磁天平|小电容测量仪|阴阳极极化_双液系沸点测定仪|dsj电渗实验装置-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 | 留学生辅导网-在线课程论文辅导-留学生挂科申诉机构 | 仿古瓦,仿古金属瓦,铝瓦,铜瓦,铝合金瓦-西安东申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 CCE素质教育博览会 | CCE素博会 | 教育展 | 美育展 | 科教展 | 素质教育展 | 中国品牌门窗网_中国十大门窗品牌_著名门窗品牌 | 特材真空腔体_哈氏合金/镍基合金/纯镍腔体-无锡国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_高通量真空平行浓缩仪-勤业永为 | 南京租车,南京汽车租赁,南京包车,南京会议租车-南京七熹租车 | 新车测评网_网罗汽车评测资讯_汽车评测门户报道 | IHDW_TOSOKU_NEMICON_EHDW系列电子手轮,HC1系列电子手轮-上海莆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钢衬玻璃厂家,钢衬玻璃管道 -山东东兴扬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振动筛-交叉筛-螺旋筛-滚轴筛-正弦筛-方形摇摆筛「新乡振动筛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