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
讀后感涵蓋了對所讀內容的簡要概述、分析評價、個人觀點以及引申思考等多個方面。要怎么寫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供大家參考。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1
寒假里,我讀了《封神演義》這本書,有了許多感想。
商朝末年,紂王殘暴無情,魚肉百姓,使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偏偏在這時,轅軒墳里的一只狐貍精妲己又跑到皇宮里,妖言惑眾,迷惑紂王,使紂王越發不理政事,不顧百姓疾苦,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更加痛恨他。
就在此時,一個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人出現了,他就是西伯侯姬昌,姬昌也同其他百姓一樣,非常痛恨和反對紂王,因此他一直在其封地西岐施行仁政,西岐的百姓都很支持他。姬昌也想等實力壯大后,就起兵反商。
可是,在一次宴會上,姬昌酒后失言,說出了反商的話,被別人揭發,后逃脫。回到西岐后,他繼續訓練軍隊,但因為他年歲已高,不久就去世了,其子姬發繼承其遺愿,繼續善待百姓和伐商。他的仁心感動了百姓,百姓紛紛前來投軍,姬發的勢力迅速壯大,于是,姬發率領軍隊進攻商朝,一路上勢如破竹,打進了商朝的都城朝歌,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姬發稱帝,史稱周武王。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君主如果想一統天下,鞏固政權,就必須以仁義服人,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那么全天下的百姓都能來投靠和支持他;反之,如果統治者殘暴無情,那么,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都會反抗他,因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2
最近我讀了一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這部小說是一部獨特的神話小說。這本書講的是商朝和西周的故事。這本書講了商朝的紂王昏庸無道,天下反了八百鎮諸侯。最后武王姬發率兵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朝。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紂王。他昏庸無道,貪戀于酒色不理朝政,暴虐嗜殺,寵信奸臣,殺害忠良,奢靡浪費,還大興土木,興建酒池肉林。這還 不算什么,最嚴重的是他聽信女妖妲已之言造了酷刑“炮烙”! 這刑具是用銅制成的,長有五尺有余,寬約三尺,用刑時,將它放在火上烤紅,將人捆在上面,人的身體一接觸,馬上就會燒得吱吱響,疼痛難忍,一會兒就會命歸 黃泉。紂王用此刑燒死了不少忠臣。正因為如此商朝才被送上滅亡之路。
人都有兩面性,紂王也不例外。他有這么多的缺點,但是他也有一個優點,就是力大無窮,武藝高強,勇貫三軍。連紂王這樣的昏君都有一個這么大的優點, 何況我們現在人的呢?所以看人要看全面不能只看某個人的缺點或優點,如果一個人只看到某個人的缺點,那么那個人將會自暴自棄;如果一個人只看到某個人的優 點,那么那個人將會驕傲自滿。
在這部神話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人是二朗神楊戩。他長著三只眼睛,手持二萬五千二百斤的三尖兩刃戟,,人神混血,力大無窮,法術無邊,撒豆成兵,通曉七 十二般變化,乃是姜子牙的得意門人。我喜歡二朗神楊戩的儀表堂堂、法術高強。我尤其喜歡他那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想辦法的精神。記得有一次姜子牙不幸得重 病,商兵想趁虛而入,是楊戩急中生智用草變為彪形大漢迷惑了敵軍。我要學習楊戩那種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想辦法的精神。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小說《封神演義》,你們喜歡嗎?歡迎來閱讀。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3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封神演義》,這是由明代的陳仲琳編寫的。里面有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風神演義》是由著名的歷史事件——武王伐紂演義而來的。它發生在商朝末年,當時的紂王既殘暴又昏庸,寵愛妲己,不務正業,修炮烙害人,為妲己修鹿臺和“酒林肉池”!紂王還聽信馬偕奸臣小人,殺害忠良,為了妲己還把比干的心掏出了做藥!更可怕的是,他還把西伯侯姬昌的大兒子伯邑考剁成肉餅給姬昌吃。姬昌的二兒子武王看了以后非常氣憤,決定為家為國報仇。他調動了姜子牙、楊戩、李天王和他的三個兒子、雷震子等人去攻打紂王,紂王派蘇護、崇家二兄弟、聞太師、趙公明等人前去鎮壓,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商朝滅亡。紂王看到自己打敗仗了,便上摘星樓自焚了。從此,周朝建立。
讀完了《風神演義》,我覺得打一場勝仗不容易,更何況是建立一個朝代的勝仗。那里面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至今令我記憶猶新,尤其是那些戰爭讓我感到當時人的勇敢和智慧。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4
我寒假里讀了一本書叫《封神演義》我最喜歡里面的一個人,名字叫做姜子牙。他武功特別高,人還很善良。我喜歡姜子牙是因為一個故事,我才喜歡他的。有一次姜子牙的徒弟金吒被聞太師抓了,聞太師讓姜子牙晚上去一個地方找他,如果姜子牙不去,聞太師就會把金吒給殺死。姜子牙聽完,馬上去那個地方,找聞太師叫他放了金吒。在那個地方姜子牙和聞太師大戰了三十多個回合,聞太師用了一件法寶,名叫捆仙鎖,把姜子牙捆了起來,聞太師說:你們之間只有一個人能走,你們誰走?姜子牙說:讓金吒走,聞太師把金吒放走了,姜子牙卻死了。
我被他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所感動!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5
這幾天,我在媽媽的陪同下讀完了中國十大名著之一——《封神演義》。
這本書不但有周朝討伐商朝的歷史典故,還有許多身懷特異功能、能呼風喚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將、神仙道士參加了斗爭。聞太師、申公豹等代表了維護殷商的邪惡勢力,姜子牙、楊戩等則代表了西周的正義勢力。我看著看著,便徹底被書中生動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迷住了,想不到作者的想象力這么豐富,真是太好看了。好多的科學家也是想象力豐富,為人類進步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如果我們學習也多想象,多提問,學習也就不是難事,我的作文也就不再頭疼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哪吒。他出生在陳塘關,母親懷了三年零六個月才生下他。他從小臂力過人,并且打死了龍王三太子,抽了他的筋;在南天門遇見龍王,剝了他的鱗,讓他去向父母認罪; 無人能拿起的軒轅弓、震天箭,卻被哪吒射出,并射死石磯娘娘的弟子;四龍王來到陳塘關想害李靖夫婦,只聽見哪吒歷聲叫道:“一人做事一人當,我打死三太子,我來償命,哪有子連累父母之理?”四龍王聽后放開李靖夫婦。哪吒親自剖腹,挖腸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歸泉。最后在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又蓮花化身,但無魂魄。從這里我們看到了哪吒是多么的有孝心和責任感。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6
他有一大群神仙朋友——會七十二變的二郎神楊戩,三頭六臂的哪吒;他還有很多法寶——翻天印、太極圖、杏黃旗、混元金斗;它就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可以比肩四大名著的長篇經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哪吒鬧海、姜子牙釣魚等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封神演義》的作者是明代的許仲琳。它以西周周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講述了由紂王去女媧宮進香所引起的闡教與截教斗法、神鬼人妖三界大戰、姜子牙幫助姬昌伐紂奪取商朝,最后紂王自焚而死,姜子牙封神等一系列的故事。
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就是作者奇特的想法,有點異想天開的感覺,但卻又寫得特別逼真。他創造出了一個個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會七十二變的二郎神楊戩、有三頭六臂的哪吒、脅身雙翅的雷震子、會鉆地的'土行孫……。
而我最喜歡的部份就是以紂王和申公豹為代表的截教跟以武王和姜子牙為代表的闡教大斗法:打神鞭、陽陽鏡、金絞剪、定海珠……雙方各有異寶斗得不亦樂乎;魔家四將、哼哈二將、千里眼、順風耳……各顯神通。他們都能上天入地,撒豆成兵無所不能。十絕陣、天河陣、誅仙陣、萬仙陣……座座兇險異常,雙方絕一勝負,但死傷神仙無數。
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不計前嫌,把許多跟他的仇的人都封神了。他用一顆善待他人的心,容下了別人所不能容的事。封神結束后,申公豹譏笑他,姜子牙悠然地對他說:“難道我姜子牙下山,圖的是榮華富貴?只要看到天下安寧,天地人三界協調有序,我心愿已足。至于我個人,別無所求。”他以廣闊的胸懷看淡紛擾,看輕得失,視功名利祿為過眼云煙。他是真正的君子,做人無愧于心。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心胸狹窄自私自利,讓我們向姜子牙學習,每個人多一份善意的寬容,少一份無意的傷害。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7
暑假里我讀了封神演義一書,他使我受益無窮!
在中華民族歷經風霜蒼茫的大地上燃燒這五千年傳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點燃了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的奮斗之夢,照亮了中國歷史的前進之路。泱泱中華,滾滾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的鴻篇巨作,這個故事也是這個樣子的。
紂王七年,春二月,一日,紂王出架女媧殿內,不像一陣大風吹開遮掩女媧娘娘圣像的布,紂王一看大囍,便在周圍粉墻上作詩。娘娘看了大怒不已,命令三個修煉00千年的妖怪,九尾狐貍精,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娘娘說“三妖接旨成湯望氣暗然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你等隱去妖形,托身宮院,不得殘害眾生,并去幫助一個有女媧石之人。可他們哪知原本在姜子牙手中的女媧石已被申公豹奪走,就這樣,他們幫錯人了,
有一天三只妖知道了這件事,可是時機已晚他們只能將錯就錯,再后來女媧娘娘知道了將他們困住,交到姜子牙手中,姜子牙將他們斬首。誰知道那狐貍精臨死還不知悔改,還迷惑劊子手,姜子牙只好親自把他殺死,
我真的佩服古人的智慧,我們一定把這文化之火傳承下去。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8
在今年暑期里,我遠離了電視、手機、電腦,在完成了老師安排的作業后,在媽媽的引導下,我找到了一項新工作——“讀書”。從什么書讀起呢?童話,寓言,還是小說?總之選書成了個小問題,還是請媽媽幫忙吧!媽媽說:“你不是很喜歡看電視劇《封神榜》嗎,那你就從神話小說《封神榜》看起吧。”于是到新華書店讀《封神榜》就成了我這個假期的新工作。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還想:書哪有電視劇好看。可是,由于媽媽監督不能看電視,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我只好硬著頭讀起來。當我靜下心來認真看書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書上的故事比電視劇里精彩得多。
從書中我知道商紂王的摘星樓是用玉和金子建造的,上面鑲嵌著各種寶石,晚上不用點燈就亮如白晝。他不管百姓的疾苦,只管自己享樂。他聽從妖后蘇妲己的話,害死了比干皇叔,還殘害百姓。與他相對應的周文王姬昌愛民如子,管理的西岐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最有意思的是他設計的牢房,竟然是在地上畫個圈兒,從這兒我知道了畫地為牢的來歷。
我還知道丞相姜子牙原來曾經賣過笊籬,在江邊釣過魚。他為人善良而又足智多謀,深受師傅器重,讓他背封神榜到世間斬將封神,興周滅紂。而他的師兄申公豹是一個小肚雞腸,搬弄是非的小人,他為了奪走姜子牙的封神榜與姜子牙打賭:把頭割下來丟到半空,還能回來。結果被南極老壽星用鶴仙童子叼走,后來經過姜子牙的求情,南極老壽星把頭還給了他,為了懲罰他,老壽星故意把他的頭安翻了,讓他臉向后倒著走,鬧出許多笑話。我想現在有的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無事生非,也許是從申公豹那里留下來的……
讀了這些故事,我想:做人就要心胸寬廣,不能自私自利,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誠實守信,寬厚待人是做人的根本,海納萬川靠一顆寬容的心。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9
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叫《封神演義》。這本書的故事是一部帶有神話色彩的小說。我一拿到書,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共344頁,講的是商朝紂王因迷戀妖精妲已殘害國家忠良及百姓,激起民憤,最終被周王取代,國家滅亡的故事。
我讀到的最感興趣的一段就是哪吒用它的法寶不小心打死了龍王敖廣的三太子敖丙,敖廣要哪吒償命,哪吒為了陳塘關的百姓,最終自殺,李府上下瞬間哭成一片。哪吒的靈魂飛到了乾元山金光洞,找到了他的師父太乙真人,太乙真人用荷葉當身子,四條蓮藕做四肢,荷花為腦袋,在心臟那里放了一顆金丹,哪吒又復活了!
這段故事作者描寫得繪聲繪色,在描寫哪吒與龍王三太子打斗的時候,讓我看得驚心動魄,好像我親臨現場似的。讓我看到了哪吒是一個勇敢、頑皮、機智、正義、善良的孩子。
這本書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在我國古代歷史小說中,它的民主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態度確實難能可貴。有時間我還會再讀一遍!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10
《封神演義》想必大家也曾聽說過。書中的楊戩,哪咤通過《西游記》的宣傳更是成為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雖了解這兩位,但眾多人對《封神演義》的了解卻只有“姜太公釣魚”,實在是太膚淺了。
其實,真正的《封神演義》并不只是封封神那么簡單。主要劇情大概是這樣的:紂王被狐妖妲己迷惑,終日飲酒作樂,不顧國家安危。姜子牙下山接榜,得罪紂王,被一次又一次圍攻……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后,兵伐朝歌,除暴安良,終于大獲全勝。而各路被殺害的魂靈也在封神日前“復生”成神……
這本《封神演義》是明朝許仲琳的杰作。別看我把內容概括得如此簡單,其實這整本書充滿了殘酷和血腥。紂王被妖妃妲己迷惑,發明了烙炮、肉林等極其殘忍的手段來判死刑,看得讀者心驚肉跳。而且,就連他的國家也將也繼承了這種風格。什么太陽神針啊,瘟黃大陣啊,都是用最血腥的辦法讓人當場斃命!而西岐居然要面對這樣可怕的武器,真是太麻煩了。幸好有姜元帥和十二大弟子的鼎力相助,整個西岐才得以安寧。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歌城雖派出了各種厲害的武將,但各自也會有西岐的對手,且每次都是姜子牙獲勝。雖然各路仙人本不該大開殺戒,見鬼殺鬼,見人殺人,但他們也是被逼無奈。因為對手都是封神榜上的名將。而沒上封神榜的,也會自動歸降。
我想,這本書中的一些事,肯定也包含了勞動人民自己的心愿。紂王是個 暴君,幾乎沒人敢招惹他,而姜子牙卻大膽地提出反抗。這代表:無論邪惡勢力有多強大,都不會在世間永存,正義必定會憤然而起,不顧生死安危,勇敢地去打敗邪惡,獲取光明。紂王的軍馬強大,但必定也會失敗;而光明雖弱小,卻因順從民心,會變得越來越亮,越來越有希望。在《封神演義》里,在劇情的不斷發展中,我們無處都會感到勞動人民的這種“渴望光明,憎恨黑暗;相信正義,不畏邪惡”的心態。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11
這學期我讀了一本課外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封神演義》,是我從 3 月 13 日開始讀的,直到 4 月 31 日才讀完。它一共有四十二章。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四十二章。
這章的題目是姜子牙岐山封神。講的是把那些戰死疆場的亡魂封為神的故事。子牙一共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其中,黃天化、黃飛虎、崇黑虎、聞聘、崔英、蔣雄為三山五岳正神;聞仲為九云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率領雷部二十四元催云喚雨的護法天君;殷郊、楊任分別為執年歲君太歲和甲子太歲,坐守日月星辰,掌管人間時令;鄭倫鎮守西釋山門,保護法寶,為哼哈二將之神。總之,其余眾人都各自封神。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覺《封神演義》寫得很好,正義的一方是姜子牙,邪惡的一方是申公豹。我認為,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的。最后,正義真的戰勝了邪惡。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12
《封神演義》是一部著名的民間傳說,里面述說很多人物、故事。
整本書主要說了:紂王看見了女媧的美色,找了一個狐貍精做貴妃,還有兩個奸臣伴在左右。于是紂王就殘害百姓、殺害忠良。于是姜子牙便下山投奔西岐,最后滅了紂王,還立了封神榜。
書中還有我們熟悉的人物,例如楊戩、哪吒、土行孫,一章章故事中包含了瑰麗無比的神奇想象,氣勢磅礴的人妖鬼神的陣容,奇異古怪、變化無窮的斗法場面——這些精華使我眼前一亮,大肆閱讀。
四十一篇文章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十章:孔宣兵阻金雞嶺。孔宣是一只修煉千年的九色孔雀,他身后有黃、藍、黑、紅、白五種顏色的光柱,用手一抖,將領或兵器就會被收走,頗像《西游記》中兕怪的金剛琢,可以收走所有武器。最后,西方極樂世界的準提道士來助陣,破了孔宣的妖術。之所以喜歡這一段是因為:這一段的孔宣法力高強,眾將敵不過,有一種一波三折的感受。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小人的`話聽不得,否則會引來殺生之禍;要明白誰對誰錯,不要為錯的一方效力,還知道了不論多好的人,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磨煉出來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百姓順和,國家延續,百姓不和,國破家亡。縱觀歷史,凡是順民心、順民意的朝政,都政通人和,經濟發展,國家興旺。讀史,使人明鑒。水宜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13
寒假里,我讀了《封神演義》這本古典名著,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古代的神話故事。書中的情節跌宕起伏:有時令人痛恨,有時令人欣喜,有時令人提心吊膽,有時令人暢快淋漓……但正是這些各種各樣的情感元素,才構成了這部充滿著英雄氣概、蕩氣回腸的《封神演義》。
這本書無論是圖畫還是文字,都深深地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在字里行間,到處洋溢著濃濃的英雄氣魄。我十分敬佩周文王、周武王、姜尚、黃飛虎等大英雄,因為沒有他們,就不會推翻荒庸無道的紂王;我也十分厭惡紂王、妲己、費仲、尤渾等卑鄙小人,因為不是他們,就不會斷送成湯六百年的江山!
這部小說描繪了許多人物,有機智可愛的小哪吒,有法力高強的楊戩,有貌丑心善的土行孫,還有沖動魯莽的雷震子;有陰險奸詐的申公豹,有助紂為虐的聞仲,有心懷詭計的胡喜妹,還有卑鄙無恥的張奎。這些人物被刻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正是這些形象鮮明的人物,才上演了一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大戲。
讀了《封神演義》,使我又一次清楚地認識到了真、善、美與假、惡、丑,明白了邪惡永遠都會被正義打敗。雖然《封神演義》這部章回體小說是神話故事,但是這些英雄的大無畏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14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字叫做《封神演義》的書,書中有許多故事,如:哪吒出世鬧東海、太乙神收石磯、雷震子潼關救父、楊戠巧斗四大天王、姜子牙歸國封神……等等,主要講述了姬發和姜子牙還有幾名大將反紂王的故事。
夏朝,有一個君主紂王,殘暴肆虐,制作了酒池、肉林,中間還挖了一個蠱盆,作惡多端。西伯侯姬昌找到姜子牙一起反紂,中途還收了幾員大將,有:黃飛虎楊戠、哪吒、土行孫、雷震子、木吒、金吒、黃天化、鄧嬋玉等等,他們碰到了魔家四將,哪吒首先上陣,一上來,魔力紅的混元傘把武器收了,接著木吒、金吒、黃天化、黃飛虎的武器也被收走了,魔禮青、魔力海、魔禮壽、魔力紅的法寶攻城,西岐死亡無數,立即鳴金收兵,經過千辛萬苦終于把紂王推到了。
這本書告訴我:只要堅持和團結,什么事都能做好。
關于封神演義的讀后感篇15
今年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課外書,書名叫“神魔大戰——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里的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他一下山就去了西岐,在那又有了哪吒,雷震子,土行孫等一起幫助周反商。
那時,商的紂王是個昏君,昏君紂王用可怕的炮烙害死忠臣,紂王每天不無正業,只知道美色。忠臣們都很無奈,有的甚至被逼上了絕路。當時天下百姓日日夜夜都叫苦。
姜子牙看不下去了整軍反商,最后也把紂王逼上了絕路,這叫自作自受。百姓終于過上了太平的日子。
里面還有很多經典的故事,我就不都一一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