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
中國自古就有世家傳世的好家風為人所贊頌,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是一種利家利民利國的行為,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1)
家風,指的是家庭或者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家中后人樹立的價值準則。良好的家風家訓,有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家族環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培養出杰出的人才,為國家多做貢獻。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們家自然也不例外,勤儉節約,誠實守信,孝順父母,尊老愛幼
媽媽是一個孝順的女兒,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外公外婆遠在宿州老家,每到假期,媽媽都會帶著我一起回去看他們,在家里陪他們住幾天。每次回去,媽媽都會把活兒給搶先做掉,想讓外婆多多休息。可是外婆呢,也會搶著干活,想讓媽媽多歇歇。有時候她們甚至還會因為搶活干而吵起來。平時,媽媽每隔一天都會打電話給外公外婆,問候他們的身體怎么樣,陪他們聊聊天。
有一次,媽媽打完電話,我不解地問媽媽:“你為什么總是給外公外婆打電話呀?偶爾打一次電話就可以了呀!”“因為他們年齡大了,又沒有人照顧,大姨二姨要上班,媽媽不放心呀!所以經常給他們打打電話,問問他們的身體,陪他們聊聊天,這樣他們也不會太寂寞呀!”我真高興外公外婆能有媽媽這樣的女兒!等我長大了,就給我爸爸媽媽買個大房子和我住在一起,這樣,等他們老了就不會寂寞了,我也可以照顧他們啦!
勤儉節約也是我家的優良傳統。以前,我吃飯不僅挑食還經常剩飯,爸爸為此提醒我很多次,我還不以為然。后來我留心觀察了一下,爸爸媽媽每次都把碗里的米粒全部吃干凈,我也慢慢向他們學了起來。后來我學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后,更加明白了這個道理,現在我的碗里也是干干凈凈了。
媽媽每學期結束后,都會把我沒有用完的作業本收集到一起,把沒有用完的部分剪下來重新裝訂成一個新本子,作為草稿本來使用。我都會在旁邊幫媽媽的忙,聽著媽媽的“嘮叨”這樣干凈的紙白白扔掉多可惜呀!慢慢地,我也學會了離開房間隨手關燈,學會了在公用場所及時關閉流著水的水龍頭這些小事,現在做起來都是那么地簡單而自然!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2)
哲學家薩特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二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個高貴的信仰——良好的道德。道德源自于什么?沒錯,正是那優良的家風教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汽車去姥姥家給姥姥過壽,我剛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就看見一個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走上車來,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理想:我該不該給老奶奶讓座呢?如果讓了,別人會不會說我出風頭?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著怎么辦?我心理就像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一樣,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做一個敬老的好孩子。”小惡魔說:“別聽她的,萬一讓了座,別人說你出風頭怎么辦?再說了,坐這兒多舒服呀!”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媽媽不是經常說要尊老愛幼嗎?”“不讓!”“讓!”“不讓!”“讓!”。
就在我不知所措時,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在馬路邊拾到了5元錢,我便把它帶回了家,媽媽知道了,對我說:“孩子,去把它交給警察叔叔,咱們不可以貪圖便宜。”我照做了,警察叔叔夸我是個拾金不昧的孩子。我說這是媽媽讓我這么做的。警察叔叔說:“你的家風,真好!”雖然只是5元錢,但是,它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記!
想到這兒,我便鼓起勇氣對老奶奶說:“奶奶,您坐這吧!”老奶奶感激的對我說:“你真是個好孩子!”聽了這話,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我決定以后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發揚我家優良家風。
道德匯成的一個個心靈,它們照亮起未來迷茫的路,未來屬于我們,所以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一分道德好像一滴水,許多道德就是一片海。一分道德好像一盞燈,許多道德的光輝就是一輪太陽。一分道德好像星星之火,許多道德可成燎原之勢。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所以趕快行動起來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吧!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3)
家鄉在云石,這兒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有許多人都喜歡來這兒休閑娛樂。我的家就在一個極為普通的小村子里。別看我家很不起眼,但是,我家卻有著極為可貴的家風家訓。那就是全家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個成語:尊老愛老,更要有愛心以及誠信。
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有愛心,要尊老愛老。而她也在從自身給我樹立了一個榜樣風范。媽媽每隔兩三天就會買回許多有助于身體健康的藥片,給奶奶吃。或者又是帶奶奶出門去游玩,盡管奶奶嘴巴上說不要去。我們家里,我們每天都在一起,生活很融洽。一天,我在看電視,正當我捧腹大笑時,奶奶走了過來,換了一個她喜歡的頻道,愜意地躺在沙發上看了起來,我頓時火冒三丈,但我又想起來了媽媽的那句話,就安靜下來,陪奶奶看完了這部電視。
有一天,我在戴村店里玩小皮球,突然,球飛了出去,我跟著出去了,只見一個老乞丐正在向路人乞討,可沒一個人搭理他,他的目光是多么的可憐,多么的無助,我的心軟了,我直沖進店里,拿出媽媽的錢包,但很快我又放了回去,我擔心媽媽看見錢少了會批評我,但是那位乞丐更可憐,他無依無靠,死神隨時都可以將他帶走。我猶豫不決,最后,我拿出一張50元的紙幣,直奔出去,放進了那個乞丐的碗里,那個乞丐用感激的眼神望著我,我沖他微微一笑就走了。媽媽知道了,表揚了我,我心花怒放!
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有一次,我再買東西,這次用了我8·5元,我只剩下1·5元了,我垂頭喪氣地走著,一摸口袋,媽呀!我的五角不見了,我繼續走著,咦?哪來的10元錢?地上有一張10元錢,我腦子里出現了一個邪惡的念頭:把錢據為己有,我張望了一下四周,沒人,我便把錢撿了起來,放進口袋,若無其事地走開了。我告訴了爸爸整件事的經過,原本以為會被表揚,可換來的卻是一頓臭罵,我只好把錢交給了保安來歸還失主。
孝心、愛心、誠信是我家的家風家訓,這些也是每個人理應做到的,如果你還沒做到,就加油努力吧!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4)
好家風像優美的音樂浸潤我們心田;像經典的書籍傳授我們知識;像明亮的燈光指引我們前行。
韓愈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是呀,天才與凡人只有一步之隔,這一步就是勤奮,勤奮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媽媽說:“越勤奮,越幸運”,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是啊,別人可以替你開車,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行走,成功要靠自己去爭取。”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他們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在我身邊,就有一個勤奮的好榜樣,那就是我爺爺。爺爺從貧瘠的農村來到了部隊參軍,他做事嚴謹、性格堅強勇敢、勤奮上進,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為軍官。
級別越來越高,爺爺也越來越勤奮努力。他要求司機在自己車上放幾本書,出車的空隙就拿出來看看。他還經常鼓勵戰士們,要堅毅、能吃苦,要繼續自己的學業,去考學、到軍校進修,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和能力。爺爺大校轉業后擔任了測繪局領導,同樣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奮努力,為國家的測繪事業作出了貢獻。
爺爺帶了個好頭,爸爸自然要向他看齊。爸爸在工作上也是勤勤懇懇,很多事情也是親力親為,從不抱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工作中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勤奮幫助爸爸在工作上越過了暫時的失敗和挫折,助他摘下甜美的成功之果!
我從小學習舞蹈,“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練基本功的時候,我經常因為肌肉疼痛而想要放棄,但是爺爺和爸爸的榜樣力量,讓我不甘落后,我堅持著、努力著,很快我的基本功變得扎實、各種有難度的動作也能很快做到位,舞蹈起來更是行云流水、流暢優美,因此在各類舞蹈比賽中,我獲得了很多獎項。
我想,在若干年后,帶著“勤奮努力”的好家風,我長大了,定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我相信自己仍然會延續這種好家風,讓它伴我成人、成才。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5)
“國有國風,校友肖峰,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到家風是什么?你家有家風嗎?而我的回答是,家風就是家規,就是一家人的風氣。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人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著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換這一家的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后代了。這個壞名聲也會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以一傳十以十傳百,很快就會沒有人愿意和這家人交往,到這個時候再想改就再也來不及了,所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
家風也可以代表1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夾著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相幫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一生,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的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的家規就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的人生鑒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就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6)
爸爸媽媽常常跟我說:“在家里,尊重父母就是尊重自己,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在外面,要善待別人,幫助別人,為別人辦事時要有公平心。”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他讓我重點讀第二條:尊老愛幼,平等待人。爸爸媽媽讓我以“和睦相處、善待他人、尊老愛幼。”作為做人的目標,他們對我的教育都融進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伴隨著我健康成長。
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說的是養孩子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一個人如果不把孩子教好,丟臉的是整個家庭。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回爺爺奶奶家、去外公外婆家玩,每次去的時候,他們都會買些水果、營養品回去給老人家,每一次都會告訴我:有好吃的,要先給家里的老人吃。每次回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我都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捏捏腿。和他們聊天,告訴他們,我經歷過的好玩的事,讓他們分享我的快樂,有時我還幫他們掃掃地、擦擦桌子、做做飯。每當這個時候,我總能聽到他們在旁邊夸我:我們家的孫女長大啦,懂事了,能做好多事了,我們可以享福啦。聽得我心里美滋滋的`。所以,一有空,我就回去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聊天、做事。
我父母還教育我們:不管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認真對待,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別人有難,要主動幫忙,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要謹記著父母對我的教育,這樣,才不會給我們家丟臉,才不會給社會帶來危害。
良好的家風,不僅能影響自己的孩子及后代,還能影響到別的家庭,乃至社會。所以,我們要讓好家風流傳下來,讓我們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7)
說起家風,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敏于事而慎于言”這一句。年幼的我在書上看到這句時,便問爺爺:“這話是什么意思?”爺爺告訴我:“簡單來講,就是少說多做。少說空話、大話;多做實事……”我似懂非懂,不過,它已經像一顆種子落進了我的心田。
記得有一次,老師把全班分為五組進行搶答比賽。當老師念第一道題目時,我們組參與搶答的人屈指可數,最后,自然是輸得很慘。當時,身為小組長的我氣憤地指責了他們。回到家,我一五一十地告訴爸爸有一群“豬一樣的隊友”,爸爸卻說:“你舉手了嗎?如果自己沒做好,就沒資格責備別人。”想起課堂上我也因怕錯而猶豫不決,我的臉上似火燒一般。爸爸又語重心長地說:“記住,要少說多做。”對,少說多做!多么熟悉的字眼!
這以后,老師布置搶答時,我大膽地舉起手。而我身邊的人,也紛紛加入了搶答的行列。因為大家的.積極參與,我們組終于拿了第一。
慢慢地,這幾個字在我心里生了根。我發現,爸爸媽媽也正是這樣的人。他們平時都不愛說話,更多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他們忙碌的身影。家里雖不富裕,但一切井井有條。對我,他們也極少責備和夸獎。考砸了,說一句:“下次努力!”;考得好,笑瞇瞇地“嗯”一聲。
現在,我當上了班長,老師讓我負責管理班級衛生和紀律。每當來到學校聽到書聲很小時,我沒有忙于記名字,而是拉上其他班干部,拿起麥克風,大聲領讀;有的時候,我在過道上看到紙屑,總會毫不猶豫地撿起來……
我的家風,用“少說多做”這幾個字概括再合適不過了。今后,我會把它謹記在心,時刻鞭策自己!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8)
我家個家風,那便是慎重、努力地做事。
聽媽媽講,之前姥姥在一個加工廠里工作中,那邊全是設備,能夠用于吹頭,并且那時候壓根沒有電吹風,因此 一些職工就用設備來吹頭。可是,有一個人一不小心,秀發被卷了進來,整個兒頭發必須被揭掉了,那可了不得,是要出人命的。這表明,大家做事要慎重,一絲不茍,要不然不良影響就很嚴重了。姥姥便是一個慎重的人,這也是媽媽一家的家風。
我的爸爸兒時住在溫州文成縣的山區地帶里。那個時候,山區地帶里大家都太窮,因此 父親學習培訓很用功,很勤奮好學。媽媽兒時盡管住在杭州舊城區(如今的拱墅區),但也跟父親一樣,學習培訓確是很拼了命,考試常常得100分。慎重和努力,自小就在父親媽媽的身上有一定的反映。
工作中之后,慎重和努力也是在她們的`身上經常可以看到。
現如今我已經是一個四年級的中小學生了。伴隨著年紀的提高,我更必須保證慎重。不慎重產生了許多 壞結果。有一次,我白塔公園,三心二意,結果被火車軌道絆了一下,正跌倒石塊上,手那時候哪個疼呀,簡直無以言表,過去了整整2個禮拜才好。再之前,我回家時,還曾由于玩酒瓶手被夾層玻璃劃破了,縫了整整五針。此后,我下決心,漸漸地改正了一些不慎重的習慣性。總而言之,做事要一絲不茍、井然有序,不可以有一點兒粗心大意。失之毫厘,失之千里。例如,小數位加一個減一個,相距可太大。這種好的習慣,我一定會終生使用。
這就是我們家的族規家風——慎重、努力。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9)
我的家很溫馨,有勤勞的爸爸與善良的媽媽,他們常常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要幫助人,做個善良的人。
這是從我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甚至更早的時候傳下來的,因為我爺爺等許多人愛幫助人,所以,我們的家風就這樣形成啦,而且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有一次,我上學坐公交車,坐到第六醫院的時候,有許多老人上車,隨后,有許多人都站著,我穿過了三位老人,把哪位腿腳不利索的.老爺爺讓到了我的座位上。這位老爺爺與我說了好多話,我并不感到厭煩,而是覺得很開心,人都有老的時候呀,我們要有愛心呀!
還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看到有一位老爺爺突然摔倒在地,我忙跑過去扶,因為要上學啦,所以心里又著急又害怕,又因為當時急于上學去,剛剛把老爺爺扶起來,也沒看身邊,轉身跑向學校。結果,又不小心碰倒了一個路人,當時也還是非常著急,只是小聲嘀咕啦一聲“對不起”便跑走了。
沒想到,媽媽就在后面遠遠地看著我,她回頭給別人說話,沒看見我扶老人,只看見我撞倒了路人,媽媽很失望,回到到家不停的批評我,我很冤枉,我給媽媽訴說自己的苦衷,媽媽聽了恍然大悟,接著媽媽告訴我:“你的做法又讓無辜的路人受到了傷害,這不是我們家人的作風,要引以為戒呀。”
我默默的懲罰自己,半個月不許玩電腦。
自從這件事過去之后,我越來越明白,愛心要真心對待,幫助人要全心全意,一定不能漫不經心的去幫助別人。
這就我們家的家風,與國法一樣,一點兒也不可觸犯,否則后果會很嚴重。你喜歡我們家的家風嗎?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篇10)
我國是一個講究規矩的國家,歷史也很悠久,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弟子規》、《三字經》等等,都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關于家訓、家規、家風的珍貴文化遺產。有句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我們都不按照規矩做事,我們的.社會大家庭就不會這樣和諧有序。
其實,在我們每個小家庭也有家訓、家規、家風,我家的家訓就是:要尊重他人,包括老師、同學,尤其是對長輩和有殘疾的人;要講禮貌,見到認識的人要主動打招呼,做到文明用語;要勤勞節儉,不能浪費;“遠親不如近鄰”,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爸爸和媽媽都是以身作則的,在他們的教育和影響下。我也深深體會到這樣做,既尊重了別人,也讓自己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我家的家規是媽媽定的:作業做完后要檢查;寫完作業要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要經常鍛煉身體;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不能拖到第二天;每天要堅持練琴。媽媽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每到周末,媽媽就帶我去游泳,夏天的時候我很愛游,可到了冬天,即便是在室內游泳館,水也顯得涼了些,可媽媽說沒關系,所以每次我都勇敢的跳進游泳池,在水里暢游一番。結果,真像媽媽說的那樣,我不緊沒有被凍感冒,反而不愛感冒了。
再說說我的家風吧:要做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要講究衛生,不管是個人衛生還是居住環境,都要干干凈凈的,在公共場合不隨便吐痰、亂扔東西,媽媽說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
我愛我的家,因為有了家訓、家規和家風,我的家更加和睦幸福,我們的大家庭更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