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監生之死》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課文節選的片斷不長,只有區區三百字左右,但是語言精煉傳神,活脫脫地刻畫了一個吝嗇鬼形象。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嚴監生之死》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嚴監生之死》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讀中感悟嚴監生這一入木三分的吝嗇鬼形象,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2.品中鑒賞作者高超的諷刺藝術、經典的細節描寫,學習作家抓住人物動作、神態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題引入
同學們,名著中的人物是那樣的鮮活,生動,昨天,我們認識了爭強好勝,機智聰敏的小嘎子,
2.揭示課題
⑴ 今天,我們就去認識其中的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板書:嚴監生)(強調“監”的讀音。)
⑵ 這嚴監生姓嚴,名——?
“監生”是古代對讀書人的一種稱號,就像我們常說的李秀才,王舉人之類的,這位姓嚴的監生原名嚴致和,他這“監生”,是用錢捐來的,也就是花錢買來的。
3.感受“富有”。
⑴ 他可有錢啦!我們來看看《儒林外史》中的描述:屏幕出示句子——“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 指名讀。
⑵ 什么感覺?(家財萬貫啊!富得流油啊!富可敵國啊!)
是啊,在那個時代,10兩銀子,就夠一戶普通人家用一年了,所以,用現在的話說,嚴監生絕對是—個(大富翁,大富豪)
二、初讀,感受“吝嗇”
1.這么富有,他臨死前是怎么過的呢?(板書:臨死前)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大聲朗讀這篇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釋,多讀幾次。
這是一篇古代的白話文,有些說法和我們現在不太一樣。讓我來考考你:比如,文中稱男孩子為 ,稱中醫的醫生為 ,又叫 ,所有的親戚,叫 。
再來考考你:再不回頭 ,一聲不倒一聲的: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你可真會讀書,懂得用注釋來理解詞語的意思。
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拗口的詞語。
三、輻射文本,以寫促讀
一,臨死錢的嚴監生有一個什么經典的動作,其他的人是怎樣理解的?
以此來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里再不回頭的意思是?(病情很重,再不見輕)你還從哪里看出嚴監生病得很重?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
句子一: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手指頭。
個讀,這個句子比較長,可不好讀,大家也試著讀讀這個語句,個讀
2、讀著讀著,面對嚴監生的病情,你想到了哪些詞語來形容?
(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
3、就是這樣一個(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的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伸著兩根手指頭,教師板書,總不得斷氣就是——(生:一直沒有斷氣)這里的總就是——(一直)
4、教師手指“總”,從這個字眼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有心事放不下)
教師:來,融入這樣的感受我們再來讀讀這一句。(齊讀)
5、嚴監生“總不得斷氣”,他究竟還有什么放不下呢?面對嚴監生的那兩根手指,家人紛紛猜測,他們是怎么猜的,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有關句子。首先出場的是——大侄子、誰來讀(讀得很流利,有幾分古人的韻味)
同學們讀讀這幾個語句。
6、他們猜對了沒有?(生:沒有,從反應上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 哦,第一次: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第二次: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依然是兩根手指
第三次: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7、——還是兩根手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同學們,臨死之前,嚴監生應該關心的是(自己的生命),還有什么比生命更美好的呢?此時,他應該最牽掛自己的是(自己的親人),還有什么比親情更可貴的呢?可是,此時,嚴監生念念不忘的不是為了沒有見面的親人,更不是為了沒有交代清楚的遺產,而是(板書:一莖燈草)
五、回讀課文,品味語句
1、你是怎么知道的?(嚴監生的妻子趙氏猜中了)
2、面對這樣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此時此刻,你想用什么詞語來評價嚴監生?
(吝嗇、一毛不拔、啼笑皆非)
是節約么?一屋的人,一盞油燈,兩莖燈草所能發出的光實在有限,屋里還是昏暗的,這可比不得我們現在的電燈。這樣的節約大大超出了人之常情,過分的節約就是(吝嗇)了。
3、為了那兩莖燈芯,嚴監生之前是怎么念念不忘呢?讓我們再來看這三組句子——
出示句子:
當大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時——
句子一: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自讀
因此,盡管身體極度的虛弱,盡管他喉嚨里的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得,他還是伸著兩個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你想,那時候他的心情怎么樣?(著急,氣憤,失望,心急如焚)
對嚴監生來說,那兩莖燈草燒去的僅僅只是那么點煤油嗎?還燒去了他的(銀子、生命)。
所以
當二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時——
句子二: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他把兩眼——(滴溜圓)
把頭——(狠狠搖了幾搖)
越發——(指的緊了)
面對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吝嗇得嚴監生的內心一定——(急切、心急火燎)
誰能融入這份感受,再來讀讀這個語句。
——你的表情告訴了我,你對這段話有了比較深的感觸,請你來讀,好嗎?
聽著你的朗讀,我們仿佛來到了嚴監生的身邊,仿佛看到了那兩根直直挺立的手指。
——聽的出,每個字都用心在讀。
當奶媽猜想也許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身邊故此紀念時——
句子三: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個讀,沒人能理解,沒人能讀懂,現在嚴監生把眼閉著搖頭,他的內心只有——(失望)帶著失望一起讀
面對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媽一再地不理解兩根指頭的含義,嚴監生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啊!如果可以,他會怎么說呢,讓我們來當一回嚴監生的代言人吧?
生:你看那燈盞里的兩莖燈草正燃著呢,該費了多少油啊!這哪里燃的是油啊,分明燃的都是銀子啊!這樣白白地糟蹋錢財,叫我如何斷得了這口氣喲!
生:奶媽,虧你還在我家呆了這么多年,竟連我的這點心思都不懂,真是氣死我了!六、體會表達,學習語言
正是作家吳敬梓對人物的傳神刻畫,才讓這個個性鮮明的嚴監生從文字中站了起來,下面就讓我們拿起書,再來體會作者那凝練的語句。
當大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時——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當二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時——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當奶媽猜想也許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身邊故此紀念時——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2、剛才同學們讀得都是描寫嚴監生什么的語句?(動作和神態)
3、同學們,作者抓住嚴監生臨死前的一個動作,一個非常經典的動作,展開細致的描寫,這叫什么描寫?(細節描寫)
4,總結全文
七、走近名著:
吳敬梓把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們過目不忘。確實,《儒林外史》是我國古典文學優秀長篇諷刺小說,大文豪魯迅先生就非常推崇它,甚至連寫作風格都深受影響。
⑵ “儒”指的就是——(讀書人),那么,許多讀書人,則稱之為——(“儒林”)。在這部小說里,吳敬梓用諷刺的手法,刻畫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古代讀書人。典型的有因為中舉而歡喜至瘋的范進,有小時候放牛,刻苦求學二成名的畫家王冕。
板書設計 臨死前的嚴監生(吝嗇)
一莖燈草 點頭
兩個手指 伸著
親人 銀子 舅爺 搖頭,閉眼
《嚴監生之死》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臨死前的嚴監生》是五下教材人物描寫一組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文章選自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課文節選的片斷不長,只有區區三百字左右,但是語言精煉傳神,活脫脫地刻畫了一個吝嗇鬼形象。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在這篇課文教學中主要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抓住人物的眼部、手部的動作和神態,寫出了嚴監生的吝嗇。
重點是學習諸親六眷的猜測和嚴監生的反應,體會嚴監生的吝嗇。先讓學生填寫表格,理清文章內容。重點研讀描寫嚴監生反應的句子。引導學生緊扣“搖了兩三搖”“睜的滴溜圓,狠狠搖,指得緊”“把眼閉著搖頭,指著不動”這些句子,感悟嚴監生從急切到絕望的心理變化,從而感悟他的吝嗇。
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一、關注語言,關注表達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學習,特別是體會詞句的表達作用和表達效果,揣摩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語文味的課堂。《臨死前的嚴監生》是一篇古典諷刺小說。這篇文章的語言表達很有特點。首先是古典白話文和現代白話文在表達上有很多不同之處。因此在初讀課文時引導學生讀的時候把文章讀通順,把字音讀準確。理解古典白話文中和現代白話文不一樣的詞語,例如:“諸親六眷” “登時”等等。理解一些通假字,如:“已后”、“記念”等。其次,這篇文章中還有許多寫法值得關注,,體會“嚴監生病重”環節時,我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是怎么寫嚴監生病重的,引導學生感悟作者通過抓住人物眼部的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的這種寫法。另外,讓學生感悟,用這種平時難以理解的行為來寫一個人,這種寫法就叫諷刺。
二、細讀文本,走進人物內心
要真正感受嚴監生的吝嗇,必須細讀文本,透過嚴監生的動作、神態,走進他的內心。在學習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的句子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去思考:“那是怎樣的搖頭?”體會嚴監生的失望。“面對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它的內心怎樣?”體會嚴監生的急切,心急如焚。“沒人能理解他,沒人能讀懂他,此時他的心里只有?” “此時的嚴監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說什么呢?”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引領,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進人物內心,真正感悟到嚴監生的吝嗇。
三、注重學法指導
葉老認為學習要高效,必須加強方法的指導。因此,在本堂課中我多處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揭題時一個學生知道嚴監生的監字讀第四聲,知道監生就是古代對讀書人的稱號。教師能及時表揚他,引導學生知道借助課文下面的注釋來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整體感知文章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借助課題抓關鍵詞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進行概括,讓學生說說 “嚴監生臨死前怎么樣?”,用這樣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在精讀課文時引導學生通過讀一讀、劃一劃、想一想、寫一寫的方法去讀。在學習重點句子的時候也引導學生抓住具體的詞語去感悟人物的精神。
總之,在教學中我努力把一些學法的指導滲透在教師的導語中,教師的評價語中,教師的小結語中。
不足之處:
第一,老師講的過多,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不夠
第二,時間的分配上,前松后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