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
五年級語文是科學的那是學生的思維之劍,五年級語文是一個萬花筒,演繹著實用、真理、情性的大千氣象。經歷了五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你知道如何寫一篇五年級語文教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快速默讀課文并了解大意。
3.能復述童話的結尾部分。
4.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5.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鼓勵學生拓展閱讀。
教學重點
聯系提示語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體會人物心理,理解快樂的真諦
課時安排
1課時。
相關資料
作品簡介及解讀
《快樂王子》首先探討了什么是快樂,什么是完滿的生命的問題。王子生前住在無愁宮里,過著享樂的生活,“眼前的一切都是非常美的”,因此被稱為“快樂王子”。在沒有體察到苦難之前,這種單純的“歡娛”被當作“快樂”來享受。死后,快樂王子觀察到饑餓、孤獨、寒冷……一切因為貧窮和不懂得貧窮的人的冷漠而生的苦難的具象紛呈在他眼前,使他流出了悲天憐人的眼淚。這位本性善良的王子一直想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財富送給窮苦的人民。后來,因為一只小燕子,王子的愿望終于實現。病孩、不得意的劇作家和孤苦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都解決了困難。在童話層面上,這個故事本當皆大歡喜地結束了。王子的真善美和自我犧牲的崇高品質獲得了精神意義上的勝利,并說明了:犧牲自我解救大眾苦難的人,才擁有真正的快樂,才具有完滿的生命。
1.故事梗概
《“小不不”施努策爾》是德國劇作家沃爾夫的經典童話作品。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只不聽話的小兔子——施努策爾的傳奇經歷。
2.作者簡介
沃爾夫(1888—1953),德國劇作家,兒童文學家。青年時曾做過海員,后來學醫,畢業后在船上做醫生。1928年加入德國共產黨。二戰后,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駐波蘭大使。沃爾夫是德國現代戲劇的重要代表,早期作品有強烈的表現主義傾向。代表作品是《穆罕默德》、《黑色的太陽》等。1928年開始轉向社會批判主義,創作了《氰化鉀》、《泰揚覺醒了》等劇作。發表了文藝論文《藝術是武器》。沃爾夫最的戲劇作品是《馬門教授》、《托爾斯?門采爾》。沃爾夫還為兒童寫了許多以動物為主人公的童話,出版過《沃爾夫童話集》。
3.作品解讀
《沃爾夫童話集》中有十篇作品,其中一些篇目有共同的形象、主人公,故事情節也具有緊密相連的特點。
4.設計思路
對于《快樂王子》(一、二),將其進行整合為一節課來設計,在結構上更有連續性,效果上更加緊湊、連貫。
一、激趣導入
童話是孩子們幻想馳騁的廣闊天地。一篇優秀的童話就是一首不朽的詩,一支動聽的歌,一幅傳神的畫。
安徒生是非常的童話大師。他曾經在自傳中說:“人生就是一個童話。充滿了流浪的艱辛和執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無定所,我的心靈漂泊無依,童話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燈。”是的,就讓我們與學生一起走進童話世界,在童話中感動,在感動中積累語言吧。
二、關注人物、故事情節
文章中一共出現了幾個人物,他們分別什么性格特點?請你從文中的語體語言中找一找?
人物:
人物一、小王子
外貌描寫:課文第一自然段體現王子的外表華麗、受人稱贊
語言描寫:
1.文章15自然段“從前我活著,有一顆人心的時候,我并不知道眼淚是什么東西……”這段文字中告訴我們“快樂王子”名字的由來。同時“如果歡娛可以算做快樂,我就的確是快樂的了。”為下文做鋪墊,歡娛能成為真正的快樂嗎?
2.16自然段“王子用一種低微的、音樂似的聲音說下去”其中“低微、音樂似的”表現出王子的善良、富有憐憫之心。
3.文章中多次的“你難道不肯陪我果一夜,做一回我的信差么?”體現了王子希望得到燕子幫助,而哀求的語氣。
4.王子將自己的身體上的寶貝獻給了需要幫助的人,但是他沒有留下姓名,說明他對別人的幫助是不求匯報的。
5.“王子讓小燕子啄下身上一片片純金片去送給窮人。”此時,為什么燕子不再去勸阻王子了呢?
生談體會
人物二、燕子
燕子的心理變化
關注王子——拒絕王子取紅寶石的要求——心軟同意當信差——因為做了好事而覺得內心暖和——不忍心取下王子眼睛——為王子所感動“你現在眼睛瞎了,我要永遠跟你在一塊兒。”“我要永遠陪伴你。”——不再勸阻王子,而是幫助他給窮苦的人送去一片一片金子。
人物三、裁縫
人物四、寫劇本的年輕人
第三十三自然段中的“他埋著頭在一張堆滿稿紙的書桌上寫字,手邊……”文中“枯萎”、“爐子里沒有火”“餓得頭昏眼花”表現出年輕人家中貧寒;“亂蓬蓬”作家沒有時間用在打理自己,對寫劇本充滿了喜愛。
人物五、賣火柴的小姑娘
人物六、議員
情節:
舍生取義
文章中有燕子對埃及景色的描寫,更加襯托出燕子為王子的行為所感染,而放棄了這么美好的生活選擇了死亡。
結局
1.“這個結局是否出乎了你的意料?
2.讀后有什么感受?”
3.你能夠按自己的想法創作一下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2
一、導入新課
初讀課文后,首先可以回顧前一篇文章,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童話《快樂王子》的大意。
二、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讀了文章的結尾后,快樂王子和燕子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多么善良的王子啊,他做出了那么多的犧牲,給人們帶去了那么多的歡樂 ,連大街上也能聽到笑聲了。
1.但是,現在-------師配樂朗誦
2.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你為什么悲傷?你為什么心碎? 學生談感受。
師:是呀!曾經自由自在,展翅高飛的燕子凍死了,曾經無憂無慮,高貴富有的王子心碎了。我們為這兩顆善良的心停止了跳動而無比悲痛。
3.來,配著音樂,把你們的悲傷讀出來。
4.出示第二幅快樂王子圖 師讀“快樂王子劍柄上…………像一個乞丐。”
5.面對著灰暗的雕像,市長和上帝對快樂王子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這個城里最珍貴的東西”指的是什么?
為什么說這兩件東西是最珍貴的?
三、拓展延伸,揭示“快樂”的真諦。
1.面對王子、燕子、市長還有我們周圍所有的人,你想說些什么呢?
2.朗讀名言警句
一片忠誠是長壽之本,滿懷善良是快樂之源。
快樂不是件奇怪的東西,絕不因為你分給了別人而減少。有時你分給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3.現在,你能說說為什么稱他為“快樂王子”嗎?
4.愿同學們都做一個快樂的人,一個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
板書設計
快樂王子
付出就是一種快樂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2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復述課文。
2.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3.通過揣摩人物的神態、心理,感悟“快樂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體會“快樂”的真諦。
二、基礎知識
正音字:屑
區別字:瓣( )辨( )辯( )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快樂王子》是英國作家王爾德的得意之作,也是近百年來世界公認的優秀童話之一。文中的王子和燕子,一個原本快樂、高貴,令人羨慕,一個原本自由自在、快樂高飛;可他們都因幫助別人而犧牲了自己。在作家營造的濃濃悲情中,我們分明感受到了一種“極善”,領悟到了一種“大樂”。文章語言平實,講述性強,字里行間蘊涵著一種蕩氣回腸的美,激發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2.教學重點:
揣摩人物的神態,心理,感悟“快樂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體會“快樂”的真諦。
3.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燕子入手突顯王子品質的寫作方法。
4.教學突破點:
以疑促思,把握情感主線組織教學。
四、教法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會11個生字。
教學過程:
1.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習生字、詞語。
3.復述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4.回顧前一篇文章,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快樂王子》的大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閱讀課文,感悟“快樂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感悟作者從燕子入手突顯王子品質的寫作方法。體會“快樂”的真諦。
教學過程:
(一)閱讀課文,體會王子和燕子舍生取義的精神
教師語言過渡:
王子拿出自己的紅寶石,幫助了可憐的女裁縫。王子又獻出了一雙珍貴的藍寶石眼睛,去幫助了那個窮苦的年輕人和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后王子又幫助了什么人呢?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思考:王子又做了什么?
2.生談體會,指導朗讀。
(二)學習課文7——20自然段
1.默讀課文
2.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4.分析市長和上帝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揭示“快樂”的真諦。
1.面對王子、燕子、市長還有我們周圍所有的人,你想說些什么呢?
2.朗讀名言警句
一片忠誠是長壽之本,滿懷善良是快樂之源。
快樂不是件奇怪的東西,絕不因為你分給了別人而減少。有時你分給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3.現在,你能說說為什么稱他為“快樂王子”嗎?
4.愿同學們都做一個快樂的人,一個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
五、板書設計:
快樂王子
付出就是一種快樂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4.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感受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興安嶺嶺、林、花的特點, 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課時分配:兩課時
教學準備:大興安嶺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音樂
備課人:初鵬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一、欣賞圖片,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到過大興安嶺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大興安嶺,去感受大興安嶺的美。
1、投影儀播放圖片
2、談談你看過的感受吧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老舍的《林海》,去感受老舍筆下的大興安嶺的獨特美。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1、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書后生字表讀準
2、指名讀課文,檢查斷句及字音情況
3、再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么內容
4、試著給課文分段,并在小組內交流
5、全班交流
分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作者初到大興安嶺所產生的親切、舒服的感受。
第二段(第2、3、4、5自然段)從嶺、林、花三個方面依次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第三段(第6 自然段)作者在大興安嶺上的聯想。
三、再讀課文,說說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林海的
四、指導寫字
“蝴”字屬左右結構,三個部分所占比例大體相當,書寫時要注意。
書寫“峻、樺”要仔細觀察它們在虛宮格中的具體位置。
“廈”是廠字框,要注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欣賞了大興安嶺的圖片,感受到大興安嶺的美,這節課讓我們走進文字中去,通過我們的朗讀來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老舍先生親眼目睹了大興安嶺,并且進到原始森林里邊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你能了解他此時的感受怎么樣嗎,請你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一段,來談談你的感受。(親切與舒服)
練讀第一段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
(一)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嶺、林、花)
(二)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二段,畫出相關的句子,請你講一講。
(三)匯報交流并在讀中體會大興安嶺的美和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生自主學習交流)
重點語句:
1、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①聯系“孤峰突起,盛氣凌人”,理解秦嶺的險峻峭拔與大興安嶺的“溫柔”
②指導朗讀,讀出作者對嶺的喜愛(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要讀得輕快一些)
③體會擬人化的用詞方式的好處
④總結“嶺”的特點:多,溫柔
2、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①林的特點:綠得難以形容
②朗讀指導:讀出贊美之情
3、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①句子比較:“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就像海邊上的浪花。”
②朗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方式語氣更強烈
③體會比喻的形象生動“銀裙”指什么,為什么比作 “浪花”
④林的特點:美麗多姿
4、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
5、完整朗讀2到5自然段
6、總結:作者從大興安嶺的嶺多、溫柔,林的顏色多美麗多姿,花多等幾方面來描寫大興安嶺,為我們展開了一副精美的圖畫。這部分描寫能調換一下順序嗎?
(不能,嶺、林、花的描寫是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來寫的)
四、學習最后一段
美麗的大興安嶺不僅美麗多姿,更為祖國建設提供了許多良材,請大家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五、總結全文寫作特點:結構上是總分總結構,寫作順序上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修辭方法上運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
板書設計: 林海
總:親切舒服
嶺 多 溫柔
分: 林綠得難以形容 美麗多姿
花 多 叫不出名
總:越看越可愛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府、駕”等10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當之無愧、撲朔迷離”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重慶“山城霧都”的特點,
3、感受重慶的特有風貌,感悟建設者默默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重慶“山城霧都”的特點及其來由。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把事物特點介紹清楚和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自讀感悟,想象情境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學們,這是一首歌的歌詞,你們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嗎?這就是《長__之歌》,上世紀80年代,以它為主題曲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創下了中國紀錄片的高峰。長__和長__兩岸積淀著數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個人都可和著《長__之歌》,循著《話說長__》去領悟它的神奇和博大。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就是《話說長__》的解說詞節選。板書課題。讀題。(“話說”兩個字提示我們在朗讀的時候要輕松、舒緩一些。)
2、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這一段節選向我們介紹了長__上游一個十分重要的港口——重慶市,你們預習了課文,也查找了相關資料,對重慶有了怎樣的了解呢?學生交流,相機出示地圖,了解重慶的地理位置。
二、初讀課文,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容易讀錯的字詞:隋朝、渝州、恭州、趙敦、舢板、顛簸、撲朔迷離、濕漉漉。
3、前面四個詞語雖然不好讀,但對于我們了解重慶的歷史特別有幫助。讓我們先來看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認為重要的詞語勾畫下來,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詞語。
4、學生交流重要詞語,老師在黑板上相機添加詞語,調整板書如下:
3000年前隋朝北宋公元1190年南宋趙敦
巴——渝州——恭州——————重慶
5、指名朗讀第一段,朗讀時注意以上詞語。
6、不看課本,對照板書說說重慶的歷史和名稱由來。
7、齊讀第1自然段。
三、看圖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重慶地形圖,指名讀第2自然段,師引導其他學生看地圖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2、齊讀第2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點。
1、默讀課文第3——7自然段,看看這部分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學生交流,相機指導:
A、稱做“山城”
(1)勢不高,但相對高度大:
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注意作者用數字說明的方法,朗讀時要強調這些數據。)
這在我國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見的。(學習“以至于”的用法。)
(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到處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層層疊疊。(讀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意思,想象“山城”景象。)
(3)重慶被稱為山城是當之無愧的。
結合以上兩點理解“當之無愧”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讀3、4自然段。
B、山城特點
(1)街道彎曲
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彎曲是什么樣子;
理解“人騎車”和“車騎人”。
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2)臺階特多
讀比喻句,說說句中的“鋼琴、琴鍵、交響樂”各是比喻什么,你能體會到這句話中蘊涵的意思嗎?(山城居民祖祖輩輩都在這里辛勤勞作,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今天這樣繁華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
(3)人力勝天
a、纜車:“睜眼看得見,抬腿走半天”——說話間就到。
b、索道:乘舢板在風浪里顛簸——騰云駕霧似的飄過去,飛過去。(想象這兩種不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讀6、7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過渡導入。
百里青山是重慶的骨架,顯示出不畏艱險的勇氣與毅力;嘉陵__水的環繞依回,傾訴著重慶無盡的婉約和靈性。而最值得稱道的是重慶的霧,這節課就讓我們去感受霧的飄渺和溫柔。
二、學習課文8——13自然段,了解“霧城”特點。
1、默讀課文8——13自然段,說說你對“霧城”有了哪些了解?
2、學生交流,相機指導:
A、“霧城”雅稱
(1)霧美:
a、輕紗似的薄霧;(體會比喻句)
b、撲朔迷離之感(理解“撲朔迷離”);
c、濃厚的藝術氣氛。
(2)霧多:
a、除8月外,一年到頭都霧氣騰騰;
b、平均兩天就有一次霧;
c、冬季大部分時間在霧中來,霧中去;
“霧氣騰騰”和“霧中來,霧中去”讓你想到了什么?(如仙境般的神秘、縹緲)
多美呀,讓我們把這種美感讀出來。
B、多霧原因
(1)三面是水,空氣濕度大;
(2)重慶在四川盆地中所處的位置。
C、霧對重慶的影響
(1)交通不便,造成危險;
(2)適合柑橘生長。
三、學習課文14——16自然段,欣賞重慶夜色。
1、自由讀課文14、15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文中描繪的景象,說說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生交流,師出示重慶夜景圖片,描述圖中景象:
入夜的山城,以繁華市區的燈群為中心,街道和橋梁華燈為紐帶,萬家燈火為背景,構成一片高下井然、錯落有致、遠近互襯的燈海。那車輛舟船溢彩流光,不停穿梭其間,且依稀飛起喇叭、汽笛喧囂之聲,給夜山城平添無限動感與生機。此刻,分不清滿天繁星似人間燈火,還是遍地華燈如天河群星,上下渾然一體,五彩交相輝映,真的是如夢如幻,人間天上。
3、有感情的朗讀這三個自然段,注意體會三個“這是”中所傳達的感情。
四、總結全文。
1、選擇課文中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一聽。
2、想一想,如果課文先介紹重慶“霧城”一稱的由來,再介紹“山城”一稱的來歷,你認為合適嗎?為什么?
(借此理清課文條理,將兩種寫作順序進行比較,了解并列介紹的方法和詳寫在前,略寫在后的書寫習慣。)
五、作業設計。
1、課外觀看《話說長__》的記錄片。
2、寫一亮段話介紹自己的家鄉。
板書設計:
5、話說長__(節選)
山 城
重慶 霧 城
夜景美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