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
設計意圖:
中秋節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比較陌生,本次活動設計主要是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淵源的喜愛與認識。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所以本次活動通過聽故事,吃月餅和欣賞音樂,使孩子對中秋節有一些認識。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2、體驗與同伴一起過節的快樂。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重難點:
知道中秋節的.由來,以及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喜愛與向往。
活動準備:
有關中秋節的圖片,月餅(每人一塊)、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提問: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月餅嗎?
2、你們知道什么時候吃月餅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一塊看一下圖中都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2、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仔細聽,聽完之后,請小朋友說一說為什么要吃月餅(故事開始,從前。)
小結:明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大家一塊過中秋節,吃月餅、賞月。
3、教師宣布中秋節的活動開始了,首先,給每位幼兒一邊吃月餅,一邊聽音樂。感受與同伴在一起過節的快樂。
4、音樂停止,教師同幼兒再一次說出“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聽。
5、中秋節的活動結束。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過的很開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塊賞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幼兒已經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有許多小朋友都表現的很被動,所以,這類活動應放在中秋節前后來搞更能加深對節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動當中。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4、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5、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
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自制賀卡
活動反思:
通過開展《中秋節》的活動,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3】
本主題的目標是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在參與中秋節各種活動中能大膽自信地表現自己;在成人引導下,學習尋找、搜集資料,并學習交往、合作與分享;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祖國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欲望。由于幼兒對民間節日、習俗了解較少,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時涉及到社會、語言、藝術、科學等領域,教師可采用參觀、討論、搜集資料、展示成果、動手操作、文藝聯歡等活動形式來組織教育活動。
一、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了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知道教師節、國慶節、國際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的名稱日期,進一步了解這些節日的社會意義。
3、積極參與各種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傳統節日中秋節
1、環境: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餅、水果;制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掛圖、畫有觀賞月亮的圖片等。
2、游戲:“月餅加工廠”。教幼兒制作各種月餅,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賣,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請幼兒在節前節后觀察月亮的變化,并做月亮變化日記(從小月牙開始觀察記錄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兒自己觀察并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夜,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進行“慶中秋第七集,一定要去看啊!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2、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3、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活動過程
1、環境創設。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幼兒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兒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幼兒當觀眾。互相輪換。
活動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前節后安排觀察月亮、繪制“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小班可只進行前幾個活動。各班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幼兒園,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世聞名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幼兒講月亮的傳說,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嘗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活動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制作材料的準備表演節目的準備
活動形式:
全園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
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餅
1、中秋節吃什么?
2、老師示范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及有關習俗。
2.積極參與表達與交流怎樣過中秋節。
3.體驗中秋節家人團聚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具:人物、花燈、月餅、桌子、紅菱、藕、糖水芋頭等圖片,教師自制ppt。
實物:芋頭、蘇式月餅。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2.經驗準備: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完成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了解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1.了解中秋節的由來。
師:明天是什么節日呀?中秋節有個美麗的傳說叫什么?里面講了個什么故事呢?
師小結:嫦娥為了保護后羿才吃了仙丹,結果呀他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只能遠遠地互相對望,互相思念。人們呀非常敬重嫦娥,為了紀念她,人們就把月亮又圓又大的那一天訂位中秋節。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師:你們知道是哪一天嗎?對!是農歷八月十五(出示字卡)農歷八月十五是什么節?
二、知道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1.幼兒自由參觀調查表展板,與同伴交流分享。
師:前幾天我們小朋友也都調查了中秋節想和誰過,怎么過,現在請你去和好朋友看一看、說一說吧!
2.集中交流。
師:現在請你說一說,中秋節你和誰一起過?
師:哦...中秋節你會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過(出示相應的圖片,并排成圓形)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將桌子圖片擺在中間)感覺怎么樣呀?
師小結:哦!原來中秋節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快快樂樂。
三、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習俗。
1.了解本地中秋節的風俗。
(1)了解吃月餅的風俗。
師:那你們想怎樣過中秋節呢?你吃過什么月餅呢?你還知道月餅的餡是什么做的,還有什么餡的月餅呢?誰吃過和他們不一樣的月餅?……師小結:原來月餅的餡不同,那月餅的味道也(不一樣)。
師:你吃過什么味道的月餅呢?甜甜的月餅表示什么呀?還吃過什么味道的月餅?
師小結:恩!現在呀!還有各種各樣口味的月餅呢!那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呢?為什么月餅做成圓圓的呢?
師幼: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蘇式月餅的特點。
師:我們看,這兩個月餅有什么不一樣?(出示廣式月餅與蘇式月餅的圖片)還有呀它們的名字也不一樣,這個呀叫廣式月餅,這個叫(蘇式月餅)。
師小結:很早以前呀就在我們這里有了蘇式月餅,后來慢慢流傳到了全國各地。
(3)做月餅、送月餅。
師:那月餅哪里來的呢?發的`月餅和買的月餅是哪里來的呢?那我們也來跟著音樂一起做月餅好嗎?(播放《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邊做邊用語言提示)月餅出爐嘍,好吃的月餅送給誰呀?
師:想對爺爺奶奶說句什么祝福的話呢?
師:哦...你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我們小朋友都是孝敬老人、懂禮貌的好孩子。
(4)了解吃糖水芋頭、紅菱、藕的習俗。
師:那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會吃什么呢?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吃糖水芋頭嗎?糖水芋頭是什么味道的呀?(出示實物芋頭)我也帶來了一個芋頭,看看,我們平時吃的芋頭和這個芋頭有什么不一樣呢?
師小結:我們平時吃芋頭時要把外面一層黑黑的皮去掉,是希望我們今后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師:除了吃糖水芋頭,還會吃什么呢?為什么要吃紅菱呢?藕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要吃藕呢?
師小結:中秋節真是個喜慶的節日,有那么多美味的食物。
(5)了解賞月、猜燈謎活動。
師:中秋節還會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樣呀?還有什么活動呢?
師小結:中秋的月亮呀特別圓,特別亮,全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欣賞月亮,真幸福呀!中秋節還有有趣的猜燈謎活動呢!
師小結:原來中秋節會這樣過,(會吃月餅、吃紅菱、吃糖水芋頭、吃藕),晚上還會(賞月),還有有趣的(猜燈謎活動),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視它。
2.播放ppt,了解其他地方中秋節的風俗。
師: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過中秋節了,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還會怎么過呢?(舞火龍、拜月、跳月)
四、慶祝中秋節。
1.跳舞慶祝中秋節的到來。
師:中秋節的活動真豐富呀!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我們也來提前慶祝中秋節,圍成圓圈一起來跳月吧!
2.圍著圓圈跳舞。
師:我們大(1)班圍成圓圈也像一個團團圓圓的大家庭,剛才我們小朋友還帶來了月餅呢,我們一起去教室品嘗月餅吧!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請家長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感受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中秋的濃濃親情與快樂。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和爸爸媽媽一起品嘗月餅,感受集體過節的快樂。
2、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的信息,進一步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3、學習用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4、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網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
活動準備:
月餅、水果若干網絡教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家長參與)
1、教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感謝各位家長的參與。
我們今天的活動共有兩塊內容,首先我們邀請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網上查找有關中秋節的資料,第二個活動是慶祝活動"歡度中秋"。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班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是"歡度中秋",就孩子們收集到信息來看,大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口說的,也有一些有關中秋的圖片,內容不是很豐富。
我們覺得網絡是一個資源豐富的信息庫,所以邀請大家陪同我們的孩子一起到網上去看看各個地方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向親戚朋友發送電子賀卡以示慶賀。
讓我們的孩子感受中國傳統佳節的樂趣。家長們可以用幫助孩子們打字、讀資料的方法想孩子們介紹,也可以根據孩子們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歡度中秋"資料搜索
(以下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
小朋友們,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今天的月亮最最圓,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
爸爸媽媽今天會幫助我們了解許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小朋友想知道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都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到網上去查,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向親戚、朋友送上中秋節的電子賀卡。
三、資料展示
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展示家長們搜索到的資料。教師展示老師搜索到的資料。
下面我們先一起來唱一首歌《爺爺為我打月餅》。
面讓我們一起來團團圓圓過中秋,品嘗月餅和水果,欣賞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
欣賞活動
活動中請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神秘的月亮。"啟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后月亮的大小變化。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8】
內容與要求:
1、嘗試表現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2、回憶中秋賞月,體驗看月亮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重難點:
能表現出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
教師范例、鉛畫紙、勾線筆等。
活動流程:
討論演示——操作表現——分享體驗
活動過程:
一、討論演示
(1)討論對比畫
1、出示范例1,師:猜猜畫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時候頭要怎么樣啊?
2、出示范例2,師:抬頭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著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共同討論:通過比較來發現頭發、眼睛、嘴巴等畫的位置不一樣。
4、小結:原來抬頭看的時候我們五官的位置不一樣。
(2)討論示范畫
1、請個別幼兒來示范抬頭時的頭部特征。
2、出示范例3,師:中秋節,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現
1、教師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畫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賞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兒創作:人手一份繪畫紙,幼兒進行繪畫。
3、教師指導:根據幼兒繪畫表現進行鼓勵與幫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賞,師: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嗎?
2、互相肯定:大家畫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動:出示其他范例,引導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繼續探索……)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9】
目標:
1、讓幼兒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并記憶歌詞內容,能在教師與伴奏的幫助下完成演唱。
2、引導幼兒體驗并嘗試表現升入中班后的光榮感。
準備:
1、對幼兒進行升班教育,激發作為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2、簡筆畫:天空中太陽咪咪笑,小鳥喳喳叫,地面上小朋友正高高興興地走進幼兒園大門。
3、錄音帶一盤
重點:
熟悉理解歌曲
難點:
記憶歌詞
流程:
復習律動――新授歌曲――音樂游戲
設計思路:《綱要》中指出我們要注重全面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和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給幼兒創造寬松的'音樂環境,放開幼兒的手腳,讓每個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對音樂的感受之中。本活動結合升班教育,將音樂教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形式,使幼兒對于歌曲的情感較易體會,再加上簡筆畫的出示,便于幼兒理解歌曲的含義,有利于記憶。
過程:
1、復習部分:建議復習律動《小手拍拍》。
2、新授歌曲《我們是中班小朋友》。
(1)介紹歌曲。教師:新的一學年開始了,我們升入了中班,成為光榮的中班小朋友,心里非常自豪。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新歌《我們是中班小朋友》。
(2)教師范唱,幼兒初步熟悉歌曲。
教師:請大家注意聽老師唱這首新歌。
告訴老師這首歌叫什么名字,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3)教師再次完整范唱,并運用簡筆畫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并提示歌詞。
出示簡筆畫后,教師邊指圖邊問:歌里到底唱了些什么呢?請大家再仔細聽一次,這次要邊看圖邊聽。
(4)結合簡筆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按圖序學歌詞。
教師:這首歌的第一句唱了什么?第二句呢?我們一起來念一遍……我們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大家有了哪些進步?變得怎么樣了?
(5)幼兒學唱歌曲。教師: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跟老師輕輕地唱。
(6)幼兒較難掌握和易忽視的句子要單獨練習。
a.第一節既要唱出音的變化又要注意連貫,不能遺漏“4”。
b.(17)―(24)小節為不完全重復,歌詞雖同為“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了”,但這兩句在旋律上有差異。教師可用平穩和向上揚的手勢提醒幼兒唱準旋律。
3、音游:一群小魚游來了
要求:游動時小碎步的動作正確。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2、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3、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活動過程
1、環境創設。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幼兒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兒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幼兒當觀眾。互相輪換。
活動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前節后安排觀察月亮、繪制“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小班可只進行前幾個活動。各班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幼兒園,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世聞名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幼兒講月亮的傳說,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嘗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活動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1】
設計意圖:
中秋節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比較陌生,本次活動設計主要是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淵源的喜愛與認識。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所以本次活動通過聽故事,吃月餅和欣賞音樂,使孩子對中秋節有一些認識。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2、體驗與同伴一起過節的快樂。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重難點:
知道中秋節的由來,以及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喜愛與向往。
活動準備:
有關中秋節的圖片,月餅(每人一塊)、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提問: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月餅嗎?
2、你們知道什么時候吃月餅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一塊看一下圖中都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2、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仔細聽,聽完之后,請小朋友說一說為什么要吃月餅(故事開始,從前)
小結:明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大家一塊過中秋節,吃月餅、賞月。
3、教師宣布中秋節的活動開始了,首先,給每位幼兒一邊吃月餅,一邊聽音樂。感受與同伴在一起過節的快樂。
4、音樂停止,教師同幼兒再一次說出“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聽。
5、中秋節的活動結束。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過的很開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塊賞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幼兒已經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有許多小朋友都表現的很被動,所以,這類活動應放在中秋節前后來搞更能加深對節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動當中。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2】
本主題的目標是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在參與中秋節各種活動中能大膽自信地表現自己;在成人引導下,學習尋找、搜集資料,并學習交往、合作與分享;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祖國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欲望。由于幼兒對民間節日、習俗了解較少,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時涉及到社會、語言、藝術、科學等領域,教師可采用參觀、討論、搜集資料、展示成果、動手操作、文藝聯歡等活動形式來組織教育活動。
一、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了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知道教師節、國慶節、國際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的名稱日期,進一步了解這些節日的社會意義。
3、積極參與各種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傳統節日 中秋節
1、環境: 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餅、水果;制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掛圖、畫有觀賞月亮的圖片等。
2、游戲:“月餅加工廠”。 教幼兒制作各種月餅,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賣,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 請幼兒在節前節后觀察月亮的變化,并做月亮變化日記(從小月牙開始觀察記錄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兒自己觀察并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夜,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進行“慶中秋第七集,一定要去看啊!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場地布置 制作材料的準備 表演節目的準備
活動形式:全園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餅
1、中秋節吃什么?
2、老師示范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4】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一、主題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有關活動,樂意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感受;
(3)在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二、活動準備:
1、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2、收集各種月餅盒子布置活動室。
三、活動名稱:
欣賞歌曲
四、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五、活動準備:
1、歌曲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
2、語言:
3、科學:
4、美術:
5、音樂:歌曲
6、數學:小班
七、特色教學活動——畫兔爺
在介紹中秋祭月、賞月、食月餅、供兔爺等一系列習俗的基礎上,以兔爺為主題,通過學習中秋節及兔爺的起源,觀摩與兔爺相關的展陳,設計制作兔爺的形象與月餅的花樣,加深兒童對中秋節的理解,拓展對傳統節日與傳統風俗的認識,同時享受動手動腦的樂趣,過一個融知識與娛樂于一體的中秋節。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家人一起過節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活動形式:班級集體活動)環境布置1、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語言區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三、家長工作
1、家長幫助搜集關于中秋節的資料,并提供給大家分享。
2、為這次主題活動準備一些月餅盒。并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兒節前節后連續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4、關注主題活動的進展,及時協助主題活動的展開。
5、有時間帶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賞月。
四、主題活動一:中秋的'來歷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知道為什么要過中秋節,什么時候開始過中秋節。
2、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資料,并學會分享交流資料。
活動準備
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于中秋節的資料,以及一些中秋節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那些節日嗎?
2向幼兒介紹中秋節,包括時間,來歷。
1、教師請幼兒介紹,并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知道了哪些,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師介紹自己的材料,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3、擴展幼兒經驗,并介紹中秋節的習俗,讓幼兒了解更多。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嗎?師: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干什么呢?
4、教師向幼兒介紹獲取資料的方法。
師:“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識,那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
1、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五、主題活動二:制作月餅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
3、活動結束后,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制作月餅的材料(搟面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面和水面統一準備。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制作月餅。
2、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戶外傳統游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室內游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游戲。
5、品嘗月餅。
六、主題活動三:水果拼盤比賽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秋節也是水果豐收的節日。
2、通過家庭小組式競賽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組號牌、自帶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盤子等。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活動的意義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坐在月下不光賞月還要品嘗月餅和各式豐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2、介紹游戲規則今天我們的家長也帶來了豐富的水果,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個別家庭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基本特性),現在我們將舉行一個制作水果拼盤的大賽,
活動規則如下:
以三個家庭為一小組,發放號牌。
在規定時間內,不但要比造型還要比桌面整理。
幼兒參與性將作為優先評獎標準。
獎項有:
1、配合默契大獎和最佳造型獎。
2、水果拼盤比賽教師注意進行部分協作,其他班教師記錄并進行評獎
3、評選與品嘗活動,頒發獎狀,互相交換品嘗水果拼盤。
4、教師進行今天活動的小結你們今天這個中秋節過的怎么樣?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覺)“你還知道哪些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呢?你喜歡過這些節日么?”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6】
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大班幼兒已經有多次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
活動時間:
20__年9月29日(星期六)下午3點整
活動目標:
1.通過中秋知識競答的形式,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通過一起過中秋,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體驗。
3.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
活動準備:
1.視頻《月亮姑娘做衣裳》、爺爺為我打月餅、中秋月兒圓
2.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收集關于中秋節的知識,(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等等)
3.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小問答
4.盤子若干
活動流程:
各位家長好,感謝大家能來參加今天的活動,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之前也讓家長和孩子們了解了相關中秋節的知識,知道了月亮在中秋節這天是最圓的,下面我們來欣賞一個故事感受月亮形狀的變化。流程一: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師總結: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月亮的形狀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有關中秋節和月亮的知識有很多,下面就來考考我們家長和小朋友,來個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稱什么節?(b)
a月餅節b團圓節c故鄉節d詩人節
2.中秋節又可以稱為什么?(a)
a仲秋b月夕c秋節d追月節
3.在哪個朝代中秋節才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a)
a唐b宋c元d明
4.月餅最初是用來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b饋贈親友的禮物c節日食品d地方小吃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誰的佳作?(a)
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吳剛伐的是什么樹?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7】
目標
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過程
1、環境創設。和學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學生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學生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學生當觀眾。互相輪換。
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前節后安排觀察月亮、繪制“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學校,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學生講月亮的傳說,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嘗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8】
親愛的公益伙伴們:
新學期伊始,我們20__年下半年的助學活動又拉開了序幕。首先給大家匯報下20__元旦以來在伙伴們的齊心協力下我們的公益活動情況:
上半年,我們先后在__市__縣__村走訪慰問孤寡老人__戶,在__市開展關愛孤兒活動一次,敬老院關愛老人活動x次,在__市__縣__鎮、__鎮、__鎮、__鎮等地共實地走訪x百余名學生,通過與社會愛心企業和人士協調,最終資助37名家庭貧困學生,其中男生__人,女生__人,累計發放愛心助學款x元,累計捐贈(發放)愛心物資約x元。
下半年,在協會仍然沒有一分錢活動經費的情況下,我們將一如既往克服重重困難,將彩虹計劃進行到底,盡我們所能帶動更多身邊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努力傳播“平民公益,人人參與”的.公益理念。
近日,經與__市某連鎖企業溝通,計劃在20__年x月x日中秋節假期第一天前往__縣__鎮走訪助學。本次中秋助學將開啟微公益彩虹計劃之助學新篇章!
提前祝各位支持微公益的愛心朋友、伙伴們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19】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核心文化內涵是:團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中秋節吃月餅的傳統,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在這個親情濃郁的節日,廈門人除了賞月、吃中秋月餅外,還有一種獨特的.風俗,即眾人團聚玩“博餅”,廈門大街小巷盡現其樂融融的場面。
世人皆愛中秋月,千古皓月照詩心。月亮,以其皎潔光輝的姿影,曾激起多少詩人的靈感,迸發出萬般詩情。值此佳節來臨之際,廈門廣播電視報社以古詩為線索,傾情奉獻中秋主題策劃。
一、主辦單位
廈門廣播電視集團〃廈門廣播電視報社
二、發行時間與渠道
《廈門廣播電視報》將于9月5日,隆重推出20__《中秋專題特刊》,發行對象直投至廈門30萬數字電視用戶家庭及各政府機關單位、酒店、寫字樓、娛樂場所。
三、內容設置
版面一、中秋〃交響樂
主旋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版面內容規劃:
1、中秋佳節來臨,作為傳統的節日,廈門市民們充分享受著節日的歡樂。博餅,成為這個節日的主題內容;
2、中秋,作為廈門人的嘉年華,追溯其淵源,細說其特色,并回顧入選國家級“非遺”的挫折歷程;
3、開辟互動專欄:猜字謎。
版面二、博餅〃趣談
主旋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版面內容規劃:
博餅趣談:廈門博餅之最(最長的時間、最多的場次、最多人的場面、最大骰子、最大的博餅的碗……)。
版面三、中秋〃獎品
主旋律: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版面內容規劃:
1、中秋博餅“獎品大比拼”;
2、商家活動:在廈門風盛“博餅”活動的中秋節,商家也借機大肆做活動,在“王中王”等各種博餅中獎項的設置上,有以禮品為噱頭大勢宣傳的。(此版面也可作為招商中回饋客戶軟文版面);
3、獎品設置上的變化:獎品從生活用品,到消費卡、貴賓卡等的轉變,也可以看出,禮品設置上洞察新變化。(搜集獎品設置最有誘惑的活動)
版面四、中秋〃禮尚
主旋律: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
該版面秀出月餅“色香味美”。月餅吃出文化味;最IN的月餅嘗嘗鮮;中秋月餅健康吃(新吃法、選購及存儲等問題)
版面五、中秋〃圍爐
主旋律:萬里無云境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
家宴往往是中秋節的主角,人們在注重品味美食的同時,還可以享受浪漫的情調。該版面介紹餐廳獨特格調以及中秋節節日氣氛的烘托。
版面六、中秋〃社區
主旋律: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版面內容規劃:
1、針對社區活動進行報道;
2、對于博餅,人們都各有各的期待。立足于趣味性,從人們“大話中秋”入手,揭露所謂的博餅的“秘籍”。
四、《中秋專題特刊》招商合作
版面規格及廣告價目表
備注:以上均為現金收費,如需串換另行商定。
主辦單位合作伙伴
合作費用:5萬元
合作形式:
贊助企業作為特刊主辦單位的一方。除廈門廣播電視報社外,贊助企業的主辦單位身份具有唯一性,具體采用聯合主辦字樣的形式,出現于封面報眉欄。
權益與回報:
1、贊助企業以《中秋專題特刊》主辦單位身份出現,封面報眉體現“廈門廣播電視報與聯合主辦”字樣,同時出現贊助企業LOGO形象(5cm×4cm);
2、授權贊助企業使用“特刊總冠名”稱號,從事企業形象宣傳、產品品牌推廣及其他商業性活動;
3、《中秋專題特刊》發行期間,為贊助企業提供1個整版(24×34)作為企業形象提升及產品品牌的推廣,廣告價值5萬元,可分割使用;
4、 免費為贊助企業在《廈門廣播電視報》刊登1個彩色新聞紙整版企業廣告,廣告價值5萬元,可以分割使用,規格不小于1/4版,使用日期自合同簽訂之日起1年內。
《中秋·交響樂》版塊合作伙伴
合作費用:2萬元
合作形式:
采取《中秋〃交響樂》版塊獨家冠名的廣告形式實行雙方的合作。
權益與回報:
1、欄目題頭冠以“特約”字樣,《中秋〃交響樂》版塊呈現品牌報花,每版面一次,報花廣告內容出現企業名稱和LOGO形象(5cm×4cm);
2、《中秋專題特刊》發行期間,為贊助企業提供1/2版面的企業形象廣告(24cm×17cm)和1/2版面的企業軟文宣傳;
3、 免費為贊助企業在《廈門廣播電視報》刊登1個彩色新聞紙整版企業廣告,廣告價值5萬元,可以分割使用,規格不小于1/4版,使用日期自合同簽訂之日起1年內。
《博餅·趣談》版塊合作伙伴
合作費用:2萬元
合作形式:
采取《博餅〃趣談》版塊獨家冠名的廣告形式實行雙方的合作。
權益與回報:
1、欄目題頭冠以“特約”等字樣,《博餅〃趣談》版塊呈現品牌報花,每版面一次,報花廣告內容出現企業名稱和LOGO形象(5cm×4cm);
2、《中秋專題特刊》發行期間,為贊助企業提供1/2版面的企業形象廣告(24cm×17cm)和1/2版面的企業軟文宣傳;
3、 免費為贊助企業在《廈門廣播電視報》刊登1個彩色新聞紙整版企業廣告,廣告價值5萬元,可以分割使用,規格不小于1/4版,使用日期自合同簽訂之日起1年內。
《中秋·獎品》版塊合作伙伴
合作費用:2萬元
合作形式:
采取《中秋〃獎品》版塊獨家冠名的廣告形式實行雙方的合作。
權益與回報:
1、欄目題頭冠以“特約”等字樣,《中秋〃獎品》欄目呈現品牌報花,每版面一次,報花廣告內容出現企業名稱和LOGO形象(5cm×4cm);
2、《中秋專題特刊》發行期間,為贊助企業提供1/2版面的企業形象廣告(24cm×17cm)和1/2版面的企業軟文宣傳;
3、 免費為贊助企業在《廈門廣播電視報》刊登1個彩色新聞紙整版企。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20】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和表現,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圓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講講《月亮燈籠》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童謠“中秋夜”,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21】
活動目標
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活動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活動過程
1、環境創設。和學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學生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學生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學生當觀眾。互相輪換。
活動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前節后安排觀察月亮、繪制“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學校,好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學生講月亮的傳說,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嘗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22】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了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5.交流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6.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范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變化的呢?什么時候變細?什么時候圓?什么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了......到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圓,像個大圓盤。接著,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范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中班中秋節活動教案【篇23】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團圓節;激發幼兒愛長輩的情感。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參與節日游戲。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有關中秋節的資料、月餅
活動形式:班級集體主題活動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教師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知道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引導幼兒尊敬長輩的情感。
三、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談話品嘗:
1.中秋節吃什么?
2.幼兒品嘗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五、活動結束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