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教案大全
科學活動是指人們從事探索事物存在及變化的狀態(tài)、原因和規(guī)律的實踐活動,以及在科學知識、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踐活動。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教案大全”,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小班科學教案大全精選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泥土里有很多養(yǎng)分,是許多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場所。
2.能將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記錄下來并與旁邊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每人準備小鏟子等挖掘工具。
2.選擇戶外便于幼兒挖土、觀察的比較松軟、肥沃的泥地一塊。
3.幼兒探索記錄表。
活動過程
1.提問,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都挖過泥土,泥土可以用來干什么?它有什么用?
幼:泥土可以種植花、草、樹木、莊稼。
幼:泥土是小蟲子的家。
幼:泥土可以燒成磚瓦蓋房子,還可以捏成泥塑做玩具。
幼:小朋友可以用泥土來做泥娃娃。
2.帶領幼兒來到土地上探索,介紹挖泥時的注意事項。
師:小朋友要注意安全。挖泥的時候,注意小鏟子不要挖到自己的腳。挖泥的時候,還要仔細觀察泥土中生長的植物,一邊挖,一邊看看泥土里究竟有什么。
幼兒自由尋找觀察,并與身邊的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提示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3.幼兒圍坐成一個圈,集體交流。
(1)挖泥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泥土里有什么?
幼:我用小鏟子,發(fā)現(xiàn)泥土中有許多小蟲子,還有小草的根。
幼:我用磁鐵去尋找,發(fā)現(xiàn)泥土里有許多鐵沫!
(在大膽的交流中孩子們對泥土的興趣愈發(fā)濃厚起來)
師:泥土真有趣,有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有蚯蚓,有爛葉子,有枯樹枝,有小草的根,有小石子。
(2)為什么泥土里會有這么多東西呢?
師:因為泥土里有許多養(yǎng)分,泥土是許多小蟲子的家,也是植物生長離不開的地方。泥土的作用真大,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它。泥土有這么大的本領,這么寶貴,今天我們來仔細看看泥土是什么樣的。
4.說一說你都喜歡玩什么樣的泥土。
幼:我喜歡玩干泥,因為摸起來沙沙的。
幼:我們踩在干泥土上很舒服。
幼:我喜歡玩濕泥土,濕泥土可以捏很多好玩的東西。
請幼兒嘗試用泥土做泥娃娃、泥玩具。
小班科學教案大全精選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測量長度的方法。
2、進一步感知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量具越短,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
3、對測量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用等長的量具一一排列擺放進行測量的經(jīng)驗
2、學具:
(1)各種長度不同的量具
(2)記錄用的作業(yè)單、筆等
3、教學用品:相等長度的小課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動過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兒的測量興趣
春天到了,我們小朋友們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們幼兒園也將要打扮一新,我們要給這里的小桌子做一個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樣大小,現(xiàn)在我們就來量量看,桌子有多長。
二、幼兒自選一種量具進行測量。量好后,請幼兒用筆和紙記錄下來。
三、幼兒交流自己剛才的測量方法與結果。教師講述正確的方法:要求每次測量注意首尾相接。
討論:量相同的桌子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測量結果?
小結:
測量工具越長,測得的結果越小,
測量工具越短,測得的結果越大。
幼兒換一種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并和第一次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再次感受量具長短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小班科學教案大全精選篇3
教案目的:
1、讓幼兒初步認識、了解地球,知道地球是一個十分巨大的球體,是我們?nèi)祟惡推渌鼊游锕餐幼∩畹牡胤健?/p>
2、教育幼兒愛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和探索興趣。
教案準備:
1、錄音機、錄象機、幻燈機各一臺,磁帶、錄像帶、幻燈片等;
2、世界地圖一張,地球儀一個;
3、各類動物、植物圖片若干。
教案流程:
一、猜謎語導入活動。
不用發(fā)動日夜轉,春夏秋冬按時換,一日行程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地球)
二、通過觀察、討論,讓幼兒初步認識地球的形狀。
1、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地球嗎?它是什么形狀?(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地球儀,請幼兒觀察并討論地球的形狀。
小結:地球是一個非常大的球體,形狀像球而略扁地球儀就是縮小的地球模型。
三、通過聽、看,讓幼兒了解地球上面有什么?
1、提問:地球是一個很大的球體,你們知道它上面有什么?(請幼兒憑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識回答)
2、聽錄音——[地球的自白]:我是地球,我的身體可大啦,而且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著。上面有不同的顏色,藍色的部分代表水,黃色的部分代表山,綠色部分代表陸地。我身上有各種各樣的樹木和花草,還生活著許多動物,有兇猛的老虎和獅子;頑皮的小猴、可愛的小兔;還有ji、鴨、魚、蝦等等。哎!對啦,你們?nèi)艘采钤谖疑砩希兄袊恕⑼鈬耍笕恕⑿『?.....
總之,我身上的東西多得很,一時半會兒是說不完的,等有時間,我再向你們詳細介紹好嗎?
3、游戲:“送圖片回家”。
請幼兒從盒子里任意取一張圖片,然后貼在地圖相應的位置上。如:小魚貼在代表水的藍色處;......
4、看錄像——“世界各地”,進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情況。
小結:地球上有許多人、動物和植物,而地球只有一個,它是我們大家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注意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
5、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多植樹......)
四、結合幻燈片,教師有表情的講故事《地球生病了》,然后組織幼兒討論:地球為什么生病了?怎樣給地球治病?......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和探索興趣。
五、延伸活動:
“我為地球掃衛(wèi)生”——清出白色垃圾。
小班科學教案大全精選篇4
一、活動目標
發(fā)現(xiàn)物體的彈性,了解彈性與人們的關系。
二、重點難點
利用材料制作彈性玩具。
三、活動準備
細鐵絲、畫紙、圓柱體、橡皮泥若干。皮筋、皮球、氣球、拉力器等。
四、活動過程
1 、出示“會跳的小狗”引起興趣,了解物體的彈性
我們教室里來了兩只小狗“汪汪汪”小狗可開心了,你們看,它們跳得多開心呀!我們歡迎歡迎兩只小狗,不過兩只小狗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問題,想聽聽是什么問題嗎?
(汪汪,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跳起來的嗎?)
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聽,小狗是怎樣回答的,好嗎?(你們聽好了)
“小朋友真聰明,在我們的身體下有彈簧,潘老師用力把我壓下去,下面的彈簧變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師一松手呀,我們就跳起來,彈簧呢也就恢復原樣了。”
教師小結:聽明白小狗的話了嗎?噢,原來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fā)生變化,松開力時,又恢復原狀,這就叫物體的彈性。
2 、提供各種材料,讓小朋友感知發(fā)現(xiàn)彈性。
兩只會跳的小狗還給我們帶來好多好玩的物品,等一下請小朋友去玩一玩,看看這些好玩的.東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幼兒操作:拉拉皮筋會變長,一松手又變成原來的樣子壓皮球,皮球會扁,松手又鼓起來了。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樣玩的?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變化?
3 、彈性的作用,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彈性物體有好多好多,你們知道還有什么東西有彈性嗎?
自行車打氣,座墊裝彈簧,是為了減少振動,夾子、理發(fā)推子有彈簧是為了方便使用,沙發(fā)、床用海棉和彈簧是為了坐躺時更舒服,水龍頭開關里有皮墊子是為了防止漏水,彈簧秤用來測量物體的輕重……
4 、小制作“會跳的小人”
師:今天“會跳的小狗”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有彈性的物品,為了謝謝他們讓我們一起來制作一個“會跳的小人”送給他們好嗎?
出示示意圖
老師帶來了制作“會跳的小人”的示意圖,請小朋友看看,你們能看明白嗎?誰能告訴我第一幅圖示是什么意思?第二幅呢?
老師講解后幼兒操作。
5 、結束:讓我們一起來和會跳的小狗跳舞吧。
小班科學教案大全精選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diào)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么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教師搖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么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里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總結: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后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出示大的示范調(diào)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diào)色,并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才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么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么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調(diào)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diào)色并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范。
5、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記錄
①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diào)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后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用記錄卡記錄下來!(幼兒自由選材操作并記錄)
②變出了什么?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③教師總結: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游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說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么顏色了呢?(邊說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
小班科學教案大全精選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
2、滲透學習排列、大小、尋找等操作或游戲來感受對應關系,增強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3、幼兒能參與集體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高低不同的瓶子和長短不同的吸管若干,帶有不同顏色瓶蓋的瓶子若干。
2、幼兒學具:青蛙吃害蟲。每人5只大小不同的青蛙和5條不同的害蟲。
3、動物圖片和相應家的圖片若干及頭飾。
活動過程:
1、熱身
兒歌“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根據(jù)音樂,幼兒找到自己的朋友,聽老師的指令進行“頭碰頭、肩碰肩、腳碰腳”的游戲。幼兒熟悉后,可三人或四人碰。
2、集體活動
(1)師生共同探索物體之間的對應關系。
創(chuàng)設情境:莊稼地里長了很多害蟲,需要請青蛙兄弟來幫忙,可是哪只青蛙吃哪條害蟲合適呢?
(2)了解大、小對應關系
教師出示教具“青蛙吃害蟲”,示范將青蛙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再將害蟲一一對應擺放在青蛙的下方,引導幼兒觀察。
(3)幼兒操作學具
幼兒自主操作學具“青蛙吃害蟲”,感知大小之間的對應關系。
3、分組活動
(1)分吸管
教師放置5個不同的飲料瓶和5根不同長短的吸管于桌面,請幼兒給瓶子找出長短不一樣的吸管對應放置。
(2)蓋瓶蓋
讓幼兒將帶有不同顏色的無蓋瓶子蓋上相應的蓋。
4、游戲活動
小動物找家(游戲)
請6小朋友帶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出去旅游了,回來時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根據(jù)圖片找到自己相應的家。
(1)教師趁幼兒旅游的時間在地上放置小動物的家的圖片,等小動物旅游回來找到自己的家住下。
(2)第二次游戲,體驗小動物的家可以住多個好朋友,而且一定是自己相對應的家。
5、活動結束
小班科學教案大全精選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可變性,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
2.體驗想象的樂趣,大膽表達自己“變小”或“變大”的愿望。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沒吹氣的氣球(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氣球、木耳、雨傘、胖大海、扇子,課件
【活動過程】
導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好玩的玩具了?(出示沒吹的氣球)
第一部分:讓孩子體驗氣球變化帶來的快樂。
1.你們想玩嗎?你能讓氣球變大嗎?(每人一個氣球試一試)
2.小朋友使勁往氣球里吹氣,氣球會變大。有的小朋友力氣太小,沒能讓氣球變大,怎么辦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誰還能想個別的`辦法讓氣球變大?(往氣球里面充水、用打氣筒往里面打氣等)
3.小朋友能讓氣球變大,你能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嗎?用什么方法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幼:把手松開氣球就變小了
第二部分:經(jīng)驗提升:什么東西會變大或變小?
除了氣球能夠變大變小,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能夠變大變小?下面我們一起來變個魔術吧!
出示:木耳、茶葉、胖大海(加入水)——變大;
雨傘、被子、紙(折疊)——變小。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周圍有這么多的東西會變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都是會變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大膽表達自己“變大”或“變小”的愿望。
1.你們相變嗎?當你變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時候,你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發(fā)表意見。
2.有一個小朋友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很小的小人,咱們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嗎?(播放課件)
【延伸活動】
剛才咱們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變成大巨人你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咱們回到活動室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你的好朋友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