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設計
幼兒音樂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3~6歲的兒童施加影響,并使他們的思想、情感、行為等方面發生變化的教育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欣賞四川民歌《太陽出喜洋洋》,感受其歡快喜慶的音樂特點;
2.嘗試根據音樂的節奏自編游戲動作,能對輸贏結果做出敏銳的反應;
3.有兩兩合作、協商決定游戲規則和游戲玩法的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農夫、斧頭、狼)、籮筐實物一對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欣賞歌曲的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的心情好嗎?你們覺得心情和天氣有關系嗎?
1.欣賞歌曲,介紹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2.欣賞歌曲,用拍手的方式感受歌曲喜氣歡快的節奏和情緒。
3.欣賞歌曲,帶著問題:歌里唱了什么?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自由地表達自己對歌詞的理解(重點引導孩子用肩部和手腕動作來感受挑籮筐晃悠悠的感覺)。
二、熟悉歌曲內容,模仿游戲中的三個角色
1.你聽到歌里唱了誰上山崗?他是怎么去的?(出示“挑扁擔的農夫和籮筐”)誰愿意來做一做?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扮演農夫,練習挑籮筐動作。
2.農夫手上拿把什么?(出示“斧頭”)斧頭的動作怎么做?
3.山崗上有什么?(出示“狼”)狼兇狠惡毒的樣子是怎么樣的?
三、學習音樂游戲
1.了解角色之間的關系,明確挑籮筐、拿斧頭等標志性動作。師:我們來看看農夫、斧頭、狼,他們誰控制誰?
2.老師示范講解游戲。
游戲玩法:
第一段:農夫出場
第二段:斧頭出場
第三段:豺狼出場(間奏時段猜拳并進行獎懲)
四、樂意與老師或同伴合作,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1.單人游戲(領隊追、輸家跑、贏家不動、輸家可跑到贏家背后躲)。
2.多人游戲(領隊追、輸家跑、贏家不動、輸家可跑到贏家背后躲)。
3.雙人對抗游戲(兩人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
4.分組對抗游戲(組內協商出拳內容,兩組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
五、放松活動,同伴間互相捶背、捏肩、撓癢、打滾等六、結束:挑著砍獲的豺狼回家咯(音樂伴隨)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熟悉圓舞曲旋律,初步學會律動《跳圓舞曲的小貓》。
2.喜歡并且樂意與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跳圓舞曲的小貓》、律動視頻《跳圓舞曲的小貓》、PPT、頭飾。
活動重點:感受圓舞曲的旋律,初步學會律動
活動難點:與同伴合作表演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貓花花尋求幫助,邀請大家參加舞會為情境,進入主題。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
討論:這首音樂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介紹圓舞曲。
小結:圓舞曲又稱為華爾茲,是三拍子的舞曲,節奏歡快,旋律優美流暢,因為舞蹈時需要兩個人成對旋轉,所以叫做圓舞曲。
二、通過看視頻學習律動
1.觀看律動視頻。
通過視頻讓幼兒感受到律動中的動作。
2.幼兒學習基本律動動作。
根據幼兒的回答帶幼兒一起做做動作,提醒幼兒動作的方向,并通過語言提示幫助幼兒把握節奏。
3.配歌謠,完整學習律動。
以早晨起床去參加舞會為情境,創編歌謠,將律動融入情境。
我們是快樂的小貓
洗洗臉真美麗穿花衣上舞臺
搖一搖擺一擺走上了大舞臺
我們是美麗的小貓
小貓們準備亮相小貓們跳的真好
搖一搖擺一擺
我們是最棒的小貓
4.聽音樂,念歌謠練習律動。
三、與同伴合作表演律動,體驗合作的快樂
1.戴頭飾,跟隨音樂彩排練習
2.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去參加舞會。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3
設計意圖:
幼兒總是對成人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想通過各種方式去體驗成人的世界,例如,常常模仿成人的口氣說話,穿成人的大鞋子,女孩尤其愛穿媽媽的高跟鞋,男孩愛穿爸爸的大皮鞋。大班的幼兒作為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更愿意嘗試一些具有挑戰的事情,尤其是成人經常做的事情,做飯是成人經常做的事情之一,幼兒往往具有濃厚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創設的情境,能夠聲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2.體驗歌曲的趣味,根據部分歌詞編創動作進行表演。
二、活動準備:
PPT、音樂、布娃娃玩偶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跟隨音樂《扮家家》進行律動,音樂結束后,提問問題,引出主題。剛才有這樣一個動作(炒小菜),誰知道這是在干什么啊?(炒菜、炒小菜、做飯)你們記得可真清楚,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來玩一個炒菜做飯的游戲。
2.展開
(1)欣賞兒歌《娃娃上灶》,引導幼兒做事認真專心。
我們的娃娃家里有一個小娃娃她也很喜歡做飯,今天可是她第一次做飯,老師把她做的飯帶來了,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小娃娃做的飯好不好吃。出示ppt。
(2)聽音樂《娃娃上灶》,熟悉歌詞,引導幼兒做出與部分歌詞對應的動作。
(3)引導幼兒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4)以“菜譜”形式出示圖譜,引導幼兒根據圖譜演唱歌曲并掌握間奏。
(5)跟隨音樂以全體合唱、分組等形式跟唱歌曲。
(6)根據部分歌詞引導幼兒做出動作,并在演唱過程中加入動作。
四、活動延伸
幼兒仔細觀察家長做飯時動作,為整首歌曲添加動作,進行歌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大膽表演,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2、在課件的提示下,感受樂曲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并理解樂曲ABC的結構特征。
活動準備:多媒體動畫課件、貓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動畫演示,啟發幼兒討論并大膽表演不同的形象。
1、(畫面一:小魚們在歡快地游來游去。)
師:小電腦把我們帶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魚是怎么游的?
2、那我們就來學一學快樂的小魚吧!師:小魚們!幼:哎!
師和幼兒一起表演快樂的小魚形象。(提示、鼓勵同伴間的相互學習。)
3、小魚們在一起真快樂呀!聽!誰來了?
(放貓的音樂)它到小河邊想干什么?瞧,小貓真的來了。
(畫面二:小貓扛著魚竿)小貓會怎么釣魚呢?
啟發幼兒大膽表現小貓甩魚竿的動作。
二、聽辨樂曲,了解樂曲的內容及結構。
1、 小電腦里有兩段音樂,講的就是小魚和小貓的故事,請你們仔細聽,哪一段講的是小魚?哪一段講的是小貓?
2、 老師:我們來聽一聽,小貓甩了幾次魚桿?(欣賞小貓的音樂,聽辯樂句)
3、 我們來學一學。
4、 嘗試用兩個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兩段不同的音樂。(圖譜是否先提示一下)
(啟發幼兒從速度、力度來表現)
5、通過多媒體課件,了解音樂內容。
A:小魚和小貓之間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們接著看。
B:幼兒欣賞課件三。
C:提問:小貓怎么會掉到河里?師和幼兒分別扮演小貓和小魚,表演齊心協力把小貓拉下河。(跟著節拍)
D:哦,這原來是一個小魚釣貓的故事,我們完整地聽一聽,什么時候音樂里講小魚們齊心協力把小貓拉下了河?(完整欣賞樂曲)
E: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和小貓,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三、快樂表演。
1、嘗試分角色進行表演。
A:請幾個幼兒扮演貓,其他幼兒扮演小魚。提問:貓在甩魚竿時,小魚們在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B: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表演想辦法的動作。
C:幼兒分角色完整游戲。
2、再次游戲。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速度、力度變化,模仿小動物走路。
2、根據要求改編歌詞。
3、根據改編后的歌詞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各種動物的走路姿勢。
2、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注意觀察各種人物的走路姿勢。 活動過程:
一、 進場活動:以音樂《小動物走路》進場。
二、 想想玩玩
1、請幼兒根據走路跳跳跳、搖搖搖、爬爬爬、靜悄悄改變歌詞。
a剛剛有四種小動物在走路他們分別是誰?是怎樣走路的?
b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其他小動物是怎樣走路的嗎?
c請小朋友們來學一學,選出表演好的小朋友上前表演請其余小朋友猜一猜并學走。
2、根據歌詞學小動物走路。
a將小朋友說出的小動物編進歌詞。
b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3、根據小寶寶、小朋友、解放軍、老爺爺改變歌詞。
a剛剛我們知道了很多小動物的走路姿勢,那我們小朋友是怎樣走路的?
b在想一想小寶寶(解放軍、老爺爺)是怎樣走路的?
c從形象變化上區分和感受四種音樂,說一說小寶寶(小朋友、解放軍、老爺爺)走路應該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
4、分段彈奏樂曲,啟發幼兒根據音樂合拍地任意做相應的模仿動作。并反映出人物動作的不同特點。
5、小組活動。幼兒分成四組,分別扮演小寶寶、小朋友、解放軍、老爺爺。當音樂出現某一形象時,該組幼兒做相應動作,另外三位小朋友為他拍手伴奏,互換角色進行。
三、 結束活動
我們去外面尋找更多的走路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