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

時間: 新華 大班教案

教案應該突出教學重難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優秀的大班數學教案表格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大班數學教案表格,供大家參考。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2、初步獲得編加法應用題的感性經驗。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教師演示材料:1個小熊玩具和1個小老虎玩具,玩具蘋果4個。

(2)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內分別裝有5以內的玩具,如有的裝公共汽車3輛、有的裝小轎車4輛、有的裝小兔2只、有的裝水果5個等。

(3)分組活動材料:

A、桌上擺放5輛車,有公共汽車和小轎車、有紅色的和黑色的車;

B、桌上擺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C、桌上擺放3個玩具碗,大小、顏色不同;

D、桌上擺放4個蘋果,大小、顏色不同。

(三)活動過程:

1、教師邊操作實物邊描述。

師:我先買了1個小熊玩具,又買了1個小老虎玩具,我一共買了2個玩具。剛才老師怎么說的?請小?請小朋友照著老師說也來說一說。

教師出示4個蘋果,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描述。

2、幼兒根據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學習描述。

(1)幼兒兩人一組,根據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師傾聽幼兒編題情況。

(2)師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說?

3、教師在幼兒描述的基礎上,仿編加法應用題。

(1)師:如果把"一共有3輛汽車"變成一個問題問大家,應該怎么問?"(一共有幾輛汽車?)

(2)提出要求:請小朋友根據框子里的玩具情況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吧。

(3)幼兒兩人一組,根據筐子里的玩具情況仿編應用題。

(4)師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編應用題的?

4、幼兒分組活動,根據情景自由編加法應用題。

介紹各組材料:

第一組:桌上擺放5輛車,有公共汽車和小轎車、有紅色的和黑色的車;

第二組:桌上擺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第三組:桌上擺放3個玩具碗,大小、顏色不同;

第四組:桌上擺放4個蘋果,大小、顏色不同。

玩法:兩人一組,根據桌上擺放的玩具編加法應用題。一個編,一個聽,然后交換角色,繼續觀察玩上的不同點,編另外一道加法應用題。

幼兒分組自由編加活動應用題。教師傾聽幼兒編題情況,特別是最后的問句。

師幼分享交流:你選用什么玩具?怎么編題的?

(四)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數學區投放玩具,引導幼兒根據玩具特征仿編加法應用題。

生活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周圍環境中的事物編加法應用題。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2

活動目標:

1、能初步認識方形和圓形的基本特征。

2、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體驗游戲的快樂。

3、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認識圖形。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狀。

活動準備:

一張機器人畫像(由若干個方形和圓形組成,大小不一);若干個方形和圓形卡片;教師教具2張大型卡片。(一張方形,一張圓形);圓形和方形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幼兒觀察并探索圖形的特征。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來我們實驗幼兒園做客,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下?(想)

2、出示機器人畫像,請小朋友自由觀察。

二、認識方形和圓形

1、教師的提問中說出圖形的特征。

教師出示圖形卡片提問:現在老師要變魔術啦,小朋友們小眼睛看仔細(從機器人身上取下一個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請一位幼兒上臺觸摸,并自由說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幼兒摸方形的邊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師引導幼兒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數數有幾個(4個)有幾條邊?(4條)。所以啊,這個圖形就叫“方形”。

3、提問1:咦,小朋友們再來看看,這個圖形寶寶有沒有角,他的邊是怎么樣的(光光的,圓圓的)讓幼兒觸摸圖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師總結這個圖形是圓形。

三、游戲:圖形對對碰

1、老師指到哪里幼兒說出名稱,并回答機器人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

2、分卡片幼兒根據教師指令拿出相應卡片,教師檢驗是否正確。

四、積木分類

五、幼兒根據觀察,說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圓圓的、方方的。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3

活動目標:

1.會認識半點,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系。

2.學習計劃自己的片斷活動內容,感受幼兒園生活的作息時間。

3.有初步的時間概念,知道要珍惜時間。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時鐘、自制的《半點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時鐘》、《科學·認識整點和半點》。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師:鐘面上有幾個數字?長針叫什么,短針叫什么?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游戲《撥鐘報時》,教師撥鐘,幼兒報時。如教師撥8點,提問:現在是幾點整?分針指在數字幾?時針指在數字幾?

2.出示《半點作息表》,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半點。

師: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針指向數字8和數字9的中間,長針指數字6,是8點半。

3.師幼梳理:半點時,分針指在數字6上,時針指向兩個數字的中間,如時針指向2和3的中間,就是2點半。

4.引導幼兒觀察8點和8點半,比較整點與半點的不同。

5.玩游戲&《報時撥鐘》,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6.指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科學·認識整點烽半點》。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到區域繼續游戲《報時撥鐘》。

活動反思:

時鐘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對于學前班孩子來說,認識鐘表,加強時間觀念,懂得愛惜時間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組織了《認識半點》這個數學活動,本次活動我從幼兒已掌握整點認識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半點的認識。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引導幼兒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樹立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觀念。

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第一組通過觀察和操作,能讀出鐘面的時刻,探索鐘面半點指針的規律;第二組通過觀察和操作,在老師的幫助與輔導下能讀出鐘面的時刻,理解半點指針的規律;第三組通過觀察和操作,在老師的幫助與輔導下能指出半點指針的規律,可以跟讀鐘面的時刻;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教育幼兒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為活動是基本成功的,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獲得了發展,主要體現在:

1、充分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幼兒的生活經驗里,已經有了一些鐘表的知識儲備:上學的時間、放學的時間、做課間操的時間······雖然這些認識是淺顯的、感性的,對于不同的幼兒來說層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為幼兒學習“認識鐘表”提供了經驗基礎。為此,課中我充分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先讓幼兒看鐘面的時刻,再想一想半時是怎樣看出來的?幼兒通過比較,異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針指著6,時針最后走過數字幾,就是幾點半。”的規律。

2、充分體驗“生活數學”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本課的活動中,我注重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安排了“說說你在這個時間正在做什么”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幼兒體驗“生活數學”。

總之,在課堂活動中應創設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情境,讓幼兒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中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交流,使他們在實踐中感受到數學的價值,理解并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本次活動過程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實際接受能力來設計的,活動中孩子和教師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動的效果較好。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4

大班數學《麻房子里的秘密》教案(通用2篇)

大班數學《麻房子里的秘密》篇1

設計意圖:

隨著“東陽土特產”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對家鄉土特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花生就是其中的一樣。為了進一步讓孩子們去探索、發現花生的秘密,我預設了“剝花生”的活動。目的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發現花生的秘密,并從幼兒感興趣的問題中選取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索。花生內花生米的數量就是其中一個興趣點,于是我讓幼兒嘗試用數字、符號來記錄花生的數量,感知發現花生里花生米數量的不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操作要求,讓幼兒初步學習統計,從而學會用記錄統計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目標:

1、在剝一剝、記一記中發現一顆花生中花生米數最多的是幾粒。

2、初步嘗試用統計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幾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3、學習在合作中做事。

活動準備:

一盤花生,每組三個盤子,記錄紙、筆、四列小火車

活動過程:

一、 猜一猜,剝一剝,感知花生內花生米數量的不同。

1、情景談話,梳理經驗。

——你喜歡吃花生嗎?……

——你吃過的花生里有幾顆花生米?

2、猜一猜,剝一剝

——教師出示一顆花生:猜猜這顆花生里有幾粒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選一顆花生,先猜猜里面的花生米粒數,再剝開驗證。

——你在剝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秘密?

小結:花生里花生米的數量不相同。

二、剝一剝,記一記,發現一顆花生中最多的花生米數。

1、引發爭論,提出記錄。

——引發爭論:剝出來最多的有幾粒花生米?

——怎樣記錄?

2、幼兒剝一剝、記一記

——幼兒把花生剝開,數數里面有幾顆花生米,并記錄在紙上。

——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3、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剝出來最多的是幾粒?

三、嘗試用統計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幾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1、觀察記錄單上的數量: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討論:到底是幾粒的最多?用什么辦法知道?

2、幼兒示范統計

——重點指導:怎樣才能不漏數?

3、幼兒分組統計

——將統計表粘貼在火車上。

——兩人合作統計。

——幼兒相互比較驗證。

4、觀察統計表,交流自己組幾粒的花生最多。

5、幼兒交流總結。

大班數學《麻房子里的秘密》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城市中樓房的外形特征、結構、種類。

2、通過觀察高樓的各種形態,喜愛城市里不同風格的建筑。

3、探索、發現生活中樓房的多樣性。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見過城市中的高樓大廈。

環境準備

高樓的圖片、積木。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各種方式表現高樓。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起幼兒對門牌號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

你有什么好辦法能過幫助故事中的小狗汪汪?

大家的辦法都很好,我們繼續聽聽故事中小狗是怎么做的?

1、教師講述故事第1段。

3、繼續講故事,引出門牌號的意義。

二、講解門牌號的意義

1、出示自制門牌號。

2、幼兒討論門牌號的作用與意義。

4、幼兒說說自己家的門牌號。

你家的門牌號是多少啊?

5、設計門牌號

延伸活動

1、區角活動:美術角繼續完成高樓的設計,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創意。

2、家園聯系:和爸爸媽媽一起,利用多種方式尋找更多高樓的秘密。

活動反思: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在也不是矮矮的平房而是高樓大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避免教學中單一傳授知識、枯燥無味等,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采用激勵性學習方法,使教學環環相扣,幼兒能積極主動的通過觀察發現、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覺得學習也是一種樂趣,

不足之處:

在教師提出要求,要求不夠具體。在以后的活動中,還需多加強幼兒指導。大家一起游戲,在游戲中體驗快樂。這次的活動場面雖然比較混亂,但是幼兒的興趣都很高。希望下次活動,能夠更好的抓住幼兒的心里特點,適時的引導幼兒情緒的發揮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5

大班數學《順數倒數》活動教案(通用2篇)

大班數學《順數倒數》活動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順數與倒數,學會順接數、倒接數。

2、在游戲中感知倒數與順數的規律,開拓幼兒的思維發展。

3、情感上: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

【活動難點】

學習倒數、倒接數

【活動準備】

1、1—10磁性數字卡2套、方向箭頭1個

2、青蛙10個,荷葉若干個

3、相同火車頭圖片2個(區別:車牌號不同)

4、高樓模型1棟、1—10粘貼數字1套

5、《開火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教師,表達認識新朋友的愉悅心情。

(二)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導入青蛙,及要去參觀青蛙的新樓房的主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進行知識鋪墊。

1.通過拍手游戲感知數量之間多1與少1的關系。

2.數字感知多1與少1的關系:如:比2多1的數是幾?比9少1的數是幾?

大班數學《順數倒數》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2、掌握10以內數的順數和倒數。

3、培養觀察、比較和逆向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撲克牌若張、地墊10塊、煙灰殼若個、數字卡若張。

活動指導

1、學習10以內的順數。

(1)以故事引入,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樓梯圖,引導幼兒懂得觀察數字與樓梯磚塊數量關系。

(2)教師示范搭樓梯,引導幼兒觀察和思考:上階梯的時候,磚塊的數量有什么變化?(上一級比下一級多1塊)教師指著階梯旁邊的數讓幼兒練習順數。

(3)教師小結:1、2、3……10,像這樣數數就叫順數。順數時,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1。

2、學習10以內的倒數。

出示ppt圖片。幼兒邊觀察小猴吃桃子邊結合數字學習倒數10、9、8……1,像這樣數數就叫倒數。倒數時,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少1。

3、練習順數和倒數。

教師報一個數幼兒接著往后數到10(或倒數到1)。

4、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幼兒熟悉玩法后分組游戲。

第一組:跳房子幼兒從數字1-10或10-1有序雙腳、單腳、小兔、蛙跳。

第二組:翻數字卡幼兒倆人合作幼兒一人持有卡片數字1-10放在桌面另一人翻,翻到數字幾就順數到10或倒數到1。

第三組:抽撲克牌幼兒倆人合作一人持有數字1-10的撲克由另一人抽倆次再進行順數和倒數。

第四組:搭樓梯鞏固順數逐一增加和倒數逐一遞減。

活動延伸

數學區:把材料放在數學區讓幼兒玩區域時可以繼續練習順數和倒數。

案例分析:

一、活動目標分析

1、感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情感目標過于籠統,建議指向性要更明顯,簡單一點,比如對10以內數的順數和倒數感興趣,愿意與同伴一起進行順數和倒數的游戲。)

2、掌握10以內數的順數和倒數。(認識目標明確,但是還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基本情況,側重的引導一項,進行教學重點。)

3、培養觀察、比較和逆向思維能力。(技能目標太過籠統。)

二、活動環節分析

由于教師把認知目標定位為掌握10以內數的順數和倒數,環節的安排上這兩個技能的掌握環節,比較拖沓,重點不夠突出,有個別幼兒概念混合。建議應該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置明了簡單的教玩具,把順數和倒數的概念利用道具簡單明確的告訴孩子。

三、分組活動環節

分組操作是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本活動中的技能,因此建議提供的物品要適當,不是越多越好。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6

活動目標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只熊哪里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么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為什么?

我再拿來一個球,現在請你來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小?你們是用什么辦法比出來的呀?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只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師:兩只熊非常開心又來了一只熊,她來了,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個熊最大,哪個熊最小?請幼兒從大到小排序。三只熊現在要去動物園找朋友做游戲。看是什么動物?你能給三只熊找到相應的好朋友嗎?為什么?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里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現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七、延伸活動

師:玩累了,我有兩塊正方形的餅干,你們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時候,有其他的好辦法知道誰大誰小嗎?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兩塊餅干重疊在一起,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現在請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塊餅干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游戲:三只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

師:今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起來跳舞吧。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7

大班數學找朋友教案(精選2篇)

大班數學找朋友篇1

一、相互介紹

1、師:“寶寶,我是孟老師,看,這是什么?小豬來找朋友了。它會找誰做朋友呢?小豬找到了佳佳,先請佳佳來介紹一下自己好嗎?”(大家好,我是佳佳)寶寶說:“佳佳,佳佳,你真棒。”

2、教師依次手拿小豬去找朋友,引導寶寶說:“大家好,我是,然后寶寶一起說:“,,你真棒。”(給寶寶貼笑臉花)

二、走線活動:逛馬路

1、師:寶寶們,我們今天去逛馬路吧!(寶寶在里面的線上,媽媽在外面的線上)

2、師:馬路上真好看呀,有汽車,自行車,還有摩托車。(紅燈停,路燈行,過人行橫道)

3、媽媽和寶寶在一條線上,媽媽搭在寶寶肩上開小汽車。(向前慢慢開,快快開,轉個圈,按喇叭滴滴滴)

4、停車場到了,我們把小汽車停下來。(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三、操作活動:花邊剪

1、教師示范:“先拿工作毯,大拇哥伸進去,靠一靠,鋪鋪平,再去拿玩具。大拇哥按住紅點點。”

2、操作:花邊剪

目的:訓練寶寶雙手配合剪的動作,發展手指的靈活性和力量,培養好奇心。

3、收工作毯:“卷卷,卷花卷,卷成一個大花卷”(謝謝,不用謝)

4、寶寶操作,教師把大皮球拋給哪個寶寶,那個寶寶就去拿工作毯(提醒家長一定要讓寶寶依次拿,要讓寶寶學會等待)

5、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寶寶交換玩。

6、收玩具(放音樂)

四、民間歌謠《小老鼠上燈臺》

活動目標:

1、發展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和控制力。

2、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小老鼠圖片一張

活動玩法:

1、教師出示小老鼠圖片,用小老鼠的的語氣介紹老鼠上燈臺偷油吃的故事。

2、用動作演示兒歌兩遍。

3、家長和寶寶跟老師學習手指兒歌。

4、鼓勵擁抱表演機靈的寶寶。

指導家長:

1、和寶寶一起念兒歌,幫助寶寶做手指動作。

2、平時在家里可以常和寶寶做手指游戲。

五、:袋鼠媽媽

活動目標:

1、發展寶寶的大肌肉動作,以及與人的協作能力。

2、培養寶寶的勇敢品質。

3、增強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共同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袋鼠》

活動玩法:

1、先讓寶寶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腳箍住家長的腰。

2、家長邁步走路、跑步、跳躍,其他如蹲、彎腰、側腰等運動。

3、兩組兩組進行比賽。

指導家長:

1、提醒寶寶大膽地抱緊家長的脖子。

2、家長可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確定開步的大小,幫助寶寶協調地走起來。

3、注意寶寶運動時候的安全。

4、家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寶寶一起創造性的玩游戲,方法越多越好。

六、結束活動:和寶寶和家長說再見。

大班數學找朋友教案篇2

【游戲目標】

1.進行奔跑練習,鍛煉身體。

2.學會在跑動的過程中,注意到老師的口令,提高幼兒注意力。

3.學會擁抱自己的伙伴。

【游戲準備】

1.知識經驗:了解游戲的基本規則。

2.環境創設:較大的場地

【游戲過程】

1.老師組織幼兒圍成一個圈

2.準備運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啊,婁老師要跟你們一起玩一個游戲,但是玩游戲之前呢,我們先來活動一下我們的手腳。

3.向幼兒講解游戲的玩法以及規則。游戲開始(老師也站在圓圈之中,一起跑動,但不參與游戲)。

師:規則講解

4.教師總結經驗,返回班級教室。

游戲玩法及規則:

教師下口令,圓圈開始以順時針或是逆時針方向跑動起來。喊著“跑跑跑,跑跑跑”,然后突然喊出一個數字,如“兩個”,則小朋友們必須立即找到另一個伙伴,變成兩個兩個抱在一起的.形式。沒有成功組隊的幼兒將受到懲罰(如一個俯臥撐)。變換擁抱的人數,重復進行游戲。適當進行休息以及經驗的總結。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8

活動目標:

1、復習8的組成,理解8的第一、二組加減含義,會根據算式算出得數。

2、對加減運算感興趣,在游戲情境中體驗快樂。

3、書寫和表達、動手操作相結合,積極參加數學加減活動。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氣球上打印7的組成;背景小雞的家、8的一二組加減(活動的、書寫的、游戲的)、記號筆、抹布、花娃娃、夾子、數字1-8

經驗準備:學過8的組成,對7以內加減有一定理解。

活動過程:

(一)復習8的組成(情境——慶祝小雞搬家)

游戲:放氣球(歌曲問答:氣球上面有題目,我們大家來放氣球,8可以分成1和幾,1和幾組成8……)

(二)集體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雞的顏色不一樣、小雞去玩)

1、根據顏色不同,幼兒理解1只紅小雞和7只黃小雞合起來是8只,引導列式計算1+7=8

2、把小雞位置進行交換,幼兒感知小雞總數不變的道理(鞏固理解加法交換律),引導列式7+1=8

3、分別以1只小雞去玩和7只小雞去玩,引導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減法含義。

4、共同整理朗誦。

(三)探索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情境:看花,為小雞家門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夾子扎辮子)

1、為花娃娃打扮;根據上面的算式,請你用夾子幫忙算出得數,既扎好了辮子又算出了得數。請大家試一試。

2、把花娃娃送到相應的花園里。(如2+6=送到8號花園)

3、孩子的經驗作一整理。引發:你為花娃娃扎了幾個辮子?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結:8的第二組加減。

(四)總結活動

看看花娃娃有沒有哭。(評價對錯)

延伸活動:區域活動中進行練習加減,學做小博士。

活動反思:

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重視區域活動。活動結束后,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做好記錄。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為主,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生關系。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9

活動設計背景

每次分果時,孩子們都喊著:老師我要大的,每一次我都因勢利導拿出一大一小的兩個果讓孩子們作比較,他們能通過觀察比較很快能說出那個大那個小,但當我出示兩個一樣大的果讓孩子們比較時。他們就不知道用語言描述:“兩個果一樣大”所以在上學期教研課我特設計了此活動,意在培養孩子們的觀察、比較能力,學習描述物體的大小特征。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2、比較物體的大小,學習描述物體的大小特征。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比較能找出一樣大的物品,并學習描述其特征。

活動準備

1、紅色和藍色的大小盆,大小圓形紙片若干。

2、大熊和小熊圖片各一張

3、一些大衣服和小衣服

4、一些碗

5、一些大果和小果

6、用紙箱自制的游戲箱一個,游戲箱有一個大皮球和兩個小皮球。

活動過程

一、比較“大”“小”“一樣大”

1、教師出示大盆、小盆各一個,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區分出他們的大小,并能說出:紅色的盆大,藍色的盆小。

2、教師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盆若干,請一個幼兒任意取出一個盆,請另一個幼兒取出同它一樣大的盆。反復再請一些幼兒上來取盆子。

二、操作活動

(一)、出示大熊和小熊圖片,讓幼兒說出那個大,那個小。

1、教師拿出衣服請個別幼兒找出大衣服給大熊穿上,找出小衣服給小熊穿。

2、教師拿出果請個別幼兒把大果送給大熊,小果送給小熊。

3、教師出示一些碗,請個別幼兒上來找出一樣大的碗

(二)集體操作練習

聽指令取圖形。教師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圖形紙片若干,并發出指令,請幼兒拿大圓形、小圓形或一樣大的圓形,幼兒馬上從桌上拿出相應的圓形紙片舉起來。教師的指令可以多樣化,,如教師用大和小描述各種實物,可以說“大西瓜”“小蘋果”,幼兒拿出相應的圓形紙片。

三、延伸游戲《奇妙的箱子》

玩法:請幼兒把手伸進紙箱中,摸一摸紙箱里有什么。引導幼兒描述摸到的物體形狀——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然后,按教師的指令正確地取出大球小球或兩個一樣大的球。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能按我的教學目標完成我的教學任務。我通過大量的實物讓幼兒比較大小一樣大,在第一環節出示盆子讓幼兒比較大、小一樣大時,大多數的孩子能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大盆、小盆、一樣大的盆。在集體操作練習這個環節是突破教學教學重難點的環節,我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個綠色的大圓形、一個黃色的小圓形、兩個藍色的一樣大的圓形。在操作過程中我清楚地觀察到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能力強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積極參與,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確,這可能我給他們準備的圓形太多,以至導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樣拿。在第三環節游戲中我進行了一些調整,孩子的興致最高,通過活動延伸這一環節鞏固了孩子對大小的認識,但在摸到物體后孩子對物體的描述還欠佳。在日后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還得多加強培養。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操作活動,初步感知面積守恒;(重難點)

2、通過數方格的方法,體驗面積的守恒;

3、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觀察、比較、測量、記錄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用材料:PPT、卡刀模教具“鋪地磚”;幼兒用材料:學具“鋪地磚”、操作單頁5-20。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PPT,提問。)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師:那你們想不想像這些工人師傅一樣,設計建造出美麗的圖案?(想)那我先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有多大的本領。

2、教師出示4塊地墊。

師:用4塊地墊鋪地板,可以有幾種鋪法?

教師先后請幾名幼兒上前鋪一鋪,鼓勵幼兒鋪出不同的形狀,教師將不同的鋪法記錄在黑板上。

3、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這些鋪好的地板一樣大嗎?為什么?

4、交流小結,得出結論:

雖然拼出的形狀不一樣、擺放的位置也不一樣,但都是用相同的4塊地墊鋪成的,說明它們一樣大。

二、操作探索。

1、出示教具中的3條小路,提出問題。

師: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2、驗證結果。

⑴、引導幼兒將學具中的小正方形鋪在小路上,通過點數小正方形的個數,比較小路面積的大小。

師:我們將小正方形分別、依次鋪在3小路上看看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

⑵、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3條小路一樣大嗎?為什么?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觀點。

⑶、交流小結:

遇到眼睛無法判斷的圖形,我們可以利用形狀相同的小圖形,如小正方形去測量大圖形的大小;3條小路都用了6個小正方形,說明它們一樣大。

3、請幼兒用學具中的小長方形測量、比較小路的大小。

師:我們再用小長方形依次鋪在這3小路上,比比3條小路的面積還一樣大嗎?

(將小長方形擺放在3條小路上,進一步感知小長方形數量相同,所以小路的大小相同。)

三、拓展游戲。

1、請幼兒完成操作單頁第一頁“變魔術”的活動。

2、游戲:拼圖形。

請幼兒用學具中同樣數量的小三角形拼擺圖形,與同伴比較拼出的圖形的大小,感知面積的守恒。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1

10以內的序數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初步學習從不同的方向辨別物體在序列中位置。

2、學會用序數詞“第幾”較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位置。

3、在游戲中學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從不同的方向準確辨別物體的排列位置。

難點:自己確定方向并能準確找出位置。

活動準備

貼絨教具:10個不同的小動物,有10層10個房間的樓房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開火車進教室。

咱們小朋友開著小火車來了,小動物幼兒園的小動物也來了,不信你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來了。

二、小動物們多神氣,排著整齊的橫隊向我們走來。

請小朋友看一看從左向右排,每只小動物排第幾?

請小朋友看一看從右向左排,每只小動物排第幾?

教師提問:

a.從左向右排第4個小動物是誰?

b.從右向左排第7個小動物是誰?

2.看小動物們變成縱隊向我們走來。

請小朋友說說從上向下排每個小動物排第幾?

請小朋友說說從下向上排每個小動物排第幾?

教師提問:

a.從上向下排小兔排第幾?

b.從下向上排第6的小動物是誰?

三、小動物們都累了,我們一起把它們送回家吧!(教師出示樓房圖片)

(1)我們先數數這棟樓房共有幾層?再數數每層有幾個房間?

(2)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將小動物送回家。

a.小狗住在第3層,從左邊數第6間房子;

b.小豬住在第5層,從右邊數第8間房子;

c.小猴住在第7層,從左邊數第4間房子;

四、游戲—乘火車

小朋友們學習了10以內的序數,能從不同的方向辨別10以內的序數。現在我們一起個游戲乘火車,游戲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車,分別編上1、2、3。幼兒每人一張編號的車票,如第2列火車第5節車廂就寫2-5,幼兒在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音樂一停,幼兒依照車票編號快速找到號碼座位坐下。教師當列車員查票,看看誰找得又對又快。音樂再響,幼兒隨音樂出教室。

1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10以內加減法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愿意了解與同伴的聯絡方式。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10以內加減式題卡,破譯電話號碼練習紙,由加減法式題組成的電話號碼卡片,紅旗、黃旗、藍旗、綠旗,記分牌。

2.開展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了”,幼兒有了解同伴聯絡方式的愿望。

活動過程:

一、導人部分: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師:我們小朋友就要畢業了,前幾天大家也講到過分手后聯系的方式,有寫信、寄賀卡、串門,還有打電話……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破譯電話號碼的游戲。

(一)看式題破譯電話號碼。

老師出示由8道加減法式題組成的號碼卡,如3+3,7-4,8+1……

這個環節是幫助幼兒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中:

老師從多個角度提問,如這個電話的第一個號碼是幾?“6”是第幾位號碼?最后一位是幾?

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個電話號碼破譯出來了,你們是怎么破譯的?

幼:是用加減運算的方法破譯的。

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電話嗎?

幼:幼兒園。

師:你們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師的時候就可以打這個電話。一起告訴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是幾?

(二)心算破譯電話號碼。

1.老師出示第二個電話密碼,提出要求:在心中計算,把答案記在心里’等一會兒我們大家一起說。

2.老師出示第三個電話密碼,要求破譯準確、迅速,一下子把電話密碼破譯出來。

二、學習部分:為電話號碼設置密碼并破譯。

(一)根據式題計算答案。

1.將幼兒分成紅、綠、黃、藍四個隊,每一隊有10個電話密碼’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隊的本領,破譯的電話號碼又快又準確。

2.各組交換檢查。

3.請每一組派一名代表報對方的得分數。

(二)嘗試根據答案編式題。

師:這里有三個很特別的電話號碼,等一會兒你們要用10以內的數為這些電話號碼設置密碼,電話號碼里的每一個數字都是答案。你們編的密碼要給別的組破譯,所以要編得越難越好。

——剛開始請幼兒編題時,老師提供的號碼可以是數字少但較特殊的(如110、119、120)o這個環節引導幼兒理解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如可以將“119竹編成一組密碼:4-3,7-6,2+7.廚樣還可以編成:7-5+2-3,5-2-2,1+5+3等等。

1.幼兒分組嘗試編式題。

2.小組相互交換式題并進行破譯。

3.請你們把破譯出來的、與黑板上號碼一樣的電話號碼貼在黑板上。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2

數學活動一:螞蟻搬豆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數數。

2、鍛煉仔細觀察物體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水彩筆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描述圖中螞蟻的特征

活動過程:

1、看看說說:"小螞蟻開始準備過冬的食物了,看看圖片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周圍還有些什么?"

重點啟發幼兒仔細觀察、描述圖中螞蟻的特征

2、找找數數:

(1)師:"你能在圖畫中找出數量分別為1、2、3、4、5、6的東西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

(2)圖中還有哪些物體分別可以用數字1、2、3、4、5、6來表示的?

3、圈圈畫畫:

師:"請把找到的結果畫在表格里,找的越多越好。(幼兒觀察記錄,教師啟發幼兒運用分類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

數學活動二:迷路的小螞蟻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游戲規則及圖示順序尋找幾何圖形,并正確認識正方形、梯形。

2、尋找圖形的排列規律。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水彩筆

活動過程:

1、看看說說:"小螞蟻出門去玩,可一會兒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你能幫小螞蟻找到自己的家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認識幾何圖形,發現規律。)

2、幼兒講述發現的規律。

3、幼兒操作:幫小螞蟻找家。教師提醒幼兒記住圖形排列規律并接著往下排。

4、評價幼兒操作情況。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

活動重難點:

能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多種分法,掌握4的組成。

活動準備:

師:小兔子(2個一個小白兔一個小灰兔)蘿卜(5個)幼:筆記錄卡數字卡(每人一張)紙片每人5張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學習5的組成與分解。

導入:

1、師:小朋友們,看看符老師幫你們請來了誰到我們班來做客?

2、出示小兔子。

豐收的秋天到了,農民伯伯扒了許多的蘿卜,我們來數數有幾個?

3、師出示蘿卜并一個一個貼在黑板中間。(觀察蘿卜的形狀的大小、顏色)提問:有幾個蘿卜?用數字誰來表示?

4、教師:農民伯伯要把5個蘿卜分給兩只小兔子吃,這可給農民伯伯給難住了,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來幫助農民伯伯?我知道小朋友們很聰明,但是先不急著幫農民伯伯解決問題,先思考一下,然后老師把5張小紙片發給小朋友,你們來操作一下怎么分,到時候呢,老師請小朋友來回答,看誰分得又好又多,看誰是我們班最聰明的孩子?

2、幼兒操作5分鐘3、復習3和4的組成和分解。師:以前的課上啊,我記得我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3、4的組成和分解,可是現在老師忘記了,誰來告訴老師怎么分得呢,假如你有三個胡蘿卜,要分給兩只小兔子,可以分成2和1,或者1和2.假如有四個呢,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

師:那么把5個蘿卜,分給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分呢?請小朋友來分。

4、再請個別幼兒來分。

是提問:你是怎么分的?5個蘿卜分成了幾個和幾個?引導幼兒說出來分5、請第三個小朋友來分(依次類推)小結:5的分法有幾種?

總結:教師總結有四種分法,引導幼兒一起念出來。

三、游戲(給數字寶寶找朋友)

1、請2個小朋友上來玩游戲。

2、小朋友要仔細聽好游戲規則。規則是要找到和你的數字寶寶合成5的數字寶寶,假如你的數字寶寶是4,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1;如果你的數字寶寶是3,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2,我們來看下哪個小朋友找到又快有準?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媽媽展示你的小本領,和爸爸媽媽玩5的分解和組合的數學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測量工具來測量周圍物體,在探索比較中發現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系。

2、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幼兒參與測量的興趣。

3、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

2、尺子、繩子、軟尺、吸管、小棒、短積木、鉛筆、筷子、紙卡段、盒子、書等物品。

3、記錄表、水彩筆、磁性板。

活動過程:

一、引題:提出任務

今天小朋友來當“小小測量員”,用三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相同的一條邊,并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二、探索:分組測量并記錄

1、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協商、自主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來測量物體同一條邊。

2、教師巡回觀察、傾聽、了解幼兒測量的情況。

3、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并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三、分享: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1、將各組幼兒的測量記錄表張貼在磁性板上,幼兒邊看邊交流,討論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2、引導幼兒分析記錄結果,說說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并在分析比較中獲得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條邊測量結果不同的經驗。

四、游戲:問答競賽小游戲,啟發幼兒再次測量。

1、測量黑板的長邊,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數最少(或最多)?為什么?試一試。

2、測量活動室長度有三種長短不同的工具,選取什么工具測量速度最快?為什么?試一試。

3、如果沒有這些工具,我們還能用什么辦法來測量活動室的長度?試一試。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各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物體的高度、遠近等。

活動反思:

由于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節

適宜行為: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并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于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對象、教師應發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節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范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為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于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范講解?

第二個環節

適宜行為: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操作特點,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均能遵守規則,并且學習效果較好;老師組織也比較輕松。

不足之處:

我設計的小環節比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兒什么都想試一試,操作時間顯得不夠充分。

問題:

1、各個小環節的設計均為了一個目標——繼續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在活動中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個小環節和第二個小環節結合起來,讓幼兒操作起來時間顯得更充足呢?

2、難度會太大了嗎?因為幼兒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況要幼兒初步感受了測量方法后,馬上就步入第二個目標——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進程是否會太快?

對策:

1、考慮將這個教學內容分成三個課時,把此次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上。第二個大環節,就改為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操作,繼續學習、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當然,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有圓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學習不同的測量方法。

2、把“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這一個目標放在第二個課時來進行。這樣,幼兒學習起來不會那么辛苦,操作的時間也更寬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整體感受:設計活動環節,既要根據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設計好環節,又要很充分地考慮各個環節的目的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好各個小細節的處理。自身的業務水平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的設置、隨機的觀察、引導語的把握均是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高矮、長短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高矮、長短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感知高矮的關系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秋天來啦,蘋果都熟了,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把蘋果摘下來放到籃子里,誰愿意來?(學生摘到下方的蘋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蘋果。這時,老師輕松地將蘋果拿下來。)

小朋友為什么沒能摘到蘋果,而老師為什么能摘到呢?

對,老師和小朋友比,老師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師矮。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高矮。(板書:比高矮)。

2、例舉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想到哪些物體能比高矮嗎?

二、體驗比較的方法。

1、學生活動,探討比較方法。

2、學生匯報,展示不同方法。

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和身邊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請你和你的小伙伴出來演示給大家看好嗎?

學生每匯報一種,教師及時加以正確指導。

3、游戲。

下面,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請小朋友們猜一猜,誰長得高些?

看看,到底誰長得高些?

請你再看看是誰高?

他們比身高的方法對嗎?那你們說正確的應該怎么比?

4、小結。

看來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較時必須要注意:一是兩個人的腳要放在同一個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辦法比,也可以用面對面的辦法比;三是用做記號的辦法時,人還要貼著墻壁。現在你們會比身高了嗎?

三、活動鞏固。

我請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來排排隊。誰愿意來給他們排隊?

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誰最高?誰最矮?誰第二高?(老師加入)現在他還是最高的嗎?你能找出三個比你高的小朋友嗎?

小結:小朋友們合作得很好,隊伍排得很整齊,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這種排隊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練習.

1、小動物們看見小朋友這么熱鬧,它們也想來比高矮,看!這是?

(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說一句話嗎?

(長頸鹿)這是?現在你想讓誰和誰比?這時大象還是最高的嗎?三只動物比,誰最高?誰最矮?

2、(出示三只兔子圖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領獎臺上,怎樣才能比出他們誰長得高?誰長得矮呢?用我們剛才所說的比較方法行不行?為什么?怎么比呢?

3、(出示圖片)汽車能從橋下通過嗎?要想使汽車順利通過大橋下,可以怎樣做呢?

五、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比高矮)

請你在班級中找出三個比你高的同學。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道路的遠近并表達測量結果。

2、了解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3、在探究測量的過程中感受同伴合作的快樂,提高動手能力,體驗測量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道路的遠近并表達測量結果。

活動難點:了解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活動準備

黑板道路圖6張幼兒記錄表6張記錄筆6支雪糕棒若干水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問好導入。

(一)教師情景導入,出示黑板上的路線圖

陽光明媚的一天,麗麗小朋友要和媽媽一起去游樂園,他們準備從家里出發走路過去,現在麗麗面前一共有三條路線,你們幫她看看哪條路最近?

二、交流談話

剛剛你們是用眼睛來判斷道路的遠近,這樣的方法叫目測法。除了目測法,我們能借用身邊的哪些東西來測量路的遠近呢?

三、分小組初步嘗試測量

(一)向幼兒介紹黑板上的測量記錄表。

(二)向幼兒介紹測量方法和測量工具(雪糕棒),做到首尾相連,不留縫隙。

(三)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測量,協商分工后進行道路測量并記錄。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測量過程。

(四)幼兒分享交流經驗及記錄結果。

四、教師根據幼兒的操作及交流分享情況進行小結。

(一)教師小結集體問:你們用雪糕棒測量出那條路最近?哪條路最遠?

(二)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每一組的記錄表,為什么同樣的測量工具,同樣的路,最后測量出來的數字會不一樣呢?

(三)師:有可能是測量方法出現了問題,我們請萌萌小朋友上來測量一下看看。(注:建議邀請答案出錯的幼兒演示測量方法)

五、再一次驗證測量

(一)建議教師請幼兒驗證數據出錯的路線,或者有意識提醒幼兒重點驗證出錯的路線。

(二)教師再次分發統計表,請幼兒用再次進行測量。

六、教師總結

通過操作與觀察,我們發現同樣的測量工具,測量出的數字越大證明這條路越長,數字越小證明這條路越短。

教師出示自己測量的記錄表公示給幼兒觀察,請統計數據和教師結果不一樣的小組利用區角或者餐前活動再次測量,得出正確答案。

七、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用老師教的目測法和測量法量一量家里的物品。

活動圖片:

活動總結

這節課的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在有些細節上我還需要多注意和改進。在上完課請小朋友上位做操作材料的時候,應該分別請小朋友上位或者摸頭上位,這樣會更有秩序,我沒有注意到,結果小朋友上位就很擁擠也很吵鬧。在活動中,盡管之前我已經考慮了很久怎么樣把語言說的更嚴謹,但是真正上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略顯含糊的地方,導致一些幼兒的操作方法不是很準確。所以在數學活動中要盡量把話說準確,以免有些小朋友理解失誤。

這節活動也有一些好的方面,因為活動中導入的測量路線非常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別的開心,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幼兒之間的能力有所差距,測量出的結果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給了幼兒多次交流多次嘗試的機會,發現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果他們不能從中自己發現問題,我們應該在互動上懂得隨機應變。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感知圖形的變化,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2.根據物體特征(封閉、開放)給圖形分類,培養幼兒辨別圖形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型等)、課件、幼兒操作圖片(開放圖形和封閉圖形)、分類盒(袋鼠6個、青蛙6個)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激趣導入

1.引導語:今天有很多圖形寶寶到我們中(三)班來做客,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叫出他們的名字好嗎?

2.教師出示圖形,幼兒說出其名稱

(二)基本部分:認識圖形

1.認識開放圖形

(1)故事激疑

A.引導語:小朋友能說這么多的圖形名稱,真了不起!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圖形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恬恬和小雞》。

B.老師邊講故事邊演示電腦動畫。

(2)探索解疑

A.出示開放圖形。提問:圍在這樣形狀的.柵欄里,小雞為什么能跑出去?(這個圖形有缺口。)

B.師小結:這是個有缺口的圖形,所以小雞能跑出去。

(3)認識開放圖形

A.電腦出示另一開放圖形。提問:圍在這樣的柵欄里小雞能不能跑出去?(能)

B.師:這些圖形有個好聽的名字,我們聽聽他們的自我介紹吧。(演示電腦動畫,讓幼兒知道這樣的有缺口的圖形叫做開放圖形)

(4)實踐操作

師:有很多開放圖形藏在了筐子里,我們一起去把他們找出來,放到豆腐盒里。(幼兒找到開放圖形,展示給小伙伴、老師看。)

2.認識封閉圖形

(1)激疑、解疑

A.引導語:剛才,我們幫恬恬找到了小雞跑出去的原因:現在我們再來開動小腦筋,幫恬恬想個辦法:恬恬應該怎么做,小雞才不會從柵欄里跑出來呢?(把柵欄圍圍好,不要有缺口)。

B.師演示電腦提問:現在柵欄圍好了,小雞還會不會跑出來呢?為什么?(小雞跑不出來了,柵欄沒有缺口)

(2)認識封閉圖形

電腦出示封閉圖形。師:這樣沒有缺口的圖形也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封閉圖形。

(3)操作實踐

A.師:請小朋友來做一次魔術師,想辦法把你剛剛找出來的開放圖形變成封閉圖形。

B.幼兒演示操作結果。

(三)擴展延伸

1.引導語:小雞們又在叫了,又有什么事情發生了?我們趕緊來看看。

2.演示電腦動畫(小貓和小兔來找小雞玩,可是他們進不去,于是他們想了個辦法,用力一推,在籬笆上開了兩扇門。)提問:現在的柵欄是開放圖形還是封閉圖形?

3.師小結:不管是一個缺口還是兩個缺口,這些都是開放圖形。

(四)游戲鞏固

1.引導語:咦!是誰在叫呀?原來是開放圖形和封閉圖形的媽媽在找自己的寶寶。它們的手里都拿著寶寶的照片呢。我們來看看袋鼠是誰的媽媽呀?(開放圖形)青蛙呢?(封閉圖形)我們幫忙把開放圖形和封閉圖形都送到他們的媽媽那便吧,送的時候要說:“我把開放圖形(封閉圖形寶寶)送給你了。”

2.幼兒操作

3.展示袋鼠媽媽和青蛙媽媽的寶寶。幼兒在歡快的樂曲中尋找有沒有送錯的圖形。

大班數學教案表格篇18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為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做準備。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

2、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認識時間,并區分整點和半點。

活動準備

1、時鐘模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理解什么是時鐘?

1、開始時老師先唱一首時鐘歌,聽一聽時鐘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當當當,滴答滴答當當當,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出示時鐘模型,看,我們認識它嗎?

提問:我們為什么要認識時鐘?

二、認識時鐘

1、認識鐘面,看時鐘上面有什么?

有1—12個數字,兩顆針,長針和短針;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這兩顆針都是順時針走。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

2、認識整點,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指著1點、9點、12點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的針。

3、認識半點,分針指向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點半。(指著1點半、9點半、12點半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半的針。

4,幼兒都到鐘面上進行練習,試著撥針認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

716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活性炭厂家-蜂窝活性炭-粉状/柱状/果壳/椰壳活性炭-大千净化-活性炭 | 发光字|标识设计|标牌制作|精神堡垒 - 江苏苏通广告有限公司 | 馋嘴餐饮网_餐饮加盟店火爆好项目_餐饮连锁品牌加盟指南创业平台 | 论文查重_免费论文查重_知网学术不端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软件 | 精密五金冲压件_深圳五金冲压厂_钣金加工厂_五金模具加工-诚瑞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地磅-电子地磅维修-电子吊秤-汽车衡-无人值守系统-公路治超-鹰牌衡器 | 气动|电动调节阀|球阀|蝶阀-自力式调节阀-上海渠工阀门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气力输送_输送机械_自动化配料系统_负压吸送_制造主力军江苏高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丝印油墨_水性油墨_环保油墨油漆厂家_37国际化工 | 新中天检测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菏泽|济南|潍坊|泰安防雷检测验收 | 沧州友城管业有限公司-内外涂塑钢管-大口径螺旋钢管-涂塑螺旋管-保温钢管生产厂家 | 仓储笼_金属箱租赁_循环包装_铁网箱_蝴蝶笼租赁_酷龙仓储笼租赁 测试治具|过炉治具|过锡炉治具|工装夹具|测试夹具|允睿自动化设备 | 小威小说网 - 新小威小说网 - 小威小说网小说搜索引擎 | 青岛成人高考_山东成考报名网 | 节流截止放空阀-不锈钢阀门-气动|电动截止阀-鸿华阀门有限公司 | 水稻烘干机,小麦烘干机,大豆烘干机,玉米烘干机,粮食烘干机_巩义市锦华粮食烘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水环真空泵厂家,2bv真空泵,2be真空泵-淄博真空设备厂 | b2b网站大全,b2b网站排名,找b2b网站就上地球网 | 桁架机器人_桁架机械手_上下料机械手_数控车床机械手-苏州清智科技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小型数控车床-数控车床厂家-双头数控车床| 外贸资讯网 - 洞悉全球贸易,把握市场先机 | 税筹星_灵活用工平台_企业财务顾问_财税法薪综合服务平台 | 数码管_LED贴片灯_LED数码管厂家-无锡市冠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化妆品加工厂-化妆品加工-化妆品代加工-面膜加工-广东欧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律师事务所_房屋拆迁律师_24小时免费法律咨询_云合专业律师网 | LINK FASHION 童装·青少年装展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刚性防水套管-上海执品管件有限公司 | 亚克隆,RNAi干扰检测,miRNA定量检测-上海基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开业庆典策划-年会活动策划公司-舞龙舞狮团大鼓表演-北京盛乾龙狮鼓乐礼仪庆典策划公司 | 齿轮减速电机一体机_蜗轮蜗杆减速马达-德国BOSERL齿轮减速机带电机生产厂家 | 酒精检测棒,数显温湿度计,酒安酒精测试仪,酒精检测仪,呼气式酒精检测仪-郑州欧诺仪器有限公司 | 网架支座@球铰支座@钢结构支座@成品支座厂家@万向滑动支座_桥兴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 混合生育酚_醋酸生育酚粉_琥珀酸生育酚-山东新元素生物科技 | loft装修,上海嘉定酒店式公寓装修公司—曼城装饰 | 异噻唑啉酮-均三嗪-三丹油-1227-中北杀菌剂厂家 | 湖州织里童装_女童男童中大童装_款式多尺码全_织里儿童网【官网】-嘉兴嘉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量子管通环-自清洗过滤器-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沼河浸过滤器 | 定制奶茶纸杯_定制豆浆杯_广东纸杯厂_[绿保佳]一家专业生产纸杯碗的厂家 | 地磅-地秤-江阴/无锡地磅-江阴天亿计量设备有限公司_ | 新能源汽车电机定转子合装机 - 电机维修设备 - 睿望达 | 空调风机,低噪声离心式通风机,不锈钢防爆风机,前倾皮带传动风机,后倾空调风机-山东捷风风机有限公司 | 生产自动包装秤_颗粒包装秤_肥料包装秤等包装机械-郑州鑫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