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教案大班
創意教案大班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入座時長者先入座。
2、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行為。
3、培養幼兒懂得一些做客用餐的禮儀。
4、啟發幼兒用餐需講禮貌。
【活動準備】
手偶,卡片,禮儀星星的圖片或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課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好朋友,看看她是誰?(手偶:喜羊羊)同學們見到它高興嗎?可是喜洋洋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他呀去美羊羊家做客,因為不懂得一些做客用餐的禮儀,弄得美羊羊都和他生氣了,寶貝們愿意幫助他嗎?
二、基本部分:
1、師:那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探討一下做客需要注意哪些用餐禮儀吧。
幼兒討論并發表自己的看法,自由進行表述。
2、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禮儀小星星“是怎么說的,教師用禮儀小星星的口吻說出正確的禮儀規范:我是好寶寶,做客用餐講禮貌,先請長輩坐,自己再就坐,不要高聲語,碗筷不亂敲,好菜大家嘗,夾菜要禮讓。
3、提問:“小朋友們聽清楚禮儀小星星說的話了嗎?應該誰先坐下呢?”
幼兒回答教師問題,模仿說兒歌。
4、情景表演:《做客用餐》
美羊羊請大家到她家做客用餐,喜羊羊帶著羊村的羊們一起去(請幾位幼兒分別扮演美羊羊、喜羊羊、慢羊羊),
敲門——問好——就坐(長輩先坐、自己再坐)——用餐(不要高聲語,碗筷不亂敲,好菜大家嘗,夾菜要禮讓)——告別。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評價給予幼兒鼓勵。并學習做客用餐兒歌
附兒歌《做客用餐》
我是好寶寶,做客用餐講禮貌,
先請長輩坐,自己再就坐,
不要高聲語,碗筷不亂敲,
好菜大家嘗,夾菜要禮讓。
活動延伸:家長帶孩子去做客用餐,進一步培養孩子的禮儀行為。
區域創設:設置一個小餐廳,準備一些餐具及食物,讓幼兒能夠在餐廳玩“進餐游戲”,鞏固用餐禮儀。
創意教案大班篇2
設計意圖:
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在家里和幼兒園里都很常見,圓溜溜的蛋寶寶惹人喜愛,不僅美味還會孵出小雞來,這一切都吸引著愛探索的幼兒。這些都為我們即將展開的主題奠定了生活化、情境化的基礎。為了讓幼兒更全面的了解蛋,我選擇了故事《半個蛋殼》,把蛋殼易碎的特點巧妙的隱含在故事中,讓幼兒跟著小老鼠一起欣賞與理解。平常在家里,蛋殼是被丟棄的,幼兒不會感受到蛋殼的用處,以小老鼠皮皮與蛋殼的趣事為載體,賦予鮮活的形象與生動的場景,讓幼兒發現原來看似沒用的蛋殼也是很好玩的。
活動目標
(一)能聯系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二)樂意表述自己的想法,知道蛋殼易碎的特點。
活動準備
(一)與家長一起收集、清理蛋殼,并帶到幼兒園里來。
(二)半個蛋殼實物;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半個蛋殼,幼兒想象
1.這是什么?你覺得這半個蛋殼像什么?可以把它當成什么?
2.半個蛋殼真好玩,像那么多東西啊!
3.想知道小老鼠皮皮把蛋殼當什么了嗎?我們請皮皮來告訴大家。
(二)欣賞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他把蛋殼當成什么?它為什么把蛋殼當成帽子?我們一起來學皮皮把蛋殼當成帽子來戴吧!(請幼兒學說“皮皮把蛋殼當成了帽子”,并做戴帽子動作)
2.他走啊走,來到哪里?它想過河,可是沒有小船,也沒有橋怎么過河呢?誰來幫他想想辦法?我們來看他想到了什么好辦法過河的。(播放課件)皮皮也很會動腦筋啊,想到了這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學皮皮劃蛋殼船過河吧!
3.過了河,皮皮爬上了小山,走的真累,怎樣下山又快又省力呢?(幼兒討論)皮皮把蛋殼又當作了什么?
4.皮皮把半個蛋殼帶回了家,它又會把它當成什么呢?
5.故事里,皮皮把半個蛋殼都當成了哪些東西?那最后半個蛋殼怎么樣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蛋殼的旅行
師幼游戲,跟著皮皮和蛋殼去旅行。
創意教案大班篇3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初步掌握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探索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3、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感悟0是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使學生對身邊及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初步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在認識0的情景中體驗知識及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在黑板上畫好田字格
學生: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講講《狼來了》的故事。(播放動畫課件)
第一天放羊娃喊:“狼來了”,村里有5個人扛著鋤頭匆匆跑來幫助放羊娃,教師指導學生用5來表示;第二天放羊娃喊:“狼來了”,村里有4個人扛著鋤頭匆匆跑來幫助他,教師指導學生用4來表示;第三天放羊娃喊:“狼來了”,村里頭再也沒有人來幫助他,于是教師提出問題:沒有人我們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當有學生回答用0來表示的時候,教師給與肯定,從而引出本節課題:0的認識(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理解0的第一個含義:沒有。
二、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探究
1.找生活中的0
大家回憶一下生活中在哪見過0?(讓學生盡情地說)
2.0表示起點
剛剛有同學說直尺上也有0,你們都找到了嗎?指給同桌看一看。
師:同學們請大家認真觀察直尺,你還發現了什么?生:這些數字,是按順序排的。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右邊數字越大,也就是說,數越大,離0也就越遠。A、從0到1是一段,用數字1表示;從0到2是兩段,用數字2表示;從0到3是三段,用數字幾表示?從0到4是幾段?用數字幾表示?;從0到5呢?
師:剛才我們數數的時候都是從幾開始的?0還在1的前面,那這里的0還是表示沒有嗎?那0還可以表示什么?人們在用直尺量東西的時候,都是從0開始,0在這里表示什么?(起點)。用直尺量東西,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直尺上另一端到哪個數字,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多少。這個數字越大,表示這個物體的長度也就越長。
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0除了表示直尺的起點,“0”還可以表示什么嗎?
想想我們學校操場上的賽跑跑道,有沒有見到0呀?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注意強調:尺子的“0”起點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課中操
三、學習書寫“0”
1. 師:仔細觀察,你能說說0像什么嗎? 我們給0編首歌吧。
聽老師的兒歌: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2. 教師在田字格示范寫“0”
0是一筆寫成的,起筆在右上角,向左下寫在中線附近還與左線接觸,然后向下拐,在下線接觸在中間偏左部位,在向右上拐,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0的樣子。然后伸出手指,在空中寫一個0。
3.打開書描紅30頁,比一比看誰描寫的準確又漂亮。
四、延續故事情境,講授0的加減法
又是一天,放羊娃去山上放羊,一共有8只羊在山上吃草。引導學生用加法算式表示0+8=8;放羊娃覺得無聊極了,于是呼呼大睡起來。等他睡醒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羊不見了蹤影。8-8=0時,進一步滲透思想教育:要認真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五、嘗試練習,鞏固新知
1、擺鉛筆游戲: 你能列出怎樣的算式?
擺鉛筆,說算式。
a、擺3根鉛筆,然后拿走3根鉛筆,桌面上還有沒有鉛筆?怎樣列式?“0”表示什么?
b、擺5根鉛筆,然后拿走5根鉛筆,桌面上還有多少鉛筆?怎樣列式
③學生自編一道得數是0的算式。
2、 (課件:蘋果樹)
①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3個)圖片一
②摘掉一個,樹上還剩幾個蘋果?(3-1=2個)圖片二
③摘掉兩個,樹上還剩幾個蘋果?(3-2=1個)圖片三
④摘掉三個,樹上還剩幾個蘋果?(3-3=0個)圖片四
想一想 口算 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六、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教師點撥,讓學生總結收獲。收獲最多的學生,教師獎勵他(她)一顆小星星。
課外延伸:你們還在哪里見到過0?(提示:溫度計)
想一想溫度計上的0 表示什么意思呢?
創意教案大班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用纖維袋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不怕困難、勇于挑戰的意志品質。
2、能雙腳并攏在纖維袋內身體協調地連續行進跳,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及跳躍能力。
3、練習雙腳行進跳。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纖維袋幼兒人手各一;
2、皮球、呼啦圈、大塑料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袋鼠寶寶晨練。
師:袋鼠寶寶,今天天氣真好,跟著媽媽一起出去鍛煉身體吧!
二、基本部分
1、學習雙腳并攏跳躍。
師:袋鼠寶寶是怎么跳的,要怎樣才能跳得又高又穩呢?我們都來學一學袋鼠跳吧!
(1)幼兒自由探索袋鼠跳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起跳時膝蓋稍彎,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時輕輕著地。
(3)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2、袋鼠寶寶練本領。
(1)出示纖維袋,幼兒自由探索在袋內雙腳并攏行進跳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伸到袋底,手往上用力拉緊口袋,跳時腳尖著地很輕巧一步步往前跳。
(3)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游戲:袋鼠寶寶運糧
師:孩子們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冬天快到了,媽媽要請你們到河對岸去把糧食收回來過冬。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①幼兒將雙腳放進布袋,進行游戲。
②過河時要雙腳并攏連續行進跳過障礙物(小河中的卵石)。
③到河對岸拿一顆“糧食”裝進布袋,原路返回將“糧食”運回“家”。
4、游戲:運糧比賽
(1)教師講解競賽方法及規則。
(2)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比賽。
三、結束部分
1、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放松活動。
2、引導幼兒疊好纖維袋,整理場地,總結活動。
活動反思:
本節課以鼓勵幼兒嘗試各種運糧方法為主,并結合幼兒所探索的方法來進行更近并組織成游戲,既體現幼兒自主學習的理念,又鍛煉了幼兒的感知能力、協作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創意教案大班篇5
《祝福母親節》
【活動目標】
1.和媽媽一起過節,共同感受節日的快樂。
2.體會媽媽養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3.用自己的方式為媽媽送去節日的祝福。
【設計思路】
母親節到來之際,為培養幼兒感恩與關愛的品德,我們設計了母親節系列活動。《祝福母親節》是活動的結束部分,也是一次節日開放活動。是對前期活動的回顧和展示。活動分為四個板塊,一是以欣賞動物圖片為開始,由幼兒最喜愛的動物之間的親情,引申到媽媽對孩子的愛,充滿情趣與情感。二是家長講話,讓幼兒更多了解媽媽對工作、對家庭的付出。三是家庭活動展示,表現孩子對媽媽的關心。四是表演活動,讓幼兒用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愛和祝福。
【前期活動】
1.談話活動:《我的好媽媽》
2.語言活動:學習兒歌《我和媽媽》、《健康快樂每一天》
3.音樂活動:《小烏鴉愛媽媽》、《我的好媽媽》
4.美術活動:手工制作《小項鏈》,繪畫《媽媽和我》
5.母親節親子活動單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熟練演唱歌曲。
2.PPT母親節活動文稿、圖片及音樂。
3.向家長發出邀請函。
4.與活動中準備講話的家長溝通,確定講話內容。
5.收集幼兒幫助媽媽勞動的照片。
6.布置活動環境。
7.家長和幼兒成半圓形落座,幼兒坐在每位媽媽的前面。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配樂《媽媽的吻》)
師:小朋友們,媽媽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大家高興嗎?你知道為
什么今天要把媽媽請到幼兒園來?
幼:因為媽媽要過節了。
師: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媽媽的到來。
教師簡單講解母親節來歷,向家長匯報前期開展的相關活動。
一.欣賞圖片----世上只有媽媽好
1.師:這是一只剛出生的小貓,它從媽媽的肚子里鉆出來,睜著大眼睛看到了藍藍的天空……還有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心里可高興了。于是它對自己的媽媽說:“媽媽,謝謝你。謝謝帶我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上。”小朋友,你知道嗎?是媽媽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讓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擁有溫暖的家和這么多的朋友。小朋友們,現在請你把嘴巴放在媽媽的耳邊,對媽媽悄悄的說一聲:“謝謝你,媽媽。”
2.師:這是誰?
幼:啄木鳥。
師:啄木鳥在干什么?
幼:它在喂它的小寶寶吃蟲子。
師:啄木鳥媽媽捉來蟲子一口一口的喂著自己的小寶寶。小朋友,你知道嗎?在你還不會吃飯的時候,你的媽媽也是這樣一口一口喂你吃的。在媽媽的喂養下,小朋友一天天的長大了。來,請小朋友們伸出雙手捧著媽媽的臉,輕輕的說一聲:“謝謝你,媽媽。”
3.師:這位體積龐大的動物誰認識它?
幼:是犀牛。
師:你知道小犀牛怎么了嗎?
幼:它累了。
師:原來小犀牛是在學走路呢,它太小走不穩,總是搖搖晃晃的要摔倒,犀牛媽媽就趕緊用頭來扶著它。小朋友,在你還走不穩的時候,媽媽是怎樣扶著你學走路的呢?現在請小朋友變小一些,你還不會走呢,請媽媽們扶著寶寶學學走路。(請家長合作)
師:小朋友回頭看看,媽媽扶著你學走路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姿勢?
幼:兩只手扶著我們。
幼:要彎著腰。
師:對,是一直彎著腰的,那小朋友問問媽媽總是這樣彎著腰累不累呀?(幼兒詢問,媽媽回答。)
師:是呀,長時間的彎腰是很累的。那么下面就請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握著媽媽的手,深情的對媽媽說一聲:“謝謝你,媽媽。”因為就是這雙手扶著你學會了走路。
4.師:小朋友們快看,在灰鵝的翅膀下藏著什么呢?
幼:是它的寶寶。
師:對,是灰鵝的小寶寶。小家伙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危險,也許是冷了?也許下雨了?或者是它們害怕了?小朋友看看灰鵝媽媽是怎樣做的?
幼:它媽媽用翅膀保護它們。
師:對,灰鵝媽媽張開翅膀保護著自己的寶寶。那么當小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你的媽媽是怎樣做的?我們來試一試好嗎?
(示意家長合作,播放打雷下大雨的音效)。
師:小朋友,你看到了嗎?當遇到下雨、遇到大風、遇到危險的時候,你的媽媽也是這樣伸出雙臂來保護你的。來孩子們,讓我們靠在媽媽的懷里,用撒嬌的聲音說一聲:“謝謝你,媽媽。”
5.師:小朋友知道小松鼠在做什么嗎?這只小松鼠的媽媽因為要做飯不能陪著它玩,所以它就生氣耍賴呢。小朋友你想一想:你有沒有過因為媽媽不給你買玩具,就在地上賴著不走?有沒有過因為貪玩不想回家,就跟媽媽生氣?其實我們都有過跟媽媽生氣、耍賴的時候。但是,媽媽有沒有因為這些就把你趕出去,不要你了?
幼:沒有。
師:對。沒有,媽媽總是能夠原諒你,無論你怎樣,媽媽始終是那么的愛你。下面讓我們緊緊的摟著媽媽,大聲的說:“媽媽,謝謝你。”
二.家長講話??----媽媽真辛苦
師:小朋友們,其實媽媽的辛苦、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還遠遠不止這些。小朋友的媽媽都要上班工作對嗎?那么下班回到家里還要給小朋友做飯、陪我們玩耍、給我們講故事。接下來,我們就請小朋友的媽媽給我們講一講媽媽的故事。
藝明媽媽(個體。出示和幼兒一起讀書的照片)突出媽媽對幼兒的關心和幫助。
松松媽媽(醫生。出示媽媽工作的照片)突出媽媽工作的繁忙。
寶寶媽媽(教師。出示媽媽輔導學生的照片)突出教師工作的特點,以及媽媽在媽媽在忙碌中對孩子的關心。
三.家庭活動展示----做關心媽媽的好孩子
師:媽媽為了照顧我們,讓我們能夠健康成長,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不過,我們小朋友也表現的非常好啊,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最近經常幫助媽媽,做了許多的事情,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們的表現吧。
1.幼兒幫媽媽做事的照片。以采訪的方式請幼兒說說自己在做什么?說一說為什么要這么做?(根據幼兒的能力設計提出問題)請媽媽說一說當時的感受?
2.幼兒給媽媽洗腳的照片。結合照片把親子活動單中,家長的記
錄讀給幼兒和家長聽。附記錄二則:
記錄一:文軒慢慢的把媽媽的腳放進水里,還問道:“媽媽,水燙嗎?”然后十分認真的洗起來,正面、側面、腳底下,連指頭縫都沒放過,逐一洗了個遍。真讓人感動。
記錄二:爸爸幫忙倒好了水之后,明潤挽起袖子,仿佛要大干一場一樣。說:“媽媽,我給你洗腳吧。”然后,幫我脫襪子,開始洗腳。邊洗還邊說:“媽媽,這可是我第一次給你洗腳呀。”她的小手在我的腳上來回搓洗,最后,用毛巾擦干凈。高興的問:“看我洗的干凈嗎?”
我說:“真干凈。”她高興的說:“我以后還給洗啊。”
師:小朋友們太棒了。媽媽雖然很辛苦,但是小朋友們都能夠體諒媽媽的辛苦,關心媽媽、幫助媽媽,媽媽再辛苦心里也是甜的。今天是媽媽的節日,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用歌聲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四.表演活動----祝媽媽節日快樂
1.歌曲《我的好媽媽》。幼兒站在媽媽面前演唱,為媽媽即興表演。
2.請媽媽和幼兒共同合作郎讀詩歌《我和媽媽》。(大屏幕展示詩歌內容。請媽媽讀上句,幼兒讀下句。)
3.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請幼兒隨音樂唱給媽媽。
4.兒歌《健康快樂每一天》。幼兒手中拿好送給媽媽的禮物,與老師合作朗誦詩歌,在詩歌結束時幫媽媽戴上“項鏈”。
5.師:最后,小朋友還有一份最最甜蜜的禮物送給媽媽。那就是要送給媽媽一個甜甜的吻。
6.音樂想起《魯冰花》,活動結束。
【活動總結】
母親節是我們小班進行的一個節日主題活動,在前期活動之后,《感恩母親節》作為一個開放活動,以溫馨、感人、熱烈的場面,讓媽媽們在幼兒園渡過了難忘的母親節。
1.活動的第一部分,以動物圖片作為導入,立刻緩解了幼兒因為家長在身邊,興奮引起的躁動,孩子的注意力被小動物吸引過來。畫面親切感人,動物的愛,喚起了孩子的記憶,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老師用悄悄話、捧著臉、握著手等不同的方式讓幼兒對媽媽表示感謝,使得幼兒情感的表達呈現遞增效果,讓家長和幼兒都深切的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深厚情感。
2.家長講話部分,特別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的職業,教師、醫生、個體經營者等,邀請她們講講自己的工作,以及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對家庭、對孩子的付出。讓幼兒了解更多的媽媽工作和擔負家庭任務的辛苦。
3.照片展示部分是幼兒最喜愛,也是媽媽們最為熱衷的部分,媽媽這么辛苦,我們該怎樣做?與上面的活動緊密銜接起來。每位幼兒家庭活動的照片都展示在大屏幕上,受到大家的關注。有的給媽媽捶背;有的給媽媽洗腳。照片展示讓孩子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是對幼兒的行為最有效的肯定和鼓勵。更可以通過照片,促使幼兒相互學習,給與媽媽更多的關心。
4.除了兩首大家熟悉的歌曲外,《我和媽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兒童詩歌,用接龍的方式媽媽和寶寶朗誦詩歌,使得現場洋溢著甜美與幸福。而《健康快樂每一天》被恰到好處的利用在送禮物時朗誦,效果也非常好。
四個板塊,活動有序,連接自然,能夠很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合適的互動環節,讓活動洋溢著熱情、和諧。讓幼兒和家長朋友共同渡過了一個美好的母親節。
附詩歌:
《健康快樂每一天》
師:我對神說,讓媽媽永遠健康、快樂。
神說,行。但只能4天,
幼:春、夏、秋、冬。
師:神說,恩、那就3天,
幼:昨天、今天、明天。
師:神說,不,那就2天,
幼:白天、黑天。
師:神說,不不,只能是1天,
幼:太好了。那就是每一天!
祝媽媽健康、快樂每一天!
《媽媽和我》
如果媽媽是天空,
我就是白云。
如果媽媽是太陽,
我就是小草。
如果媽媽是森林,
我就是小鳥。
如果媽媽是土地,
我就是花朵。
如果媽媽是海洋,
我就是一條小船。
如果媽媽是高山,
我就是山上的小樹。
如果媽媽是小河,
我就是一條小魚,
永遠和媽媽在一起。
創意教案大班篇6
目的: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明白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本事。
2.經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本事、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的本事。
準備:
玩具電話兩部,各種標記圖片若干。各種幾何形的白卡片若干,繪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認識幾種主要標記。
(1)有毒、危險品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你在哪里見到過這種標記?它表示什么,提醒我們注意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最終讓幼兒明白有毒、危險品標記的意思是有劇毒,危及生命,切不能亂動亂用。
(2)防觸電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哪些地方掛(畫)著這種標記?它表示什么?
出示一幅資料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分析,并說出這樣做有什么危險,哪些地方不應當放風箏。
(3)防火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平時,小朋友應當怎樣防火?萬一發生火災,我們應當怎樣做?
2、游戲:報火警
玩法:教師當消防隊的值班員,請一幼兒做報警者,撥玩具電話“119”,向值班人員報告火警(要求講清楚什么地方發生火災,請消防隊趕快來救火)。值班員立即發出“全體消防隊員出發”的命令,全班幼兒模仿消防車上警報器的聲音,邊走邊作開車狀。稍頃,做舉水龍頭射水的動作,片刻后,開車回到,表示火已撲滅。
游戲后,教師講清火警電話不能隨意亂打的道理。
3、設計標記
師:小朋友認識了許多標記,明白標記的作用很大。大家想一想,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也能夠掛標記,能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幼兒討論,發表自我的意見)此刻,請小朋友做“小小設計師”,為幼兒園設計一些醒目的標記,用來提醒小朋友、教師、阿姨和爸爸媽媽注意安全,好嗎?
創意教案大班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過年的熱鬧、快樂的氣氛,了解一些常見的過年形式。
2、愿意在老師的帶領下快樂地和別人互相拜年。
活動準備:
兒歌《新年》,新年錄像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
價值取向:交流以往過年的經驗,感受新年的歡快的氣氛。
1、師:新年就要到了,我們寶寶過年時會和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情呢?
2、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年的時候人們是怎么慶祝的。(觀看錄像)
3、師:你看到了人們是怎么慶祝新年的?(幼兒自由交流)
提升:過新年的時候人們會穿上新的衣服,買好多好吃的東西,貼上對聯,燃放煙火、互相拜年,寶寶還會受到很多壓歲錢,來慶祝新年,新年里,每個人都覺得非常高興。
二、欣賞兒歌
價值取向:通過兒歌進一步體驗到過年的快樂。
1、師:除了我們小朋友們很高興,還有誰過年了也很高興呢?(幼兒欣賞兒歌)
2、師:兒歌說太陽變成了什么?
3、師:月亮變成了什么?星星變成了什么?
4、師:為什么太陽、星星、月亮和小朋友一樣的高興呢?
提升:新年到了,小朋友也長大了一歲,本領也變大了,所以大家都覺得非常的高興。
三、學習兒歌
價值取向:能夠通過學習掌握兒歌的內容。
四、延伸活動:互相拜年
價值取向:通過拜年,進一步感受過年的歡樂,并促進幼兒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
創意教案大班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學會看整點。
2、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
2、動物手偶
3、實物鐘
活動過程:
一、引入并簡單認識鐘及其作用。
1、引入并簡單認識鐘的種類及其作用。
教師調鬧鐘鬧鈴引入
提問:
⑴你們猜猜是什么聲音?(鬧鐘的鬧鈴)
⑵家里還有哪些鐘?是什么形狀的?
(有鬧鐘,手表,掛鐘和大座鐘)
⑶鐘有什么作用?
(鐘不停的走,告訴人們幾點了,人們就按照時鐘上的時間進行學習休息)
2、簡單認識鐘面。
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鐘,看看它是什么形狀的?(圓形)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總結:有兩根針和12個數字。
提問: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長度不同)
教師:他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我們在看看數字,提問:正上面的是數字多少?正下面的是數字多少
二、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教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摘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回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教師操作鐘表)
提問: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總結:分鐘走一圈,時鐘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
教師:那么分針和時針指的數字又表示幾點呢?別急,老師來告訴你。看鐘的時候,先看時針,在看分針。當時針正指著一個數字時,分針有正指著12時,就表示“幾點了”邊撥鐘邊和幼兒一起“一點鐘,兩點鐘,三點鐘,六點鐘”撥鐘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撥,順時針的方向就是鐘面上的數字從小到大的方向。
四、請個別幼兒練習。
練習撥7點,8點,9點,10點??12點
五、全體練習。
請幼兒按照一日生活時間表“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飯,下午4點放學,晚上9點睡覺”另外請小動物來檢查。
六、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1、講游戲規則:老師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呢就雙手拿著一個鐘,然后撥的時間,小羊一起說幾點了。如果老狼撥到6點,那就要吃小羊了。
2、請幾名幼兒和老師先示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