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小班活動開展教案
教師編寫教案是一個研究教學大綱、教材、教學內容、學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綜合過程,教師要分析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材特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稚園小班活動開展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幼稚園小班活動開展教案1
活動目標:
1、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說話。
2、能用“我叫__,今年_歲,我是_孩子,喜歡__”句式介紹自己。
3、了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別特征,學會判斷性別。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愿意大膽發言,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點、難點:
能用“我叫__,今年_歲,我是_孩子,喜歡__”句式比較連貫說話。
活動準備:
男、女布娃娃。
活動過程:
一、觀察、談話導入
出示男女兩個布娃娃,請幼兒說說性別,并說出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二、認識自己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姓名、性別、年齡、喜歡什么?
2、請全體幼兒找到旁邊的同伴,相互說說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告訴同伴自己喜歡什么?
三、游戲互動
幼兒在活動室自由站起,在《找朋友》歌聲里,隨歌詞提示找一個同伴,歌聲停止后相互介紹自己。游戲重復多次,引導幼兒找不同的朋友相互介紹。
四、結束活動
1、幼兒隨歌聲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
2、采訪個別幼兒:你在游戲里認識的新朋友有誰?叫什么名字?幾歲?喜歡什么?
3、任務:回家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介紹自己。
活動反思:
小一半的幼兒對教師的提問能積極反應,大部分幼兒比較被動,需要鼓勵和再次引導。大多數幼兒能簡單自我介紹,在游戲互動環節里,幼兒都能參與活動,在旦表述時語句單一,缺完整、連貫說話的表達能力。所以,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說話、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述還需要在不同的領域教學中滲透能力培養,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
幼稚園小班活動開展教案2
【活動目標】
1、相互認識,從小培養幼兒對小朋友、家人、老師有禮貌的好習慣。
2、讓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名字,培養幼兒的自我識及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小熊布絨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集中活動
寶寶們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和老師一起來拍拍手。
二、活動流程介紹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五個親子游戲,社會活動《自我介紹》,語言幾款《兩只小象》,音樂活動《好孩子》,美術活動《月亮姐姐的女朋友》體能活動《小兔拔蘿卜》。
1、導入活動
拿出玩具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熊豆豆,今年2歲半,愿和大家做朋友,小朋友你人想交朋友嗎?也來和大家打個招呼認識一下吧”。
2、展開活動
請這位小朋友過來介紹自己(介紹過程),ⅩⅩ很棒,媽媽們鼓勵下,ⅩⅩ歡迎你,(依次介紹到最后)小朋友都相互知道了名字,下面請媽媽帶自己的孩子相互認識一下,握個手交個朋友(認識過程,老師巡回指導)
3、結束活動
現在請媽媽和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我們的這個社會活動主要是教小朋友要有禮貌,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
三、活動延伸
媽媽在以后帶小朋友出入公共場所時,要多鼓勵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幼稚園小班活動開展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3、體驗小狗嬉戲的快樂。
重點: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難點: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一條自制的"尾巴";《小狗圓舞曲》的音樂、小狗的叫聲;相關的PPT
經驗準備:和家長一起了解小狗的生活習性和小狗喜愛的活動。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A段。
1、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一遍,感受快速、活潑的音樂情緒。
2、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二遍,初步感知旋律與音樂形象。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開心嗎?""音樂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呀!"(快快的)
3、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三遍,初步感知音樂形象
提問:"其實,這段音樂里還藏著一只小動物,會是誰呢?你們來聽聽。"
4、請幼兒用動作表現,請其他幼兒模仿跟學。
二、音樂欣賞B段。
1、播放B段音樂,感知音樂變化。
提問:"小狗玩累了,這個時候它會干什么呢?"(播放B段音樂)
〇幼兒用動作表現。
提問:"你怎么知道的?你從哪里聽出來的。"(音樂里)
"那這個音樂是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2、隨樂集體表演。
三、再次欣賞——A段。
再次欣賞A段音樂,體驗音樂得再次速度變化。
四、欣賞《小狗圓舞曲》,并提供自制"尾巴"讓幼兒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1、邊完整欣賞音樂,邊游戲。
2、介紹音樂名稱及作者。
五、結束部分
完整播放《小狗圓舞曲》,在結束部分引導幼兒隨著配班教師離開活動現場。
延伸活動:提供自制樂器、傳統樂器讓幼兒嘗試隨著節奏演奏,細細品味樂曲的旋律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活動反思:
音樂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其中蘊涵著道德哲理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因而在欣賞教學中,通過讓學生仔細地聆聽樂曲,張開想象的翅膀,在廣泛的時間,空間里遨游,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從中找出的答案。
1、如在欣賞課《小狗圓舞曲》中,初聽時,讓學生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再聽時,讓學生按節奏的變化區為樂曲分段,并辨別哪兩個部分基本相似。
2、分段聽時,分析比較兩個主題在旋律進行及節奏上的特點,聯想這兩個主題各描寫了小狗怎樣的形態,并隨著音樂模仿小狗的不同神態,動作;接著分小組討論,可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樂曲。
3、于是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有的創編故事,有的創編小品,有的用繪畫等形式惟妙惟肖地表現樂隊員后出示一條旋律,學生仔細觀察后找出提示中的旋律進行及變奏規律,進行創編樂曲。
4、然后分別視唱改編前后的樂曲,再次體驗旋律,節奏等因索與樂曲情緒的關系。這樣經過在不同層次上的反復聆聽及親身體驗,合作參與后,使學生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得出音樂的旋律進行及節奏變化與音樂所表現的情緒之間的內在聯系。
5、最后通過再次合作,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欣賞教學,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實踐能力均有提高;思維及反應能力較前敏捷;自修心增強;研討氣氛形成。
幼稚園小班活動開展教案4
活動目標:
1、愿意在群眾面前大膽表現,樹立必須的自信心。
2、初步了解自我,明白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等。
3、加深對同伴的了解,增進和朋友間的友誼。
活動準備:
1、幼兒明白自己的姓名。
2、請一名教師扮演"快樂天使"參與情境表演;設置游戲區"男孩事件"(有坦克、槍、機器人等)、"女孩小屋"(有娃娃、炊具、飾品等);小禮物若干。
3、教學音帶《我自己》。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激發幼兒自我介紹的愿望。
——教師設置情境:聽,有人敲門,誰來了?噢,是"快樂天使"來了。
——"快樂天使"自我介紹:我是快樂天使,今年5歲,我是個女孩子。
——提示語:誰來了?她幾歲?是男孩還是女孩?"快樂天使"想和你們做朋友,她很想明白你們叫什么名字,幾歲了,是男孩還是女孩,誰愿意來告訴她?
2、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名字、性別、年齡。
——先請幾名幼兒做示范,"快樂天使"表揚他們的勇敢、大方,并贈送小禮物,和他們握手交朋友。
——請其他幼兒將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告訴自己身邊的小朋友。
——教師和"快樂天使"巡視,對那些膽小、不愿與朋友交流的幼兒進行個別鼓勵指導。
3、游戲:男孩世界、女孩小屋。
——"快樂天使"提出游戲要求:我還給大家帶來了"男孩世界"、"女孩小屋"兩個游戲樂園,如果小朋友能正確地介紹自己,就能到兩個樂園里去玩。
——教師和"快樂天使"分別把關兩個游戲樂園"大門",鼓勵幼兒正確大膽地介紹自己,并歡迎大家進去玩。
——幼兒在游戲樂園自由游戲,教師請注意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地交朋友,自由找朋友交流。
活動推薦與提示:
作為活動延伸,此活動后可讓教學音帶《我自己》,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特征。
此活動還可采取"打電話"、"猜猜誰不見了"、"照鏡子"、"比較男孩女孩"、"新郎新娘"等多種游戲形式讓幼兒加深對自己的和朋友的了解,鼓勵幼兒大膽、自信地介紹自己,并認識更多的朋友。
針對一些靦腆害羞的幼兒,教師應在活動中及平時的教育中鼓勵他們用心大膽地自我表現。
請家長幫忙孩子了解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等。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初淺的性別教育,如孩子正確使用男女廁所等。
幼稚園小班活動開展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游戲《小小雞》。
二、活動準備
1、情景課件。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游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只,音帶,錄音機。
三、活動流程
1、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2、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①引導幼兒看小雞,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幼兒的興趣。
②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并學做小小雞。
四、聽歌曲,講解游戲規則。
1、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2、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游戲規則)
3、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游戲,游戲是有規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游戲)
五、幼兒游戲
1、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游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游戲規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2、在游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六、活動反思
《小小雞》是我們根據外國樂曲創編的一首幼兒歌曲。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游戲情景中學習。因此,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媽媽找小雞的游戲情節。在游戲中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復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