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圖形的托班教案設計
圖形用一組指令集合來描述圖形的內容,如描述構成該圖的各種圖元位置維數、形狀等。描述對象可任意縮放不會失真。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認識圖形的托班教案設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認識圖形的托班教案設計1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運用圓形創作造型。
2、發展幼兒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將各色色紙剪成大大小小的圓,貼在磁鐵黑板上。剪刀、糨糊、圓形貼紙、畫紙、磁鐵、彩色等。
2、幼兒數學用書
活動過程:
(一)以講《愛畫畫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興趣
隨著故事情節讓幼兒猜猜波波畫的是什么?“小豬波波畫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圓,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圓圈是什么,就問波波:“你畫的圓圈是什么呀?”波波說:“這個圓圈里有兩只手,一只長,一只短,從早到晚繞著轉。”哥哥說:“啊,我知道了,是時鐘”,姐姐說:“那這個是什么?”波波說:“它下面還有一條長長的線,要抓好,才不會跑掉”。姐姐說:“喔,是氣球”哥哥姐姐終于知道波波畫什么了。波波又畫了許多圓圈,連肚臍眼的圓都有呢?媽媽說:“波波真是個很棒的畫家”。
(二)運用操作法讓幼兒拼圖
幼兒也當波波,用圓形色紙拼拼貼貼,看可以拼貼出什么造型。完成后請幼兒欣賞作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用圓形拼貼出了什么
(三)帶領幼兒打開《我的數學》第一頁,啟發幼兒觀察畫面內容,讓幼兒給圓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再說說圖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四)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認識圖形的托班教案設計2
活動目標
1. 能說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名稱,并能正確地辨認圖形。
2. 會按圖形的外形特征匹配圖形,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彩色立體房子;硬卡紙和彩色紙制成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 兔子手偶1個。
3. 用圖形卡紙拼出的圖紙3張:一艘船、一輛車、一個花瓶與花。
活動過程
1. 開始部分:情境表演,引出主題
教師戴上兔子手偶扮演小兔,說:“小朋友好,我是小兔!這是我的新房子,你們看,我的新房子漂亮嗎?”
2. 基本部分:討論活動,感知圖形
(1)小朋友看,小兔家的新房子有哪些圖形形狀?
①小兔家的房頂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是什么樣的?
②小兔家的房身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是什么樣的?
③小兔家的門是什么形狀的?圓形是什么樣的?
(2)游戲:鋪路
①小朋友,小兔子想邀請我們到它的新房子去玩,可是它有些不好意思,因為小兔家門口有各種形狀的坑,我們能不能想出好辦法,把小兔家門口的坑填平?
②那我們一起來鋪路吧,請你們把圓形的卡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卡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卡紙放進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教師邊講邊演示)。
③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圖形卡紙進行匹配。
(3)制作禮物
①小朋友,我們去小兔家玩,你想送什么禮物給小兔呢?老師準備了一些圖紙,我們用圖形卡紙來擺出這些東西送給小兔,好嗎?
②拼搭活動:讓幼兒用幾何圖形復制圖紙上的物體,如照圖紙拼出一艘船或車等(提供給幼兒的幾何圖形,可以和圖紙上的一樣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縮小的圖形,以增加復制的難度)。
3. 結束部分
小朋友的禮物都準備好了嗎?現在我們就把禮物給小兔送去,到小兔家去玩吧!
活動延伸
1. 拼搭活動:在數學區,提供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彩色卡紙,讓幼兒根據經驗自由拼搭各種圖案。
2. 制作活動:既可以讓幼兒給某類圖形涂上指定的顏色,又可以讓幼兒在有幾種圖形的紙上剪下某一類圖形,還可以讓幼兒用釘板勾出圖紙上的幾何圖形。
認識圖形的托班教案設計3
活動目標:
1、能初步認識方形和圓形的基本特征。
2、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體驗游戲的快樂。
3、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認識圖形。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狀。
活動準備:
一張機器人畫像(由若干個方形和圓形組成,大小不一);若干個方形和圓形卡片;教師教具2張大型卡片。(一張方形,一張圓形);圓形和方形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幼兒觀察并探索圖形的特征。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來我們實驗幼兒園做客,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下?(想)
2、出示機器人畫像,請小朋友自由觀察。
二、認識方形和圓形
1、教師的提問中說出圖形的特征。
教師出示圖形卡片提問:現在老師要變魔術啦,小朋友們小眼睛看仔細(從機器人身上取下一個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請一位幼兒上臺觸摸,并自由說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幼兒摸方形的邊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師引導幼兒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數數有幾個(4個)有幾條邊?(4條)。所以啊,這個圖形就叫----“方形”。
3、提問1:咦,小朋友們再來看看,這個圖形寶寶有沒有角,他的邊是怎么樣的(光光的,圓圓的)讓幼兒觸摸圖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師總結這個圖形是圓形。
三、游戲:圖形對對碰
1、老師指到哪里幼兒說出名稱,并回答機器人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
2、分卡片幼兒根據教師指令拿出相應卡片,教師檢驗是否正確。
四、積木分類
五、幼兒根據觀察,說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圓圓的、方方的。
認識圖形的托班教案設計4
活動目標
1.能指認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形。
2.會用釘板做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3.能按圖形的外形特征分類。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認識不同形狀的長方形和三角形。
活動準備
在活動區中提供硬卡紙和彩色紙制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形。釘板和橡皮筋。分類盒。
活動過程
探索活動--求同,拼搭,制作--討論活動--指認,命名,分類--復習活動--拼搭,制作
1.通過探索活動讓幼兒感知、體驗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形的不同特征。
(1)求同活動是讓幼兒根據盒子上的圖形標記進行匹配活動,即將標記相同的圖形放在一起。 求同活動的材料要有層次,首先提供與標記完全相同的圖形,然后再提供同類變式圖形。
(2)拼搭活動是讓幼兒用幾何圖形復制圖紙上的物體,如照圖紙拼出一艘船。提供給幼兒的幾何圖形,可以和圖紙上的一樣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縮小的圖形,以增加復制的難度。
(3)制作活動既可以讓幼兒給某類圖形涂上指定的顏色,又可以讓幼兒在有幾種圖形的紙上剪下某一類圖形,還可以讓幼兒用釘板勾出圖紙上的幾何圖形。
2.通過討論活動使幼兒能指認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及它們的變式,(重點是三角形與長方形的各種變式)理解四種圖形的不同特征。
3.通過復習活動加深幼兒對四種圖形的認識。
(1)復習活動中的拼搭應該讓幼兒自己用幾何圖形構建各種物體,并將拼出的物體粘在紙上陳列在活動室里。
(2)讓幼兒在釘板上用幾何圖形勾出各種物體。
(3)讓幼兒數出圖紙上某種圖形的數目,并在相應的數字上畫圈。
(4)讓幼兒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接著往下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