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課公開課教案
公開課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一種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開的課程講授形式活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班手工課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手工課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用繪畫表現自己的面部特征。
2.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有不同之處。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感受色彩對比。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過程:
一、游戲。
摸五官,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照片中的自己,并進行講解示范。
1.引導幼兒觀察照片中的自己。
2.講解示范。
(1)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長在哪,長的怎么樣了,現在我們就來畫一畫自己,你們愿意嗎?
(2)出示自己的照片,并進行繪畫。
師:老師先來畫一畫自己,我們先在這張紙上畫一個大大的圓,記住,是大大的圓,要撐滿整張紙,不能畫的太小。!.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小臉蛋的形狀畫好了,現在我們開始畫眼睛。畫兩只大大圓圓的眼睛,眼睛中間還有一個小圓,黑黑的,叫眼黑。眼睛要畫的分開點,不能畫在一起哦。在兩只眼睛下面是鼻子,長長的鼻子,最后是我們彎彎的嘴巴,要彎彎的,不然就不好看了。我們還可以畫上頭發,老師有一個辮子,我們來畫出來。最后不要忘記我們的兩只小耳朵哦!
三、指導幼兒操作。
1.提出要求:畫小臉蛋的時候要把整張紙撐滿,兩只眼睛要分開點。
2.巡視指導,幫助、糾正個別幼兒。
四、組織幼兒欣賞作品。
現在我們來猜猜看,這是誰的頭像呢?為什么?
活動反思:
在老師進行范畫自己的頭像時,小朋友們能觀察出我頭發上的發夾,也要求我畫出來。講解示范過程中,雖然已經再三強調要把頭像的圓要畫的大大的,撐滿整張紙,但在小朋友的實際繪畫中,還是有幾個小朋友畫了一個小小的圓,最后眼睛、鼻子都沒地方畫了。小朋友的作品中,鼻子是最難畫的,反思了下應該是我范畫時考慮不周全,以一種成人的角度引導幼兒繪畫,所以鼻子的畫法對她們來說有點難,這是以后我需要注意的。
中班手工課公開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欣賞各種鳥,初步感受鳥的色彩美。
2.嘗試運用各種簡單的線條和圖案裝飾鳥,表現鳥的色彩美。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準備:
1.勾線筆,畫好不同姿態小鳥的輪廓圖。
2.課件:鳥類的圖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用線條和簡單的圖案裝飾鳥。
教學方法與手段:
觀察法、講解示范法、圖片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欣賞圖片,引出課題。
看一看,這圖片上的小鳥,他們的羽毛有什么特點?
觀察小鳥羽毛的色彩,并回答。
欣賞圖片,激發幼兒興趣。引導觀察,感受小鳥羽毛的色彩美。
二、學習裝飾小鳥。
1.師:如果要把這些小鳥打扮得漂亮一點,可以怎么做?
2.出示一些裝飾的線條和圖案,引導幼兒觀察。
幼兒說出可以用線條和涂色的方法使小鳥變美麗。
觀察了解裝飾的線條、圖案。
在討論觀察中幫助幼兒豐富裝飾的方法和涂色的技巧。
三、布置與輔導:
1.教師提出繪畫要求
2.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
幼兒作畫
巡回觀察,個別輔導幼兒的裝飾和涂色,使每個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出自:快思老.師!
四、展示作品,組織講評。
你用哪些線條來裝飾的?
欣賞作品。
根據提問交流回答
讓幼兒學會相互欣賞;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發現絕大部分幼兒對于此活動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以看圖聽聲音的方式進行導入,很好地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接下來通過演示直觀的課件,讓幼兒進一步感知鳥羽毛的豐富與美麗,為后面幼兒創作的環節提供了“靈感”,為了不限制幼兒的想象空間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活動中我示范如何畫的內容很少,而多以與幼兒討論的方式進行引導和鼓勵。我發現我班的孩子對顏色比較感興趣,經常聽到幾個小朋友聚在一起議論各種顏色,為了引導幼兒大膽探索感受顏色變化的美妙與神奇。教學目標基本完成,幼兒參與度較高,完成“五彩鳥”色彩鮮艷,效果比較好!
中班手工課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家的喜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
2.幼兒能用紙折好房子,粘貼在紙上,并添畫出花、草、樹等其他物體。
3.通過折房子讓幼兒知道房子的結構,有屋頂、墻面、門、窗。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用正方形的紙折房子。
活動難點:
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并能發揮想象添畫景物。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彩紙每人一張、膠棒每人一支(26張),水彩筆、油畫棒若干支,裝筆小筐六個。
2.折好的房子一個,二幅完整的折、貼、添加景物的畫,(一塊黑板,一塊布、六塊磁鐵,課前將范畫貼好}
3.誠邀:親愛的30班家長們,為了讓您更多的了解萬嬰教育的理念,快樂教育,快樂人生;為了讓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幼兒教育教學目標的指導;為了響應萬嬰教育機構園長觀摩教學活動開放日;路園長將在4月1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廳,為我們33班幼兒進行大班語言故事《小桃仁》的教學活動,歡迎您的光臨,期待您與孩子同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老師用神秘的表情和語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今天園長媽媽用紙折了一個禮物要送給我們30班的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2.請小朋友看看這像什么?(老師出示折好的一間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個房子就是園長媽媽的家,好看嗎?那么你們想不想也折一個小房子,當作自己的家呢?
3.瞧,這是園長媽媽的家,漂亮嗎?(出示范畫給幼兒欣賞折、貼、畫自己的家)。園長媽媽畫了些什么呢?(幼兒邊看邊說)你們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畫出來呢?
4.現在我先來教小朋友折一個房子,變成自己的家好嗎?等一會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畫上美麗的風景好嗎?
二、講解示范:
1. 先用正方形紙折出小房子。(教師講解示范,幼兒跟折)把正方形紙邊對邊對齊折;再橫著對折后打開,折出中心線;把兩邊的紙向中心線折;用手指伸進去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
2.我們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膠棒涂抹,貼在紙上,然后再請小朋友添畫自己家小區的風景,比比誰的家最美麗。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先折好房子,再將折好的房子粘貼在紙上,然后添畫各種風景和物體。
2、鼓勵幼兒大膽涂色,使畫面色彩鮮艷。
四、講評:
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誰的家最漂亮,并請幾名幼兒上前給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學反思:
久違了,美術教學活動!
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才能不荒廢技藝和專業。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術教學活動,讓我有一種擔憂和壓力,又有一種期待和挑戰。擔憂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常規養成是否好,壓力卻是,我的美術教學活動設計是否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們一道折折、畫畫,體驗、享受、欣賞孩子們的教學成果了,說到挑戰,卻是對我教育教學能力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檢驗。我喜歡這樣的挑戰,因為,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挑戰中完善自我的。
其實這節美術教學活動,是應班上老師的要求而上的,我是硬著頭皮接受了老師們的欽點。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孩子們是那么的配合,家長是那么的給力,老師是那么的認真,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下來,幼兒掌握了折房子的要領,家長了解了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及自己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老師們對美術教學活動的準備、組織、設計、示范、演示、講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認識。整個教學活動非常流暢,完成了教學目標。
中班手工課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會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小水滴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初步能有目的地設色、配色,在教師的引導下回繞主題安排畫面。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小水滴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難點:初步能有目的地設色、配色,在教師的引導下回繞主題安排畫面。
活動準備:
小水滴圖片、事先豐富幼兒對“水滴”形狀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探索響聲、表達感受。
教師播放一段水滴的錄音,讓幼兒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
二、了解觀察小水滴的形狀
小水滴長得怎么樣?小水滴看到的世界是怎么樣的?
三、欣賞宣傳畫,觀察畫面的布局和配色。
1.這幅畫和我們以前的畫有什么不同?
2.它主要運用了哪些顏色?為什么?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假如你是小水滴,你希望看到什么呢?
五、展示交流與宣傳。
將幼兒的宣傳畫張貼,并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宣傳。
活動反思:
在繪畫這一環節,我引導幼兒將小水滴擬人化畫處小水滴的各種表情,豐富而又富有情趣,幼兒繪畫興趣高,再將評作品這一環節,小朋友都爭著講述自己的作品,場面有點混亂,今后我應講究一點策略,讓幼兒即得到認可有成分體驗繪畫的快樂,分享藝術帶來的美,熏陶幼兒的審美能力。
中班手工課公開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悅。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準備帶一雙干凈的鞋子;幼兒創作材料:鉛筆若干,畫好鞋樣的紙、彩色復印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鞋底
師:你的鞋子有個秘密,你知道嗎?你們的鞋底是什么樣的?
2、感知鞋底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1)幼兒觀察各自的鞋底花紋,并且相互比一比,說說各自的鞋底花紋有什么不一樣。
(2)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的鞋底花紋是什么樣的,有什么圖案。
(3)讓幼兒仔細看看自己兩個鞋底的花紋,講講有什么發現。引導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對稱美。
3、設計鞋底花紋。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畫能使兩只鞋底的花紋對稱。
(2)提示:將畫有鞋底的紙對折,中間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彩色復印紙,用鉛筆進行創作,就會出現花紋對稱的美麗的鞋底了。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作。
4、展示、欣賞作品。
(1)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提問:你喜歡哪一種鞋底花紋?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鞋底花紋,老師對每一幅作品都給予肯定。
5、布置活動室。
將鞋底花紋涂上好看的顏色,并沿邊剪下,布置在活動室里。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后找爸爸媽媽鞋底的秘密。
2、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為爸爸媽媽設計鞋底花紋”的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第一個環節通過觀察鞋子,引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鞋子是每個孩子平時最熟悉的物品了, 鞋底的花紋是多種多樣的,第二個環節充分發揮“幼幼互動”的作用,讓幼兒自主地去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豐富鞋底花紋的感知經驗,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為下面的創作活動奠定基礎。“對稱”的概念在中班幼兒的思維中還是比較模糊的,該環節只限于讓幼兒初步感知對稱的美,提高他們的觀察、認知能力。
第三個環節通過具體的操作,使幼兒懂得利用復印紙,能很容易地幫助我們解決畫對稱的問題。另一方面,老師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
第四個環節中,我把過去的“評析作品”改為“欣賞作品”,讓幼兒與老師一起帶著賞識的情緒,觀賞同伴的作品,從中獲得更多的作畫經驗。
“鞋底花紋”的探索并不會因為這個活動的結束而結束,通過延伸活動,幼兒可以感知到更多的鞋底花紋,鞏固對裝飾畫的認識。
總之,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多數幼兒樂于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悅,感知了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也有兩三個幼兒不積極,他們膽子小,認為自己作的不太好,不敢大膽創作,對他們要多加鼓勵,敢畫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