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活動教案小班
體育活動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活動、也可以是有組織的游戲活動,比如跳繩、打鴨子、老鷹捉小雞等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體育活動教案小班,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體育活動教案小班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玩圈的興趣,嘗試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3、讓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準備】
1、幼兒用呼啦圈每人一個,平衡木一個,“山洞”兩個,懶洋洋頭飾一個,“狼堡”道具,灰太狼布偶一個。
2、背景音樂課件、動畫課件。
【活動過程】
一、設計背景帶領幼兒做熱身活動。
師:天氣真好,到草地上玩一會。(學鳥飛、鴨走、青蛙跳、大象甩鼻子、小兔跳)
二、嘗試多種方法玩圈,體驗玩圈的樂趣。
1、幼兒自由探索玩圈并互相學習。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呼啦圈)呼啦圈是什么形狀的?(圓形)你們想玩嗎?咱們玩一玩吧。
師:你是怎么玩的?(圈立著轉)呼啦圈轉起來像個陀螺,真棒,我們試一試。
師:你是怎么玩的?(推圈)圈圈滾動起來像車輪子,我們玩一玩。
師:你是怎么玩的?(跳圈),像小青蛙跳,我們來跳一跳。(一個圈跳進跳出)這個圈還可以怎么跳呢?咱們像小青蛙排隊連續跳,幼兒依次跳過。
師:你干嘛呢?(學小烏龜)老師帶領幼兒玩圈。
師:你是怎么玩的?(方向盤,開汽車)師幼一起隨音樂開汽車。
2、師幼探索玩圈。
師:圈圈還可以怎么玩?(師示范從頭向下套)你們試試。還可以這樣玩(師用腰轉圈)。
3、合作玩圈,體驗合作的樂趣。
(1)開火車。
師引導孩子把圈圈一個套在一個的身上。
(2)鉆圈。
a、兩個幼兒相互鉆圈。
b、鉆(地籠),進一步練習鉆的技能。
三、游戲——拯救懶洋洋,讓幼兒掌握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看懶洋洋被灰太狼抓住的動畫,師幼組成救羊小分隊拯救懶洋洋。
1、師引導幼兒觀察游戲場地,講游戲規則。
2、師帶領幼兒游戲。
四、結束部分。
師幼邀請懶洋洋跳舞,做放松活動結束課堂。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發現大班的孩子雖然不會轉圈,但他們非常喜歡跟圈做游戲。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以玩圈為主線,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先讓孩子自由探索,再集體練習。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圈的多種玩法,孩子們互相學習、分享,大大提高了孩子玩圈的興趣!這節活動比較成功。
體育活動教案小班2
活動目標
1.練習拋、接、甩等動作,鍛煉手臂部大肌肉力量。
2.探索紗巾的多種玩法,增強手眼協調能力。
3.樂意與同伴合作參加戶外體育活動。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1.大紗巾一條、小紗巾人手一條(紅、黃、藍、綠若干),空氣棒一根。
2.“神秘紙盒”:事先將大紗巾、長紗巾(將小紗巾用“粘刺”一塊一塊連接起來)裝在紙盒內,紙盒上方掏一個圓孔,便于紗巾的抽取。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感知紗巾的顏色
1.抽紗巾。
玩法與指導用語:
在輕松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一邊做開火車的動作一邊圍成圓圈,教師出示“神秘紙盒”。
“小朋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教師慢慢從盒子中抽出一條紗巾,“這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請一幼兒抽出長紗巾,教師將長紗巾分解成一條條小紗巾,分給幼兒每人一條。
(評: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讓孩子們做開火車的動作圍成圓圈,既能有秩序地展開游戲,又能激發小班孩子參與游戲的興趣。“神秘紙盒”與“長紗巾”的設計,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幫助他們建立游戲認知與行動的聯結,從心理和生理上都進入狀態。此環節,教師需要注意兩個細節:一是長紗巾的設計,在每塊小紗巾的一角縫上“粘刺”,注意連接性;二是將長紗巾分解成一條條小紗巾分發至每個孩子時,要注意節奏的把握,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
2.找朋友。
玩法與指導用語:
“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的紗巾是什么顏色的。”說說紗巾的顏色。
“請你找紗巾顏色相同的小朋友做朋友。”讓紗巾顏色相同的幼兒站在一起。
(評:“找朋友”是孩子們經常玩也很喜歡玩的游戲。因此,本環節我追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追隨孩子的興趣,在游戲中融入了新要求——“找紗巾顏色相同的小朋友做朋友”。由于以往對游戲的玩法有切身體驗,對顏色分類也都有實踐操作,所以孩子們興趣很高,既享受到了分類成功的快樂,又在與好朋友的親親抱抱中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此環節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交代游戲規則時要細致一些,避免孩子出現“心中沒規則”的亂跑。)
3.頂紗巾。
玩法與指導用語:
(1)“紗巾真漂亮呀!”教師將紗巾頂在頭上,邊朗誦詩歌邊做示范動作:
綠色的天空,(雙手從胸前打開上舉)
綠色的草地,(下蹲)
綠色的老師,(雙手抱胸)
綠色的小朋友,(雙手打開)
這兒一片綠,那兒一片綠,(左右手輪流向前指)
到處都是綠綠綠,(雙手側平舉轉圈)
當我把綠色的紗巾拿掉,(雙手拉下紗巾)
綠色的世界忽然不見了。
(2)“小朋友,我們也來說一說,好嗎?注意哦,你的紗巾是什么顏色,就要念什么顏色的詩歌。”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詩歌。(1~2遍)
(評:小班孩子的感知覺具有明顯的直覺性、形象性、情境性。本環節,我借助了兒歌《綠色的世界》這個“支架”,簡練概括、節奏明快的兒歌,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便于孩子在“頂紗巾”“說兒歌”的過程中,獲得動作的視覺形象。此環節的難點是——根據自己的紗巾,改編兒歌中的顏色,教師的“引”在這里就起著關鍵作用,能幫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和提高,拓展幼兒的原有經驗。)
(二)探索紗巾的玩法
玩法與指導用語:
1.“小朋友,紗巾還可以怎樣玩呢?請你找一個空地方,試一試,玩一玩。”幼兒自由探索。
2.教師逐個指導,并引導周圍幼兒模仿練習。
3.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評:只有讓孩子們感覺到他們有新發現,是自己得到結果和找到答案的,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發現的樂趣、成功的快樂。因此,本環節我通過自由探索——個別示范——集體練習等一系列活動,幫助幼兒遷移一物多玩等游戲的玩法和經驗,體驗了探索的樂趣。)
(三)練習拋接紗巾
玩法與指導用語:
1.組織幼兒站在圓圈上。“剛才我們把紗巾變成了龍、蛇,變成了小鳥、蝴蝶的翅膀,玩得真高興。”小結幼兒的玩法。
2.拋接紗巾。
①揉紗巾。“紗巾還可以變成什么呢,看,老師把它變成了什么?”教師將紗巾揉成球。
②拋接紗巾。“小紗巾呀,揉成球呀,拋呀,接呀,看誰拋得高呀!看誰接得住呀!”教師示范拋接紗巾。
(重點討論與探索:雙手拋紗巾、如何拋得更高、如何接住紗巾等)
③互相拋接紗巾。“找一個好朋友,你拋給我,我拋給你。”引導幼兒兩人一組互相拋接紗巾。
(評:本環節的活動重點是雙手拋紗巾、如何拋得更高、如何接住紗巾等,而在戶外開展活動,難免會出現風吹跑紗巾的現象,如何更好地接住紗巾,自然成了游戲的一個難點。“心中藏著目標”這是組織好活動的關鍵,因此,游戲中我適時地提出“手眼一致”“腳步要跟隨紗巾飄動的方向”等目標要求,讓孩子在探索拋接的過程中又建立了新經驗。)
(四)聽音樂,舞紗巾
玩法與指導用語:
1.組織幼兒站在圓圈上,請幼兒自由探索舞動紗巾的動作。
2.教師講解游戲玩法:音樂響起,開始在圓圈上邊走邊舞動紗巾,(注意在身體不同部位舞動,用不同的舞動動作,在圓圈上內外分合等,力求動作形式豐富多彩。)聽到音樂中出現“叮”的聲音時,停止走動,立即拋接紗巾。
聽音樂,游戲反復進行。
3.幼兒自由玩,鼓勵幼兒將紗巾用力往上拋,并手眼一致接住紗巾。
(評:本環節,音樂元素的融入,緩解了幼兒動作練習的疲勞,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活動興趣。在這個音樂游戲中教師的“支架”作用顯現,個體的、零散的舞蹈動作經驗在教師“導”的作用下得到歸納和提升,提高了活動的有效性。)
(五)放松游戲:大雨小雨
玩法與指導用語:
1.圍紗巾。
“寶寶們,紗巾跟我們做了那么多的游戲,有點累了,讓它待在我們的脖子上休息休息吧。”幫幼兒將紗巾圍好,進行安全教育。
2.出示大紗巾,“看,好大的一條紗巾呀!”然后與配班老師拉著紗巾,將全體幼兒蒙住,“下雨了,我們都躲起來!”教師用空氣棒輕輕敲打幼兒。
創設下雨與天晴的情境,“下小雨啦,下大雨啦”“太陽出來了”,將大紗巾蒙起、拉開,感受游戲的快樂。
3.活動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結束。
評:從小紗巾過渡到大紗巾,目的是增強孩子對紗巾玩法多元化的認知。“大雨小雨”的游戲,也讓孩子們在教師“空氣棒”的調控下,通過敲敲小腿、敲敲胳膊,幫朋友敲敲背等運動,達到了放松的目的。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體育活動教案小班3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快樂的小兔
戶外體育活動:快樂的小兔
目標:
1、在游戲中發展幼兒跳躍和跑的能力。
2、激發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
3、讓幼兒體驗體育游戲的興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小班體育教案《快樂的小兔》
準備:布置好場地,磁帶,請一名教師當大灰狼。
過程:
1、準備活動:聽音樂做韻律操
2、游戲:快樂的小兔
(1)以故事的形式創造游戲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帶領小兔跳到“草地”上,練習向前跳。
(3)在“打蚊子”的游戲中,練習向上跳,鼓勵幼兒大膽跳躍。
(4)當聽到“大灰狼來了”的信號時,快速跑回家里。
(5)游戲反復一遍,第二遍為摘蘋果。
3、自選器械游戲,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
4、聽音樂做放松動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圍繞目標,層層遞進,特別關注活動中細節的把握,致使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參與活動熱情高漲。在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孩子們模仿小白兔去菜地拔蘿卜的過程中,有幾名幼兒在活動室來回跑,“孩子們,外面危險,快到媽媽身邊來”老師的一句話把所有孩子的目光吸引過來,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我覺得,教學細節的把握就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成敗,愿我們做幼兒教師的都來關注教學、把握細節,孩子們將會收獲更多。
體育活動教案小班4
一、設計思路: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嚷著要吹泡泡,看著一個個五顏六色的泡泡在空中慢慢飄落,孩子們都會追著泡泡跑,用小手去抓住,然后大聲叫著:“老師,我抓到泡泡啦!”孩子們玩得很開心,象是一只只回歸到大自然的小鳥,此次活動就讓幼兒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玩游戲的快樂吧!
幼兒小班體育教案《吹泡泡》
二、活動目標:
①、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熱愛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
②、培養幼兒與同伴團結合作、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
③、引導幼兒學會踮腳、下蹲、后跳。
三、活動準備:
①、泡泡水
②、幼兒已有牽圓圈進行游戲的經驗。
四、活動流程:
①、開始部分
○開始部分帶幼兒整隊走到戶外花園,提醒幼兒戶外的常規要求。
○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②、基礎部分
○引導幼兒學習踮腳、下蹲、后跳的動作,注意幼兒動作的準確性。
○教幼兒游戲的兒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講解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
幼兒向中靠攏;念到批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后跳。
○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③、結束部分:
引導幼兒課后放松活動,帶幼兒一起觀察地上的小草,說說小草的特征;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么感覺?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體育活動,通過玩泡泡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開始,我是出示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從而激發幼兒對這節活動產生興趣。教師示范吹泡泡的過程中,調動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及參與的積極性,孩子們高興地連跳帶說使勁拍手,有的幼兒還說:"老師我拍的好不好。" "真好,你真棒。"
體育活動教案小班5
戶外活動:袋鼠媽媽
目標: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3、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袋鼠媽媽》
準備: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活動反思:
次活動的內容和目標都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重、難點突出,幼兒的學習勁頭也很足,尤其在競賽過程中能遵守游戲的規則進行,秩序較好。但在動作講解過程中有點亂,有點急于求成。整個活動的運動量較少,應該多給孩子運動,增加鍛煉身體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