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繪本教案設計
由于每位教師的知識、經驗、特長、個性是千差萬別的。而教學工作又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寫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班繪本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大班繪本教案設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閱讀圖書,要求幼兒能根據畫面講述圖片內容。
2、了解人類及自然界中常見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3、培養幼兒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電子書
活動過程:
一、分段閱讀
1、教師出示電子書生命圈一頁,請幼兒觀察圖上有什么,并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師:小朋友仔細看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出示電子書封面。
師: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的封面吧?有誰認識題目上的字?(長大是怎么一回事)長大是怎么一回事呢?你覺得這本書說的是誰長大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王曉明叔叔給小朋友寫的非常有趣的故事吧。
小結:這本書講述了兩個故事,一個是植物的成長過程,一個是人類的成長過程。
二、完整欣賞欣賞閱讀。
1、師播放電子書,幼兒進行完整的閱讀繪本。
2、小朋友來說說你看到的植物、人物它們生長的過程是怎么樣的。
3、分析植物的樹枝過程
圖4:種子要再什么地方才可以生長?(泥土里)
圖6:種子需要什么才能長大?(養料、陽光、水)
圖8:種子長大會慢慢的長出葉子。
圖10:長出了葉子變成了一顆小樹。
圖12、14:小樹開花了會怎么樣?(花會變成果實)
圖16、18:果實成熟了會會慢慢的掉下來,然后被小動物吃掉,變成小動物身體的一部分。
圖20、22:、24到了秋天和冬天小樹怎么樣?(樹葉變黃、落下,樹枝變得光禿禿。)
圖26、28、30到來明年春天,小樹又會怎么樣了呢?(再次長出綠色的樹葉,再開花和結果,不斷的循環。)
4、分析人類的生長過程。
圖5:小朋友在干什么?(在吃飯,吃了飯就會長高長大)
圖7、9、11:小女孩長大了會做什么?(長大了會跳繩、澆水、)。
圖13:小女孩變成了什么?(變成了小姑娘)
圖15:小姑娘成了什么?(小姑娘成了年輕的媽媽,有了自己的孩子)
教師播放電子書28——38,畫面上的三個人時誰,她們是什么關系?(引導幼兒發現人物之間的關系:外婆、媽媽和女兒,理解每一頁上出現的人物身份)
5、人類和植物的生長是相似的。
小結:植物是從一顆小種子慢慢的變成了一顆大樹,而且還開花結果,到了秋天和冬天果實和樹葉就會慢慢的掉落。到了第二年它又會慢慢的長出茂盛的枝葉和果實。而人類也像植物一樣,從一個小朋友慢慢的長大之后變成一個小姑娘,然后又變成一個年輕媽媽,在循環的變成外婆、媽媽、和女兒。
三、王曉明叔叔寫的這個故事中,你聽到了什么?
誰來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聽。
人類一代捕育一代,就好比小樹吸收養料,就好比小樹吸收養料,變成大叔,結出果子,果子、葉子再變成養料供給樹的成長。
四、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下課后老師會把《長大是怎么一回事》的圖書放在圖書角,小朋友可以到圖書角去看看。
大班繪本教案設計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理解畫面內容,并積極與老師、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2、初步了解小樹成長的過程,激發幼兒探索生命成長過程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長大是怎么一回事》人手一冊
2、成長過圖片、黑板、磁鐵、鴨子成長記錄本、
3、輕柔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引發幼兒閱讀興趣。
第一次活動的時候,當老師說到有一本有趣的書時,幼兒都以為還是《鳥窩里的樹》,所以當出示繪本的時候幼兒還沒完全能反應過來是一本新的書,直到把書發到幼兒跟前了,幼兒有點愣愣的。
二、自由閱讀
1、提出閱讀的要求。
2、播放音樂,幼兒自由閱讀。
圖為幼兒自由閱讀
這一部分的孩子相對來說比較調皮一些,所以當這些孩子進行自由閱讀的時候,不少孩子會大聲的把自己看到的畫面說出來,互相影響,變成有點幼兒互相討論,老師巡回引導,引導幼兒基本上都能說出圖中的重點來,有的小朋友說:“我看到了一個種子,還有小朋友在吃飯”等等。這個環節幼兒觀察得還算仔細。
引導幼兒交流看到的內容。
在這個環節里引導幼兒積極發言,因為每次幼兒說出小樹的畫面教師就會相對應的貼出小了圖,引起了幼兒很大的興趣,但是說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觀察比較多的,比較感興趣的還是人物,一直會說看到小朋友干什么,很少去關注到小樹。
三、出示課件,引出主題
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發現《長大是怎么一回事》說的就是小樹的成長過程。
出示課件以后幼兒馬上很熱心的為小鳥們解答,在幼兒回答問題的過程教師發現,幼兒不能總結出這本書就是在說小樹是怎么長大的,但是幼兒會無意識的看著黑板上的小圖來回答問題,所以教師只能幫幼兒點出:唉,為什么你們一直看著這些圖,是不是這本書里面說的就是小樹是怎么長大的呢,這時候幼兒才反應過來。
四、師幼共閱繪本p1—29,理解畫面內容。
1、仔細閱讀第一頁,通過提問引導幼兒了解小樹過程。在師幼共同閱讀的過程中,將小樹成長完整化。
師幼共同閱讀中,引導幼兒積極地發言,認真地觀察繪本,但是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忘記了把幼兒沒有說出的小樹成長階段完整化,變成在閱讀完以后沒辦法馬上互動環節,還要花費時間重新解釋一遍。
2、互動環節
五、幼兒操作,師幼共同復述繪本p1-291.
1、請幼兒將小樹成長的過程按順序排放正確。
2.師幼一起檢查,共同復述繪本p1-29。請幼兒上來把擺在黑板上的小圖按順序排放整齊。與幼兒一起檢查作為這個環節孩子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都非常積極地舉手來參與,沒有上來動手操作的孩子甚至會著急的提醒操作的兩位孩子。完整的情況非常好。師幼共同檢查的時候幼兒基本也能跟著教師一起閱讀,但是教師一開始還是把小朋友給摻和進來,這個環節只是復述小樹的成長過程就好了,突出教學重點。
六、播放音樂,師幼共同閱讀繪本剩余部分。
“春天來了,夏天來了,小樹變成了大樹,又結了好多果子。怎么回事?果子不是掉光了嗎?怎么又有啦?答案就在書里,請小朋友們翻開p30這個環節的氛圍很好,配合上音樂,幼兒也都非常配合的翻閱,嘴巴輕輕的跟著教師一起閱讀。
延伸活動:1.“這是一本關于小樹長大的書,其實每種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就好像我手里的這個鴨蛋,現在讓我們一起寫一本小鴨子長大的書吧?”2.出示記錄,請幼兒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繼續觀察小鴨子是怎么長大的。這節課總的來說到最后幼兒都能夠掌握了小樹的成長過程,知道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但是整節課的過程中還是稍顯沉悶,一半因為選材原因,這本書里德內容大多為科學性的知識,幼兒相對來說,跟有故事情節的繪本對比的話,幼兒的興致就沒有那么的濃厚了,但是因為課中增加了小鳥來信,為小鳥整理圖片,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而且再最后的眼伸環節里,結合了幼兒近期較為感興趣的小鴨子,使這節課有了個推向__的結尾。
大班繪本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運用觀察、猜測、討論等方法閱讀繪本,大膽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感知有趣的故事情節,體驗閱讀的快樂。
3、從閱讀繪本中了解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激發幼兒嘗試寫日記的興趣。
教學準備:
1、PPT《蚯蚓的日記》
2、白紙,記號筆。
教學過程:
一、幼兒猜謎,引出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1、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動物猜謎歌》小朋友們一下子就能猜出來。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聽好了,謎面是“天生愛動到處鉆,松松土來施點肥。”這是哪一種小動物?
2、我這有一本書,講的就是關于蚯蚓的事情,請你來看一看。這是書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出示PPT)
3、小結:有一條可愛的蚯蚓在寫字,其實它在寫日記呢,這本書的名字就叫《蚯蚓的日記》(點擊PPT,出示名稱)
4、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記嗎?(幼兒討論,教師不給出答案)
5、日記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呀?我們一起到書里找找答案吧。
二、師幼共同閱讀日記,了解日記的基本形式
(一)引導幼兒閱讀第一篇日記
1、(PPT)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記,看看蚯蚓在這日記里寫了什么。
①日記里有誰?他們在干嗎?
②其實,蚯蚓正在教蜘蛛鉆地呢,你覺得蜘蛛能成功嗎?
③蜘蛛是怎樣學的?成功了嗎?你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觀察蜘蛛和蚯蚓的表情和動作。)
2、你知道蚯蚓的這篇日記是在什么時候寫的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小結:原來在上面的數字是日期,它告訴我們日記寫的時間。
4、總結:蚯蚓的第一篇日記,記錄的是他這一天發生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兒:3月29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鉆地,最后失敗了。蚯蚓還會寫什么日記呢?
月29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鉆地,最后失敗了。蚯蚓還會寫什么日記呢?
(二)引導幼兒閱讀第二篇日記
1、(PPT)看這是蚯蚓的第二篇日記,你知道是在什么時候寫的嗎?在哪看出來的?
2、爺爺經常對蚯蚓說,講禮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4月1日這一天,我遇到螞蟻就對他說“早安”,你知道下面發生什么事情了嗎?
3、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講述。
4、小結:4月1日,蚯蚓在里邊對著每一只螞蟻說“早安”,在那邊整整站了一天。蚯蚓覺得這是一件比較傻氣的事情,所以就寫在了日記里。
6、蚯蚓還會在日記里記些什么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三)引導幼兒閱讀第三篇日記
1、(播放尖叫聲)什么聲音?你覺得發生什么事情了?(出示PPT)看看蚯蚓的日記,來了解下吧。(引導幼兒自主閱讀)
2、你能把蚯蚓的第三篇日記講的事情告訴大家嗎?
3、蚯蚓看見他們害怕的樣子它覺得怎么樣?看見蚯蚓用得著害怕嗎?
4、小結:4月20日,在公園里,蚯蚓故意把孩子們給嚇跑了,他還很得意。蚯蚓想,我這么小,他們這么大,還怕我,真有趣。所以蚯蚓把這件有趣的事情記在了日記里。
(四)引導幼兒觀察第四篇日記
1、這是蚯蚓的第四篇日記,你知道這篇日記的內容嗎?(請幼兒講述)
2、小結:5月28日,蚯蚓和同學們參加學校的舞會,一起跳舞。
3、你知道蚯蚓是怎么跳舞的嗎?(請個別幼兒模仿)請你們一起學學蚯蚓跳舞的樣子。(播放音樂)
4、跳舞的感覺怎么樣?
5、小結:蚯蚓也覺得跳舞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所以他也把這件事記在日記里。
三、幫助幼兒梳理經驗,了解日記的簡單含義,嘗試寫日記。
1、蚯蚓的日記看完了,你現在知道什么是日記了嗎?日記里要寫些什么?
2、小結:每篇日記都有日期,日記是用文字或者圖畫的方法記錄自己生活中發生的很特別的事情,可以是開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煩惱的事情。但是每篇日記都要有時間,在哪里發生的,有什么人,發生了什么事情。
3、看,這是老師寫的日記,你知道老師的日記寫了什么嗎?你有沒有像記錄的事情呢?請你把像記錄的事情,以日記的形式記下來。
4、幼兒自由嘗試記錄日記,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5、請幼兒交流自己的日記。
大班繪本教案設計4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觀察、理解繪本中蚯蚓在不同時間發生的事情。
2.初步了解記日記的基本要素,能用連貫、概括的語言講述日記基本內容。3.萌發喜歡閱讀和續寫日記的興趣。
活動準備:繪本課件、小卡片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發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細細長長一條蟲,天天躲在泥洞中,松松土來施施肥,沒手沒腳愛勞動。封面上的蚯蚓在干什么?什么是日記?
二、師幼共讀,了解繪本內容和日記基本表現形式
1.初步感知記日記的基本要素
這篇日記是蚯蚓什么時候寫的?
有誰?在哪兒?干什么?
蜘蛛學會鉆地了嗎?從哪里發現的?
2.前后聯系推理第二篇日記內容。
4月21號的日記會是什么內容?你是怎么知道的?這一天蚯蚓學會倒立了嗎?為什么沒有成功呢?
3.根據表情卡片猜測第三篇日記內容。
接下來蚯蚓又會記錄什么事情?看表情猜測并聽錄音驗證。
到底發生什么事了?如果你碰到蚯蚓會害怕嗎?蚯蚓看到大家四散跑走,會說些什么?
4.聽音樂推理演繹第四篇日記內容。
4月22日發生了什么事情,聽音樂猜想。
蚯蚓會怎么跳舞呢?為什么蚯蚓只能這樣跳舞?
一起看看、說說蚯蚓到底是怎樣跳舞的。
5.聽錄音理解第五篇日記內容。
你們覺得蚯蚓說的是事實嗎?為什么媽媽還要批評蚯蚓?這時蚯蚓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6.梳理歸納,鞏固理解日記的基本要素。
師幼共同梳理繪本中日記主要內容,到底什么是日記?
三、拓展幼兒思維,嘗試續寫日記
如果今天請大家寫一篇日記,你想寫些什么內容?
大班繪本教案設計5
目標:
1.能運用觀察、猜測、討論等方法閱讀繪本,理解繪本中蚯蚓在不同時間發生的事情。
2.從閱讀繪本中了解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嘗試運用繪畫形式來續寫日記,并能大膽而連貫地講述所續寫日記的內容。
3.體驗閱讀和續寫日記的樂趣。
準備:
ppt一份,紙和筆人手一份,繪本一本,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標記一份過程:
一、直接出示繪本封面《蚯蚓的日記》,引起幼兒興趣1.出示封面圖片,了解書: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看書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這個蚯蚓有什么特點?(幼兒回答)(根據幼兒回答引入)“蚯蚓的日記”是這本書的什么?有幾個字?前面的三個字你不認識沒關系,但“日記”這兩個字你一定要認識。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記呢?
2.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是日記?(幼兒回答)師:那日記到底是什么樣的呢?和你們想的一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尋找答案吧。
二、師幼共同閱讀,了解繪本故事內容和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1.第一遍閱讀,啟發幼兒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繪本故事內容(1)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一頁師: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記,你們知道這篇日記是蚯蚓什么時候寫的嗎?(3月1日)原來記日記的時候是要先寫上幾月幾日的。在這一天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幼兒討論回答)師講述故事:原來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樣鉆地,蜘蛛成功了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樣倒立走路。你們覺得明天蚯蚓會成功嗎?
(2)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二頁師:第二天了,日記上的日期該怎么記錄?對了,3月2號,這一天蚯蚓學會倒立了嗎?為什么沒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沒有腳的特點,不能吸附在樹枝上。)(3)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三頁(播放孩子的尖叫聲)師:你聽到了什么?這是誰發出的聲音呢?他們碰到了什么事情?這跟蚯蚓有什么關系啊?幼兒大膽想象猜測。師講述故事。
師:這件事發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對了,蚯蚓在日記的最上面都有標日期,記錄這一天他都發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會怎么樣?
(4)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四頁師: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調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兒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調皮了,它變得非常講禮貌。老師是怎么知道的呢?(從蚯蚓的日記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記里寫了什么。
(5)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五頁(播放音樂)師: 3月5日,你們聽到什么聲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們來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師: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為什么他只能這樣跳?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吧!
(6)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六頁(出示蚯蚓姐姐的圖片)師:今天,蚯蚓的日記里出現了這樣一個人,它是誰?蚯蚓和它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師講述故事提問:為什么蚯蚓要這樣說它姐姐呢?事實是這樣的嗎?
(7)閱讀完后與幼兒共同得出日記的簡單含義。
師:看了蚯蚓的日記,我們知道了原來日記是用文字或者圖案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每天發生的事情,可以是你開心,難過,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記都標有時間。
2.第二遍完整閱讀繪本,引導幼兒進行續寫日記。
師幼完整閱讀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記,那3月7日,蚯蚓還會去什么地方呢?還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幼兒思維,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并嘗試續寫日記1.師提出記日記的想法,用神秘的語氣啟發想象(1)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2)請你來幫助蚯蚓把3月7日這天的日記記下來。
2.引導幼兒思考日記怎么記?梳理幼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