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安全》
好的教案應該考慮所需教具的準備,如教學用具、實驗器材、多媒體設備等,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那要怎么寫大班教案《安全》呢?這里提供一些大班教案《安全》,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安全》篇1
班會目標:
1.使學生了解生命的來之不易與寶貴,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使學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強化防溺水的意識。
班會形式:討論、交流形式
班會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實例
現在正是天氣逐漸轉熱季節,濰坊青州一名初中男生在南陽河畔玩耍時不慎滑落水中。路過此處的學院參謀沈星立即跳下水救人,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將男生托出水面,交到前來幫忙的人手中,自己卻沉入河底,31歲的年輕生命隕落了。
老師:聽了這些實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里都不會感到輕松。你是否感嘆,是否惋惜,一個生命就這樣在世界上轉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請同學談談你的看法。
2.學生發言
學生踴躍發言談出自己的感想,以及自己以后該怎么做。
3.老師總結:人,應該珍愛生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珍愛我們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二、關于防溺水我們要嚴格遵守“四不”:
①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
②更不能到河塘撈魚摸蝦;
③深水的地方不去;
④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三、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不會游泳;
②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
③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
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渦。
四、做到防溺水的幾點: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能到河塘撈魚摸蝦,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
3.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五、掌握自救:
A、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張,應保持鎮靜,首先應打110報警,然后積極自救:
(1)對于手腳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則可將手握拳,然后用力張開,迅速反復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
(2)若是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并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采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B、對于溺水者,除了積極自救外,還要積極進行陸上搶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雜草和嘔吐物,首先應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暢;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護者可一腿跪著,另一腿屈膝,將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著溺者的頭,將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在背部,使水排出;
六、課堂總結:
結束語:同學們,父母給了你們珍貴的生命,你們要好好保護,珍愛自己的生命!
大班教案《安全》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夏季不能吃過多的生冷食品以及暴食生冷食品產生的危害。
2、能說出其他可以替代生冷食品的消暑食物。
3、形成自我保護意識,適量食用生冷食品。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活動前排好情景劇。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講故事。
師:夏天到了,奇奇可高興了。他最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吃到各種各樣冰涼的食品,可是現在他不敢多吃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發生什么事情。(觀看情景劇表演)。
2、活動展開:觀看教學掛圖。
(1)出示掛圖,請幼兒按順序觀察圖片,教師提問。
提問:__奇奇一天里吃了哪些食品,這些食品有哪些特點?
__然后發生了什么事?
__媽媽帶奇奇去了哪里?你覺得醫生會說什么?奇奇會說什么?
(2)幼兒觀察并逐幅圖講述。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奇奇一連吃了很多雪糕,喝了很多冰飲料,吃了很多冰西瓜,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在床上直打滾。媽媽帶著奇奇去醫院看醫生,醫生說:“生冷食品會刺激腸胃,引起急性腸胃炎?!逼嫫嬲f:“我以后再也不吃那么多冷飲了?!?/p>
3、活動討論:夏天怎樣消暑?
(1)師:夏天,大家都喜歡吃雪糕,吃冰西瓜、喝冷飲,怎樣吃才不會生病呢?還有哪些食品既能幫助我們消暑又不會讓我們生病呢?
(2)請幼兒分組討論。
4、活動總結:夏天吃生冷食品要適量,在家聽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規定食用生冷食品,從冰箱里拿出的飲料和西瓜要放一會兒再吃。如果覺得很熱,可以喝一些綠豆湯或涼開水,代替食用生冷食品
活動反思
活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能讓幼兒更有真實感,讓受過“肚子痛”折磨的幼兒產生想知道的興趣,通過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來明白肚子痛的真正原因,讓他們腦袋里有意識的抗拒會讓肚子痛的東西。通過相互討論、交流,也鍛煉了幼兒的與人交往能力,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的團隊意識。
大班教案《安全》篇3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懂得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是造成病從口入的主要途徑。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糖葫蘆、棒棒糖、雪糕樣本、變質的蘋果等實物及各種圖片。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會導致生病及飲食的正確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會導致生病。
教學過程:
1、好吃的食物
——出示糖葫蘆、棒棒糖、雪糕樣本、變質的蘋果實物教具,引起幼兒興趣。
2、食物的危害
——欣賞課件,讓幼兒了解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對人體的危害。
3、討論交流
——通過欣賞課件討論畫面內容。提問:小朋友吃了這些好吃的東西怎么了?引導幼兒說出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對人體有哪些危害?那么應該怎樣飲食呢?(幼兒自由發言)
——繼續欣賞課件,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內容說出飲食的正確方法。
——小結:
(1)走路時不吃東西,尤其是棍狀食品,以防發生意外傷害。
(2)按時吃飯,不吃零食,不在小攤上買不衛生的食物,不吃變質的東西,水果洗干凈再吃,預防食物中毒、拉肚子。
(3)豆腐、蒸雞蛋比一般飯菜量的滿,所以吃豆腐、蒸雞蛋是不要心急,要用嘴試探著慢慢吃,小心嘴燙傷。
(4)不吃的過飽,吃飯時細嚼慢咽。
4、欣賞圖片,鞏固知識
——出示各種圖片,每位幼兒各一份,區別那些食物可以吃?那些不可以吃?那些是正確的用餐行為?哪些是不正確的用餐行為?并說出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活動延伸:
1、將圖片粘貼到安全欄墻壁處,供幼兒隨時觀看,讓幼兒牢記飲食的正確方法。
2、學說兒歌:《糖葫蘆》、《肚子餓了》、《慢慢吃》。
大班教案《安全》篇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的能力
3、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標志,主要認識:當心觸電當心中毒禁止煙火
4、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知道發生火災以后簡單的自救方法,提高自己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套
2、安全標志圖片一套
3、掛圖四幅
4、布置好“安全圖片展覽”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多媒體課件會說話的標志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剛才誰在說話,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安全標志)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多這樣的標志時刻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所以需要我們去認識它,小朋友看它來了(屏幕出現標志娃娃:小朋友們好!我是標志娃娃,今天我帶來了好多的朋友,它們都藏在活動室里,你們能找到它們和它們做好朋友嗎?)
老師和你們一起找,你能告訴老師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嗎?是在小椅子上面還是下面找到的?
2、基本部分:認識安全標志
師:小朋友我們坐下來和你的標志朋友說說悄悄話,看他叫什么?
提醒我們怎么做?也可以把你標志朋友的名字告訴你的好朋友。家互相說一說。動腦筋想一想。(小朋友自由討論一分鐘)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把你的標志朋友介紹給家,讓家都來認識他(請三個小朋友上來介紹自己的`標志朋友)這么多小朋友都想上來介紹你的朋友,這樣吧請家也把你的標志朋友送到磁力板上,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認識。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把顏色一樣,形狀一樣的標志朋友放到一排,如果有兩個一樣的我們只留下一個就可以了。(老師和幼兒一起來認識安全標志)
小朋友看標志娃娃也把標志朋友請到屏幕上來了,剛才有幾個標志娃娃來晚了,我們沒有認識過,你能找到嗎?(幼兒尋找,老師操作多媒體找出三個標志:當心觸電當心中毒禁止煙火)
當心觸電:警示我們這里有電,危險,告訴我們小朋友不要用手摸更不能進去玩,要噪這個地方。
當心中毒:提醒我們這里的物品有劇毒,千萬不能用手去摸。
禁止煙火:告訴我們這里堆放的物品都是易燃物品,禁止在這里點火,抽煙,放鞭炮。否則會發生火災。
小朋友,火災可怕嗎?無情的火能吞掉一座座房屋,讓人們無家可歸,火還能吞沒一片片森林,讓動物沒有了自己的家園,火還能燒死人和動物,讓我們感受痛苦,所以火災太可怕了。小朋友,萬一我們身邊發生火災我們該怎么辦呀?(幼兒自由回答)老師這里有幾個問題請小朋友思考:如果我們身邊發生小火,該怎么辦?(用水撲滅用腳踩滅用厚的東西壓滅)萬一小火變成了火該怎么辦呀?(立即告訴人,打火警電話119等)如果放生火災以后我們被困在屋子里該怎么辦?(幼兒自由回答)(用濕毛巾濕衣服把門縫堵住不讓濃煙進屋子,然后打開窗戶,拿出最鮮艷的衣服聲呼喊:救命呀!人們聽到喊聲就會來就你。我們看屏幕上的朋友是怎么做的?(出示屏幕讓幼兒模仿用濕布堵住嘴彎腰逃離火場的辦法)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的安全標志。還知道了發生火災以后怎么辦?我們不僅保護了自己而且還要學會助別人。這里有幾幅畫很多有危險的地方都沒有安全標志。我們給它貼上安全標志,這樣別人走到這里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幼兒分成4組給設計好的場景貼安全標志,最后老師帶領幼兒總結講評)
3、結束部分:參觀安全圖片展覽
今天小朋友表現的都很棒,以后小朋友平時要注意觀察你生活的周圍還有那些標志,提醒我們該怎樣做?我們這里還有一個標志圖片展覽,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下,以后我們也要做小小設計師,來設計更多的標志。
大班教案《安全》篇5
教學目標:
1、讓孩子明白尖利的物件如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教孩子學習準確使用剪刀、筷、筆、游戲棒等物件的方式,初步培育孩子的安全觀念。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預備:
剪刀、筷、筆、游戲棒等物件。
教學過程:
一、幼兒教師推薦些許尖利物件的名字、外形及用處
幼兒教師:(展示剪刀、筷、筆)今日教師帶來了些許危險物件,請孩子而言講它們的名稱與用處?
孩子A:教師手里拿著剪刀、鉛筆另外還有我們吃飯用的筷子。
孩子B:教師我想補充一下,我認為玻璃也危險的,亦會弄傷手的。
幼兒教師:恩,兩位孩子講的都對,有沒孩子來告知趙教師,剪刀、鉛筆、筷子是用來干啥的呀?
孩子:剪刀用來剪物品;鉛筆用來寫字;筷子是用來吃飯的&39;。
幼兒教師:回答問題簡易明啦,夸獎承博源。
總結:這一些物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它們乃是我們的好伙伴。
二、讓孩子依照親身領會談一談尖利物件使用不那時,對人導致的傷害
幼兒教師:你們有沒被尖利的物件劃破過、割破過?為何會弄傷?怎樣處理的?
孩子A:教師,我與大姐姐玩游戲時被磚頭的尖角劃破過,那時流血啦,是母親幫助我包扎的。
孩子B:我被玻璃劃破過,由于杯子碎啦。
幼兒教師:看起來孩子會由于一不留神,曾被尖利的物件劃破過。當我們遇見這一種情況時,一定別驚慌,要找爸爸媽媽們,讓爸爸媽媽們幫助我們把傷口清理洗滌、消毒、包扎。
總結:看起來,我們日常生活內的好伙伴亦有不高興時,因此我們使用這一些物品時必須要準確使用,防止遭受傷害。
三、探討
幼兒教師:例如何準確使用尖利物件,保衛自個兒或其它人不遭受傷害?
(以小隊為公司,派代表起來說說)
孩子A:剪刀的頭不可以對準自個兒與其它人,剪時別剪到手上,小刀也不可以劃在手上。
孩子B:不可以把鉛筆尖的地方碰到雙眼,也不可以碰到其余孩子的雙眼。
孩子C:筷子也不可以碰到其它人。
幼兒教師:三位代表講的都準確,我們要采取行動,保衛好自個兒與其余孩子。
四、評一評
請孩子演示怎樣準確使用,其余孩子瞅瞅他的方式是不是準確、安全
(請三位孩子上臺演示剪刀、筷子、鉛筆的使用方式)
此過程順順利利的通過,三位孩子演示動作到位。
五、匯總
日常生活中除剪刀、筷子、鉛筆等這一些物品屬于尖利物件,另外還有很多物品亦是的,例如:吸管、小棒、玻璃……我們不可以將尖利物件自由舞,也不可以含著筷子、吸管或吃著有小棒的食品追趕,尖利物件用完后要整理好。
大班教案《安全》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的安全是我們所有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本節課是為了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設計的。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克服獨自在家時的害怕心理,了解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初步運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故事《當你單獨在家時……》;情景表演的準備;音樂磁帶《開汽車》
活動過程
1、隨著《開汽車》的音樂旋律,帶領孩子們乘坐接送車到扎西家做客。利用乘車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情緒,并且復習乘車的安全知識。
2、情景表演。我們剛來到扎西家門口,發現扎西正被一個歹徒抓走,我們急
忙救下了扎西,把歹徒嚇跑了。
3、進扎西家坐下,向扎西了解剛才發生的事情的經過(扎西是被拐騙的)。
4、圍繞扎西的事情,向孩子們提出問題:
(1)當你單獨在家時,感覺怎么樣?在做些什么事情呢?
(2)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會怎么辦?
5、給幼兒講故事《當你單獨在家時……》。
6、圍繞故事的內容與孩子們展開討論:
(1)樂樂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她感覺怎么樣?晨晨是怎樣幫助她的?你們還有其他辦法嗎?
(2)有人打電話過來了,晨晨又是怎樣幫助她的?還可以怎樣做呢?
(3)有人來敲門了,晨晨又是怎樣幫助她的?還有其他辦法嗎?
(4)除了上面的安全事項,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呢?請幼兒自由討論。
引導孩子們克服獨自在家時的害怕心理,了解獨自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鼓勵幼兒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7、引導幼兒看圖片講述課件里的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滲透、鞏固所學的安全知識。
8、玩游戲:大灰狼和小兔子。讓幼兒通過實踐的游戲活動,在玩中學,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
9、結束活動:帶領孩子們乘車回幼兒園。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針對幼兒的安全設計的一堂教學活動,利用孩子們喜歡的情景表演來開展。通過表演,講解,游戲等活動孩子們了解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也能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內容,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整堂課下來也有改進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不但要備好課,還要備好幼兒,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用考慮到課堂中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發時間或新的生成,相關的資料盡量準備充分,因為有些幼兒的思維遠遠超過老師的意料之外。
大班教案《安全》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夏季不能吃過多的生冷食品以及暴食生冷食品產生的危害。
2、能說出其他可以替代生冷食品的消暑食物。
3、形成自己保護意識,適量食用生冷食品。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活動前排好情景劇。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講故事。
師:夏天到了,奇奇可高興了。他最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吃到各種各樣冰涼的食品,可是現在他不敢多吃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發生什么事情。(觀看情景劇表演)。
2、活動展開:
觀看教學掛圖。
(1)出示掛圖,請幼兒按順序觀察圖片,教師提問。
提問:奇奇一天里吃了哪些食品,這些食品有哪些特點?
然后發生了什么事?
媽媽帶奇奇去了哪里?你覺得醫生會說什么?奇奇會說什么?
(2)幼兒觀察并逐幅圖講述。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奇奇一連吃了很多雪糕,喝了很多冰飲料,吃了很多冰西瓜,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在床上直打滾。媽媽帶著奇奇去醫院看醫生,醫生說:&39;生冷食品會刺激腸胃,引起急性腸胃炎。&39;奇奇說:&39;我以后再也不吃那么多冷飲了。&39;
3、活動討論:
夏天怎樣消暑?
(1)師:夏天,大家都喜歡吃雪糕,吃冰西瓜、喝冷飲,怎樣吃才不會生病呢?還有哪些食品既能幫助我們消暑又不會讓我們生病呢?
(2)請幼兒分組討論。
4、活動總結:
夏天吃生冷食品要適量,在家聽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規定食用生冷食品,從冰箱里拿出的飲料和西瓜要放一會兒再吃。如果覺得很熱,可以喝一些綠豆湯或涼開水,代替食用生冷食品。
大班教案《安全》篇8
活動名稱:《高處危險我不跳》
主要領域:健康 滲透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從矮墻、高臺、陡坡等過高的地方向下跳。
2.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
3.學習向下跳的正確方法,加強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多媒體教學資源:《受傷的棟棟》錄音、《這些地方能跳嗎》及《往下跳的動作要領》圖片,筆(每人一只)、小椅子若干,幼兒用書28-29頁。 活動方式:集體、個別相結合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組織幼兒聽多媒體教學資源《受傷的棟棟》,了解從高處往下跳的危險。 提問:棟棟為什么會受傷?
小結:從高處跳下來很危險,很容易受傷。
(二)展開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這些題方能跳嗎》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哪些地方是危險,不能跳。為什么?
提問:這些地方能跳嗎?為什么?還有哪些地方是不能跳的?
小結:超過自己腰部的高度就很危險了;不能隨便從矮墻、高臺、陡坡、攀爬架等過高的地方往下跳。
2.引導幼兒設計禁止跳下的標志,完成幼兒用書第28頁上的操作。 指導語:小朋友,從這些地方跳下來太危險了。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我們在這里設計一個禁止跳下的標志吧!
出示禁止攀爬的標志,請幼兒觀察,討論可以怎樣設計禁止跳下的標志。引導幼兒知道在紅色圓圈中畫出跳下的動作后,可以再加上“”或“X”來表示禁止。
3.示范講解向下跳的基本動作要領,組織幼兒進行練習。
指導語:生活中,很多小朋友喜歡跳上跳下,只要不是太高(不超過自己的腰部),是可以的。但是怎樣才能避免受傷呢?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往下跳的動作要領》,教師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幼兒站在小椅子上練習。
小結:從較高的地方向下跳的時候,首先要向上起跳,用前腳掌先著地,同時屈膝半蹲,輕輕落地。這樣能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避免受傷。
(三)結束
活動延伸:在體育活動或戶外時安排練習向下跳的活動,鞏固基本動作,強調不能從太高的地方往下跳。
教學反思:
大班幼兒活潑好動,喜歡嘗試新鮮刺激的事物,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幼兒愛做向下跳的動作,大型玩具上往下跳、花壇上往下跳、甚至樓梯上最后幾步時也會迫不及待的跳下來,但是有些年齡小、運動能力差的幼兒在向下跳時又有些害怕,也不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造成身體某些部位受傷。因此我們學習了這節安全活動《高處危險我不跳》。
在學習中通過觀看視頻知道高處危險不能跳,出示圖片讓幼兒找一找那些地方不能跳,在學習中有幼兒知道不能在石頭、樓梯、陽臺等危險的地方跳躍,95%的幼兒學會了正確的跳躍姿勢,在動作技巧上通過練習并腳輕跳、腳尖落地促使幼兒在落地前適時調節屈腿的速度和幅度,以減少對身體的震動,懂得從高處跳落的保護方法。93%的幼兒設計出了自己喜歡的禁止跳躍的標志并引導幼兒“找危險”,找出幼兒園中有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危險,并貼上標記。幼兒初步知道危險的地方不能去玩,也能夠辨別什么地方危險,聽從成人的建議,懂得遠離危險的游戲場所。
大班教案《安全》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什么事都想嘗試一下,服裝上美麗、新異的紐扣常常會吸引他們。有時衣服上的紐扣會松脫,由于紐扣的“小”與“巧”,特別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幼兒往往不自覺地會把小紐扣看一看、咬一咬,甚至無意中吞下,其焉險性是顯而易見的。利用日常生活讓幼兒學習正確的處理方法,有初步的積極自我保護意識正是本次活動的主旨所在。
活動目標
1.知道吞吃小紐扣等異物是十分危險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孩子小有些習慣不好改,講解時要注意不能把沒有習慣吃異物的孩子由于好奇反而激起他的興趣。
2.在告知孩子小東西不能吞吃后,還要孩子充分感受異物在肚子里難受的感覺。
活動準備
1.錄像:小紐扣旅行記。
2.預先約見“吞吃過異物”的小朋友。
3.聯系校醫到班。
活動過程
1.看錄像,思考討論:
(1)看錄像:珊珊有一條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總是喜歡低頭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鏡頭一:珊珊發現紐扣掉在地上了。鏡頭二:珊珊把紐扣放在嘴里了,想嘗一嘗。鏡頭三:唉呀,紐扣吞下去了,珊珊難受極了。鏡頭四:珊珊看醫生,醫生說要等紐扣隨大便拉出來。
提問:珊珊難受嗎?為什么?
(2)師生共同小結:紐扣不能吞吃,既不衛生,又會危害身體健康。
2.交談與訪問:紐扣不能吃。
(1)與“吞吃過異物”的幼兒交談其經歷,引起幼兒注意。
(2)提問:“除了紐扣以外,還有什么東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圍“小”、“巧”易誤會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讓校醫講解有關知識。
3.討論:紐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問:你的紐扣在哪里?有幾顆?它們有什么用途?(2)討論:紐扣掉了怎么辦?(告訴大人,先收起來,及時釘上。)
4.游戲:模仿生活中簡單的場景。
1.小朋友在玩游戲時,扣子忽然掉了,應該怎么辦呢?(撿起開交給老師)。
2.有的小朋友也愛漂亮,媽媽給買的漂亮的小珠子鐲子,斷了,好多漂亮的小珠子,問:能不能吃呀?(不能,應該放在書包里回家給媽媽或交給老師讓老師幫忙交給媽媽)
教學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孩子們都很感興趣,師生配合也很好。講解了吞吃小扣子的危害之后,只延伸了光滑的看似漂亮的東西的危害,沒有延伸像小釘子這樣帶尖的小東西的害處,那是危險的。應該延伸到更多的有危險的小東西,是這堂課內容更豐富,教育面更廣。
大班教案《安全》篇10
活動名稱:
受傷了怎么辦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避免受傷。
2、培養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受傷的事例圖片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談談有關燒傷、燙傷、破傷的情況。
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不小心被燙傷、燒傷或者是摔到跌破、劃破過呢?那是怎么樣的呢?有什么感覺?
2、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教師鼓勵幼兒討論預防燒傷、燙傷、破傷的方法:小朋友有時候會不小心受傷,那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受傷呢?深入到幼兒的討論當中,聽聽幼兒們說的有關情況是怎樣的.。)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鞏固記住平時生活中應記住的問題:中午老師在盛午飯的時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在平時能不能亂跑?玩耍得很過分呢?媽媽煮飯時能不能站在旁邊呢?能不能玩火?能不能玩尖利的東西?
3、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自救的方法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大人不在身邊,你或者別人受傷后,你該怎樣做?
(2)教師總結:如果燒傷、燙傷,可以把傷口露在外面,用冷水沖洗,然后馬上請大人幫忙等。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安全》篇11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了解防盜的設施與方法。
2.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求知欲、創造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本目標從認知、能力、情感等多角度確立,內容涉及社會、健康、科學、美術等多個領域,力求"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防盜設施、方法的圖片資料。
2.畫有"住宅小區、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利用生活經驗引出課題
討論:你們家有沒有被偷掉過東西,是怎么一會事?
(從孩子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孩子參與踴躍,描述繪聲繪色,興趣充分激發)
2.了解各種防盜方法。
(1)幼兒介紹自己了解的防盜方法。
(通過實物投影儀,幼兒把準備的圖片資料在電視屏幕上展示,并介紹給大家)
(2)幼兒布置展板,教師鼓勵幼兒觀看并相互介紹。
(3)鼓勵幼兒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盜方法介紹給大家。
3.通過討論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1)"有了這么多的防盜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為什么?"
(2)"原來,小偷是會想盡壞主意偷東西,所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還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們真得發現小偷該怎么辦?"
教學反思
當我上完這節課。我知道我出現了一些問題。我所設置的目標都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對于大班的孩子在語言發展方面要比中班的孩子要好一些,讓他們觀察掛圖并說出圖中發生什么事的時候,孩子能連貫的講述出來。在目標三。能用一些保護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孩子們幾乎都能做到陌生人的東西不能要,不能吃、不能和陌生人說話等等。我在結束環節用了一個現炒現賣的方法,把剛學的知識有效的運用到課程當中,這樣也加深了還子的記憶。老師們給我不足的評價是“在提問方面不是很好“我們要采取有效的提問。這個建議很好。如果在我上這節課時我一定會注意提問的有效性。以后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也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做了。
大班教案《安全》篇1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應該私自離園,了解私自離園可能產生的危險。
2、能夠理解并遵守幼兒園安全規則,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離園。
3、體會私自離園的后果以及家長和教師焦慮的心情。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并提問:
(1)仔細看圖,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2)有意個小朋友正往幼兒園門口走呢,他要做什么?
2、活動展開:觀看情景劇表演。
(1)師:剛才我們看到一個小朋友堯自己偷偷地離開幼兒園,你們覺得他做得對不對?如果他溜出幼兒園,可能會發生什呢?讓我們一看吧。
(2)教師表演情景劇表演《皮皮留出幼兒園》,表現私自離園可能產生的危險。
①情景劇表演:配班教師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兒園大門,主班教師扮演人販子。
配班教師扮演人販子。
表演內容:
教師旁白:一天,皮皮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幼兒園門口。
皮皮:哈哈,溜出幼兒園真開心!可是車這么多,那路這么寬,我怎么過去呢?人販子(在旁邊觀察了皮皮好一會兒):小朋友,我帶你過馬路去一個好玩兒的.地方吧?。ㄆてげ患偎妓鞯馗素溩舆^了馬路。人販子給了皮皮一顆糖,皮皮吃了之后暈倒了,人販子把他帶走了,人販子把他帶走了。
②師:皮皮溜出幼兒園以后發生了什么事呢?
3、活動展開:討論私自離園的危險性。
(1)討論:如果私自離園,還會有那些危險?
①師:除了可能碰到的壞人,私自離園還可能產生哪些危險?
②教師:小朋友還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偷偷地離開幼兒園,可能會遇到緊急情況,又沒有人知道,時分成未見得,比如有可能被車撞傷、被人販子拐賣或者迷路等。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的安全,不能私自離開幼兒園。
(2)討論:如果私自離園,爸爸媽媽和老師會怎樣?
①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偷偷地離開幼兒園,爸爸媽媽和老師會怎么想,會怎么辦?
②引導幼兒展開討論,體會親人和教師對自己的關愛以及自己走丟后他們的心情。
③教師:小朋友剛才說的都很好。如果你從幼兒園跑丟了,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會非常著急,會非常擔心你的安全,會非常傷心,會報警,或者到處找你,沒有辦法安心工作,老師就顧不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總之,會產生很大的混亂。
4、活動:不應私自離園。
(1)師:請大家仔細想一想,我們應不應該私自離開?(通過討論:引發幼兒的安全意識)
(2)教師:雖然幼兒園外面有很多有趣的東西,但也有很多非常危險地事情。小朋友在幼兒園有事要跟老師說,不能自己偷偷地離開幼兒園,不然會讓關心你的爸爸媽媽和老師非常擔心和傷心的。
5、活動延伸:表演情景劇。
請幼兒分組講述幼兒用書上的故事內容,然后分角色進行進行情景表演。
大班教案《安全》篇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陽臺的主要功能。
2、幫助幼兒了解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知道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扔東西等。
3、使幼兒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4、增強安全意識,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5、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2、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陽臺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陽臺?你們都在陽臺上做些什么?"
小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39;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花,養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煉。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它。
2、觀看投影圖片,討論在陽臺上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看書、折紙。
片段二:小朋友在陽臺上鍛煉身體。
片段三:一幼兒將頭和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兒往陽臺外拋東西。
片段五:一幼兒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玩,忽然風將陽臺門吹上了,怎么辦?
教師引導幼兒分段觀看投影圖片,每看完一段,建議提問:
這位小朋友的行為哪里對,哪里錯,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討論小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東西時,不能將身子探出護欄,應該用衣鉤將衣物鉤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則,不小心會發生危險。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遇到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請他們幫忙。
3、幼兒討論:在陽臺上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4、幼兒操作,判斷圖片上的幼兒安全行為對與錯,并說出原因。
活動建議
建議家長在家中經常提醒幼兒在陽臺上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大班教案《安全》篇14
目的: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明白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本事。
2.經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本事、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的本事。
準備:
玩具電話兩部,各種標記圖片若干。各種幾何形的白卡片若干,繪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認識幾種主要標記。
(1)有毒、危險品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你在哪里見到過這種標記?它表示什么,提醒我們注意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最終讓幼兒明白有毒、危險品標記的意思是有劇毒,危及生命,切不能亂動亂用。
(2)防觸電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哪些地方掛(畫)著這種標記?它表示什么?
出示一幅資料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分析,并說出這樣做有什么危險,哪些地方不應當放風箏。
(3)防火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平時,小朋友應當怎樣防火?萬一發生火災,我們應當怎樣做?
2、游戲:報火警
玩法:教師當消防隊的值班員,請一幼兒做報警者,撥玩具電話“119”,向值班人員報告火警(要求講清楚什么地方發生火災,請消防隊趕快來救火)。值班員立即發出“全體消防隊員出發”的命令,全班幼兒模仿消防車上警報器的聲音,邊走邊作開車狀。稍頃,做舉水龍頭射水的動作,片刻后,開車回到,表示火已撲滅。
游戲后,教師講清火警電話不能隨意亂打的道理。
3、設計標記
師:小朋友認識了許多標記,明白標記的作用很大。大家想一想,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也能夠掛標記,能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幼兒討論,發表自我的意見)此刻,請小朋友做“小小設計師”,為幼兒園設計一些醒目的標記,用來提醒小朋友、教師、阿姨和爸爸媽媽注意安全,好嗎?
大班教案《安全》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相關安全防護圖片的展示,使幼兒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
1、安全有關的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準備: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志。
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教學重難點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里明白這么做是危險的。
教學過程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安全圖片上的意識,如小心觸電等。
(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出現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生小朋友摔下樓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兒園的插頭。
3、拿石頭和沙子扔過來,扔過去。
4、將珠子或者筆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處亂跑、追追打打。
(三)、教師總結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夠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學反思
教育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們要始終堅持把幼兒的安全教育工作貫穿于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落實人人參與的要求,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確保幼兒安全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大班教案《安全》篇16
不去危險地方玩耍
【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
2、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3、增強安全意識,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2、一張對開大白紙(固定在黑板上)和一盒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
(1)師:假期的時候,小朋友可以到很多地方玩。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十分危險,是小朋友不能去玩耍的。你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嗎?
(2)幼兒自由發言并討論,教師在黑板上的大白紙上用圖夾文方式記錄大家都同意的幾點。
(3)教師小結幼兒所講的內容。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出了很多不適合玩耍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玩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活動展開:觀看教學掛圖。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理解第一幅圖的內容,即建筑工地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師:小倒霉去哪里了?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不能到建筑工地玩兒呢?
②幼兒觀察描述并回答問題。
③教師小結:建筑工地上都是沙子、水泥、鋼筋、石子等建筑材料,不小心會被撞傷、砸傷。各種運輸車輛出入工地,不小心也會被撞傷。建筑工地經常有高空吊物,滾落的材料會砸傷人。新建的建筑物未安裝樓梯、門、窗等,如果進入其中可能會發生從高處跌落的危險。因此,建筑工地非常危險,不能去玩耍。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二幅圖的內容,即停車場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師:小倒霉又到哪里玩了?發生了什么事?停車場有什么危險?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討論后回答。
③教師小結:停車場里隨時都有汽車駛進駛出,小朋友去那里玩兒很容易被車撞傷,而且停車場里汽車很多,駛進駛出時都會排放廢氣,里面含有鉛,會引起小朋友鉛中毒,影響身體健康和智力發展,因此不可以去玩耍。
(3)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三幅圖的內容,即倉庫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師:小倒霉到哪里玩兒了,發生了什么危險?倉庫里有什么危險?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討論后回答。
③教師小結:倉庫里會堆放很多的貨物、箱子。如果堆放得不牢固,或者堆放得比較高,容易滑落,小朋友可能會被砸傷。還有些倉庫可能堆放了危險物品,比如有毒的化工材料,會釋放出毒氣,導致人過敏或生病。因此,不能去倉庫玩耍。
(4)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四幅圖的內容,即廢棄的場所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師:小倒霉最后到哪里玩兒了?發生了什么?這里有什么危險?為什么不能去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并回答問題。
③教師小結:廢棄的礦洞里,有很多滑落堆積的小石塊,會掉落砸傷人,還有可能會有很深的積水,很危險。被廢棄不用的廠房、煤窯也有很多危險,比如建筑物不牢固會發生坍塌,人會被掩埋在里面,非常危險。所以,被廢棄的場所千萬不可以去玩耍。
(5)請幼兒整體閱讀幼兒用書第22~23頁內容,引導幼兒克制好奇心,不去危險地方玩耍。
教師小結補充:除了以上的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以外,還有很多地點很危險,不能去玩兒,比如山洞、地洞、神秘地道等。去那里可能會被卡住,還可能遇到蛇等危險動物,或者有很深的積水。小朋友不能因為好奇盲目進入,不然會發生危險。
3、活動總結:綜合前面幼兒討論的注意事項和幼兒用書的注意事項。
(1)師:剛才我們了解了書上所講的一些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的地方,他們是建筑工地、停車場、倉庫和廢棄的場所。我們再來看看一開始大家討論的,把沒有的內容補充上去吧。
(2)引導幼兒對照一開始討論的內容,將缺少的內容補充到黑板上的白紙上,形成的安全規則圖可用于區角張貼。
4、活動延伸:表演小倒霉的故事。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幼兒用書內容進行創編,并分組講述和表演。
大班教案《安全》篇17
設計意圖
1、由于吃果凍而卡住氣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異常多。
2、每到周一時,有的孩子會經常性的鬧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等東西放入口中。
4、進餐時,有的幼兒愛說話,瘋鬧,嘴里含著飯就去玩了。
5、有的幼兒不生病也硬纏著父母帶藥到幼兒園。
6、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
活動目標
1、經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本事。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本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很多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
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里的五角星》(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能夠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教師講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5歲的龍龍突然咳嗽不停,并且有時喘不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爸爸媽媽趕快帶他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做很多的檢查才確定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療了一個周,病情有所好轉,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龍龍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著覺,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擔心死了。著急的父母又搭車來到了離家很遠的醫院,最終經過一位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這位醫生從他喉嚨的側面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制的五角星。醫生說這個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檢查很難發現,幸虧爸爸媽媽及時來到了那里,要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龍龍的病最終好了。醫生告訴龍龍說:“以后,必須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p>
講述完后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2、龍龍的身體好受嗎
3、一開始,醫生檢查出五角星了嗎為什么
4、龍龍的爸爸、媽媽心里怎樣
5、最終,醫生從他氣管里取出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6、醫生對龍龍說了什么
7、你還明白哪些東西異常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里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著急,龍龍怎樣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期望所有的小朋友必須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里亂放東西。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
1、課件《進餐時》
資料: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里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后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必須要安靜,不能說笑,打
鬧。
2、課件《肚子為什么疼》
資料: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冬冬買了兩根。冬冬立刻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見籃子里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冬冬,等洗干凈了再吃?!薄拔也慌屡K”冬冬吃。
大班教案《安全》篇18
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有著濃厚的探究欲望,喜歡動手嘗試新鮮事物,家用電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們產生操作的愿望。本次活動以情景表演為主線,讓幼兒學會使用幾種簡單的家用電器,引導幼兒了解使用的常識,避免使用中發生危險。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搜集攜帶方便的小家電,如小臺燈、按摩器、錄音機等,每組一至兩種。
2、蘿卜條(或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電風扇、果汁機、水果若干。
3、多媒體教師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多的小家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了解家電都有開關。
2。輪流試著打開開關,觀察電器的變化。然后請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本組的電器名稱和用途以及打開開關后電器的變化。
(二)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了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說一說小波的手指為什么被打壞。
2、現場試驗:風扇的威力。
教師操作小風扇,將蘿卜條伸進扇頁,幼兒觀察蘿卜條被打斷的現象。
小結:扇頁很薄,通電后高速旋轉,使空氣流動形成風,這讓我們感到涼爽。但旋轉的扇頁就像刀片一樣,能打斷伸進扇頁范圍內的物品。所以正在運轉的風扇很危險,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手伸進風扇中。
3、說一說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觸摸嗎?
小結:正在運轉的電器都很危險,如洗衣機、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等,小朋友千萬不要觸摸正在運轉的電器。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式講述:小強看媽媽下班后很累,很想幫媽媽做點事情,可是到了廚房一看,微波爐、飲水機都不會用,這是他該怎么辦呢?如果他自己亂動,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結:每一種電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在沒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亂動電器按鈕,否則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電器的使用方法,那我們現場制作果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品嘗吧!
一、出示自制爆竹,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提問:這是什么?你知道怎么引爆這根爆竹嗎?
2、請部分幼兒演示引爆煙花爆竹的方法,集體討論他們的動作對不對。
3、教師小結:引爆煙花爆竹的時候,最好用一根硬一些、長一些的香,身體要遠離一些,點著后腰迅速遠離。最重要的是,小朋友單獨一個人的時候不能燃放煙花爆竹。
4、教師:我們已經知道引爆煙花爆竹要注意的事,那放煙花爆竹要注意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是怎么說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分組討論燃放煙花爆竹要注意什么。
1、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互相討論燃放的注意事項。
2、集體討論:
①、這些小朋友在哪里燃放煙花爆竹?為什么要放在這里?
②、猜猜圖上的小朋友為什么要捂著耳朵?
③、我們來看看這位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為什么?
三、引導幼兒說說其他的注意事項。
1、教師:除了圖片上講到的這些注意事項,你們還覺得要注意什么?
2、請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根據幼兒的討論,記錄在白紙上。
大班教案《安全》篇19
幼兒園安全工作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在多年的學校安全工作中,我覺得應該以黨的十七精神和重要思想為指針,進一步確立“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對人民群眾負責,對師生負責的高度認識,處理好幼兒園安全工作與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關系。要把安全工作納入幼兒園重要議事日程,對幼兒園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采取必要措施,才能保障幼兒園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為師生營造一個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一、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努力構建平安和諧幼兒園
幼兒園成立了由園長牽頭的專項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園長負責,副園長分管,行政人員指導,級部組長具體落實。實行了“層層把關,防范第一,定人定崗”的安全工作管理模式;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將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細化分解,具體責任到人。各崗位與幼兒園簽訂了《安全管理責任書》,組織學習《安全工作制度》細則,明確了各自責任范圍和工作要求,使得全園人人都有安全防范意識,人人都有監督崗,人人都知曉安全防范措施,人人都是安全衛士。
二、建立安全工作檔案,制定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依據上級教委及主管部門的要求,設置了幼兒園安全工作檔案。配合制定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我們對幼兒園和幼兒安全的各個環節仔細認真地進行了排查,對幼兒園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進行仔細檢查,包括圍墻、門窗、桌椅、床鋪、防護設施、消防設施、盥洗設施、玩教具等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廚房設備、餐具和食品、水源及其設備必須符合衛生標準;報警求助、應急處理設備、安全通道必須齊全,并配有相關圖表。結合防疫部門,我們還專門設置了幼兒傳染病通報體系,為在最短時間內上報行政部門提供保障。
三、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
我園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定期對全體教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增強教職工的責任感。并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上級轉發的各種安全教育、安全檢查等文件,通過學習,讓大家明確到安全工作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安全工作人人有責,使教職工在思想上對安全工作高度重視。組織教職工學習報刊、雜志、媒體報道的各類事故、案例,分析產生事故的原因,進行討論評述,除了少數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外,幼兒園很多事故主要還是當事者責任心不強造成的,讓大家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要引以為戒,加強責任心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本年度,組織全園教職工進行專業安全知識培訓兩次,消防演習兩次,突發重大災難組織幼兒緊急疏散演習兩次。
積極利用幼兒園家教之窗、保健宣傳欄等途徑進行交通、防火、游泳、傳染病、食品衛生安全等宣傳與教育,努力提高師生、家長的安全意識。創設有關安全教育的活動環境,結合一日活動各環節,對幼兒進行衛生安全教育并開展相關的活動,使幼兒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提高幼兒的保護能力。在活動中滲透有關的安全知識,讓幼兒知道110、120、119緊急呼叫電話的號碼和用途,遇到緊急情況,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并且結合幼兒理解情況,開展“火災、地震逃生演練”,加強幼兒自救意識。注重積累有關安全教育的資料,提高安全教育的科學性。
四、加強食堂飲食衛生安全的管理,嚴格執行專人服藥制度
幼兒的伙食有專人負責,民主管理建立膳管會,保健人員要定期計算幼兒的進食量,營養員,作為營養分析,并要保證兒童的蛋白質攝入量。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廚房用具、刀、菜飯、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開,洗刷干凈,食具一餐一消毒,預防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實行專業人員為幼兒服藥,有效防止錯服、漏服。健全衛生保健登記,統計各種記錄、登記和衛生檢查統計工作。
五、加強安全保衛工作管理,防患于未然
我園進一步加強了園內秩序管理,幼兒園門衛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制,設置監控錄像。家長接送幼兒實行“接送卡”制度。凡有人來訪,認真做好登記,嚴禁身份不明、無正當事由、推銷商品等人員進入園內。此外,還針對周邊道路擁擠的情況,我園派保衛干部進行監管,嚴禁車輛進入園門口,對家長的自行車、摩托車等劃定專門區域,監督家長嚴格按照指定的位置停放,確保了幼兒園周邊道路的暢通,保證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出入安全。
六、建立幼兒園自我整治協調工作機制,維護幼兒園環境安全
加強對幼兒園建筑、燃氣設施設備安全狀況的監管,發現安全事故隱患的,立即排除;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進行安全排查工作,加強各環節的監督管理。在幼兒園內安裝監控設施,會計室安裝智能報警器。定期檢驗、維修和更新幼兒園相關設施設備。
總之,幼兒園的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以“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創建“平安先行學校”為契機,扎實做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