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
教案指的是教案的副本,是老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擬定的。教案可以促進老師講課質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定制學習進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能連貫地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講讀課文第一段,體會我對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馮驥才寫的一篇散文——《珍珠鳥》。
師板書課題:
珍珠鳥
(教學需要真實,公開課同樣如此,我們應該一開始就讓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有時不必刻意地追求某種形式。)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珍珠鳥圖問:
這就是珍珠鳥,你們見過嗎?那么通過預習,你對珍珠鳥有了哪些了解呢?
(學生交流后教師補充:珍珠鳥的家鄉在澳洲東部,這里鳥語花香,是個人間仙境。珍珠鳥羽毛艷麗,體態嬌小玲瓏,叫聲細柔清脆;同時又有些膽小,常常躲在繁密的樹林中,悄悄地探出小腦袋,露出紅紅的小嘴。)
2、課文圍繞珍珠鳥寫了哪些內容?請大家打開課本,快速讀一讀課文,然后回答: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我為珍珠鳥精心做巢;小珍珠鳥非??蓯?小珍珠鳥跟我越來越親密。
3、指名讀,檢查學生朗讀。
4、對學生預習進行評價。
(引導中年級學生從預習入手,初步感知課文,把課內和課外的學習溝通起來,同時緊緊圍繞課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指導分段,概括主要內容
1、根據老師的板書,你能給課文分段嗎?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第一段(1~2節);
第二段(第3節);
第三段(4~7)節。
2、請同學按照每段大意連貫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我精心為它們做了一個巢。這對珍珠鳥生了一只可愛的雛兒。這小家伙在跟我相處后越來越膽大,跟我越來越親密了。由此,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信賴,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很注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一方面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意見,另一方面還指導學生錘煉自己的語言。如用它來替代前面講到的相似內容,這正是四年級練習1中的一個訓練點。)
四、講讀1~2節
過渡:我得到了朋友送的這對珍珠鳥,心情怎樣?你從哪看出的?
1、講讀開頭第一句話:
⑴ 媒體出示: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
⑵ 品讀,體會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2、講讀后面的內容:
過渡:我對珍珠鳥是如此喜愛,接下來我又為它們做了什么呢?
⑴ 講讀我為它們做巢:
提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巢?學生自由讀課文后組織學生交流。
出示填空:
這是一個( )的巢( )。
⑵ 講讀我把鳥巢掛在窗前:我為什么把鳥巢掛在窗前?
3、小結:
我珍珠鳥的照顧真是無微不至呀。
4、有感情齊讀。
五、教學生字
過渡:在預習時,老師布置大家自學生字新詞,大家學得怎樣?老師來檢查一下。
1、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讀一讀。
2、出示生字,找出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這樣的設計是從這篇課文生字的特點來考慮,像撥和拔是非常有必要講的。)
3、組織交流,指導書寫。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教學反思】
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質量的宗旨,我設計執教了《珍珠鳥》的第一課時。課上完了,思緒卻久久不能平息,因為這堂課帶給我的思考真的不少。
在教學中滲透學法的指導是我這堂課的最大的收獲。中國有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以漁才能獲魚,而我們的教學更是如此。我在課堂上,用課文圍繞珍珠鳥寫了哪些內容一問,引導學生讀書歸納,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的不同內容給課文分段,滲透了根據不同內容給課文分段的分段方法。接著,我順勢請學生按照板書的每段大意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對重復羅嗦的語句進行刪減,在有跳躍的地方添加適當的詞句,很自然地滲透了用段意連接法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內容,領悟文章中人和動物之間充滿的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和深刻的哲理。
2、喚醒學生內心的愛的情感,引導他們體驗反思,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品味語言,學習作者對珍珠鳥細膩、人性化的描寫方式。
教學重難點
重點:喚醒學生內心的愛的情感,引導他們聯系自己生活實際,思考人和動物之間的關系。
難點:文章中融注喜愛之情的描寫筆法和蘊涵的深刻哲理。
設計思路
馮驥才的《珍珠鳥》是一篇充滿濃郁詩情和深刻哲理的散文,它通過對人鳥之間相親相愛的奇特畫面的細膩描寫,唱響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愛和信賴的頌歌。設計用故事導入,可以激活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為本節課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礎,同時又暗示了課文主題。在此基礎上通過朗讀全文,理清課文內容,感知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研讀課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課文優美生動的語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熏陶,領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再結合學生自己的親身經歷拓展延伸,引導他們體驗反思,激發他們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最后以一篇震撼人心的《咬舌自盡的狗》結束授課,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好!首先給大家講三個故事
四川省成都市發生過這樣一件離奇的事:一位叫申庭美的96歲的老人,他留下遺囑,等他去世后將他的5000元的遺產留給一條和他相依相伴12年的小狗歡歡――申培歡(他給小狗取的名,他把小狗當作他的另外一個兒子)
第二個故事:遼寧省寬甸縣軍民村有一位叫黃麗杰的婦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準備買蔬菜種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塊錢救下了一只差點成為人口中食的受傷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傷,大雁不愿離開他們,就呆在了他們家里。他們給它取了個名――雁寶(自己的兒子叫忠寶),還買來大白鵝和它做伴。從此雁寶成了他們家庭的正式成員,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鵝日久生情,生下了許多小雁。黃麗杰一家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雁專業戶。
第三個故事: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養了100只流浪貓,從此這些貓咪有了溫暖的家,不再風餐露宿;老太太也因為有了這些貓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生活充實而愉快。
師:大家聽了這些故事有什么感觸?
生:動物也有情!
生:善待動物,終有好報!
生:人和動物也能相親相愛,和睦相處。
生:我們要保護動物!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和諧、相融、靈性,情動人與動物之間!這三個離奇而又真實的故事讓我們不由得驚嘆感動:原來人和動物是可以這么和睦相處的啊!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名篇《珍珠鳥》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人和動物和諧溫馨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篇美文。
師:我們還是請向媛媛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請同學們用心聽,然后說說課文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讀略)
生:講“我”養了一只珍珠鳥,“我”非常喜歡的故事。
師:不是很準確具體,誰來補充?
生:講朋友送了一對珍珠鳥給“我”,后來這對珍珠鳥有了雛兒,“我”喂養他們的經過,
生:應該是“我”喂養了一對珍珠鳥,他們有了雛兒。這只雛兒對“我”由害怕到熟悉到親近的過程。
師:是的,文中有三只鳥,課文著重寫了雛兒由怕人到親近人的過程。你們喜歡這只雛兒這小珍珠鳥嗎?
生:(齊)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這只小珍珠鳥,它確實是只非??蓯鄣男▲B?,F在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文中體現小鳥可愛的句子,試著品味一下這些句子是從哪些方面寫小珍珠鳥的可愛的?(生讀書勾畫)
生:我找的是第8自然段,“起先……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边@段用了“飛”、“落”、“站”、“啄”、“撞”、“逃”這些動詞寫出了小珍珠鳥的活潑、調皮的特點。
師;噢!動作輕盈,活潑又有點兒膽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寫小珍珠鳥外形很漂亮,長得又胖乎乎的,顯得很可愛。
生:我找的是這句:“它先是離我較遠,……發出‘嚓嚓’響。”這段是從小鳥的動作、神態寫小鳥可愛。
師:這是小珍珠鳥和我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吧。你看它像個嬌憨頑皮的小孩兒,居然懂得看人的臉色行事,聰明的鳥!
生:還有第14自然段,小鳥趴在我的肩上睡著了。它像一個淘氣的小男孩子,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點兒也不害怕!
生:“卻是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蔽矣X得寫得很好看!
師;對!萬綠叢中一點紅,清新美麗!
生:“忽然有一個更大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蔽矣X得這句中的“探”字用得好,寫出了珍珠鳥的膽小,它在試探有沒有危險。
生:還有第13自然段也是寫它的動作。
師:同學們找的都很準,分析得也不錯!作者正是從小珍珠鳥的外形、動作、神態來展示它的可愛的,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的喜愛之情。(板書:外形、動作、神態)現在我們一起帶著我們的喜愛之情把這幾段讀一遍。(生讀7——14)
師:鳥是一種非常怕人的動物,或許是我們人類對他們傷害太多吧,鳥在我們面前是心存戒備的。可我們在文中看到的卻不是驚弓之鳥,而是一只快樂、自由自在的小鳥,它是那樣的淘氣、放肆,絲毫沒有顧忌,這些都因為誰的緣故?
生:我(作者)。
師: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找出寫“我”舉動的語句,看看“我”為小鳥都做了些什么?
生:“我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
師:我為小鳥建了個綠色的家園。
生:“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我呢,決不掀開……驚動它們”
生:“我不動聲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細膩的絨毛”
生:“我手中的筆停了,生怕驚跑了它”……
師:那從這些舉動中,你們看出“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
生:愛鳥的人!
生:具有母愛。
生: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人!
師:哦!這怎么講?
生:他關心鳥,照顧鳥,沒有向鳥要求什么。
師:有道理,還有嗎?
生:富有愛心!
生:是個細心的人!
師:是啊,“我”是個有愛心的人,所以才能這么細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鳥,尊重它們的生存空間,給它們提供寬松、自由的活動場所,不驚擾它的活動,甚至寬容它的淘氣搗蛋。就像許多寵愛孩子的爸爸媽媽遷就他們調皮的孩子一樣。所以小鳥才這樣膽大妄為地到處蹦跳,才可以這樣放心大膽地睡覺。(板書:愛心、寬容、尊重)
師: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一幅幅溫馨的畫面時,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觸?你們是否讀懂了作者的心聲?
生:信賴,可以創造美好的境界!
師:愛心、寬容、尊重,是通向信賴的橋梁!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基石!有了它們,不僅人與人之間可以相互溝通,人與動物之間也可以相互信賴!我想這就是作者想傳達給讀者的心聲。(齊讀此句)
師:我想同學們都有養動物的經歷吧,你們是怎樣對待你們養的動物的?說來聽聽!
生:我家養了一只波斯貓,很可愛,我好喜歡它。
生:我曾經養了一條狗,我也很喜歡它,冬天我用舊衣服給它作窩;夏天我把它帶到河里洗澡。它也很喜歡我,每天放學后,它都會在路上接我,它很聽話的??上髞淼貌∷懒?。
生:我對我家的狗是又喜歡又不喜歡。當我高興的時候,我會給它好吃的,逗它玩;當我心情不好時,我就踢它,把它趕得遠遠的。
師:我想覃聰同學的做法代表了許多人對動物的態度吧。我們對待自己的寵物,一般是憑自己的心情。心情不錯,就把它抱在懷里逗弄;心情很壞時,看見它就心煩。
生:我不怎么喜歡貓狗的。我覺得它們很臟。我家里曾養過一只貓,它下了一窩兒,它們到處亂跑,后來身上就長了跳蚤,搞得我們身上床上也有了跳蚤。我媽一氣之下,把他們全扔了。
生:我家里的那只小狗也蠻討嫌的,它喜歡亂咬東西。我們的鞋子和襪子經常不見。可我妹妹喜歡它。
師: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女主人對忠誠家犬痛下殺手
義犬放棄反抗含淚亡》,一名叫曉芳的女子為了維護新居的整潔,狠毒地殺死了共同相處了7年的愛犬,她用繩子繞在“黑虎”脖頸間、蒙住它的眼睛,任憑“黑虎”淚水橫流,讓四位雇來的大漢勒死它。丈夫得知“黑虎”的遭遇后,提出了離婚,一向很聽話的兒子也整日報以敵視的眼光。曉芳女士想不通,對于其丈夫來說,難道她沒有一只狗重要嗎?你想得通嗎?大家也來討論討論。
生:她丈夫肯定認為她是個心腸狠毒的女人!
生:她兒子也肯定這樣認為。
生:她丈夫可能覺得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很危險。
師:其實,這并非哪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問題。動物也有生命。生活中,像曉芳女士這類視“萬物為芻狗”、輕賤生命,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還很多。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一直以自然界的主宰者自居,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任意殘害著其他生靈的生命,或丟或打或殺或買或吃……去年的非典不正是人類荼毒生靈帶來的惡果嗎?如果人們能夠樹立起健全的生命意識,對動物多一點人道關懷,那么地球上就會少一些殺戮多一些互愛,人類自身將有更美麗的發展。我希望同學們經過今天的學習,能夠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關愛動物,善待生命!不僅在人與人之間,還在人與自然之間架起一座信賴的橋梁,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人情味。
最后給大家讀一篇文章結束我們這節課。
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篇3
復習內容:第12冊P92—93“練習與實踐”7—9題。
復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義,進一步掌握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熟練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復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問題之間的聯系,并能熟練解答。注重知識間的聯系與融會貫通。
2.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的能力,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和游戲中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課前設計:
1.出示習題。一種圖書打八折后售價是20元,這種圖書原價是多少元?
2.學生練習、交流、檢驗。
3.練習P93第7、8兩題。指導學生理解“降價10%”的含義。第8題提醒學生注意:兩種襯衫的原價是相同的,但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現在售價是不同的;所花的108元是兩種襯衣現價的和。
4.練習P93第9題。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發現規律,并運用規律求出所框的4個數。
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93頁“練習與實踐”第7~9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及其作用,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會用等式的性質解一些簡單的方程。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實踐
1.完成“練習與實踐”第7題
理解“一種藥品降價10%”的含義。指名板演,集體交流,說說解題思路
2.完成“練習與實踐”第8題
兩種襯衫的原價相同,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現價不同。108元原是這兩中襯衫現價的和。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9題
組織學生分組開展活動,適時互換角色,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開展競賽,以提高練習效果。
二、通過今天的復習,你對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學生交流
三、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篇5
教材理解:
本文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珍惜”中的一篇文言寓言。經過對前幾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對珍惜美好生活,珍惜友情,珍惜個性等主題有了比較深的認識,而這篇文章卻以一個近似夸張的寓言笑話為大家勾勒了一個貪財的溺水人形象:寧可丟掉性命也不忍心舍棄錢財。作者用諷刺的手法描摹了愛錢甚于生命的人的可悲下場。本文寓意深刻,令人回味無窮。由于這篇文章是一篇拓展性閱讀課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進一步提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積累文言文知識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我設置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介紹作者生平,積累文學常識。2.自讀自悟文章,理解課文含義。
3.借助譯文,弄懂重點詞語的意思。4.抓住人物對話,展開豐富而合理的聯想。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文章,培養他們借助譯文自學古文,積累文學知識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培養誦讀古文的語感與技巧。
情感目標: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正確處理“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有感情誦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理解故事蘊含的深意。
教學難點:由現象到本質,讓學生聯系學習和生活實際,正確認識文章主題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自學輔導法
教學準備:課件 柳宗元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直奔主題。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來做一道有趣的選擇題,老師手中有四張卡片。上面分別寫著“A——生命”“B——尊嚴”“C——金錢”“D——自由”,(出示卡片)那么,同學們你最喜歡哪個卡片?為什么?請說出理由。
(預設情景)
A:我喜歡選擇“生命”,因為它是四個選擇最重要的,沒有生命,其它一切都是空談。
我最傾向“自由”因為沒有自由的生命毫無意義,就象小鳥被關在籠中,成為人們的玩物的生命毫無意義。
B:我選擇“尊嚴”,我認為尊嚴比起“生命”“自由”“金錢”更能體現人的價值。比如:在革命戰爭年代的那些革命者,他們為了捍衛自己的神圣尊嚴,曾拒絕敵人的重金收買,被拘禁、關押,甚至甘愿舍棄生命。我崇拜我們的革命先烈的尊嚴,所以我選擇。
C:我喜歡它,因為我們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沒有金錢我們寸步難行啊,但我認為金錢并不是萬能的,它買不來友情、親情,有一句話說得好:“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p>
師:剛才同學們都陳述了自己喜歡每一選項的理由,說得都很好,看來,同學們的思想覺悟都很高!都有正確的“金錢觀”,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一篇課文,文中的主人公為了“金錢”卻舍棄“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繼續學習《吾腰千錢》(出示課題)
2.讀課題、解題。解題:“千錢”—— “一千個銅錢”。
師:一千個銅錢呀,那分量一定很?(重)
二、初讀。
1.簡介作者。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柳宗元,誰來介紹一下他?指名交流資料,師再補充。(課件出示補充資料)
2.輕聲自由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課件出示生字讀音,正音)
3.指名讀文言文。正音。引導學生結合譯文理解、記憶:
咸:全、都。程度副詞。善:同“擅”,擅長。 甚:特別,非常。 絕:橫渡。
濟:(jì)渡,到。組詞:救濟。多音字,ji 第三聲。組詞:人才濟濟,指數量很大。
有頃益?。河许?,一會;益,更;怠,疲乏。有頃益怠:過了一會兒,更加疲憊無力了。
中濟:渡到江中.汝:(rǔ) 你的意思。 去:丟掉。 侶:同伴。 是以:所以。
氓:(méng)百姓,也指“萌”。組詞:群氓。多音字,mang第二聲。組詞:流氓,指流浪的神經病。且:將 要。 遂:于是,就。 皆:全、都。 棄:丟棄。 蔽:蒙昧、愚蠢。何以貨為:要錢財干什么。(還指財物)尋常:古代八尺為尋,再加倍為常,意為幾尺遠。
4.齊讀文言文。(課件出示已經標記節奏、停頓的文言文)
三、再讀。
1.自學。默讀課文。要求:借助注釋,結合譯文理解課文內容。不懂之處請勾畫出來,待會兒與同桌討論。(點擊課件,出示注釋)
2.誰來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指名兩生復述故事。(甲、乙分別復述。)
3.挖掘人物內心,朗讀體會。過渡:讓我們細細品讀課文,去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吧。
(1)我們平常寫作文是怎樣描寫人物的?通過人物的什么?誰來說說?
預設:人物描寫可以通過人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神態、外貌等。
(2)師:那本文在描寫“溺水者”時,用了哪幾種描寫方法呢?
預設:兩種。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
(3)默讀。用“~~”勾畫出“溺水者”的語言和動作,讀一讀并分析人物性格。
板書:溺水者
語言:“吾腰千錢,重,是以后。”(點課件)
齊讀這句話。師:腰上可是纏著千枚銅錢,那分量可不輕。再讀。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讀譯文。
生齊讀譯文:“我腰里纏著千枚銅錢,分量很重,所以落在后邊。”
動作:①不應,搖其首。 ②又搖其首,遂溺死。(點擊句子)
齊讀這兩句話。
他兩次搖頭,分別代表什么?
(4)你覺得溺水者是個怎樣的人?
預設:他十分貪婪和愚蠢,在生命垂危之時都那么固執,真是要錢不要命。 板書 貪婪 固執 (愚蠢)
(5)那他的同伴呢?用“——”勾畫出同伴的語言和動作,并分析人物性格。
語言:①“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② “何不去之?”③“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點課件)
生齊讀古文,再讀譯文。
指導朗讀。(出示課件句子)
句① 師:“當他拼命劃水,卻游得很慢時,同伴心中是多么疑惑、奇怪呀?!鄙R讀。
句② 師:“當他喘著粗氣說因腰有千錢而落后時,同伴是多么焦急呀?!鄙R讀。
句③ 師:“當他還在水里掙扎時,已經上岸的同伴更是心急如焚,同伴忍不住質責他?!?生齊讀。
(6)你認為同伴怎樣?
預設:可見同伴焦急和關切的心情。板書 關切 焦急
(7)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那為什么要寫他的同伴呢?
預設:用同伴來襯托出溺水者的愚蠢、貪婪、固執、要錢不要命。
4.分角色朗讀。(課件出示一段對話)
過渡:讓我們來分角色朗讀,再從對話中體會人物性格。
(1)指名朗讀。(師:誰來扮演溺水者? 誰來扮演同伴? 誰來讀敘述部分?)
(2)分男女生朗讀。(男生讀“溺水者”的話,女生讀同伴的話,請一生讀敘述部分。)
(3)男女生交換讀。
師評:我從大家的朗讀聲中聽出了同伴的關切與焦急,溺水者的貪婪與固執。
四、看圖背課文(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五、發揮想像、加深理解
1.落水者的心理活動怎樣呢?(看圖片展開想象)
預設1:他可能第一次搖頭時想:我辛辛苦苦掙的錢怎么能說扔就扔呢。使把勁兒,我就可以游過去的,錢對于我來說比什么事都重要。
預設2:第二次搖頭時可能想:都快到頭了,再用把勁一定可以到對岸,那時他們就會夸獎我游泳技術高啊!
預設3:我這時舍棄錢,他們會笑話我的啊!
師:咱們同學的想象力真豐富啊!真不錯!
2.如果你是落水者,你會怎么做呢??(看圖片展開想象)
預設1:我會毫不猶豫扔掉錢,畢竟生命對于我來說,只有一次生命,而錢沒了可以再去掙啊!
預設2:我會把錢分給同伴們,求他們幫我帶過去啊,那樣就會減輕份量,不會死掉。他真的是太傻了!
預設3:我會扔掉一半錢,那樣重量減輕,就可能帶過河去。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點擊課件)
那么,我們應如何看待金錢呢?板書:金錢
4.交流。
預設:人生短暫,生命只有一次。人在一生中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失去了金錢可以再賺,若一旦沒有了生命,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來了。
預設:一味地追求金錢必將使自己一無所有,甚至是生命。
六、小結
是呀,追求金錢與利益無可厚非,但一個懂得人生價值的人,絕不會把金錢作為首選目標。要知道,生命才是人生的財富。(板書:生命)讓我們將眼光放得更遠一些,珍惜世界上那更為美好,更為重要的東西吧。
6.小練筆。此時此刻,你一定感慨萬千,也許你想對自己說,也許你想對那位溺水者說,請將你的感受寫下來吧!
板書設計: 吾腰千錢
溺水者: 貪婪 固執 (愚蠢) 丟生命
同伴: 關切 焦急
金錢(看待) 生命(珍惜)
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篇6
知識目標:
1、介紹作者生平,積累文學常識。
2、自讀自悟文章,理解課文含義。
3、借助譯文,弄懂重點詞語的意思。
4、抓住人物對話,展開豐富而合理的聯想。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文章,培養他們借助譯文自學古文,積累文學知識的能力。
2、有感情朗讀,培養誦讀古文的語感與技巧。
情感目標:
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正確處理“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有感情誦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理解故事蘊含的深意。
教學難點:
由現象到本質,讓學生聯系學習和生活實際,正確認識文章主題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切中主題。
教師先向學生提問最喜歡什么。如有學生回答喜歡錢的話,可以繼續追問:為了金錢,你愿意舍棄什么?生命呢?讓我們看看這個永州人是怎么做的。
二、自讀自悟,理解主題。
1、簡介作者柳宗元,讓學生了解其生平既主要成就。
2、給學生充分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先不要參照譯文,盡量理解文章內容。
3、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要根據詞義、句義進行斷句;突出重點實義詞;敘述與對話感情色彩要有所區別等。
4、對于重點詞語,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譯文理解、記憶:
氓:古義與今義的區別。
咸:全、都。程度副詞。
善:同擅,擅長??梢越o學生簡單的介紹通假字的知識。
絕:橫渡。
濟:ji 第四聲。渡,到。組詞:救濟。多音字,ji 第三聲。組詞:人才濟濟,指數量很大。
有頃益怠:有頃,一會;益,更;怠,疲乏。
5、進行有感情誦讀訓練。這一環節的重點是如何處理兩人的對話,該用語氣、語調的變化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溺水者:貪婪與固執同伴:關切與焦急
6、掃清字詞障礙后,要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可以進行提問:
落水人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他兩次搖頭,分別代表什么?
如果你是落水人,該如何去做?
對于以上問題的回答,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在充分表述自己觀點的同時,要指引他們從本單元主題進行思考,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二、展延伸,深化主題
1、過以上步驟的學習,學生基本理解文章的寓意。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交流: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例,通過今天的學習,對這些事例有了哪些更深的認識。
2、這篇文章是節選,為了拓展延伸學生的思維,使文章變得完整,將結尾補上: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
在老師的指點下,學生理解這句話,進而引發對社會問題的思考:病態的追求必將使自己一無所有,甚至是生命。
3、引學生將本文中的“金錢”與“生命”同“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聯系起來,結合自己生活學習實際談談如何處理二者的沖突。學生可以討論交流,只要做到言之有物,層次清晰即可。
4、教師總結:喜愛金錢,無可厚非;追求利益,理所應當,但當這些與其他因素發生矛盾的時候該怎樣處理,這又是一個比較嚴峻的課題。讓我們將眼光放得更遠一些,畢竟世界上還有許多更為美好,更為重要的東西。
四、效果預設
本節課是文言文。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盡管以前接觸過,但在獨自閱讀理解上還會有些難度。經過上述步驟的學習,相信對于一些問題的解決會有所幫助。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對主題的認識將比較輕松;而深化拓展的部分,學生由于受到自身的局限,理解上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適時引導,理解程度不作硬性要求。
六年級主題班會教育教案篇7
教學內容:
抽取游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抽取問題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決有關簡單的問題。
2.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抽取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抽取問題的基本原理。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
盒子里有同樣大小的紅球和藍球各4個。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個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幾個球?
1.猜一猜。
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幾個球。
2.實驗活動。
(1) 一次摸出2個球,有幾種情況?
結果:有可能摸出2個同色的球。
(2) 一次摸3個球,有幾種情況?
結果:一定能摸出2個同色的球。
3.發現規律。
啟發:摸出球的個數與顏色種數有什么關系?
學生不難發現:只要摸出的球比它們的顏色種數多1,就能保證有兩個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題。
(1) 獨立思考,判斷正誤。
(2) 同學交流,說明理由。
第2題。
(1) 說一說至少取幾個,你怎么知道呢?
(2) 如果取4個,能保證取到兩個顏色相同的球嗎?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十二第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