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表明國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體現了政治文明的進步,也對日本侵華戰爭提供了有力證據。下面是關于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1)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南京大屠殺紀錄片》,看后令我十分震撼和痛心,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紀錄片里重現了南京大屠殺當時的情景和一些幸存者的描述,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種種罪行。七十多年前,盧溝橋事變后,日本軍隊為達到長期占有中國的目的,也為給正在抗日的中國軍民沉重的打擊,在南京進行了慘無人道、震驚世界的為期40多天的大屠殺。在這40多天里共有30多萬無辜的南京同胞死于日軍的屠刀之下。
紀錄片里其中的一段讓我記憶很深:講的是兩個日本兵,他們比賽看誰殺的中國人最多。比賽結束后,有記者采訪這兩個日本兵,其中一個日本兵驕傲地說他和另外一個日本兵各殺了一百余人,還說他很高興。看了以后讓我氣憤不已,他們居然可以把殺人當作一種娛樂比賽,這些日本人沒有一點良知和人性,跟畜生一般。
想一想日本為什么會侵略中國,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非常弱小,經濟十分落后,又連年內戰,所以才讓他們趁虛而入,使我國的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戰爭太殘酷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爭取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這樣被欺凌的歷史才不會重演。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2)
今天我們去參觀了一個地點,就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個有著特別紀念意義的地方。75年前的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后,在長達六周的時間內,大肆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遇難者達30萬人。
這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時至今日,日本卻連一個正經的“對不起”都沒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參拜供奉著戰犯的靖國神社;面對大量無可辯駁的物證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卻一再歪曲和否認歷史,還一再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否認南京大屠殺,甚至稱南京大屠殺是“偽造的謊言”。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開放,用鐵一般的事實,揭露了當年侵華日軍的侵略罪行,將塵封的沉默和真實寫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訴人們,永遠不能忘記民族的苦難,不能忘記我們今天的和平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同時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開啟被日本右翼勢力長久封塵的記憶,坦誠面對那段歷史,不要忘記和自覺接受那段歷史的教訓。然而,據稱今天的日本教科書,很少有把日本的這段真實歷史教給他們的下一代。這種異乎尋常的頑固與反動令國家人民感到憤怒和難以理喻。
一個優秀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尊重歷史、牢記歷史的民族。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反攻倒算,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是為了正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應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訓,堅持不懈的奮發努力,讓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讓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勢力對我們望而生畏,讓我們成為捍衛世界和平的堅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們倡導和平、友愛。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較量,在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領域,都非常激烈。讓我們記住,30萬同胞慘遭日軍屠殺;讓我們記住,八年抗戰,有3500萬中國軍民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們唯有時刻睜大警惕的眼睛,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高度的民族自愛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覺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愿我們的生活能永遠祥和、美滿、幸福,愿我們能永遠遠離災難與不幸。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3)
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是一個旅游勝地。暑假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南京,開啟了美妙的南京之旅。
我們游覽了美麗的雨花臺、熱鬧的秦淮河、巨大的明孝陵等地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來到了大屠殺紀念館的門口,有許多個雕塑在那里矗立著,每一個雕塑都是大屠殺真實情況的反映,都會讓人內心產生一種觸動!初入紀念館,一個巨大的“300000”的數字就引入眼簾,這個數字是大屠殺所死去的人們的數目!是被日軍殺害的生靈數目!是侵略者的罪惡的反映!
繼續向里面走去,就來到了“萬人坑”遺址。走進寬闊的房間,昏暗的燈光與中央的骨頭交融,仿佛當年的那場大屠殺又呈現在了我們眼前。每一個前來參觀的人,都自覺的沒有說話,這是內心對那段歷史的尊敬,也是對當年所死去的生命的尊敬。
走出了遺址,我們來到了史料陳列廳。伴隨著大量的圖片文字實物等資料進入那一段歲月,這里陳列有當年日軍屠殺現場照片,歷史檔案資料,至今尚健在的幸存者的名冊、證言、證詞和實物,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的日軍審判的照片。一系列的證據都證明了日軍的暴行,是他們無法狡辯的。
參觀完了紀念館,使我感觸頗多,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當年的300000人的死去,僅僅用了六周。想到那滿墻的遇難者名單和那殘忍的屠殺,心中充滿著對日軍的憎恨。勿忘國恥!中國必須自強!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4)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全世界人民也不會忘記,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絕人寰,愛好和平的人們記憶猶新、永生難忘。歷史記載: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少尉向井敏明殘忍地進行殺人比賽兩人從無錫的橫林鎮,殺到常州的火車站、鎮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個殺了106人,另一個殺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誰先殺到100人,于是兩人以殺150人為新的比賽目標聽到這樣的故事,回憶慘痛的歷史,每個人都會強烈譴責侵略者對人權野蠻的踐踏。
國家檔案局公布的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中,有幾位普通人面對大屠殺的表現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小學徒羅瑾,冒著生命危險,拷貝日軍軍官送來沖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廟當中,輾轉同學吳旋之手,終于保存到抗戰勝利,成為南京軍事法庭審判的一號證據;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為難民撐起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就著昏暗的燈光,含淚記錄侵略者暴行,掙扎寫下心路歷程,成為中國版安妮日記這些珍貴資料片,記錄了中華民族心靈上永遠的創傷,更讓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無可辯駁。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忘記歷史就會在靈魂上生病。然而,確有人得了健忘癥,確有人的靈魂已經生病:比如,日本右翼分子始終在遇難者30萬這一數字上大做文章,以此為突破口否認南京大屠殺;又如,日本篡改教科書,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謊言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絕不容許否認歷史和任意篡改!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5)
這是一篇由美國的張純如描述的南京大屠殺。這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讓多少房屋在炮火中炸毀,讓多少無辜的百姓在煙火中失去了生命,又讓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庭變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死亡的人數尤為讓人觸目驚心,足有二十六萬人死于這場殘忍的屠殺。
此次屠殺中,日本士兵的殘暴讓我特別震驚。對此,我除了對日本人的憤慨,余下的就只是對中國人民自身的軟弱感到無奈。日本這個小島,人數不及中國的十分之一,卻能輕松的操縱這二十六萬個人的性命。如果這些人肯團結一心共同抗敵,那么中國也就不會有這洗刷不掉的屈辱歷史。
在日本人眼里,中國人的命就像螞蟻,讓他死就如踩死只螞蟻那么容易,明明中日兩方簽訂了日內瓦公約,可日本人自己卻違背約定,別說是放過中國士兵了,連一些明明不可能是士兵的人,日本人也向他們無情的開槍,例如年邁的老人,手無寸鐵的婦女和瘦小的孩子們。
日本人簡直是一種沒人性的野獸,他們把中國人的性命玩弄于掌,他們將自己的快樂建在中國人的痛苦上。至今,日本人還是不肯承認南京大屠殺這一事,他們為自己丑惡的一面不停地隱瞞,可是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牢牢地記著這次大屠殺,我心中就因此燃燒著一堆氣憤的火焰,難道日本人就不為這次屠殺感到羞愧嗎?
為了自己國家的榮譽我們要努力學習,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強盛。我們必須記住我們所經歷的苦難,不是為了報復仇恨,而是為了決不讓它再次重演。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6)
一個無辜的聲音在絕望中呼喊著,地上灑滿了鮮紅的熱血,天空已沒有之前那么碧藍,花草也沒有之前那么芳香。空氣中彌漫著炮彈激戰過的硝煙味,濃烈的尸臭與血腥味,一個悲慘的世界浮現在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今天吧!這天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日軍攻擊南京城。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進南京城,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他們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不忍睹的大規模屠殺,還將南京民眾以鉛絲捆綁,先用機槍掃射,再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心幾乎走向崩潰的邊緣,胸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心潮,似乎有千言萬語,卻一言難盡。我仿佛身在那個世界里,眼睜睜地看著南京青年被殺害,小孩被無情的日軍用炸彈炸死,而我卻無能為力。
南京大屠殺,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當時舉起屠刀這些惡魔已經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今我們可以告慰那些死難的同胞:中國人民從血與火中站起來了!東方的巨龍已經飛起來了,我們的民族正在實現復興的理想,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但是這場血的教訓,會永遠銘記心上,以史為鑒,照亮未來!
南京大屠殺,斬不斷中華兒女的愛國意志,殺不完炎黃子孫的愛國熱情。歷史不倒退,悲劇不再現,看我神州崛起的飛天夢,下水的猛蛟龍,為中華的騰飛,為銘記歷史的可悲,奮斗吧!每一個愛國的公民。
南京大屠殺,使我們胸中裝有一顆愛國心,我愿為國奉獻生命,腦里存有一份愛國情,我愿為國浴血奮戰,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不忘國恥,攥緊拳頭向祖國宣誓:保衛領土,捍衛祖國,我們責無旁貸!
讓燃燒的燭光化作和平的白鴿,讓祈禱的眼眸化作歲月的警鐘,讓揮動的武器聽得到人們心底的呼喚,讓黑色的戰爭記憶看的到人心真誠的渴望,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世界鑄劍為犁,讓和平的炊煙氤氳人間,讓我們銘記歷史,拒絕戰爭,銘記歷史,呼喚和平!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7)
1213,國家公祭日!一場在最寒冷的時節進行的最沉痛悼念!以國之名祭奠83年前被侵略者血腥屠殺的平民死難者,是對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對那段傷痛歷史的集體反思。
南京大屠殺是二戰史上的三大慘案之一,它給國人留下了無法抹去的苦難記憶。30萬遇難同胞,是國之難者,正是由于當時國家的貧弱交加,國民才會遭此大劫。這段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慘痛的記憶,也是愛國主義的最好教材。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2014年2月,我國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用國家公祭的形式將這段災難記憶固化,對全民族而言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一次全民族的集體補課,也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
兩年多來,近2000萬人次參觀者走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萬人坑遺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訴說傷痛的歷史鐵證,讓參觀者感到悲痛與震驚,由此不斷強化的警醒意識,是公祭日設立效應的有力體現。
南京大屠殺歷史已過83年,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每逢12月13日臨近,無數國人仍會感到陣陣刺痛,歷史的傷疤難以愈合。在悼念逝者、緬懷歷史的特殊時刻,國人應從災難記憶中汲取家國情懷,以更加積極態度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重演。這也是國家公祭的要義之所在。
每念及此,必有深省。第三個國家公祭日之際,讓我們一起靜聽凌厲的警報聲、悠揚的和平大鐘聲,從傷痛歷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8)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紀念日。這天,我和媽媽來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
剛進入大門便看見廣場上聳立著一根筆直的大石柱,上面刻著“1937―1938”幾個大字。大家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走著。不知不覺來到紀念館內,看見了許多當初日本人軍用的武器。榴彈炮、重機槍、手榴彈……看著看著我情不自禁脫口而出:“過去的日本軍人的武器竟然那么先進。”
我來到一幅畫前,畫的是兩個日本人和兩堆堆積如山的南京老百姓的尸體。只見人堆里不論是老少,孕婦還是嬰兒都橫七豎八堆在那兒。有的頭被砍斷了,有的肩膀沒了,我越看越生氣,只聽旁邊的叔叔怒形于色地說:“這兩個日本鬼子正在進行殺人比賽呢!”聽完后我頓時怒火中燒,兩眼怒視,盯著畫上的兩個日本軍人,心想,這些日本人可真兇狠殘忍,竟然把我們中國人當成玩具!
南京大屠殺讓我們看到了過去日本人的惡毒,也讓我們知道了,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把自己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強大!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9)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歷史悠久,擁有許多名勝古跡,例如夫子廟、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雨花臺等等。這次的南京之行主要是參觀紀念館。
那天細雨蒙蒙,天空灰暗,視乎知道我們要去祭奠南京大屠殺。當我們站在了紀念館的門口,原先路上有說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飛,剩下的只有滿臉的莊嚴肅穆,似乎那口和平之鐘的巨大回響在無情地震撼著我們的心。當看見黑色的大理石鑄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我便什么話都說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話都被哽住,已經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當時的心境和復雜的心情。紀念館前的警鐘上鐫刻著“敲世紀警鐘,祈世界和平”的十個大字,提醒著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勿忘國恥,興我中華。
跟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館內,我立刻被以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悲蒼景象所震撼了。那30萬遇難者名單墻,摸著墻上那一行行的名字,我的心如刀絞,殘忍的日寇在短短的幾個星期用槍殺、刀砍、毒氣、活埋、水淹等殘忍的酷刑殺死了30萬人。一路走來,甲午海戰、血戰光華門、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的焚燒與破壞、南京保衛戰······這些場景歷歷在目。“萬人坑”遺址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萬人坑里遍地都是尸骨,令人毛骨聳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一半在外一半在土里,還有些是還未出生的嬰兒……這些七零八散的尸骨令我十分悲憤。
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決不能愧對無數先烈和死難的冤魂!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需要有點精神的,落后就要挨打,這歷史的教訓太沉痛太深刻。我們中國人經歷了多少無數的苦難與壓迫,才取得今天的輝煌。今天起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做有志有為的中國少年,只有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們強大了,我們才能站得直、立得穩。讓我們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這條東方的巨龍在翱翔于藍天之上。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歷史悠久,擁有許多名勝古跡,例如夫子廟、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雨花臺等等。這次的南京之行主要是參觀紀念館。
那天細雨蒙蒙,天空灰暗,視乎知道我們要去祭奠南京大屠殺。當我們站在了紀念館的門口,原先路上有說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飛,剩下的只有滿臉的莊嚴肅穆,似乎那口和平之鐘的巨大回響在無情地震撼著我們的心。當看見黑色的大理石鑄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我便什么話都說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話都被哽住,已經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當時的心境和復雜的心情。紀念館前的警鐘上鐫刻著“敲世紀警鐘,祈世界和平”的十個大字,提醒著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勿忘國恥,興我中華。
跟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館內,我立刻被以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悲蒼景象所震撼了。那30萬遇難者名單墻,摸著墻上那一行行的名字,我的心如刀絞,殘忍的日寇在短短的幾個星期用槍殺、刀砍、毒氣、活埋、水淹等殘忍的酷刑殺死了30萬人。一路走來,甲午海戰、血戰光華門、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的焚燒與破壞、南京保衛戰······這些場景歷歷在目。“萬人坑”遺址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萬人坑里遍地都是尸骨,令人毛骨聳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一半在外一半在土里,還有些是還未出生的嬰兒……這些七零八散的尸骨令我十分悲憤。
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決不能愧對無數先烈和死難的冤魂!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需要有點精神的,落后就要挨打,這歷史的教訓太沉痛太深刻。我們中國人經歷了多少無數的苦難與壓迫,才取得今天的輝煌。今天起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做有志有為的中國少年,只有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們強大了,我們才能站得直、立得穩。讓我們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這條東方的巨龍在翱翔于藍天之上。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10)
今天上午我們泗陽百名年輕干部集訓隊整隊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說實話,我基本每年都會帶孩子來南京游玩,但從來沒有去過大屠殺紀念館,因為覺得看了心情會沉重,可是我今天還是懷著沉重的心情去參觀了。
還沒進正式的大門,就被門口的幾座雕塑吸引了,其中有一座雕塑是一位被屠殺的母親躺在地上,可身邊的孩子還趴在媽媽的胸前吮吸著乳汁,也許面對這殘不忍睹的大屠殺,唯有媽媽的乳房是孩子心靈最美的慰藉。我的眼眶濕潤了,我也是一位母親,這是多么殘忍的一幕。隨著進入展廳,那在電視上經常看見的一幕幕血腥的場面在我眼前略過,墻上成千上萬被屠殺的同胞的姓名躍然眼前,那被屠殺的全家老少,那被日軍凌辱的婦女,……,一幅幅記錄屠殺場面的照片深深的印在我腦海中。
看著萬人坑的遺址,那瘦瘦小小的遺骸分明是未成年的孩子,一層層的壓著,那是一場什么樣的血腥屠殺呀!真的是一場人類的浩劫!我們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更不能忘記這慘痛的歷史!看到一幕幕中國同胞被屠殺的場面,我心如刀絞,讓我不禁想起在集訓營訓練時的抱怨,比起這些慘痛,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們更應該倍加珍惜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好好工作,好好教育下一代,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把這慘痛的歷史變成我們前進的動力!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11)
因為孩子已經讀高中了,所以,國慶節在南京,我們選擇了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去紀念館的途中,我問女兒,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你是否都知道?她說,知道,但不是很詳細。
其實,我在去紀念館的途中也在想:現在的學生是否都看過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他們對這段歷史是否也如我們乃至上一輩人那樣的刻骨銘心?南京大屠殺不僅是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也是全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極端殘暴的法西斯獸行于1937年的12月13日在古都南京上演,歷經6個星期的血腥屠殺,日本軍閥在南京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多萬人。
到達紀念館是下午兩點多鐘,只見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進口處一批一批地放參觀者進去,后面又一撥一撥地排起長龍。在紀念館展覽廳的入口處,工作人員根據規定,參觀者不得攜帶挎包、拎包等,但對參觀者的相機并沒有要求寄存。因此,在參觀時,我拍了幾張照片。這時,有保安和工作人員立即過來對我說:“同志,這里不能拍照,希望您配合我們的工作,請把剛才拍的照片刪掉”。我很配合地當場刪掉了照片。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我被紀念館展出的歷史真跡和實物所震憾,此刻,我絲毫也沒有“地道戰嘿地道戰……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的感受,我覺得那樣的打鬼子太不解心頭恨哪!一路的參觀,心里不免沉重。那一份哀傷!那一份沉痛!那一份深思!我不知該如何表達。我對身邊的女兒說,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這一段歷史,中國人永遠不能忘。
從我記事起,在村里看的露天電影,多數是打“打鬼子”的,我孩提時代的游戲也是在“打鬼子”的游戲中度過的。記得小時候,如果伙伴們硬要讓我演鬼子,我會感到非常的委屈,并下定決心要在下一次的游戲中爭取到演八路,在痛打日本鬼子的情節中感受那一份自豪。
在南京大屠殺歷史資料館,我看見一位年青的媽媽正在逐字逐句地給身邊只有約四、五歲的女兒讀著歷史資料,她那認真的態度讓我感動,她身邊聆聽著的女兒更讓我感動。南京大屠殺不能只因需要才去紀念。我們常常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喚醒痛苦的記憶,不是要渲染一種仇恨,而是要更加科學和正確地去面對歷史、展望未來。
可以說,四、五歲的孩子,他們現在并不知道這一段歷史,但是,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日本鬼子喪盡天良的獸行、日本鬼子在我國犯下的奸淫擄掠和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記!世界各國一直在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積極的努力。今天,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南京大屠殺事件帶給中國人民的巨大傷害,要求全世界人民呼吁對人類和平的珍惜和熱愛。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有一幅再現當年日軍入侵南京時的電子畫面,我忍不住拍了幾張,工作人員還是及時走過來對我說,“同志,請不要拍,這畢竟是我們的國恥,請您立即刪除”。我很理解工作人員的心情,但我更知道前來參觀人員的心情,以及中國人民的心情。當我們在沉重的歷史面前,誰都不會回避自己的責任,而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具備應有的歷史道德。
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出來,我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中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新的歷史時期,我縱然不能夠再有“小兵張嘎”那樣的理想,但是,我卻可以唱歌:
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
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
承前啟后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12)
11月20日上午,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于12時左右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導游的帶領和講解下我們更加清楚的了解了當時中國同胞遇難的情景。
看著館內的一幕幕我的內心深處一片澎湃,突然心疼的說不出話來,所有華麗的辭藻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是那么的蒼白無力。一堆堆的尸體,一張張絕望的臉,淚水一次次地模糊了我的雙眼。瘋狂的日本人以勝利者的姿態站在我們無數苦難的同胞面前,沒有憐憫,沒有惻隱,瘋狂的展露著他們泯滅的人性。強奸婦女,虐殺兒童,那么多無法反抗的人們就這樣被殺害。試想若是我們侵略日本,試想若是我們殘忍的殺害他們國家的婦孺,他們又做何感想?還會否認這段傷害千千萬萬人心的歷史嗎?我們不要做跟他們一樣喪失人性的人,只是讓他們承認這段歷史,承認他們犯下的錯誤為什么都不能呢?
我會永遠記住這段恥辱的歷史,那么在這里也請那些哈日一族勿忘記國恥。強烈推薦大家看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看完了,我想大家會明白很多,學到很多,也想起很多。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13)
位于南京城西郊江東門,水西門大街418號。這里曾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叢葬地。于1985年3月15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四十周年之際落成開放。紀念館占地2500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由南京工學院建筑系教授齊康設計,是一座紀念性的墓地。均以花崗石、大理石、青條石鋪砌墻面。正面館名由鄧小平題寫。人口處有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石碑,上書“死難者300000”。頹垣斷壁的圍墻,空曠的墓場,大片鵝卵石鋪地,寸草不生,幾棵枯樹仕立,氣氛凄涼。院墻外的常青樹木和院內卵石邊生機盎然的小草象征生命力和斗爭精神。院內小道邊沿途豎小型碑刻I3塊,揭示出日軍的種種罪行。尚有死難同胞尸骨陳列室,門前有大型立雕母親像,作吶喊狀。室內陳列從“萬人坑”中挖出的層層白骨。另有史料陳列廳、電影放映室等。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14)
悲慘啊,30萬軍民慘遭日軍屠殺。鮮血染紅了揚子江,尸體布滿了石頭城。惡魔在肆意流蕩,無所不至。聽,受辱婦女撕心裂肺的慘叫;看,下關江面殘缺不齊的尸骸……悲劇使人目不忍視,慘狀使人出離的憤慨……
恥辱啊,美麗的六朝故都;恥辱啊,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人們或許會控訴鬼子的殘暴,人們或許會悲憫民族的苦難,但望著那幾十萬束手就擒的軍隊,望著那一張張絕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濃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太多的苦難易于使人麻木,是到了重新反思歷史的時候了。今天,當我們重新談起南京大屠殺的時候,當我們憤慨悲痛了之后,我們又該想些什么?我們又當做些什么?
當幾十萬南京守軍望風披靡的時候,平行關前,太行山下,一群拿著近乎原始武器的中國人卻能使得日偽軍隊聞風喪膽……
相較于那些引首就戮的怯弱,我似乎看到狼牙山壯士慷慨赴死的微笑;相較于那無助的淚水,我似乎看到那些偉大的身影在振臂高呼——日本帝國主義……一樣是死,但是,意義又是否相同呢?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是共產黨八路軍最終肩負起了拯救中國的使命,因為,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民族深沉的熱愛,他們始終堅持著對這個民族美好的憧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的物質的首都可以被敵人占據,但是,他們的精神首都沒有被敵人所攻破!
此時,我想起了紀伯倫的《淚與笑》其中寫到的:“云的一生就是悲歡離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靈魂,就成了存在于物質世界的行尸走肉。”我想,對于國家也是如此,只有擁有國魂,才能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要告訴世界,我們不僅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明,我們還要擁有一群有志氣的熱血國民。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不要讓時間為庸人們所設計,不要讓殷紅的鮮血只剩下淡淡的殘夢。血已經流了,但不能讓他白流。南京的大慘案依然歷歷在目,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應該正視這刻骨銘心的苦痛。因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鮮血,魯迅的擔憂依舊沒有過時,一個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們去建構與呵護。
這就給我們無窮的啟迪:在現今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沒有必要用歡樂消除自己的悲傷,如果那樣就失去自我;我們也沒有必要沉浸在微漠的悲哀中,我們應正視歷史的烙印。我們應該時刻把祖國放在心中,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列,為中華崛起而奮斗,但這一切卻又不能在空言與大話中消磨,作為學生,我們所應注意的:更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是否認真學習,為建設祖國積累好本領;當升旗儀式時,我們是否唱起莊嚴的國歌;在外國人面前,你是否隨地亂扔垃圾,你時刻是否在維護著國家尊嚴……
我們就在這樣的小事中構筑精神上堅不可摧的首都,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些,我們的國家怎能不強大?外敵,又怎敢在我們的面前揮刀動武?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慘案還會在中華大地上發生嗎?不會的,永遠不會!
讓我們攜手奮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銘記歷史的你今天定將愈加努力奮發!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心得(篇15)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40多天時間里30多萬中國軍民慘遭殺戮,此等獸行暴虐,曠世未聞。84年后的今天,是第8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祭,是讓我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南京淪陷后的六個星期內,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遇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有一處展區上赫然寫著“十二秒”。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從高空滴落,掉進一泓清泉,與此同時墻上亮起一盞印著遇難者遺像的燈,一個鮮活的生命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隕落。列寧說,“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歷史不容忘記,民族不會忘記,我們不能忘記。國家公祭,拉近了遠去的硝煙,重溫了民族的苦難,是緬懷過去,更是撫慰民心,是珍視和平,更是不忘屈辱。不忘南京之痛,緬懷華夏之殤,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反對篡改歷史的立場堅定不移。
祭,是讓我們珍惜當下,蜂擁前進!現如今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戰爭是何等殘酷、和平是何等珍貴,而和平則是用無數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國破則家忘、國強則民安,沒有國家的強盛就沒有民族的幸福;落后就要挨打、強軍才能安邦,要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們在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的同時,更要珍愛和平,砥礪奮進。如今的南京將“創新名城、美麗古都”作為發展愿景,新時代的我們也要以強烈的憂患警醒砥礪前行,以頑強的拼搏意志奮發圖強,以熾熱的家國情懷鑄造鋼鐵長城。讓世人知曉,中國人民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意志堅定不移。
祭,是讓我們矢志強國,奮斗青春!國家公祭日,祭的是國難滄桑史,祭的是民族獨立奮斗史。國難當銘記,國人當自強。歷史的目的是什么?梁啟超先生說,“簡單一句話,歷史的目的就是將過去的真事富裕新價值新意義,以供現代人之資鑒。”在“兩個百年”的新征程道路上,和平發展是主題,強大幸福是目標,“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作為新時代建設者和參與者,定當銘記歷史,扛起責任,發憤圖強,為強國強軍不懈努力。任時光流逝,任時代變遷,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實現民族復興的決心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