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
寫心得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學習或工作情況,有助于他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下面是一些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有用。
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篇1
我參加了由石予幼兒園組織的科學教育“新常態”的學習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一、觀看幼兒園“健康教育”的活動影片;
二、聽俆琰教授講述科學教育“新常態”的具體內容和做法。
首先進行的是,時長為30分鐘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影片觀賞。影片中講述到,教師在給幼兒進行健康活動時,向幼兒講述了關于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活動一改平日里我們上課的方式,將PPT或者白板做的很精美。取而代之的是,用簡單的圖片向幼兒講述健康食物對我們的重要性。且,活動最后,教師給幼兒提供的操作表格也不同于平日里我們給幼兒提供的操作表格。教師很恰到好處的將所有的食物圖片放置到一邊,將表格做成金字塔狀,請幼兒來填。這樣能夠直接的使幼兒感受到,哪種食物是幼兒亟需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哪種食物是可以選擇的、替換的。活動的真實意義得到了很好的實踐。活動讓幼兒更深刻的懂得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其次進行的是,俆琰教授對科學教育“新常態”的講述。這部分的講座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一、俆琰教授先向我們講述了科學教育“新常態”的新理念。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1、給幼兒不斷的積累經驗。
2、通過幼兒自身經歷的事情追尋經驗。
3、構建適合幼兒積極學習的能力與興趣的情境。
4、科技教育要與“生活”相溝通。
5、關于“認知-拼接”、“認知-探索”、“認知-制作”的具體事宜。
6、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和興趣要:尊重原色、打好底色、發展亮色。
一、俆琰教授向我們講述了關于科學教育“新常態”下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的,幼兒對人生的價值、生命意義和科學、技術、社會的初步認知。
二、俆琰教授向我們介紹了科學教育“新常態”中的“科技教育”。這部分的內容又分為了四大板塊。
1、生命科學:生命科學中主要向我們講述了人體、植物、動物、生命體、生命體的成長、環境與生命體、安全與防護。
2、物體科學:物體、物體運動、物體的利用、探索與制作。
3、地球與空間科學:地球、天空、保護地球、保護天空。
4、科技與生活:社會生活中的科技、家庭生活中的科技、學習生活中的科技、休閑生活中的科技、運動生活中的科技、軍事武器、信息的傳輸等等。
俆琰教授結合自身的經歷,很細致的向我們進行介紹和講述。通過本次活動,我深深的感受到科學教育“新常態”對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的重要影響與重大意義。同時,我還清楚的認識到,科學教育“新常態”對我們教師的強大作用。它將從本質上改變幼兒和我們對人生價值、生命意義和科學、技術、社會的認知和感受。本次活動能從根本上、整體上、全面的幫助幼兒和我們建立良好的活動態度。
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篇2
教育應該教人“求真”。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的現行教育充斥著虛假,這將會給成長中的學生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我認為,當學生從天真無邪的兒童成長為一個初具是非判斷力的少年時,教育中、生活中的種.種虛假和丑惡對他們世界觀的形成所造成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他們將會比“狼來了”這個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虛無望和無所適從。而作為干“良心活”的教師,應責無旁貸地讓學生了解真實的社會、了解真實的生活、了解真實的人,可這有多難啊!因為,我們教師作為普通人,誰又敢說自己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個教師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師都能成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應該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憐憫之情即為“善”。教育應該讓人常存感恩、憐憫之心。我堅信,一個常存憐憫之心的民族,才是最偉大、最強盛的民族。日本經濟發達,可野心昭昭,為其不改,永遠也不會強盛。因為一心想稱霸的人,其實內心是懦弱的、可憐的。教師教學生求善,當讓學生對生命萬物常存憐憫之意;對父母、師長常存感恩之心;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教育應該教人“求美”。賞心悅目謂之“美”。廣義的“美”應該是“真”和“善”的完美結合。作為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求真、求善,那么讓學生悟出何為“美”就會水到渠成。如果能讓學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現在這樣蒼白無力了。我常想,試圖以開設思想品德課程、政治課程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結果無異于緣木求魚甚至是南轅北轍。因為很多學生看透了虛假,又怎能相信書上的“崇高”的謊言?惟有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圣人境界。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后才是教人“求知”。在這一點上,可能很多人認為已經做好了,因為現在的應試教育已經將追求知識的掌握做到了極至。其實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學會學習,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時髦的說法是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而不是像現在大行其道并被多數老師屢試不爽的對學生強行的“硬灌”“死揪”“填鴨式”的“知識轟炸”。須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來,中國教育讓人真正“求知”的路還很遙遠、漫長。
以上僅是我對教育的膚淺理解,難逃俗套同時也是紙上談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拋磚引玉,則愿足矣!
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篇3
教育應該教人“求真”。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的現行教育充斥著虛假,這將會給成長中的學生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我認為,當學生從天真無邪的兒童成長為一個初具是非判斷力的少年時,教育中、生活中的種.種虛假和丑惡對他們世界觀的形成所造成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他們將會比“狼來了”這個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虛無望和無所適從。而作為干“良心活”的教師,應責無旁貸地讓學生了解真實的社會、了解真實的生活、了解真實的人,可這有多難啊!因為,我們教師作為普通人,誰又敢說自己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個教師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師都能成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應該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憐憫之情即為“善”。教育應該讓人常存感恩、憐憫之心。我堅信,一個常存憐憫之心的民族,才是最偉大、最強盛的民族。日本經濟發達,可野心昭昭,為其不改,永遠也不會強盛。因為一心想稱霸的人,其實內心是懦弱的、可憐的。教師教學生求善,當讓學生對生命萬物常存憐憫之意;對父母、師長常存感恩之心;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教育應該教人“求美”。賞心悅目謂之“美”。廣義的“美”應該是“真”和“善”的完美結合。作為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求真、求善,那么讓學生悟出何為“美”就會水到渠成。如果能讓學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現在這樣蒼白無力了。我常想,試圖以開設思想品德課程、政治課程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結果無異于緣木求魚甚至是南轅北轍。因為很多學生看透了虛假,又怎能相信書上的“崇高”的謊言?惟有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圣人境界。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后才是教人“求知”。在這一點上,可能很多人認為已經做好了,因為現在的應試教育已經將追求知識的掌握做到了極至。其實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學會學習,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時髦的說法是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而不是像現在大行其道并被多數老師屢試不爽的對學生強行的“硬灌”“死揪”“填鴨式”的“知識轟炸”。須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來,中國教育讓人真正“求知”的路還很遙遠、漫長。
以上僅是我對教育的膚淺理解,難逃俗套同時也是紙上談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拋磚引玉,則愿足矣!
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篇4
3月22日下午,我們慶寧小學20名教師參加了嘉定區教育局德研室陸春曄老師關于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學習雖然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但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受益匪淺。
開始展現了圖片:虎媽蔡美兒、狼爸蕭百佑、鷹爸何烈勝、貓爸常志韜、大李和小李以及復旦大學投毒案等。引起老師們的深思。由于形式新、效果好,贏得了在座老師們陣陣掌聲。真的是既緊張、充實,而又充滿了快樂。
學習培訓的內容非常豐富,陸老師做的精彩報告,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現場答疑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給我們每位學員——未來的家庭教育指導師上了生動難忘的一節課,對我們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教學方法等方面都給予了有益的培訓和精心的指導,使我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師這個工作更充滿了信心。學習過程中要求大家要做好自我反思,把學習中的感悟和體會及時記錄下來,檢驗學習效果,對學習過程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學習培訓真的成為我們人生長河中一段美好難忘的永恒記憶,學習感悟頗多。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系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為清晰。家庭教育是基礎性的教育,是對孩子的初加工,學校教育是主體性的教育,對孩子是具有一定延續性的深加工,社會教育其實就是人文性教育,具有拓展性、檢驗性、環境性的特征。家庭教育決定著學校教育的起點和水平,決定著社會教育的基礎和發展趨勢。因此一個學校想把教育教學質量搞上去,首要應該是家庭教育,對學校來說,這才是真正的起跑線。沒有問題的孩子,更沒有問題的家長,出現問題孩子主要是看孩子的高度、角度出了問題。改變家長看孩子的高度和角度,更需要學校重視家庭教育,并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想方設法去引導和幫助每一位家長。
反思自己,過去在事業上付出的更多,忽視或看輕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做法現在看來是很不妥的。教師更應該既種好事業的田,又育好自家的園。作為教師家長,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更應該學習、學習、再學習,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并付諸于行動。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更加認識到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工作的重要,漸漸感受到了自己肩頭責任的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重視并切實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承擔起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應有的職責和義務,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從而推動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再上臺階。
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篇5
3月28日,作為一名剛踏入工作崗位的特崗教師,在學校的安排下我很榮幸地到閬師附小和民族小學參觀學習并聽了三堂精彩的觀摩課。
我們一行人首先參觀了閬師附小,在他們學校的精心安排下,由副校長給我們介紹了閬師附小的辦學理念、學校的基本情況、辦校以來所取得的成績等等。接著便聽了由數學老師嚴霞上的一堂《分數和除法》的觀摩課,她的課堂語言十分的簡練;從周末出游買燒餅這個話題來導入新課,營造了輕松的課堂氛圍;課堂上孩子們積極的動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們自由的發言,并適時地給予鼓勵。在她的課堂上,孩子們都是那樣的專注,樂學好學。
接下來的一堂課是由名師文利老師講的一堂習作課,四年級第二單元的作文—《說說心里話》。去年在培訓的時候聽過文利老師的匯報演講,她發明了文利作業評價法,當時就覺得她是一個很有實力的老師。聽了她的這堂作文課,她的課堂設計很精細巧妙,首先是三分鐘的課前展示活動,由一位女生用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帶領我們游覽桂林山水,在她的導游下,我們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接著用班上同學的作文錄音導入,引出本次作文的題目-說說心里話。截取了一篇相對較差的作文和一篇優秀作文進行對比,通過讓學生對比這兩篇作文來發現自己的作文的不足,再進行修改。這樣能夠啟發學生們的思考,拓寬寫作的范圍,擴展思維,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處。同時在學生們寫作的同時老師也一同寫作,作文中分析了孩子們開學以來的表現,流露出了老師對他們的關愛與期望。用一首《我喜歡》的小詩來結束本堂課,整個課堂都充滿著語言的魅力。
在民族小學《跨越百年的美麗》這堂課中,充分展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雙邊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明白了“為什么居里夫人是跨越百年的美麗的人”,抓住重點詞語,句子層層分析、理解。
總之,這三堂課的學習讓我感受到了教學精英的風采。他們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主要內容,教學重難點自然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對孩子的基本情況了解得很清楚,根據他們的學習特點來進行教學呈現。這些寶貴的經驗都值得我們新教師學習。
通過這次聽課活動,使我認識到了:
首先要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來指導自己的教學;
其次要鉆研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備課,研究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課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案;
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活到老,學到老。”我要不斷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在學習中進步,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篇6
教育教育,分為教和育。教的是基本的知識,育的是靈魂的品位;教的是學習的方法,育的是人格的獨立;教的是謀生的技能,育的是生命的高貴。
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我們只停留在教的層面上,無疑是最為低級的。我們更多的精力應放在如何育上,讓每個獨特的生命煥發出自己的光彩,走出自己的人生軌跡,特別是在當前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一個毫無個性的生命在生活中無疑是悲劇的,他最大的可能便是平庸至死。
為何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脆弱,除了家庭原因而導致孩子性格的缺失外,便是我們的教育太過功利,只教不育,只看到眼前那點可憐的分數而忘了孩子是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他需要獲得成長的多種空間,而不僅僅是分數對他的限定。就像一棵小樹,我們只提供它一種長高的空間可能,長到我們認為符合標準時,去掉樊籬,這樣的樹不被大風吹折才是怪事。
愿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大聲地說:我們教的不僅是知識!
我們要讓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感受時代的變遷,明確時代需要我們所具備的能力,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的特長,成為這個世上的獨一無二。
我們要讓孩子在努力的同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用頑強的毅力去克服自己的弱點,并始終相信:生活有太多的可能,只要你愿意!
我們要讓孩子在失敗面前,能夠正視自己,搞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里,而不是隨隨便便以生命為代價,向失敗做出徹底投降的姿勢。
我們的課堂應該是風格各異,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起承轉合,模式單一。
語文,就應該讓孩子們領略語言的魅力:簡潔洗練,深刻含蓄;文學的深情:一波三折,搖曳多姿;
數學,就應該讓孩子們在數字的神奇世界里學會精確,在嚴密的邏輯推理中學會細致。否則一個小的失誤,就會謬以千里。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明白:世上無難事,只要你愿意!
韓寒在面對曾經的老師時:我不上學,一樣能自食其力!因為他做到了不在學堂也一樣可以努力學習!
馬云在面對眾人的否定時:以自己獨到的眼光堅持,才有今天價值連城的奇跡。因為他做到了只要是為大眾謀福利,財富就只是數字!
我們都知道,教育無小事。可能你的某一次無心的鼓勵,會是孩子一生的動力。比你三年教給他的知識,那簡直是不值一提,因為這些其他人也可以。
我們也知道,教育是靈魂的喚醒。可能你的某一次示范,深深觸動了孩子心底的敏感區,那激發出來的能量,就是一次小宇宙的爆發。
我們更知道,教育不是你給的越多,他就能收獲不小。而是你讓他感興趣的越多,他才會付出更多努力。
教育,我們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成材,但我們能做到的,是對每個生命都尊重;教育,我們不能像工廠的產品輸出,每一個都中規中矩,但我們能做到的,是對每一個個體的認同,每一朵花的綻放,都是對美好生活的認可。
教育,在育上,我們還要做得更多!
教育學心得體會1000字篇7
近年來,我國正全方位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新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新的教育實驗課程對教師的組織、協調和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發生變化。學生的學習大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過去以講課為主的教學方法和一些只在形式上表現出合作和探究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強的組織和創造各種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環境的能力。實施素質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如何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新的教育實驗逐步探索出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專”模式,即專業讀寫發展共同體。前兩點我深有體會,因為可以從自己做起。
《新教育》說:“老師不在于教了多少年,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有的人,他教一年,然后復讀五年,十年,甚至一輩子;有些人實際上教了五年書。一個教了五年的人和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人是不一樣的。”。在日常工作中,我覺得可以整天和孩子一起享受成功的快樂,體會成長路上的挫折和失落。但很多時候,我只是激動,激動一會兒,難過一會兒,后悔一次……如果不把它寫進文字里,我就走了。正如書中所說,“這些火花很快就會消失”。現在想想,真的覺得對不起過去的歲月,真的覺得對不起逐漸模糊的記憶。因此,理想的教師應該成為新教育實踐中的“獻身者”,及時記錄教育現象、感受和思想。因為,我更真切地感受到,這個成功,不僅靠智慧,更靠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教學生一杯水,教師必有一桶水”,這是社會、學校、家庭幾千年來達成的共識,也是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教師職業要求教師不斷學習。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Drucker)提醒世人:“這一代人與上一代人最大的區別在于,工作的開始是學習的.結束,而現在的社會是工作的開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如果你離開學校后停止學習,這個人一定會被淘汰!因為他以后什么都不會做。“所以,今天多讀書,就是在投資你的未來。只有追求終身的知識增長,才能在未來立足。
今天的我和昨天不一樣。今天的我會更加珍惜學習和鉆研的機會。給我們一點時間讀書,用復雜的生活培養我們麻木的氣質;找點時間看書,改正因為忙而失去的方向;擠出點時間看書,打開被機械學習所掩蓋的內心。好好學習,用書本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努力做一個永遠迷人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