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有哪些
科學活動教案有哪些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月亮船,知道受水的吸附力,使船轉動。
2、發現大小不同的月亮船向下轉動時速不一樣。
3、對月亮船轉動的現象產生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小的月亮船、光滑的泥工板人手一份、抹布一組一塊、每人裝滿水的眼藥水瓶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材料,引題
1、出示破的乒乓球: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好玩的玩具,可昨天老師在玩的時候不小心弄破了,可是我很會動腦經,把他又變成了一件好玩的玩具。
2、出示月亮船:你們看,它像什么?幼兒猜想
3、又像月亮又像船,我們叫它月亮船吧。
二、自由探索各種使船轉動的方法。
1、月亮船有一種神奇的本領:會跳舞。我們請它跳個舞轉起來給我們看看。
2、教師拿起泥工板說:“我們把泥工板當成月亮船的小舞臺,說一句口令:月亮船,月亮船,快快轉起來。咦!月亮船不轉呀?”
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月亮船轉起來,看誰的辦法。
3、幼兒第一次操作:自由玩月亮船,使船轉起來。
4、集中討論:你用了什么辦法,讓船轉起來的?
5、小結:原來可以通過手動、嘴巴吹、泥工板轉動,都可以使船轉起來。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感受旋轉現象
1、老師提出疑問:我有一個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不用手動、嘴巴吹,就能使月亮轉站在小舞臺上轉的又穩又快?
2、幼兒第二次操作
提出操作要求:老師在每一組中間放了眼藥水瓶子、月亮船、泥工板,請你去試一試,能不能使船又快又穩的轉起來。
3、集中討論:你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你用什么辦法讓船轉起來的?月亮船是怎么轉的?(請個別幼兒用肢體動作表演)
4、小結:原來把水放在光滑的泥工板上,這時水就會發出一種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叫做水的粘力,這種粘力把小船的底部緊緊的拉住,小船受到了力就轉起來了。
四、競賽游戲:發現大小不同的月亮船向下轉動時速度的快慢
1、出示大小不同兩只月亮船:這兩只月亮船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猜想:如果這兩只月亮船放在同樣高度的起跑線上,一起開,猜猜誰開的快?誰開的慢?為什么?
3、交流分享:你發現了什么?(發現大船下滑快,小船下滑慢。)
4、為什么在有水的滑梯上大船滑得快,小船滑的慢?幼兒嘗試回答。
5、小結:因為大船身體重,水拉不住它的身體,它就往下轉的很快,小船身體很輕,泥工板上的水拉得住他,所以小船下滑時就慢了。
五、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做了這么多有趣的游戲,我們帶上月亮船、泥工板去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吧!
科學活動教案有哪些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各種電動玩具及其共同的特征。
2、使幼兒知道電池在電動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3、發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興趣。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個電動玩具。
活動進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1、教師扮演師貓頭鷹博士,邀請幼兒去電動城玩。
2、幼兒在電動城里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玩過以后,告訴大家,自己玩的是什么?它會怎么樣?
3、幼兒分散按意愿玩,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進行觀察。
4、幼兒交流觀察結果。
二、尋找電池。
1、教師提問。電動玩具為什么有的能動、有的能響呢?(幼兒互相發表自己的想法)
2、幼兒自由探索和操作,尋找電池:請你們在玩具身上找找看,是誰供給它們電,使它們動的?
3、幼兒交流探索結果,是電池讓電動玩具動起來的。
4、請一名幼兒上來將電池拿掉,其他幼兒仔細觀察。
5、教師簡單小結:看來,真是電池起了作用,電池可以供電給玩具讓它們能動、能亮,電池的本領可真大啊!
三、學習正確安裝電池。
1、幼兒觀察電池,了解電池的基本結構。
2、幼兒初步嘗試給玩具裝上電池,讓它們能再動、再跑。(幼兒嘗試裝電池,教師巡回觀察,不作指導)
3、請一名幼兒上來邊操作邊講述,教師引導其他幼兒觀察。
4、請沒有完成的幼兒再次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電池是各種各樣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還學會了正確地裝電池,可你們要記得電池用完了以后一定要拿出來,不然會把電動玩具給弄壞的,記住了嗎?
四、結束活動——教師扮演貓頭鷹博士,歡迎幼兒下次再到電動城來玩。
科學活動教案有哪些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種植,提高探索興趣和持續觀察的興趣,培養初步的勞動意識和競爭意識。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過程
1、種植活動
(1)激起幼兒種.種子的愿望:你想知道它們是怎樣長大的嗎?出示教師為幼兒準備的小盆、小鏟子及各種種子。
(2)請幼兒選一種.種子,和種子標本圖對比,確認是什么種子。
(3)教師講解示范種植過程:在小盆內挖開土,放入種子,然后蓋上土,最后澆上適量的水。
(4)幼兒嘗試種植,在盆上貼上相應的種子圖標和自己的姓名(教師隨機提供指導和幫助)。
大部分幼兒選擇了蔬菜類種子,能按正確的步驟進行種植,但挖土深淺、澆水量不易掌握。
(種植活動不作為本系列活動的重點,旨在激發幼兒繼續觀察。)
2、觀察、管理
一兩周后,部分種子出土了,有的還沒有動靜。
(1)教師和幼兒一起每天觀察,比較種子的生長情況。
幼1:我種的青菜籽發芽了,長出了兩片小葉子。
幼2:我的蠶豆也發芽了,比他的青菜長得高,葉子也比較大。
幼3:我的黃豆怎么還沒發芽呢?
(2)與幼兒一起挖開土觀察,了解、分析種子不發芽的原因。
有的種子,如毛豆已爛了,是因澆水太多;有的種子埋得太深,難以發芽。
(3)幫這部分幼兒重新補種,以保留其對種子的關注關趣。
科學活動教案有哪些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顏色和味道分辨不同水果飲料。
2、體驗自己調制水果飲料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不同口味的果珍粉、飲料;幼兒人手一只杯子
【活動過程】
一、猜影子。
出示,引導幼兒猜猜圖中的影子是哪種水果寶寶?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味道的?
你還認識哪些水果?
總結:水果寶寶是很有營養的,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
二、找出隱身的水果寶寶
1、出示飲料(橙色),你能看見是哪種水果寶寶藏在里面呢?
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找出隱身的水果。
首先,它是什么顏色的?哪些水果是橙色的?
其次,我們可以聞聞水果的味道。
我們除了用聞聞的方法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找出什么水果藏在里面呢?
再次,還可以用嘴巴喝喝它的味道。
現在請小朋友喝一下。
出示瓶體圖片驗證答案。
2、出示紅色飲料,哪個紅色的水果寶寶會躲在里面呢?
運用感官驗證
出示瓶體圖片驗證答案。
3、出示果珍
出示黃色果珍,猜猜哪種水果會藏在里面幼兒觀察果珍粉顏色、聞果珍的氣味,猜測是哪種果味的果珍粉。
教師示范調制過程。
三、幼兒調制果珍。
幼兒自選果珍。
請幼兒看看聞聞說說自己的果珍里有什么水果?
請幼兒放水攪拌,品嘗。
說說自己喝的是什么果味的?
出示果珍袋子,進行驗證。
四、拓展延伸。
結合,說說生活中水果還會隱身的地方。
科學活動教案有哪些篇5
有益的學習經驗:觀察天空,感受到天空的廣闊和神秘,激發探索自然的興趣。
準備:望遠鏡
活動與指導:
1、晚上,帶幼兒觀察天空。
2、讓幼兒拿著望遠鏡觀看。教師告訴他們牛郎星和織女星的位置,并給幼兒講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故事。
3、請幼兒想想牛郎星和織女星見面后都說些什么?我們有沒有辦法,讓牛郎星和織女星有更多的會面機會。
4、請小朋友看看天上的.星星像什么?
5、告訴幼兒天空中有許多秘密,小朋友長大了可以做天文學家,去研究天空中的奧秘。
集體活動二星星住在哪兒
有益的學習經驗:知道星星離我們很遠,感受到天空的神秘,增進好奇心。
活動與指導:
1、晚上天空布滿了星星,你們知道星星的家在哪嗎?它們離我們有多遠?
2、教師講解:宇宙大到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里面有許多數也數不清的星星。星星離我們很遠很遠。比鄰星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星星,我們現在看到的比鄰星根本不是現在的比鄰星,而是4.22年前的比鄰星,是它在4.22年前發出的光。而現在的比鄰星,我們要過4年多才能看見。
3、天空中的奧秘多極了,你們長大了想不想到太空中找找星星的家,跟星星交朋友?
4、讓幼兒說說,自己長大后如何與星星交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有哪些篇6
學習目標:
1.通過對園內各種樹木的觀察、探索、發現和了解,使幼兒產生保護樹的欲望,說出為何喜歡它。
2.學會主動關心照顧小樹或大樹。
3.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4.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學習準備:
1.活動前對園內樹木進行觀察,不同樹上都掛有樹牌(樹的名稱、樹齡及生活習性)及編號(以便幼兒記錄)。
2.彩筆、圖畫紙、鉛筆。
3.幼兒卡(幼兒姓名、性別、年齡)。
4.小桶。
學習過程:
1.在觀察了解園內不同樹種的情況下,開展自由討論:你看到哪些樹?它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教師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描述不同樹的外形特征并提問:你喜歡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
2.通過老師的提問和討論再次帶幼兒去室外觀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從下到上,從樹根到樹冠、樹葉及不同部位的粗細高矮、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討論提問:你喜歡哪些樹?為什么喜歡?你如何對待它?
3.領養小樹或大樹活動,讓幼兒把自己的卡片掛到自己喜歡的樹上,與大樹擁抱感知粗細,與小樹牽手,給小樹澆水。
4.觀察記錄:用不同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根據樹葉的不同形狀、高矮、粗細、是否開花);記錄小樹家的路線圖。
5.讓幼兒說出樹的種類,老師用圖表示出數量,讓幼兒學習點數。
6.把自己喜歡的樹畫下來,并畫上它的鄰居,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放在展區展覽。
7.總結分享:請幼兒談談對園內春天樹木千姿百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