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教案反思
清明節的教案反思篇1
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活動追念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吃雞蛋、畫雞蛋、玩雞蛋、踏青春游、蕩秋千、放風箏活動,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課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PPT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了解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跡。
(1)出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課件同時播放毛主席樹立紀念碑的錄音,教師講述:毛主席為了讓后人永遠記住、永遠懷念這些英雄,決定于1949年9月30日在廣場前樹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現代英雄:抗洪救災、搶險救火、保衛國家生命財產等等許多現代英雄也獻出了生命。
5、觀看課件:老師帶孩子們掃墓的畫面。
6、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7、與幼兒交談:清明節有那些習俗?
運動習俗: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8、出示彩蛋請幼兒觀察與自己帶來的雞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及制作興趣。
10、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畫畫、涂色、剪紙粘貼、橡皮泥制作小動物等)。
11、幼兒到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雞蛋: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用雞蛋作出多種玩法(滾、轉、拋、立、碰雞蛋等),幼兒比賽看誰的玩法多。
清明節的教案反思篇2
教案前言:春暖花開的日子,我們幼兒園組織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我們奇怪的問老師媽媽,為什么還不到清明節,就要去掃墓呢?老師媽媽認真的給我們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后來我們就明白了,原來清明節的前一天也是一個節日呢!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對清明節的由來有一定的了解,讓孩子們認識清明節的意義。
教案目標:
1、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2、使幼兒了解寒食節的來歷;感受寒食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教案準備: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月餅、新年樹、花燈、白花、紙盒。
教案過程:
1、介之推與寒食節的故事。
①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過寒食節的?讓幼兒了解寒食節家家戶戶都吃涼雞蛋等冷食。
②講介之推的故事:
遠在兩、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被驪姬陷害,長期逃亡在外,一共過了19年,才回國當上國君,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在外逃亡的這些年中,多虧了一些大臣輔保,所以他即位后,馬上對隨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個論 功行賞。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誠的有功之臣,他跟隨晉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晉文公被困在魏國,吃不上飯,他就偷偷地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給晉文公吃。可是,晉文公獎賞大臣的時候卻把他忘了,他呢,也不爭功,背起母親到山西介休縣的綿山上去了。
晉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沒找到。后又找到綿山腳下,晉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順,想放火把山燒了,以為那樣介之推就會背著母親出來,可是呢,介之推和母親都寧可燒死也不下山,這樣,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晉文公很難過,也很后悔,就規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嚴禁煙火,吃寒食,即延續為寒食節。
2、討論。
①寒食節是怎樣來的?
②現在人們為什么過寒食節?為了紀念誰?
3、詞語練習。
①用“偷偷地”說一句話。
②用“后悔”說一句話。
③請解釋“寒食”的意思。
4、游戲。
①摸箱:將不同節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蓋的紙盒里,請幼兒從中摸出一件,說出名稱及屬于哪個節日。
②連線:將節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讓幼兒連線。
2021清明節掃墓安全教案2
教學目標:
1、掌握安全交通的知識,提高安全意識。
2、了解安全掃墓的注意事項。
教學重點:掌握交通、防火等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
一.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1.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則。不坐三輪車。
2.乘坐公交車注意事項:
(1)車停穩后,方能上下車,上下車時注意秩序,不要擁擠。
(2)乘車時,要站穩扶牢,不要把身體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時,應該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謹防扒手。
(3)不要大聲喧嘩,保持環境衛生,主動為老若病殘讓座等。
3.不騎自行車須知
(1)要遵守交通信號燈,不得搶穿紅燈。
(2)穿越無信號燈的十字路口,必須"一慢、二看、三通過"。
(3)必須在規定的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無分道標志線的道路,必須靠邊行駛。
二、注意事項:
為確保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的安全,應增強安全防范意識,自覺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項:
1.不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各類公共交通工具。
2.加強防火意識,從我做起,共同防范森林火災。自覺遵守墓地管理部門的有關規章制度和防火管理規定,不要在公墓內燃放煙花爆竹或隨意野外用火,紙錢、香燭在指定區域焚燒,不亂丟煙蒂。掃墓時首先要清除墳墓周圍干枯的雜草和樹葉,以免烤燃引發火災;其次要注意拜祭時焚燒物的管理,防止飛火引燃周圍雜草;最后對焚化過的祭品應仔細檢查,做到人走火熄,消除火災隱患。
3.文明祭掃。盡量使用鮮花、塑料花等祭品,祭奠已故親人。增強環保意識,在規定范圍內限量焚化各種祭品,不要亂扔祭祀用食品、包裝物并及時清理,放入指定的垃圾收集點。
4.不參加迷信活動。
三.小結 :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鐘長鳴!
2021清明節掃墓安全教案3
一、 崇尚文明祭祀:
上山掃墓祭祖倡導用植樹、獻鮮花、花圈等文明祭祀方式悼念逝者;上山掃墓不要有亂砍林木行為,掃墓后要帶走所有的垃圾,不要遺留廢棄物在山上,以免破壞生態環境。每年一到清明節,到處都在燒紙錢,煙灰隨風飄散, 污染環境,尤其是很多人在路邊燒紙錢,碰上易燃物還容易引發火災,特別是有些墳墓在山上的,危險更大,燒完后處理不好,引起火燒山,損失更嚴重。如果用送花代替燒紙錢,既環保又能表達自己對先輩的懷念。告訴吸煙的家人和親朋不要將煙頭隨手亂丟,因為這樣也會引起火災。
二 清明節加強安全防范
1、注意消防安全
學生掃墓時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亂放火,做好防火措施,以免引起森林火災。如果發生森林火災,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或撥打火災報警電話,火災報警電話是119。嚴禁動員組織學生參加森林火災
撲救工作,以免發生不必要的人身傷亡事故。
2、重視交通安全
清明放假期間人多、車多,要注意遵守相關交通法規,行走注意來往車輛,走路要靠右行,注意行路文明,到戶外掃墓時,騎車、乘車或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規則,放學上學不要乘坐超載車輛、非載客車輛。
3、加強出游安全
嚴禁學生結伙出游,對于家長組織的春游活動,一定要加強自我防范、自我保護意識,沒有家長陪同不準單獨到溪邊、水庫和池塘、工地等危險處所玩耍,回家、返校或與家長出外旅游,應注意個人財產及人身安全。防止發生財物遺失、人身傷亡事故。
關于清明假期學生安全教育綱要
1 掌握學生假期活動去向;
2 各系、班不統一組織學生旅游,學生個人旅游一定要跟隨正規旅行社;
3 外出時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防止被騙、被盜、車禍、火災和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發生;
4 不要再宿舍內存放筆記本電腦、現金等貴重物品;
5 禁止在學生宿舍內存放酒精、煤油、鞭炮、管制刀具、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和危險物品;
6 放假回家時必須切斷宿舍所有電源;
7 注意近年來較為普遍的新興網絡、電信詐騙行為,注意個人貴重物品及現金的妥善保管,避免丟失,私人密碼不外泄;
8 假期中在校外從事勤工助學活動的同學要把握安全第一的原則,注意打工陷阱,防止上當受騙,禁止參與非法的傳銷和進行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動,遠離黃、賭、毒;
9 同學們預定返家或旅游等車票、機票時,一定要到正規的售票網點購買,不要輕易相信在校園內打廣告或到宿舍內的預定車票方式,防止被詐騙,網絡預訂車票或機票時,一定要防范網絡詐騙,不要輕易付款。
2021清明節掃墓安全教案4
教學目的:
1.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準備:
白紙、線、彩筆。
過程: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①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②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教師解釋:掃墓為什么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制作花圈。教師: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為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為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為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制作一個花圈。動手制作,教師扎竹圈,寫挽聯,然后把幼兒做好的小花繞在花圈上,再貼上挽聯。
4.掃墓。教師講解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兒抬著花圈,其余幼兒排好隊出發。
2021清明節掃墓安全教案5
教案前言:清明節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重大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的具體時間。
教案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教案準備: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教案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么呢?(在問路,在說話…)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教師參考資料: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總結:清明節,我們帶著小百花,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革命烈士陵園,悼念我們的前輩。老師媽媽講述了很多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讓我們內心無比感動,我們將眼淚收起,用我們的茁壯成長,造福祖國來紀念這些前輩。
清明節的教案反思篇3
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動主題:
折柳共度清明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4月4日。
2、讓幼兒知道并了解有關清明的知識。
3、樂意參加清明節的活動例如:蹴鞠、蕩秋千等。
活動準備:
泡沫紙、卡紙、雙面膠、圖釘,《清明》音頻及MV
活動過程:
1、給幼兒講解有關清明節的來歷以及習俗。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糯米嵌藕、青團、白面饅頭、雞蛋、螺螄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題墻上
(1)展示成品激發幼兒興趣
(2)講述制作步驟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共同將做好的柳枝裝飾主題墻
3、欣賞有關“清明”的古詩《清明》
4、蹴鞠(踢紙球)
5、總結:
清明節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間,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在清明節我們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雞、插柳、拔河、蕩秋千、放風箏等。還有許許多多好吃的東西,糯米嵌藕、青團、白面饅頭、雞蛋等等。清明節還是我們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們要為故人上墳掃墓哦。
清明節的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課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PPT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了解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跡。
5、觀看課件:老師帶孩子們掃墓的畫面。
6、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7、與幼兒交談:清明節有那些習俗?
運動習俗: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8、出示彩蛋請幼兒觀察與自己帶來的雞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及制作興趣。
10、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畫畫、涂色、剪紙粘貼、橡皮泥制作小動物等)。
11、幼兒到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雞蛋: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用雞蛋作出多種玩法(滾、轉、拋、立、碰雞蛋等),幼兒比賽看誰的玩法多。
清明節的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活動重點:
簡單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活動難點:
體驗感受清明的氣氛,懂得懷念先祖與革命烈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古詩導入:《清明》
師:這首古詩里藏著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
二、基本部分。
1、幼兒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并能夠簡單講述。
師:為什么會有清明節這個節日呢?清明節是怎么來的?
清明節到了,都有哪些習俗呢?
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播放清明節由來的視頻,幼兒觀看。
2、交流:
師:清明節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會有清明節呢?在清明節這天我們都要做些什么?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3、引導幼兒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1)出示掃墓圖片。
師:瞧!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去掃墓呢?
小結:每年清明前后,為了表達對已經去世的親人的懷念,我們都會去他的墓前祭拜,表達哀思。
(2)出示革命烈士陵園掃墓圖片。
三、結束部分
教師播放關于"革命烈士"的事跡,請幼兒觀看,引導幼兒了解"烈士":董存瑞、黃繼光、消防英雄等。
清明節的教案反思篇6
(一)班會目的:
1.清明節到了,使學生明白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
2.使學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災、觸電、食物中毒、遇到壞人的處理方法。
(二)活動地點:
教室
(三)教育重點:
學習森林防火、防觸電、防中毒、防壞人破壞的生活常識,培養有關防范力。
(四)班會流程:
1、第一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讀情節過程,三人表演)
2、大家認真觀察表演后討論:
(1)發生了什么事他們是怎樣處理的發生火情應當怎樣與消防隊取得聯系(打火警119、講清出事地點詳細地址、火勢情景)
(2)總結:情景表演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知識。還有什么情景可能發生火災發生火災怎樣辦怎樣防火打什么電話求救
3、學習防觸電知識的情景表演:
(1)第二組代表表演:
(2)大家認真討論觀察表演后討論:
a.提問:發生了什么事他們是怎樣做的
b.總結:情景表演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知識還有什么情景可能發生觸電危險發生觸電應怎樣辦怎樣防止觸電事情發生出了事打什么電話求救
4、學習防中毒知識的情景表演:
(1)第三組代表表演:
(2)大家認真觀察表演后討論:
a.發生什么事了他們怎樣做的小英的說法對嗎生吃瓜果不洗干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應當怎樣做
b.總結:情景表演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知識還有什么情景可能發生食物中毒發生了食物中毒怎樣辦怎樣防止中毒出了事處理不了打什么電話求救
5、學習防壞人破壞知識的情景表演:
(1)、第四組代表:
(2)、大家認真觀察表演后討論:
a.剛才發生一件什么事小紅這樣做好不好會發生什么危險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景辦應當怎樣做
b.總結:情景表演告訴了我們什么問題怎樣防止此類事情發生出了事處理不了應打什么電話求救
(五)鞏固總結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電話各是什么遇壞人打110,著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險情景時,要堅持鎮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注意事項:
防火: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織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庫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氣)灶的合理使用,用完電熨斗、電爐后應立即拔出插頭。
防觸電:不隨便擺弄電器,用久的電器設施要注意檢查、維修。
防中毒: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如殺蟲劑、鼠藥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防壞人: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隨陌生人離家出走,夜晚不獨自外出、遇到壞人要記住他的外貌特征、不把貴重、稀有物品暴露外邊、平時不帶過多的錢
(六)學生發表本節班會課的感想。
(七)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生命像是一根絲線,一端系著昨日,一端系著明天。站在兩端之間,我們才明白:因為生命,我們才會擁有今日,因為今日,我們的生命才得以延續。
生活中總有一些突發事件,這些突發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本事。今日我們的目的便是培養大家的這種意識和本事,在緊急時刻我們能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去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一次小小的意外就可能吹破生命那張薄弱的紙,一點點燭光可能很微弱,寒風、冷雨會將它隨時澆熄,但如若我們將它捧在手心,細心呵護,那一點微弱的燭光就可能照亮整個世界。
讓我們把心中的溫暖獻給這美麗的生命吧!
清明節的教案反思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增進其身心健康;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2、讓幼兒了解秋千的來歷。
活動準備:
在幼兒園內用木頭、繩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貓蕩秋千”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熊貓蕩秋千”的&39;掛圖,引出課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問:“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清明節)
“節日里,動物園里的小熊貓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戲,它們在干什么?”(蕩秋千)
2、介紹秋千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秋千是我們的祖先借以攀樹取食和避獸宿息的一種工具。后來演化為秋千活動。
3、介紹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蕩秋千。
①兩手握繩,坐或站在兩繩之間的橫板上。
②當站著蕩時,兩腿并攏,并屈膝前蕩;坐著蕩時可有人在后邊將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兒排成一路縱隊站在一旁,每人蕩2—3分鐘,蕩過的小朋友站至隊尾。教師邊指導邊表揚表現勇敢的小朋友,鼓勵膽小的幼兒。
4、命題畫:“小猴蕩秋千”。
畫出小猴蕩秋千的各種姿態。
總結:秋千,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蕩秋千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