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的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的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并能辨認幾種基本情緒。
2、能對自己的情緒作出確切的表達。
3、了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初步知道調節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課件-表情(興奮、高興、悲傷、憤怒、害怕、煩惱)。
2.做有六個情緒臉譜的大色子。
3.每個幼兒一個紙盒。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兩段音樂(高興和悲傷的)。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曲子,請小朋友仔細聽,聽好后告訴老師你的感覺怎么樣?
(聽曲子"趕花會"。)
2.提問:聽后你的感覺怎樣?(高興、快樂)
再請小朋友聽一首曲子,告訴老師聽的感覺怎樣?
(聽曲子"北風吹,扎紅頭繩"。)
3.提問:聽后你的感覺怎樣?(傷心、難過)。
4.教師小結:傷心、高興都是人的情緒,今天教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表情臉譜。
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緒,并學一學。
5.提問:說出你什么時候興奮?什么時候高興?
二、游戲:玩色子。
1.請小朋友上來扔色子,色子扔到一處情緒時,這位小朋友要試著做也這種表情,
并說說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有這種情緒。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據指到的情緒,做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三、討論如何調節不良情緒。
1、你喜歡哪一種情緒,哪些情緒你不喜歡?
2、如果你生氣、害怕、難過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呢?怎樣才能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3、教師小結:每個人遇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那是很自然的現象。
但是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人的身體健康的。當我們生氣難過的時候,要想想快樂的事情,或找別人談談自己
的心情、感受,
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
4、教師介紹方法:(氣球、情緒垃圾箱)
四、制作情緒垃圾箱。
1、教師:現在我們要拿出盒子,你們都知道了盒子有什么用吧?
那現在就請你們裝飾一下自己的情緒垃圾箱。這樣,以后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快樂的心情。
2、結束語:我們小朋友快要離開幼兒園變成一個小學生了,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會遇到
許多的困難,發生許多不開心的事,小朋友要想辦法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
老師希望我們小朋友能夠天天高高興、快快樂樂。
大班健康教案的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用纖維袋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不怕困難、勇于挑戰的意志品質。
2、能雙腳并攏在纖維袋內身體協調地連續行進跳,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及跳躍能力。
3、練習雙腳行進跳。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纖維袋幼兒人手各一;
2、皮球、呼啦圈、大塑料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袋鼠寶寶晨練。
師:袋鼠寶寶,今天天氣真好,跟著媽媽一起出去鍛煉身體吧!
二、基本部分
1、學習雙腳并攏跳躍。
師:袋鼠寶寶是怎么跳的,要怎樣才能跳得又高又穩呢?我們都來學一學袋鼠跳吧!
(1)幼兒自由探索袋鼠跳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起跳時膝蓋稍彎,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時輕輕著地。
(3)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2、袋鼠寶寶練本領。
(1)出示纖維袋,幼兒自由探索在袋內雙腳并攏行進跳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伸到袋底,手往上用力拉緊口袋,跳時腳尖著地很輕巧一步步往前跳。
(3)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游戲:袋鼠寶寶運糧
師:孩子們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冬天快到了,媽媽要請你們到河對岸去把糧食收回來過冬。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①幼兒將雙腳放進布袋,進行游戲。
②過河時要雙腳并攏連續行進跳過障礙物(小河中的卵石)。
③到河對岸拿一顆“糧食”裝進布袋,原路返回將“糧食”運回“家”。
4、游戲:運糧比賽
(1)教師講解競賽方法及規則。
(2)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比賽。
三、結束部分
1、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放松活動。
2、引導幼兒疊好纖維袋,整理場地,總結活動。
活動反思:
本節課以鼓勵幼兒嘗試各種運糧方法為主,并結合幼兒所探索的方法來進行更近并組織成游戲,既體現幼兒自主學習的理念,又鍛煉了幼兒的感知能力、協作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大班健康教案的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紙盒制作的木頭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眉飛色舞》、《兔子舞》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
木頭人出現
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
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
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
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聽音樂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
1、觀察并講述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
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
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
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
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
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并啟發別人模仿。
5、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
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
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
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賈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
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
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
4、小結: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
四、表演《眉飛色舞》
1、幼兒表演《眉飛色舞》
2、邀請其他教師一起表演。
活動反思:
1、這節課用的直接導入,小朋友不容易被吸引。如果換成“看看缺什么”。(畫些缺少五官的動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2、那個照片利用的不好,在掛畫前出示照片,問小朋友這是什么(指著五官、身體)
3、身體的作用這環節可以增強些。
大班健康教案的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鞏固和加深對眼睛作用的認識,了解眼睛損傷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2.了解損傷眼睛的正確做法。
活動準備:
1.特征較明顯的幾種物體(如球,積木等)
2.視力表,眼鏡。
3.《幼兒習的手冊》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玩《瞎子說顏色》游戲,讓幼兒體會眼睛的作用。
教師提問:
1憑感覺猜一猜物體是什么形狀?
2物體是什么顏色?
3教師小結:
我們用手能感覺出形狀,但是不能感覺出顏色,只有眼睛才能看見周圍的東西和美麗的色彩。
二、請出一名戴眼鏡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眼睛損傷后,給生活帶來了那些不方便?
三、觀察《幼兒習得手冊》"小亮為什么戴上了眼鏡?"1讓幼兒了解視力表2請幼兒看圖說出小亮戴上眼鏡的原因:如:小亮躺著看書,離電視太近,在陽光下看書等。
3請幼兒自由發言,還有那些不良習慣能損壞眼睛。
四、 幼兒討論:如何愛護眼睛。
教師總結:不躺著看書,不離電視太近,讀書寫字要做正,不用臟手揉眼睛,不再光線弱的地方看書等。經常做眼睛保護操。
五、教幼兒一套簡單的眼睛保護操。
六、放一段輕松音樂幼兒結束活動課。
活動反思:
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親身體驗了解眼睛的作用,感受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意義,并初步掌握了解簡單的自我保護眼睛的方法。
大班健康教案的反思篇5
經過故事,幼兒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獨。
活動主題:孤獨的小兔
活動適合年齡班:幼兒園大班
活動目標:
1、經過故事,幼兒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獨。
2、能夠正確認識獨孤,并學習如何遠離獨孤,走向合作。
3、經過連體人、背靠背、兩人三足這三個相關合作的游戲,幼兒感受與人合作的歡樂。
4、經過此次課程學會分享與合作。
活動準備:一組講述孤獨兔子故事的幻燈片,幾張挖了兩個洞的報紙以及廢舊的紙盒皮等等。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
教師:小朋友們,今日教師給你們帶來一個關于小兔子的故事,小朋友們以前必須是沒有聽過的,因為這個故事是最近才剛剛發生的哦。所以接下來小朋友們就要認真聽清楚啦,因為小兔子最終需要小朋友們的熱心幫忙。
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從其中的圖片講述小兔子的性格遭遇。故事概況:從前有一個小兔子,由于平時自我一個人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別的小伙伴們做朋友。可是有一次森林里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幫忙思考逃生的辦法,可是小兔子卻是孤獨的一個人在大火中掙扎著,如果當時小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邊,會怎樣幫忙小兔子順利逃離火災現場呢?
2、針對故事中的問題,讓幼兒自由進行回答,然后教師再歸納出幾個有意義的回答讓幼兒參與討論。并從討論中得出幼兒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后如果自我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會不會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合作。
3、設計游戲讓幼兒體會合作的歡樂。
游戲一:連體人。
游戲規則:幼兒自選同伴,兩人一組。將挖好兩個洞的報紙分別套在兩個人的脖子上,將兩人連在一齊。兩人一組沿著教師指定的路線走、跑、過障礙物等。如果報紙中途破碎則停止游戲,以報紙不破碎者為優勝。
說明:障礙物能夠是某個特定的紙盒鋪成的小路,或者是教師自行畫的圈圈之類的。
游戲二、背靠背。
游戲規則:幼兒自選同伴,兩人一組。讓幼兒兩兩背對背坐下,兩腿伸直,雙手臂向后互相鉤住,然后試著站起來。
說明:這個游戲教師能夠劃定一些范圍,首先把全班幼兒分成幾個大組,然后每個大組派出兩個小朋友進行游戲,剩下的小朋友為自我的組員加油。輪流著進行。
4、經過上頭的游戲,小朋友們在玩完之后分小組分享感受。
教師叫幾個小朋友代表進行講述自我小組的體會。教師:小朋友們剛才玩游戲的時候都很開心,都明白怎樣去跟自我的小伙伴好好合作與溝通,所以呢,能夠看出我們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是孤獨一個人的。那么剛才故事中的小兔子呢,在你們玩游戲的時候悄悄的告訴教師它經過你們熱心的幫忙已經找到自我的小伙伴啦,所以不再孤獨一個人了,于是呢,最終就能夠安全的和小伙伴互相合作逃離火災現場了。它呢,要教師多謝小朋友的熱心幫忙!
活動結束:
5、總結:
教師:今日,我們又是聽故事又是玩游戲的玩的很開心,那么小朋友們是不是都能夠想得到自我不是一個人做事情呢?在家里面,有爸爸媽媽的幫忙,在幼兒園里面,和小朋友們、教師們在一齊,大家相親相愛,是不是不會感到孤獨了呢?所以呢,小朋友們在家里面能夠幫忙爸爸媽媽拿拿拖鞋,端端水,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合作搬搬桌子之類的,于是,什么事情都難不倒我們啦,對不對?
6、活動自然結束。
讓小朋友們去喝水,去洗手間。
個人總結:此次活動設計的個人感想:鑒于在今日獨生子女盛行的年代,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會不知不覺的習慣孤獨。并不是說孤獨是一件壞事,只是在這孤獨包裝下大多數人都有著一顆敏感容易受傷的心,于是,以往讓我們熟悉的合作精神漸漸風吹云散。縱然是在這樣一個分工精細的年代,我們更加是需要遠離孤獨,走向合作,這是一個需要從小就應當培養的心理素質,要明白,通常一個人的狂歡無力挽救一切狂瀾。
大班健康教案的反思篇6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幼兒容易傳染上的傳染病的情景,根據自我的生活經驗說出預防疾病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本事。
3、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有關幼兒容易傳染上的傳染病的情景,根據自我的生活經驗說出預防疾病的方法。
難點: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
三、活動準備
1、有關傳染病的資料與圖片。
2、幼兒用書。
四、活動過程
1、師幼談話,由幼兒比較熟悉的手足口病談到傳染病。
(1)、討論春秋季為什么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春天和秋天氣候乍暖還寒陰雨綿綿,潮濕多霧,氣候多變。)
(2)、教師告訴幼兒春秋季會有哪些傳染病會出現(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點介紹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
(4)請幼兒講述自我生病時的經歷和感受。(如請醫生診治,要定時服藥,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兒園上課等。)
2、教師講述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1)、幼兒運用自我的已有經驗討論討論。
(2)、請語言本事強的幼兒到前面來講一講小朋友們的經驗。
(3)、教師小結:咳嗽,打噴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過的用具上都會留下細菌,都有可能會傳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手足口病是一樣的。
3、幼兒討論: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提問:我們應當怎樣預防傳染病
(2)、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小結: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預防針,不接觸生傳染病的人群。
4、帶幼兒到洗手池吸收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