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教案怎么寫
初中生的教案怎么寫篇1
【活動目的】
⒈通過讓學生發現和敘述自己的優點,提高個人的自尊和信心。
⒉通過敘說別人的優點,欣賞同伴,以此增進對同伴的進一步了解和同伴之間的感情。
【活動形式】游戲、討論、評論。
【重點難點】⒈重點: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優點,樹立自信心。
⒉難點: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給差生創造樹立自信心的條件。
【活動準備】讓學生找找各自的優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⒈游戲:《找優點》
同學們,在上課前,讓我們先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優點”。
⑴宣布游戲方法:
請單排位置上的同學向你的同桌講述自己身上的優點,雙排位置上的同學幫著數一數他講了幾條優點。一分鐘后,兩人交換。
⑵宣布游戲規則:
①同桌在講述優點時,請你仔細聽,做到不插嘴。
②同桌在講述優點時,請你認真數。
大家知道了嗎?準備,開始……(學生互相敘述)
⒉全班交流:
⑴數一數,你講了幾條優點。
⑵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知道在較短的時間里找出自己的優點時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優點,只是有些優點你沒有發現而已。
⒊揭示課題:
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開展一項優點“轟炸”活動,一起來找找我們身上的優點。
(板書:優點“轟炸”“)
二、活動與訓練(每組四人進行活動)
剛才沒一位同學都講述了自己的優點,但是還有很多優點還沒有找到。比如在品德方面、學習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勞動方面等等。接著就請你們的同伴來幫你們找一找。讓我們來做個優點“轟炸“的游戲。
⒈分組游戲、:優點“轟炸”。
⑴介紹游戲規則:
①小組成員發言要有秩序,不發言的成員要認真聽別人的發言;
②在別人講述你的優點時,只要聽,不必表示感謝,也不可因為別人敘述不夠準確而做出不應有的行為。
③數一數同伴位你找到了幾條優點。
⑵學生進行游戲,教師巡視。
⒉全班交流:
⑴你的同伴為你找到了幾條優點?(學生反饋情況)
⑵剛才的游戲,你感到高興嗎?
三、總結
每個人都有許多的優點,我們應該正確地了解自己的優點,積極地發掘它,增強對自己的信心。
同學們,今天回家后你們可以把在身上的優點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與你們分享這份快樂。
初中生的教案怎么寫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各種跑的練習對身體健康的意義,并掌握利用跑發展各項身體能力的鍛煉方法。
能力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到參與運動鍛煉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發展學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情感與價值目標:通過教學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利用多種跑的游戲練習,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樹立競爭意識,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和獲得成功感。
二、重點、難點
1.本課重點是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了解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和機能的影響,從而養成長期參與運動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2.難點是掌握各種跑的鍛煉方法及利用這些方法發展各項身體能力。
三、設計思路
(一)教材的選擇
發展體能(速度、耐力和靈敏性)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身體健康目標學習領域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發展體能的教學形式和內容種類較多,其中各種跑的練習是最常用的方法。跑是人體最基本的運動能力,是所有運動的基礎,也是初中學段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田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快速跑、耐久力跑、障礙跑、接力跑、協作跑等形式。本課針對水平四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根據學校場地、器材等實際情況,選擇以多種跑的游戲練習為教學內容,使學生達到發展體能的目的。
(二)教學策略
由于本課的教學技術內容含量少,技術動作比較單一。若只是反復進行各種跑的練習,不但容易使學生過度疲勞,收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本課改變了傳統的由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習式教學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學,即以教有情趣、學有興趣、玩有樂趣為主導,以多種形式的游戲練習為教學方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學習方法,將發展學生體能目標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通過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將教學內容內化為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體現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快樂體育”的教學思想。
四、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徒手操
(二)快速跑練習(抗洪搶險游戲)
1.教師講述解放軍戰士在抗洪搶險中的事跡,向學生提出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號召,創設“抗洪搶險”情境進行游戲。
2.游戲方法:學生五人每組,游戲自選。
(三)耐久力跑練習
1.教師為學生創設見義勇為捉“小偷”的教學情境,以情境導入游戲練習。
2.角色分配:學生分成兩組,其中將班級中耐力跑水平較高的學生分成一組扮演“小偷”,其他同學扮演見義勇為的好少年。
3.游戲方法:“小偷”跑離15秒后,好少年開始“追捕”,路線不限,方式不限(可單獨追捕亦可分小組追捕);每名“小偷”被捉住后立即離開游戲,10分鐘之內將“小偷”全部捉住,為好少年組獲勝,反之,“小偷”組獲勝。
(四)協作跑練習
1.教師講述“賽船”游戲的來源:賽船游戲滿語稱作“賽威呼”。據史書記載,該項活動是由滿族民間賽船演變而來,在現代已成為陸地上進行象征性的賽船活動的一種集體賽跑游戲。
2.游戲方法:5人一組,5人均站于兩根竹竿中間,兩手分別握住一根竹竿;前4人面向前方,第5人反向站立,發令后5人一齊向前跑,先跑到終點,隊伍不散的組為獲勝組。
3.規則:每個小組在中途因動作不一致,有摔倒、掉竿等情況發生時,必須全體停下,待隊伍整理好后才能繼續游戲,到達終點是以“舵手”過線為準。
(五)整理活動
學生跟隨著輕快優美的音樂做放松操練習,將身心從緊張的游戲情境中解放出來,使心理和身體獲得徹底的放松。教師簡單總結授課情況,給予全體學生積極性的評價,本課結束。
五、評析
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既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也是體育教學實踐工作的需要。我們應該認真貫徹新課程中“健康第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精神實質。通過對體育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初中生的教案怎么寫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體會、表現人類常見的各種情緒。
2、初步學會調節情緒,使自己經常擁有快樂的情緒。
【教學目的】
1、讓孩子從小逐漸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并學會初步的調節,使自己經常擁有快樂的情緒。
2、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情緒中認識、體會、表現一些常見的情緒:“喜、樂,怒、哀、懼”。
【教學方法】
游戲法,表演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實物,圖片等
【教學過程】
步驟一:課前談話:今天對老師來說是個開心的日子,因為馬上要放暑假了,那么同學們今天感覺怎么樣呢?
(高興、緊張、害怕、快樂……)
步驟二:游戲導入,體會情緒
我們就先來做個游戲吧!“擊鼓傳花”。小組進行傳花,先把花放在第一組第一個同學處依次向其他同學傳,音樂停輪到誰誰就得表演節目。(采訪:表演了節目和沒表演節目的同學分別感覺如何)
(學生得到了失望、興奮、喜悅等各種情緒體驗)
步驟三:認識情緒
1、采訪:訪問此刻的學生的心情怎樣?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指出這就是情緒。(板書:情緒)
2、情緒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情緒,老師經過仔細觀察,把這些情緒都拍攝下來了,(課件逐一出示各種情緒人的畫面,帶聲音):高興、傷心、生氣、害怕、煩惱
他的情緒怎樣?(高興)
從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興?(板書:表情、動作、聲音)
想象一下,他為什么這么高興呢?
逐一出示圖片,再辨情緒,從什么地方看出他的情緒?想象為什么會有這種情緒?
3、你還能列舉出其他情緒嗎?(憤怒、緊張、難過、好奇、興高采烈……)
步驟四:體驗、表現情緒
1、游戲一:摸禮物
老師今天帶來了兩個盒子。有幾件禮物送給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進盒子里去取。(兩個盒子,分別請兩位同學上去取)
(盒子一:小鴨盒子二:空的)
體驗情緒: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禮物嗎?“好奇”的情緒,著急的情緒
手伸進盒子之前“緊張”的情緒,期待的情緒
手觸摸到禮物時“疑惑、緊張或害怕”的情緒,興奮的情緒
拿出禮物時“高興或害怕”的情緒
邊進行教師邊采訪,此時的情緒怎樣?他們在取禮物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各種情緒。
步驟五:情景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所提示內容,排演心理情景劇。
課件出示提示內容:
當遇到以下情況時,你會有怎樣的情緒?會怎么做?
(1)當你的媽媽來學??茨愕臅r候
(2)當你想去同學家玩,媽媽卻沒有同意的時候
(3)當你考試拿到好的成績的時候
(4)當你考試考砸了,父母批評你的時候
(5)當你在付錢的時候,發現自己沒帶錢的時候
操練五分鐘左右時間,讓二至三組同學上臺表演,
表演完后,老師對同學們進一步引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快樂的情緒,拋棄不好的情緒。
步驟六:引導
情緒原來有許許多多,那么,哪一種情緒你希望經常擁有它呢?(快樂、高興等)我們也來談一談快樂的事吧!
老師先舉例自己的一些快樂事情:如收到小禮物,得到朋友和家人的關心和愛護,買了一本好書等,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講出自己生活中值得高興的事情
步驟七:小結:
是啊!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關鍵就是看你如何去面對,如何讓自己保持快樂的情緒。
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只垃圾桶,知道是用來干嘛的嗎?老師希望同學們把所有的壞情緒都扔到垃圾桶里,把好情緒留在心中。最后,我們齊唱一首歌曲:《我們都是快樂的人》
初中生的教案怎么寫篇4
教學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有關知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3、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事先準備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尋找一些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1、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對,現在是春末夏初,天氣漸漸變得熱了,你們熱了怎么辦?
2、去年有好幾個小朋友因為天氣熱就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們想知道他們去洗澡發生了什么事嗎?(有好幾個小朋友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們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
3、教師:你們喜歡游泳嗎?會游嗎?
二、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我們怎樣才不會發生溺水事故呢?
2、教育幼兒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3、教育幼兒在來園、離園的途中千萬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4、我們還小,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人不慎掉進河里、池塘、水井里等,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5、教師談談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這個悲劇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么?
(1)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2)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3)教育幼兒知道深水中經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塊,若有水草纏身或被大石塊夾住腳就會有生命危險。
6、觀看溺水事件圖片,請幼兒討論說說應該怎么做?并引導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發生?
三、結束教學
1、通過本次教學,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小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鞓氛莆赵谀愕氖掷?,希望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
教學前,我準備了相關圖片,以直觀圖片讓幼兒了解在水邊玩很危險以及如何避免溺水。導入教學時,我先用談話的方式引導:誰知道怎么保護自己才不會發生溺水事件。然后通過出示不同情況下有可能出現的溺水危險,逐圖出示,讓孩子先討論后回答,問孩子圖中的小朋友做得對不對,應該注意什么,該怎么做。簡易的圖畫,簡易的語言可以讓幼兒更加方便理解,加深印象。
初中生的教案怎么寫篇5
一、數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只有養成好的習慣,學習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從各個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你們生活中、學習上經常有成功和失敗的時候,原因是什么呢?這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有關。有了好的習慣就可以幫助你獲得成功;沒有好的習慣就可能影響你的學習成績。可見,好的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么重要。我們今天就學習新的一課《學習要有好習慣》。
2.學文明理
(1)教師通過放錄音,講[檔案館]里的故事,引導同學思考:佳佳在班上出了丑,到底是誰的錯?應該怎樣做?可分組討論,然后找代表進行匯報。
(2)教師按課文提示,幫助學生明事理,讓學生明白:習慣有好壞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的。我們應該不斷約束自己,養成好的習慣。
3.活動明理
(1)演一演
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從而學習劇中人物的某種精神,如:
熊姐姐是一個辦事認真的人,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教育學生要向熊姐姐學習,做作業的時候認真仔細,不丟三落四,從小養成認真負責的精神。
熊妹妹是一個做事不認真的人,比較馬虎,但她能知錯就改,這種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克服缺點,培養自己的好習慣,沒有這種精神也不行。
(2)填一填
教師在黑板上寫兩段話,讓學生讀,并思考在空白處填上什么詞語,才能使勉勵子完整。目的是使學生記住,只有辦事認真才能有好結果。學生填空時,不拘于詞語的準確,只要意思對就行。
如:熊姐姐是一個辦事認真的人,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
熊妹妹是一個辦事不認真的人,但她能知錯能改。
4.總結全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看到,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助天學習和工作的提高,小學生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初中生的教案怎么寫篇6
教學目標
1.說出種子的主要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識別當地常見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種子的結構。
重點和難點
1.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種子的結構。
2.識別當地常見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課前準備
教師:觀察種子的結構所需的各種材料用具:菜豆種子結構掛圖、玉米種子結構剪貼圖(自制);常見的-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圖片;
學生:不同植物的種子和果實,如花生、蘋果、桃、梨的果實,松的球果、種子等。
教學過程
一、觀察種子
①菜豆種子的結構;
③玉米種子的結構;
③菜豆、玉米種子結構的異同。
方案一、參照課本的實驗方法,4人小組合作實驗,通過觀察和討論,說出菜豆種子、王米種子的結構。
方案二:對照老師出示的菜豆種子結構掛圖、玉米種子結構剪貼圖(自制)看書,同學間討論交流知道兩種.種子結構。
二、產生種子的主要意義
方案一:觀察課前收集的種子、果實,感受種子植物能夠產生種子。然后在看書自學的基礎上就討論提綱,實驗小組討論、比較得出結論。
方案二:觀察藻類、苔蘚、蕨類三類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種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實、種子)的CAI課件,實驗小組就討論提綱討論、比較得、出結論。
出示討論提綱如下:
1.孢子和種子哪一個生命力更強?為什么?
2.種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環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
三、-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異同
方案一:將蘋果、桃等果實切開,觀察其種子的著生位置。再觀察松的種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師啟發下思考討論得出答案。
方案二:觀察“桃的果實、種子”、“松的球果和種子”掛圖,在老師啟發下思考討論,得出答案。
1以-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點是“-”“被”為啟發點,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得出答案。出示補充的圖片。
2.識別常見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觀察書上的圖以及老師補充的圖片,認識常見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觀察CAI課件,識別常見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3.種子的傳播方式和途徑
方案一:在看書自學基礎上,與實際相聯系,結合常見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蒼耳、柳、榆等,小組討論,得出答案。
方案二:觀察“當地幾種被子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和途徑”的CAI課件,小組討論,得出答案。
出示討論提綱:
1.在種子發育過程中和種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
2.種子的傳播與環境相適應,如借動物、風力、水力傳播等,請聯系實際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