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
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篇1
一、活動目的:
1、加深對少數民族的了解,知道有關少數民族的風俗、民情、文化等知識,有尊敬少數民族的情感。
2、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二、活動重點:
能運用語言大膽地說出少數民族的風俗、民情、文化。
三、活動流程:
師生交流——幼兒競賽。
四、活動過程:
(一)師生交流。
師:聽說你們知道很多關于少數民族的事情,你們愿意去考考他們嗎?(幼兒和老師交流。)
要求:大膽地考問老師。
(二)幼兒競賽。
師:剛才你們考了老師很多問題,現在老師也要考考你們。
1、搶答題。
(1)云南地區有多少少數民族?
(2)哪個少數民族喜歡吃手抓飯?
(3)世界上時間最長的狂歡節叫什么民族?
要求:誰先搶到板誰回答。
2、必答題。
要求:每人抽取一張紙,每組輪流回答。
(三)結束評價。
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讓幼兒自我嘗試操作,知道手的用處很大,不僅能感知物體的屬性,還可以用手做許多事情。
2.培養幼兒勤快、熱愛勞動的優良品質。
3.學會注意保護自己的小手。
教學準備:
1.把幼兒分成六組,為每組幼兒提供一種操作內容。
(剝豆、皮球、套圈、繪畫工具、泥工、抹布)
2.活動前收集用手做事情的照片。
3.錄音機一臺,磁帶一盒。
教學過程:
一、放《新的小手歌》錄音磁帶,做手的模仿游戲,引出課題。
二、讓幼兒嘗試操作各種材料,感知手的作用
1.我們的手不僅能做模仿游戲,它還具有許多本領,請你們摸摸桌上的物體,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觸摸,感知物體的屬性。
小結:我們的手能通過觸摸,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
2.出示照片,讓幼兒仔細觀看照片,和同伴大膽討論后回答,手能做哪些事?
小結:手的用處很大,能做許多的事。
3.每組幼兒自選操作材料,用手操作。
(操作內容有:剝豆、繪畫、做泥工、拍皮球、套圈)提出要求:邊操作邊觀察,你是怎樣用手來做事的?
4.每位幼兒操作后,教師請2~3名幼兒到集體面前邊用手操作,邊講解用手操作的過程。進一步感知怎樣正確地用手來操作物體。
5.集體討論:假如沒有手會怎樣?
6.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手?
小結:不玩尖銳的東西,不做危險的事,并注意保持手的衛生。
三、讓幼兒用勤快的手,為集體做好事
1.小朋友都有一雙勤快的手,請你們用手把我們的教室打掃干凈。(用抹布等)
2.組織幼兒勞動。(放歡快的音樂)
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2.感受少數民族的風情,產生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少數民族玩偶、少數民族知多少、錄像、幻燈片
活動過程
1.觀察導入
(1)出示少數民族娃娃
提問:你知道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嗎?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少數民族的服飾、鞋飾、頭飾等都是不一樣的。
2.深入了解
(1)討論
提問:你們見過少數民族嗎?是在哪里見到的,他們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的生活習慣?
(2)觀看影視資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問:他們是什么民族?服飾、住房、食物、生活、勞動、娛樂是怎樣的?
3.幼兒操作
(1)請幼兒將圖片中的人物與民族用連連看方式進行配對。
(2)交流分享,請幼兒介紹操作結果,說出理由。
4.延伸活動
知道我們中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嗎?他們還有很多有趣的生活習慣和風俗。下面請你們欣賞一段民族舞蹈,猜猜她們又是什么民族的?
活動生成與建議
1.提供少數民族相關信息和書籍,讓幼兒通過查閱資料獲得更多的少數民族信息。
2.活動可以與藝術結合,了解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樂器等,引導幼兒學習各民族兒童舞蹈。
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地觀察認識常見的幾種蔬菜。
2、比較菜市場和超市買菜、賣菜的不同方式。
3、了解菜場中物品擺放和人際交往的特點,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去幼兒園附近的菜市場勘察路線;
2、家長帶幼兒上菜場,豐富相關生活經驗;
3、與菜場,社區做好溝通好活動相關事宜。
活動過程:
一、交代任務“去菜市場”
1、今天我們要到菜市場,去看看蔬菜真正的樣子。看看除了我們認識蔬菜之外,還有哪些蔬菜。
2、交代參觀時和行進間的注意事項。
二、到菜市場參觀
1、實地觀察蔬菜真實的模樣
(1)認識蔬菜的種類,例如:豆莢類、葉菜類、果菜類、莖菜類花菜類等
(2)同樣都是葉菜類,葉子有大有小,長的都不太一樣。
(3)同一種蔬菜,也有不同的品種,長相也不太一樣,例如:大白菜和小小白菜。
2、買菜、賣菜的過程觀察。
3、買菜的人和賣菜的人是怎樣討價還價的。
三、返回幼兒園,回顧分享
1、請幼兒分享自己在菜市場所觀察到的蔬菜和大家分享
2、展示幾種常見菜,請幼兒說說,這些菜和吃的時候又有什么不同
3、買菜的人和賣菜的人是怎樣討價還價的?
4、菜市場買賣的情景模仿。
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體驗過去光榮的情緒,激發幼兒對勞動的熱愛。
2、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與難點
認真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體會勞動光榮的情緒情感。
材料準備及環境創設
1、選擇并聯系適合幼兒勞動強度的地點,如:幼兒園內的娃娃餐廳或附近的一些小超市。
2、讓餐廳和超市的工作人員了解活動的目的。
設計思路
大舊調重彈幼兒已經了解了一些成人的勞動,也有敬佩成人勞動的感情基礎。參加公益活動,分享勞動成果,以及在成人的肯定中,直接體會自己存在的價值,體會勞動的意義,從而產生勞動光榮的情緒,激發幼兒對勞動的熱愛。
畢竟孩子還年輕,所以在選擇勞動內容時,應考慮幼兒的力所能及,排除不安全因素,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活動流程
(一)感知生活
1、去娃娃餐廳用早餐,觀察服務員的工作。
2、去超市購物,觀察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二)集體討論:工作人員是怎樣為顧客服務的。
說明教師可引導幼兒談談工作人員是怎樣為自己服務的。
(三)參加勞動。
說明
1、將全班幼兒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參加餐廳和超市的勞動,如送點心,收碗,擺放簡單的貨物等等。
2、將成人頒于小組內,細致觀察及時給予幼兒幫助和指導。
(四)交流情感。
說明集體交流:"你今天在哪里勞動"、你為顧客做了什么"在交流中,體驗為別人服務的樂趣,激發勞動光榮的情感。
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讓的幼兒認識到保持身體清潔的重要性。
2、借由毛巾操練習熟悉洗澡步驟。
3、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積極的參與活動,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讓幼兒意識到毛巾的重要性且養成講究個人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難點】
能說出洗澡的.步驟并且說出洗澡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掛圖、VCD。
2、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禮物,你們猜猜是什么?(毛巾)一起告訴老師,小毛巾平常可以助我們做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說:“洗臉、洗手、擦嘴、洗腳,還有洗洗小屁股。”但是,毛巾一定要分開使用哦!注意個人衛生。
教師總結毛巾分開用,要選不同顏色的毛巾,洗不同的部位,可以助我們分清,但是毛巾用過不能隨便扔了,還可以廢物利用,如:擦桌子、擦板凳。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毛巾小超人》,老師講得時候啊要認真聽,等下老師要提出問題的喲!
說的是一個叫小杰的小朋友不愛衛生,身上好癢喔,他像只小猴子一樣,東撓撓、西撓撓,但是呢全身還是癢得不得了。(出示小杰身上臟的掛圖)
怎么辦呢?正當小杰傷腦筋的時候啊?毛巾小超人想到了好辦法,來他洗澡,小超人邀請小杰和他一起脫衣服,去洗澡、洗頭等。終于洗好了,小杰的身體變得真干凈啊,小杰說:“謝謝你,毛巾小超人。以后啊,我要常常洗澡,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出示小杰身體干凈的掛圖)
一、教師針對故事,提出相應的問題。
1、小杰剛開始的時候,他身體怎樣啊?(癢、臟)
2、小朋友,誰來助小杰洗澡的啊?(毛巾小超人)
3、毛巾是怎樣他洗澡的呢?(洗頭、洗手、洗臉、洗腿等)
4、最后,小杰變得怎樣了?(干凈了)小杰還說了什么?(要常洗澡,做個干凈的好寶寶)
二、交流自己洗澡的方法。
1、小朋友,你們在幼兒園玩了一天,流了很多很多的汗,身上粘了很多很多的土,身體會怎樣呢(癢、難受)怎樣才能變干凈?(像小杰一樣洗澡)
2、是誰你洗澡的?(媽媽、自己、奶奶)
3、那媽媽是怎樣給你洗澡的呢?(洗臉、洗頭、洗屁股、洗腿、洗胳膊)
4、那誰愿意來學一學媽媽是怎樣給你洗澡的呢?(洗臉、洗頭、洗屁股、洗腿、洗胳膊)
5、洗澡后,我們要怎樣呢?(把浴室里收拾干凈,東西放好)
三、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頁面,教師邊說唱口訣,(快思)變作相應的動作。
1、洗洗頭
2、擦擦背
3、抹抹屁股
4、伸伸臂
5、搓搓肚子
6、抬抬腿
7、擰擰毛巾我最會
四、教師請幼兒跟著音樂練習做毛巾操。
1、教師給表現好的幼兒貼小面花,鼓勵其他幼兒認真學,認真做。
2、教師鼓勵幼兒養成勤洗澡,勤換衣服的好習慣,保持身體清潔,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五、教師總結。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毛巾操,小朋友們做得都很漂亮,學得很認真,你們呢做活動的時候也可以把毛巾操教給其他的小伙伴們,表演給爸爸、媽媽看,看看我們小朋友們多棒啊,真能干!
教學思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后,很多小朋友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知道勞動節的真正意義,知道勞動節的由來。
2、讓孩子們在“勞動真快樂”主題中親身體驗到“以辛勤勞動為榮”,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3、培養幼兒從小懂得關心他人,關心身邊的事,提高幼兒的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萌發熱愛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4、培養幼兒同伴間的合作精神,體驗師幼、幼幼互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磁帶、抹布、塑料盆、噴壺、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使幼兒了解有關“五一勞動節”的基本知識。
“五一勞動節”是誰的節日?(所有勞動人民,如我們的爸爸媽媽、醫生、教師、警察、營業員、工人、農民那它是怎么來的呢?
二、學唱歌曲及看教育片
教師教孩子們學唱歌曲《勞動最光榮》,并觀看全國優秀勞動者宣傳教育片,讓幼兒深知勞動是最光榮的事情,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
三、開展一系列的活動
帶領幼兒把自己的小衣服疊好,給班級內自己的小花澆水,幫助老師擦干凈桌子,午睡時幫助老師搬床,兩個小朋友之間互相穿衣服、系扣子,互相幫助系鞋帶,洗抹布等一些簡單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勞動比賽
在活動的最后,在班級內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勞動比賽,看看誰疊衣服疊的最整齊,哪位小朋友穿襪子最快,誰能迅速的把自己的小衣服疊整齊。經過層層選拔,分別推選出了兩位“小勞動之星”,并給他們戴上了小紅花。
幼兒園主題社會教案篇8
活動目標:
會用自然的聲音唱歌,能理解歌詞的內容。
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準備材料:
小蜜蜂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蜜蜂采蜜的情景。
重點難點:
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活動地點:
活動室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做律動《小蜻蜓》,進入活動室。
2、教師啟發幼兒討論:蜜蜂是做什么的?為什么勤勞的采集花蜜?引起幼兒歌唱小蜜蜂的興趣。
3、教師彈唱一遍《愛勞動的小蜜蜂》。提醒幼兒注意傾聽歌詞。
4、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并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5、教師與幼兒一起彈唱幾遍歌曲,幼兒可以模仿小蜜蜂飛一飛,采一采蜜。
6、讓幼兒說說怎么樣學習愛勞動的小蜜蜂。
7、復習歌曲《螞蟻搬豆》,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