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1
情況分析:
隨著社會上分類垃圾桶的出現,媒體對環保的宣傳,幼兒對這一事物產生了興趣。針對環保是當今一大熱點問題,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滿足幼兒對環保知識的好奇,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習。使幼兒通過主動討論、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自覺地進行垃圾分類,所以根據幼兒的需要開展了活動《垃圾分類》。
一、活動內容:
《垃圾分類》
二、活動目標:
1、學習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布置臟亂的小熊家和潔凈的小兔家。
2、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毛巾架一個、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個小動物家的不同。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師介紹垃圾箱,幼兒清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師觀察幼兒分類投放情況。在操作中學習正確分類。
3、根據幼兒投放垃圾的情況,提問:
(1)你為什么要將這個垃圾放在綠(紅)色的垃圾箱里?
(2)什么叫可回收?
(3)為什么不可回收?
4、升華幼兒經驗,討論亂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不僅不亂扔垃圾,還要少制造垃圾。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5、教師小結。
6、延伸:介紹垃圾分類的`圖片,讓幼兒在課外連線。
【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標記,學習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
2、頭飾小魚、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教學PPT
3、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教學重點: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認識
教學難點: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
【活動過程】
一、故事圖片導入。
出示小魚圖片,講述故事,小魚的"家"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小魚的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幅圖片的不同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欲望
二、教師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引導幼兒學習分類。
(出示可回收標記),提問:什么叫可回收?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出示不可回收標記),提問: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
三、考一考(教學PPT)垃圾的分類,通過PPT的展示讓幼兒加深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游戲《幫小魚整理家》
集體檢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四、觀看ppt圖片,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進一步加深幼兒的環保意識。
課后延伸:
組成"環保小分隊",檢查幼兒園的垃圾分類情況。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來,一開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們生活中的垃圾袋,從里邊出示一些常見的垃圾,將孩子帶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戲法,請小朋友嘗試根據U盤中的垃圾分類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體驗垃圾分類,作為導入環節,從本次課孩子們的表現看是比較好的。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2
設計意圖: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資源浪費的日益嚴重,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幼兒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抓好幼兒時期的環保教育是刻不容緩的。本次活動幼兒通過對垃圾分類的認識,進一步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時期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環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可回收垃圾,有多垃圾,其它垃圾并能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點:能對廢舊物進行分類,并認識相應的分類標志。
活動難點:在對廢舊物分類的基礎上,能分辨出那些是可以循環利用的。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說來信
地球媽媽生病了,他渾身不舒服咳嗽打噴嚏你們知道原因嗎?原來每天人類都會造出那么多的廢物和垃圾堆積在她的身上,使她又臟又亂,還有累,你們有什么辦法,幫幫地球媽媽嗎?
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垃圾分類
1.一般采用三角形循環的三個箭頭來表示可回收垃圾.像紙類,塑料,金屬,織物都屬于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還包括廢紙和紙制品,衣服和針織物,塑料制品,金屬。
2.大家觀察一下,這個圖標也是一個三角形,不過只有兩個箭頭,而且箭頭朝下這叫其它垃圾。
其他垃圾包括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外的廚房,煙蒂,塵土,一次性尿布等。
3.這個標志小朋友應該能猜到吧,它呢,就是有害垃圾。
像廢電池過期藥品,油漆桶,熒光燈管都屬于有害垃圾。
三、現在來考考你們都記住了嗎?
像廢電池,它屬于有害垃圾。
紙和塑料杯都屬于可回收垃圾。
西瓜皮,桔子皮它都屬于其它垃圾。
四、小朋友們,簡直太棒了,我替地球媽媽,謝謝大家!
希望大家今天回家以后把這些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老師相信在小朋友們的宣傳下地球,媽媽會越來越美的,再也不會生病了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來,一開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們生活中的垃圾袋,從里邊出示一些常見的'垃圾,將孩子帶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戲法,請小朋友嘗試根據U盤中的垃圾分類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體驗垃圾分類,作為導入環節,從本次課孩子們的表現看是比較好的。在第二個環節中孩子們來討論垃圾的用處時,個別孩子對這個概念的含義理解不夠,因此在這個環節中就顯得操作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法,往后再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能力孩子的發展水平,當然在活動中舊的體現一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置的實物分類游戲也是很感興趣,但是由于投放的材料較單一,造成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沒沒困難,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級分類的標志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志,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3
一、活動時間:
班隊活動課。
二、活動對象:
六(2)班全體同學。
三、活動目的:
1、知識和技能:通過在班級里組織主題班會,教育引導全班學生了解如何將垃圾進行分類和讓學生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逐步樹立綠色環保,愛護環境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表演小品、情景劇,展示圖片,匯報資料和朗誦詩歌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收集資料鍛煉與他人溝通、小組合作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從現在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四、活動準備:
(1)在多媒體教室內召開本次主題班會,黑板上寫好主題:垃圾分類,保護環境。
(2)同學們收集一些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和一些垃圾分類的圖片。
五、活動過程:
1、開場。
a、整隊、報數。
b、出旗,敬禮。
c、唱隊歌。
d、請出主持人。
2、活動開始。
(1)表演《地球的呼喚》
女:在無垠的宇宙間有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它身上有高山、有大海、有高原、有平原,最可貴的是它擁有生命,是我們人類生命的搖籃—地球。
男: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球母親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著它的兒女,我們在地球母親溫暖的懷抱里幸福地成長。
女:地球養育了我們人類也養育了一切生物。原以為地球是那么寬廣,不在乎帶走一片清涼;原以為地球是那么堅強,沒想到眼淚正在流淌,我們人類的破壞已讓地球不堪重負請跟隨我一起看看生病的地球。
男:地球是一個極可愛又容易破碎的星球,隨著現代科技、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的家園正在遭受破壞,地球上的空氣、水、土壤等等正在受到嚴重的污染。
(2)垃圾分類介紹
女:在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東西越來越方便人們的生活。但相應的大量的垃圾和污染也向城市席卷而來。街道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垃圾和廢物,讓人頓時有種厭煩的情緒。雖然街道上有垃圾箱,但人們仍不知道怎樣去分別放垃圾。
男: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認識我們生活中的垃圾,看看他們可以分為哪些種類;會為環境帶來哪些影響;我們又應該如何解決?請1小隊的成員來為我們講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
女: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環的垃圾,它的回收利用不僅很大程度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且它還將給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就業崗位。
男:垃圾可以為我們帶來好處,但并不是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下面我們有請2、3、4小隊的成員來為我們介紹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它又可以分成哪些種類;會對環境造成哪些影響;我們又該如何解決?
女:聽了隊員們的介紹,不知道大家是否對垃圾分類有了新的認識呢?我相信大家肯定都能夠把垃圾投放正確的地方,世界上沒有無用的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垃圾。
(3)欣賞情景劇
男,將垃圾分類只是我們保護環境的一部分,地球上不僅僅只有垃圾為我們的環境帶來威脅,還有很多我們人類不經意間的行為都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現在請以熱烈的掌聲喜歡12中隊的成員為我們表演一則情景劇。
(4)淺談我們能為保護環境做什么?
女:是的,我相信我們都不希望我們將來的子孫在這種地球上生活,那么我們可以為環保做些什么呢?有請5、6、10小隊的成員來為我們說一說,我們可以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
(5)朗誦《給未來一片綠》
男:保護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美好,希望同學們能夠做到點滴小事不忘環保。環保光靠幾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這需要我們大家都加入到校園環保活動中來,從現在開始,愛護好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為我們的未來留下一片綠色。
女:現在請8中隊的成員為我們朗誦《給未來一片綠色》。
女:我們能為環保所做的事很多,那就讓我們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吧。我想,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那么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減少一些污染。
(6)宣誓
合:現在就有我們一起來宣誓吧!
以生命的名義,我承諾:
珍視天空,關愛大地;
抵制污染,植綠護綠;
珍愛生命,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保護自然;
綠色消費,綠色人生。
宣誓人:__X
(7)輔導員講話
女:我們這次主題班會將要結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同學們牢記自己的誓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為環境保護事業作出我們的一點貢獻吧!最后請輔導老師講話,大家歡迎。
班主任:垃圾分類其實就是一個變廢為寶的過程,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為環保做很多事情,我希望全體同學積極行動起來,用我們的雙手為地球增添新綠,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環保”小衛士。
3、退旗
a、中隊長主持。
b、輔導員帶領隊員呼號。
c、退旗,敬禮。
4、結束。
中隊長:六(2)中隊“垃圾分類,保護環境”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老師和同學的參加。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4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標記,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
2.能力目標:嘗試將垃圾進行分類。
3.情感目標:體會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垃圾要分類放到垃圾桶里。
2.物質準備: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圖片,;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箱;環境污染的視頻。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標記,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
2.活動難點:能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壚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
四、活動過程
(一)聲音導入,激發興趣
1.利用哭聲引出問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小鳥為什么哭了,它的同伴怎么了? (幼兒舉手回答)原來是因為遍地都是垃圾,小鳥的同伴生病了。
2.提問幼兒怎么做才能減少地上的垃圾(扔進垃圾桶)。
(二)觀看環境污染的視頻.了解垃圾的危害。
(1) 師:小朋友友們你們從視頻中看到了什么,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呢?(幼兒之間相互討論,教師抽問某些幼兒)。
(2)師:要是我們的幼兒園變成了這樣,你們還會喜歡幼兒園嘛?(組織討論發生這種情況小朋友們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垃圾不僅會污染環境,還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環境,要把垃圾正確的放進垃圾桶里
(三) 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的.標志,幼兒認識分類標記。
(1)出示“垃圾桶”,讓幼兒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師:這里有三個垃圾桶,請小朋友看看有什么不一樣呢(抽問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哦,垃圾原來是有分類的呀,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還有廚余垃圾。
(2)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的標志師:小朋友們知道我們生活中那些是可以可回收的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教師小結:沒錯,像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是可以回收的師:小朋友那你們還知道不可回收垃圾是什么嘛?(幼兒根據經驗先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小朋友可真棒,你們說的沒錯像果皮,菜葉,這些東西啊!我們應該扔進廚余垃圾桶里面。
師:最后小朋友老師想考考你們,不可回收垃圾又是什么呢?(幼兒相互討論,教師詢問討論結果)。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都沒錯,想廢電池,消毒劑之類的垃圾就是有害垃圾,要是亂扔的話,就會危害大家的健康。
(二)、送垃圾寶寶回家的游戲
(1)師:老師這里有很多垃圾寶寶迷路了,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請小朋友幫幫忙,幫它們找到他們的家,小朋友愿意幫忙嘛?
(2)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幼兒請操作,(將提前準備好的各種垃圾圖片分散打亂邀請每位幼兒將垃圾真確分類,教師指導)。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廚余垃圾了,以后我們都要按標志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我們保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五、結束部分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和我一起出去看看幼兒園哪里有垃圾我們一起去撿一-檢吧!
六、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把垃圾標志投放到生活區,方便孩子認識,并在玩區域活動時進行垃圾分類。
2.家園共育:和爸爸媽媽一起把垃圾分類扔到相應的垃圾箱。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垃圾的分類,認識垃圾分類的標志,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2、認識垃圾是寶貴的再生資源,初步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
3、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以實際行動做好垃圾的分類。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正確地分類垃圾,合理地處理垃圾。
2、從自我做起,帶動身邊的人正確地分類垃圾。
【教學準備】
學生在課前準備的垃圾分類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主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國家一天就產生大約4億千克的垃圾,一年全國就會產生2億噸的垃圾,全世界每年約產生垃圾450億噸,這么多的垃圾如果沒有處理好,就嚴重地影響到我們這個美麗的生活環境,那么用什么方法處理這些垃圾更好呢?(進行垃圾分類)對,同學們真聰明,處理垃圾最好的方法是進行垃圾分類,我們這節班會課的主題就是《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二、分小組匯報,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老師已布置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去收集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并在小組里進行了整理,現在分小組上來匯報你們收集到的資料。
第一小組:匯報生活垃圾分幾類,它們是哪幾類,包括哪些內容。
第二小組:講垃圾分類的好處。
第三小組:介紹各種垃圾桶的顏色和標志。
第四小組:以朗讀的形式講垃圾分類的口號。(垃圾分類放,環境有保障。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要使垃圾變為寶,分類回收不可少。世界變成大花園,垃圾分類是關鍵!垃圾分類人人做,做好分類為人人!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同呵護綠色家園。眾人一條分類心,垃圾也能變成金!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利國利民。垃圾有家我送它,保護環境你我他。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第五小組: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示他們收集的資料。
三、進行垃圾分類的知識問答競賽。
同學們,相信你們聽了大家的介紹,對垃圾的知識已了解不少,下面進行垃圾分類的知識問答競賽,比一比,看哪個同學記得牢。分兩組題,第一組是必答題,每一小組必須答一道題目,組員可以補答。答對一道題五面小紅旗,準備好了嗎?
第一題請第一組作答,我國城市一般把垃圾分成幾類,它們分別是什么?(4類,可回收物、餐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第二題:四種垃圾分別應該投放到什么顏色的垃圾桶。可回收物(藍色)、有害垃圾(紅色)、餐余垃圾(綠色)、其他垃圾(灰色)
第三組:請列舉2種餐余垃圾?(骨頭、飯菜剩余物、瓜果皮等)
第四組:請列舉2種可回收物的名稱。(廢紙、玻璃、易拉罐等)
第五組:請列舉2種有害垃圾的名稱。(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
第二題:搶答題:
看來同學們對垃圾分類的知識認識可真不少。現在我們進入下一輪比賽,搶答,以舉手最快又最安靜的'小組先回答。答對一題可加兩面小紅旗,答錯了就要去掉一面小紅旗。請同學們準備。
1、西瓜皮是哪一種垃圾?(廚余垃圾)
2、舊衣服屬于哪一種垃圾?(可回收物)
3、紙巾屬于哪一種垃圾?(其他垃圾)
4、電池、打印墨盒、廢舊燈管屬于哪一種垃圾?(有害垃圾)
5、易拉罐、罐頭盒對屬于什么垃圾?(可回收物)
判斷題:
1、生活垃圾分四類,它們是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對)
2、報紙、書刊屬于其他垃圾。(錯)
3、廢棄衣服屬于可回收物。(對)
4、菜葉菜根屬于其他垃圾。(錯,是廚余垃圾)
5、果皮屬于廚余垃圾。(對)
宣布獲得勝利的小組。
四、小組討論,商量進行垃圾分類的好點子。
同學們,我們已掌握了不少垃圾分類的知識,讓我們都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來,你們有什么好的點子呢?先進行小組討論,后匯報。
五、激情引趣,強化記憶。
老師送同學們一首拍手歌,讓我們把垃圾分類的知識記得更牢固。
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手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垃圾分成四大類。
你拍三,我拍三,可回收物利用上。你拍四,我拍四,有害餐余要處理。
你拍五,我拍五,處理垃圾不含糊。你拍六,我拍六,分類習慣成自然。
你拍七,我拍七,分好垃圾笑嘻嘻。你拍八,我拍八,荔江師生頂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垃圾分類要持久。你拍十,我拍十,垃圾分類我做起。
六、師生互動,共享收獲。
開展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后,相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收獲,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收獲。
七、總結提高,唱響班歌。
教師總結:同學們,相信你們通過這節“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課,都知道怎樣對垃圾進行分類了。讓我們從自己做起,進行垃圾分類。請同學們記住,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讓我們一起唱我們的班歌《幸福拍手歌》。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6
幼兒分析:
大班孩子有一定的環保意識,知道要愛護地球,保衛地球媽媽,有著粗淺的垃圾分類經驗,但具體要如何做,然而對于垃圾如何分類對于存在一定的挑戰。根據幼兒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學習特點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討論將零散的經驗加以提煉,從而正確進行垃圾分類。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并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圖片。
如:花生殼、枯萎的花、生銹螺絲、廢舊電池、稻草等等;ppt和視頻短片。
2、知識準備:
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知識。
活動流程
活動版塊活動內容與呈現方式
一、談話導入——引出垃圾桶的愿望。
二、視聽結合——了解垃圾桶的愿望。
三、操作體驗——實現垃圾桶的愿望。
四、拓展經驗——升華垃圾桶的愿望。
提問:孩子們,你們有愿望嗎?是什么?
出示垃圾桶圖片:看,今天我帶來了誰?
猜測垃圾桶,它會有什么樣的愿望呢?
1、垃圾桶自述,了解垃圾危害。
播放音頻讓幼兒傾聽垃圾桶的自述了解垃圾危害。
師:孩子們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1、出示垃圾桶,讓幼兒觀察。
提問:看,這垃圾桶上面有什么標志?
這些標志代表什么意思?
2、操作體驗,學會分類。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圖片
①自主操作,嘗試分類。
規則:
a、四人一組,合作操作。
b、先觀察圖片,集體討論再分類。
②觀看視頻,二次分類。
觀看短片《健康環保從垃圾分類做起》
提問:看清楚了嗎?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又是有害的?
提問:那你們想知道可以回收的垃圾是怎么樣回收再利用的'嗎?
觀看視頻:塑料瓶回收再利用
師:孩子們,如果你們在生活中能夠做到不亂扔垃圾、分類投放垃圾、愛護環境幫助垃圾桶實現了它的愿望,它會更加開心快樂。預設:舞蹈家、老師、科學家……
預設:
1、不亂扔垃圾
2、要把垃圾分分類
3、裝滿滿的垃圾……
預設:不能亂丟垃圾、要愛護環境……
認識可回收、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標志。進入游戲環節,幼兒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是以幼兒身邊事物出發,幼兒更易理解,及日后的作用。讓幼兒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貼切事實本身,在幼兒理解范圍。對幼兒對環境意識方面有很大的認知得提高,促進幼兒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繪畫,給幼兒自由的心理想像空間,展現出幼兒的心理向往。情景表演起到了師生互動,增加師生感情。活動效果很生動,有趣。建議組織一次幼兒愛護公共設施環境的活動。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7
活動目的:
1、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到合理處理垃圾,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掌握相關知識,初步學會給垃圾分類,能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有關垃圾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什么是垃圾
垃圾就是沒有用的、準備扔掉的東西。
二、垃圾到哪里去了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里去了嗎垃圾處理的通常方法大多處于傳統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萬畝土地;并且蟲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地污染環境。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生產著垃圾。
三、了解垃圾的危害
出示有關垃圾危害的資料,請大家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垃圾的害處。
小結:垃圾氣味難聞,破壞風景;垃圾侵占土地,使人們生活的地方越來越小;垃圾中的病毒、病菌會讓人生病。
四、分類處理垃圾的優點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垃圾,一旦分類回收就都是寶貝。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分類處理垃圾的優點:
1、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占地。
2、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3、變廢為寶: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五、認識垃圾分類標記,學會垃圾分類
出示新型垃圾箱照片,說說它的外形特點。
如今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進行垃圾分類。
2、樹立環保意識,養成分類處理垃圾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視頻、課件、幼兒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活動過程:
一、對比照片,了解垃圾是哪里來的
二、結合圖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記
1、幼兒討論:如何清理公園的垃圾
2、結合圖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記
3、播放視頻,了解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
4、幼兒討論,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教師小結,垃圾分類擺放的好處
三、電腦游戲、操作活動,進行垃圾分類
1、電腦游戲,幼兒判斷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兒分散操作送垃圾
3、師生一起檢查講評幼兒垃圾分類情況
四、談話小結,進行教育
鼓勵幼兒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能進行垃圾分類
延伸活動:可回收垃圾經過人們處理還是有用的,人們怎么處理這些可回收垃圾,請大家回去查一查,把你知道的處理垃圾的知識告訴大家。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制作一張家里垃圾記錄表,認真填寫。
2、搜集并了解有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個、幼兒分類用的生活垃圾、幼兒分類用的小垃圾箱。
4、分類垃圾箱大掛圖、垃圾分類圖片。
【活動過程】
1、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師:孩子們,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任務,請大家記錄這幾天家里產生的垃圾,你們完成了嗎?(完成了)快把記錄結果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1)小組交流。(拿著記錄表,互相說說)
(2)個幼介紹。(誰想把記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
每天我們的家里會產生許多垃圾,主要有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廚余類、有毒有害類垃圾。這么多垃圾你們平時是怎么處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類放進垃圾箱"師說:你在哪兒看到分類垃圾箱的?)
2、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師:老師這兒就有兩個垃圾箱,我們快來看看!
①提問:仔細觀察,你們發現了什么?(顏色、標志)(找兩三個孩子說)這是什么標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這是可回收標志,這是不可回收標志。回收以后經過特殊處理能再為我們服務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該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應該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討論垃圾分類方法。
師:咱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后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①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劃圈的,再說不劃圈的)
②提問:誰愿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③個幼回答。
小結:
哦,原來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廚余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
師:咱們剛才分的特別好,老師特別佩服你們!為什么要將垃圾分類處理?
幼兒自由回答。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10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是主題活動“垃圾知多少”中的一個小活動,主題活動源于生活中多數幼兒出現了把廁紙垃圾、骨頭倒進了紙張垃圾桶的現象,并且不知道為什么要分開放這些垃圾。所以我們一起了解了許多關于垃圾的初步知識:垃圾的產生、垃圾的種類、垃圾的處理方法、分類垃圾桶的作用與類別。本活動在了解垃圾分類的基礎上,幼兒按照類別分組設計垃圾桶標志,并以游戲的形式將周圍的垃圾分類投放。讓幼兒把學到的垃圾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把垃圾分類意識、環保意識植根于幼兒心中。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垃圾桶的分類標志,增強幼兒將垃圾分類的意識。
2、給生活中的垃圾分類,讓幼兒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并運用到一日生活中。
3、在設計垃圾桶標志的過程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班級里的三個垃圾桶、四種垃圾桶的圖片、黑色筆、“可回收的垃圾”“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的字條以及白紙若干、實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樹葉、鉛筆頭等)。
2、經驗準備:
(1)幼兒有初步的垃圾分類的知識,并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義。
(2)初步感受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重點:把垃圾分類與幼兒的一日生活聯系在一起。
難點:分組進行垃圾桶標志的設計。
活動過程:
1、結合生活經驗,導人活動。
回憶去過的師大校園內的垃圾清理站,并說出師大院子里有哪些類型的垃圾桶。出示垃圾桶標志的圖片(可回收、廚余垃圾、其他垃圾、電池垃圾桶)。
教師:我們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
幼兒:因為有的垃圾是可回收的,有的垃圾就直接埋了。如果不分類,可回收的也就不能用了。
教師:教室里每天都會產生許多垃圾,我們把教室中的垃圾進行分類,應該用幾個垃圾桶?
幼兒:三個,有放廚余垃圾的,有放可回收垃圾的。
幼兒:還需要一個其他垃圾桶,放衛生紙、掃地時的渣子、灰塵。
2、設計垃圾桶標志。
(1)利用墻飾中展示的分類垃圾桶圖片引出問題:如何區分不同類型的垃圾桶?
共有三種類型的垃圾桶:廚余垃圾(水果皮、骨頭、魚刺等);可回收的(廢紙張等);其他垃圾(廁紙、擦鼻涕紙等)。
教師:三個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樣來區分它們呢?
幼兒:它們的顏色不一樣,綠色作廚余垃圾桶、紅色作可回收垃圾桶、藍色作其他垃圾桶。
教師:這樣可以,可是我們的弟弟妹妹不知道垃圾中有哪些可回收垃圾,我們怎樣讓他們一看就明白放什么垃圾?
幼兒1:畫出來。
幼兒2:可以把垃圾的照片貼上去。
教師:貼照片也是一種辦法,今天我們來試一試用畫的方式。
(2)幼兒設計垃圾桶標志。
①介紹材料、合理分工。
教師:有三個垃圾桶標志要設計,小朋友有十二個,怎么來分工呢?
幼兒l:幾個人設計可回收垃圾桶,幾個人設計廚余垃圾桶……
幼兒2:正好十二個小朋友,分三組,四個小朋友一組。每組幼兒是否又有分工?
教師:每組有四個小朋友,怎樣分工來做呢?
幼兒:有的來剪字、有的來畫畫就行。(教師引導幼兒協商分工的方法)
②動手設計垃圾桶標志。
引導幼兒根據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垃圾進行有目的的設計,進一步鞏固垃圾分類的知識。
幼兒在設計標志過程中,有的剪字,有的繪畫,一邊做一邊討論著教室中經常會產生的不同種類垃圾的畫法。
3、做好垃圾桶標志后,玩“垃圾分類”小游戲。
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易拉罐是否要扔?鉛筆頭屬于什么垃圾?
教師: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們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幼兒:可以,我來扔。
教師:你們舍得把它扔掉嗎?
幼兒:咦,舍不得。我們還做美工呢!
教師:鉛筆頭是什么垃圾?
幼兒:有毒的。
教師:鉛筆外面一層是木頭做的沒有毒,但是把鉛筆芯和外面的木頭粘在一起的黏合劑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鉛。
幼兒:鉛多了對身體不好,應該扔到有其他垃圾標志的桶里。
4、延伸活動。
給幼兒園的其他班級的小朋友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鼓勵幼兒將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帶回家里,在生活中運用。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又回歸到幼兒生活。活動產生于幼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對有關垃圾知識的了解及垃圾分類標志的設計與運用,解決了遇到的問題,并在實際使用時不斷修正、鞏固與完善。例如,幼兒每次扔垃圾都會看自己設計的標志。有一次,我準備扔廢紙,傅弘毅還提醒我:“老師,紙要扔到可回收垃圾桶中。”說明垃圾分類的意識已自然地植根于幼兒生活中。
(2)在目標和活動形式的確定上,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的內容符合幼兒興趣,同時又具有一定挑戰性,有利于幼兒動手動腦。
2、活動中的不足:
(1)進入垃圾桶標志設計的環節有點急,對垃圾桶標志的.分析不夠深入,造成剛分組后孩子們不知如何人手,思路不夠清晰。
(2)活動在星期一進行,周末沒有提示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垃圾問題,讓幼兒對上周的活動有所遺忘,也為幼兒的設計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主要內容:
1、活動目標明確,教師指導重點突出。活動過程的展開有層次性,從前期鋪墊,到設計標志以及在生活中運用,活動層層深入,教師能夠比較明晰地把握每個層次活動的重點并給予幼兒相應指導。
2、注重發揮墻飾的支持作用。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不能判定某物品是屬于哪一類垃圾時,能夠主動參照班級的墻面布置幫助自己判斷,從這點來看教室內的環境布置起到了很好的隱性教育作用。
3、教師對幼兒的已有經驗把握得不夠充分。活動中幼兒不是很清楚地知道不同類的垃圾具體有什么,因此在畫垃圾標志時幼兒的速度有。白慢。同時,在設計好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認識不同類垃圾的圖形標志。鞏固幼兒獲得的新經驗。
4、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口語化。教案上的文字不適宜直接作為教學語言,對于幼兒來講比較難懂,教師應該使自己的語言更好地為幼兒接受,為教學服務。
5、建議教師在選擇活動材料時關注幼兒已有經驗。活動中鉛筆芯的仞子難度大了一些,類似這樣容易引起爭論的材料、沒有定論的材料盡量才要提供給幼兒。可先引導幼兒探究更多的、分類明確的垃圾材料,可以翅漸拓展到生活中常見的、不僅僅局限于教室中的物品。
綜合評析:
1、活動產生于幼兒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最終又自然地走向生活實現了“生活教育”的理念。教師能夠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西時地引導幼兒進行相關經驗的拓展,并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幼兒將獲得雕相關經驗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之中,真正體現了《細則》中提出的“教蔭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的精神。
2、在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教師目標明確、條理清楚,當幼兒郇表現出乎教師的意料時,教師能夠及時進行調整,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絲驗自發地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能夠發揮環境的教育作用,將幼兒收集的資料以及在每次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呈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梳理學習經驗,而且能夠將小組的學習經驗傳遞給班級中的其他幼兒使同伴之間的學習資源能互相分享。
3、在小組合作反思中,要聚焦于活動中的某一關鍵問題進行反思。如在設計垃圾桶的環節,教師個人反思時認為該環節時問安排有點急,對垃圾桶標志的分析不夠深入,造成剛分組后孩子們不知如何人手,而小組教師發現幼兒設計的速度較慢,其實二者所言為同一現象,應該共同深入分析,及時發現問題產生的實質即教師未能把握幼兒的已有經驗,沒有給予幼兒充分的經驗支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出適宜的教育調整策略。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與生活的關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嘗試給垃圾分類。
3.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分類投放垃圾,提高分析、分類、比較的能力,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能。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已做過垃圾填埋和廢電池養花實驗
物質準備
做紙漿工具、實物垃圾和三個垃圾桶、錄像機、紙和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提問:什么是垃圾?環衛工人為什么要每天清掃垃圾呢?今天我們撿來的垃圾該怎樣處理呢?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認識有機垃圾①提問:菜葉等垃圾腐爛后會有什么用? (學習詞:有機垃圾)還有哪些也是有機垃圾?
②看錄像一,回憶菜葉的變化,了解菜葉等垃圾在土中會腐爛,這些垃圾可以慢慢變成肥料,讓其他植物長得更好。
2.認識有害、有毒垃圾①看錄像二,觀察塑料袋的變化,并與菜葉的變化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塑料袋不會腐爛,只會越積越多污染環境,造成白色污染,動物不小心吃了會有危險,我們把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盡量不用或少用這些東西,保護環境。
②提問:我們小朋友都知道還有一種垃圾有毒,是什么?誰來說說廢電池對我們的危害?
③看錄像三,了解廢電池的毒害,知道電池要作特別處理。
④提問:還有哪些也是有毒有害垃圾?
3.幼兒觀察教師做紙漿實驗,認識可回收垃圾。
提問:老師是怎么做的?你發現了什么?
得出結論:紙可以化成紙漿再造新的紙,紙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 (學習詞:可回收垃圾)提問:可回收垃圾還有哪些?
三、垃圾分類
1.讓幼兒觀看有關垃圾分類回收過程的錄像片斷,然后說說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產品。
2.認識“回收利用”標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標志,讓幼兒根據圖意猜測該標志的含義,并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志。
②講解“回收利用”標志含義,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為什么?(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制造出新的產品。)
③啟發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志圖,并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為什么?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④將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圖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⑤教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凈化環境,保護資源。
3.請幼兒將垃圾分類放入三個桶內。
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進一步分類(1)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處理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貼有標志的5只垃圾分類裝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志分類。
(3)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幼兒園的垃圾,并進行分類
4.學習制作垃圾標記及分類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制作標記來區分垃圾桶。
教師:“老師的垃圾桶都一樣怎么辦呢?我們該做什么樣的標記呢?”
(2)幼兒分組進行設計垃圾桶標記,在白紙卡片上畫標記。
(3)展示各組幼兒設計的標記,請幼兒介紹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標記。
(4)教師給每組幼兒提供垃圾桶,請幼兒粘貼標記。
(5)教師和幼兒共同觀察彼此的標記并說說其含義。
5.活動延伸:
請幼兒去查找一些不能確認分類的垃圾資料。將垃圾分類桶放置活動室一角,幫助幼兒繼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12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常識。
準備:
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個(紅、綠、藍、白)、分類標簽(金屬、玻璃、塑料,有機物)、一袋準備扔掉的垃圾(紙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殼、易拉罐等物)。
活動與指導:
1、提議:垃圾分類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還可以減輕垃圾場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垃圾分類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分類。
(1)請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這袋垃圾里的物品進行分類,說說分類的理由。教師根據其分類情況給予肯有或建議。引導孩子們發現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紙、果、殼、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對土地無危害的?(紙、果殼)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種情況:有機物、金屬、玻璃、塑料。
(2)請幼兒把這些垃圾和分類標簽對位。
(3)請幼兒議論哪些顏色的桶適合放哪類東西?教師引導幼兒發現下面的對應關系:綠色:有機物;白色:塑料;藍色:玻璃;紅色:金屬。然后將分類簽貼于桶上。
3、考查幼兒對分類知識的掌握。
教師提供若干物品,請幼兒說出應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斷。
4、把垃圾分類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兒這樣去做。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13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垃圾與人類的關系,知道我們可以變廢為寶。
2、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垃圾桶、圖書、照片等。
(三)活動流程:
討論活動——查找資料——交流表述——延伸活動。
(四)活動過程:
1、討論活動
出示垃圾筒,引導幼兒討論:
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沒有用?
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么樣?
那我們該怎么辦?
2、查找資料
(1)和好朋友一起找一找,看一看處理這些垃圾有什么好辦法?等會兒來告訴大家,好嗎?
(2)幼兒自由結伴進行,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
3、交流表述
(1)請每組的代表來交流自己一組找到的處理垃圾的方法。
(2)播放電腦課件,引導幼兒觀看并對垃圾分類有進一步的了解。
4、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14
學習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培養把垃圾分類放進廢物回收箱的習慣。
合作制作并裝飾可回收垃圾箱,培養合作能力和創造性。
活動準備
事先在小塑料瓶上貼上五官和手腳。
媽媽和男孩手偶。
風車。
大紙箱。
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小組
1、老師出示小塑料瓶、媽媽和男孩手偶,講故事《小塑料瓶的命運》:
津津喝完果汁,就把空的小塑料瓶扔進了一個垃圾箱,(向幼兒提問:“你喝完果汁后,怎樣處理空塑料瓶?”)
小塑料瓶在垃圾箱里大聲喊:“錯了,錯了,快救我出來!”
津津媽媽聽見了,就走過去看是怎么回事。小塑料瓶對媽媽說:“我還有用呢,可是津津卻把我扔到了‘不可回收垃圾箱’里了,請把我放進‘可回收垃圾箱’吧!”媽媽說:“噢,原來是這么回事呀!津津,快來把小塑料瓶放進‘可回收垃圾箱’,這樣小塑料瓶就可以被回收,變成有用的東西了。”津津便把小塑料瓶重新放進了“可回收垃圾箱”里。
小塑料瓶說:“幸好小朋友把我放到“可回收垃圾箱”里了,否則我就會被送到垃圾處理場,永遠被埋在地底下了。”(向幼兒提問:“什么是垃圾處理場?”)
這時候,小塑料瓶看見可回收垃圾箱里還有許多其他大大小小的瓶子,它們七嘴八舌地正在猜測自己將來會被重新制造成什么。有的說自己會變成一張地毯,有的說自己會變成滑梯,垃圾箱里一下子變得十分熱鬧。小塑料瓶心想:“我又會變成什么呢?”
過了幾天,大大小小的瓶子都被運到一個工廠里,在那里重新加工,小朋友,你猜小塑料瓶最后變成了什么?原來,小塑料瓶變成了津津新買回來的風車!
2、展示幼兒帶來的廢紙、塑料瓶、鋁罐、充電電池,提議在班上舉行“垃圾分類大行動”,幫助塑料瓶、鋁罐、廢紙、充電電池找個合適的家。請幼兒想想可以用什么來收集垃圾。
3、請幼兒分組利用四個大紙箱制作可回收垃圾箱,制作前與幼兒討論:
每個垃圾箱分別用來收集什么垃圾?
怎樣能讓人明白那是收集什么垃圾的'垃圾箱?
這些垃圾是可回收的,還是不可回收的?什么樣的標志表示“可回收垃圾”?
4、鼓勵幼兒發揮創意,各組利用不同的美工材料裝飾自己制作的垃圾箱。
5、請幼兒將帶來的各種物品分類放進自制的垃圾箱里。
6、將垃圾箱放在活動室門口,收集幼兒園的各類廢品。本主題結束時,老師可以和幼兒將收集來的各種廢品集中進行處理,如:賣給廢品回收站,或利用一些廢品做手工活動。
活動評價
能與同伴合作制作可回收垃圾箱。
有分類投放各類垃圾的意識和習慣。
能正確地將廢紙、塑料瓶、鋁罐和充電電池分類,并放進分類垃圾箱。
活動建議:
向幼兒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處理可回收垃圾的方法,如:在中國香港,社區和路邊都設有不同顏色的廢物回收箱,用來分類收集不同種類的可回收垃圾,其中黃色回收箱收集鋁制飲料罐,藍色回收箱收集廢紙,咖啡色回收箱收集塑料制品,還有專門的回收箱收集廢舊的充電電池。
要特別注意幼兒的衛生和安全。
2024垃圾分類主題教案精選篇15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物體標記將相應的物體歸類擺放。
2、樂于參與數操作活動,鍛煉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已帶領幼兒在園內撿拾過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今天,教師里來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們是誰?他們的名字叫__標記。(幼兒先觀察再練習講述)
2、教師操作情境表演,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以標記的角色講述)我今,請保天是來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樣子和我長得一樣,請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籮筐里,好嗎?
3、幼兒嘗試操作。
請兩名幼兒上前看標記將可樂瓶和葉子放在貼有相應標記的籮筐里,其余幼兒在一旁檢查。(教師看操作情況給予指導)
4、幼兒獨立操作,教師提醒幼兒看清楚標記再擺放垃圾。擺放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檢查操作結果。
5、延伸活動:帶領幼兒到居民小區撿拾垃圾并按類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