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1
教材特點:這是一篇講讀課文。運用對比的方法寫貓的古怪性格。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間。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生動具體地敘述了小貓的淘氣可愛和大貓的古怪性格,激發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
2.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段意,并用串連各段段意的方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朗讀課文,背誦第二段。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生動具體地敘述了小貓的淘氣和大貓的古怪性格,激發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難點:
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段意,并用串連各段段意的方法歸納課文中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分段讀課文,了解內容
1、串連各段段意,歸納課文主要內容,背誦第二段。
2讀課文分段
第一段(1----3):介紹了貓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寫滿月的小貓可愛。
請你用串連各段段意方法歸納主要內容:(貓的古怪性格和剛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二學習第一段
1貓的古怪性格表現在哪里?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古怪”是形容貓的性格特別,很難捉摸。課文從三方面描寫的性格有些古怪:
[1]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
[2]貓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不理不睬,一聲不坑;
[3]貓即膽小,又勇猛。
表達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貓的叫聲是否總是那么動聽,為什么在作者的耳中會是“豐富多腔”的?(展開討論,再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第二段:思考完成。
[1]用()畫出描寫“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的句子。
[2]抓詞語說理解,談體會。方法:讀句子,話詞語。
(滿月的小貓淘氣又可愛,它腿腳還不穩就淘氣。在它的眼里什么都是它的玩具,而且玩就沒個完。摔跟頭它不怕,摔疼了也不哭,而且肆無忌憚在花盆摔交,抱著畫枝打秋千,致使枝折花落,盡管滿月的小貓到處闖禍,毀壞東西,但作者卻更加喜愛這生機勃勃,天真可愛的小貓。
[3]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抒發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4]再讀課文,用串連各段段意義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介紹了貓的性格古怪和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板書:貓
~老實、貪玩、盡職~溫柔可親、一聲不吭
一性格古怪膽小,勇猛喜愛耍個沒完之
二淘氣|摔疼了也不哭天真可愛|摔交打秋千
作業:
一組詞
1形近字組詞
性()憂()職()凝()
姓()優()織()疑()
癢()稿()淘()耍()
樣()搞()掏()要()
跌()辟()跤()憑()
秩()僻()校()算()
2多音字組詞:
的折
二填空組成詞語
無()無()生氣()()性格()()閉息()()
變化()()()()可親
三造句
無憂無慮
四背課文(第4自然段)
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受,重視情感體驗。
2、運用合作討論式教學解決學生理解難點。
3、重視朗讀體驗,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加深感染。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感受
1、自己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誰愿意自告奮勇站起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
3.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就說什么?可一句話,也可以幾句話。
二、再讀質疑
1、拿起筆來默讀課文,看看有沒有自己不理解或有問題的地萬,請在書上做上記號。
①人被凍死是很痛苦的,為什么軍需處長死的時候這樣鎮定、安詳?
②課文中兩次寫到將軍"愣",分別是什么意思?
③軍需處長的身體怎么會成為"豐碑"?
④將軍為什么莊嚴地向這位軍需處長敬禮?
⑤為什么"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呢?
2、全班交流自己的問題。
三、合作討論問題
1、方法:自由組合,幾人一組討論剛才提出的.自己感興趣的1一2個問題。
第二課時
一、重點學習討論
㈠人凍死時是十分痛苦的,為什么軍需處長被凍死時那樣"鎮定、安詳"?
1、出示第7小節,指名朗讀。
2、討論:為什么他死得這樣安詳、鎮定呢?
3、想象一下他犧牲前的所做、所想(為什么坐下來,為什么吸煙,為什么左手向前伸?)
4、這是一位怎樣的軍需處長?
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二、重點朗讀9一13小節。
1、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2、自告奮勇展示。
3、教師點撥、指導。
三、升華情感
1、為什么被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豐碑"?
2、為什么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呢?
3、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板書設計:
豐碑一尊塑像——→一座豐碑
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3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通過反復閱讀,知道徐霞客“奇”在哪里,領悟課題中“閱讀大地”的含義。
△3.品詞析句,體會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艱難、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
發展性目標:
1.品詞析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3.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質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閱讀大地的徐霞客》,看到課題你有哪些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學習生字。
3.提問: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品詞析句。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徐霞客“奇”在哪里?邊讀邊做批注。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課題《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你對閱讀大地是怎樣理解的?
此時你對徐霞客這位奇人產生了怎樣的感情?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讀課題。
五、作業超市。人看病,觀眾在家中通過網絡觀看演出。
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和書寫“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通過“金鑰匙”的提示,進一步體會通過描寫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的方法。
3.積累格言警句。
4.讀通、讀熟寓言故事《葉公好龍》,明白它告訴我們的做學問、做人的道理。
5.合理想象,以“我學會了七十二變”為題續編故事。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教學語海拾貝以及自主閱讀部分
2.圍繞“假如我學會七十二變”展開豐富想象
教具準備
1.詞語卡片
2.《論語》相關資料3.孫悟空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開火車讀詞語超市中詞語,讀完后集體正音。
2.教師強調容易讀錯的字,并強化讀。
3.看第二部分的要求會寫的詞語,說一說記住這些字形的方法。
4.聽寫第二部分詞語。
二、金鑰匙
1.讀“讀鑰匙”的內容,說一說告訴我們什么寫作方法?
2.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代出通過描寫傳神的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句段。
3.試寫一段對話,表現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4.展示對話,學生評價。
三、格言警句
1.出示三個出自《論語》的格言警句,學生自讀。
2.說說三個句子的大概意思。
3.小結三個句子一般用在哪個方面,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4.學生談談自己對《論語》的了解。
四、自主閱讀
1.學生自讀古文寓言《葉公好龍》,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對照下面的字詞注釋和大意,了解文章的意思。
3.《葉公好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葉公這樣的人嗎?
5.在學習上、特長培訓方面,你有沒有類似的情形呢?你學習了這則寓言故事受到了什么啟發?
6.寫出你讀過的寓言故事的題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圍繞“假如我學會了七十二變”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說自己可能遇到的人和事,編故事,說給同學聽。
教具準備:孫悟空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你們美好的心靈世界里一定裝滿了一個個美好的愿望,當你看到孫悟空變幻無窮的非凡本領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會七十二變該多好;當你學習感到疲倦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該多好;當你看到病魔奪去一個人的生命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是一名神醫該多好……讓你的愿望今天就能實現,當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將你的愿望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為現實,是完全可能的。
同學們,你們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寫下來呢?
二、引導領悟寫法
為了幫助學生領悟假設類想象作文的寫法,教師課前先布置學生廣泛搜集有關假設類想象文章,并在瀏覽的基礎上做好摘錄筆記,然后組織課堂討論,提示其規律。
1.課堂討論,激活記憶
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搜集、閱讀了有關假想類想象作文,想一想:在你讀過的這類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呢?假想類想象作文與一般的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2.歸納小結,揭示寫法
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要寫好假想類想象作文,必須把握哪幾點呢?在組織學生廣泛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小結,并提示以下寫法:
(1)根據自己的愿望,推測有理有據,情節要生動有趣。
(2)想象要大膽、合理,推測有理有據,情節要生動有趣。
(3)所寫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應當有人的思維和人的行為。要讓他們像人那樣說話、做事。
三、啟發點撥,指導選材
1.啟發談話,開拓選材思路
同學們,寫假想類想象作文,寫什么都可以。如果你對流逝的時光、對古老的.歷史有一種“揭開謎底”的欲望,你可以把時光想象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學習感到困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鳥,一條魚,一只老鷹……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癥的病人在死亡線上掙扎,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藥丸,一位名醫……每個人的興趣受好不同,生活經歷不一樣,因此,每一個人想象的內容應該是程式各樣、豐富多彩的。
2.獨立選材,分組互議
出示題目《假如我會七十二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印象將題目審清,然后引導學生分四小組討論,說自己選擇這個材料的理由。
四、扶放結合,培養能力
為了減緩訓練的坡度,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采取“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寫→獨立構思表達”這一由扶到放到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1.指導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寫假設類想象作文。
2.引導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材料獨立構思表達。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指導學生練習寫毛筆字
教具準備:毛筆、墨水、紙
教學過程:
一、出示要寫的字,掌握結構
1.學生讀一讀
2.指名說說這三個字的結構
3.指名反饋,教師強調
二、指導寫好毛筆字
1.教師示范寫,學生觀察
2.指名說說書寫要點
三、集體評議
四、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5
教材簡析
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皇城沙灘,海浪、陽光、礁石也同樣讓人留戀往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發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
教學目標
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這一段時間,這個單元的課文讓我們的視線始終停留在美麗的大自然上,通過調查,我們不僅了解了自然景觀的環境狀況,你一定想把它記下來是吧,那么,這節課我們就在上節課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再寫。師巡視個別指導。
習作指導(同時學習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1、學了這一組課文,又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今天來寫一寫我們尋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記憶,哪一處自然景觀令你印象深刻?
⑴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風景區,如黃山、杭州西湖、雁蕩山、天河風景區。
⑵也可以是身邊的.微型景觀,如海邊沙灘、公園(校園的)一角。
⑶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邊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準備怎樣去寫呢?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以及上節課同學們的介紹,對你有何幫助?
⑴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讓人讀來視野清新。
⑵把筆墨多花在所寫的自然景觀的特色上。
⑶聯系“我的發現”:
我們一起去聽聽小林小東的發現。你有何發現?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把受到的啟發是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4、要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平時的詞匯語句的積累,出示“日積月累”:
⑴看看下列這些詞句對你有何幫助?
自由讀,指名讀。
⑵你發現了什么?
(每一組中的兩個句子的寫法是一樣的,四組各有特色。)
⑶你最喜歡哪一組?為什么?在哪兒運用比較合適?
⑷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特別的句子?試著說幾句。
⑸課外去找一找這樣有意思的句子,課下交流。
5、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難題。
6、學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讀自己的大作,默讀皆可)。
7、課外寫作文。
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及14個新詞。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通過對課文的了解,學習藺相如機智勇敢,不畏__,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和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并從中得到啟發和教育。
4、弄清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系。
5、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概括人物特點,理清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的7個生字詞,理解文中的幾個成語。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重點、難點: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設計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給你們看一幅圖片(出示圖片),圖片上的那兩個人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這就是我們在新課文《將相和》的學習中所要探討的問題。下面大家打開課本第91頁,第18課——《將相和》。
1、出示課題《將相和》。老師上節課已經叫大家預習了,現在老師問你們:這里的“將”指誰?(廉頗);“相”指誰?(藺相如);“和”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2、教師介紹時代背景:
故事發生在“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時期,當時秦國是大的一個,它總有吞掉其他國家的野心。因此,當時一些中、小國家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關系到國家興亡的重大意義。《將相和》的故事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瀆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其意思。
2、注意幾個字:
允:“yǔn”不念“rǔn”;要與“充”區別;
削:xūe削弱xiāo削鉛筆
藺:lìn藺相如闌:lán闌尾炎
秦:上下結構臣:半包圍結構璧:上下結構
頗:部首是“皮”或“頁”辱:部首是“辰”或“寸”
3、借助工具書理解課文中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
理直氣壯:指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完璧歸趙: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趙國,常用來比喻物歸原主。
攻無不克:攻城奪地,沒有拿不下來的。
戰無不勝:形容強大無比,每戰每勝。
負荊請罪:自己犯了錯誤,主動請求責罰,賠禮道歉。
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三、聽課文錄音,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文章劃分結構段,并用小標題歸納段意:
第一大段(1—10):寫“完璧歸趙”的故事。
第二大段(11—15):寫“澠池之會”的故事。
第三大段(16—18):寫“負荊請罪”的故事。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預習思考練習2。
3、抄寫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將相和》這篇課文,現在我們回憶一下整篇課文一共分多少段?(分三大段)每一大段的段意是什么?(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三個故事,那么每一個故事的之間究竟是怎樣聯系起來的呢?我們今天就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主要交代了時代背景)
2、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后面三個故事發生的總起因)
三、閱讀分析第一個故事,思考問題: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怎么樣?結果怎么樣?
起因:秦國自以為強大,想騙取趙國的寶物和氏璧,趙王很著急。
經過: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畏__的精神與秦王斗智斗勇。
結果: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2、秦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換和氏璧,趙王為什么非常著急?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課文第三自然段: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3、藺相如是在什么時候出現的?這樣對表現人物品質有什么用處?
藺相如是在趙王與眾臣“為難”的時候出現的。因為大家都覺得很為難,而藺相如知難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機智勇敢的精神。
4、閱讀第8自然段,找出表現藺相如機智勇敢的動詞。
(捧、退、靠、舉、撞等)
5、藺相如是真的要捧著寶玉撞柱子嗎?他要求舉行典禮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對上文有了較深的理解,同學們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應允是真。因為前面講過秦王對寶玉愛不釋手,所以他絕不會眼看著寶玉被藺相如抱著撞碎在柱子上,這也是藺相如機智之處。他要求舉行典禮,其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造成這樣一種聲勢,讓世人都知道秦與趙國以城換寶;另一個就是拖延時間,好派人把和氏璧及時送回國。
6、仔細讀課文第8、9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藺相如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機智與秦王展開斗爭做到完璧歸趙的?(學生自由發揮)
四、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二個故事,齊讀11—15自然段,思考問題:
1、“瑟”是什么?“缶”又是什么?
瑟——古時候的一種彈奏樂器。
缶——瓦制的器皿。(瓦罐)
2、誰提出澠池之會?為什么提出?
秦王提出澠池之會,目的是為了報復。
3、趙王決定怎么做?
趙王決定由藺相如陪同前往赴約。
4、藺相如為什么逼秦王擊缶?
(秦王叫趙王鼓瑟并叫人記錄,表示秦趙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趙國。藺相如逼秦王擊缶,也叫人記錄,維護了趙國的尊嚴。)
5、文中哪些句子表現了藺相如的勇敢與機智?
第13自然段中的最后三句話。
6、秦王擊缶后,為什么“不敢把趙王怎么樣?”
(因為秦王知道了趙國文官藺相如和武官廉頗的厲害,所以他不敢把趙王怎么樣。)
五、自學第三個故事。
1、學生按照上面兩個故事的學習方法閱讀分析第16—18段,畫出重點詞句。
2、檢查自學情況:
(1)廉頗為什么不服氣?
因為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2)“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這句話表現了廉頗的什么性格特點?(反映了廉頗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后果,弄清楚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及三個故事與整篇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3)藺相如是怎樣做的?他為什么避著廉頗?文中哪些句子說明了原因?從這可以看出藺相如的什么品質?
藺相如盡量避開廉頗,為的是避免兩人之間發生矛盾。
句子: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這段話表現了藺相如識大體,為國家利益著想,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
(4)廉頗為什么“負荊請罪”?用文中的句子說說他是如何“負荊請罪”的?從這里可以看出廉頗的什么品質?
①因為廉頗居功自傲,與藺相如鬧不團結,而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處處避讓廉頗。他的那些深明大義的話和處處避讓的行為深深地感化了廉頗,使他覺得自己心胸狹窄、羞愧難當。于是去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②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
③從這可以看出廉頗知錯能改的優秀品質。
3、總結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起因:廉頗不服,想找機會羞辱藺相如,將相之間產生矛盾。
經過:藺相如處處回避、忍辱退讓。
結果: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這三個故事,對大家有沒有什么啟發?
(我們要學習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和學習廉頗知錯能改的精神,在平常的班級活動中,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把班集體搞好。)
七、布置作業:
1、復述這三個故事。
2、根據“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寫一篇至少400字的感想。
附板書設計:
起因:秦強大,欲騙取和氏璧
完璧歸趙經過:藺相如與秦王斗智斗勇(捧、退、靠、舉)
結果:完璧歸趙
將
起因:秦王要報復
相澠池之會經過:鼓瑟、擊缶、拼了
結果:維護了趙國的尊嚴
和起因:廉頗不服氣(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負荊請罪經過:脫下、背上、上門請罪
結果:將相和
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7
教學內容:
指導練習第5、6、7題。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省略號的用法。
2、能把表示反問的句子改寫成表示肯定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教學過程:
一、指導練習第5題。
1、找出本單元課文中有省略號的句子,讀一讀說說它們的用法。
2、逐句讀讀,體會句子意思,說說省略號的用法。
3、仿照例句,寫幾個有省略號的`句子。
二、指導練習第6題。
1、讀例句,明確練習要求。
(1)指名讀例句,說說句子的意思。
(2)比較上下兩個句子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3)指名讀一讀這兩個句子,要求讀出不同的語氣。
2、指名優等生改寫第(1)句,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3、指名中等生改寫第(2)句,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三、指導練習第7題。
1、讀題,明確練習要求。
2、自學短文,讀后討論:短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題目中的“我們”指誰?這兩個貧苦農民的孩子要求當紅軍時的心情怎樣?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短文。重點指導兩個孩子的話。
202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8
教材內容
1、本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是“難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學習要求和閱讀方法。
2、這單元課例由5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3篇《古詩詞三首》《冬陽·童年·駱駝隊》《童年的發現》,略讀課文2篇《祖父的園子》《兒童詩兩首》。《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分別寫了駱駝隊和祖父的園子給童年帶來的快樂。這幾篇課文反映了古代、現代和當代中國兒童生活的.某些側面。《童年的發現》寫童年時有趣的發現。《兒童詩兩首》則寫了現代兒童的豐富的想象和美麗的憧憬,展示了當代兒童的生活樂趣。
6、交流和描繪自己的童年生活。
7、圍繞“難忘童年”來進行口語交際及寫童年趣事的作文激發對童年生活的眷戀,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時光的珍貴。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讀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過對比閱讀,領悟的一些表達方式
3、通過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教學措施及手段
教學用時
1、從詞句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導學生充分讀書,積極體會,積累文中美好的語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時光的珍貴。
3、“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應關照編排特點,把體會感情與領悟寫法、讀書與表達、語言積累與語言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4課時。其中,精讀課文6—7課時,略讀課文2—3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3課時,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和課外書屋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