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教案簡單
安全健康教案簡單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飯前、便后或手臟時要洗手。
2、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教育孩子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重點難點:重點是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難點是養成洗手習慣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三塊小毛巾,三塊香皂,三個臉盆。
2、正確洗手方法的圖片,吸鐵石。
經驗準備:在一日活動中,提醒幼兒飯前便后洗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剛剛我們上了美術課,你們畫的畫都很漂亮,給自己鼓鼓掌。
但是看看你們的小手怎么樣呢?幼兒:很臟老師:小朋友們好幼兒:老師好老師:等會兒我們就要吃點心了,那么在吃點心前我們要干什么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幼兒:洗手老師:對,那我們除了吃東西前要洗手,還有什么時候要洗手呀?
幼兒:上完廁所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洗手老師:嗯,小朋友們說的很對,那你們知道為什么飯前便后要洗手嗎?
幼兒:因為手很臟老師:對,我們的手上有很多細菌,他們就像小蟲子一樣,在我們手上躲起來了,如果細菌不小心擦到眼睛里,眼睛會很癢,如果把細菌吃到肚子里,我們也有可能會肚子疼。所以在飯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臟時我們要洗手。
2、基本部分
老師:那你們平時是怎么洗手的?
幼兒:這樣(洗手的動作)老師:請你上來試一試。
幼兒:好啦老師:嗯,那你先回到位置上吧。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了包子同學洗手,你們覺得她洗手洗干凈了嗎?
幼兒:洗干凈了。
老師:嗯,那老師今天再教你們一種新的洗手方法,讓你們的小手變得更干凈。
(老師示范洗手)。
老師:那請你們仔細看老師怎么洗手哦。
老師:為什么你們的小手沒有洗干凈呢?因為你們沒有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老師也來洗一下小手,你們睜大眼睛看看老師是怎么洗手的。老師剛剛是怎么洗手呢?你來說。
幼兒:你剛剛這樣洗手。(搓手背的動作)老師:搓搓手背是嗎?嗯,搓手背(貼圖片)老師:搓搓手背,那你們跟老師一起學一下,搓搓手背。還有呢?還有什么方法洗手呢?
幼兒:還有這樣洗手(動作措手腕)老師:這樣是嗎?搓手腕,你們也學習一下搓手腕,搓搓搓。還有呢?
幼兒:我看到了,還有這樣搓大拇指。
老師:對,這樣可以把大拇指上的細菌搓掉。還有呢?誰能一下子說出兩個三個呀?
老師:你來說。
幼兒:這樣。
老師:這樣是什么?搓手心。還有呢?
幼兒:這個樣子。
老師:這樣是什么?搓指尖,把我們指甲里的細菌搓掉。
老師:還有這個是怎么洗的?(拿出剩下的圖片)幼兒:這樣子,(學習圖片上的動作)老師:對,這樣搓能把我們關節上的細菌搓掉。還有呢?
我們經常搓的方法是什么?幼兒:搓手心老師:對。這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搓手的方法。
老師:剛剛剛老師是怎樣做的?咱們也來學一學吧!那小朋友們,你們能按照圖片上的方法來洗一下你們的小手,看看誰洗的最干凈。(幼兒嘗試洗手,教師根據情況進行指導)老師:兩只手都要搓到哦。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圖片來洗手。
幼兒:洗好了老師:洗的真干凈,給自己鼓鼓掌。
老師:小朋友,你們都學會了正確的洗手方法,那你們回家把這個本領教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好嗎?
幼兒:好老師:小朋友們再見!
教學反思:
這次日常生活習慣教學,我們選的是洗手這個活動,因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來學習七步洗手法。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們設計了四個環節,一讓幼兒示范先前的洗手方式,二教師示范洗手,三貼圖是圖片帶領幼兒學習七步洗手法,四讓幼兒嘗試自己洗手。四個環節層層遞進,條理還算比較清晰。在第二環節中教師示范,我沒有邊講解邊示范,單純的洗手給幼兒看,可能會造成幼兒對七步洗手法的印象不深。在教師示范前還可以多多開發一下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洗手,然后再教她們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在上課過程中,我褲子上的腰帶掛下來我并沒有發現,這提醒我上課前要先整理一下衣服。
安全健康教案簡單篇2
【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的安全意識已初步建立,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安全標志和安全知識也有粗淺地了解和認識。雖然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躲開危險的基本方法,但由于自我約束能力差、好奇心強,對危險的預測和判斷能力有欠缺,所以在踐行安全行為方面不夠自律,常出現認知與行為脫節的現象。生活中,一些不安全的問題也時有發生,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本活動以幼兒熟、常去的環境為主線,通過對幼兒已有安全經驗的梳理和拓展,引導幼兒嘗試預測其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道保護自己的方法,指導幼兒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合理的安全標志并遵守,進面得健康的重要和生命的珍費
【活動目標】
1.認識周圍環境中常見的安全標志,了解其名稱和作用
2.嘗試觀察、發現某些場所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能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合理的安全標志。
3.有一定的安全意識,懂得保護自己很重要。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備交通事故新聞視頻及課件(幼兒園和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等),手繪背景圖
3幅(在公園里、馬路上、公共汽車上),小標志圖片,水彩筆、圖紙等。
2.幼兒尋找幼兒園環境中的安全標志,拍照制作課件。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觀看交通事故新聞的視頻,感受安全的重要性。提問:新聞工作人員報道了一件什么事情?
小結:在這個交通事故中,有的人受傷了,有的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人們的心情很沉重。安全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有安全意識,保護好自己。
2.請幼兒欣賞課件,梳理、提升已有的安全經驗。
(1)出示幼兒園環境中與安全有關的標志照片,交流這些安全標志的作用。
(2)出示各種生活中的安全標志圖片,引導幼兒在互問互答中了解、認識其他常見安全標志的名稱和作用,積累新經驗。
3.請幼兒小組協商合作,尋找圖片中的不安全因素,知道安全標志的作用
(1)出示公園、馬路、公交車的手繪背景圖片,引導幼兒小組討論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能選擇恰當的標志標注出來
提問:在公園里、馬路上、公共汽車上可能會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引導幼幾相互討論,選擇合適的安全標志粘貼到圖片上。
(2)分享交流,請每組選一名代表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提升拓展。
小結:希望幼兒以后去這些地方的時候,都能提前觀察,保證自己的安全。
3.玩“小小安全員”游戲,根據實際需要嘗試設計合理的安全標志。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教室里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鼓勵幼兒設計合理的安全標志。提問:我們的教室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可以用什么樣的標志來提醒大家?
設計要求:設計有序排隊、小心尖銳物品等安全標志,要用最簡單的圖畫來表示,讓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它的意思
(2)幼兒交流自己設計的安全標志
小結:以后小朋友不管到哪里、即使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都要先找一找那里的安全出口,再觀察一下有沒有不安全的地方。這樣,一旦發生危險,我們就可以保護好自己。
安全健康教案簡單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植物的果實或者果仁,知道果仁對大腦的發育特別有益。
2、學習吃硬殼食物的方法,能夠注意環境衛生。
3、積極參見用果殼制作工藝品的活動。
4、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5、體驗游戲的快樂。
重難點
積極參見用果殼制作工藝品的活動。
活動準備
1、準備硬殼類的食物,如,核桃、板栗、松子、瓜子、花生、杏仁等。
2、提供一些食物的輪廓圖片(詳見幼兒用書)
3、幼兒用書:《硬硬的殼,香香的肉》
活動過程:
(一)師幼玩"猜謎"游戲,了解硬殼類食物的名稱。
1、猜謎活動
(1)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著個白胖子。(花生)
(2)有個黑寶寶,從來不開口,要是一開口,沒準掉舌頭。(西瓜子)
(3)殼兒硬,殼兒脆,四個姐妹隔墻睡,從小到大背靠背,蓋的一床疙瘩被。(核桃)
2、啟發幼兒猜出謎語的謎底,并出示相應的實物。
(二)學習吃硬殼類食物,注意環境衛生。
1、共同品嘗食物,在品嘗的過程中鼓勵幼兒用牙齒咀嚼食物,鍛煉牙齒的功能。
2、啟發說說吃這些食物的方法,如用手剝開、用牙齒嗑開等辦法,并請進食方法正確的幼兒給大家示范,同時在環境整潔方面提出要求。
3、說出這些食物的共同特點,知道它們都是植物果實、都有硬硬的殼、香香的肉。并說說還有哪些食物也有硬硬的殼、香香的肉。(如葵花子、南瓜子、開心果、小胡桃等。)
4、討論:你喜歡吃這些硬殼類的食物嗎?為什么?(經常吃這些食物能使我們的大腦變得更加聰明。)
(三)用硬果類食物的果殼裝飾實物藝術品。
1、觀看果殼拼貼操作圖,引起制作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提供的輪廓圖上面用瓜子殼、花生殼、松子殼等進行裝飾,在制作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果殼食品的外形,能根據殼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圖案輪廓進行裝飾。
3、一起欣賞制作完成的工藝品,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在閱讀圖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尋找有關的故事、兒歌等文學作品,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教學反思:
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運用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中,我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我說謎面,讓幼兒猜謎底。在這個環節中,我根據幼兒猜出的謎底出示相應的實物,在猜西瓜子的時候,有的孩子都猜錯了,但是我沒有馬上否定他們的想法,而是引導其他小朋友一起來分析,再次說謎面,再猜謎底。給了幼兒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一環節用時有點多,在以后的活動中不僅要把時間留給孩子,還要把握好每個環節的時間。
安全健康教案簡單篇4
教學目標:
1、啟發孩子清楚陽臺的首要用途。
2、協助孩子清楚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明白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丟物品等。
3、使孩子初步創立自我保衛觀念。
教學預備:
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教學過程:
1、孩子依照已經有經驗談一談陽臺的首要用途。"孩子家中是否均有陽臺?你們均在陽臺上做些啥?"總結:陽臺是個伸向屋外的環境,它可接觸到更加多的空氣與陽光。有些人家在陽臺上曬衣衫,養花,養魚,有些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煉。夏季,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伙兒都需要它。
2、看錄像,探討在陽臺上哪一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一些是錯誤的。片段一:孩子在陽臺上閱讀、折紙。片段二:孩子在陽臺上運動。片段三:一孩子將頭與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孩子。片段四:一孩子往陽臺外拋物品。片段五:一孩子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絹。片段六:一孩子在陽臺上玩,突然風將陽臺門吹上啦,如何是好?
幼兒教師啟發孩子分段看錄像片,每看完1段,提議提問:這一位孩子的舉動哪兒對,哪兒錯,為何?應當怎么樣做?探討總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物品時,不可以將身子探出護欄,應當用衣鉤將衣服鉤到可拿到的地方再取回。不然,一不留神會發生危險。不可以往陽臺外丟物品,會砸傷別人。例如果遇見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內的爸爸媽媽求救,請他們幫忙。
3、孩子探討:在陽臺上另外還有哪一些危險的事不可以做?
4、孩子動手操作,辨別圖片上的孩子安全行為對與錯,并講出理由。
安全健康教案簡單篇5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20__年第1號預警通知》精神,根據上級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學校安全工作實際,決定在學校開展20__年“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旨在進一步強化師生安全意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有效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管理,通過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和應急演練,增強廣大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掌握避險技能,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遏制和減少各類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活動時間
3月28日
三、活動主題
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
四、活動內容
1、開展安全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設備和安全教育資料,大張旗鼓地向師生進行安全宣傳教育,真正使安全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師生頭腦。要緊緊圍繞“安全教育日”活動主題,教育學生有序上下樓、文明把路行。要結合當地實際和以往事故發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和緊急疏散演練活動。要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堅決避免僥幸心理。要堅持利用升旗、大課間、上下學等時間開展演練。
2、開展安全教育“六個一”活動:
①懸掛一幅安全教育主題宣傳標語;
②開展一次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③出一期安全教育宣傳欄;
④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應急演練;
⑤舉辦一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讓每名學生列舉一條身邊的安全隱患;
⑥發送《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倡議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3、開展隱患排查整治。
學校將在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的同時,對學校的安全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自查,特別是對可能產生的安全隱患進行重點排查,發現問題立即解決。
4、收看安全教育節目
教育部委托湖南衛視策劃制作的以中小學安全教育為主題的節目,3月28日18:00-18:30在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欄目播出安全教育日專題節目。請各班班主任要通知到每一位學生、讓其在家與父母母共同觀看。
五、活動要求
1、提高安全活動思想認識
加強領導,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組織,確保安全教育日活動取得實效。要以舉辦安全教育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改革創新,推進學校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和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2、各班不僅要抓好安全教育日的教育活動,而且還要切實抓好對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要建立健全各項安全制度,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建設平安、健康、文明、和諧校園。
安全健康教案簡單篇6
1、教學目標
1、通過運動鍛煉對我們的好處有哪些
2、了解體育運動對我們的健康的意義
3、能認識到通過運動給我們帶了身體的健康和快樂
2、新設計
1、情景導入:教師設計情境(運動會視頻短片),通過PPT直接提出問題:你知道哪些體育運動?喜歡參加哪些體育運動?為什么喜歡呢?對你自己產生了哪些影響?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2、情景發生:通過一個游戲——看誰最能吹?來思考自己身體的機能與別人的區別,如果想把氣球吹大,應該怎么辦呢?PPT切入運動鍛煉有哪些好處呢?相互之間討論并得出自己的結論。議一議沒病就等于健康嗎?請大家說一說自己的身邊都在開展哪些體育運動?結合學生的回答展示身邊的體育活動PPT.通過PPT圖片讓同學們進一步的了解體育運動對我們的意義。最后比一比,每小組設計1—2條運動格言或諺語。
3、情景結束:教師對本節內容小結,并布置課后作業,結束本堂課。
3、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學生可以獲取運動與健康知識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有:學好體育與健康課程(可以比較系統地學習并掌握運動與健康基礎知識、技能的基本途徑)、積極參加課余體育文化生活(可以從多種途徑學習掌握體育和健康知識及其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媒體(既可以獲取運動和健康知識,又可以培養自己應用現代科技手段獲取和更新體育與健康知識的能力)
4、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體育運動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運用體育運動來獲取自己的健康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運動與健康課
6、教學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教師設計情境(運動會視頻短片)導入課題,通過PPT直接提出問題:你知道哪些體育運動?生討論并回答;喜歡參加哪些體育運動?為什么喜歡呢?對你自己產生了哪些影響?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2、情景發生:
通過一個游戲——看誰最能吹?來思考自己身體的機能與別人的區別,如果想把氣球吹大,應該怎么辦呢?生相互討論
PPT切入運動鍛煉有哪些好處呢?相互之間討論并得出自己的結論。
議一議沒病就等于健康嗎?
請大家說一說自己的身邊都在開展哪些體育運動?結合學生的回答展示身邊的體育活動PPT.通過PPT圖片讓同學們進一步的了解體育運動對我們的意義。
最后比一比,每小組設計1—2條運動格言或諺語。每個小組指派一人在黑板上寫好自己的設計。總結學生的在用PPT展示常用的體育格言和諺語。
3、情景結束:教師對本節內容小結,并用PPT布置課后運動鍛煉的作業。
7、結束本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