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設計體育教案
幼兒設計體育教案篇1
設計意圖:
蛙跳高手是一節讓幼兒嘗試各種跳躍動作,練習跳躍觸物的活動。目標是讓孩子發展跳躍能力。平時孩子也喜歡模仿青蛙進行跳躍,青蛙吃蟲子的情境更是激起了孩子的興趣,與蕭江當地和幼兒園的特色課程—塑編藝術相結合,就地取材,制作“荷葉”,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通過左腳單腳跳、右腳單腳跳、原地縱跳觸物、雙腳往上手叉腰跳、雙腳并攏往前跳等跳躍方法,能在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增強跳躍能力。
活動目標:
1.嘗試各種跳躍動作,練習縱跳觸物。
2.發展跳躍能力。
活動重點:
嘗試各種跳躍動作,練習跳得遠,跳得高,縱跳觸物。
活動難點:
按原地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練習。
活動準備:
1.塑編袋做成的荷葉與幼兒人數相同。
2.三個大呼啦圈上懸掛夾子若干個,夾上的小條廣告紙表示“小蟲”(“小蟲”要多于幼兒人數);也可用長繩懸掛“小蟲”(分3處)。
3.小青蛙角色一個、立體大骰子一個,每一面上都有簡筆畫的跳躍動作、若干五角星。
4.出場熱身、活動探索、放松音樂各一段。
活動過程:
一、小青蛙學本領。
1.出示小青蛙角色出場:播放《我是一只小青蛙》跳荷葉進場。
2.小青蛙要學習跳躍的本領啦,先要做做準備動作:轉腳腕、手腕,屈膝蹲,原地跳躍等。
3.跳躍大骰子:今天小青蛙要學很多跳躍的本領。請小朋友猜猜上面是些什么跳躍動作?
4.教師隨機扔出骰子,根據骰子上呈現的動作,幼兒練習各種跳躍動作。
二、蛙跳高手:跳得遠。
1.自由探索怎樣跳得遠。(音樂)
2.討論怎樣才能跳得遠,幼兒介紹經驗,請個別示范,得出要領:微微屈膝,擺臂,雙腳用力蹬地往前跳。(注意:落下地時,注意腳尖先落地。)
3.站成一排,比賽跳得遠。
4.小青蛙跳荷葉。
三、蛙跳高手:跳得高。
1.小青蛙苦練跳躍本領是為了干什么呢?抓害蟲除了跳的遠還要什么本領呢?自由探索怎樣才能跳得高。(夠得著的道具)
2.請跳得高的幼兒介紹經驗并示范,微微屈膝,擺臂,雙腳用力蹬地往上前跳。(注意:落下地時,注意腳尖先落地。)
四、游戲:青蛙捉蟲
1.小青蛙學了那么多的本領,要去完成它的使命了,那就是保護莊家,捉害蟲!教師帶領幼兒來到用荷葉、呼啦圈布置成的小河、“田地”里,跳過荷葉進行捉“害蟲”游戲。幼兒分成4組,練習縱跳。
2.幼兒4個輪換練習,等待的幼兒坐在泡沫板上休息或為練習者加油。
3.通過學跳躍的本領,抓到害蟲,成為“蛙跳高手”,貼上獎章。
五、放松活動:青蛙嬉戲
1.幼兒相互給好朋友放松肢體,捏捏腿,敲敲背。
2.與幼兒共同整理道具。
幼兒設計體育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快樂。
3.能在游戲中充分發展幼兒的智慧、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
活動準備:
一條圍巾;小雞頭飾若干;小雞和狐貍的家場景;狐貍頭飾1個;“蟲子”若干;
草地、樹、草叢。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小雞跟著雞媽媽”從家里走出來。
2.雞寶寶”在“雞媽媽”的帶領下隨音樂活動身體(頭部、肢體等)
二、小雞學本領
1、雞媽媽示范提“蟲子”。
提問:“媽媽示范是怎么過去提蟲子的?”
(幼兒學習跑的動作,雙手握空拳,前后自然擺動,雙腳跑動)
2、請四個雞寶寶去草地上學習提蟲子
(提示雞寶寶不與別人碰撞,注意安全)
三、游戲《小雞提蟲》
1、第一次游戲
請一個寶寶前去觀察狐貍是否在家,然后再一起去草地上提蟲子
2、第二次游戲
一個雞寶寶被狐貍提去了
3、商量營救的方法
提問:“一個雞寶寶被狐貍提去了,怎么辦呢?”
①第一次營救(失敗,再與寶寶們商量)
②第二次營救(媽媽去狐貍那里搶寶寶,寶寶們用棒、石頭來幫忙救同伴,成功救回家并指出為什么會被狐貍提去的原因)
3、講評結束(寶寶們,我們有這么多的蟲子,我們給鄰居雞媽媽送去好嗎?)
幼兒設計體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與游戲,情緒積極愉快。
2、幼兒通過游戲培養抑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訓練反應的靈敏性。
3、幼兒能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熊”頭飾一只,圈劃幼兒活動范圍和“熊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如果你突然遇到一頭大狗熊,你該怎么樣,它才不會吃你?”幼兒討論提出意見。
2、設置情境,觀察討論熊的習性。
(1)請另一位老師扮成熊,聽到主班老師說“哎呀!瞧,我們班來了一只大狗熊!你們快用你剛才的辦法試試看,看它會不會吃你!”就出現。
幼兒嘗試自己的辦法,熊將出聲的,動的幼兒抓走。
教師請沒被抓走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沒有動,沒有出聲音等。
(2)教師引導幼兒了解熊的習性:
“熊”介紹自己的特點:“人們都叫我?黑瞎子?,沒錯,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靈了!一點點聲音我都能聽見!”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熊的時候該怎么辦:看到了熊不要動,不要說話,就不會被熊吃了。
3、學習兒歌《熊來啦》。
(1)教師:“我這兒有一首兒歌,只要你會念這首兒歌就不會被熊抓走了,像不想聽聽?”
(2)教師念兒歌,幼兒以集體,分男女的形式學習兒歌。
4、第二次游戲。
教師:“如果熊再來,我們怕不怕?我們就一邊念兒歌,一邊用兒歌里的方法,就不會被熊抓走了!”
教師:“哎呀!熊來啦!”
熊出現,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玩游戲。
5、商定游戲玩法和規則。
和幼兒一起討論“熊沒來的時候我們干什么?”“熊什么時候出來?”“什么時候念兒歌?”“什么時候不動了”“什么時候游戲結束?”“熊的家在哪里?”等問題。
教師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
6、幼兒扮熊進行游戲。
(1)請一位幼兒扮熊進行游戲。
(2)請若干幼兒扮熊進行游戲。
7、教師小結,評價,表揚按規則進行游戲的幼兒。
8、幼兒“熊走”進教室。
附:兒歌《熊來啦》
熊來啦!熊來啦!聞聞你來聞聞他。
別動別笑別說話,別被狗熊抓回家。
幼兒設計體育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 學習雙腳行進跳,兩人前后合作跳,鍛煉腿部肌肉,掌握協調能力。
2. 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并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
3. 懂得愛惜糧食,節約糧食,鞏固已學的1―10的數字。
二.活動準備
1.糧食 蔬菜 數字 昆蟲卡片
2.小紅旗 播放器
三.活動過程
1.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運動吧!
2.聽音樂跟老師做準備活動,活動筋骨
3.導入新知
(1).小朋友認識小白兔嗎?它是怎樣行走的。
(蹦蹦跳跳 )多可愛
誰還知道哪幾種動物是有蹦有跳的。
(青蛙袋鼠 ) 很好,小朋友
(2).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雙腳并攏跳。
有誰知道雙腳并攏跳是怎樣跳的,“小朋友們,快來看呀,他跳的真像只袋鼠,好棒!”我們請他為大家表演一下,好嗎?
(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空間,調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還有誰有不同的玩法?
演示后介紹是怎么想到的以及這樣跳的方法.
(4).小結:雙腳并攏跳,起跳時膝蓋稍彎,雙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式輕輕著地。(原地試跳)
(5).那我們來學學兔寶寶和袋鼠寶寶跳好嗎?
寶寶們用力跳,跳的高又遠。(來回)跳到老師這里來,(幼兒朝著老師的方向向前跳。
4.游戲:挑戰
老師:“大家看前面菜地里有許多的糧食?蔬菜?昆蟲
解幼兒跳一下,撿一個東西,把自己前方的東西撿完,看跳的快,撿的快.
一個一個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不能摔倒)
提問:小朋友都撿到了什么東西, 兔子撿到了蔬菜 青蛙撿到了蟲子 袋鼠撿到了糧食
小結:引導幼兒說有關愛惜糧食,保護益蟲青蛙的兒歌。誰撿的多,誰撿的少,用數字可以表示。
剛才小朋友是個人跳的,那能不能和同伴一起合作跳呢。 先討論:請幾個小朋友演示(聽口令:一二一二)
兩人跳 三人跳 多人跳
讓孩子自由探索,教師通過引導讓幼兒們協調好動作,
一起喊“一二一二”使大家跳得有快有穩,并一起分享歡樂。
集體小游戲:(搶紅旗)
小朋友愿意當《黑貓警長》嗎?“那我們來個比賽,搶紅旗!”
師介紹游戲方法:五人一組,分成四組,每組的小手搭住前面的肩膀一起向前跳,注意要喊口令。哪組先搶到對面的小紅旗就獲勝。 說說吃草莓兒歌鼓勵獲勝方。
結束部分:放松練習 拍拍腿 (小腿,大腿)拍打
小結:剛才小朋友在相互幫助?相互合作中學會了雙腳并攏跳 探索到有關跳的玩法,敢于嘗試,大家表現得更棒。
幼兒設計體育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平衡控制能力,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2、體驗游戲的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地上畫有格子圖,積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出去活動活動吧!"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動動手,踢踢腿,跳一跳,跳過來玩一玩。
二、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1、誒,這是什么?像房子一樣的,有許多的格子,每個格子里還有數字呢。可定很好玩,你們想玩嗎?那我先來試一試你們看老師是怎么玩這個格子游戲的。按數字的順序一個一個跳,跳的時候不能踩到線。你們會嗎?那先請你們來玩一玩,玩好了之后來告訴老師你們是怎么玩這個游戲的?
2、你們剛才是怎么玩的?今天老師也要教你們一個本領就是單腳連續向前跳的辦法來玩這個游戲。跳的時候用一只腳來跳,另外一只腳不能踩到地上去,那樣就算犯規了。
3、請幼兒示范。師幼一起來跳一次。
三、比賽
1、小朋友真厲害,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看看哪隊最先把積木運回,自己這組的籃子里,哪隊就算勝利了,得到冠軍的那組小朋友每個人獎勵一個紅蘋果,但是在跳的時候,積木不能掉到地上去,要是掉到地上就算犯規,那一組就不能得到冠軍。
2、我們現在開始比賽。
四、放松運動
給你們的好朋友捶捶背,捏捏腿,放松放松。我們也玩累了,一起去喝口水休息。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寬松、愉快的環境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在活動最后應引導幼兒遵循游戲規則,不推和擁擠,這也是今后活動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幼兒設計體育教案篇6
活動名稱:
助跑跨跳
班級:
大班
活動目標:
1、 嘗試助跑跨跳一定寬度的障礙物。
2、 感知助跑跨跳的基本動作。
3、 通過自選練習,養成自主學習的精神。
活動重點:嘗試助跑跨跳一定寬度的障礙物。
活動難點:助跑要求中速、短距、自然放松、跨跳時單起單落。
重難點解決策略:引導幼兒自己嘗試,探索正確的跨跳方法,教師正確引導。 活動準備:箱子、皮筋、跨欄、四色標志物(紅黃藍綠)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左右分隊走
幼兒排成一隊進入操場,聽清教師口令進行左右分隊走。
2、熱身運動
聽老師口令,活動四肢。(主要是壓腿等下肢練習)
二、基本部分
1、探索助跑跨跳的基本動作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幼兒進行第一次嘗試、探索。(寬度:兩個箱子)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新游戲,游戲玩法是:面前的小圈為等待圈,第一個小朋友現在可以進入等待圈,在前一個小朋友跑后,下一個小朋友進入等待圈。當跑到白色繩時,要從白色繩上面跨過去,然后繼續向前跑,跑到對面的標志物時,再跑回來。
(2)加強難度,幼兒進行第二次嘗試、探索。(寬度:兩個跨欄)
師:大一班的小朋友太棒了,這次我要給你們加強難度了,我把寬度增加了,看看你們還能不能過去。
(3)講解動作要領,進行自主嘗試、探索(寬度:一個箱子、一個跨欄) ①老師請一名動作清楚、規范的小朋友和一名動作不太規范的小朋友,上前面來示范,讓幼兒自己評析,找到跑得快、能跨過去的動作要領。
②教師小結:聽清老師口令快速起跑,跑動中單腳起跳,用力蹬地,在空中瞬間滯留前弓步,后退落地后,不要停止,繼續快跑。
③調整寬度,變為由易到難的順序,為不同程度的幼兒提供不同難度的訓練,讓幼兒自主選擇進行練習。
2、分組比一比。(寬度:兩個跨欄)
教師:請幼兒分為四隊,分為紅黃藍綠四隊進行比賽,比一比那一隊的小朋友跑的又快,動作又規范。
三、結束部分
1、放松運動。
2、收器材。
幼兒設計體育教案篇7
【教材簡解】
小班幼兒喜歡蹦蹦跳跳,但是動作協調性不夠,在平時的觀察中我發現有的孩子特喜歡跳,有的調皮的孩子會站在小椅子上向下跳,于是抓住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學一學動物的跳,在平時幼兒的練習中,我觀察到他們對于動作本身有了一定的認知和體驗,可由于幼兒腿部力量較薄弱,動作控制意識不夠主動,缺乏動作自我監控,常常出現:兩腳不能同時起跳、落地;連續跳幾下就會放棄或者動作僵硬不自然。于是我設計了一節身鍛活動“我會跳”,讓孩子們在模仿動物跳的同時來規范動作。
【目標預設】
1、學習雙腳并攏連續向前行進跳。
2、嘗試與同伴合作行進跳,體驗合作運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活動的重點是雙腳并攏連續向前行進跳2、活動的難點是能與同伴合作進行行進跳 師幼一起聽音樂做熱身運動(上肢運動、下蹲運動、轉動腳腕、整理運動)二、基本部分1、幼兒模仿小動物跳(播放音樂:我愛蹦蹦跳)師:小朋友們這兩個動物認識嗎?它們有一個本領都會跳,咱們來學一學它們是怎么跳的,輕輕地走到小動物家玩一玩,學一學它們的本領。
(評析:動物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小兔和青蛙也是小朋友們最常見的動物,在創設的情境中分兩組進行,一組幼兒學小兔跳,一組幼兒學青蛙跳,體驗自主游戲的快樂。)
2、交流反饋:小兔是怎么跳的呢?小青蛙又是怎么跳的?
(評析: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加以鞏固動物的跳法)
3、學習雙腳并攏連續向前行進跳
4、師:我是袋鼠媽媽,你們想做我的寶寶嗎?袋鼠媽媽是怎么跳的呢?
5、邊示范邊講解動作(雙腳并攏、小手放在胸前、腿稍微彎曲、輕輕地一蹦一跳向前跳)(評析: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在邊講解時邊示范,幼兒可以進行模仿練習
6、引導幼兒觀察、模仿,小兔跟袋鼠都是雙腳并攏跳的。
7、幼兒練習雙腳并攏向前行進跳
8、提出要求:小袋鼠們真能干,現在請小袋鼠們去幫媽媽把糧食運回來好嗎?(每人拿一個雪花片)
9、幼兒進一步練習雙腳并攏行進向前跳,(評析:在創設游戲情境中讓幼兒輕松、自主地、有目的去練習雙腳并攏向前行進跳)
三、游戲“袋鼠一家去旅行”(播放音樂:兔子舞)
1、教師邊講解邊與配班教師示范,一個人在前面當小袋鼠,一個人在后面把手搭在前面一個人的肩膀上,然后雙腳并攏一起向前行進跳。
2、鼓勵幼兒兩人合作一起雙腳并攏向前行進跳(評析:這個游戲主要體驗同伴之間合作的意識,同時也能增進同伴之間的相互協調能力,通過“兔子舞”音樂更能激發幼兒有節奏地跳和合作的意識。)
3、游戲可以反復練習,同伴之間增加人數合作游戲。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可以挑戰難度,讓幼兒之間自由搭配去組建自己的家庭成員,使自己的家庭隊伍增加,變成一條長龍,一個接一個去旅行。)
四、放松運動(播放音樂:雪之夢)
1、師幼聽音樂做放松運動
2、師幼共同收拾器械送回家(評析:活動結束后,培養幼兒與老師一起收拾活動器械并送回家。)
幼兒設計體育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鍛煉幼兒的模仿能力。
2、讓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教學準備:
音樂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見過機器人嗎?見過機器人刷牙嗎?(老師示范)接著老師示范機器人洗臉的動作,幼兒一起跟著做。
2、師:有一個星球,住著一群機器人,可是這群機器人在星球上住的太無聊了,于是,他們決定乘坐飛船來地球,看看地球人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飛船準備出發啦——嗖
放音樂,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做動作
3、請幼兒說一說機器人刷牙,洗臉,是什么程序?(老師引導幼兒做一遍),再次聽音樂做一遍。
三:機器人首領決定再去另一個地方——放音樂,做動作。
1、機器人看到一個地球人在釣魚,請一個幼兒模仿機器人怎么釣魚。(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釣魚,其他幼兒模仿機器人看地球人釣魚)
2、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劃船,機器人(其余幼兒)跟著學
3、請一個地球人(幼兒)把剛才的釣魚,劃船連起來聽音樂做一遍,其他機器人(幼兒)跟著一起做。
四:飛船降落在了體育館(讓幼兒站在小凳子后面)請幼兒說一說在體育館看到了什么(跑步,舉啞鈴)?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
老師示范機器人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聽音樂,老師,幼兒一起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
五:游戲——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
(1)放音樂,另一個老師做地球人,其余做機器人,聽音樂,做動作(地球人,機器人的動作不一樣),音樂一停,地球人去找一個機器人做朋友(找到朋友后要手對手)
(2)再請一個地球人(幼兒)教機器人兩個動作——游泳,射箭,放音樂,一起做動作,音樂一停,地球人去和一個機器人手對手,轉一圈交換能量,地球人就變成了機器人(機器人變成了地球人),游戲繼續進行
六: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