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英語創意教案
一年級英語創意教案篇1
人的各種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行為,同時也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的。
英語這門課對剛跨入中學的學生來說,是新鮮而神秘的。一開始,學生往往是帶著好奇的心情來學這門課的,也有些學生是帶著好玩的想法來學的。總之,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性不明確,對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處于膚淺的了解,缺乏正確的強有力的學習動機。
一年級英語創意教案篇2
單詞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頭戲。傳統教學是帶讀幾遍或讓學生跟著錄音讀幾遍,回家讓學生死記硬背。進而可能造成學生對于學習單詞感到很枯燥,對于學過的單詞總是感到很陌生,沒學過的更沒有興趣。上課聽不進去,越學越跟不上,不僅學習效率低,更減慢了英語教學的步伐。
故我在《Myclamates》文具單詞的教學中,采用實物教學法,使單詞的“音、義、形”有效地結合;設計單詞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Myclamates》中要學習的單詞有4個:book,ruler,pencil,rubber.按往常來說教學單詞很多要準備課件來展示圖片導入單詞,而準備這一課可以說很輕松,因為每個孩子桌面上都有這些物品,根本不用課件再來展示圖片引出單詞了。實際證明,當每個孩子舉起自己的書本大聲說“Book!Book!”時,他們的表情是愉悅興奮的,不會是干坐著無表情地跟著老師讀單詞。當我舉起pencil時,孩子們也趕快放下書本興沖沖地找出鉛筆舉起來跟我說大聲朗讀“pencil”.然后通過一個游戲:老師說一個單詞,看看誰最快舉起相應物品并大聲說出單詞,很快大部分孩子就能見書本、鉛筆、尺子、橡皮說出book,pencil,ruler,rubber.英語學習中,在一、二年級,聽說領先,讓孩子從感知逐步過渡到識記,不要強求孩子在學習完一個單元之后就立即掌握所有單詞和句型,避免過重過難的學習任務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也導致不少低段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出現“文盲”英語的現象。單詞或對話配上相關圖片的時候,大部分學生能準確、自信地讀出來,但一旦沒有了圖片輔助或動作提示,他們就不知所云。
所以我讓一些學生帶著一樣文具站在黑板上相應單詞下面并大聲朗讀,孩子們踴躍舉手要求上臺站隊。單詞教學進入到從“認物”過渡到“認詞”的階段。
接著我們玩MiQiuSays的游戲;如果MiQiu指著book說book,那大家都要站起來說book,如果MiQiu指著book說pencil,那大家坐著回答No!看看誰反應最快。剛開始我指著單詞讀錯時還有一部分孩子站起來跟著讀錯,幾分鐘過后孩子們基本上不會再出錯,這個游戲讓孩子能辨別、認讀單詞。而整個過程是興奮的,孩子們惟恐站起來慢了又怕站錯了,精神高度集中,看到有個別同學做出跟他們相反的錯誤反應時又哈哈大笑。
有一部分孩子很容易混淆了ruler和rubber,這時我把一把尺子貼近黑板板書ruler中的l上面,說尺子ruler已經告訴你了,它就是帶著一把尺子的,你看中間l是不是就是一把尺子;把兩個橡皮貼近板書rubber中的bb圈圈里,你看中間bb肚子是不是就像兩個橡皮,這樣辨別孩子們基本不會再混淆。
孩子們非常喜歡玩“動腦筋”活動,猜一猜活動中啟發學生思維發展的成分很大。比如我設計了一個猜物游戲。讓學生猜一猜盒子里面有什么物品,并向學生提問:“What’sthisinmybox?”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每當猜對一件物品時,他們都興奮不已,同時又擴展學習了句型”What’sthis?””It’sa.…”。
很多學生對畫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一節課40分鐘,學生多少會覺得有些累,以致精神有些不集中,這時,我用“畫畫”來鞏固新知。比如讓他們畫自己喜歡的文具,然后學著說Abook,apencil,Icansee.Abook,apencil.Foryouandme!讓學生得到放松又鞏固新知。
通過以上不同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求勝的欲望,確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基本能看圖或物說出單詞或看詞讀出單詞。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以游戲學習詞匯是改變以往詞匯教學“模式化”的正確理念。在本課題的實踐中,注重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選擇生動形象、富有個性的體驗形式,創最佳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全身心地參加各種教學活動。要讓學生在情趣中進行學生,在愉悅中克服困難,在體驗中感悟知識,在滿懷熱望中不斷取得成功,并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探求欲望,使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更加渴求,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思維也更加活躍,在內心產生一種愉快的感受,品嘗了成功的喜悅,成功地完成任務。
一年級英語創意教案篇3
作為一名年輕的英語教師。年輕的我不但充滿了激情,而且對教育事業抱有美好的憧憬。我雖然沒有什么經驗,但是我會去積累經驗,虛心請教學校里經驗豐富的老師。
我教學的對象是小學一、二年級,一、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而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所以要落實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的,這不僅是對教師個人素質的要求,也是對教師實際能力的挑戰。
一、營造英語氛圍
1.學習一種語言一定要有語言環境才能學得好。沒有英語環境,教師就要刻意創造英語環境。一開始上課時我就用英語向學生們問好:Hello,boysandgirls.當時,我的語速很慢,表情比較夸張,盡管學生們聽到后皺起了眉,但后來看到他們展開了笑臉,我就知道我做的已經成功了一半,他們的好奇心被我調動起來了。于是,我趁熱打鐵,作起了自我介紹:I’mKitty.我把我的英文名字寫在了黑板上,帶著孩子們念了三遍,這下整個課堂活躍了起來,他們都在大聲喊著我的名字:Kitty!他們對我的名字充滿了興趣,甚至有的學生要求也能給他們取個英文名。順水推舟,我之后就給他們每個人都取了英文名,慢慢地讓他們學會互稱英文名,開啟了英語之門。
2.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學習的一年級來說,要想在整堂課進行英語教學是很困難的,但是,英語課用英語教學又是必須的。生搬硬套只會適得其反,老師說一大堆英語,學生聽不懂導致沒有興趣聽,這是沒用的。所以,訓練學生聽懂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很有必要。教師可以運用開學后的兩周作為預學習周,把盡可能要在課堂中使用的課堂用語教給學生,同時訓練學生能聽懂教師再說什么。比如,表揚的句子有很多“GoodVerygoodWonderful”等等,教師說這些用語時,可以對著學生們豎起大拇指;讓學生保持安靜時,教師可說“Bequiet,Please!”同時,用食指放在嘴邊,“噓”一聲;教師要學生仔細聽時,可說“Listencarefully.”同時,把右手張開放在耳朵邊,做“聽”狀。這樣教師也不用太擔心學生們聽不懂了,老師的肢體語言就說明了一切。當然,剛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有些困難,很多時候學生真的聽不明白,那么在必要時還是要用中文解釋一下。我想說的是,在一堂課里,氛圍很重要,盡可能地多說英語,讓學生仿佛置身在英語的世界里,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
3.借用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來激勵學生,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于表現積極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及時鼓勵和表揚,同時對他們進行評價。并讓所有學生明白其受表揚的原因就在于大膽積極地開口說英語,讓學生在集體學習氛圍的感染下不知不覺地開口說英語。評價的方法是多樣化的,可以對個人進行評價,獎勵學生貼紙;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教師課堂上可以在黑板上畫“小組獎勵欄”,還可以在教室內墻設立一個“小組總評價欄”作為一學期表現的總評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體驗進步與成功,產生學習英語的持續動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
1.直觀教學,生動形象,有助于學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語言,通過視、聽、說、唱加深印象,強化記憶。小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發達,喜歡生動活潑的講解,很適合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
2.情景教學,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于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3.動作教學,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4.活動教學,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5.游戲教學,小學生天性好動,樂于參與游戲活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于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6.歌曲童謠教學,興趣是英語學習的先導,而英語的歌曲童謠則是興趣的靈魂附著物。把枯燥的詞、句的英語學習變成愉快的兒歌學習,旋律使人愉悅,英語兒歌使人歡暢,英語兒歌歌詞使人詞匯量得以補充,能使人愉快學習英語,輕松學到英語,休閑時刻學好英語,在英語中尋找律動,在英語中收獲真知實踐,何樂而不為?
一年級英語創意教案篇4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激發和培養先生學習英語的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無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合作創新的精神,培養先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本堂課是遵循以上原則,并結合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而設計的。課堂教學以“MyRoom”為主題,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房間物品為主線貫穿始終。我在課堂上為先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促使先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收到了“現學現用、學用結合”的成效。
當代教育主張“開放式課堂教學”,注意培養創新型人才。基于這一理念,我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要求、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充實了豐富有趣、針對性強的開放性游戲活動,使孩子們在“樂中學、學中樂”。比如,有關房間內的物品和句型“InmyroomIhave…”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布置房間的小游戲。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也讓所學的知識變成為真實交際的能力。
在本堂課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年級英語創意教案篇5
每次擔任初中一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時,總發現班上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小學時已經學了幾年的英語,有些學生小學英語課純粹是玩過來的,壓根一點基礎也沒有。但是分班時并沒有考慮這些因素,這就給中學英語教師增加了教學難度。如果中學英語教師還是按照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和方法“一視同仁”地教學,勢必會極大地破壞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覺得吃不飽,沒有英語底子的學生又覺得難。這樣中學英語教師難免會埋怨小學英語教師沒有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長期以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勢必受到影響,英語學習效果也不好。
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反思,初一英語教師該如何做好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呢?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中學老師要根據語言學習規律及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按照技能發展循序漸進的原則,實施合理有效的英語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使各類學生順利過渡到中學英語學習上來,為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年級英語創意教案篇6
一年級英語書中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我的家庭”,重點學習家庭成員的英文稱謂。在學習這一單元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課本要求的重點單詞和句型以外,我更注重培養學生對家庭的愛的情懷和對班級學校的集體感情。
自新課改以后,“情感教育”成為了課堂有效性的評價標準之一,這也說明了“情感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這個單元是培養學生關于“愛我家”的情感契機,于是,在學習家庭成員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情感的教育。
通過學習,學生能熟練地掌握和分辨成員關系,如:grandpa,grandma,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并且可以用簡單句型介紹自己或是同學的家庭的成員:Thisismymother.通過課堂操練,學生都能掌握好,并且可以向全班介紹自己的全家福。單詞和句型都掌握了,那么學生對于“家”的理解有多少呢?在所學基礎上,我引入了“家”family這一單詞由來的說法:family是由fatherandmotherIloveyou這句話中的每個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家的存在是因為我們對家的愛,對爸爸、媽媽的愛和對兄弟姐妹的愛。因為愛,才有家。同樣,學校是一個“大家”,因此,我們要團結同學,尊敬師長。這樣,我們在這個“大家”學習才會感覺到幸福和快樂。希望同學們在學習完這一單元后對家庭和班集體有一定的感情升華。
一年級英語創意教案篇7
本節課,我把三個名詞和兩個形容詞的教授分開。先對三個名詞進行講授,
在講授過程中設計了一逃跑游戲。醫生、護士、廚師的圖片同時出現在大屏幕上,然后出現一只大老虎在屏幕中心,老虎跑到誰那,同學們就得讓他快點跑,要不然就會被吃掉。例如,老虎跑到醫生那學生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說出:“Doctor,doctor,go,go,go.”同時拍桌子。孩子們對這個游戲很感興趣,通過這個游戲,練習了單詞,提高了孩子的反應能力。
在形容詞講授之后,給孩子們設計一個Findtheirhomes的游戲,幫助不同的人找到自己的家。把形容詞和名詞結合到一起去練習,讓學生在句子中感受名詞和形容詞的用法。如:Sheisanolddoctor.學生說對了,那么年老的醫生就回到屬于老年人的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