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秋節活動教案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教案范本,歡迎參閱。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教案一
活動目標
1、品嘗月餅,學會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2.知道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全家人團圓的好日子。
3.初步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了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月餅的制作方法
2.月餅及切月餅的塑料小刀
3.音樂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1.教師: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這一天人們一般怎樣慶祝?
2.教師引導幼兒歸納我國過中秋的習俗。
二、觀察并了解月餅。
1.請幼兒將各自的月餅拿出來,看一看、說一說,月餅是什么形狀的?聞一聞,月餅是什么味道?
2.幼兒自由交流并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么味道?月餅餡里都放些什么?
3.課件-月餅的制作方法,讓幼兒觀看月餅是怎樣制作的。
三、分享月餅。
1.請每組推選四名幼兒嘗試將月餅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師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不同口味的月餅,學習與同伴分享食物。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在中秋節的晚上帶孩子賞月、吃月餅,讓孩子體驗與家人團圓的溫馨與快樂。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教案二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了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欲望。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范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變化的呢?什么時候變細?什么時候最圓?什么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了......。到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最圓,像個大圓盤。接著,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范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教案三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能在調查、訪問、欣賞等活動中獲得中秋節的相關經驗,并大膽地進行表達與交流。
3.能安靜的傾聽同伴的表述。
〔活動準備〕
1.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資料和豐富相關經驗。
2.幼兒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圖書。
〔活動過程〕
1.交流相關經驗,知道中秋節的時間和有關風俗習慣。
(1)幼兒自由結伴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集體交流,豐富相關經驗。(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調查表的內容進行交流,提醒幼兒能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表述)。
(3)拓展有關經驗。
★指導語: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中秋節的事情或問題?
2.通過欣賞圖書《嫦娥奔月》,了解中秋節的有關傳說。
(1)欣賞圖書,了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內容。
(2)交流自己對圖書內容的理解。
★指導語:你從這本書上看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3)邊看圖書邊完整地傾聽老師講述故事。
(4)交流自己聽過的其他傳說。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教案四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嘗試選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
2.在看指揮演奏的過程中,能與集體的演奏保持和諧。
3.體驗集體合作演奏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樂曲磁帶、樂器(小鈴、舞板、鈴鼓等)。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歡快的風格。
★指導語:你們還記得這首歌嗎?名字叫什么?聽了有什么感覺?
2.通過身體的動作,感受歌曲的節奏。
(1)邊聽歌曲邊拍手,初步表現歌曲的節奏。
(2)共同設計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3)看指揮分聲部進行身體動作。
3.嘗試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
(1)模仿樂器演奏的動作表現歌曲節奏。
(2)嘗試看指揮,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師提醒幼兒在演奏過程中,注意有節奏地敲擊樂器。)
(3)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教案五
活動目標: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嘗試在泥團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達月餅的花紋、圖案。
活動準備:各色手工紙、各色橡皮泥、記號筆、剪刀、廢紙框等。
活動過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國特有的節日嗎?
春節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敬老節、中秋節的由來和有關傳說和習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餅、賞月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餅,說月餅
說說月餅的不同
形狀不同——一般多見是圓形,還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紋不同——月餅上都有花紋,有的是圖案,有的還有文字
餡兒不同——豆沙、玫瑰、鮮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廣式、蘇式……
三、做月餅
討論: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餅
橡皮泥制作
剪剪畫畫……
重點介紹:
泥塑印花——在團好的泥團上用花片或模型輕輕壓一下,取出花片、模型即可看到留下的花紋。
四、自由結伴選擇材料制作
觀察幼兒制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范等幫助。
五、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